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2012年,阿裡

1

西藏阿裡昆莎機場位於地區行署所在地獅泉河鎮的西南方,修建於2007年,是目前世界上海拔第三高的機場。

左思安怕自己產生高原反應,從成都飛來拉薩後,休息瞭一晚,第二天再從拉薩飛阿裡。下瞭飛機,踏上堅實的土地,她卻有身體飄浮失重的恍惚感覺。從拉薩過來,僅僅用瞭一個半小時。15 年前由拉薩驅車到阿裡獅泉河鎮的那段艱苦而漫長的行程竟然被簡化到瞭這種程度,讓她驚嘆。她仿佛穿越瞭一條時光隧道,站到瞭未來與過去的某個節點,中間長長的歲月突然變得虛無縹緲、若有若無。

正值西藏旅遊旺季,同機抵達的有一個旅行團,在飛機上已經興奮異常,下來之後,導遊和地接清點著人數,場面十分熱鬧。左思安取瞭行李出來,獨站一邊,四顧茫然,一時幾乎不知道身處何地,自己是誰。她想,這感覺大概不能單純用高原反應來解釋。

“小安。”

她循聲望去,一個中年男人穿著灰色西裝、白色襯衫,正站在幾米開外的地方,取下墨鏡遲疑地看著她。不必細細辨認,那人正是左學軍。左思安夢遊一般走近他,停在離他兩步遠的地方,叫瞭一聲“爸爸”。

上一次他們見面,還是在將近13 年前,左學軍返回漢江跟妻子辦理離婚手續。左思安不久之後隨母親出國,這些年他們通話的次數都屈指可數。她由少女長到成年,他則完全不復她記憶中的意氣風發,雖然不過55 歲,但長年生活在艱苦的高海拔地區,黝黑的皮膚佈滿皺紋,兩鬢斑斑,舉止遲緩,背微微佝僂,已初現老邁之態。

這一次決定回國探親後,左思安不止一次想象過與父親的見面,內心有說不出的忐忑,但真正面對他時,她才清楚地意識到漫長的時間橫亙於他們之間,血緣的聯系與長久暌違的陌生感混雜在一起,她再也不可能像年少時頭一次進藏探望父親那樣,一見到他便縱情撲過去,理直氣壯地索取一個溫暖的擁抱瞭。

他們的視線甚至都無法長久停留在對方身上,他們不約而同地露出微笑,目光看向別處。

“您等很久瞭吧”

他接過她拖著的行李箱:“沒有,今天飛機隻晚瞭20 分鐘而已。”

“那就好。”

他帶她出機場上車,一邊向獅泉河鎮駛去,一邊跟她閑聊:“有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有一點兒,不過我吃瞭預防高原反應的藥,又提前一天適應,感覺還好。”

“這裡離鎮上隻有50 公裡,很快就到瞭。““哦,這條路修得不錯。”

“看,那邊飛的是野鴨子。”

左思安順著父親手指的方向看過去,藍天白雲下面,遠方雪峰群山環抱,一片碧藍得略微發紫的湖面上有幾隻水鳥翩翩飛舞。

“這個季節可真美。”

“明天我可以帶你去班公錯,那裡有一個出名的鳥島,每年六七月的時候有數不清的候鳥集結,十分壯觀。現在應該還有一些候鳥,不過馬上都要飛走越冬瞭。”

“不用瞭,您要上班,不必特意為我請假。”

“我已經快要退休,基本完成瞭工作交接,時間比較自由。”

左思安有些發怔:“這麼早退休嗎”

“是啊,國傢政策規定在高海拔地區工作滿15 年就可以退休,好多人40多歲就退休瞭,我其實已經算超齡工作瞭。”

“哦。”遲疑瞭一下,她還是問道,“那您退休後住哪裡”

左學軍笑道:“我習慣這裡的生活瞭,打算退休後去學校教點兒力所能及的課程,再寫一本關於阿裡地區民俗的書。”

“隻要您過得開心就好。”

“你呢”遲疑一下,他問,“在國外過得怎麼樣”

“還好。”對這樣空泛的問題,她隻能報以簡短的回答。

他轉移瞭話題:“不知道你對考古有沒有興趣,我還可以帶你去看看象雄文明的考古發掘現場。”

“我隻待兩天就走,恐怕時間不夠。”

“兩天”左學軍不自覺提高瞭聲音。

“是啊,我的假期時間有限,已經買好瞭返程機票。爸爸,先送我去賓館把行李放下來吧。”

左學軍又是一怔,小心地說:“小安,你施阿姨已經把房間收拾好瞭,沒必要住賓館。”

他說的施阿姨是15 年前與老張一起進藏,跟高翔、孫若迪、左思安會合後進入阿裡的施煒,她在12 年前重返阿裡措勤支教,從此留下,並在8 年前與左學軍結婚,五年前生瞭一個女兒叫左思齊。

左思安盡可能自然地微笑著解釋:“我一個人住習慣瞭,來之前已經托旅行社幫忙訂好瞭房間,就不打擾你們瞭。”

左學軍一下默然,接下來兩人都沒再說什麼,一直到瞭鎮上。他按她說的先送她去瞭賓館,然後再去他傢。

左傢住在一座三層宿舍樓的二樓,房子寬敞舒適,窗明幾凈,墻上掛著漂亮的羊毛壁毯,擺著各式藏族風格的工藝品。施煒熱情地歡迎左思安的到來,她40 歲出頭,皮膚狀態不算好,不過神態溫柔,眼神跟從前一樣清澈明凈,讓人一見便有親切的感覺。

施煒的小女兒左思齊站在她旁邊,她不過5 歲,梳童花頭,圓圓的面孔略帶嬰兒肥,眼睛機靈地轉動著,好奇地打量左思安。施煒笑著說:“小齊,不是跟你說瞭嗎快叫姐姐。”

左思齊聽話地叫:“姐姐,你好。”

“你好,小齊,我叫左思安。”

她煞有介事地握著左思安伸過來的手搖瞭搖:“媽媽說你住在美國巴爾的摩,是在很遠的地方,對嗎”

“對,巴爾的摩靠近美國首都華盛頓,從華盛頓飛到北京,要花17 個小時。”

左思齊其實沒多少時間和空間概念,不過對陌生的大姐姐這個詳細的回答表示滿意,開始玩左思安送給她的卡通玩具和故事書。

左思安看著她,對施煒說:“小齊真可愛。”

施煒跟所有母親一樣,聽到對自己孩子的誇贊,頓時就會由衷地微笑:“就是很調皮,而且話多得要命。咦,你的行李呢”

“已經放賓館瞭。”

施煒也是一怔,但她並沒追問,馬上轉移瞭話題:“這次直接飛過來有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還好。就是覺得有些奇怪,我對這裡的印象就是光禿禿的戈壁、風沙和矮房子,今天從機場過來感覺好陌生,好像從來沒有來過一樣。”

“這幾年獅泉河鎮加強瞭綠化,重新種植的紅柳慢慢長大,風沙比以前小得多瞭。而且鎮上人口增加很快,樓房也多瞭不少。來,喝杯熱茶。菜我都準備好瞭,你爸爸去取托別人現宰的羊,馬上回來。這種羊是本地特產,肉質特別可口,別的地方吃不到的。”

“真的不用拿我當客人招待。”

“你爸爸這些天特別興奮,連小齊都看出來瞭。”

左思齊聽到提她的名字,連忙點頭不迭道:“爸爸跟我說,姐姐小時候是肉食動物,最喜歡吃街邊烤的羊肉串。媽媽,我也是肉食動物,對不對”

施煒呵呵笑瞭:“對,對,你也是。”她轉頭對左思安說,“小齊也愛吃肉,高原上人的飯量都大,等會兒看她吃東西的樣子,你肯定會笑的。”

左學軍將羊肉拿回來,施煒下廚,他進去給她打下手,他們看上去是般配的夫妻,一舉一動已有長久相處形成的默契。一桌飯菜很快做好,菜式豐富,明顯花瞭心思搭配,味道也十分可口,不過左思安有些頭痛,沒吃多少。

吃完飯後,她提出回賓館休息,沒想到施煒直接說:“小安,客房我已經收拾好瞭,在這裡休息一下,等晚上再回賓館也一樣。”

她不好再拒絕,隻得進瞭收拾得整潔舒適的客房,隻聽到客廳裡小齊正跟她媽媽討價還價:“人傢不想去幼兒園瞭嘛,下午就在傢裡跟姐姐玩好不好”

“不行,接你回來,是讓你見見姐姐。姐姐從很遠的地方過來,累瞭,需要休息。”

“那我跟你玩。”

“媽媽還要備課。乖,快換鞋子,爸爸送你去幼兒園。”

“不嘛,去瞭老師就叫我午睡,我一點兒也不困,不想睡”

“小齊,換鞋子吧。”

隨著左學軍這個溫和的聲音傳來,左思齊居然不再撒嬌,乖乖換鞋跟他出門。左思安走到窗前,正好左學軍牽著左思齊從樓道走出來,左思齊使勁仰起臉說瞭句什麼,左學軍低頭回答,兩人慢慢走遠。

這個場景撞擊著她的眼簾,她突然好像看到童年的自己,時空在眼前再度錯亂,她下意識地抓住瞭窗簾。

還是不一樣的。左學軍的背影不再挺拔,小小的左思齊走路則十分規矩,邁著短短的雙腿緊緊跟上父親,不像她從前上幼兒園的時候,隻走幾步路就必定想方設法耍賴,跳到父親背上要求他背或者抱,而他也樂於從命她的呼吸一下變得艱難,眼睛酸澀,仿佛經受不起長久地直視那樣明亮的光線。

2

“小安,喝杯熱茶解解膩。”

施煒敲一下門,端瞭茶進來。左思安努力平靜下來:“謝謝施阿姨。”

“以前叫我施煒姐姐的,唉,一轉眼,十多年就過去瞭。”

“你看著還是很年輕。不過我必須叫你阿姨,不然輩分太亂瞭。”

“說得也是。”

左思安正打算托詞頭痛,施煒已經拉瞭把椅子坐下:“小安,我讓你父親去送小齊,就是想跟你好好談談。”

她隻得微笑:“好啊。”

“這些年你在國外還好吧,巴爾的摩這城市熱鬧嗎”

“還好,巴爾的摩是馬裡蘭州最大的城市,有將近80 萬居民,算得上很熱鬧瞭。”

“那就好。明天讓你爸爸請假開車好好帶你去玩玩,他三年前調回行署工作後,潛心研究阿裡民俗,可以算阿裡通瞭。”

“不用瞭,施阿姨,我跟爸爸也說瞭,我待兩天就走,不想去太遠的地方。”

“為什麼這麼著急回去”

“假期時間隻有這麼長,以後還有機會的。”

施煒躊躇瞭一下:“小安,你是不是對我跟你爸爸結婚有什麼看法”

“施阿姨你怎麼會這樣想”

“這些年你和你父親幾乎完全不聯絡,我一直想找機會跟你解釋一下,我真的沒有破壞你父母的婚姻。我當年之所以選擇去措勤支教,一方面是厭倦瞭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是對那裡的學校和學生印象太深刻瞭,想為他們做一點兒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讓自己得到心靈的平靜。我愛上你父親,絕對是在他離婚以後。而且他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躲避我,拒絕接受我的感情。哪怕你生我的氣,也千萬別怨恨他,好嗎”

左思安無可奈何,隻能盡可能誠懇地回答:“施阿姨,你不必跟我解釋。

我知道我父母走到離婚那一步跟別人沒關系。我沒有任何理由反對他再婚,更何況是跟你結婚。一個女人肯在那麼艱苦的地方嫁給他,我隻會覺得他很走運。他不可能找到比你更合適的妻子。”

然而施煒並沒有因此釋然,反而露出一個苦笑,神態十分猶疑不定。她隻得進一步說:“這一次過來,看到你們生活得很安寧幸福,我就放心瞭。”

“謝謝你這麼明理,小安。你難得回來一趟,又說隻在這裡待兩天就走。

我本不該拿這些事來煩你。可是,你爸爸這些年一直都不快樂。他不肯講出原因,我隻能猜測,這多少跟他和你之間關系變得疏遠有關系。”

左思安暗暗煩惱:“施阿姨,你想得太多瞭。這些年我爸爸一直在阿裡工作,我一直在國外,距離太遠,聯絡不便。我畢竟早就已經成年,有自己的生活。他跟你結瞭婚,又有瞭小齊,你們現在是完整的一傢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完整的一傢”施煒苦笑著嘆氣,“小安,我為瞭生小齊,調到阿裡海拔最低的普蘭縣工作,一直跟你父親兩地分居,到三年前他才調回行署工作,我也到瞭獅泉河鎮,一傢團聚。可這完整也隻是表面上的,大概很快就沒法兒維持瞭。”

她怔住,不得不問:“怎麼瞭”

“我不知道你父親跟你說瞭沒有,他就要退休瞭,以後想留在阿裡。”

“嗯,他說他習慣這邊瞭。”

“但是我打算帶小齊回廣東。我父母親年齡都大瞭,需要人照顧,而且小齊明年滿六歲,我希望她有更好的環境接受教育。”

“這件事你可以和爸爸商量一下,我覺得他也沒理由反對啊。”

“我跟他商量過瞭。不,也許那不該叫商量,不過是我反復陳述我想回去的理由,他安靜地聽著,不提任何反對意見,最後說,他尊重我的決定,但他想留下。我逼得急瞭,他就扯出本地一個傳言,說是內地幹部過來,習慣瞭這裡以後,退休回內地的一般活不過五年。”

左思安好不詫異:“有這種事嗎有官方統計數據嗎”

“哪有什麼統計,我還特意去問過,隻是剛好有兩個援藏幹部回內地後,在同一年去世,大傢唏噓感嘆,開玩笑閑扯出的一個說法而已。”

左思安略微放心,凝神想瞭想道:“爸爸生活在阿裡,我讀醫學院的時候就研究過高原疾病的相關資料,還真沒見過這方面的系統的病理分析和統計數據。心理上的自我暗示會造成這種傳言,但是長期生活在高原地區,心臟負擔增大,確實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你父親因為過度勞累,犯過一次高原性心臟病,醫生給他的建議也是繼續留在高原比較危險,最好回平原地區,他根本不聽,反而扯出大傢講的笑話當理由,根本就是不想回內地瞭。”

左思安再次怔住,馬上提出一連串問題:“他的高原性心臟病是什麼時候犯的後來又發作過沒有每年有沒有檢查平時吃藥嗎有些什麼癥狀”

“他那次高原性心臟病還是九年前在措勤發作的,緊急轉移到拉薩搶救,我接到瞭兩次病危通知書,醫生也說搶救回來有些僥幸。後來我哭著哀求

他,組織上又找他談瞭幾次話,總算說服他調到海拔低、環境相對好一些的噶爾縣工作瞭五年,三年前才調回地區行署。這些年一直在做常規性體檢,沒有發作。我偶爾看他表情有些難受,問他是不是心臟痛,他說,也不算痛,就是好像心臟冷不防被一隻手抓瞭一下的感覺,緩一緩就過去瞭。在這邊工作的好多人都有這癥狀,我想應該也不算嚴重。”

“這我就不知道說什麼才好瞭。”

“小安,你父親是我遇到過的最無可挑剔的好人,甚至比報紙上宣傳得更好。他不斷自願延長援藏工作的時間,連續在艱苦得出瞭名的措勤工作瞭六年,先做縣長,後做縣委書記,走遍瞭縣裡每一個偏僻的角落,改善那裡的基礎設施,幫助牧民脫貧,維修學校,籌集教育經費,把自己的工資差不多全捐瞭出去,不讓孩子們失學。他差不多謝絕所有的榮譽,拒絕升遷的機會。

他生活得像苦行僧一樣,大部分錢和時間都花在幫助別人身上,這些我都不在乎,我崇拜他的這些品質。可是,我慢慢發現,他真的既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父親。”

這個近乎控訴的結論讓左思安完全驚呆瞭。

她進門以來,看到的差不多是一個幸福傢庭的典范,房間佈置得溫馨而井井有條,男主人略微沉默,但顧傢而持重;女主人友善好客,一看就是賢惠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小妹妹左思齊活潑可愛。她根本沒想到和諧的表象下已經暗流洶湧,不免懊悔剛才沒有堅持吃完飯就回賓館。

她隻得艱難地開口:“施阿姨,我不知道你們之間發生瞭什麼事,可是我跟我父親已經多年沒有見面,如果他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好,也許你應該跟他好好溝通。”

“我們沒辦法溝通。到今年7 月,我跟他結婚就已經八年瞭。我用盡各種辦法,想跟他交流,他並沒有表現得冷漠無情,可是他內心始終有一部分封閉著。我不是抱怨他,他從來沒在我面前偽裝成一個開朗的人,當年我就是愛上瞭他的沉默、他的人品。一起生活這麼久以後,我也沒有對他的人品幻滅,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幾乎已經是一個道德上的完人瞭。我仍舊敬重他,舍不得他。隻不過我越來越覺得,他根本不在乎我跟小齊。”

左思安盡管滿心不願意插手父親與繼母之間的感情糾葛,可是看著黯然神傷的施煒,也不禁惻然。她正想措辭安慰施煒,施煒突然握起她的手,她微微一驚,幾乎本能地往回縮瞭一下,然而施煒握得很緊。

“你告訴我,小安,他一直就是這樣一個人嗎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情,讓他變成瞭這個樣子”

她頓時屏住瞭呼吸,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施煒喃喃地說:“對不起,我不是要探求他心底的秘密,我是真的搞不懂他怎麼會這樣。我永遠記得你和他在去措勤的路上相遇的情景,你那麼依戀他,他那麼疼你,看起來真是一個慈愛的好父親,肯為女兒做任何事情。可是後來你們為什麼又再不聯系瞭。

我一提到你,他就沉默不語,起身走開。”

“施阿姨,再提過去的事沒什麼意義。”

“我不是無事生非,小安,我隻是想弄明白,這也許也是他不愛小齊的原因啊。”

“不愛小齊這不可能。”

施煒苦笑:“不要說你不相信,我把這話講給任何認識他的人聽,都不可能有人相信。他一直助養著好幾個藏族孩子,不隻是給他們寄錢瞭事,而是經常寫信跟他們交流,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抽時間去看望他們。他還把其中一個叫格桑的孤兒帶回傢撫養瞭整整四年,直到那孩子考上內地的學校。可是他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卻十分疏遠。”

左思安的腦子亂紛紛的,隔瞭一會兒才明白施煒說的是小齊而不是她,不覺也苦笑瞭。

“我們結婚之前,他說不想再要孩子,我能理解,畢竟他自認為年紀大瞭,再說我當時也有35 歲,一樣害怕做高齡產婦,完全同意他這個條件。可是後來我意外懷孕,發現時已經快四個月瞭。我永遠也忘不瞭告訴你父親這消息時,他臉色像死人的一樣慘白,想也沒想就說:趕緊去打掉。”

此時左思安的臉色也蒼白瞭,她呆呆地看著施煒,說不出話來。

“沒有計劃是一回事,孩子來瞭就是另一回事瞭,我不想放棄做母親的權利。你父親發瞭很大的脾氣,沒人想象得到平時那樣斯文溫和的一個人,會暴跳如雷,而且毫無道理可講。我害怕極瞭,完全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可母愛一發作,還是硬頂住瞭。我想一個活潑健康的孩子生下來,他怎麼可能不疼愛。回頭想想,這想法真是天真得好笑。你也看到瞭小齊,這麼可愛的孩子,見過她的人,沒有不喜歡她的。可從她生下來,她父親就一直表現得很冷漠,不管我怎麼抱怨、懇求,他幾乎從來不抱她,很少跟她玩,跟她總保持著距離。小齊還那麼小,他對她說話的口氣像跟外人說話一樣,親切,講理,就是一點兒也不親熱,弄得小齊一直很怕他。無論我怎麼懇求他,他都不肯打報告調過來,寧可和我兩地分居著。後來就算調到獅泉河鎮來瞭,也經常外出參與文物調研與保護工作,在傢的時間有限。我真的搞不懂,一個會發自內心地關心別人的孩子的善良男人,怎麼會努力跟自己的女兒保持距離如果他在你小時候也是這樣對待你的,你不可能那樣愛他,他來援藏,你也不會萬裡迢迢從內地趕來看望他,對不對”

這一通分析讓左思安既不能點頭,也不能搖頭,隻覺滿嘴都是苦澀,不知道是喝下去的茶太濃,還是心底多年積壓的悲傷一直泛到瞭味覺。而施煒越說越情緒低落,仿佛從來沒有如此直接地面對心裡的困惑。

“我要是說他完全不把傢人放在心上,就冤枉瞭他。我生病的時候,他把我照顧得很好;他隻要回傢,就會主動做所有傢務;我提醒他對小齊不夠關心,他馬上會抽出時間給她讀故事書,教她認字可是我是母親,對比我對小齊的感情,我就知道,他隻是在做他認為該做的事,並沒有付出愛。他對小齊如此,對我就更不用說瞭。”

左思安訥訥地說:“施阿姨,這麼多年,我對父親的瞭解就是網上搜索看到的關於他的報道,事跡很多,很感人,隻是看著遙遠陌生,沒法兒跟自己的爸爸聯系起來,我我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對不起,小安,很抱歉跟你講瞭這麼多。我也知道,你十多年隻見過他一次,匆匆來去,沒義務聽我倒苦水,我也不該向你找問題的答案。我隻是累瞭,大概也灰心瞭,不想再探究下去。如果小齊註定得不到來自父母的完整的愛,我不如帶她回老傢,至少我父母會跟我一起關心她,她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兩人都久久再沒有說話,房間裡十分安靜,不知過瞭多久,外面房門一響,左學軍回來瞭。他走到客房前,左思安與施煒不約而同地看向他,他覺察出不對勁,可是什麼也沒問,隻是說:“讓小安好好休息一下吧。”

“我不累。”左思安站瞭起來,“爸爸,陪我去獅泉河邊走走吧。”

3

獅泉河鎮是一個形狀狹長的城鎮,漫步其中,左思安發現她記憶裡昔日那個寂寥地獨立在荒原上的小鎮已經不復存在,這裡看上去儼然已經是一座繁華熱鬧的小城,道路比過去寬闊,跑著各式出租車和越野車,行人也比從前多,本地居民、外地民工與一身沖鋒裝的驢友夾雜而行,各種口音都有。

不過最讓她驚訝的是,街道兩邊竟然出現瞭不少娛樂場所的招牌,門口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郎談笑出入,越接近獅泉河畔越多。

左學軍顯然很討厭這種輕佻的景象:“現在離河邊看落日還早,我帶你去一條賣手工藝品的小街,你肯定會喜歡的。”

他說的地方並不算遠,是一條無名的狹窄街道,十分安靜,午後陽光隱沒在房屋背後,一個接一個的簡陋店鋪檔口擺放著各式紡織品和木制、皮制、銀制的手工藝品,攤主絕大多數都是藏民,並不像尋常旅遊區小販那樣眼觀六路、口若懸河地兜攬生意,而是安靜地進行著制作,看到有人進來,抬頭微笑。他們中的不少人顯然認識左學軍,用藏語跟他打著招呼,給他倒茶,他也用藏語跟他們交談著。

在這裡,左學軍看上去比在傢裡要顯得放松而隨意。他指給左思安看他認為有特色的工藝品。

“這種橘黃色的木碗是用天然草汁染色的,而且不會褪色。”

“這是藏香,制作工序很復雜,有安神鎮定的作用。”

“她們在織的是氆氌,縫成藏袍可以抗寒擋風雨。”

“這叫十六鈴鐺。”他拿起來搖瞭一下,聲音十分清脆,“牧人常掛在牛羊的脖套或者小孩子的手腕上。”

“有點兒像以前電車起點站出站的鈴聲。”一直默默聽著的左思安突然說。

她頭一次說及過去的生活,左學軍似乎猝不及防,一時竟然做不出反應。“這次回漢江,我坐瞭一次電車,還是走過去的老線路。”

“是嗎”左學軍隔瞭一會兒才說,“這個銀雕茶盤的工藝很復雜,你看這些花紋”

左思安沒有看茶盤,仍舊端詳著那個鈴鐺。

她小的時候,先是上機關幼兒園,後來上市裡一所重點小學,左學軍每天順路接送她。他們住中山路,是無軌電車的起點站,每天隨著一聲清脆悠長的鈴響,電車發車進站。那個時候交通工具有限,坐電車通勤的乘客很多。

沒有座位時,父親會將她護在身前,努力給她撐出一方小小的安全空間;有座位時,他就抱她坐在他腿上。她總有說不完的話,問不完的問題,而他從來沒有不耐煩的時候。

那是她記憶裡最開心的時刻,以至於多年後在異國他鄉,她的男友fred 突然問她:“上海路沈陽路是什麼意思”

她被他生硬的發音弄得怔住,他解釋:“你晚上講夢話,不止一次說到這兩個詞。”

她早就選擇將過去深埋心底,不打算與任何人分享,無法向異國男友解釋這兩個用城市命名的街道名稱所代表的童年回憶與鄉愁,更有內心隱秘被人偷窺的不悅。後來她與fred 發生爭執,fred 惆悵地說:“我是愛你的,但我感覺你總跟我保持著一段距離。”

她無法否認這個指責,更沒想到現在會聽到繼母以同樣的口氣說起與她父親的關系。一想到這點,她覺得胸口一陣發悶。

“喜歡這個嗎”

左學軍拿給她看的是一對銀耳環,工藝復雜精巧。她點點頭:“真漂亮。”

“我買給你。”

“我沒穿耳洞。”他“哦”瞭一聲,準備放下。她說:“還是買下來吧,送給施阿姨,她有耳洞,肯定會喜歡的。”

“好。你喜歡什麼”

左思安隨手指瞭指一串綠松石項鏈:“這個挺可愛的。”

左學軍馬上拿起來:“我買給你。”

她失笑:“爸爸,您是不是急著送我一件禮物,然後圓滿結束這次散步”

左學軍怔住。

“我回來也隻是想看看您,待兩天就走,並不想攪亂您的生活節奏,也不想逼著您談心。但是您到底是我父親,我不得不問問您,您打算怎麼過完你的後半輩子”

“是不是施阿姨跟你說瞭什麼”她默認,他眼神有些閃爍,“她要回她父母身邊盡孝,我當然不能阻攔。”

“您的傢事,我不清楚,也不方便多說。不過一傢人不生活在一起,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不用我來提醒您吧。”

左學軍艱難地說:“我對不起你,小安。”

她舉手阻止他說下去:“不,不要把過去又扯出來,重要的是現在。施阿姨對您很好,小齊又還那麼小,您有的是機會跟她們好好生活。這次我走瞭,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回來,您出於什麼原因想把自己弄成孤傢寡人,不需要向我解釋,但還是好好考慮一下吧。我先回賓館,麻煩您跟施阿姨說一聲,晚飯我就不過去吃瞭。”

左思安頭也不回地走出工藝品街,在這個小城鎮認清大致的方向,根本不必擔心迷路,隻是她急於離開,忘瞭身處高原,步子邁得太快,很快就覺得心跳得受不瞭。

十分鐘後,她隻能蹲下大口喘息。周圍行人見慣不驚,從她身邊走過。

缺氧與獨處異鄉的空虛感覺強烈地襲來,她突然懊悔這一次探親之旅。

從動念那一刻起,她就再也沒辦法勸阻自己,如同發瞭瘋一般上網查航班信息,力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所有能想到的地點和人物串聯起來。她先是去緬因波特蘭探望母親,於佳與她的美國丈夫peter 生活得看似平靜無波,一看到女兒突然在非假日的時間出現,高興之餘,多少有些疑惑,旁敲側擊地打聽她的生活狀況,盤問她與男友的感情進展,當上住院醫生之後有什麼打算。而這些她都回答得十分含糊,就算她母親是事業型女性,與一般過於關心女兒的母親不同,也無法感覺滿意。

她在那邊隻住瞭一天便告辭瞭,取道北京飛回漢江市,高翔見到她之後,首先流露的是警惕,他甚至親自追上她,盯著她一路從劉灣回漢江,直到送她上瞭飛機。與父親的見面更不必說,她身不由己地參與瞭他的傢事,而且說得聲色俱厲,仿佛不是久別後的探望,更像挾怨而來,借題發揮。不論在什麼地方,她都已經是異鄉人,與別人的完整的生活格格不入。

她頭暈目眩,手腳發麻,知道自己又出現瞭呼吸性堿中毒。她勉強抬起雙手攏在一起罩住口鼻,試圖自行調節,這時,一隻有力的手臂把她拉瞭起來,不聲不響遞給她一個牛皮紙袋。她如逢救星,馬上罩在臉上開始調整呼吸,一抬頭才發現,站在她面前的是高翔。

她猛然放下紙袋:“你怎麼來瞭”

高翔毫不客氣地拿著她的手強行將紙袋扣回到她臉上,沉著臉說:“別說話。”

她隻能慢慢呼吸,讓排出的過多的二氧化碳一點點回到體內,等稍微好轉,她移開紙袋,急急地說:“你瘋瞭嗎為什麼這樣不信任我,非要跟看犯人一樣盯著我你忘瞭你上一次差點兒在阿裡送瞭命”

“別激動,我沒事。倒是你,還是個醫生,居然又把自己弄得這麼狼狽。”

她氣急敗壞,呼吸再一次變得急促凌亂,說不出話來。

高翔一手握住她的肩,一手重新用牛皮紙袋罩住她,說:“不許再說話,什麼也別做,呼吸。”

陽光燦爛,空氣澄凈得沒有塵埃,時間一分一秒走得悠長而分明。等她呼吸恢復正常時,她已經鎮定下來。

“高翔,你不能待在這裡,太危險瞭。”

“我說瞭我沒事,不用緊張。”

“不,上次你差點兒死在這裡,不能再這樣冒險,趕快回去。我這就去賓館取行李,改簽機票離開阿裡去北京,然後馬上回美國,保證再也不回國瞭。

這次我一定說話算數。”

《誰在時間的彼岸(亦舞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