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

護法運動興起後,段祺瑞政府決定對西南各省用兵,企圖實現袁世凱未能實現的「武力統一」中國的計劃。

護國戰爭結束後,各派軍閥為了爭奪地盤,拚命擴編軍隊。到1917年6月止,全國正規陸軍已由護國戰爭時的五十萬人增加到六十餘萬人2。其中北洋政府陸軍部直轄的部隊,已由護國戰爭前的十二個師、二十個混成旅增加至二十一個師、二十三個混成旅1;加上張勳的定武軍七十營、倪嗣沖的安武軍四十餘營、姜桂題的毅軍二十營2,總兵力達三十四萬餘人。其中能調往前線作戰的部隊,約在十萬以上。這是段祺瑞賴以發動內戰的基本力量。

以孫中山為首的護法軍政府所統轄的軍隊及響應護法的軍隊,主要有由陸榮廷控制的駐廣東的兩師兩混成旅、駐廣西的兩師一旅,由唐繼堯指揮的分駐滇粵川的六個師,還有貴州的一師一旅和湖南的兩個師1,以及由海軍總司令程璧光率領的第一艦隊(包括巡洋艦三艘,炮艦六艘,其它輔助艦隻四艘)和陳炯明統帶的二十營海軍陸戰隊2,總兵力約十五萬人。與北洋軍相比,南軍總兵力雖居於劣勢,但由於在本地區作戰,可將大部兵力投入戰鬥,因而在戰場兵力對比上與北軍不相上下。

段祺瑞「武力統一」的主要戰略目標是廣東,因廣東不僅是護法軍政府所在地,也是滇、桂、粵軍的聯合基地和西南各省與海外交通的樞紐。關於北洋政府的戰略意圖,段祺瑞的心腹智囊徐樹錚後來透露說:「蓋欲定大局,非謀統一不可,欲謀統一,非川粵同受政府節制不可。以川較粵,川可稍緩,而粵宜急,粵定川或隨之而自定。我之爭湘者,為圖粵計耳;粵不定,湘即危,湘有事,鄂亦不安,大局則時有搖動之虞」1。簡言之,段祺瑞要想武力統一全中國,必須征服粵、川,並以征粵為先,而征粵又必先攻湘。因此,湖南就成了北洋軍閥進攻的首要目標。

湖南北通江漢,南接兩廣,西鄰川、黔,是北軍攻取西南諸省的必經之地。早在廣州軍政府成立之先,段祺瑞便利用北洋政府的「合法」地位,於8月6日下令免去湖南省長兼署督軍譚延闓的督軍職務,以皖系人物前陸軍部次長傅良佐代之,並調北洋軍第八、第二十師隨傅入湘,企圖不戰而控制湘剩與此同時,段還派部分軍隊入川,企圖控制川省;並令閩、浙、贛抽調軍隊攻粵,以策應湖南戰場作戰,使南軍首尾不能相顧。

譚延闓是個介於進步黨與國民黨右翼之間的「八面玲瓏」的政客,由於利害關係,和桂系頭子陸榮廷關係甚密。譚被免職後,忙向陸榮廷求救。陸榮廷等桂系軍閥清楚地看到,「湘省為兩粵門戶,又系滇黔咽喉,湘失則西南腹背受敵,不特進取之機全無,且(北軍)得湘實足以制西南之死命而有餘」2,故一面令桂軍向湘邊運動,做出援湘姿態,一面致電馮國璋,請馮設法收回撤換湘督的命令,維持湖南現狀,並提出劃湖南為南北軍事緩衝地帶,以保持南北和平。馮國璋把電報轉給段祺瑞,段嚴辭拒絕,說:「今日文人不能將兵,已成各國通例,為軍事計,為湘省計,為組菴3計,皆以專辦民事為宜」;並聲稱「明令早頒,勢難反汗」4。

譚延闓並不就此甘休,他電請西南各省迅速派兵援湘,以與段祺瑞兵戎相見。唐繼堯、陸榮廷對譚的主張表示贊同。8月16日,陸致電西南各省說:「湘督易人,北方疑忌西南之心業已揭露。唇亡齒寒,急應力籌對待。」1次日,滇督唐繼堯復電陸榮廷,表示:「湘危則全局破壞,亟宜協力援助」2。唐、陸雖表示援湘,但又各保實力,不願在作戰中打頭陣。桂軍陸裕光第一師進抵湘桂交界之黃沙河後,便頓兵不前,觀望形勢。

滇、桂不及時發兵增援,湘軍主要將領對抵抗北軍也表示冷淡,譚延闓出於無奈,於9月9日向傅良佐移交督軍印信,微服潛往上海。至此,北軍勢力得以首先伸入湖南。

廣州護法軍政府成立後,孫中山即接連召開軍事會議,討論出師北伐的戰略方針問題。10月9日,提出了基本戰略設想,即:1.派員與陸榮廷及兩廣督軍等磋商抵禦龍濟光1的計劃;2.以滇軍第三師援湘;3.以滇軍第四師及海軍即日誓師攻閩;4.飭陳炯明、朱執信兩軍長加緊招募訓練部隊,為滇軍、海軍後援;5.電陸榮廷、唐繼堯火速出大軍,會師武漢。

不久,護法軍政府確定了基本作戰方針:「以長江沿岸為主作戰地,先克武昌,次定南京,擊攘敵軍長江一帶之勢力,再圖直搗北京。」2據此,擬動員南軍約十個師,組成中央、左翼和右翼軍,分三路北伐。同時,擬定了分期作戰的計劃。第一期作戰計劃是:中央軍由兩廣進擊長沙,肅清入湘北軍,待左翼軍(滇黔軍)進據四川並東入湖北時,與之合攻武昌;左翼軍首先攻佔四川,爾後派一支隊扼守川北,牽制晉陝之敵軍,主力乘勢東下,與中央軍合攻武昌;右翼軍與海軍協同,合攻閩、浙,再取淞、滬,待中央軍、左翼軍攻克武昌後,與之會攻南京,並肅清長江上、下游之敵軍;海軍在隨右翼軍佔領淞滬後,即以吳淞為根據地,封鎖長江門戶,並消滅江內之敵艦,配合陸軍進攻南京。第一期作戰計劃預計在1917年11月下旬全部完成。爾後,各路南軍在長江以北過冬,補充給養,休養兵力。第二年春季開始實行第二期作戰計劃:中央軍由津浦路北進;左翼軍由京漢路北進,其川北支隊出秦晉,襲擊北軍側背,策應正面行動;右翼軍則由海路北上。三路軍分道並進,會攻北京。上述作戰計劃,雖然反映了孫中山的革命氣魄和軍事膽略,但以有限的兵力,分散於廣闊的戰線上,企圖一舉破敵,囊括全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後來由於軍政府「有府無兵」,西南各省軍閥「有兵無府」,根本不聽孫中山的調度指揮,這一作戰計劃也就未能實行。

《中國近代戰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