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禮物

就像故事中小人物相互給予的治愈和歡喜,故事的最後,其實與一對互贈的禮物有關。

這禮物,最初是春風中學的高三少年們送給瞭潘帥老師一個“彩蛋”。

隨後,潘帥老師也回贈瞭一個過去,他的這“禮物”青春悅目,一如這校園裡的春景。

是的,這已是到瞭第二年的春天。

如今馮一凡、林磊兒、喬英子已經是高三下學期的學生瞭,10年備戰的高考,現在像跑道上的最後一道欄,迫近到瞭他們的眼前。

他們在沖向這最後一道欄的進程中,突然起意,送給瞭潘帥老師一個“彩蛋”。

這“彩蛋”,最初是來自偶然。

甚至可以說,起因於“英才班”三位學霸的一場鬥嘴。

那是在一場“綜合考”出分之後,一號學霸喬英子責怪三號學霸劉婷婷小心眼:語文方老師說語文卷有一道題出得有問題,被扣分的同學都可以加5分回來。方老師說這事時,我剛好去醫務室瞭,沒聽見,但你是我同桌,你為什麼沒告訴我?

劉婷婷說,我不是有意的,當時我手頭有別的事在忙,所以就忘記告訴你瞭。

喬英子不相信。而劉婷婷有口難辯,因為這次綜合考試她比喬英子多瞭4分,總分排名全班第一。

兩個女學霸的沖突,因二號學霸林磊兒的介入而變得有些迷離。

林磊兒是來向喬英子認錯的,他說這是他的問題,他那天幫李勝男老師算總分的時候,沒核算好,本來也是可以發現的。

喬英子睜大眼睛,心想他這腦子是不是受上次“獲獎感言事件”刺激壞瞭?

她對林磊兒說,怎麼是你的錯?這事與你沒關系,她是我的同桌,天天就坐在我身邊,她這麼小心眼……

劉婷婷說,誰是小心眼啊?你才是呢,我隻是忘記瞭,不是有意的。

李勝男老師得到學生來報“三個學霸在教室裡吵起來瞭”的時候,正要去教育局開會。她對學生說,好,我讓潘帥老師馬上過去。

也是啊,讓潘帥去吧,她這“徒弟”眼下是越來越得意自己會做學生思想工作瞭。

那麼就讓他去擺平“三學霸”吧。李勝男心想,擺平瞭,就算他這徒弟畢業瞭,都跟瞭一年瞭。如今看態勢,這師徒關系很有可能將切換到一個全新頻道瞭,我也不想當什麼“師傅”“禦姐”瞭,難道沒看見我也挺小鳥依人的嘛。

李勝男老師心裡一邊笑,一邊打電話通知潘帥趕緊過去“滅火”。

於是潘帥老師就把“三學霸”叫進瞭辦公室。

此刻的潘帥老師比去年瘦瞭一些,頭發依然微蓬,臉上的表情仍像懶洋洋的貓。

他像辦案的黑貓警長,先讓三位學霸各自陳述,然後他眨著眼睛,想瞭5分鐘後,宣佈結論。

他說,我得先跟男生談談英雄的問題,所以女生先離場。

兩位女學霸走出辦公室後,潘帥對林磊兒說,我已經註意到瞭,在班上,你主動勤快,熱心助人,甚至很多時候不是你的錯你都會去攬。這令人敬佩,甚至看起來還很man,但它的前提不能是“謙卑”,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被人需要的感覺”,但心裡得沒有壓力。林磊兒,我相信你知道我在說什麼,按理說,這不能被說破,老師這麼說也是很有猶豫,但老師相信“英雄不問出身”,所以老師也特別希望你會相信……

潘帥老師對隨後進來的兩位女學霸說,今天的口角是因為5分的分數,它在今天的你們看起來,是如此之大。但我們打賭,一個月以後,你們再回頭看這件事,看這5分,它會變得比現在小,甚至可能都小到可笑。不信我們打賭,今天是2月25日,下個月的今天,3月25日,我們一起來看看。

潘帥隨手拿過辦公桌上的一支筆,在臺歷上寫下“3·25”。

嘿。他笑瞭一下,對他們說,嘿,這個日子是我的生日,所以這事我忘不瞭,到時咱們再來看看這5分到底變成瞭什麼。

沒人會回頭去看5分的,哪怕“三學霸”自己。誰不知道這是老師在勸人要大氣嗎?

潘帥老師也不會回頭去看的,每天應接不暇的教學任務和自己剛剛開場的愛情,早將腦子填充得滿滿當當的。更何況,這樣的糾紛,在中學生的生活裡,與其他不少花絮一樣,往往轉瞬就被淹沒在學業的汪洋大海裡,無影無跡。別說一個月,就是一星期都無暇記起。

這倒也證實瞭潘帥所說的,那“5分”已經變得很小瞭。

“彩蛋”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突然來襲。

那是一個暖風拂面的春天夜晚。夜自習第一節課時,潘帥老師在辦公室裡接到學生來報:高三(4)班教室裡很吵。

於是潘帥老師匆匆趕去處理。他在樓梯上沒聽見有什麼吵聲,但他推開高三(4)班教室門時,驚呆瞭——

那塊蒙在黑板上的紅佈,此刻正由兩位男生向他打開。

滿黑板“潘老師生日快樂”,各種字體,大大小小。有100條嗎?

五顏六色的氣球和閃光的彩緞,橫貫教室上空。

滿屋子的學生在向他歡笑、鼓掌。

一隻好大的蛋糕,被“英才班”兩位女生喬英子、劉婷婷端到瞭他的面前。

教室裡開始響起《生日歌》:“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每一張嘴都在放聲歌唱。

歌聲回蕩在教學樓裡,別班的學生們從門外擁進來看熱鬧。

蒙圈瞭的潘帥老師,乖乖地被學生們拉到瞭教室第一排,入座。

一組女生在講臺上為他跳瞭一段街舞,雖然動作還不夠熟練,但已把他感動壞瞭。

男生馮一凡上臺,向潘帥透露:最後,還有一個“彩蛋”,註意,馬上襲來,不要走開。

什麼“彩蛋”?

歡聲笑語中,他聽見他們開始稱呼他“潘爸”瞭。這就是“彩蛋”嗎?

他慌亂地擺手,笑道,這怎麼可以,叫“潘哥”,我還沒做爸哪,我怎麼就給你們做爸瞭?

不。他們任性地說,高三(3)班高老師被他們班叫“高爸”,高三(5)班蔡老師被他們班叫“蔡媽”,高三(6)班於老師被他們班叫“於媽”,我們班沒爸沒媽怎麼行?雖然潘老師還小瞭點,雖然“潘哥”也還不錯,但我們得叫“潘爸”,我們班這才像個傢……

這時,李勝男老師駕到。她是聽見這裡吵聲連天,趕過來維持課堂紀律的,但哪想到,看見的是這一幕。她笑得前仰後合,心裡居然有些醋意。

這個晚上她後來對潘帥說,喲,他們叫你“潘爸”,那他們怎麼不叫我“李媽”呢?我們班的學生怎麼不叫我媽呢?

潘帥裝傻,對她說,那我讓他們叫我爸,讓他們喊你媽。

李老師咯咯笑起來。她說,他們可沒障礙,我們班上有幾個中學生彼此都是以“王媽”“李媽”“張爸”相稱的。

收瞭“彩蛋”的潘帥老師,決定立馬回饋他們一個禮物。

同樣的是生日禮物。一場特別創意的“18歲主題班會”。

送給全班男孩女孩,成人禮。

為此,潘帥老師去教務處,查看瞭全班所有同學的生日日期。他發現今年生日最早的是男生李洋,下周四就18歲瞭。

他想,這就意味著必須在下周四之前,即全班同學18歲之前,將這個禮物送掉,否則就有人超齡瞭。

於是,他針對那張排得很密實的課程表,想盡一切辦法,與其他任課老師商量、調換,為學生們騰挪出瞭下周三下午兩節課的時間。

除此之外,作為自視“懶人”的他,操辦這個禮物的理念依然是“放權”。

這意味著,春風中學由此將迎來它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全由學生自己張羅的“18歲主題班會”。

當然,潘帥老師也給出學生們一些建議。

比如,關於形式,他給出這幾個關鍵詞:“歡迎父母參加”“老師不講話”“學生陳述”“個性化為佳”“視頻自創”。

關於主題,潘帥給出的關鍵詞是“高考與我”“10年後的相遇”“歡喜的理由”“贏傢”。

其他,他說,隨你們怎麼玩,怎麼搞,哪怕笑一場,瘋一場,哭一場,都行,看你們的瞭。

對於潘老師提供的這個具有自助色彩的“禮物”,同學們就像面對一個樂高拼裝玩具,躍躍欲試。

於是,在他們緊張、單調的復習迎考生活中,就有瞭一抹不同的色調,和一份小小的歡喜。

周三終於來臨,校園的空氣裡,有若隱若現的玫瑰花的氣息。

這天下午,正在辦公室裡開物理教學例會的李勝男老師,聽到瞭從學校排練廳那邊傳來的一陣陣音樂聲,無法按捺自己,她提前結束會議。

她對同事們笑道,我得去看看,咱們潘老師搞出瞭什麼好玩的花樣。

李勝男老師下樓,飛快地往排練廳走。

這個下午,她除瞭去觀摩高三(4)班“18歲主題班會”有多好玩之外,其實她還應“徒弟”之邀,得去向那些小孩透露自己即將成為他們的“李媽”,真正的“李媽”哦。

呵,這鏡頭推進得是不是有些快瞭?還好吧。

一年的時間雖然短促,但對於培育一段“師徒關系”從無感到對沖、磨合、轉換還是夠的,你想,馮傢、宋傢、季傢的一地雞毛,都在這一年裡有瞭逆風飛揚的可能,兩個年輕人的事那不更能輕裝上路嗎?

李勝男老師走進排練廳,爆棚的人氣迎面而來,明媚的燈光下,學生和傢長濟濟一堂,歡聲笑語,人頭攢動。她一眼看見瞭潘帥老師,他穿著白襯衣,還打著領帶,像真個“潘爸”,坐在前面呢。

她沒走過去驚動他,她想先在後排看一會兒,於是她往臺上張望。

她看見臺上鮮花盛放,輪番上場的少年們笑容燦爛,背景的LED屏上,正滾動播放著他們現在和以前小時候的照片他們在用言語描述中學生自己的感受,或清越或低沉的聲音在空中傳響。

她聽見一個女生在說,雖然學得很辛苦,但我會感謝這場即將來臨的高考,因為它教會我勇敢,在我走向青春的時候,它以壓力的方式,告訴我意志的意義。

她聽見一個男生說,我的情緒常會因分數高低而起伏,但我發現,真正讓我感到快樂的,是學習中從不懂到懂的過程。

她聽一個女生說,高考是我18歲出門遠行之前,與爸媽最後相依的日子,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她聽一個男生在說,我喜歡考試,因為它,我才能來到這裡。我喜歡考試是因為喜歡公平的感覺,付出多少,試卷上見,每一分都有道理,所以哪怕天天有考試,我也沒關系。

她看見其他班也有同學混進瞭排練廳,甚至還有人跳上臺去發言,自己班上的馮英子就是其中之一。她在說,我快樂的理由,不是來自於考試,而是來自於我這一年對自己的認識,因為我發現我長大瞭,除瞭能幫我媽拿到她想要的分數之外,還為我自己要到瞭我的自由。

她看見自己班的林磊兒也上臺瞭。他說,我18歲的時候,已是一個孤兒瞭,我說我不會怕瞭,我說我做過這麼多難題瞭,還有什麼題目好擔心的,我會像讀書那麼用心地對付生活中的難題,我會加油的。

……

現在,她看見馮一凡帶著他的爸媽一起上臺瞭。

這“傢庭組合式陳述”穿插在一群“單口發言”中顯得比較別致。

可是她聽見馮一凡說得有些沒頭沒腦的:“迎戰高考,讓我學會瞭過日子。”

她聽見馮一凡爸說得同樣有些沒頭沒腦:“他考大學,我做瞭第二遍爸。”

她琢磨瞭一下,這意思當然也能懂,但跟前面那些字正腔圓的比,調性偏低。

現在,她聽見馮一凡媽還沒考就在打分瞭:“高考其實也是在考傢長,這一輪考下來,我考得一般,及格;小孩爸考得比我好,良好;我傢兩個小孩考得更好,優秀!我這評分系統,高考可能不認,但我認,我傢自己的貴子,由我打分。”

李勝男為她鼓掌,因為知道她帶著兩個小孩不容易。

李勝男老師突然看見已去美國留學的季揚揚出現在瞭LED屏幕上,他通過視頻,在對大傢笑。他說,在遠方好想念大傢,想念春風中學,甚至想回來再掛一次科。他說,我在學音樂,我給大傢譜瞭一首歌,歌詞是馮一凡同學的,那就有請他和他爸爸馮凱旋先生聯袂演唱,送給大傢,19歲的我祝18歲的你們快樂,嗨。

音樂漸起,李勝男老師看見馮一凡和爸爸一起走到臺前。今天他們穿著相同的紅色T恤,他們開始歌唱。李老師驚訝這父子倆有如此動聽的嗓音,並且和聲漂亮。

於是,這清亮、透徹的歌聲,像春日裡的風,回轉在燈光明媚的排練廳裡,李老師和身邊那些少年一起凝神傾聽——

在課桌之上

臉龐之上

我彷徨在一條路的起點

我疲憊在一條路的途中

我尋找奔跑的理由

尋找那一點點小小的歡喜

在題海之上

人海之上

我流淚在一條路的彎口

我困惑在一條路的終點

我尋找堅強的理由

尋找那一點點小小的歡喜

在天臺之上

雲朵之上

我攀登在一條路的盡頭

我看見瞭一條路的無限

我尋找相信的理由

尋找那一點點小小的歡喜

《小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