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1
  深圳河終究不是一條安寧的河。那年一聲巨響,震塌了梧桐山的尾巴,河水改道,把河西甩給了香港,河東留給了深圳。由於是邊界線,經雙方協商,由土地流失方出資恢復原河道,另一方給予協助。但是,這裡的邊界畢竟不是國界,與主權無關,讓當時並不富裕的惠陽地區寶安縣花費大筆資金去做勞而無功的事情不現實,因此,恢復原河道的事情就拖了下來。這一拖,就是整整三十年。
  河西面的村子叫羅沙村,村裡的人都是移民,有幾百年前來這裡的老移民,也有幾十年前來這裡的新移民。老移民傳說是當年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繼光的後代,或者是戚繼光當年部下的後代。這一點,村子中央的繼光祠似乎提供了間接的證明。
  由於與紀念民族英雄有關,所以,即使在破四舊破得瘋狂的年月,繼光祠也得以保存下來,成為如今深圳特區內最值得炫耀的古跡之一。
  要說繼光祠能保留至今,與老村長七叔公有關。七叔公姓戚,傳說是戚繼光的嫡親後裔,又是村裡戚姓宗族大排行的老七,所以人稱七叔公。七叔公秉承老祖宗的忠孝,十七歲那年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為國,雖然並沒有立戰功,據說連美國鬼子的面也沒有見過,但畢竟跨過了鴨綠江,也算是一種資歷,因此,有資格在村裡倚老賣老。當年寶安中學紅衛兵小將來砸繼光祠,村裡的戚氏宗族要文攻武衛,七叔公說不必。待革命小將喊著口號遊行到繼光祠門口,七叔公一抬手,周圍頓時安靜下來。該氣氛也影響了熱情高漲的革命小將,他們竟然也停止了口號,靜靜地看著七叔公。這時候,七叔公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個紅本子,翻到其中的一頁,大聲念到:「毛主席語錄,戚繼光同志是好同志。」一句話,嚇退了紅衛兵。此後多少年,七叔公臨時「創造」最高指示的典故仍被羅沙村民津津樂道。
  七叔公在村裡說一不二的威信就是這樣樹立起來的。但他也有自己的軟肋,膝下無子。如果七叔公真是戚繼光的嫡親後代,而不是像賀老二說的那樣是冒牌貨,那麼,他就真的對不起先人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村裡老一輩都知道當年七叔公整夜把阿珍媽折騰得七死八活,還知道阿珍媽偷偷地在家裡供觀音菩薩。但直到1960年,阿珍媽才老樹開花,生了阿珍。據說當年阿珍媽媽生阿珍的時候難產,有人主張送到醫院剖腹,七叔公不讓,擔心剖腹之後就不能再生了。後來,儘管阿珍媽媽沒有去醫院,當然也就沒有破腹,但仍然沒有再生,七叔公膝下就阿珍一根獨苗,而且按照賀老二的說法,還是個只能開花不能結果的獨苗。
  轉眼到了1980年,阿珍二十歲了,該出嫁了,七叔公放出話,他們家阿珍不嫁,而是娶,娶一個上門女婿。用羅沙村的土話說,就是要入門。
  賀老二看不慣。為防範於未然,賀老二早早地就對侄子賀曙光打了招呼:少招惹阿珍。
  雖然賀曙光並不是賀老二的親侄子,而是跟著他娘拖油瓶改嫁到賀家的,但是賀老二相信,他的話仍然好使。
  阿珍學名戚福珍,先天不足,生下來的時候不像人,像貓,像一隻剛剛從水裡澇上來的貓。眼睛睜不開,特別瘦小,還不會哭,要不是賀老二的老母狠心,照著屁股很抽了兩把,哇地一聲哭出來,養不活也說不定。
  雖然養活了,但養得不好,阿珍從小就比別人小。等到同齡的女仔出落成一個大姑娘的時候,她還像一個沒有發開的死面饅頭,只長精神不長肉。那年頭還沒有流行減肥,所以,乾癟不是美,村裡人擔心阿珍將來不會生孩子。聯想到她媽媽結婚七八年才生下她這麼個長不大的東西,人們對賀二爺關於阿珍只開花不結果的預言抱有普遍的同感,只是不敢像他那樣說罷了。
  賀老二敢說,什麼都敢說,因為他的資格比七叔公老。七叔公當過自願軍,打過美國鬼子,賀老二比他早生幾年,像他那個年齡,也參加了隊伍,打過日本鬼子,而且據他自己說,還親手砍死過鬼子小隊長,繳獲過一個王八盒子,所以資格比七叔公還老。只不過賀老二運氣不好,當初參加的既不是國民黨的隊伍也不是共產黨的隊伍,而是土匪的隊伍,所以,儘管抗日,儘管有資格,但這個資格沒用,連統戰都不夠格,自然沒能像七叔公那樣在高級社的時候當主任,人民公社的時候當大隊書記,就是到了改革開放年代,人民公社撤消恢復鄉村建制了,七叔公還是羅沙村的支部書記兼村長。不僅如此,賀老二的資格還給他惹過麻煩。文革的時候,要不是七叔公保著,賀老二被打成歷史反革命也未必不可。
  賀老二雖然因當年參加錯了隊伍,一輩子沒什麼長進,但他老婆卻不斷得到「提升」。剛結婚的時候是「老二新抱」,生了賀大憲之後成了「二嫂子」,等兒女成串了,她就變成「二嬸」,如今婆婆死了,她成了村裡的「二叔婆」。二叔婆繼承婆婆的手藝,加上自己一口氣生了七八個,有實戰經驗,所以,也敢幫人接生。那年月醫療條件差,也不搞計劃生育,村裡人隔三岔五生孩子,二叔婆的作用不比七叔公小。就如今醫療條件好了,加上計劃生育,生孩子都要上醫院,二叔婆的手藝派不上用場了,但只要一談到生兒育女,她還認為自己是權威,還要發言。比如現在,她就與自己的丈夫唱起了對台戲,說阿珍這種情況她見過,並不是只開花不結果,只要一結婚,給男人一日,就能發開,就照樣能生大胖小子。
  二叔婆的說法比他丈夫賀老二中聽,能調動聽者的想像力,甚至有畫面感,所以傳播得很快。特別是關於那個「一日」,更能讓人獲得聽覺享受,使人想起來就忍不住笑。村裡年紀和她差不多大的男人遇到二叔婆,往往會裝傻,擋在路上,不讓她過,一定要問清楚:怎麼「一日」就能讓阿珍發開了?每當這個時候,二叔婆總是拉下臉,罵對方老不正經,對方挨了罵也不生氣,還笑,而旁邊看熱鬧的人,更是笑疼了肚子。年輕人不能拿二叔婆開玩笑,但他們趕上了好時代,不用考試就能中學畢業,早把自己當成了知識分子,起碼是知識青年,自然學會用科學的方法考慮問題,聽了二叔婆的說法之後,先是偷著笑,然後用科學的思維想像著如果戚福珍結婚了,被男人一那個,不僅舒筋活血,而且還能起化學反應,對她的身體發育說不定還真有好處,芝麻不就是等花蕾受粉之後才節節攀高的嗎?於是,年輕人背後就給戚福珍起了個外號,芝麻。
  其實,二叔婆的說法確有一定道理。
  阿珍雖然矮小,身體沒有完全發開,但五官搭配得還算周正,該長鼻子的地方長鼻子,該長眼睛的地方長上了眼睛,沒有亂長,而且由於家庭條件好,從小就刷牙,所以牙口好,整齊,雪白,清爽,如果你不把她看成是一個二十歲的待嫁女,而把她想像成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仔,還是蠻好看的。關鍵她是書記的女兒,當面沒有人敢拿她的身材開玩笑,芝麻的外號也只能背後叫,所以,她還很自信,走在路上昂首挺胸,無憂無慮,陽光燦爛,竟也能招惹一些人的喜歡。這裡面就有賀曙光。可見,賀老二的警告並非空穴來風。

《三十年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