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白雪、紅顏

令敵來就,我蓄力待之,不往赴敵,恐人勞也。

——《武經總要》

雷炮臨死前去瞭哪裡?

王哈兒仔細回想昨天見到雷炮時的情形,那時雷炮正在歡喜自己升補瞭禁軍,連他爹那些錢的事都忘瞭。說話的口氣盛得吹大風一般,哪裡能看到半點將死的影兒?

王哈兒想不出什麼來,便先去找見雷炮的幾個朋友,挨個打問瞭一轉,那幾個人都說那天沒見過雷炮。王哈兒仔細留意,那幾個人都不像在說謊。他又回到東水門外的軍巡鋪,偷空溜進去,在後頭廚房裡找見瞭雷炮那個廂兵夥伴付九,付九正掄著把斧頭劈一塊木頭。

“你怎麼做起木匠活兒瞭?”

“王承局?”付九忙停住手、直起身,擦著汗說,“廚房裡石炭燒完瞭,去炭鋪買,炭鋪又斷瞭貨。眼看要煮夜飯瞭,那幾個軍爺片刻都晚不得,我去河灣那頭拾瞭些爛木頭,今天將就著燒火。”

“哦,雷炮死瞭,你知道瞭吧?”

“嗯,活活唬死我瞭,好生生一個人這麼就歿瞭。昨天還剛升補瞭禁軍呢。”

“昨晚他去瞭哪裡,你知不知道?”

“不清楚,他在正屋桌上吃瞭飯,那幾個軍爺去城裡逛,他進來和我說話,才說瞭兩句,忽然想起什麼,急沖沖就出去瞭。”

“你們說瞭什麼?”

“嗯……”付九朝門外望瞭望,見那幾個禁軍都不在,這才繼續放心說起來,“他讓我上肉菜時,偷偷給自己留一點,可我哪兒敢啊。我還跟他吐苦水,說我自己人才沒有,嘴又笨,若能有欒老拐那張嘴,也好過些。他沒聽完,轉身就走瞭。果真是鬼攆著他,火急投胎去瞭。”

“欒老拐?”

“嗯,你別瞧欒老拐又老又跛,憑著那張缺牙的嘴,卻到處都能唆些油湯油水——”

“嗯,那老拐子一張老嘴是會抹油。我還有些事,先走瞭。”

王哈兒心頭一亮,轉身離開瞭軍巡鋪。才走到路口,就看見黃三和吳七從虹橋那頭走瞭過來。

“如何?”

“牙縫裡頭尋餘糧,總算剔出些肉絲來。”黃三有些得意。

“哦?少油嘴,快說!”

“解庫的夥計阿五和曹廚子果然有些掛搭。”

“什麼掛搭?”

“每回他去溫傢茶食店買吃食,都要鉆到後頭廚房,跟曹廚子說話。”

“這是我查出來的。”吳七忙插嘴。

“哦?你是從哪裡打問到的?”

“曹廚子自己說的。”

“你個呆漢,當面去問曹廚子瞭?”

“嗯。黃三去別處查瞭,讓我在溫傢茶食店打問。我進去要瞭碗面,面都吃完瞭,卻不知道該怎麼打問,正在犯愁,幾個客人進來瞭,店主和那個侍女都去招呼,我就趁機溜到後頭廚房,直接找見曹廚子,跟他問的——”

“你怎麼問的?”

“我說你認不認得香染街解庫的夥計阿五?”

“他怎麼說?”

“他說認得,還抱怨說那個阿五嘴最饞,每回去他傢店裡買吃食,都要鉆到廚房,纏著他說話,見到什麼肉,都要趁機往嘴裡塞兩口。”

“還有呢?”

“沒有瞭。”

“你這麼問,他沒覺著怪?”

“他問我為啥問阿五?”

“你怎麼說的?”

“我說我就是想問問。”

“然後呢?”

“然後我就出來瞭。”

“你個愣子!”王哈兒又氣又笑,踢瞭吳七一腳,隨後瞪向黃三,“你個黃油嘴,把活兒甩給吳七,自己快活去瞭?”

“冤枉!我跑瞭十幾裡地去打問,腿都快扭筋瞭,您瞧我頭巾上這些汗水。”

“我管你扭不扭筋,問出什麼瞭嗎?”

“那當然。一件極隱秘的勾連都被我給挖出來瞭。曹廚子有個姑媽,住在城南廂紙草巷,她傢隔壁有個老婦人姓何,是個穩婆。解庫夥計阿五出生時,就是那婦人接的生。您說巧不巧?”

“哦?”王哈兒心裡一動。

蔣沖敲著木魚,一直念著假經。

靈堂內,楚傢上上下下有十幾口人。蔣沖橫下瞭心,就算被察覺,最多吃一頓打,無非被趕走。就像當年在傢鄉時,和堂兄一起耍鬧,到處捉弄人。於是他放膽混念著,念瞭好一陣子,似乎沒有一個人察覺。他放瞭心,暗暗偷笑著,繼續裝模作樣。

念瞭一個多時辰,身邊那個四五歲大的孩童哭起來,說膝蓋痛,跪不住瞭。楚滄的孀妻馮氏先柔聲勸慰著,但孩童畢竟是孩童,哪裡能忍住痛?馮氏有些惱,哭著責罵起來:“你個不孝兒,才為你爹跪瞭這一會兒,便受不得瞭?”雖然是罵,聲音卻極輕柔溫婉,聽得蔣沖滿心受用,巴不得馮氏多罵幾句。他這心裡一打岔,嘴裡不由得走瞭腔,他慌忙收住神,繼續念起他的假經。

旁邊那個眼睛細長的婢女走到馮氏身邊,輕聲說:“夫人,兩個小哥兒已經跪瞭一個多時辰,這麼點年紀,已經算是大孝瞭,該讓他們歇歇瞭。”

馮氏沒有應聲,那個婢女轉頭吩咐旁邊一個仆婦:“秦嫂,你帶兩個哥兒到後邊吃些東西去。”

那個秦嫂答應一聲,扶起兩個孩童,輕步牽走瞭。

蔣沖這時已經念得口舌發麻,雙腿盤曲瞭這麼久,更是僵痛。心裡好不羨慕,卻一刻不敢停,繼續敲打著木魚,胡亂念著,聲音越來越含混。

天已經黑瞭。

韓世忠雖然饞酒,但有公事在身,梁興也被心事贅著,兩人便沒有盡興喝,到六分醉時,便歇瞭杯。兩人一起進瞭城,韓世忠要去內城,兩人便在路口道別。

“梁兄弟,你那事,能收手,還是收手吧。”韓世忠鄭重勸道。

“大哥為何這麼說?”

“這事能和梅船扯上幹連,自然極不尋常。既然死者不是蔣凈,他們又沒能陷害成你,這麻煩少一樁是一樁。”

“不是我不願意收手,是他們不容我收手,眼下我連自己住處都不能回。另外,左軍巡使顧震大哥把這事托付給瞭我,我已經答應瞭。”

“那你諸事當心。我還要在京城盤桓幾天,有什麼麻煩一定去尋我。”

“好。”

梁興拜別瞭韓世忠,又趕往城南施有良傢。一路上他始終留意,仍然沒有人跟蹤。長街夜風,吹得酒勁沖起,他不禁有些焦躁。要拼要殺,他都不怕,但始終這麼影影綽綽、不明不白,連也不成,斷也不成,最是熬煎人。

到瞭施有良傢,他抬手敲門,半天沒人應,透過門縫朝裡張望,院裡黑漆漆,沒有一點燈光。正在驚疑,隔壁門開瞭,走出一個老者,是施傢的老鄰居。

“梁教頭啊,你不知道?他們已經走瞭。”

“哦?哪裡去瞭?”

“施主簿被差遣到西京洛陽任職,今天一早就雇瞭輛車,接瞭妻兒,去西京瞭。粗笨傢夥都沒帶,全留給房主瞭。”

“是施大哥自己回來搬的?”

“沒有,他忙公事,隻雇瞭輛車,派瞭兩個力夫過來搬的。”

梁興聽瞭,心裡一沉。謝過那老者,轉身離開。若真是職務遷轉,哪裡會這麼急?施有良自然是得知甄輝已經送瞭性命,為保命,舉傢逃走瞭。梁興不由得一陣慨嘆,自己在京城雖然相識不少,但摯友隻有這幾個。先是楚瀾遇害,接著施有良和甄輝背叛,短短三天,這兩人又一死一逃,這究竟是怎麼瞭?

酒力催動悵悶,念及義兄楚瀾,他顧不得夜晚街頭空寂,粗聲詠唱起昨天所填的那闋《憶王孫》,悲意湧起,眼中竟滾出熱淚來。幸而夜晚無人看見,他也無須遮掩,邁著微有些踉蹌的醉步,一路放聲唱著。

出城行瞭一裡多地,穿過熙鬧的南郊夜市,拐到一條小街,街口是一座燈火熒煌的彩樓——劍舞坊。這是一座為軍營開設的妓館,樓上樓下人影穿梭,笑聲、歌聲、器樂聲混作一片。

梁興這時酒意已經散去,他在路邊略停瞭停,左右環顧,確信沒有人跟蹤後,才繞到後街的小門,輕輕敲門。片刻,一個中年仆婦開瞭門。

“一聽這敲門聲,就知道是梁教頭。許久沒來瞭呢。”

“竇嫂,那間偏房還空著嗎?”

“紫玉姑娘一直讓留著呢。”

“多謝!”

“戚媽媽在前頭,紫玉姑娘還在樓上陪客。”

“不須驚動她們,我隻是借宿一晚。”

“那您自己先進去,我去給您提壺熱水。”

梁興走進樓邊一個小月門,裡頭是片小小庭院,鑿瞭片水池,搭瞭座小亭,一灣流水,幾株梅杏,靠北有一溜房舍,是妓館媽媽及幾個主管的宿房。院裡這時空寂無人,月光照得地面清亮。

梁興沿著窄廊走到最裡頭一間房門前,輕輕一推,門沒鎖。他進去先伸手在門邊櫃子上摸到蠟燭和火石、火鐮,打著火,點亮瞭蠟燭。那蠟燭還是他最後來那晚燃剩的半截。他端起銅燭臺,照著一看,屋裡陳設全都照舊,仍然整潔精雅。他心裡不由得一陣感念。

過去兩年,他常來這裡。那時這劍舞坊的頭牌名叫鄧紅玉,是汴京“念奴十二嬌”中的“劍奴”。蕭逸水那首《念奴嬌》中的“劍影凝紅玉”說的便是她。鄧紅玉酷愛武藝,一把劍舞得碧水流雲一般。她聽說瞭梁興名頭後,親自到營門口等候拜見梁興,要拜他為師。梁興見鄧紅玉不但姿容美艷,而且性情真率、話語爽利,當時便心神俱醉,連假意推辭兩句都忘瞭。

劍舞坊的戚媽媽特地在這小院裡給梁興留瞭這間宿房,任由梁興歇止出入。梁興便傾心教鄧紅玉武藝,授受之際,一來二去,兩人漸漸生出情愫。

然而,鄧紅玉名列汴京“念奴十二嬌”,又是營妓,不同於坊間行團,兩千貫都未必能替她脫得瞭妓籍。梁興隻是一名禁軍教頭,一個月除去兩石五鬥月糧,隻有一貫奉錢,幾輩子也攢不出兩千貫。他自小隻醉心於武藝,從來沒想過賺錢的營生,生平第一回為錢犯愁。

鄧紅玉看出他的心事,悄悄跟他說:“不怕,錢我攢的有,隻要你有心。”梁興卻有些不自在,堂堂男兒,怎麼好使女人傢的錢?他正在躊躇,鄧紅玉卻染瞭病癥,診出來是女兒癆,不到半年,牝鹿一般健矯的身子便隻剩一把瘦骨,去年春天,竟懨懨而亡。

過瞭這一年,梁興心中傷悲才漸漸平復,此刻再回到這間屋子,又勾起舊痛。他呆坐燈前,春寒泛起,後背一陣陣發冷。想起初識時,第一次來這裡,那天正下著雪,兩人在院中梅樹邊試劍。一套劍舞罷,鄧紅玉原本白膩的面龐泛起一片潮紅,襯著身後的梅紅,明艷至極……念及此,梁興心底悲意湧起,無以宣泄,不由得沉聲吟瞭一闋《步花間》:

當時白雪憶紅顏,梅在小橋邊。纖纖素手呵暖,笑語慰春寒。

燭心短,淚痕長,又一年。雪消雲散,梅落人單,怕見月圓。

他正滿懷淒愴、低聲吟詠著,門忽然被推開,一個清亮如銀的聲音傳瞭進來:“梁哥哥竟然會填詞?我怎麼從不知道?”

一聽聲音就是鄧紅玉的妹妹鄧紫玉。梁興忙收住情緒,扭頭望過去。鄧紫玉裊裊嬈嬈走瞭進來,烏油油墮馬髻,銀閃閃鑲玉冠,斜插一枝銀步搖,綴著一串紫水晶。纏枝紋鑲邊的茜色錦褙子,碎瓣紋淺紫軟羅衫裙。如同一枝風中輕搖的紫藤花。她的面容和姐姐紅玉有幾分像,但紅玉眉目清朗,紫玉則俏麗媚人。

鄧紫玉掩上門,並不走近,斜倚在門邊,似笑非笑盯著梁興:“梁哥哥這麼長情,竟還記得我傢的門呢。”

“一直說要來看望你和戚媽媽,隻是……”

“是呢,正月十七那天,你在對面樓上,隔著街,一定是巴巴望著這邊想我們呢?這麼寬一條街,得帶多少幹糧、累壞幾匹馬,才能跨過來呢?”

“嘿……”梁興一直有些怕鄧紫玉話語鋒利,忙賠起笑,“那天是被朋友強拽過去——”

“是呢,又絕色,又姓梁,取個名兒,偏也叫紅玉。隻一聽這名兒,梁哥哥的魂兒怕是已經蛾兒向火一般飛撲過去瞭。在那邊歡夠瞭,都忘瞭街這邊人雖然醜笨,卻備好瞭醒酒湯、燙腳水,一直往半夜裡苦等。”

“那天被他們強灌,吃醉瞭,如何回去的,我自己都不知道。”

“梁哥哥莫不是以為我在吃醋?哪怕這醋汴河漲水一般,也流不到我跟前。”

“哪裡?你莫亂說。”

“還有我敢亂說的地兒?不過是一個紅玉走瞭,又一個紅玉來頂窩。花都一年一開、一年一敗,我寒什麼心呢?”

梁興被她刺中心事,再說不出話,垂下頭,望著燈花,深嘆瞭一口氣。

駐紮在京城的禁軍整日無事,許多指揮營連操練都荒廢瞭。這些禁軍領瞭錢糧,整日想的,無非是去哪裡玩樂。正月裡更是如此。那天,梁興軍中的幾個朋友自己沒錢,正好撞見楚瀾,便奉承著楚瀾攜帶他們去遊樂玩耍。楚瀾便也強邀著梁興,一起去這街對面的紅繡院,說紅繡院新來瞭個絕色女子,名叫梁紅玉。梁興一聽“紅玉”這兩個字,心裡自然十分厭拒,卻沒法說出口,又抗不過楚瀾和那幾個朋友強勸,隻得一起去瞭。

那個梁紅玉果然英姿出眾,又會舞劍。她父兄原是禁軍將校,被派遣至江南,去年年底方臘起事,禁軍太平閑散慣瞭,陡然遇到亂賊,全然不知該如何應敵。她父兄因貽誤戰機被斬,合傢受到牽連,她也被配為營妓。

她本來不叫紅玉,她傢院主瞧著鄧紅玉病亡,汴京念奴十二嬌中“劍奴”的名號空瞭出來,始終沒人能填補,便給她取名“紅玉”,想扶襯起她,頂“劍奴”的缺兒。那天席間,梁興聽眾人都不住聲叫著“紅玉”“劍奴”,不但刺耳,更加刺心,又不能說什麼,隻得悶頭喝酒,將自己灌醉瞭事,最後被朋友雇車載瞭回去。

“當時白雪憶紅顏,梅在小橋邊……”鄧紫玉忽然輕聲吟道,隨即又輕嘆一聲,“姐姐也算不虧,走瞭一年,還有人念著她,給她填詞……”

梁興聽瞭,卻心生疚意,這一向,他已經不再像往日那般,時時會念起鄧紅玉……

“梆當”一聲,小木槌跌落到地上。

蔣沖猛地驚醒,忙先向旁邊望去,這時已近深夜,馮氏仍靜靜跪在楚滄靈位前,微垂著頭,並沒有看他。她身後七八個仆婢,幾個跪著,幾個靠墻站著,全都在打盹兒。隻有那個細長眼的婢女還清醒著,她跪在馮氏身側,扭頭朝蔣沖望瞭過來,眼裡微露出些笑。

蔣沖臉一紅,忙伸手去抓木槌,木槌卻滾到瞭身前兩尺多遠的地方,夠不著。他的腿已經盤曲得僵硬,動不瞭分毫,隻得盡力伸直手臂,夠瞭半天,才總算夠到。他攥緊木槌,敲動木魚,又繼續胡念起來。

從中午進來開始念,隻在傍晚歇瞭片刻,吃瞭點齋飯,凈瞭個手,而後便一直念到現在。他的嗓子早已幹啞,越發聽不出在念什麼瞭。渾身更是疲乏得幾乎要癱化。他一邊念,心裡一邊抱怨,好不想,歹不思,偏生要撿這麼一樁苦差事來做。從小到大,雖然從沒富裕過,卻也從沒遭過這種罪。

然而,他卻不能停。

不知道又念瞭多久,他又昏昏欲睡,木槌再次從手中跌落。他忙又驚醒,伸手去撿。扭頭見那個細長眼婢女湊近馮氏,輕聲說瞭句話,馮氏點瞭點頭。那婢女便站起身,後面兩個仆婦也忙都站瞭起來,一起扶起馮氏,攙著她向後面走去。

細長眼婢女回頭朝蔣沖說:“師父今天也歇瞭吧,明天再念。”

蔣沖如同聽到大赦,忙點瞭點頭,剛要爬起來,卻見膝蓋旁邊有個小紙團,不知什麼時候丟在這裡的。他微一納悶,伸手將紙團抓在手心裡。這才費力爬瞭起來。

一個年輕男仆擎著盞油燈,走過來說:“請師父跟我來。”

蔣沖腿僵得動彈不得,拍打瞭一陣,這才勉強能走,連瘸帶跛,跟著那男仆走到西邊一個小院。那男仆打開右邊第一扇房門,將油燈遞給蔣沖:“師父就在這間廂房安歇吧。”

蔣沖道聲謝,接過油燈,慢慢走瞭進去,房間裡佈置得十分清整,陳設比堂兄蔣凈傢的客房要雅氣許多。他見那男仆回身走瞭,便關上瞭房門,將油燈放到桌上。

想起手心裡那個紙團,他忙湊近燈光,小心展開,是撕下來的一小角白紙,上面寫著兩個字:

救我。

《清明上河圖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