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鑄的覺悟者

  我在新德里徘徊時間最長的地方不太有名,在城南十四公里處,那裡有一座以十三世紀的帝王庫都布的名字命名的高塔,可惜已經斷下兩層。塔旁有一座清真寺,可惜已經坍弛。
  為什麼會在功傳里長時間地徘徊?因為我看到了在印度嚴峻對峙的三大宗教,在那裡有一種隱秘而有趣的互融關係。
  先看塔。從建造的王朝看,當然是伊斯蘭建築,不會有疑問,而且基本林淞確實是伊斯蘭。但是,第一層人口朝北,這是印度教的要求;如果從飛機上看下來,它的橫截面是葵花形,這更是印度教的標記。有兩種可能,一是當年的伊斯蘭統治者友善,特地在設計中融人了本土文化;二是本地的建造者利用統治者的不內行悄悄埋下了信號。但是,我沒有讀到當時統治者企圖實行宗教融合的資料,因此更希望是第二種情況。不管什麼原因,它留下來了,儘管塔下的宗教衝突長年不斷,高塔自身卻在申述著融合的可能。
  再看清真寺。這是印度最早的清真寺,現已失去一個宗教場所的功能,只剩下幾座高高的石門和無數精美的石柱。一切塗飾已全部剝落,沒有塗飾的藝術構建一旦坍弛,必定會成為介乎天然與人工之間的存在,具有一種特別的力度。據介紹,這座清真寺是拆毀了很多印度教、佛教、者那教的寺廟建造的,其中僅印度教的寺廟就有二十多座。這當然是一種蠻橫的宗教侵凌,但時間一久,侵凌和被侵凌已渾然難分,誰的語言都消滅了,誰的密碼又都已貯存。
  細看那些石門石柱,那些刻畫、紋理,早已蒼老得不願嘮叨誰勝誰負,只是表明人力所及、文明所至罷了,都已被時間的手轟丈撫得毫無火氣。
  站在這裡我想,文明與文明之間的自相殘殺,如能預想到共同消竭的一天,也許能變得互相客氣一點?就像兩個爭鬥了一輩子的對手都已老邁,步履艱難地在斜陽草樹間邂逅,應該有一些後悔?如果讓他們從頭來過,再活一輩子,情景將會如何?
  世紀之交,就像讓各個文明重新轉世,理應都變得比前世更清醒一點。
  在這個院子裡,人群聚合得最多的,既不是高塔,也不是清真寺,而是插在它們近旁的一根鐵柱。六米多高,半米直徑,黑黑地不見太大氣勢,卻發出平靜而悠遠的金屬之光。
  它是伊斯蘭王朝定都德裡時從印度東部搬移過來的,這裡的人都叫它阿育王柱。其實我在德裡還見過另一個也被稱作阿育王柱的石柱,高高地盜立在一個古堡之上,從資料說明上看似乎比鐵柱更確切。當然阿育王熱心佛教,在位期間到處立柱建塔,多幾個阿育王柱是不奇怪的,但根據科學測定,鐵柱鑄造在一千六百年前,那就比阿育王晚了六百年。應該是岌多王朝時代。岌多王朝也弘佛,鑄一個鐵柱紀念阿育王是很有可能的。
  斷月與王本是一個相當強蠻的君主,聽了佛理後蟠然醒悟,真可謂「立地成佛」,為佛教在印度的發揚光大作出了劃時代的巨大貢獻,結果也成了佛門偉人,廣受崇拜。連我家鄉浙江寧波,離印度那麼遠,居然也有一座阿育王寺,崇塔深院,古木森森,我在「文革」後期為躲避災禍曾在那裡停留過,感念殊深。不管是誰所立,為誰而立,這個鐵柱屬子佛教,應該沒有疑問。
  但仔細一想,它還是保留了太多的疑問。我圍著它轉了一圈又一圈,奇怪它一千多年裸露在日曬雨淋之下怎麼通體沒有一個銹斑?也許印度古代已有發達的鑄鐵技術,但如果說當時的合金構造已達到千年不銹的水平則難於想像。還有,它到底是被哪個伊斯蘭王朝搬移到這裡來的?它顯而易見地保留著自己的宗教信號,為什麼會被另一個宗教的統治者供奉?……
  拿著這些問題問印度朋友,他們大多哈哈一笑,不作回答。我遇到的印度朋友都對歷史抱有一種「傳說化」的態度,不願意作任何確證,這與我們習慣的歷史觀念有太大的差別。要他們解釋一種傳說的可信性,拿來解釋的材料仍然是傳說。因此在印度古跡間旅行,常常有一種飄忽感。
  只有一件事可以不必存疑:在這個巨大的院子裡,可看的古跡森羅萬象,高接雲天,它的形體最小、最瘦、最不起眼。但惟有它,毫無銹斑地閃著亮光。沒有它,整個遺跡現場顯得太淒涼、太寥落了;而有了它,一切都被提掣起來,在干年金屬上牢牢地打了一個結,再也不會散落。因此,它成了印度宗教文化遺墟上的畫龍點睛之筆。受委屈的是它,被搬來搬去的是它,被一時趾高氣揚的其他建築俯視的是它,當四周的巨樓高塔全都色彩繽紛時惟一毫無塗飾的也是它。誰料天地無常,一切都變了,只有它似乎早早地悟透了一切,不爭奪,不聲辯,不趨趕,卻也不自卑自賤,定定地站立著,不僅沒有頹敗之相,而且越來越光潔鑒人,毫無疑問它還會站下去,沒有年代。
  說到底,它是個覺悟者。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七日,新德里,夜宿s明吸旅館

《千年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