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刺客 拔出你的劍來

現在回到豫讓的現場。

就在趙襄子大喝一聲之後,豫讓毫無懸念地落入敵手,襄子也下車走到豫讓跟前。他看到的,是一個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對手。

豫讓這仇,原本不必報得這麼苦。

事實上,就在豫讓痛苦「整容」時,他的朋友就曾流著眼淚勸阻他。朋友說:犯不著呀犯不著!以老兄的才幹,如果願意投靠,不難得到趙某的重用。有了親近的機會,你要做的事情不就方便了嗎?何苦折磨自己?你這樣做,要說志氣是真有志氣,要說聰明是真不聰明。

豫讓笑著回答:老兄的辦法,要說可行是當真可行,要說道德是真不道德。如果趙君真的親近信任我,我又去殺他,那就是為了老知己而報復新知己,為了前主公而殺害後主公,沒有這樣破壞君臣之義的。我現在的做法,確實很難成功。但千難萬難,正是為了昭明大義於天下,這才是我的目的啊!我怎麼能拿著見面禮去應聘,心裡卻想著如何取人家項上人頭呢?

這些故事,趙襄子當然未必知道。

但此刻,他站在了豫讓的對面。

這時的襄子權勢更大,可以自稱寡人。

趙襄子說:豫讓啊豫讓!你要報仇,寡人原本是可以理解的。但寡人實在不明白,你先前不也服務過范氏和中行氏嗎?智伯滅了范氏和中行氏,你不替他們報仇,反倒改換門庭化敵為友,自己上門去為智伯服務。同樣是主公,你為什麼只忠於智伯,不忠於范氏和中行氏?同樣是仇家,你為什麼只憎恨寡人,不憎恨智伯,還拚死拚活要為他報仇?

豫讓傲然作答。

豫讓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臣為范氏和中行氏服務時,他們把臣當作普通人,臣當然像普通人那樣來報答。智伯卻把臣看作國士,看作天底下最傑出的人,臣就要像最傑出的人一樣報答他。

襄子聽了,淚流滿面長歎一聲:好吧,好吧,豫先生呀豫先生!你為智伯盡忠,聲名已經成就;寡人對于先生,也算給夠意思。請先生做好準備,寡人不會再放你一馬!

言畢,下令衛士把豫讓圍起來。

顯然,襄子是要讓這位令人崇敬的刺客體面地死去。而戰死,無疑是最光榮的。這是趙襄子所能表達的最大尊重,也是他最崇高的敬意。

然而豫讓卻並不迎戰。

自知必死無疑的豫讓面不改色,昂然上前一步說:君上!臣聽說,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節之義。今日之事,臣死罪難逃,理應伏法受誅。但,臣斗膽請求君上成全,讓臣行刺君上的外衣,也算了卻一樁心願。

這是襄子沒想到的,卻是他可理解的。

好吧,拔出你的劍來!

豫讓把劍拔出,然後跳起來,跳起來,再跳起來,揮劍擊斬襄子的衣服。他一邊行刺一邊哭:老天爺呀老天爺,我終於可以報答智伯了!

三劍之後,豫讓從容自刎。

現在輪到趙的仁人志士們失聲痛哭了。因為他們一致認為,君子就該像豫讓那樣死得高貴。當然,他們也一致認同豫讓說過的那句話──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 劍

商代與西周的骨制、青銅短劍。

春秋中期,中原地區的青銅短劍,多用於近戰護體。

春秋後期,青銅劍發展為長劍,形制趨於統一。吳、越、楚三國的鑄劍工藝遠超中原各國。

戰國中期,越王州句劍和越王勾踐劍,劍身長達50 厘米,是吳越兩國鑄劍最高水準的代表。

《易中天中華史:青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