製造天才?

製造天才?題目後有一個問號。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是如何製造天才,二是是否需要製造天才。身為一位音樂老師,我常被家長問到,我家小孩適合搞音樂嗎?不愛練琴怎麼辦?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琴呢?可見,家有琴童讓父母們都很焦慮很困惑。我覺得大部分家長覺得學音樂很難,無意間把這個想法傳遞給了孩子。其實孩子們學音樂是可以更愉快更科學一些的。

每個行業都會出現天才,他們在年幼時就顯露超越常人的智力和專業技能。其中音樂天才大概是最多的,因為音樂是一門原始的情感藝術,它可以跨越語言和邏輯,直接傳遞給人們,所以很多孩子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已經展露超凡的音樂才能。

因為音樂神童多,不少父母都望子成龍,想盡早盡快發掘孩子們的音樂天賦,讓他們學音樂、考級、考音樂學院、參加比賽。可是一個人的音樂水平真的可以拿來比賽嗎?這裡有一些數據,目前中國有3000多萬名音樂兒童;珠江鋼琴廠每年產10萬台鋼琴,平均每分鐘都有一台鋼琴出廠;業餘鋼琴考級舉辦至今已有28年,光是在上海,從最初的幾名考生,到如今每年都有近3萬人次參加。可見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們越來越關注藝術修養和精神生活。

現象

每到假期,我的上海音樂學院的同事們都被派往各地去做業餘音樂考級的考官。回來之後,大家聚會,說起各種考級的新聞趣事。長笛老師說,有一小孩,架好長笛,大家等著,他放下,歇口氣,又架好,再放下,如此重複三次,考官們紛紛勸他不要緊張啊,就像平時在家練習一樣。那孩子一臉納悶地架好長笛,說:我老師說,只要擺擺樣子就能通過的啊。大伙哭笑不得。

鋼琴老師接著說,那還算好,初級誤人子弟,還有學生來考鋼琴十級,把肖邦的《黑鍵練習曲》全部彈成白鍵。接著大家議論紛紛:還有全都彈在琴鍵縫裡的,孩子竟自我感覺良好;還有把樂譜唱成溫州話的,「米花肖肖肖拉肖,肖嘟肖花米花肖」……這些年關於考級鬧的各種故事,都夠寫一部音樂笑話集了。

笑話背後不免讓人擔憂。我覺得,孩子們學音樂鬧的可真不是笑話,其中有不少值得認真面對的問題。這幾年看到一些社會新聞。比如,在舒曼杯(亞太)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上,來自瀋陽的13歲女孩胡丁琦一人榮獲四項大獎,發表獲獎感言時,她說:「感謝父親的400記耳光。」原來她5歲學琴,最初3年,父親為了催促她好好練琴打了她400記耳光。而她父親這種「不打不成材」的鋼琴教學法據說來自某國際青年鋼琴家的老爸。這位青年鋼琴家的學琴故事也值得一提。在他少年時代,有一段學琴前途迷惘時期,有一次耽誤了兩個小時練琴,父親向他提出三個選擇:「第一是回瀋陽,第二是跳樓,第三是吃安眠藥。」男孩很傷心,在傳記裡寫:「那一天我用拳頭捶牆,想把每一根骨頭砸斷,看你還怎麼讓我練琴。」即使如今他叱吒風雲,對這樣的童年大概也難以釋懷。學鋼琴很辛苦,學芭蕾、學各種樂器、學體操也都一樣,美需要付出苦痛代價。但浪漫的鋼琴曲、暴力體罰和國際大獎搭配在一起,看起來有點荒唐,還有一種報仇雪恨般的成就感,真叫人擔心。

一個父親,怎麼會希望孩子去死呢,而且這個孩子這麼有天分。其實是孩子天分越高,父母壓力越大,怕辜負了孩子的天分,也將家庭的前途、改變社會地位的壓力統統堆在孩子身上。有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成名成家,自己辭職帶孩子來大城市學琴,辛苦賺錢支付昂貴的學費。我記得有位小提琴家一直帶著一個破包包,看著這個包包他就能繼續努力練琴,因為他母親帶他來北京學琴那幾年,一邊照顧他,一邊在音樂學院附近背著這個包兜售唱片以補貼家用。那些年少的音樂家們,艱難學琴,為報恩一般去比賽,成名,出人頭地,然後恩怨交織,一把鼻涕一把淚,含辛茹苦得像一部舊社會催淚大戲,而且很多家長喜歡渲染此類情節。這樣的故事很感人,但和學習音樂的初衷似乎背道而馳,音樂是生命的禮物,本來是為了給孩子們帶來快樂的,並不是他們人生需要償還的一筆沉重的債。

那麼天才是如何煉成的呢?讓我們來考察一下音樂史上幾位最著名的神童。

音樂神童

音樂史上最著名的神童,要數莫扎特了。莫扎特3歲的時候,喜歡騎竹馬、玩彈子球,但只要一爬上鋼琴,就把遊戲忘了個精光,毫不費勁地自己摸出了音階,把聽過的曲子一音不漏地彈下來。老莫扎特兩眼發光,覺得自己終於時來運轉了,接下來他的人生目標就是栽培和宣傳兒子。

6歲的莫扎特,在一個下大雪的凌晨,和姐姐一起被裹在一條羊毛毯子裡,被抱上了馬車,開始了四處賣藝的輝煌的童年,也開始了奔波勞碌的漂泊的一生。

莫扎特這段最好的時光,後來留在大文豪歌德的記憶中。那時候歌德14歲,坐在劇場裡伸直了脖子,他被這個孩子的天才震住了。莫扎特穿著大人的禮服,想像一下,當時的禮服不是現在穿西裝打領結,那時候是戴假髮穿長襪。莫扎特,一個戴假髮穿長襪的精靈般小男人,坐在鋼琴前神氣十足地彈著協奏曲,像一個音樂盒裡面的小木偶,非常熟練準確。彈完鋼琴曲,大人把他抱起來站到琴凳上,塞給他一把兒童小提琴,他接著表演變奏曲。台下掌聲笑聲歡樂不斷。歌德一直記得這個「耍音樂把戲的可憐的小猴子」,但他認為這樣「輕鬆愉快的藝術手法」是「一切藝術之冠」。面對藝術這個深沉縹緲的上帝,能夠輕快面對的,只有天才。

莫扎特和姐姐的巡演遍及歐洲,到過慕尼黑、林茨、維也納、波恩、科隆、布魯塞爾,直到法國、英國和意大利。他們在宮廷裡舉辦三個小時的音樂會,貴婦紳士們都來了,宮廷禮儀全都取消了,人們喜氣洋洋地觀看表演。幼年的王子公主們圍上來,驚訝地望著兩個山裡來的小孩,空氣裡滿是羽管鍵琴敲奏出的童話音符和聖誕禮物的香味。孩子們捧出新衣服、玩具、糖果、金幣送給兩姐弟,讓老莫扎特得瑟了好一陣子。莫扎特認識了不少小夥伴,其中還有日後的約瑟夫皇帝和法國大革命中的斷頭女王瑪麗。這樣的演出其實很辛苦,莫扎特要表演鋼琴、小提琴、即興作曲、視譜彈奏,常常在掌聲裡表演三到五小時,結果小傢伙演到荷蘭就病倒了。但神童莫扎特已經成了傳奇,所到之處無不引起圍觀讚歎。

這就是莫扎特風光無限的神童時代。莫扎特已經成了神童的代名詞,後來出現19世紀的莫扎特、20世紀莫扎特、俄羅斯莫扎特、東四十條莫扎特……

接著來看另一位,了不起的女音樂家克拉拉·舒曼,她是舒曼的妻子,歐洲歷史上最著名的女鋼琴家,也是第一位登上德國馬克的女音樂家。

克拉拉小時候是個神奇的女孩,四歲之前沒有開口說過話,被誤認為是聾啞兒童。其實她是在聆聽世界。每聽到一段喜歡的曲子,她會自己爬上鋼琴彈奏。她的父親維克是萊比錫最著名的音樂老師,是個很有水平和方法的教師,也是有遠見的商人、精明的經紀人,將她從小往國際化的藝術家培養。他像調配營養食譜那樣精心設計女兒的鋼琴練習、作曲課、沙龍表演、每日散步和法文課。克拉拉沒有「練琴練死過去」,而是成了琴藝驚人、全面發展且頭腦發育正常的神童。

維克先是讓9歲的克拉拉在萊比錫本地的沙龍中演奏,待孩子有了經驗,他安排她登台表演。1830年12月,維克帶著11歲的克拉拉到德累斯頓,開始了旅歐巡演。第一年的巡演一路風光,成功到讓一些成年的鋼琴家嫉妒。第二年就沒那麼輕鬆了,在具有文化氣息的小鎮魏瑪受到了隆重接待,收到宮廷的邀請,還見了歌德;在埃爾福特卻沒人理睬神童;到卡塞爾等待她的鋼琴是一塊爛木頭,根本沒法彈奏。當然這一路還有各種考驗:人們的議論紛紛、演奏被干擾、骯髒的小旅館、競爭對手的中傷和詭計、虛偽的社交圈、旅途勞頓和病痛……這些克拉拉像練習鋼琴那樣揮揮手就對付過去了,這姑娘生來就是與生活作戰的,她的強悍全靠父親從小的超女訓練。他們繼續前進,到法蘭克福、達姆斯塔特,最後到巴黎。在巴黎她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功,在巴黎聽克拉拉彈琴已經成了當年的時尚。

那麼,克拉拉的老爸維克是怎麼訓練她的呢?維克培育天才的能力簡直可以媲美莫扎特的老爸,為了將女兒塑造成鋼琴明星,他深謀遠慮,全面訓練克拉拉的音樂才能,重點學鋼琴演奏,兼學作曲,因為作曲可表現「她的專業性」;除了演奏,他讓小克拉拉教更小的弟弟彈琴,讓她學會謀生;讓她學會給音樂會組織者寫信,獨立籌辦音樂會;安排每天的作息,長時間散步,從小精心培育她的學習習慣與健康體魄;他還把自家客廳變成了萊比錫知名的藝術沙龍,路過此地的藝術家和愛好者們紛紛登門拜訪,聆聽克拉拉演奏。維克的教學細緻周到、講效率、講音樂性,現在看來,他這套教學法也是非常科學的,從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人才。人們說,這孩子是用心彈奏。他要將孩子培養成音樂家,而非維也納式單一技巧的鋼琴家。他指引給克拉拉一條草木豐美的音樂道路,熱情的女孩一路飛奔遊戲,努力呼吸各種新鮮空氣,觀望林中的盛景,從不曾覺得乏味。

女神克拉拉就是這樣煉成的。

同一時期的另一位鋼琴天才,大家都知道的,萬世巨星李斯特。李斯特就相當於19世紀的邁克爾·傑克遜,當時萬人追捧的巨星。鋼琴是樂器之王,而李斯特是鋼琴之王,如果沒有李斯特,如今的鋼琴和鋼琴家們大概不會有這麼風光的地位。

李斯特小時候也是一名神童。這段神童的成長期為他後來的輝煌打下了堅實基礎。最早,李斯特跟父親學琴,他遇見鋼琴的時候找到了自己,每天勤奮練琴就像幼兒學步一樣,發自本能地喜歡彈,好像自己摸摸琴就學會了。他的父親是保守的人,但李斯特9歲驚動了家鄉,連保守的父親都覺得兒子是個天才,必須辭職帶他去維也納闖蕩。到了維也納,李斯特也十分幸運,遇見了當時最好的鋼琴教師車爾尼(Carl Czerny)。彈鋼琴的人一定都知道車爾尼,因為大家都彈他的練習曲,一本接一本,599,849,299,740,大部分琴童聽到就頭大的練習曲,為什麼我們都彈呢?因為這套練習曲曾教出過偉大的李斯特。後來李斯特也寫練習曲,少年時代寫的一部《超技練習曲》,現在看來也是難度極高而富有藝術性的,如今成熟的鋼琴家仍在不斷挑戰它。當然他那個屬於音樂會練習曲而不是練手曲。

從以上幾位神童的成長歷程我們發現了父親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古有莫扎特,今有郎朗的發言人老爸。還有像馬友友,7歲結識卡薩爾斯,8歲在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安排下為肯尼迪總統演奏,都與他那位作曲家、音樂教育博士的父親馬孝駿在圈內的人脈不無關係。而在旅法女鋼琴家周勤麗的自傳電影中,第一男主角不是男友,而是姜文飾演的父親。

但也有糟糕的父親。比如貝多芬的父親,常常在酒館喝醉,讓小貝多芬去背他回家。貝多芬小時候憨頭憨腦,頑皮髒亂,一點兒也看不出有音樂天才的跡象。他是萊茵平原上放養的小男孩,一無人看管,就跑野地裡去玩兒。後來他一生都保留著野外散步的習慣。但當父親一回家,他就得坐回到鋼琴前面。他的父親是一位男高音,一直希望兒子成為莫扎特,但貝多芬小時候不開竅。彈琴對他來說很容易,擺弄幾下就會了,有時候父親給了太多作業,他就大叫,我不要彈琴,我長大也不要當什麼音樂家,我要做麵包師傅!因為貝多芬家的鄰居是一位麵包師傅,每天彈琴的時候,總是有香噴噴新鮮出爐的麵包香味飄過來。

根據那個麵包師傅的回憶,小貝多芬常常站在窗邊出神。練琴累了,他喜歡站在窗口,恨不得跳上萊茵河的大船遠走高飛,再也不用關在家中練琴了。可是這個時候,總是有一支美妙的旋律輕輕掠過他的大腦,於是趕緊找來紙筆記錄下來。他知道,音樂其實很美妙,並不是專門用來迫害小朋友的。他喜歡在鋼琴上做遊戲,彈自己瞎編的曲子。但父親一聽見亂彈就會惡狠狠地衝進屋裡朝他吼。

貝多芬的天分很快就顯露出來了。小小年紀,他已經開始賺錢養家了,天不亮就起床為宮廷樂隊作曲,然後背上書包急匆匆趕去上小學,放學了要去教貴族家的小孩彈琴,晚上還要參加樂隊演出,天賦異稟能者多勞,被借去排練、當助理指揮……常常工作到深夜,很快薪水就趕上了老爸。如此一來他荒廢了學校的功課。可憐的小孩,練琴遭父親罵,在學校也時常挨打,因為忙到作業寫不完,幾乎連小學也快畢不了業,很多小孩的基本功課都沒學會。後來到維也納獨自生活,他一直算不清一個月要付給女僕多少錢。

在兩百多年前,貝多芬的故鄉波恩已經是大型商業中心,貝多芬小時候在這裡應該聽過不少精彩的音樂會,有加魯尼、皮西尼、薩列裡(Antonio Salieri)的國際化歌劇,有路過此地應邀表演一番的海頓和莫扎特。巴黎、阿姆斯特丹和柏林新發表的音樂作品也很容易流傳到波恩,宮廷圖書館裡也塞滿了18世紀維也納作曲家寫的彌撒曲曲譜。

對於培養一個職業音樂家來說,音樂熏陶不過是一點皮毛,不容忽視的是貝多芬自小接受的廣泛而系統的音樂家技能訓練。從11歲開始,他成為宮廷管風琴手兼中提琴手,後來又當助理指揮和作曲家。室內樂和樂隊的排練訓練了演奏、排練樂隊的技能和多聲部的精細聽覺,對於作曲家來說這是難得的臨場經驗,相比之下,如今音樂學院的學生們幾乎都是捧著總譜紙上談兵。

這就是貝多芬的童年,在一大群自小養尊處優的神童中顯得很另類。

神童訓練

聽了這些神童故事,我們發現,神童也並非完全是天生的,那麼神童是如何訓練出來的?神童訓練的秘訣是什麼?當然是有一些訓練方法的。

美國著名的商業記者傑夫·科爾文寫過一本書,叫作《哪來的天才——練習中的平凡與偉大》,他結合多年的採訪與觀察經驗,在各行各業中選取天才來揭秘。首先就是讓天使莫扎特下凡來。他認為莫扎特之所以只有一個,是因為他有一位不平凡的老爹。老莫扎特雖然不是成功的音樂家,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音樂教育家。莫扎特音樂天賦過人,天生具有絕對音高和超常的聽覺記憶力,他聽完一部交響曲可以把總譜記錄下來。但在21歲之前,莫扎特並沒有寫出成熟的音樂作品,那些6歲寫的鋼琴曲,11歲寫的歌劇,只能勉強算習作,而且經過了老爸的潤色。

莫扎特如何練習呢?在音樂家老爸的精心策劃下,21歲之前,莫扎特經歷了十幾年專門設計的強化的音樂家訓練,比如各種音樂風格寫作、各種曲式組織練習和大量的即興變奏手法。生活在17世紀的小孩沒有電視節目、電子遊戲和樂高玩具,莫扎特可以玩的只有彈琴和騎木馬。對他來說,騎木馬很歡樂,但彈奏音樂更美妙,為表達心裡渴望的音樂,他爬上鋼琴,彈奏、聆聽、嘗試、激動、忘了時間……

這本書裡面提出了神童的練習方法,叫作「刻意練習」。所謂的刻意練習,說白了,就是有目的性的練習,它不僅針對神童。作者認為莫扎特的迅速成才,仰仗他老爸專門為他設計的「刻意」音樂練習。而且這個老師和他生活在一起,時時刻刻發現他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莫扎特時時刻刻都在練習、學習,反芻練習的成果。對莫扎特來說,它簡單得像小鳥撲騰幾下就能起飛了,可是對普通人來說,這是一種枯燥而艱難的練習,首先要打敗自己,與自我的惰性作戰。為各種樂器而寫的《練習曲》就是「刻意練習」的範本。一百年前,最出色的小提琴家都抱怨過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根本不是寫給人類演奏的,但是如今幾乎所有音樂學院畢業的小提琴手都能勝任,這就是「刻意練習」的巨大勝利。這本書把刻意練習說得無往不勝,說世上哪有天才,只要刻意練習都可以做到,莫扎特和如今音樂學院附小的孩子們沒什麼差別。

這麼說是欠考慮的,人當然是有天分的。有一個關於學習的10000小時定律,據說熟練掌握一項技能需要10000小時,但據調查天才只需要4000小時。同時,我們知道音樂史上像肖邦、門德爾松、莫扎特、舒伯特這些天才,特別是旋律天才,是音樂學院培養不出來的。

音樂是一種本能

從李斯特、貝多芬小時候的經歷來看,他們的音樂天分就是潛伏在他們身上的本能。他們學音樂技能就像幼兒學走路、學說話一樣自然。練琴很累很辛苦,但走路也辛苦,學語言也費腦子。為什麼走路和語言就能很快學會呢?那就不是刻意練習了,那是一種本能,行走與奔跑的慾望和與人交流的渴望。如此來看,學音樂學得辛苦機械,也許是我們教學的方式不對,或許我們不應該抱著教音樂的觀念,而應該去發掘孩子們身上的音樂潛能。

在講座中,很多家長問,我家孩子需要如何學習樂器?我想小孩最需要的,就是避免過度學習。對很多孩子來說,演奏音樂並不困難,有時候,大人覺得困難,無形中把這個想法灌輸給了孩子,提醒了孩子,這是造成困難的原因。可以多給他們看現場演奏,讓他們模仿彈琴時流暢的肢體動作。音樂可以越過語言直接傳遞給孩子們。少給他們指令性的教學,手要抬起來敲、手腕放鬆、指尖站牢這些。試想一下,小孩學溜冰總是特別快,如果給他們太多指令,重心前傾、雙肩放鬆、身體不要僵硬,他們是學不好的,其實他們是在用身體感受飛翔的快感和地面的平滑時最容易學會。

把彈琴的過程、一個個音符的表達變成一種情感的表達,也許孩子們彈出來的就不是音符而是音樂了。我記得以前,我的鋼琴老師,杭州的毛節芳老師,她的教學就特別有想像力。她教我們,手不是在彈琴,而是把一顆顆小石子「撲通」「撲通」丟到水裡。這麼彈,小孩就沒壓力了,把日常扔石頭的力氣使了出來,力氣用得自然,音樂也就有了。再比如彈頓音,她跟孩子們說,那就像拍皮球,一下一下地,有彈性,或像吹滅一根一根蠟燭。演奏需要找到感覺。好的指揮家在演奏中具有非凡的情感渲染能力,比如卡洛斯·克萊伯,他對樂手說,這一句想像你們是喝醉了在演奏,那一句你們是一群幽靈在跳舞。在音樂演奏中,善於在生活經驗中尋找想像力是至關重要的。

再比如,彈琴的孩子們會問,哎呀我手彈不快怎麼辦呢?國外的老師會說,那你用腳彈啊。比如我們看《野蜂飛舞》,炫技是多麼high啊,技巧是一種魔力,那是徹底的自由。它讓我想起青春時代,讀高中的時候,功課很忙,考大學的壓力很大,每天放學的時候,騎自行車經過一個小山坡,下坡的時候,放開自行車的車把,從斜坡上飛衝下來,一路放聲大叫,那一刻覺得自己好像會飛,可以飛過眼前的一切困境。如果你體驗過這種失控的快感,怎麼會不試試炫技呢?

比如唱歌,「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唱不上去怎麼辦,想像一下哈哈大笑的感覺,你就能唱上去了。

比如拉奏大提琴,《天鵝之死》,也許可以想像自己就是一隻天鵝在拉琴,多麼優雅、多麼哀愁,死得那麼美。也就是說,你可以嘗試把自己融入音樂,直到音樂成為你的一部分。

當然在演奏中只關注自我是不夠的。你記不記得,你是怎麼打電子遊戲、打怪獸的?如果你只顧著打眼前的怪獸,其他怪獸已經從另一個方向悄悄逼近了。一般打得好的人,都是縱觀全局、不恐不慌,集中注意力在迷宮陣上,這樣戰勝怪獸就更容易了。演奏或是指揮也是如此,縱觀全局,感知整體,積累經驗。記得莫扎特曾經說:「我的音樂不是相繼產生的,而是彷彿一下子就聽見了全部的音樂。整部樂曲在我的腦海中已經形成,我就可以像欣賞一幅精緻的圖畫或是一尊漂亮的雕塑那樣審視這部樂曲,一覽無餘。」

以上這些例子比較典型,實用,歡迎以此類推,豐富我們的音樂教學方法。音樂教學一直在呼籲,要寓教於樂,要生動有趣,不要扼殺孩子們的音樂天賦。我們的教學也務必腳踏實地,從細節出發,因材施教,逐步形成體系化的方法,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保護並激勵他們天生的靈性。

根據孩子的愛好和性格選擇樂器

樂器和人一樣,有不同的個性。一般來說,個性活潑的人,適合演奏小提琴、長笛、小號、吉他、鋼琴、手風琴等樂器;個性內向的,比較適合大提琴、雙簧管、豎琴、中提琴。除了個性之外,還可依照聽覺能力來選擇,比如多聲部的立體聽覺比較好的,適合彈鋼琴、手風琴,當指揮或作曲;單聲部旋律感或旋律表情比較好的,適合大提琴、小提琴、長笛等旋律樂器;節奏感比較好的,適合打擊樂器或舞蹈;還有一些組織能力比較強的,適合做指揮家、彈鋼琴。除了這些因素之外,也有習慣性因素,比如說有些人樂感好,手指頭卻不靈活,可以試試吹奏,有些拉琴不怎麼樣,但撥起吉他卻特別順手。據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長應該嘗試多觀察孩子。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鋼琴家、演奏家?

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李斯特。在李斯特之前,沒有鋼琴獨奏會,鋼琴家一般和樂隊合作分享一場音樂會,而李斯特可以把鋼琴彈成噴泉、鳥鳴、大海、月光、雷聲等各種聲音,也就是說他可以把鋼琴彈成管絃樂隊,於是他不需要管絃樂隊了,他以鋼琴獨奏會的形式在歐洲逍遙巡演。

那麼,在李斯特之前,人們如何彈琴呢?人們是用手指和手腕的力氣來彈琴,所以彈起來輕鬆活潑,但李斯特是弓起腰背發力,運用上半身所有關節的彈性來彈琴,他可以彈出震撼人心的音響,當然被他砸壞的鋼琴也有不少。

所以對於一位鋼琴家來說,首先需要想像力。他能夠感受音樂、以最直接的方式詮釋音樂,有表演的才能。其實鋼琴家絕不是按部就班勤奮彈琴就能彈出來的,首先需要身體機能的彈性與平衡能力,需要天生的感染力與情感的力度。就像演說家那樣,天才的演說家能夠敏感地控制現場聽眾的情緒,鋼琴家更需要這種才能,演奏時而引領聽眾的情緒,時而與他們隱秘地交流。此外也需要贏得上台演奏的機會,需要一些活動能力、與樂隊合作的協調的能力,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氣場!明星氣場是天生的。有些音樂家一上台就可以讓全場安靜下來,只為聽他。李斯特成為鋼琴大師,應是上述才能的綜合結果。

音樂激發人的潛能

音樂能夠激發人的潛能。讓孩子們學音樂、聽音樂,未必是為了成名成家。其實音樂對於人體有很多好處。嬰幼兒未必能聽懂音樂,但音樂可以刺激大腦發育,特別是對於3歲之前的嬰幼兒。音樂也可以培養他們表達情感的能力,學會在音樂中哭哭笑笑,手舞足蹈,學會交流。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為3歲及以下的寶寶舉辦的音樂會。一走進劇場,一片哭鬧聲,場面一度失控,一開始我擔心這個音樂會要搞砸。但音樂聲一起,哭鬧聲就慢慢安靜下來。有小孩開始笑,有些爬下來,隨節奏蹦躂,和陌生的小孩打招呼,一起拍手蹦躂,當然也有哭鬧的,但大部分小孩都表現得心情愉悅,如沐春風。我發現,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們來說,他們還不能感知旋律的優美,但已經能感受節奏的快感。節奏明快的樂曲,如莫扎特、小約翰·施特勞斯的樂曲,特別受他們歡迎。

神童的困境

一般來說,神童小時候很神,才華很耀眼,長大之後就相對遜色了,所以有了《傷仲永》之類感慨。只有莫扎特,小時候以神童姿態出名,成年之後依然能寫出傑出的音樂作品,無論是鋼琴曲、交響曲,還是歌劇、室內樂、協奏曲,在各種音樂體裁領域都留下了經典作品流傳至今。尤其是他的歌劇,說到18世紀的喜歌劇是不能繞過莫扎特的,可以說如今在歌劇舞台上演的18世紀的歌劇,主要就剩下莫扎特的作品了。他不僅是天才,更是全才、大師。木心說,最高的天才,是早熟而晚成的。說的大概就是莫扎特。他的歌劇和交響曲,直到後期才爆發出震撼人心的豐富與先鋒。

說到神童的困境,我想到了一部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電影中的鋼琴少年是一個全才,不僅是鋼琴神童,還是數學家、少年大學生和兒童CEO,從而引出一個話題,天才也是慾望的陷阱,才華帶來名利,神童和他的家人們都容易迷失。在電影裡面,這位想飛的鋼琴少年只好裝傻,在一次摔傷之後,裝成一個普通孩子。電影中說,如果世界趕不上他的聰明,那麼聰明的最高境界就是裝傻。等他做了一段時間的普通人,才終於瞭解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渴望,後來成長為一名成熟的鋼琴家。

《穿T恤聽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