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在月色下的岳麓書院逗留了很長時間,離開時一臉安詳,就像那青磚石地、粉牆玄瓦。

我很快回了上海,學院裡的情況和我家庭的處境都越來越壞。後來我又不得不到農村勞動去了,徹底遠離了學校和教育。但是,奇怪的是,那個青磚石地、粉牆玄瓦的夢,卻常常在腦際隱約閃動。待到圖書館重新開放,我努力尋覓有關它的點滴記載。再後來,中國走上了一條新路,我就有機會一再訪問它了。

我終於明白,很多年前那次夜間潛入,讓我在無意中碰撞到了中華文化存廢之間的又一個十字路口:一條是燥熱的死路,一條是冷清的生路。這條生路,乃是歷代文化智者長期探索的結果,岳麓書院便是其中一個例證。

說遠一點,早在三千三百多年前,商代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公辦學校。到了孔子,成功地創辦了私學。從此,教學傳統成了中華文化代代相傳的命脈。到了唐代,就出現了教學等級很高的書院。宋代書院之風大盛,除了很早就開辦的白鹿洞書院外,還出現了石鼓書院、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岳麓書院、麗正書院、象山書院,等等。這些書院,有的是私辦,有的是公辦,更多的是「民辦官助」。共同特點是,大多選址於名山勝景,且由比較著名的學者執掌校務,叫「山長」。

山長這個稱呼,聽起來野趣十足,與書院所在的名山對應,而且又幽默地表示對官場級別的不在意,自謙中透著自傲。我最近一次去岳麓書院,還在歷任山長居住的一個叫「百泉軒」的小院落裡徘徊很久,想像著山長們的心態。他們,只想好生看管著這滿院的書聲泉水、滿山的春花秋葉,就已經足夠。山下的達官貴人為了各自的文化形象,也會到山上來叩門拜見。來就來吧,聽他們談談平日不太談的先秦諸子、楚辭漢賦,然後請他們到書院各處走走,自己就不陪了。在山長們的眼中,他們都是學生一輩,欠學頗多,因此自己要保持住輩分的尊嚴。這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文化。

在山長的執掌下,書院採取比較自由的教學方法。一般由山長本人或其他教師十天半月講一次課,其他時間以自學為主。自學中有什麼問題隨時可向教師咨詢,或學生間互相討論。

這樣,乍一看容易放任自流,實際上書院有明確的學規,課程安排清晰有序,每月有幾次嚴格的考核。此外,學生還必須把自己每日讀書的情況記在「功課簿」上,山長定期親自抽查。

課程內容以經學、史學、文學、文字學為主,也要學習應付科舉考試的八股文和試帖詩。到了清代晚期,則又加入了不少自然科學方面的課程。

可以想像,這種極有彈性的教學方式是很能釀造出一種令人心醉的學習氣氛的,而這種氣氛,有時可能比課程本身還能熏陶人、感染人。

《山河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