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 上部 第二十五章

劇團再變,別人再紅火,易青娥還是個燒火做飯的。現在還添瞭一件事,就是喂豬。兩頭豬都不大,可特別能吃,一天得喂好幾頓。雖然廖師明確瞭,喂豬主要是宋師的任務,可宋師有時真的忙得抽不開身,易青娥就不得不去幫忙。喂豬用的是兩隻鐵皮桶,宋師一手能拎一隻,裡面還把豬食裝得滿滿的。她拎半桶都很吃力。宋師經常不讓她拎,就是要去喂,宋師也會先把豬食拎去,才讓她慢慢去喂的。

自易青娥進廚房做飯開始,她和宿舍的同學,就有瞭一種很奇怪的關系。先是都勸她說,做飯好著哩,比唱戲強,再唱還不是為瞭吃飯?現在連飯都做上瞭,不就一步到共產主義瞭麼。她也懶得理。她懂得人傢話裡的意思。這是人傢活得占瞭優勢,活踏實瞭,活滋潤瞭,才能輕松說出不牙痛的話。要是讓她們誰去做飯瞭,你試試看,不把劇團鬧個底朝天才怪呢。可她鬧不成,她舅蹲大獄著的。有的同學還指望著易青娥執掌瞭廚房,學生就有瞭代言人,打菜、打飯就不會故意給學生打得少、打得差些瞭呢。大傢老議論說,廖師這個傢夥,每次打菜都眉高眼低地看人呢。有時眼看打菜勺子的邊沿上,搭著一片好肥肉,就看你是誰瞭,長得漂亮的、順眼的,嗵的一下,就扣到你碗裡瞭,那片肥肉一準掉不瞭。可到瞭不順眼人跟前,勺子沿沿上隻要有肥肉,就總見他的手在抖、在篩。他三抖兩篩的,那片肥肉就跌到盆裡瞭。有時,那勺子好像長瞭眼睛一樣,在菜盆子裡還亂拱哩。肉菜、好菜,能一夥拱到勺子裡,撲通,就給他特別待見的人扣上瞭。有時,那勺子也在拱,但拱進去的都是菜幫子、蘿卜皮、醃菜稈。嗵地扣進你碗裡,氣得你還毫無辦法。你給他白眼,你罵他,下次那勺子,就會在菜盆裡拱得更兇瞭。尤其是一些長得不咋待見人的女生,對易青娥進灶房,先是寄托瞭希望的。後來發現,易青娥也就隻能燒火、刷鍋、洗菜,打飯、打菜的勺子,她幾乎連挨都挨不上。每到吃飯時分,灶房就用砍刀別瞭門。要是上肉菜,包餃子,還會撐根頂門杠。易青娥雖然能在裡面待著,也就是給廖師、宋師遞遞擦汗的毛巾,抹抹案板、砧板,做點細末零碎活兒而已。連收飯票,都是宋師的事。大傢也就對她不做任何指望瞭。

易青娥一直住在宿舍靠門口的地方。她起得早,睡得晚,加上上班時間也完全不一樣,因此,跟大傢見面的時候不多。可晚上,畢竟是要在一起睡覺的。開始,有人嫌宿舍一股蔥花味兒。有的說是蒜味兒,有的說是蒜薹味兒,有的說是醃菜味兒。反正說這些,肯定都是指向她的。她就盡量洗瞭再進房。即使是大冬天,她也要燒一盆水,在灶門口那裡,拴上門,搭上香皂,把身上反反復復搓幾遍的。可再搓,還是有人說。尤其是有瞭那兩頭豬,大傢的反應,就不是蔥蒜、醃菜味兒瞭,而是說的泔水味兒、餿味兒。楚嘉禾每晚睡覺,甚至還戴上口罩瞭。她看在宿舍實在住不成瞭,就想搬出去。

胡彩香老師幾次說,讓她搬到她那兒去住。可她咋能去呢?她倒是看上瞭一個地方,又怕裘夥管和廖師不同意。

這個地方,就是灶門口。

那是一間很大的房,除燒火外,還能支個乒乓球案子。據說過去上班時,就有人偷偷在裡面打過乒乓球。後來讓領導知道瞭,才把案子抬走的。一個過去能堆幾十捆柴火的地方,又有窗戶,還沒人來,自然對她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她曾經跟宋師提說過。宋師說,恐怕不好,咋能讓娃住灶門口呢。在農村,討米娃才住人傢灶門口的。怕說出去不好聽。再說也危險,著火瞭咋辦?可易青娥堅持要去住。她就又給廖師說,廖師也不同意。廖師說:“你是單位職工,單位職工就應該有住房,怎麼能住灶門口呢。這對我們夥房的革命職工也是很不公的。我才管這攤事,別弄得我這個大廚臉上無光。”過瞭一段時間,易青娥見裘夥管有天特別高興,說是鄰縣劇團全都上演老戲瞭,還說:“捂不住瞭,誰都捂不住瞭。”易青娥就跟他說,她想到灶門口去住,這樣燒火做飯也方便些。裘夥管還到灶門口看瞭看,說不行。主要是不安全,失瞭火,他這個夥管負不起責任。易青娥還真有點犟,看誰都不同意,宿舍也實在將就不下去瞭,就自作主張,搬進灶門口瞭。

她是晚上快十二點搬進去的。大冬天,院子裡早沒人瞭。她把宿舍裡屬於自己的那塊床板一拆,拖進瞭灶門口。她把床支好後,還到後臺的爛佈景堆裡,找出一塊硬片子景來,遮擋瞭遮擋。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小世界就形成瞭。她還生怕弄得太好,讓人看見,又給她開會,說她搞資產階級特殊化呢。

已是隆冬瞭,外面風刮得嗚嗚地響。她把窗戶也用一塊佈景擋瞭擋,風就刮不進來瞭。關鍵是三口大鍋的三個灶門洞裡,有兩個都還埋著明火的。整個房子,都是暖烘烘的,比宿舍強多瞭。在宿舍裡,大傢都用的是電熱毯、暖水袋。她沒有電熱毯,隻有一個暖水袋,還是胡老師給的。集體宿舍開間大,加上她又住在門口,門遲早裂個縫,暖水袋把腳煨熱瞭,腿卻是冰涼的。在這裡,把暖水袋朝腳底一放,渾身熱得能冒汗。

這天晚上,她做瞭一個好夢,好久都沒有做到這樣的好夢瞭。易青娥夢見,她回九巖溝瞭。她放瞭一群羊,有幾百隻,不,是幾千隻。一溝兩岸都是羊,全都是她傢的羊。她數啊數,越數越多,咋都數不清。羊把她包圍著。開始,她的腳是站在地上的,後來,羊就把她抬起來瞭。她在羊身上躺著,滾著,好柔軟、好暖和的。後來,不知咋的,她也變成瞭一隻羊。所有的羊,都圍著她這隻羊轉。她說到東山上吃草,就都朝東山上走。她說到西山上吃草,就都朝西山上跑。山上有吃不完的草,可綠可嫩瞭。吃完草,它們就都臥在坡上曬太陽。太陽太暖和瞭,曬得每隻羊的毛,都是金燦燦的。後來她娘來瞭,她爹也來瞭,她姐也來瞭,問她咋變成羊瞭,她隻笑,不說話,並且笑得很燦爛。娘讓她快變回來,姐也說讓她快變回來。爹卻說,娃隻要高興著,就讓她當羊去。她就一直當著快樂的羊瞭……

易青娥從快樂羊的世界醒來,是宋師來燒火,把她叫醒的。宋師說:“娃咋到底搬來瞭?不過也挺好的,暖和,就是要防火。這畢竟是灶門口。”後來廖師也問她:“你到底還是搬瞭?咋能不聽話呢?”她反正就那脾氣,你再說,她隻勾著頭,用指頭戳著鼻窟窿,用後腳尖踢著前腳跟,死活不回話。廖師隻好說瞭聲:“還沒見過你這號一根筋的娃娃。”緊接著,裘夥管也知道瞭。他說這樣恐怕不行,還是得搬回去。易青娥仍是勾著頭,用指頭戳著兩個鼻子眼,拿後腳尖不住地踢著前腳跟,反正咋都不吱聲。大傢好像也就是說一說,倒都沒當真。易青娥就算在灶門口安居下來瞭。

有瞭自己的空間,不跟同學們過多接觸,她心裡還反倒安生下來瞭。忙過一天,晚上閂瞭灶門口的那兩扇木門,她甚至還偷偷樂瞭起來。在這麼大的縣城裡,自己竟然也有可以閂上門的安樂窩瞭。

胡老師和米蘭,都沒有忘記她們到九巖溝找她時的承諾,說要幫她學戲、學唱。她進廚房後,她們還幾次催促,說要開始練功、練唱瞭。可她一天飯做下來,就想躺下,咋都懶得動瞭。她們見她累得可憐,也就沒再催促。

這下有瞭自己的空間,她反倒想練一練瞭。本來她是死瞭心,當廚師算瞭的。可自廖師“掌做”後,她的心事,就又慢慢轉騰起來,不想做飯瞭。灶門口可以劈叉,可以下腰,可以練不少動作,並且還可以練表情。沒人能看得見,是可以放心大膽去做的。她也不知老戲到底是怎麼回事,聽裘夥管講,唱老戲,那才叫過癮,那才叫唱戲呢。不過,裘夥管也說,要唱老戲,現在演員們這點功夫都不行,上臺恐怕連站都站不住呢。那天,茍存忠好像也說:“演員靠的就是兩條腿,可現在這些演員,腿都跟棉花條一樣,軟得立不住,這戲都咋唱哩嘛。”她就偷偷練起腿功瞭。

她最喜歡扳“朝天蹬”。這是腿功裡難度比較大的動作。女生都不喜歡,好多都扳不上去。有的即使扳上去瞭,也是勾頭縮胸,才勉強把一隻腳扳到肩旁的。而另一隻三吊彎的腿,是咋都立不住的,不是在原地打轉圈,就是來回蹦著尋找平衡點。老師要求把一隻腳扳過頭頂,最少能控制一分鐘。可直到現在,女生裡也還沒有能達到這個要求的。但易青娥行。她把一隻腳扳過頭頂,能控制五分鐘。另一隻腿,還跟釘死的木樁一樣,始終保持端正、溜直、不晃的姿勢。

有一天,她正在灶門口燒火,見三個灶洞的火都旺得呼呼地笑,就興奮得把一條腿,自己控上瞭頭頂。結果茍存忠來換火種生爐子,一眼看見這條腿,竟然激動得“呀”瞭一聲,說:“娃,腿是自己上去的?”易青娥急忙把腿放下來瞭。他說:“踢幾下讓老師看看。”她還有些不好意思踢。茍存忠執拗,非讓踢不可。她就踢瞭幾下。茍存忠甚至都驚呆瞭,說:“娃呀,你的腿這麼好,茍老師咋不知道呢。你願不願學武旦,要願意瞭,茍老師給你教。保準能教個好武旦出來。”

易青娥知道,茍存忠原來是看大門的。不過最近突然變得愛收拾、愛打扮、愛照鏡子起來。時不時地,他還愛翹個蘭花指,把劇團人都快笑瘋瞭。他說他想帶幾個徒弟,團上卻沒一個情願的。都把他當笑話說呢。沒想到,他把徒弟還收到她這兒來瞭。易青娥也不說願意,也不說不願意。她想著自己就是個燒火做飯的,說願意,說不願意,也都無所謂。從禮貌起見,她還是隨便點瞭點頭。可沒想到,茍存忠還把這事當真瞭。

《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