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狀元之屬,本該是你才對

第759章 狀元之屬,本該是你才對

兩夥人進到京城的大路上後,就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去瞭。

一個是亦王府。

一個是容王府。

互不幹涉!

景容和紀雲舒前腳回到府上,後腳就有小廝前來通報。

“王爺,商大人求見。”

“商大人?”

腦子裡搜索一遍後,朝廷裡有這號人物嗎?

小廝攏瞭攏腰,說,“是翰林院的編修商大人,他昨日就來瞭一回,但王爺您去瞭城郊,所以當時小的就請他回去瞭,這會又來瞭。”

哦!

原來是鳴山書院的商卓。

小廝詢問,“王爺見還是不見?”

照理說,商卓怎麼也是剛剛上任不久,現在就來容王府走動,難免會落人口舌。

但畢竟也有一面之緣,人都來瞭,總不能將其趕出去吧?

景容看瞭紀雲舒一眼,“你怎麼看?”

“他既來瞭兩回,不管是要事還是閑事,進來坐一坐也無妨。”

“嗯。”

於是,便準人進來。

小一會,商卓隨著領路的小廝進來。

他身著素服,手捧一個長盒,垂目不視。

依稀可見為人臣子、畢恭畢敬的模樣。

他行至屋內,盡深一禮,“參見容王。”

數月不見,身上多瞭些官傢的行頭禮數。

“商大人不用客氣。”

“原本在王爺進京當日就應該前來拜訪,隻因諸多事情纏身,得空後,昨日才來的,豈料王爺忙著枯井案不在府上,故而今日再來一趟,希望沒有打擾王爺。”

還是和以往一樣,謙和有禮。

景容上下審視瞭他一遍,“時隔數月不見,你已高中,本王理當道你一聲恭喜。”

“是王爺洪福庇佑,才讓下官得以入瞭翰林院,進瞭編修。”

“應是你自己有本事才對!”

景容這話,可不是客氣之言。

商卓是何等人才,眾人皆知,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亦有過人的臨摹能力。

畫得一手好畫,寫得一手好字。

翰林院編修一職,實在有些屈才。

商卓嘴角帶笑,垂眸一低,又轉而看向一旁的紀雲舒,同樣施瞭一禮。

“見過紀先生。”

紀雲舒起身,回禮,“商大人有禮。”

“未曾想還能與先生在京城見面,是商某之幸。”

“當初鳴山書院一別,在下就心定大人能高中,如今得成,乃實至名歸。”

“借先生祥言。”

商卓客氣。

隨即,他將手中帶來的盒子朝景容面前遞去,道,“知道王爺從不收朝禮,下官帶來的是一份心思,還望王爺不嫌棄。”

不是朝禮,是心思。

這理由,讓人不得不收啊!

景容接瞭過去,打開盒子,裡面是一副卷軸。

拆線展開。

原是一副畫。

乃是百鳥圖!

畫中,林中鳥兒或嬉戲,或展翅,或落在枝頭……

栩栩如生。

商卓,“不知王爺喜歡什麼,便畫瞭下官最拿手的畫作。”

景容欣賞著手中的畫,不禁點頭贊美,“果然,商大人的畫作堪稱神作,畫中之物猶如映在眼前,惟妙惟肖。”

“多謝王爺誇獎,隻是拙作,王爺喜歡就好。”

“這畫,本王很喜歡。”

他將畫遞給瞭紀雲舒,讓她也欣賞欣賞。

那畫中精髓,連紀雲舒都要自嘆不如。

“相信這世上能將白鳥畫得如此傳神的,也隻有商大人一人你瞭。“

由心而發。

商卓低瞭低頭,以作謝意。

合上畫軸。

她突然問起,“對瞭,不知……林殊現在如何?聽聞他高中狀元,進瞭修撰,你與他一同在翰林院,應知道些。”

提起那人,商卓的神情就沉瞭下來。

他如實回道,“不瞞先生跟王爺,自從皇帝下旨出甲那一日,我與林大人就不似在書院那般小吵小鬧、胡來亂作瞭,而我與他……雖同在翰林院,但他是修撰官,接觸的是皇室文案,我卻隻是編修,整理的是六部之事,所以……極少交流。”

話裡有話。

景容道,“是因亦王?”

直接挑明。

呃!

商卓震驚,“王爺怎麼知道?”

他是王爺,能不知道嗎?

“朝中之事,明眼人都看得見,而且本王進京當日,大理寺的餘少卿就說瞭有關林大人的事,想來,他能高中狀元,也是受瞭亦王的恩。”

景容稱呼林殊為一聲林大人!

“確實如此。”商卓嘆瞭一聲氣,懊惱不已,“就在皇上決定一甲的前一天,亦王就派人將他接去瞭亦王府,我本該極力勸阻,隻是林殊的性子如何,王爺和先生都知道,他若是執拗起來,旁人拉都拉不住。”

“各有選擇,不得強求,隻是……本王擔心你心有怨言。”

“王爺此話怎講?”

“論才學也好,人品也罷,你都絕對拔得頭籌,勝他三分,狀元之屬,本該是你才對,但林大人是因亦王暗中行通,才被封為狀元,你心中難免會有一根刺。”景容說。

但商卓卻笑瞭笑,釋懷道,“下官能得一甲,就已經知足瞭,又怎麼會有怨言?縱使心中真有一根刺,也隻是一根不起眼的刺,可作不計,而且,都是在朝為官,為朝廷盡力,不分位居高低。”

心胸寬廣。

沒有小人之心。

景容:“你能這樣想固然最好,名號,不過隻是名號,若真有本事,即便擱置山野林間,也是可用之才。”

“王爺說的甚是。”

“本王也果然沒有看錯你,你能放下怨言,安心為官,此等心性,極少人能有。”

商卓笑瞭笑。

景容又揮瞭下手:“罷瞭,不談此事瞭。”

畢竟,現在林殊是亦王的人,私下談論,沒有意義。

話題結束後,三人又寒暄瞭幾句。

商卓因還有公事在身,不便多留。

臨走之前,說,”若王爺有需要下官的地方,隻需知會一聲,下官必定竭盡全力、在所不惜。”

表明自己的立場!

人走後,望著那道背影,景容說,“商卓性子穩重,又明黑與白,雖然目前隻是翰林院的編修,但若為本王所用,日後,自是本王在朝中的左膀右臂。”

高評價!

其實,景容早早就打瞭這個主意。

當然,紀雲舒也表示認可。

d

《畫骨女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