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2)

跟Daniele交往的這段時間,她是全情投入的。而Daniel似乎永遠在逃避。親熱、上床這些都可以,唯獨走入婚姻,想將這段感情穩定下來的時候,Daniel就躲瞭。他總拿婚姻恐懼癥作為借口,Maggie卻並不接受,一切借口都源於愛得不夠。兩人為這事沒少吵,結果總是上完床之後又不歡而散,分開數日卻又朝思暮想,最後又睡在一起。可這樣下去,Maggie會瘋掉的,她想要一個傢,而不僅僅是肉體、MOVE IN的關系。

再灑脫的女人陷落到愛情裡還是不可免俗地想要結果,而男人更看中過程——愛情因過程而存在,因結果而終結。在結果與過程的搏弈中,結果總是甘拜下風。

Daniel沉默瞭,確實他被Maggie言中瞭。

十四歲那年,父母離異,當他被安置到美國後,父母便迅速組織瞭各自的傢庭。十四歲那個懵懂的年紀,他就已被放逐瞭。當他再回到父母那兩個新傢時,對突然多出來的同父異母和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時,他完全不能適應。他知道他從此沒有傢瞭。

於是,在別的孩子還敢對父母撒嬌對年紀,Daniel卻已經成瞭孤傢寡人。所有對傢的依戀、對父母的愛被硬生生切斷瞭。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忘記那些個異鄉安靜的夜晚,一個人用被子蒙住臉偷偷哭泣。愛是傷人的,你投入越多,傷得越深,你信任越大,失落越多。如果不把自己包裹好,隨便把愛肆意地拿出來,總有一天會遍體鱗傷。血濃於水的血緣關系尚且能說割裂就割裂,更何況這種兩姓旁人的男女關系。

跟Maggie交往這兩年,他也是全情投入的,Maggie活力四射、優雅機智,讓Da niel欲罷不能。隻是一談到結婚,Daniel總不能進入角色。他不知道這份愛能持續多久,他對自己沒有信心,對優秀的Maggie更沒信心。

面對男歡女愛,他渴望又克制。在Maggie面前,他無言以對。

“You never seemed like you wanted to be that close to anyone。”

是的,Maggie的話正中要害,他對感情沒有信任基礎,他永遠不想提他內心的那道傷。即使那道傷結瞭疤,它依然會隱隱作痛。從小父母離異的事實就像一盞長明燈,時刻提醒他婚姻的虛渺。

一直以來他都在逃避,逃避一種穩定的愛情關系。再親密的關系在他看來也總會有疏離的一天。也許他有些偏執,任何一種關系在他眼中都不值得信任——Magg ie愛他,他也愛Maggie,這是事實,可問題是能愛多久?他有什麼魔力讓一個女人愛他一輩子?他有什麼能力能讓一個女人幸福一輩子?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也不相信別人能做得到。

婚姻恐懼癥,英文名:GAMOPHOBIA,常見癥狀:回避心理,煩躁,脾氣急,易發火,沉默寡言。就診科室:精神心理科。傳染性:無。常見病因:一、對婚姻持久性的懷疑和恐懼,對婚後生活困難程度的擴大;二、一方對另一方的某些方面不是很滿意,或對對方的某些缺點在婚後能否改變、自己能否適應等心存疑惑。

Daniel著重看瞭一下處理方法:一、經常去對方傢裡坐坐,瞭解對方的傢人,這個過程也是心理適應的過程;二、多跟對方溝通,坦承自己的真實想法,保持開放的心態,慢慢地消除恐懼和擔憂。三、接受心理輔導,在心理咨詢師的指導下接受一些放松訓練,或直接運用默想脫敏法治病。

溝通他自認還是有的,雖然不多,也總算是有;去對方傢裡坐坐?這事他不愛幹,沒事往人傢裡跑,多無聊;默想脫敏法?又是什麼妖蛾子?不用想就是騙錢的。

Daniel綜合評估瞭一下,覺得自己可能真需要去精神心理科就診瞭。但又仔細想瞭想,“當她從我生活中的戀人變成我生命中天天朝夕相處、密不可分的最重要的人,我疲憊的心能承受得起這份婚姻的負荷嗎?”

親情關系、愛情關系在他面前就如同海市蜃樓,稍一駐留,轉瞬即逝。

胡思亂想著,腦子竟又轉到瞭那個素未謀面的失戀少女身上。

“最近都沒收到你信,是不是有瞭新歡沒工夫聽教授上課瞭?對瞭,中學時背過劉禹錫的《陋室銘》吧?其實我更喜歡他的另一句詩,‘長恨人心不如水’。現實殘酷得血肉模糊。所以,小姑娘,一切所謂關系都是自欺欺人,這些假象是麻痹神經的毒品,是讓你看不見北京霧霾的墨鏡。愛情不過就是荷爾蒙的失調,跟感冒一樣,因此失戀是常態,你完全不必在意。”

把這句話說給她聽,相信她是不能明白的,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兒怎麼能體會Daniel內心那種深深的疲憊感?

隻是,此刻的Daniel並不知道,那個素未謀面的“小女孩”其實內心的蒼涼一點兒不比他少。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