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媒人

    申公豹一身淺黑絲織道服,紅面黑鬚,踏雲履,身高有七尺,一眼看去,倒是仙風道骨,飄飄然然上的玉闋金天而來,猛聽有人叫他名字,先是一驚,隨後轉頭一看,見是瓊宵仙姑,頓時大喜,迎將上去,單掌做個禮道:「天道教主有召,是來見過。」

    瓊宵也是還了一禮,隨後道:「因是掌教老師有符詔,凡我截教弟子,都尊天道,待完過五百年殺運之後,才可再行歸教,我等也是來前見過天道教主。」

    趙公明道:「逢此五百年殺運,我等也可一洗當年舊怨了,縱是身死,也可安心。」

    「道兄說的不錯,正要如此!」申公豹點頭,一行就五人,便來到靈宵大殿之上,果見天道教主,盤古天道真人周青默坐其上,便連忙見過,都行大禮,那三宵仙姑是有通天教主符詔在前,見過周青,便如見他,是以三仙姑,趙公明哪裡敢怠慢。

    申公豹人最機警,交遊也自廣闊,消息也十分靈通,周青抹去封神榜上名單之時,他乃是第一個抹去,初始還曾嚇過一跳,沒有了封神榜的護佑,他這天神之身,卻也維持不了多久,正值心急,就有神將尊無上盤古天道教主法旨,賜下盤古血脈重朔肉身,頓時明白事情大有變化,加上先前的猜測,也微微明白了當前的形式。

    「開天闢地以後,居然有人能證元始,這天道教主。當真是不可思議,剛才聽瓊宵娘娘所言,截教通天聖人也賜下符詔,截教弟子見過天道如見自己,卻真是了得。」

    當下申公豹也拜了下去,周青心中自然明白。

    「此人大有用處,正要他行走三界。待人教未平息之時候,就起過殺運!也為天數,乃是正理。」周青叫三宵仙姑,趙公明,申公豹一一免過禮數,瓊宵仙姑首先道:「教主在上,我們兄妹來見,實有一事要求過教。」

    周青道;「你也不必多言,我知你們兄妹來意。我未成道之前,與你三姐妹多有因果,今日也不說求字,我自會助你等。」

    說罷,用手一指。一條青氣衝出。飛到三仙姑,趙公明。連同申公豹的頭頂,隨後叭一聲散開,化為一蓬輕煙,反罩下來,繚繞在五人週身。

    這五人無一不是天地玄黃修道,宇宙洪荒煉元神地超級角色,被清氣一罩。立刻明白了什麼回事,心中大喜,都端坐於地,默運玄功。過得片刻,五人站將起來,又謝周青。

    「有盤古血脈鑄過肉身,但無元神,只能是一巫人,我只是盤古肉身所化,雖然得其神識烙印,卻是無形元質,不似三清教主。也不能助你重煉元神,這道清氣,乃是通天道兄所留之殘餘,又有化盤古神識印記在其中,你等煉過之後,要生出元神,得回金仙之身,也尤為容易。至於其他截教弟子,通天道兄另有安排,是等五百年殺運過後,再歸教下之時,才能有此機緣。」

    「通天道兄既然獎你等安排於我教門下,我當一視同仁,傳其天道變化之法,雖然與三清妙法同出一門。都為盤古,卻也大不相同,講究肉身變化之遠古神通,你等便用時修持,日後正好完過殺劫。」

    原來周青自證混元無極太上之道,那門天道變化之神通也就完善,到了頂點,一創出天道十二卷,各敘十二神巫之神通法門,可以隨意修習,按自身習性。

    門下弟子如紅孩兒,乃就是修習祝融氏之神通,如煉到頂點,法力可與那祝融氏不相上下,但卻不知道要多少個量劫了,饒是如此,卻也最過歷害。乃是一等一的上層神能法門。

    上古十二祖巫,雖是盤古肉身所化,但元其神識印記,而今周青天道十二卷所闡述之法門,包羅萬象,盡演天道變化。只要門下修習法門,又聽其講述大道。卻不似巫門那般食古。

    至此,天道一脈,才可為一教。天道門,神通,道行並重,但神通尤為歷害,周青是混元聖人,由大巧近拙,凡種種神通,只要一指點出,或一揚手,就無可匹敵,自然看不出繁瑣的法門。不是周青,而是聖人都是如此,舉手投足,無人所抗,俯視蒼生萬物,不生不滅,超脫宇宙輪迴,困果不沾其身。

    但其周青門下弟子就不一樣了,就算神通到了頂點,也不為聖道,爭鬥不似那般輕描淡寫。

    這且不說,卻說周青喚了溫藍新進來。將手一揚,便有十二道各色光華射出,停在面前,漂浮不定,卻是十二卷玉冊天書,上面儘是符篆金文,還有蝌蚪黑點游離,神妙莫測。

    「此天道十二卷,乃是我教神通法門,無上法力之道,至於道行參悟,待我與通天道兄於三十三天外開過道場,自會講過,且先修過法門,以完殺劫。你可承我道統,當坐靈宵,俯迎三界,卻要好生而為!」

    周青對溫藍新說過,便是滿殿清光,到三十三天外去了。

    溫藍新明白周青意思,頓時大喜。收了天道十二卷,見周青走了,心中暗道:「老師說我當坐靈宵,不是玉帝之位,且坐上一坐,真是個暢快萬分。」

    九九至尊,玉皇大帝,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溫藍新迫不及待的坐定靈宵,心中無量歡喜,剛剛坐上,便見下面三宵仙姑,趙公明,申公豹面容古怪,連忙喚了童子來叫賜坐。

    幾人都坐下,溫藍新道:「我尊老師法旨,坐靈宵寶殿,代一教失誤。諸位前輩還莫怪罪。」

    瓊宵笑道;『天道聖人之言,就是我老師之言。理應如此。「溫藍新點了點頭,隨後又將天道宗大小弟子都叫上殿來。

    與溫藍新一輩的乃是:周竹(元屠劍,十八桿天妖化形幡,滅渡金環,九環禪杖,氣勢碧電刀)。廖小進(刑天盾,蚩尤紫魔劍,十三頭飛天血神,盤絲洞七女。凌瑤琪,大狐狸周晨(芭蕉扇),小狐狸周璨(五毒幡,太乙子母金剛砂),藍神,紅孩兒(兜日羅網,射日神弓箭),魔女楊妙妙(修羅鏡),精精兒,空空兒,龍天,龍地,後四人為天庭天師之位,更有三大巫門老魔,刑天,相柳,九鳳。

    再下一輩弟子多為童子,在天庭管事,便略過不提。至於受周青冊封神的天庭大員,哪吒,牛魔王,龍女敖鸞,無當聖母等人都自監管天神之中的非截教弟子,那些天神,沒有一個敢妄動地,都被監管的死死的。

    溫藍新見得申公豹的表情,自然明白,但周青既然吩咐蒼莽鬥劍,要相助張自然師弟,卻是怠慢不得,她掌天道門,又得天庭,三界消息,大都靈通,自然知道蒼莽山以蜀山劍派為主,廣邀群仙,其中功力深不可測者無數,就單單是蜀山諸多長老,單憑修為,也不在小狐狸等人之下。

    「師傅乃是聖人,混元無極太上教上,既然有命要助張自然師弟,必有安排,爾下蒼莽鬥劍,蜀山一派自是土雞瓦狗,但外援卻不可度量,娑婆淨土之中菩薩,佛陀,也不可小視,更有張天師一夥,西天極樂禿人也蠢蠢欲動,邪道勢微,只有三清山軒轅法王,百魔山,屍殃山,紅蓮湖,大巴山等處邪派小道,人數雖多,卻無絕頂金仙,且從軒轅法王入手。再行分說,我等天道弟子,先完過第一次殺劫罷,免得日後天人之爭,更為麻煩。」

    溫藍新心中念頭轉過,便吩咐道;「老師命我執掌天道一教,爾等不可怠慢了。」周竹等人都道:「聽過掌教師姐吩咐!」

    溫籃新命道:「六瞳,你在人間與那軒轅法王乃是兄弟,軒轅法王投進修羅一道,與蜀山爭持,你可下去尋他,助其之力,況且你也要完過殺劫,才能清淨,正好借這次機緣行過此事。」

    六瞳大喜,連忙下拜,溫藍新又命藍神,飛熊,毒龍,巴立明一同而去。

    「申前輩,你交遊廣闊,還是麻煩多行幾路,我掌教老師上三十三天開過道場,天庭大帝勾陳之位便空缺,可請有道妖王擔之。」

    溫藍新說罷,取出一口四尺黑劍,諤似鳥翼,隨後道:「此乃掌教老師所煉十二口天道劍中之帝江,御使起來,尤為快速,可增前輩使用。」

    申公豹大喜道:「正要此物!」當下接過帝江劍。

    「竹師妹,你去血海見過張自然師弟。掌教老師曾有言語,要護得他周全,萬不可怠慢了!」

    周竹連忙點頭,當下溫藍新又將周青所傳的天道十二卷一一示下,各大弟子都按合適自己的神通選擇,早在百年之前,周青所傳之天道三卷就有基礎法門,這些弟子修過百年,早就選好了自己的神通,眼下不過是更進一怪罷了,倒也是十分容易。

    三天之後,六瞳,藍神,飛熊,巴立明,卻是下界去了。周竹回披香殿見過雲霞,以及諸多小姨,大姨,便也下界去了。

    卻說申公豹得了帝江劍,又聽溫藍新說,天庭要重立勾陳大帝,心中便想:「此事尤為容易。我卻結識了許多妖王。」

    七大聖之中,還真有移山大聖,通風大聖,驅神大聖與他相識,上次在東海宴請青牛,便是這幾天,只是復海大聖死在黑鳳山,乃是咎由自取了。眼下要立勾陳,不愁說他們不動。

    「正好乘機,鼓動幾位,滅了西崑崙,!」申公豹一路向西牛駕州刑殤山而去,那裡正是通鳳大聖六耳獼猴修煉之地。

    卻說呂洞濱自從重新朔造了肉身元神,法力更漲,又去玄都天求了一口好劍,將自己先前所煉地幾件法寶重煉了一番,其餘七仙,聽見呂洞賓脫難的消息,都趕到了南海之外的純陽島前來慶賀。

    八位真仙都自坐定,呂洞賓道:「爾下正逢五百年殺運,人教大興,我等乃人教之仙要完殺劫,修功德。」

    鐵拐李把身後背地一個五尺大葫蘆解了下來,放在一邊,隨後才道:「玄都大法師有言,殺運起自蒼莽山,那蒼莽山乃是長眉師弟所創的蜀山一派所在,今千年,與邪道鬥劍,更牽扯到南瞻部洲之中的人教紛爭。今二十年,天道教主自霸天庭,將張天師等仙人趕下天庭,又將一干妖魔冊封,玉帝王母又躲進瑤池,更不聲息,天庭早不為天庭,我等人教之仙可助聖皇,大興三界,完無量功德。「

    其餘七仙都自點關,商量片刻之後,突然人童子來報,張天師來訪。

    呂洞濱連忙出得洞來,便見一道人,白面穿八卦紫金衣,帶通天冠,手持一枘指塵,氯宇異常華貴,正是張天師。「天師何來?「呂洞賓道。隨後請張天師坐定。

    「天庭如今以盡歸妖魔之手,我那裡還是什麼天師,八位上仙還是喚我張道陵即可。「張道陵見八仙深以為然,又道:」而今是妖魔邪道猖獗,我已帥門人入主蒼莽山》『

    蒼莽山風景秀麗,靈氣甚好,佔地四十萬里,周圍更有靈泉勝境,那蜀山也不過佔了數萬里而已,張道陵下了天宮,便受得邀請,移到蒼莽山中,其餘三大天師,各仙人都是如此。

    五百年殺運,終究是起自蒼莽山。

《佛本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