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活菩薩

第616章 活菩薩

文磐石問的,是所有人。

景容:“怎麼?你希望本王殺瞭你們所有人嗎?”

“……”

“你若是想要本王雙手沾鮮血倒也不是不可以,但紀先生為你們求情,也再三擔保,本王也細細想過一遍,斟酌一二,若真殺瞭你們,到時候你們的十萬大軍必定謀反,結果隻會是得不償失,既然如此,倒不如放瞭你們,本王還能扣上一個人情,再等案子查明,再做定奪。”

文磐石對他此言有些意外,卻也十分感激。

他本就是武將出聲,向來敬重景容這種人。

啞語片刻,突然雙手附上,施瞭一禮。

“容王這份恩,文某自會記一輩子,之前的事,也請見諒,若是將來你我當真為敵,文某也不會傷你分毫。”

“本王倒希望……不會有那一天。”

是啊!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兩軍交戰,害的,隻會是百姓。

文磐石深沉著臉,什麼話也沒說。

那天,景容下令將人都放瞭,原本像擠餃子的監牢也終於恢復瞭平時的狀態。

衙門也是一樣!

該”威武升堂“的衙役,依舊”威武升堂“,該守著門口的還是守著門口,該在街上巡邏的繼續巡邏……

一切都恢復到禦府原先的面貌。

禦府百姓未道一句,也未知道一絲。

但司傢和文傢依舊被封瞭,文磐石暫時遣散瞭自己手底下的兵馬,帶著文夫人和小汐月住進瞭自己兒子文閑所在外的那座宅子裡。

其樂融融過著日子。

而丟失的賑災銀也從山洞裡被尋到,重新搬回到瞭驛站裡,但此次,是由景容的人全天看守,密不透風,誰也接近不瞭。

可——

這筆銀子該怎麼辦?

瑯泊安置好那筆銀子後,就匆匆前來向景容稟報,“王爺,賑災銀現在找回來瞭,是不是該分發給百姓?或者置辦些物資之類的?”

那天潛入司傢密室被抓後,瑯泊確實受瞭傷,臉上被人掄瞭幾拳,現在還青紫著,好在那些人的目的是為瞭引景容上鉤,所以當時並沒有殺他,隻是將他捆綁在密室裡,莫若去拆炸藥的時候,將他救瞭出來。

出來後,他就一直在跟進這次賑災銀的事。

景容聽他稟報,眉頭皺得老高,思忖道,“賑災銀找回一事絕對不能聲張,但若將銀子一直壓在驛站也不妥當,可將銀子分發給那些百姓,到時候,朝廷必定會知道。”

“那那筆銀子怎麼辦?”

該怎麼辦?

景容也發愁起來。

來回走瞭幾圈,腦子裡飛速運轉著,想盡快謀出一個好辦法來。

“咦!”他雙眸一抬起,“本王倒有個好主意。”

“什麼主意?”

“你帶一些人,等到天黑之後,暗中將銀子送去給那些窮苦百姓,記住,絕對不能露出行跡,行動的時候也要抓快,不被人看到。”

挨傢挨戶的送去!

這招確實可行!

那豈不是做好事不留名?

瑯泊誇贊,“還是王爺聰明。”

“行瞭,你趕緊去辦,越快越好。”

“是。”他剛要去,可又嚴肅的問道,“王爺,屬下還有件事想說。”

“說。”

“王爺此次是來查賑災銀丟失的案子,可現在明明查到瞭卻不能聲張,也不能上報朝廷,若是將此案隱瞞下去,那王爺……豈不是永遠也回不瞭京瞭。”

聽言,景容臉色深沉。

良久——

“既然是決定好的事,便不會改主意。”

“王爺……”瑯泊想再勸一勸。

“行瞭,你也不要再多說瞭,本王會修一份文柬去京城,稟明父皇,賑災銀一事無法偵破。”

瑯泊無話可說,隻能低聲嘆氣。

隻要自傢王爺如實上報,皇上便會下令讓他回京,可是,王爺決心隱瞞,回京之路,便十分坎坷。

可景容始終認為,舍小為大,方是大才。

那天,景容立刻修瞭一份文柬,派人快馬加鞭的送去瞭京城。

瑯泊也暗中帶著人挨傢挨戶的給百姓送去銀子。

一時間,整個禦府縣的百姓都在傳有位神仙拯救蒼生,憐憫他們,便施來救命的銀子,保人一命。

有人說,那是財神下凡施銀。

有人說,是武林豪傑,劫富濟貧。

有人說,那是有錢人傢送來的。

有人說……

亂七八糟,很多版本。

反正傳得活靈活現,酒館裡、茶樓裡、賭坊和妓院……全部都傳開瞭。

茶樓裡的書先生則說的更加神奇瞭。

他一把折扇打開,抓起手邊的花生,往嘴裡丟瞭一顆。

開始有聲有色的道來,”據說,那天晚上,某位大漢夜中醒來,剛剛睜開眼,就看到一道光線從窗戶外射瞭進來,那是五顏六色、光芒萬丈啊,隻聽見嗖地一聲,一道身影從窗外進來,那人一身白衣翹角靴,發落三千至細腰,杏仁眼、櫻桃嘴,柳葉雙眉高精鼻,模樣生的那是百魅不得,那人手一伸,一道微光從指尖上泛來,白花花的銀子便落在那位大漢手中,掂量掂量,可見銀子不少啊,那是活菩薩顯靈,拯救我們禦府百姓。”

啪啪啪——

聽書的人全都在鼓掌。

有人道,“我也看到瞭,確實是一位女菩薩。”

“是啊,其實當時我也看到瞭,那晚我幹活到很晚回到傢,剛一推門進去,就看到一道影子閃過,桌上,就放著一包銀子。”

“那麼神奇?”

“可不是嗎?我看,一定是上蒼看咱們可憐,就送來銀子救濟咱們瞭。”

大夥連連點頭。

卻又有人嘆聲道瞭一句,“你們說,這往年朝廷下發的賑災銀不翼而飛,是怎麼回事?”

“誰知道啊,反正說是送到衙門的時候,裡面裝的都是石頭,一個銀子沒見著,依我看,指不定其中有什麼貓膩。”

這話才說完,那人頭上就遭來一把折扇狠敲一下。

說書先生說,“你小子,真是口無遮攔,這朝廷的賑災銀丟不丟,有沒有貓膩,豈是咱們這些老百姓議論的?你最好不要在這裡胡說八道,免得被人抓去,將你送到衙門挨板子。”

《畫骨女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