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

 農曆年後,不等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童家霆就因開學離開江津家中,回得勝壩學校去上課了。

  新來的校長邵化帶了親信教官來,還帶了些貼身學生來,要在學校裡建立一種專橫統治。學生們人心惶惶,到處沸沸揚揚。家霆聽了心裡忐忑,感到邵化的來到預示著一種窒息的開始。他把想法向童霜威講了,童霜威持重地說:「邵化雖無交情,還是知道我的,不會把你怎麼樣的。你也不要參與鬧事,最重要的是埋頭讀書,高中順利畢業,趕快考大學。」

  家霆沒有做聲,爸爸的話也對也不對,讀書當然重要,人總得有點正義感吧?在一個邪惡的環境裡,怎能閉眼不看、張耳不聞呢?他想不到離開了日寇漢奸魔爪下的上海奔向大後方,追求到的是這種生活。心裡真像沾上了蒲公英那種毛茸茸的種子,拂也拂不去,難受得要命。

  童霜威並不懂得兒子心裡所想的全部。在兒子返校時,又叮囑:「孩子,還是每星期六下午早早渡江回家來吧。我很寂寞,你回來,我要高興得多。你能順順利利上學、畢業,我就無牽無掛。這場抗戰遲早要勝利,勝利了我們一同回南京瀟湘路是我日思夜想的事。我們從淪陷區逃出來,可不容易。大後方我們不滿意,但又能怎麼辦?沒有辦法,只有忍受!」說到這,他搖頭,心裡酸溜溜了。家霆沒有點頭,他在沉思。俊秀但是帶著英武之氣的臉上,露出那種使童霜威會想起柳葦的眼神和氣質。看到家霆這種酷肖母親的眼神和氣質,童霜威不禁又感慨萬端了。

  回校的那天傍晚,行前發生了一件事。說來也巧,老錢拿來郵差剛送到的一封信,是謝樂山從重慶來的,寫得不長,卻提到了一點歐陽素心的情況:

  家霆仁兄如晤:

  惠書悉。歐陽素心我認為定在重慶無異(疑)。上月初,一晚我在七星崗上興隆街附近,曾見到她。當時她與一個軍人在一起匆匆同行。軍人約三十餘歲,身材高大,模樣未看清。因為隔了馬路,我在這邊,她在那邊。我想上去招呼,歐陽似有心迴避。街上人多,又是夜晚,等我過去,竟失之交臂,後來再沒遇見過她。我曾向當年的老同學韋鋒等打聽,均不知她的行蹤。勸老兄不必癡情。她既然有了別人甩了你,時下這種事不少,老兄何必想不開!見你信中傷感,我也為老兄難過,不能不勸勸老兄。

  我一切均好,讀大學不過是為了混張文憑以便將來出國留學。家父在美考察一切也好,大約不久將回國旅(履)新。

  幫不上忙,十分抱歉。

  祝  幸運

  弟

  謝樂山上

  這算是歐陽素心失蹤後頭一次知道的一點蹤影了,依舊是沒頭沒腦的蹤影。看來歐陽確在重慶,她為什麼這樣神秘地消失了呢?家霆悵悵,童霜威也悵悵。錢嫂端來了蛋炒飯和一碗搾菜蛋花湯給家霆吃了動身。下著小雨,天氣令人抑鬱。家霆匆匆吃了飯打著油布傘提著一個包走後,童霜威看著灰茫茫的天空,更感寂寞。天,似有雪意,但四川江津一帶是不下雪的。大門口,老錢輕輕在哼彈詞開篇,哼的什麼聽不清,只聽見他用嘴學著彈三弦打過門:「叮叮睞鼕鼕冬味叮……」這使童霜威想起被囚禁在蘇州寒山寺裡時,監視自己的「冷面人」常常哼蘇灘的事。不愉快的回憶勾起的情思使他更加惆悵。他不禁微喟地誦起晚唐詩人高駢的詩《聞河中王鐸加都統》來了:「煉汞燒鉛四十年,至今猶在藥爐前。不知子晉緣何事,只學吹簫便得仙。」

  先一會兒,看到謝樂山的信時,他同家霆一樣被信上提到的歐陽素心的行蹤所牽引。此刻,他的心思全放到謝樂山提到的有關謝元嵩的訊息上來了。他想:謝元嵩民國二十八年在上海附逆陷害了我,當我被敵偽綁架囚禁時,他卻因為在汪逆處未撈到大官做悄悄逃到了重慶,儼然民族英雄,拿到一筆出國考察費去到美國做了寓公。如今他忽然又要回國履新了,會給他什麼官兒做呢?這個面上笑呵呵開口閉口說自己是老實人的壞蛋,始終春風得意,而我呢?

  《聞河中王鐸加都統》這首唐詩,童霜威過去早已讀過,但未介意。最近閒來無事深入考據了一番,遂有新的解悟。如從四句詩表面上來說,不過是講:自己煉汞燒丹四十年,依然是凡夫俗子,無法飛昇,不料王子晉只是學會吹簫,就成仙去了(王子晉是秦穆公時人善吹簫,結果成仙)。好像高駢歎息的只是這種煉丹修仙的事,然而從詩的題目一看,高駢是借題發揮另有所指。

  童霜威查過《資治通鑒》,看到《唐紀》僖宗乾符六年引歸傳云:四年,賊陷江陵,楊知溫失守,宋威破賊失策。朝議統帥,盧攜稱高駢累立戰功,宜付軍柄,物議未允。(王)鐸廷奏:『臣願自率諸軍蕩滌群盜。』朝議然之。五年,以鐸守司徒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兼江陵尹、荊南節度使,充諸道行營兵馬都統。」《新唐書『高駢傳》云:駢失兵柄利權,攘袂大詬,即上書謾言不恭,詆鐸乃敗軍將。」才明白高駢寫這首七絕是因對王鐸陞官不滿而抒發胸臆的。如果高駢不用《聞河中王鐸加都統》作這首詩名,那真是使後世讀者難以猜測了。童霜威覺得當時高駢因為做不到統帥而怨艾,未免俗氣。而且對王鐸做了統帥氣惱,也未免小氣。但此時此刻,想到謝元嵩這樣的人竟總是一個不倒翁,明明做過了漢奸,依然能出國考察回來履新,怎能叫人心服?又怎能叫人不對這種世道深惡痛絕?

 
 



《戰爭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