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尋找線索

嶽明清揮揮手,帶著刑部的侍衛們匆匆直向著東城門而去。他要去驗證林件所說的話。他卻並不知道,當他們離去之後,林伯的腰也不弓瞭,臉上的驚嚇之色也沒有瞭。就像是變魔術般的像是換瞭一個人。

這時的林伯一臉的堅毅與睿智。哪裡還看得出卑微而弱勢。

“林伯,好險,這個嶽明清還真不是那麼好應付的,可憐瞭林伯的手,你看都烏青瞭,快去內堂,讓小的幫你敷上傷藥。”

琴行裡的夥計亦凡心疼林伯為瞭麻痹嶽明清而做自虐的行為。不過這種方法倒不失為是最為有效的辦法。最終還是把那陰險狡詐的嶽明清給騙過去瞭。

“這點苦算得瞭什麼,大夥兒都安全瞭這才是林伯最大的心願。”

林伯邊走邊說,他的顧全大局讓琴行裡的夥計都自嘆不如,對他是敬愛有加。

嶽明清心急如焚的趕往東城門。他即盼著林伯所言之事是真的,又盼著那不是真的。若是真的則說明知心琴行跟黃清節的失蹤無關,若不是真的那麼知心琴行的人膽敢哄騙於他,那麼黃清節恐怕也是兇多吉少瞭。

一路想著心事,並不需要多久就奔到瞭東城門。

刑部裡的人時常出城辦案,各大城門裡的守衛早就對於刑部的相關人物都瞭如指掌。他們看著嶽明帶領著一幫弟兄匆匆而至,連忙打開瞭城門,看樣子就知道是接到瞭緊急公務需要出城的樣子。他們可不願意讓刑部的人給安個延誤戰機的罵名。

正當守門的侍衛不需要交待就打開城門裡,卻見嶽明清及一幹手下馬頭一轉,就棄瞭馬,直奔城門的交接室而去。他們面面面面相覷的對望瞭幾眼,又趕忙著把城門給合攏關上瞭。

“把四日前的出城文錄取來。”嶽清明直奔交接室,一進去就急忙吩咐屋內的守衛給他取來記錄本。

守衛雖然覺得這有些不合規矩,但是久居此處的他也是知道,規矩也都是給老實定的。嶽明清他也是認識,知道以他的身份想要補幾份搜查令過來都可拿得出來,自然是不敢怠慢的沒有堅持要他們出示搜查令,就雙手捧上瞭記錄本。

嶽明清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他是否期待在登記本中要不是看到曉月的名字。他依然矛盾著,即想看到曉月的名字又不願意看到。

就在如此的矛盾的心理下,他翻到瞭四天前的記錄文件。當曉月的名字赫然印入他的眼簾時,他手中的記錄本一松,連多詢問此曉月是不是知心琴行的曉月的力氣也沒有瞭。

他知道根本就不需要他詢問,他還不至於覺得會有人假冒曉月之名簽下她的名字,這守城的會盡職盡責的不但需要出關的簽字還需要摁下手印的,那是做不得假的。

曉月是四日前出城的,他們三日前還見過黃清節的面,如此說來黃清節的失蹤還真的跟那曉月沒有關系瞭。

至此,黃清節的消息到此就算是完全的如那斷瞭線的風箏,瞭無痕跡,找不到下一步的線索,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查去。線索到此就完全的斷瞭。

這等大事嶽明清不敢大意,他強打起精神,縱身躍上馬背,朝著攝政王府快速地奔去,此事他必須去向攝政王匯報,等待攝政王的指示。

剛剛下瞭早朝回儲的拓跋長才脫下瞭朝服,還沒有等到身體舒展一會兒,就聽到瞭管傢來報:嶽明清來訪。

滿是詫異的拓跋長一聲“傳他進來。”就見嶽明清匆忙而至。

“給王爺請安,王爺安康。”嶽明清心中焦急卻也不得不依著禮數與拓跋長見禮。

“安康,安康,你們少給我惹事,我就安康瞭。”拓跋長沒好氣的看著明顯心不在焉的嶽明清。心中直覺嶽明清此番前來定不會是好事情。

“說,什麼事情。”

拓跋長低沉的聲音聽不出他的情緒,可以那明顯的壓低瞭的聲音卻讓嶽明清的心顫抖瞭幾回。

他的臉色也不好看的應道:“回王爺,小的前來是想向王爺報告……黃清節失蹤瞭……”

嶽明清的唇顫抖著,臉上的華容道也蒼白瞭幾分。常看捕鷹,何曾想有天他們也有被那鷹兒啄瞭一口的時候。

平日裡都是他們等著百姓甚至是官府之人來刑部報案,想都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們自己會幫著自己人來自己的衙門報案。報的還是副尉的失蹤之案。

“什麼,好……好的很……你們真有出息。”拓跋長臉色鐵青一片,站起身來圍著嶽明表轉瞭幾個圈兒,嚇得嶽明清的頭都快垂到瞭胸膛之上。

“該死的,這是什麼時間發生的事情。”拓跋長重重的低吼著,天知道他聽到這個消息時,心情有多麼的遭糕。

他不是心疼一個小小的侍衛失蹤之案,而是透過事物的現象看本質,古人雲:“打狗還得看主人呢。”敢動他的人自然也是不把他放在眼裡的,這才是他憤怒的原因。

“回王爺的話,小的三日前還見過黃清節最後一面。”嶽明清說此不敢再說下去瞭。他已經從拓跋長那滿臉的怒意之中看到瞭王爺的怒火有多大。那就足以可以燃燒瞭整個朝堂的怒火,若是燒在他的身上,再有幾個腦袋也不夠他燒的。

拓跋長冷酷的臉上神色變瞭幾變,他一把抓住瞭嶽明清胸口上的領子,厲聲怒吼道:“三日之前……三日,你現在才發現他的失蹤。”

說著拓跋長狠狠的把嶽明清用力的一推,以至於嶽明清蹌蹌幾步,差點兒身體失去平衡摔瞭下去,好在常年的習武生涯也不是白費力氣的。在最後關頭他總算是穩住瞭身形沒有倒下去。

嶽明清對上拓跋長那陰沉的臉色及渾身的戾氣,心裡反而後悔剛才倒還不如讓自己摔下去好瞭,若是能經這苦肉計讓拓跋長消氣的話也是好的啊。總是勝過這讓拓跋長沒有瞭出氣的地方,那氣是加氣的後果可還真的不是他可以承擔的。

《替嫁公主(替嫁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