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清御膳房

友人說關於清宮的事情,內務府、太醫院、如意館都曾經談過了,為什麼不談談御膳房呢?按說御膳房也的確值得談談,不過似乎得勻三個部分來談:

一是御膳房的情形,當然相當奢侈;

二是皇帝也相當苦;

三是御膳房中之廚役,技術並不見得怎麼高明。

說到皇帝吃飯之奢侈,自古已然,所謂百二十甕醬供一餐,在《周官》及《禮記》兩書中,記載得便相當詳細。歷朝的情形不必談,單談前清,據幾種記載說,前清比明朝儉省的多。但清朝也就夠受的了。皇帝每頓飯,是一百單八樣菜,皇太后亦是此數,皇后則九十六樣,皇貴妃六十四樣,貴妃、妃、嬪、貴人以下各按等級遞減。每頓飯都是各人吃各人的,不但分著做,而且分著買。民國以後,前清御膳房之檔案賬冊,都流落到外邊,我就購得了幾十本,冊中列的每日所買菜蔬數目極詳,皇帝一份,當然最多,其餘如后妃等等,每人豬肉多少,羊肉多少(宮中不許吃牛肉,但每日飲牛乳),雞幾隻,鴨幾隻,雞蛋多少,豆腐幾塊,白菜幾斤,蔥多少等等一切,大約總是幾十樣。此外,還有各省進貢的食品,也要每人分給若干。不但主人身份的人如此,如宮女等等,也都單有菜,所有的人,都是各自單吃單做,本來也不能合吃。故宮後來開放為博物院,人人可以進去觀看,大家都可以知道,這一個宮,離那一個宮有多少遠,當然也就沒有法子合夥吃飯,只好各人吃各人的。在外邊看,整個宮中是一家,其實有多少主人,就是多少家,宮裡稱呼妃嬪等等,都曰主兒,一個主兒一個宮,此宮離彼宮,最近者也有半里一里路,怎能吃到一起呢?光緒年間,還有幾十處,除光緒的后妃不算外,有同治的妃嬪,咸豐的妃嬪,道光的妃嬪,據說還有嘉慶的老妃嬪,共有多少處,只有總管太監知的清,其餘的太監知道的就不多了。請問這些處所,每天應該剩下多少?而且宮中的盤碗,都比外邊的較大。宮裡人說,太監可以吃剩東西,可是有地位有勢力的太監,誰也不吃這剩東西;有許多打雜做零碎事情的太監,又得不到,所以所剩的東西,就等於扔掉。據說從前都是拋棄,暗有售與民間小商者,亦是各宮有各宮的辦法,不能一致。清道光帝見到陰溝中,扔的東西太多,所以特下了一道上諭,自此以後,才成立了總出售之所,此事在民國出版的清朝宮史中,曾載過,但不詳。賣與小商,小商人再加白菜、干粉、豆腐、豬血等等,合而熬之,擔至街頭出賣。我吃過兩次,亦頗適口,實為窮人之絕好食品,而且極便宜,每碗不過大個錢兩枚。以上所談,不過只是一部分,其餘仍是扔掉,因為小商買者,只是總膳房所剩之物,若往各宮去取,則一天也走不過來也。尤其到熱天,大多數都腐臭,不能吃了。在光緒年間,我與一位太監很熟,他送過我兩瓶粉面,灰而帶木紅色,倘熬白菜,即用水把白菜煮熟,稍加鹽,再把此面加入少許,口味即香而美,熬其他的菜亦然。我初不知為何物,後問他,他說他在御膳房當差,他把所有剩下來的各種肉菜等等,再加豬骨,加火熬之,俟熬干,各種肉質巳爛,骨頭已酥,曬乾磨成面,即是此粉,我說這就無怪好吃了。這比目下之各種味精還好的多,且宮中所有的剩物,果能都照如此辦理,也可以算是不糟蹋東西了。

再談到皇帝之苦。若說皇帝苦,許多人當然是不相信的,以為皇帝怎麼還會苦呢?其實壞皇帝或不規矩的皇帝是不會苦的;若是好皇帝、規矩皇帝,則都相當的苦。因為歷朝宮中的制度,都相當的嚴正,所謂冠冕堂皇。壞皇帝不管制度,他愛怎麼辦,他就怎麼辦,所以不拘不苦;好皇帝的行動,處處都要合規矩,自然就相當拘謹,相當苦了。其他的事情不必談,只談談吃飯。皇帝吃飯,每頓是一百零八樣菜,都是大盤大碗,就是用幾個廚役分做,端上去,也得冷嘍。他的辦法,是有十幾種現炒之菜,這當然是非現炒不可,其餘所有的菜,都是預先做好,盛於黃砂碗之內蓋好,然後都擺於一大鐵板之上,板下有炭火,上邊再蓋一鐵板,板上仍生炭火,如此則上下都是火,碗中永是沸度,永遠撲哧撲哧冒泡。幾時敬事房太監喊一聲傳膳,則立刻把鐵板撤下,把各碗之菜,由黃砂碗傾入細瓷碗中,傾的傾,擦的擦,不到幾分鐘便可端到桌上。其餘也有許多菜,蒸於籠屜裡邊。再就是炒菜,則臨時現炒。請問這樣的菜,能夠很好吃嘍嗎?這還不算,菜雖不一定好吃,倘若能有幾個知心人同吃,一邊吃一邊談天,也還有點趣味,而皇帝則總是一人獨吃,要想找皇后或得意的妃嬪來陪他吃飯,那可就費大事了。先得傳知總管太監,再傳知敬事房,使該妃嬪預備,一切都預備好,且都登錄冊檔後,該妃嬪方能前來。進門先得給皇帝叩三個頭,系謝賜膳的性質;皇帝賞一杯酒,又得先叩一個頭,方能飲;吃完飯又得叩頭。請問這樣麻煩,還有什麼趣味?不但妃嬪陪著皇帝吃飯如此,就是皇帝陪著太后吃飯,也是如此。進門先叩頭,才能入座。頭一杯酒,也得叩頭,所謂侍膳問安者是也。皇帝偶爾到各宮中,各宮妃嬪都要在門外跪接。進宮後皇帝坐下,妃嬪又得先叩頭參駕後,才能侍立談話。到皇后宮中,皇后雖然不用在宮門外跪接,但亦須在屋外迎接。因為這種種的規矩,鬧的皇帝當然沒有什麼樂趣。但這是在宮中的規矩,出了宮到了驪宮裡頭,就隨便多了。因為驪宮即是行宮,一切禮節沒那樣嚴,皇帝吃飯時,可以隨意找嬪妃等來陪著吃喝玩樂,都找來也可,所以各皇帝都願住驪宮。

比方清初,康熙永遠駐南苑,所以南苑有四處行宮。雍正為雍王時,康熙曾把圓明園賞他,他做了皇帝,大加修理,他就永駐圓明園。乾隆又增建了許多,以後一直到咸豐,各皇帝都駐圓明園。一年之中,可以在彼駐十個月以上,說是避暑,十一月間,已經大冷,何至還避暑呢?其實就是為的他們生活動作上方便。咸豐年間,圓明園及各園都被英法聯軍焚燬,只好將就著在西苑所謂三海者住住,然也是驪宮性質,與宮中大不相同,也很隨便,所以一住就是一年。光緒朝用海軍衙門之款,重修了頤和園,於是西後就永駐頤和園了。皇帝駐什麼地方,御膳房就得跟著前去,不過許多章程,就與宮中不同了。

西後乃破壞國法最厲害之一人,然御膳房的章程,她也沒敢動,只是特另立了一個小廚房,專傚法外邊飯館中的菜樣,比御膳房的菜,吃著就順口多了。她說她是儉省,其實御膳房之款,每日照舊支銷,又特多了小廚房花費耳。

談到御膳房中的廚子並不夠高明這一層,大家聽了,一定更要懷疑。其實這也有他的原因。中國之菜,大致可分兩種:一是廚役所做飯館之菜;二是太太或老媽所做家庭之菜。

這兩種菜都好的省份,大致可說是廣東,飯館的菜與家庭菜,都有很好的。山東、河南等省,則廚役所做之菜都不錯,但家庭菜則差。江蘇、浙江等省,家庭菜有真好的,而飯館之菜,則多平平,所以上海繁榮了一百多年,沒有出名的飯館子,偶有亦是外省之廚役。此外,有特殊原因之大城池,則只有好飯館子,如揚州因為鹽商,開封因為河工等等,但這種地方不多。以上所說,都是大概的情形,自然也有例外。

河北省,則甚不講究,不但沒有好飯館子,而家庭菜也沒有出色的烹飪。北平所有飯館,都是山東人;清宮所用之廚役,多是河北省人。聞乾隆下江南,帶回過幾位南方廚役,但亦未陸續再添,亦因宮中所食之原料,各省所進貢者都有,南方廚役乍來都不能烹飪。尤其是蒙古、新疆、西藏、東三省等處所貢者,南方廚役,不但未做過,且未聽說過,一概不能做,他們所做的,只有原學的些菜,與御膳房舊人都格格不入,所以未能繼續下去。河北省烹飪法,固然不能說不好,但各菜之口味除原料滋味外,大致好不了多少。例如湯之做法,大致總是雞鴨湯加口蘑料酒,按說口蘑固然味極美,但每一種都用口蘑,那還有什麼意思呢?北平北海,仿膳齋之全席,每桌共一百零八樣菜,約合價四百元(抗戰以前),就完全是皇帝所食之原樣,當然不能說不好吃,但各菜之味道,總差不了多少,諸君一嘗,便知我這話不是糟蹋御膳房了。

御膳房之廚役,另有一種本領,就是能在菜上做字,如「萬壽無疆」、「天下太平」等等字樣。這與西洋風氣相同,不過彼書於點心上,中國則書於菜上耳。

北方湯菜之中,有一種酸辣湯。按說酸辣湯,雖然是一種湯的專名,但湯中專尚酸辣者,則種類頗多,如川羊肉、川散帶、川黃瓜、川魚卷等,大致都是重用胡椒、芫荽、醋等。這些樣湯,南方很少見。但據御膳房人云,因這樣的菜,刺激性太大,不許預備。但皇上有時專要,亦可制辦。

《清宮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