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什剎海冰場是當年最時髦的去處,到瞭這裡你就別太張揚瞭,因為這裡可是藏龍臥虎之地,“份兒”大的主兒有的是。你要是在冰場上看見一個不起眼的傢夥向你叫板,可千萬不要輕敵,鬧不好這傢夥在他傢門口那一帶就是個赫赫有名的頑主。

鐘躍民就見過一位,這位老兄每晚必到,他穿得衣衫襤褸,頭戴紹興式的破氈帽,腰上還紮瞭個破藍佈圍裙。他的冰鞋也很奇特,居然是一雙東北地區常見的氈靴,一副黑龍牌球刀用麻繩橫七豎八地綁在氈靴上。此人的滑冰技術極好,他可以毫不費力地作出各種高難動作,引來一群群圍觀者。有一次他和鐘躍民一夥打冰球,他單手持冰球桿帶球像泥鰍一樣滿場亂竄,在鐘躍民等七八個人的圍追堵截下如入無人之境。在此之前鐘躍民從來都認為自己是高手,這回可把他打傻瞭,打瞭半天連球也沒摸著。後來他得知,此人綽號“三元子”,是西單一帶的頑主。他是個垃圾清掃工,每次冰場散場後他還要去上夜班,他的工作是用鐵鍬將垃圾鏟到卡車上,然後跟車到郊外的垃圾場卸車。此人很有些“垮瞭的一代”的風范,以破爛的工作裝為時髦,在一片將校呢軍裝之間顯得標新立異。別看這三元子是個垃圾工,“老兵”和流氓們都買他的賬。有一次冰場上來瞭一夥初來乍到的頑主,他們見三元子穿得像個乞丐,便想拿他尋開心,結果犯瞭眾怒,被百十號頑主打得抱頭鼠竄。

1968年的北京頑主要是不去冰場的話,那麼他就沒有資格自稱頑主。冰場除瞭具備玩耍和拔份兒的功能外,還有一種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社交。頑主們既是江湖中人,總要結交四方好漢,你認識的人越多,份兒就越大。想做頑主中的成名人物,除瞭講義氣,結交人廣外,自己也要心毒手狠,不然誰服你?像《水滸》裡的宋江,光知道練嘴假仗義,自己沒半點兒拳腳功夫,這種人到1968年可就吃不開瞭。

鐘躍民每次來冰場,頭半個小時不能去滑冰,他得先應酬。他的熟人太多,禮數得盡到瞭,和這位握握手,和那位抽根煙,要是有他同時認識的兩夥頑主碴起架來,他得去做和事佬,給雙方說和說和。他的自尊心比較強,要是有一方不給他面子,執意要打,鐘躍民就會覺得對方不太懂事,連鐘躍民的面子都不給,這不是找揍嗎?他往往是勸著勸著就參加瞭戰鬥,幫助一方和另一方幹起來。

袁軍是個純粹的好戰分子,一見別人碴架他就激動得難以自抑,至於跟誰打並不重要,若幹年後的那句口號“重在參與”,袁軍早就身體力行瞭。

鐘躍民在冰場的入口處碰見幾個住在紅霞公寓的哥們兒,正在寒暄,這時鄭桐興沖沖滑過來:“躍民,那兩個妞兒又來瞭。”

鐘躍民連忙向那幾個哥們兒告辭:“哎喲,對不起瞭,我那兒有點兒正事兒,一會兒見吧。”

紅霞公寓的李延軍開玩笑道:“你丫能有什麼正事兒呀,不就是拍婆子嗎?留點兒神,別拍炸啦。”

周曉白和羅蕓互相攙扶著,正在小心翼翼地練習滑冰。鐘躍民一夥人從遠處以沖刺的速度飛馳而來,在姑娘們面前猛地橫過冰刀停下,冰刀在冰面上刮起一道道白色的冰霧。周曉白抬頭看見鐘躍民,微微一愣,繼而又露出瞭頑皮的笑容。上次耍瞭鐘躍民一把,她有些不好意思。

鐘躍民看著周曉白搖搖頭,嘆瞭口氣:“不夠意思,真不夠意思。”

周曉白假裝不明所以,笑著問:“怎麼啦?”

“那天連個招呼也不打就走瞭,好歹我也算是你們的教練吧?我的學生受人欺負,我這個當教練的能不管嗎?結果教練挺身而出,差點兒挨瞭一頓揍,可學生呢,卻連影兒都沒有瞭。太讓人寒心瞭,以後誰還敢做好事?”

羅蕓笑道:“你們不是說要給人傢辦學習班嗎?又不是去打架,怎麼會挨揍呢?”

袁軍解釋說:“我們和那幾個壞小子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幫助他們改邪歸正,可那幾個小子根本就油鹽不進,還要揍我們,沒辦法,我們隻好奮起自衛瞭。”

周曉白十分不解:“說瞭半天還是打架嘛,我真鬧不懂,你們這些男孩子究竟是怎麼啦?簡直把打架當成一種樂趣,還特別殘忍,動手還不算,還要動刀。我想問問,你們究竟是怎麼想的?”

鐘躍民搔搔頭皮想瞭想:“這個問題沒想過,因為大傢都是這樣,你要是老老實實的,別人就會來欺負你,你要不想打架就隻能選擇挨揍。比方說,你走在大街上,對面過來一群人,你看瞭他們一眼,你猜他們會怎麼說?”

“怎麼說?”

“‘犯他媽什麼照,找抽呢是不是?’你聽聽,這是人話嗎?”

周曉白嘆瞭口氣:“真野蠻,現在的男孩子怎麼都像好鬥的公雞?我記得以前可不是這樣,那時候在學校裡大傢都比誰功課最好、誰品學兼優,談得最多的是理想。”

鐘躍民心中暗笑,這傻妞兒,這都哪年的皇歷瞭,這年頭兒誰還談理想?他冷笑道:“那不是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統治學校的時候嗎,現在誰要是說我是乖孩子,我聽著就跟罵人差不多。”

袁軍也擺出一副歷經世事的樣子:“現在講的是誰能打架、誰敢玩命、誰手黑,誰就有份兒。”

鐘躍民接著說:“當然瞭,打架是我們的專業,我們還是挺敬業的。業餘時間我們可以聽聽音樂、看看書。你看過《基督山伯爵》嗎?那本書寫絕瞭,不看一輩子後悔。”

周曉白點頭表示贊同:“我看過,我們傢有這本書,是挺好看的。”

鐘躍民一聽,眼睛一亮:“你們傢有?太好瞭,能借我看看嗎?”

“你不是剛說你看過嗎,你到底看過沒有?”

“有個哥們兒借這本書給我,隻能看一夜,第二天早晨就得還。我看瞭整整一夜,隻看瞭一大半,後面的故事就不知道瞭,急得我直拿腦袋撞墻。”

“噢,是這樣,那麼我可以考慮,要是你表現好,我就借給你。”

鐘躍民是真喜歡這本書,不過,這可不是他的目的,借書是個最好的借口,有借就有還,這一來二去的,什麼事都能辦瞭。他作出興奮狀:“真的?那我一定好好表現,請黨和人民在鬥爭中考驗我。對瞭,《紅色娘子軍》的芭蕾舞劇要公演瞭,你看不看?”他使出最後一招撒手鐧,按他的推算,隻要把如此緊俏的芭蕾舞票亮出來,這妞兒就算是擺平瞭。

果然,周曉白興奮得臉都紅瞭:“你有票?太好瞭,我從小就喜歡芭蕾舞,還去少年班學過呢。”

鐘躍民得意地說:“你看,我這個教練沒白認吧?又教你滑冰,又帶你看芭蕾舞,好事都讓你趕上啦,那本書……”

“別臭美瞭,不就是兩張破票嗎?不帶我去我還不稀罕呢,哼,我最煩別人和我講價錢。”

鄭桐不愛聽瞭:“什麼?破票,這票來得容易嗎?我們排瞭整整一宿隊,凍得哥兒幾個跟孫子似的,後半夜我和袁軍困得實在扛不住瞭,在一個商店門洞裡剛瞇一會兒,鐘躍民這孫子拎著塊磚頭就過來瞭,一磚頭就把人傢商店的玻璃……”

鐘躍民連忙打岔:“我說時間不多瞭,還一個小時就散場瞭,你們得抓緊時間練練。現在我正式授課,你們要好好學。說句不好聽的,就你們倆這水平可真夠給我丟份兒的,到時候人傢一問誰是教練,有人說是鐘躍民,讓我這老臉往哪兒擱?沒辦法,就這水平我也得教,誰讓我有責任感呢?”

周曉白嘴一撇:“鐘躍民,你貧不貧呀,誰稀罕你這破教練?”

袁軍匆匆滑過來:“躍民,那邊有兩撥人碴起來瞭,是外交部的杜衛東和和平裡的地雷他們。”

杜衛東是鐘躍民的哥們兒,他不能不管,這邊已經初戰告捷,無須留戀,他抬腳就要走。

周曉白知道他們又要去打架,連忙試圖制止:“鐘躍民,你怎麼走瞭,還教不教我滑冰瞭?”

“一會兒回來再教。”

“別去打架,好嗎?”

“不行,杜衛東是我朋友,我能不管嗎?”

“鐘躍民,你要非去,以後就別理我。”周曉白賭氣地說。

鐘躍民隻當是廢話,這妞兒腦子有病,還沒怎麼著呢,就管起人來瞭,這會兒就是鐘躍民他爹在他也不能不去。

他沒理周曉白,轉身和袁軍等人向人聲喧鬧處滑去。

在京城眾多的頑主中,杜衛東算個另類人物,首先他的來路很成問題。在幹部子弟的圈子裡,誰傢老頭兒是哪個山頭的,這很重要,這關系到你是什麼來路的問題。譬如兩個以前並不認識的幹部子弟,第一次見面要“攀道”,首先就是問問“你爸爸當年是哪部分的”,這一般都是指抗戰時期他們的父輩屬於哪個部隊。幹部子弟們把時間的坐標定在抗日戰爭時期是有道理的,因為抗戰時參加革命的幹部到瞭新中國成立後已成氣候,到瞭“文革”前,他們的級別一般都在司局級以上。至於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參加革命的幹部,一是年齡較輕,二是級別較低。在一些高幹子女眼裡,解放戰爭期間參加工作的幹部是不值得一提的,因為那會兒共產黨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瞭,其規模已成氣候,軍隊也達到上百萬人。幹部子弟們開口“攀道”,侃的都是抗戰或紅軍時期的傢世。他們“攀道”是有些規矩的,如果你的父親是新四軍系統的,對方先要問問是幾支隊的或是幾師的。這種問法是很內行的。你要是張嘴就說“我父親1938年在新四軍五師”,那就是找挨罵呢。因為新四軍的建制以1941年的皖南事變為分水嶺。皖南事變之前軍部以下的建制為4個支隊,皖南事變後新四軍被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宣佈為“叛軍”,被撤銷瞭番號,是共產黨自己重建的。重建後的新四軍擴編為7個師和1個獨立旅,所以說1938年的新四軍還沒有師的建制。如果他們的父輩是八路軍系統的,則要問問是屬於哪個軍區的、幾分區的,原因是抗戰初期八路軍的主力部隊大多集中於晉察冀一帶,晉察冀軍區是八路軍於1938年4月在華北完成瞭戰略展開後組建的第一個軍區,下轄若幹個軍分區。可別小看瞭這個不起眼的軍分區,1955年解放軍授銜時,當年的軍分區司令員和政委大部分都被授予瞭上將軍銜,成瞭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

老百姓傢的孩子都覺得幹部子弟們腦子有毛病,兩個不認識的人一見面,張嘴就是“你爸是幾分區的”,這不是傻逼是什麼?由此看來,幹部子弟這個圈子不是誰都能進入的,就這麼幾句簡單的對話,你要是沒有點兒黨史、軍史的基礎知識,馬上就會露餡,大部分幹部子弟對黨史、軍史都是無師自通。

杜衛東的出身和“幾分區”並不搭界,他壓根兒就不是中國人,而是個純粹的日本人。他的父親杜源平五郎是外文編譯局請來的外國專傢,長期在中國工作,杜衛東從小就生長在北京,說得一口京油子話。“文革”前他不叫杜衛東,叫什麼誰也想不起來瞭,反正是日本名字。1966年紅衛兵運動興起時,北京的大學、重點中學,都有外國留學生。這些外國學生也不可避免地卷入瞭“文革”。在北大附中讀初二的杜衛東表現得比他的中國同學還要激進,他把自己的日本名字給改瞭,改叫“杜衛東”,意思自然是要保衛毛澤東瞭。他很執著,不管毛澤東是否需要他保衛,反正他是打算保衛到底瞭。

“文革”開始後,杜衛東也和中國的紅衛兵一起造起反來。不知為什麼,他莫名其妙地把自己也劃為“幹部子弟”,愣說他爸爸享受司局級待遇,勉強也算是“高幹”。老紅衛兵的歷次活動——成立紅衛兵糾察隊、以“聯動”的名義沖擊公安部等他都參加瞭。

“大串聯”開始後,他聯絡瞭幾個日本孩子,也扛瞭面紅旗徒步去“長征”。在延安棗園,杜衛東向接待方提出,他們是日本左派,是來中國取經的,回去準備在東京進行武裝起義,推翻日本反動派的統治。在未來的戰鬥中,他們可能會犧牲,在犧牲之前他想在毛主席住過的窯洞裡睡一夜。對於一個馬上就要犧牲的人來說,這個要求並不算過分,接待方同意瞭他的要求。但由於有這類要求的外國人太多,所以作瞭一些限制,每人隻能在毛主席住過的窯洞裡睡兩個小時。杜衛東睡瞭兩個小時還覺得不過癮,又花瞭兩天時間排隊,再度體驗瞭一次毛主席住窯洞的崢嶸歲月。從延安出來,他們又徒步“長征”去瞭韶山,他神情肅穆地對身邊的幾個日本哥們兒說:“如果毛主席當年不走出韶山去革命,中國會像今天的日本一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當然,這都是杜衛東1966年、1967年這兩年的表現。他是個喜歡跟潮流的人,既然杜衛東也屬於“老兵”圈子裡的人,那“老兵”幹什麼杜衛東當然也幹什麼。時間進入1968年,當年的老紅衛兵們在政治上早已失勢,他們心灰意冷地遠離瞭政治,幹起瞭打架、拍婆子的勾當。此時的杜衛東自然也不會閑著,他也弄瞭身將校呢穿上。他父親杜源平五郎的工作關系歸外國專傢局管理,於是杜衛東也像北京大院裡的孩子一樣,對外交談時總有個歸屬問題,所以他自稱是“外交部的”,也成瞭地地道道的京城頑主。

鐘躍民有時碰見杜衛東就拿他開心:“衛東,你丫怎麼還沒走?”

杜衛東說:“我他媽走哪兒去?”

鐘躍民說:“有你這麼辦事兒的嗎?咱們那東京武裝暴動的計劃可是兩年前就制訂好瞭,怎麼現在還沒動靜?要都像你這樣磨磨蹭蹭,世界革命還幹不幹瞭?咱不是最後還要到美國打白宮嗎?”

杜衛東說:“狗屁,那不是兩年前的作戰計劃嗎?早他媽改戲啦,攻打東京那樣的大城市,咱們的力量夠嗎?這分明是‘左傾’盲動主義,萬一給革命事業造成損失算誰的?咱還是得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世界革命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兒,著什麼急呀。我現在的工作性質變瞭,主要是發動群眾,等待革命高潮的到來。”

這些套話都是從當時的廣播中學來的,成瞭鐘躍民等人窮開心的語言。

杜衛東到底是大和民族的種兒,打起架來心毒手狠,骨子裡有種嗜血的渴望。他和鐘躍民合夥打過幾次群架,杜衛東總是帶著刀子,出手便見血。鐘躍民從杜衛東身上體會到老爸當年和日本鬼子打仗的確很不容易,這小鬼子真是挺強悍的,難怪當年戰爭打瞭8年才慘勝。

冰場的一角,兩夥青年正準備進行一場廝殺,冰場的各個角落仍然有人流湧向這裡,人越聚越多。

杜衛東穿著一件黃呢子軍裝上衣,他最近喜歡剃光頭,大冬天的故意光著刮得泛青的腦袋,顯得很是與眾不同,他正和一個穿棉軍大衣的青年對峙著。

穿軍大衣的青年從袖子裡掣出瞭一柄日本軍用刺刀,刺刀在水銀燈下閃著寒光,他沉著地提刀在手,問:“哥們兒怎麼稱呼?”

杜衛東接過一把手下人遞來的斧子,漫不經心地回答:“外交部杜衛東。你呢?也報報名嘛。”

那青年笑瞭笑說:“和平裡的,人稱‘地雷’。”

杜衛東嘲諷地說:“綽號倒挺唬人的,幹嗎不叫‘原子彈’?”

地雷冷冷地回答:“哪兒這麼多廢話,咱是單練呢還是一起上?”

“隨便,我奉陪就是。”

鐘躍民帶著袁軍等人從圈子外面擠進人群,杜衛東微笑著向他點點頭打招呼:“躍民,咱們可有日子沒見瞭,你丫最近忙什麼呢?”

鐘躍民問:“衛東,怎麼回事?”

地雷輕蔑地上下打量著鐘躍民。

杜衛東懶洋洋地說:“誰知道怎麼回事,有個小子不長眼撞瞭我一下,我給他兩個嘴巴,這哥們兒就不幹瞭,說我打狗欺主,我打瞭又怎麼樣,誰讓他不長眼?”

地雷露出一臉兇相:“我看你是活膩瞭。”

杜衛東說:“躍民,你用不著出手,在旁邊看會兒熱鬧,等我剁瞭丫的,一會兒請你去老莫吃飯。”

鐘躍民伸手攔住杜衛東,轉身問地雷:“你是和平裡的,吳平津你認識嗎?”

地雷繃著臉道:“別跟我提這個,我誰也不認識,就認識我這把刀。”

袁軍從挎包裡抽出菜刀:“給臉不要臉是不是?我剁瞭你丫的。”

鐘躍民攔住袁軍:“冰場上不是打架的地方,誰把誰放倒瞭也脫不瞭身,我看咱們約個地方怎麼樣?”

地雷把刺刀揣回袖子,無所謂地說:“好啊,那咱們就約個地方,後天上午10點在月壇公園怎麼樣?”

杜衛東收起斧子道:“就這麼說定瞭,誰不去誰是孫子。”

鐘躍民向圍觀的人群說:“行啦,不是說好瞭嗎?大夥都散散,都別紮在這兒,冰面都快被壓塌瞭。”

人群漸漸散去。

杜衛東鐵青著臉對鐘躍民說:“躍民,後天帶上你的人給我助助威,我非剁瞭這小子不可。”

鐘躍民大包大攬道:“沒問題,我肯定去。這小子叫地雷,和平裡有這一號嗎?我怎麼沒聽說過?我看這孫子是欠收拾,後天你能叫多少人去?”

杜衛東回答:“有個百十號人就夠瞭,再多瞭就耍不開瞭。”

鐘躍民說:“人多瞭就打不起來瞭,這我有經驗,兩撥人裡肯定有互相認識的,一打招呼,得,說合吧。”

杜衛東咬牙切齒地說:“去瞭再說吧,我倒希望和那個地雷單練一場。”

袁軍見這場架沒打起來,覺得很掃興,便埋怨鐘躍民多管閑事:“你跟他廢什麼話?上去一菜刀剁瞭丫算瞭,還和他約什麼?沒準兒到瞭後天我還懶得去瞭呢。”

鐘躍民忽然想起瞭什麼:“咦,袁軍,你還欠我一頓飯呢,好像是新僑飯店吧,你怎麼連提也不提啦,裝糊塗是不是?”

袁軍一臉的無辜:“是嗎,我怎麼一點兒印象也沒有,你是把夢裡的事當真瞭吧?”

鐘躍民抓住袁軍的胳膊一擰,問道:“看來我得提醒你一下,再仔細想想,想起來沒有……”

“哎喲,你丫輕點兒,想起來瞭,我終於想起來瞭,好像是有這麼回事,明天……明天就去,行瞭吧?”

“這就對瞭,年紀輕輕的記性怎麼這麼差?看來提醒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1968年的北京,偌大一個城市,隻有兩傢對外營業的西餐廳:一傢是北京展覽館餐廳,因為北京展覽館是20世紀50年代蘇聯援建的,當時叫蘇聯展覽館,它的附屬餐廳叫莫斯科餐廳,經營俄式西餐。中蘇關系惡化以後才改成現在的名字,但人們叫慣瞭以前的名字,一時改不過口來,北京的頑主們幹脆叫它“老莫”。另一傢西餐廳是位於崇文門的新僑飯店,經營的是法式西餐,不過這種法式西餐已經完全中國化瞭。

這兩傢西餐廳是當時京城的頑主們經常光顧的地方。其中的新僑飯店用餐環境還算是比較考究的,墻壁上掛著裝飾性的油畫,內容也不顯得很激進,餐桌上鋪著雪白的桌佈,每張餐桌上都擺放著精致的桌牌和一種用玻璃制成的調料容器,椅子都是帶彈簧的軟椅,椅墊和椅背都套著米黃色的佈套。還有一點很重要,這裡的女服務員都很年輕,而且沒有太醜的。

袁軍自從賣古瓷瓶得瞭筆錢後,一直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說話都比以前氣粗瞭,感覺上已是一覽眾山小瞭。他的這種感覺得到鐘躍民、鄭桐等人的慫恿,大夥兒巴不得袁軍保持這種富人的感覺,直到這筆錢花完為止。於是大夥兒見瞭袁軍就拼命吹捧,都說袁軍是個仗義疏財的漢子。什麼叫頑主?首先是仗義,一擲千金,拿錢不當錢。鄭桐說他平生最煩的就是摳摳搜搜,有點兒錢就恨不得在貼身褲衩上縫個兜兒,把錢藏進褲襠裡,那叫爺們兒嗎?袁軍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哥兒幾個為什麼突然對他這麼客氣,但是不管真的假的,互相吹捧總比互相誹謗要好。何況這筆錢明擺著得花光瞭算,不然他們能饒瞭你?總之,無論他們是吹捧你還是誹謗你,結果都一樣,不如主動點兒,落個仗義疏財的好名聲。

鐘躍民、袁軍、鄭桐、二毛子等人圍坐在新僑飯店的餐桌前鬧鬧嚷嚷地點菜,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女服務員站在一邊準備記菜名。

鄭桐問:“同志,有鹵煮火燒嗎?”

大夥兒都壞笑起來。

女服務員一愣:“對不起,這是西餐廳,不賣鹵煮火燒。”

袁軍學著山東腔說:“同志,您這裡有帶料加工服務嗎?俺這兒還帶著烙餅哩,能給俺燴燴嗎?”

女服務員惱怒地盯著他們,不說話。

袁軍嬉皮笑臉地說:“同志,俺不讓你們白服務,俺給加工費,俺那地界的大車店都有帶料加工,這同志,看不起俺鄉下人。”

鐘躍民息事寧人地說:“同志,您別理他們,這都是我傢親戚,從鄉下騎著毛驢來的,沒見過世面,您多包涵。我也煩他們,可誰傢沒幾個窮親戚呢?不怕您笑話……”他用手指著袁軍,“這是我表弟,好幾年沒來瞭,您猜他給我傢帶瞭什麼禮物?您猜不出來?我告訴你吧,他拎瞭一個整豬頭……”

鄭桐等人大笑起來。

袁軍笑道:“躍民,你丫就擠對我吧,這頓飯哥們兒還不吃啦。”他站起裝作要走。

鄭桐等人一擁而上把他按坐下:“別價,你走瞭誰結賬呀,這不明擺著威脅哥兒幾個嗎?”

鐘躍民一本正經地開始點菜:“不說瞭,不說瞭,點菜,第一道菜,嗯,奶油沙司圓肉餅。這樣吧,這肉餅每人照著半斤上。”

鄭桐等人又大笑起來。

女服務員大概是經常遭到頑主們騷擾,她一副見怪不怪的神態:“這是一道菜,不是肉餅。”

鐘躍民故作驚訝:“不可能,這明明寫著是肉餅嘛,還是圓的。”

女服務員輕蔑地瞪瞭他一眼扭頭走瞭。

鐘躍民一夥更得意瞭,肆無忌憚地大笑起來。袁軍迅速把一套餐具裝進挎包,然後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鐘躍民摸摸軟椅的佈面稱贊道:“這椅子不錯,坐著挺舒服的,我那兒正缺把椅子呢。”

鄭桐說:“順幾套餐具就得啦,你丫還惦記上椅子瞭?”

一個中年男服務員走過來:“幾位小同志,我們如果有服務不周到的地方,請多提寶貴意見。”

袁軍若無其事地說:“沒意見,就是剛才那位女服務員太粗心,少擺瞭一套餐具。”

男服務員轉身去拿餐具瞭。

鄭桐小聲地罵袁軍:“你丫真是賊不走空,每次來都順人傢東西,上次把人傢桌牌都順走瞭。”

“哥們兒喜歡新僑,想留點兒紀念品,怎麼啦?”

桌上的菜已經上滿,鐘躍民等人開始你爭我搶,狼吞虎咽起來。

鐘躍民嘴裡塞滿瞭食物,口齒不清地問:“袁軍,照這麼吃,咱們還夠吃幾頓?你還有錢嗎?”

袁軍回答:“還夠吃幾頓的,那天我和鄭桐去委托行賣東西,差點兒讓人傢把我們扣下。鄭桐這孫子掛相,一看就不像好人,我好說歹說,還拿出戶口本,人傢才沒把我們當賊抓起來。”

鄭桐說:“委托行那老東西真孫子,一對明代官窯瓷瓶,才給我們50塊錢。袁軍丫整個兒一農民,一聽就樂得找不著北瞭,緊接著高呼毛主席萬歲,我心說,毛主席要是知道你偷傢裡的東西賣,非抽你丫的。”

正說著,燈突然滅瞭,餐廳裡一片黑暗。這是常事,這兩年城市供電不足,經常停電。

袁軍等人鼓噪起來:“怎麼回事?沒電啦?哎喲,我的嘴呢?我把面包塞鼻子裡去啦……”

男服務員在黑暗中喊:“同志們不要亂,是例行停電,我們飯店有備用電源,馬上可以恢復供電,請耐心等一下。”

鄭桐起哄地大喊:“退錢,退錢,我們不吃瞭。”

二毛子也亂嚷道:“躍民,咱找他們經理說理去,吃著好好的給咱斷電,這不是掃哥兒幾個的興嗎?躍民,你怎麼不說話?咦,鄭桐,躍民哪兒去啦?”

燈終於亮瞭,餐廳經理正在挨個桌子道歉。

袁軍、鄭桐、二毛子等人突然發現鐘躍民剛才坐過的地方空空如也,連椅子都沒瞭。

鄭桐驚訝地睜大眼睛小聲說:“我操,這孫子真把椅子給順跑啦……”

袁軍反應極快,他把刀叉一扔說瞭句:“哥兒幾個,快撤,一會兒人傢發現瞭,找咱們要椅子,鐘躍民這孫子……”

袁軍等人倉皇逃出餐廳。

月壇公園的一片空地上,杜衛東從容地抽著煙,他身後已聚集瞭一片黑壓壓的人群。還有人流在源源不斷地湧進公園。一輛蒙著苫佈的平板三輪車緩緩停下,有人迫不及待地掀開苫佈,露出裡面成捆的棍棒、長矛、柳條帽……

在一棵粗大的槐樹上,鐘躍民端著一桿氣槍,正坐在樹杈上抽煙。另一棵大樹上,坐著手持氣槍的袁軍。鄭桐把碎磚一塊塊扔上樹,袁軍接住又一塊塊碼在樹杈上。

鄭桐不放心地喊:“你他媽碼穩點兒,別掉下來砸著我,別還沒打著人傢,先讓自己人給花瞭。”

袁軍笑著說:“一會兒打起來,哥們兒的大板磚哪人多就往哪兒招呼,我管他是誰。”

杜衛東仰頭向鐘躍民喊:“躍民,你丫怎麼上樹啦?哥們兒還指著你沖鋒陷陣呢。”

鐘躍民說:“衛東,我怎麼覺著有點兒不對勁?地雷再怎麼樣也是我們中國人,我怎麼幫著日本鬼子打中國人呢?那別人還不叫我漢奸?”

杜衛東笑道:“你把我當成白求恩同志就得啦,哥們兒是國際主義戰士,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為瞭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

“去你大爺的,人傢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你是他媽的日本鬼子,這能比嗎?你算算,你們日本人幹過好事兒沒有?在明朝的時候就和我們中國犯葛,我們中國教你們這麼多文化,可你們就是不走正道兒,好人不當就喜歡當海盜,趁我們中國人一不留神,搶點東西就跑,其實也就是搶個仨瓜倆棗,還以為占瞭多大便宜,我們都懶得搭理你們……”

坐在另一棵樹上的袁軍聽鐘躍民一說也越想越生氣:“操,他們日本人是挺孫子的,聽我爹說,我們老傢的房子就是他們燒的。杜衛東,我操你大爺,你丫憑什麼燒我們傢房子?躍民,我怎麼越看丫越不順眼,咱幹脆先打杜衛東丫一頓得瞭。”

杜衛東叫起屈來:“哥們兒,燒你們傢房子的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是他媽的法西斯,我可是國際主義戰士。再說瞭,這年頭兒也不對呀,那會兒咱們都沒出生呢。”

“那有可能是你爸幹的,或者是你爸的哥們兒幹的。那會兒你爸總該出生瞭吧?正是當兵的年齡,他能閑著嗎?沒燒過房子也強奸過婦女吧?你們日本人就好這口兒,連母豬都不放過。反正這筆賬得算在你頭上,你說吧,兩條道兒你挑一條,要麼讓我們捶你丫的一頓,算是我們參加抗日瞭,要麼你掏錢請哥兒幾個上老莫撮一頓,你挑吧。”鐘躍民威脅道。

“那麼我還是請客吧,我算明白瞭,哥兒幾個不就是想宰我嗎,說這麼多廢話幹什麼?又是找明朝的後賬又是說我爸強奸婦女,你們中國人也夠孫子的,想宰誰就先誹謗誰。”杜衛東樂呵呵地說。

一個青年氣喘籲籲地跑來報告:“衛東,地雷他們來瞭。”

杜衛東的神態凝重起來:“有多少人?”

“恐怕也有百十號人。”

“來瞭好,大夥兒抄傢夥。”

在公園門口,地雷帶領他的人馬浩浩蕩蕩地騎著自行車而來,他們將自行車往路旁一支,明晃晃的自行車頓時擺成一大片。他們紛紛從自行車的橫梁上、身上挎的馬桶包裡掏出瞭事先準備好的傢夥,其中有兩個青年居然手裡拿著日本侵華時期的軍用戰刀,一時間,戰刀抽出刀鞘的聲音、利斧等器械摩擦的聲音交織在一起。

地雷穿著件國防綠棉軍大衣,頭戴羊剪絨皮帽,他神態自若地叼著煙,就像是來公園和女朋友約會,對將要爆發的大規模血腥械鬥似乎沒放在心裡。他突然甩掉大衣一揮手,身後的百十號人頓時騷動起來,人群從公園的大門蜂擁而入。

公園裡面,杜衛東率手下也亮出傢夥,一步一步迎上前來,一場大規模的械鬥就要爆發瞭。

這時,大門口突然有人喊瞭一聲:“住手!”

正準備鬥毆的兩群人都停住瞭,同時把頭轉向大門,隻見李援朝帶著幾個人騎車闖進公園,直接插到兩群人中間。

鐘躍民嘆瞭一口氣,朝袁軍喊道:“打不起來瞭,李援朝來啦。”

袁軍抱怨地說:“真他媽沒勁,早知道這樣我就不來瞭。”說著,罵罵咧咧地滑下樹。

鐘躍民向人群望去,隻見李援朝向杜衛東和地雷說著什麼,兩人頻頻點頭,兩人握手,兩群人紛紛收起手裡的兇器。

“李援朝這小子,哪次打架都充當說和的角色,我就沒見過他正正經經地和誰打一架。走,過去看看。”

鐘躍民和袁軍擠進人群,跟李援朝握瞭握手。

“我一見你李援朝來就知道完啦,天大的架也打不起來瞭,真沒勁。”

李援朝笑著說:“躍民,你這個人怎麼唯恐天下不亂呢?”

李援朝還真有面子,經他一說和,地雷和杜衛東的對立情緒頓時化為烏有,立刻變得有說有笑。杜衛東熱情地向地雷介紹鐘躍民:“這是鐘躍民,育英學校的。”

地雷和鐘躍民握瞭握手:“哥們兒,那天真對不住,你別往心裡去,以後有事你說話。”

鐘躍民客氣道:“沒事,這回認識瞭,以後都是朋友瞭。”

李援朝四下看瞭看,今天來的人不少,外交部的,鐵道部的,計委大院的。這些人難得聚到一起,今天李援朝趕來並不單純是為瞭平息這場械鬥,而是要借此機會跟各大院的頭兒商量一件大事。

杜衛東問道:“援朝,你剛才說有事要商量?你說吧,什麼事?”

李援朝說:“你們聽說過小渾蛋嗎?”

一聽“小渾蛋”三個字,大傢都炸瞭。

“最近剛聽說,原先沒這一號呀?我正要找他呢,前些日子我的一個朋友被小渾蛋插瞭,膀胱都被紮穿瞭,這小子手夠黑的。”

“這小子已經傷瞭十幾個人瞭,聽說見面連話都不說,出手就是一刀,專往要害地方捅。”

“真他媽邪乎,沒見過這麼狠的人。”

李援朝說:“他出手極快,自稱是‘京城第一殺手’,我要找你們商量的就是這件事。”

杜衛東問:“抓住他,廢瞭他?”

“對!”李援朝點點頭,“不廢瞭他,咱們早晚被他廢瞭。這傢夥真是瘋瞭,他不是對著某個人,而是沖咱們‘老兵’來的,不管有仇沒仇,出手就要殺人。到現在為止,沒出人命是運氣好,他的動機是殺人。”

“抓住他怎麼辦,咱們總不能殺瞭他吧?鬧出人命來事就大瞭。”地雷說。

李援朝老謀深算地說:“這傢夥一身血債,他要是被公安局抓住,恐怕也得判死刑,咱們當然不能蠻幹,要幹得有理。我準備先去公安局報案,而且主動要求協助公安機關捉拿他,公安局總不會拒絕吧?好,有瞭這話就好辦,憑小渾蛋的性格,他絕不會束手就擒,隻要他反抗,就幹掉他,這是正當防衛。”

鐘躍民說:“逮他還不容易?下星期一《紅色娘子軍》該公演瞭,小渾蛋手裡有票,他肯定會去,咱們就在劇場裡收拾他。”

“還有一個星期呢,也許就在這一星期裡誰就丟瞭命。”李援朝說。

“聽說他最近老在展覽館、動物園一帶活動,咱們多派點兒人去,把那一帶監控起來。”杜衛東顯得迫不及待。

“千萬別打草驚蛇,這件事一定要秘密進行。”李援朝叮囑道。

鐘躍民傢的客廳永遠是高朋滿座,通常客廳裡總不少於七八個人,那是他一生中最悠閑的日子,時間多得難以打發,袁軍和鄭桐也是如此。這幾天,鐘躍民正興奮著,周曉白把《基督山伯爵》這本極難找的書借給他一整個星期,這真是天大的面子,通常這樣的書能借給你24小時就已經很夠意思瞭。鐘躍民把這本書仔仔細細看瞭兩遍,於是有瞭資本,這會兒正坐在沙發上蹺著二郎腿給袁軍、鄭桐等人講《基督山伯爵》的故事,袁軍等人聽得發呆。

“美茜蒂絲的兒子阿爾培認為基督山伯爵在背後詆毀瞭他父親,使他的傢族名譽蒙受瞭恥辱,於是決定在劇院裡向基督山伯爵提出決鬥。19世紀的法國貴族有個毛病,要把手套扔在對方臉上,而且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這種舉動表示雙重意思:一是挑戰,二是侮辱。人傢法國貴族比較文明,扔手套表示挑戰,不像咱們這幫人,一不高興大板磚就拍過去瞭……”

袁軍等聽眾大笑起來。

“袁軍,要是你在劇院裡讓人傢把手套摔在臉上,你怎麼辦?”鐘躍民問。

“我一菜刀剁瞭丫的。”袁軍兇相畢露地回答,一點兒也沒覺得自己有失風度。

“你們聽聽,什麼話嗎?流氓就是流氓,永遠成不瞭貴族。你當人傢基督山伯爵到劇院聽歌劇還帶著菜刀?像基督山這種身份的人要是讓人把手套摔在臉上就太丟份兒瞭,他沒等對方摔手套,就會主動把手套從阿爾培手裡拉過來,彬彬有禮地說,‘我就算您的手套已經扔瞭,並且裹瞭一粒子彈送回給您,現在離開我吧,不然我就要召仆人來把您趕到門外去……’”

鄭桐打斷他興致勃勃的演講:“沒勁,你講故事完全是照本宣科,語言是書本語言,你應該使用現在的語言。”

鐘躍民嘆瞭口氣道:“你們這幫人太沒文化,稍微高雅點兒就接受不瞭,看來我隻好把自己降低到掃盲班的標準。基督山伯爵是這麼說的,‘孫子,你丫是不是活膩歪啦,跟誰叫板呢?你要不服咱就找個地方單練,使什麼傢夥隨你挑,是菜刀是插子哥們兒都奉陪到底,誰要不敢去誰是孫子……’”

聽眾們大笑起來。鐘躍民賣起瞭關子不講瞭。

袁軍迫不及待地說:“接著講啊,基督山和阿爾培單練瞭沒有?誰把誰收拾啦?”

鐘躍民摸摸肚子:“不行,我餓啦,早上就沒吃飯,還真有點兒扛不住瞭。”

袁軍掏出5塊錢拍在茶幾上:“鄭桐,你去買幾斤包子。躍民,你接著講。”

鄭桐動也不動:“你支使誰呢?不去。”

袁軍急瞭:“那你丫吃不吃?”

“不吃,我還真不餓,看見吃的就煩。”

袁軍氣急敗壞地說:“那麼你丫也別聽,出門找個涼快地方待著去。”

“你當我樂意聽?我他媽煩著呢,好好地坐這兒歇會兒也不得安生。躍民,你別講瞭,我聽得快睡著瞭,特沒勁。”鄭桐分明是故意氣袁軍。

鐘躍民說:“得,我都給人講煩瞭,我他媽有病?不講啦,堅決不講啦,再講我就是孫子。”

袁軍憤憤然沖鐘躍民去瞭:“真他媽沒勁,一本破書,至於嗎?”

“破書,你給我找一本瞧瞧?你爸好歹還是當局長的,你們傢帶字的印刷品都算上,恐怕超不過10本,還得算上毛主席語錄和《毛澤東選集》的4本,再加上戶口本和副食本,除去這些,你們傢還剩幾本書?”

袁軍不服氣地說:“你也太擠對哥們兒瞭,我們傢沒書就對啦,現在是什麼時代?知識越多越反動,越沒文化越革命。鄭桐他爸還是大學畢業呢,運動一來,第一個挨鬥的就是他爸。”

鄭桐不愛聽瞭,他隨時都忘不瞭譏諷袁軍和他那個大老粗的父親,馬上回嘴道:“我想起來瞭,袁軍他爸特沒勁,我爸挨鬥時就他爸蹦得歡,腆著肚子在臺上擺出一副老幹部的架勢,一講話就哼啊哈的,讓我爸隻許老老實實,不許亂說亂動。當時還真把我給唬住瞭,心說,還是延安來的老幹部有水平,話還沒說呢,架勢就出來瞭。沒過兩天,我從機關門口路過,看見造反派押著一隊‘牛鬼蛇神’去幹活。‘牛鬼蛇神’們排著隊,扛著掃帚,嘴裡還唱著《牛鬼蛇神之歌》,領唱的那位聲音特洪亮,‘我是牛鬼蛇神,我是牛鬼蛇神,我有罪,我有罪……’哥們兒一聽有點兒不對,這聲音怎麼這麼耳熟?再一瞧,哎呦喂!是袁軍他爸。”

鐘躍民等人大笑起來,袁軍翻瞭臉:“鄭桐,你丫擠對誰呢?有種咱們一對一單練。”

鄭桐也不示弱:“你唬誰呢?單練你未必是對手,不服咱試試……”

袁軍沖進廚房抄出菜刀,鄭桐抄起一把椅子要砸袁軍,同伴們一擁而上抱住兩人。

袁軍掙紮著:“你們誰也別管,誰管我跟誰急。”

客廳裡大亂。

鐘躍民大叫:“哥兒幾個,要單練出去練去,這他媽是我傢……”

周曉白和羅蕓敲響鐘躍民傢的門時,客廳裡正亂成一團,袁軍舉著菜刀要砍鄭桐,誰勸也不聽,鄭桐也舉著椅子不松手,隨時準備自衛。鐘躍民見勸說無效,勃然大怒,於是沖進廚房抄出根搟面杖,聲稱要把這兩個人來瘋的傢夥打出去。

周曉白是第一次來鐘躍民傢。第一次和男孩子打交道,她心裡很有些惶惶然的感覺,那天在冰場上她想阻止鐘躍民去打架,便扔下一句話,你要是非去以後就別理我。她本以為鐘躍民會就范,誰知鐘躍民連理也不理,扭頭就走瞭。倒是周曉白發瞭半天愣,她奇怪,這傢夥怎麼敢把自己的話當成耳旁風?她心裡氣得要命,決定以後決不再理他,誰知一會兒鐘躍民又回來瞭,他就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對周曉白說:“那本書你什麼時候給我?”

周曉白不由自主地回答:“明天。”說完以後她更生氣瞭,心裡暗罵自己沒出息。回傢以後周曉白還在奇怪,鐘躍民這渾蛋用瞭什麼法術使她像中瞭邪似的?

鐘躍民的確老謀深算,周曉白把書借給瞭他,算是上瞭他的套,想不理他都不行瞭。昨天周曉白給鐘躍民打電話要他還書,鐘躍民竟頤指氣使地讓她來取,好像是周曉白求他似的,氣得她差點兒摔瞭電話。她想瞭半天也沒想明白,鐘躍民這個渾蛋好像漫不經心地就把事情的性質給變瞭,明明是他求別人的事,結果倒成瞭別人上趕著來找他。

周曉白和羅蕓的到來,使客廳裡的氣氛緩和下來,剛才還要動刀子玩命的決鬥雙方也沒瞭脾氣,好在袁軍和鄭桐經常發生這類沖突,他們已經習慣瞭,不到5分鐘他們就從敵人又變成瞭哥們兒。

鐘躍民找出一些唱片,挑出一張柴可夫斯基鋼琴曲《六月·船歌》的密紋唱片放在電唱機上。袁軍發財後曾買過一箱紅葡萄酒,一直放在鐘躍民傢,於是也被找出來啟瓶,倒進一個個高腳杯,鐘躍民殷勤地把酒杯遞給兩個姑娘。周曉白接過高腳杯瞪瞭鐘躍民一眼,心中那股怨氣在慢慢消退。她突然又覺得這傢夥還不招人討厭。誰知剛消瞭氣,鐘躍民又說瞭句不合時宜的話:“約翰·施特勞斯有首圓舞曲,叫《美酒、女人與歌》,咱今天可都全瞭。”

周曉白一聽又翻瞭臉,她把酒杯一放:“鐘躍民,你這狗嘴裡就說不出好話,你把我們當什麼瞭?”

鐘躍民自知失言:“哎喲,對不起,對不起,我說走嘴瞭,欠抽,久抽。”

袁軍說:“曉白,抽這孫子。”

羅蕓笑道:“我發現鐘躍民的嘴是挺欠的,抽他一頓一點兒也不為過。”

《六月·船歌》的旋律從音箱中傳出,輕柔地彌散在空氣中,周曉白很快就沉浸在優美的音樂中。

她很久沒聽過這麼美的音樂瞭。她的母親是個古典音樂愛好者,傢裡也收藏瞭很多唱片,都是精品,周曉白記得光是《天鵝湖》的全劇音樂就有4種不同的版本,而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則有卡拉揚指揮的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演奏的精品版、哈恰圖良指揮的莫斯科國立交響樂團的版本。她小時候,母親常常放各種古典音樂給她聽,母親的一句話她永遠也忘不瞭:音樂和詩歌是從高尚的心靈深處自然流淌出來的。那時周曉白的功課很緊,很少有時間仔細欣賞音樂,也弄不懂那些音樂大師生活的時代背景,但她能夠感覺到古典音樂的美妙。每當母親放肖邦的夜曲時,她都能感到一種溫馨的寧靜,猶如置身於溫暖的海洋中。母親告訴她:“這是用音符組成的詩,要欣賞肖邦的音樂,就必須具備詩人的情懷。”周曉白當中將的父親卻不大喜歡這些音樂,將其一概斥之為靡靡之音。他早就看這些唱片不順眼,1966年“破四舊”一開始,老頭兒就命令警衛員把唱片全砸瞭,連一張都沒剩下。曉白的母親回傢後痛哭瞭一場,迫於當時的形勢,母親也沒敢和父親大吵大鬧。因為整個社會已經陷入一片紅色恐怖之中,別說砸幾張唱片,連火葬場的死人都燒不過來。母親沉默瞭。從此周曉白再也沒聽過古典音樂。

鐘躍民見周曉白目光迷離,神情憂鬱,似乎還沒從音樂中醒過來,便問她:“曉白,你發什麼愣呀?”

周曉白像是突然被驚醒:“哦,這音樂真美,我一進去就出不來瞭,真的,很久沒聽過這麼美的音樂瞭。”

“你喜歡古典音樂?”

“喜歡,我傢以前也有很多唱片,可惜‘破四舊’時全被我爸砸瞭。”

“你爸真他媽有病。”

周曉白發火瞭:“你爸才有病呢。我警告你,以後和我說話少帶臟字。”

鐘躍民連忙道歉:“得,得,是我爸有病,行瞭吧?怎麼說翻臉就翻臉呀?真沒勁。”

周曉白餘怒未消:“你們這些人,嘴怎麼這樣臟?張嘴就是臟話,還特別愛拿別人的父母開心,難怪別人說你們是流氓,我看一點兒都沒冤枉你們。”

鄭桐顯然不愛聽瞭:“曉白,聽你這意思,好像把我們都捎上瞭,是鐘躍民這孫子……”

“你看,說著說著臟話又來瞭吧,我冤枉你們瞭嗎?”

“哎喲,這也叫臟話?今天你在這兒,我們已經很文明瞭,尤其是鐘躍民,說話顯得特別文雅,他平常可不是這樣的。”

鐘躍民一拍鄭桐的腦袋:“你丫又找抽呢,是不是?”

鄭桐扶瞭扶眼鏡:“你聽聽,露餡瞭吧?他一見瞭女同學就裝出一副酷愛藝術的樣子,其實,流氓就是流氓,別裝孫子。我和袁軍就這點好,不懂就是不懂,從不裝孫子。”

周曉白不屑地哼瞭一聲:“要是這麼說,你們還是挺坦率的,首先承認自己是流氓,另外也承認自己不懂藝術,這就不錯瞭,比某些不懂裝懂的人要強。”

鐘躍民看看周曉白:“我好像聽出點兒含沙射影的意思。”

周曉白笑著說:“又不是說你,多什麼心呀?”

鐘躍民作痛苦狀:“看來我有必要申明一下,鄭桐承認自己是流氓,這的確很坦率,從他的一貫表現來看,稱之為流氓也不為過。但他把我也算入流氓的圈子就顯然是誹謗瞭,其實我是個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人,我渴望遇到一個知音,一個和我一樣熱愛藝術的人。不幸的是,知音難覓,抬眼望去,身邊凈是鄭桐、袁軍之類的小人,你不知道,我心裡有多痛苦……”

袁軍不幹瞭:“躍民,這就是你的不對瞭,我看出來瞭,你不就是要找個知音嗎,最好還是個女的,這我們理解,可你也犯不上為瞭找知音就拿我們墊背,這叫重色輕友。”

鄭桐大度地說:“沒關系,袁軍,咱們就受點兒委屈,隻要躍民能找到知音,就是把咱們罵成王八蛋,咱們也認瞭,這叫忍辱負重,誰讓他是咱們哥們兒呢。”

周曉白笑著說:“你不是熱愛藝術嗎?我們也不太難為你,你給我們講講你聽這首曲子的感受就行瞭。”她要考考鐘躍民,看看他是真的喜歡音樂,還是裝腔作勢。

鐘躍民推辭道:“真想請我當老師?算瞭吧,好為人師可不是什麼好品質,一個正派人應當謙虛。”

“是呀,咱們也夠難為他的,這張唱片可能是‘破四舊’抄傢時被扔在大街上,讓鐘躍民撿回來的,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對他來講,的確深瞭些。躍民,你不要緊張,我們逗你玩呢。”周曉白用瞭激將法。

話說到這兒,鐘躍民就不能不接招瞭:“既然周曉白硬是不許我謙虛,那我隻好給你上一課啦。鄭桐,把唱片再放一遍。”

《六月·船歌》的旋律再次響起,鐘躍民作深呼吸,眼睛半合,把嗓子的音域調整到低沉的中音區:“先生們,女士們,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的主要贊助人、指揮大師卡拉揚的恩師和引路人,著名的音樂評論傢鐘躍民先生特地從意大利的米蘭不遠萬裡趕到中國,臨時擔任音樂掃盲班教授,鐘躍民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早在20世紀30年代……”

袁軍不耐煩瞭:“你丫怎麼這麼貧呀,還他媽意大利呢,你撐死瞭也就是從非洲逃荒過來的……”

周曉白笑道:“袁軍,你別搗亂,讓他講。”

鐘躍民絲毫不受影響,他的情緒已經進入瞭一種氛圍:“好的音樂都會在人的頭腦中形成畫面,我看見的畫面是這樣的,先是俄羅斯風光的大背景,然後是遼闊無垠的草原、綺麗的外高加索風光、波濤洶湧的伏爾加河、圓頂的東正教堂。我似乎聽到熟悉的俄羅斯民歌……這歌聲憂鬱而深邃,讓人心裡酸酸的,忍不住要流淚……”

周曉白愣瞭,她沒想到鐘躍民的語言如此具有感染力,寥寥幾句話,竟勾勒出俄羅斯深邃而廣袤的大背景,此人真不可小視。

音樂聲在回蕩,鐘躍民富於詩意的語言幾乎感染瞭所有的人,大傢似乎都進入瞭他的語言所描繪出的畫面和意境中。

周曉白用手支住下巴,靜靜地望著鐘躍民,她的眼睛明亮,目光清澈如水。

“一個幽靜的湖泊,岸邊是茂密的白樺林,深秋的白樺林色彩斑斕,秋風輕輕掠過,白樺林颯颯作響……我們的小船靜靜地劃動,槳聲輕柔,水波蕩漾,林中的夜鶯在婉轉歌唱……此時,你的心裡沒有悲傷,也沒有歡樂,隻有一種淡淡的、若有若無的惆悵……你的眼眶裡貯滿瞭淚水,但它不會滾落下來,淚水會漸漸被眼球所吸收,會自己幹涸……在如此的氛圍下,你的心中隻有感動,隻有柔情,還有一種深深的眷戀。小船漸漸遠去,槳聲在消逝,漣漪在水面上消失,帶走瞭感動,帶走瞭柔情……還剩下什麼呢?隻剩下那淡淡的、若有若無的惆悵在心中久久徘徊……”

大傢都聽呆瞭,周曉白的眼角竟溢出瞭淚水,想不到鐘躍民對音樂竟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她悄悄擦去眼淚,凝視著鐘躍民,目光中有一種柔柔的光澤。

袁軍鼓掌:“不錯,不錯,大傢怎麼都不說話?給躍民捧捧場,真沒想到,一起混瞭這麼多年瞭,我還不知道他長瞭一身藝術細胞,一首曲子能聽出這麼多話來。”

鄭桐附和道:“我好像聽出點兒意思來,躍民的口才不錯,很形象,羅蕓,你說呢?”

羅蕓點點頭:“真是挺感動人的,美極瞭。躍民呀,你可真讓我刮目相看,我還以為你就會打架呢,想不到你還這麼浪漫,真是難得。曉白,你怎麼不評論評論?”

周曉白勉強笑笑:“浪漫?是很浪漫。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鐘躍民時的樣子,他打架打得滿臉是血,簡直嚇死我瞭。剛才聽音樂時,我怎麼也不能把鮮血和浪漫統一到一個人身上,總覺得哪兒不對。”

鐘躍民作沉思狀:“鮮血,浪漫?很有意思,這就叫血色浪漫。”

周曉白深深地看瞭鐘躍民一眼:“血色浪漫?說得好,很像咱們所處的這個時代。躍民,我沒想到你還有詩人的氣質。”

袁軍誇張地張大瞭嘴:“詩人?我說周曉白,別捧啦,再捧就有點兒肉麻瞭,你不覺得太抬舉他瞭?他是詩人,世上有天天帶著菜刀出門的詩人嗎?”

鐘躍民一抬手:“去你媽的,你丫找抽呢?”

“聽聽,終於露出猙獰面目瞭吧,這就是詩人?”袁軍嘆道。

周曉白嗔怒道:“躍民,你怎麼又罵人?一點兒也不禁誇。”

“罵他,我還要抽他呢,這孫子嘴欠……”鐘躍民撲向袁軍,兩人笑罵著滾作一團。

張海洋給鐘躍民帶話,說有要事相商,兩人約好瞭在軍事博物館前見面。

在軍事博物館前的廣場上,張海洋和鐘躍民同時趕到,兩人停住自行車互相望著,彼此都神秘地一笑,似乎對要商量的事都心知肚明。自從那次握手言和後,兩人像遇到知己一樣成瞭朋友。

“海洋,我聽說昨天你的一個朋友被小渾蛋插瞭。”鐘躍民開門見山。

“你的消息很靈嘛,這麼快就知道瞭。我那個朋友傷勢很重,要不是搶救及時,非丟瞭命不可。”

“小渾蛋是個心毒手狠的傢夥,不出手則罷,一旦出手就往要害處紮,你那個朋友被搶救過來算是命大。”

“躍民,你看出來沒有?小渾蛋是沖著咱們這些人來的。前幾天他和李奎勇居然跑到百萬莊申區路口去拔份兒,還出手插瞭申區的一個哥們兒。他采用各個擊破的方法,讓咱們防不勝防,得想個辦法抓住他,不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遭毒手。”張海洋憂慮地說。

鐘躍民沉思著:“就算抓住他又怎麼樣?總不能殺瞭他。”

張海洋咬牙切齒地說:“殺不瞭他也得廢瞭他,讓他在大獄裡待一輩子。”

“李援朝正在聯絡各大院的人,準備聯合行動,不過,我看收效不大。小渾蛋知道自己仇人太多,公安局也在通緝他,所以行蹤詭秘。他手下黨羽也很多,想抓住他可不太容易。”

“這就是我要找你商量的。據我的消息,你認識的那個李奎勇最近和小渾蛋混在一起,他們兩人的關系很密切,從李奎勇身上入手,準能找到小渾蛋。”

“你的意思是咱們主動出擊,先下手?”

“對,先下手,就咱們兩個。人多嘴雜,要是泄露瞭風聲,咱們不但抓不到他,反而會被他幹掉。這小子殺人不眨眼。躍民,你敢不敢和我聯手?”

“你為什麼要和我聯手?”

“不為別的,就因為我看你鐘躍民像條漢子。還有,你的素質不錯,我第一次和你交手時,就發現你反應敏捷,速度和爆發力都不錯,你受過什麼訓練嗎?”

“我以前在少年體校武術隊受過訓練。”

“難怪,鬧瞭半天咱們還是同學呢,我在少年體校田徑隊待過。”

“我說你怎麼跑得這麼快,那次打架你見警察來,身子一晃就沒影兒瞭。好吧,我同意和你聯手。”

臨分手時,張海洋說:“我知道你為什麼答應得這麼痛快。”

鐘躍民笑笑:“你說說看。”

“誰要是能把小渾蛋收拾瞭,誰就聲名大噪,份兒就算是拔到傢瞭。”

“這還用說?明擺著的嘛。”

下午的陽光斜斜地照著,鐘躍民懶洋洋地躺在玉淵潭公園湖邊的長椅上。這裡遊人很少,湖面的冰已經在融化,湖邊的柳樹枝條已經微微顯出一點兒綠色,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春天特有的氣息。

他已經很久沒來玉淵潭公園瞭,“文革”以前,一到夏天他就和夥伴們來這裡遊泳。那時公園的周圍還有很多農民的菜地,他們經常順手牽羊摘幾根黃瓜或偷幾個西紅柿。有一次,他們被看守菜園的農民抓住瞭,農民們對付這些壞小子是很有辦法的,他們不打不罵,隻是罰這些壞小子頂著毒日頭幹活兒。那個看菜園的農民在窩棚裡睡覺,命令他們在菜地裡拔草,一條大狼狗虎視眈眈地蹲在地頭監視他們。那天的太陽很毒,哥兒幾個幾乎被曬得脫瞭一層皮。這件事情給鐘躍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時他還是小學生,對這類強制勞動毫無反抗能力,簡直是任人宰割。要是放在現在,摘他幾根黃瓜是看得起他,那條大狼狗再敢齜牙,非扒瞭它的狗皮不可。

平心而論,鐘躍民一點兒也不懷念“文革”以前的歲月。那時的生活很沒意思,簡直是死水一潭,老師和傢長總是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們,無非是讓你好好學習,做個乖孩子。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願意做乖孩子,鐘躍民就不願意。他認為這隻是老師和傢長們一廂情願,是一種比較自私的想法。所有的傢長在對待孩子的前途時,幾乎都帶有一種功利色彩,“養兒防老”這句話就是證明。在鐘躍民看來,這簡直是一種投資行為,為的是將來有回報。這好比農民種莊稼,就是為瞭收獲,如果不是為瞭這個目的,那你幹嗎不種草?這種投資行為的惡果就是孩子們倒瞭黴。因為來到這個世界上,根本不是他們的主觀願望,他們是被迫來的,來瞭就馬上被告知要好好學習,做個乖孩子。上中學時,學校走廊裡掛滿瞭愛因斯坦、貝多芬、托爾斯泰的畫像,這就是明白無誤地告訴你:長大後要做這類人,而做這類人的前提是從現在開始爭取做個乖孩子。鐘躍民常為此憤憤不平,誰規定他必須要做愛因斯坦?他從來不崇拜這類大師們。小時候讀斯蒂文森的《金銀島》時,他突發奇想,認為長大後做個海盜船長也不錯,不過他沒敢把這個願望告訴父母,隻是埋藏在心裡。

鐘躍民真正把這個問題想明白時,已經是成年後瞭。他開始這樣理解,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他們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什麼時候人們才能隻聽憑於心靈的召喚,而不被肉體的欲望所控制?走在人群裡,鐘躍民常常強烈地感受到,中國人的心靈還和中國歷史一樣,在功利主義和隱逸之間茫然地徘徊,使人世變成沒有理智的掠奪,使出世變成失敗的藏身之所。在這樣的群體裡,最容易形成時尚和潮流,所有潮流的流向,都是一元化的價值取向,所以我們的心靈總是一駕失控的馬車。

鐘躍民對現在的生活狀態是比較滿意的,首先是沒有老師和傢長在耳邊喋喋不休,也沒人逼你做功課。他覺得,世上有一種無法無天的生活方式,它未必適合所有人,但對鐘躍民個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那年公安部抓瞭他們的紅衛兵戰友,弟兄們一怒之下就沖瞭公安部,幾百個半大小子愣敢和軍隊叫板。那些受過特殊訓練的戰士面對他們一浪一浪地沖擊隊形,顯得束手無策。這事兒要是擱在“文革”以前,你敢跟公安部叫板?你在那大門跟前多站一會兒試試?

有意思的是,和鐘躍民有同樣想法的青年決不止他一個,就在鐘躍民躺在北京玉淵潭公園的長椅上胡思亂想之時,在遙遠的歐洲,巴黎的青年們已經在醞釀一場震驚世界的風暴。這些巴黎的青年簡直和鐘躍民心心相印,他們身體力行的目標,也是堅決不當乖孩子。

不過,此時的鐘躍民還不知道紙醉金迷的巴黎已經山雨欲來,他隻關心眼皮底下的事,他在靜靜地等著李奎勇到來,他早就得到消息,知道李奎勇這些天一直跟小渾蛋在一起。鐘躍民認為自己有責任勸勸李奎勇,他要警告一下這位老同學。李奎勇目前的處境很危險,鐘躍民是個講義氣的人,他不想眼看著李奎勇倒黴。

李奎勇騎著自行車來到湖邊,他支好自行車,坐在鐘躍民身邊,鐘躍民默默伸出瞭手,兩人握手。

“躍民,聽我弟弟說,你找我?”李奎勇問。

“沒什麼大事,好久沒見瞭,想找你聊聊。”鐘跌民淡淡地說。

“你有話就直說,幹嗎兜圈子?這可不像你。”

“好,我明說瞭吧,我聽說你最近和小渾蛋混在一起,有這事嗎?”

“你問這些幹什麼?”

“幹什麼?我想救你,我不想看著你和他一起倒黴。”

“你想救我?口氣也太大瞭,北京城總不見得屬你份兒大吧?”李奎勇不大喜歡鐘躍民的口氣。

鐘躍民冷冷地說:“我隻想告訴你,離他遠點兒,你犯不上蹚這渾水。”

“你們想幹掉他?”李奎勇的臉上露出輕蔑的微笑。

“他早晚得死,我們不動他,公安局也饒不瞭他。公安局的人說,他犯的是故意殺人罪,現在受重傷的就有七八個人,他還不該死嗎?”

“可是到現在還沒死過人。”

“故意殺人罪是主觀上有殺人動機,即便沒殺死,那屬於偶然,殺人罪是成立瞭。奎勇,你不要迷信他身手如何瞭得,什麼‘京城第一殺手’,他不過是個蠢貨。這年月打架是件時髦的事,全城的頑主不過是打打架,拔拔份兒,僅此而已。小渾蛋這個蠢貨卻一上來就要殺人,這是拎著腦袋跟整個社會幹,這不是找死是什麼?你聽我一句勸,躲他遠點兒。”

“公安局抓他,我管不瞭,可你們動他我不能不管,我不能不講義氣。”

鐘躍民嘆瞭口氣道:“這我就沒辦法瞭,我已經把話說到瞭,奎勇,你好自為之吧。”

“你不想聽聽他為什麼一見你們的人就下黑手?”李奎勇問。

“為什麼?”

“1966年的‘紅八月’你還記得吧?你那會兒也鬧得挺歡的,先是打‘黑五類’,後來你們又想起打流氓,各學校都成立瞭‘鎮流隊’。誰是流氓臉上又沒寫字,你們看誰不順眼誰就是流氓,小渾蛋以前是個老實孩子,有個鄰居和他傢有仇,就給紅衛兵遞過話去,說他是流氓,這麼著,紅衛兵把他抓去差點兒打死,他命大,挺過來瞭。我們胡同有個哥們兒也是練摔跤的,他嘴硬不服軟,當場就被打死瞭。小渾蛋從那以後就變瞭,變得心毒手狠瞭。”

“他就這麼結下仇瞭,可他怎麼連不認識的人也殺?”鐘躍民驚訝地問。

“你想想,紅衛兵是誰搞起來的?還不是你們幹部子弟。你們這些人又特別愛臭顯擺,變著法兒也要鬧件軍裝穿穿,生怕別人不知道你們的身份。小渾蛋認準瞭穿軍裝的就是幹部子弟,他不是沖哪個人,是沖你們‘老兵’這個圈子去的。”

鐘躍民露出兇相:“那麼他是找死呢。”

李奎勇也繃起瞭臉:“別說是他,我們胡同的孩子,包括我,也都看你們不順眼。你們的爹媽不就是有權有勢嗎,你們從小就吃好的、穿好的,連上學都是好學校,我們就天生命賤,憑什麼?”

鐘躍民冷冷地說:“我們的爹媽提著腦袋幹革命的時候,你們的爹媽在幹什麼?這會兒要講平等瞭,早幹嗎去瞭?”

李奎勇猛地站起來說:“鐘躍民,我最煩的就是你這牛哄哄的勁頭。你牛什麼?你們爹媽有權有勢,總不能我們老百姓的孩子就該死吧?”

鐘躍民也站瞭起來:“你怎麼樣我不知道,小渾蛋肯定是該死,他死定瞭。”

“你別以為你們人多勢眾,誰幹掉誰還不一定呢。”李奎勇陰沉著臉說道。

“奎勇,你們不是對手,不要不服氣,不信咱們走著瞧,看在同學的分兒上,將來我們抓住你,我也許會放你一馬。”

“鐘躍民,從今天分手以後,我要再碰上你,就用刀子和你說話。”李奎勇把煙頭狠狠地摔在地上,騎上自行車要走。

“奎勇。”鐘躍民叫瞭一聲。

李奎勇停下車,但仍然背對著鐘躍民:“有話就說。”

“下星期一的芭蕾舞,你們還去嗎?”

“什麼意思?是想從我這兒探點兒消息?”李奎勇充滿敵意地問。

“如果小渾蛋不去,他就算栽瞭,這種丟份兒的事他恐怕不會幹,可他要是敢去,我們就讓他變成篩子。所以,奎勇,我希望你別去,算我求你瞭,行不行?”不知怎的,鐘躍民的口氣有些近乎哀求。

李奎勇遲疑瞭一下,騎上車頭也不回地走瞭。

鐘躍民望著李奎勇的背影,心情很復雜……

《血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