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一章  執妄為實乃根本咎

第二卷 第十一章  執妄為實乃根本咎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則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辨雜何形像。若非見者雲何見明。若即見者雲何見見。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復次阿難又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雲何見暗。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雲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雲何成。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瞭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雲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死生了無所得。

佛在上一章的內容中,對阿難提出了“根本覺心”的概念,並且通過眾生別分虛妄和同分虛妄的例子,說明了根本覺心的殊勝之處,並且提出了一切所見,皆是虛妄的根本論點。

接著,佛還是要對阿難進行仔細的闡述,佛說:“阿難,你雖然在前面已經初步地瞭解了本來玄妙、明明瞭了的明覺之心,並不是因緣性,也不是自然性,但是你卻還是沒有明白這個本來的覺心,也不是和合性,更不是非和合性。阿難,我現在還是用前面我們所用過的前塵來給你提問題,而你還是錯誤地以為整個的世間中的事物,屬於和合性和因緣性,還在那裡迷迷糊糊地搞不明白,還以為就連需要證悟的菩提真心、妙明覺心,都是從因緣開始的。阿難,我再來問你:你的清淨玄妙的見性、見精,是與光明和合產生的?還是與黑暗和合產生的?是與通暢和合產生的?還是與擁塞和合產生的?如果說你的見性是與光明和合產生的話,那在你能夠看見光明景象的時候,當這些光明景象顯現在你的眼前的時候,你的見混雜在什麼地方呢?你的見性有可以辨別的形象嗎?如果說不是見性的話,那又為什麼能夠看得到光明呢?如果說那就是見性的話,為什麼見性能夠看得見見性呢?那必然是因為見性本來就是圓滿的,根本不需要去和光明和合的;如果光明本身就是圓滿的話,那更不應該出現和合了。見性和所見到的光明必然就是不一致的,是分離的,否則混雜在一起的話,必然就失去了光明,也同時失去了見性各自的存在;正因為二者混雜就失去了各自的本性,因此說見性是與光明和合產生的這種說法,根本不能成立。同樣的道理,見性也不是和黑暗、通暢、用色等和合而產生的。”

佛接著說:“再者說阿難,你現在所能覺察到的這個玄妙清淨的見精,是與光明和合而產生的?是與黑暗和合而產生的?是與通暢和合而產生的?還是與擁塞和合而產生的?如果說是和光明和合而產生的話,當出現了黑暗的時候,光明已經沒有了,此時的這個見精,就不應當與黑暗和合,可是為什麼你卻能夠看得到黑暗呢?如果說現在這個看見黑暗的情況,並不是因為見精和黑暗和合而產生的,那麼當這個見精與光明和合的時候,所能夠看到的也就不應該是光明了,既然連光明都看不見了,又怎麼能夠說見精是和光明和合而產生的呢?!經過這樣的推理,阿難你就應當明白,見精並不是與光明和合而產生的。同樣的道理,黑暗、通暢、擁塞等都是一樣。”

阿難聽到這裡,已經明白佛完全否定了見精來自於和合的這種認知,可是他卻直接就又根據二元對立,問佛說:“佛啊,經過你這麼一分析,我也再次仔細的考慮了之後,現在我認為這個見精,是不與這些外塵和心意識和合而產生的。這一次應該對了吧?既然和合而生是錯誤的,那麼不和合、非和合就肯定是對的了。”

可是佛還是否定了阿難這次的結論,佛說:“阿難,我真拿你沒辦法了!你怎麼又說見精、覺心非和合呢?!我來問你:如果說你這個玄妙的見精,不是和合而生的,那麼到底不是和光明和合而生的呢?還是不是和黑暗和合而生的?還是不是和通暢和合而生的?還是不是和擁塞和合而生的?如果說不是和光明和合而生的話,那就是說你的見精和光明之間是有間隔的,那你就好好地觀察和分析一下,到底什麼地方屬於光明?什麼地方屬於見精呢?所謂的見精和光明各自的範圍和邊界到底在什麼地方呢?阿難,如果在光明的範圍內,沒有見精的話,兩者就不會產生接觸,那你也就不能看見光明了。可是你現在明明是能夠看得到光明的呀,因此說,光明和見精之間,是不可能存在邊界或者隔閡的。同樣的道理,黑暗、通暢、擁塞等都一樣。”

佛又換了一種說法,說:“這麼說吧阿難,你所說的見精並非和合而生,那究竟是非與光明和合而生的,還是非與黑暗和合而生的?還是通暢或者擁塞?如果說是非與光明和合而生的,那麼必然就導致了見性和光明毫無關係、相互隔離,就好像耳朵和所能看見的清清楚楚的景象之間毫無關係一樣。而且在這個情況下,你連光明的景象都不知道,又何談去判斷與光明和合與不和合呢?!黑暗、通暢和擁塞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阿難,你到現在還是不明白一切外塵都屬於幻化的真相,所有的這些虛幻的相狀,全部都是隨處發生、當處即滅,沒有一個可以長久存在的。從其本質上來說,卻也都沒有脫離本來玄妙明覺的體性。這樣的道理,從五陰、六入,乃至十二處和十八界,全部都屬於在因緣和合的情況下虛妄而生的假象,當因緣盡了的時候,所有這些虛妄而生的假象,也都會出現虛妄的消散的假象。出生是假象,滅亡也是假象。可是阿難,可是你還是不知道那個清清楚楚知道所有者一些虛妄幻相的出生、滅亡、來來去去的表現的,就是你自己的如來藏,就是你自己的佛性,就是你自己的覺性,就是你自己的真心,本來就從來沒有任何的動搖,本來就是清淨圓滿(這樣的說法,已經是非常接近究竟見地的了,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對此產生執著,千萬不能因此而去追求那個本來的存在,因為這個追求,仍然是生滅法)。所以佛說:一切眾生,雖然一直都處於本來恆常的明覺真心當中,卻從來都想從這個真心當中,去找出來一個有去有來的,因此而導致沉迷於輪迴中,無法出離生死。”

佛在上面這一段話當中,先是通過反覆的非常類似於之前“八還辨見”時候的分析方法,在把光明、黑暗、通暢和擁塞等都假設成為實體存在的隱性前提下,再次否定了阿難關於本來見精和合、非和合性質的論斷。對於本來就執著名相為實的阿難來說,作用非常明顯。阿難就放棄了對本來見精“自然、因緣、和合、非和合”等四種的論斷。

雖然如此,佛還是擔心阿難仍然會把“見精”,執著成為一個真實存在的實體,因此就再進一步地明確告訴阿難“一切浮塵相,全部都是虛妄而生、虛妄而滅的。”希望阿難能夠明白那最終的一句話“就連我們一直在說的這個‘見精’、‘見性’,也只是我們認為真實存在而假設出來的名詞而已。”

當一個人還沒有明白到這裡的時候,他就一定還會不斷地尋找那些出現了、又消失了的東西,或者會針對“見性”等名相,認為真的有這麼一個事物的存在。這才是所有一切眾生之所以不能夠解脫,之所以一直在輪迴中不能出離的最根本原因啊!

大家明白了嗎?

另外,佛在上段話中,明確地提出了很多佛教的基本概念,五陰、六入、十二處和十八界。並說這些概念完全也都是虛妄所生、虛妄所滅的性質。

那麼五陰到底是什麼呢?

五陰,另外一種譯法就是五蘊,那什麼是五蘊呢?也就是五種能夠遮蔽自我真性的假象。《法蘊足論》中說:佛曾經在祗園給一眾比丘講述過五蘊,也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著五種的概念。什麼是色蘊呢?就是眾生所能夠見到的所有的色相表現,所有的色相表現全部都是由地風水火四大種根本特性構成的,不論大小、形狀、質地、位置、狀態等等,全部都屬於色蘊的範疇;什麼是受蘊呢?總的來說,包括了一切眾生的感受,佛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把受蘊表述成不同的數量和類別,比如說身受和心受、世間受和出世間受、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欲界受色界受無色界受和不系受、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和意受等,其中以最後的配合了眼耳鼻舌身意的受的分類最為大家所熟知;什麼是想蘊?最廣為人質的也就是配合了諸根的眼觸所生想和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什麼是行蘊?包括了眼觸所生思和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思的屬於心相應行蘊。以及其他的無想定等不和心相應的行蘊;什麼是識蘊?簡單講就是心意識,還常常在配合了眼耳鼻舌身意之後,還有六識:眼識、耳鼻舌身意識。

什麼是六入呢?當一個眾生進入母胎,從一個受精卵開始在母體中發育,到了五七(五個七日,即三十五日)日內,稱為“名色”,到七七日,名“具根位”,就是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備。《涅槃經》曰:“入胎五七,四根未具,是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所謂四根,指納識成胎後即稱名色,名色即身、意二根,尚欠眼、耳、鼻、舌四根,自具根位到出生前,是六入階段。說的明白一點,六入一般說的即是內六處,也就是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還有所謂的外六入,其實也就是相對應於六根的六種塵,關於塵,我們已經在前面和大家討論了一些,正是因為內六根和外六塵,或者說內六入和外六入的互相配合,才能讓我們眾生產生對自己和外界的認知(虛幻的存在)。正因為內外六塵的相互配合和涉入,才被大家稱作六入。

什麼是十二處呢?其實上面的內外六入總括起來,就是十二入,也可以稱作十二處。

至於十八界,其實也就是十二處,在加上對應於六根的六識,就是十八界了。關於這一點,我們在前面的內容中,也已經講過了。

接下來,就是佛如何解釋五陰、六入、十二處和十八界都是虛妄的?

《楞嚴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