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異傳

朱異字彥和,是吳郡錢塘人。父親名巽,由於為人忠義節烈而著名,官職做到南齊江夏王參軍、吳平縣令。

朱異剛幾歲的時候,外祖父顧歡拍著朱異對他的祖父朱昭之說:「這個孩子不是一般人物,將來要光大你家的門庭。」朱異十歲時,喜好和人聚在一起賭博,鄉里人都把他看成是個禍害。長大之後,才立志改變惡習從師學習,《五經》全部學過,尤其熟悉《禮》、《易》,又廣泛讀過文史著作,更通曉各種技藝,博戲圍棋書法算術,都是他所擅長的。二十歲時,來到京城建康,尚書令沈約當面考過他,接著和他開玩笑說:「你小小年紀,為什麼就不講廉潔呀?」朱異聽了心中遲疑不懂沈約的意思。沈約便說:「天下只有文史經義圍棋書法這些技藝,全都讓你佔去了,這可以說是不廉潔吧。」這年,朱異向朝廷上書說京城建康應當設置獄司官職,和朝中的廷尉同級,皇帝下令讓尚書討論,結果聽從了朱異的意見。

原有的制度規定,年齡到二十五歲才能做官。當時朱異剛到二十一歲,朝廷特別下令破例提拔他做揚州議曹從事史。不久下詔徵用有傑出才能的人士,五經博士明山賓上表舉薦朱異說:「我發現錢塘朱異,他雖然年紀還輕,但是品德完美志向老成,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沒有渙散閒逸的想法,神色恭謹如對賓客,胸襟度量博大深沉,風采儀表高雅嚴肅。譬如萬丈金山,難於登上它的巔峰,千里玉海,無從窺測它的邊際。再譬如皂璋剛剛琢磨加工,錦緞剛剛上機編織,一旦製成就會敲出鏗鏘的聲響,發出絢爛的光采。觀察朱異的信實品行,他不只是鄉里所少有,假如讓他擔當任重道遠的要職,也必定能表現出千里馬一樣的才幹。」梁武帝召見朱異,讓他講《孝經》、《周易》的義理,聽後很高興,對左右臣下說:「朱異確實異於常人。」以後見到明山賓,對他說:「你推薦的人,確實是個人才。」於是召朱異在西省值差,不久兼任太學博士。這年,梁武帝親自講述《孝經》,讓朱異執經誦讀。提儀朱異任尚書儀曹郎,入朝廷兼任中書通事舍人,接著調任鴻臚卿、太子右衛率,不久加官員外常侍。

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大舉北伐,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派使者前來請求帶著本州土地民眾歸附南朝,詔令讓有關官員研究來信內容的真假虛實。朱異說:「自從我朝軍隊北伐,相繼攻克城邑俘獲兵民,徐州地面日漸削弱,北魏把罪責全都歸罪在元法僧身上,元法僧怕遭到殺身之禍,這次要求投降一定不是假的。」武帝便派朱異前去答覆元法僧,同時命令各軍接應,並接受朱異的指揮。到徐州之後,元法僧表示遵從朝廷的意旨,事情果然像朱異預料的那樣。

中大通元年(529),朱異晉陞散騎常侍。自從周捨去世之後,朱異接替他掌管朝廷機要,無論地方長官的變動,朝廷禮儀國家大典,詔誥敕書的起草和發佈,全都由朱異執掌。每當四方進呈表疏,主管官署的公文,一切咨詢審察裁斷,全都呈送朱異,朱異行文落筆,審核決斷,周到敏捷,手中的筆一刻不停,在很短的時間裡,一切事務都辦理妥當。

大同四年(538),晉陞右衛將軍。六年(540),朱異啟奏請求在儀賢堂講述武帝撰著的《老子義》,敕令照準。當就席講述的時候,朝中的士大夫以及僧俗聽眾達一千多人,成為一時間的盛大事件。當時又在城西開設士林館用來引進博學之士,朱異同左丞賀琛輪班每天講述高祖撰著的《禮記中庸義》,皇太子又召朱異在東宮玄圃講《易》。八年(542),改加侍中。太清元年(547),晉陞中領軍,舍人職務不變。

武帝夢見中原收復,滿朝稱頌恭賀,第二天把這夢中的事告訴給朱異,朱異說:「這是天下將要統一的預兆。」當侯景來歸降時,武帝命令群臣聚會商議,尚書僕射謝舉等人認為不能接受,武帝則想要接受侯景歸降,事情未能決定。武帝曾經一早來到武德閣,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國家如此安定和平,如今輕易接受降地,難道是不合適的事?萬一由此招來麻煩,即使後悔也來不及了。」朱異窺測到武帝心中的意向,應聲說:「聖明的天子君臨天下,順應上天的意旨,北方的遺民百姓,有誰不愛慕敬仰,只是沒有機會,沒能表達他們的心願。現在侯景割下東魏國土的一大半,前來表達誠懇的心意,從邊遠外來歸附聖朝,豈不是上天開導他的內心,人們贊助他的計謀的結果?考察侯景的心意審視他的行為,是很值得嘉獎讚許的。如今要是不容許他來歸降,恐怕會斷絕了今後想要歸降者的希望。這種事是明顯可見的,希望陛下不必遲疑不決。」武帝深信並同意朱異的見解,又受到日前夢境的啟發,於是按朱異的說法辦理。等到貞陽侯蕭淵明戰敗被俘,從東魏派人回來,述說東魏國相高澄打算同梁朝重申和好之情時,武帝下令群臣決定對策,朱異又認為和好是合適的,武帝最後決定照辦。當年六月,派遣建康令謝挺、通直郎徐陵到東魏出使溝通友好關係。當時侯景坐鎮壽春,接連啟奏武帝請求斷絕同東魏的和好,並請求追回使臣。又寫信給朱異,辭意極為懇切,朱異只把武帝的意見轉述給他。八月,侯景便發兵反叛,用討伐朱異作為起兵的借口。朱異募兵三千人,等到侯景到達,便用他的募兵把守大司馬門。

當初,侯景策劃造反,合州刺吏鄱陽王蕭范、司州刺史羊鴉仁都連續有奏章向皇帝報告,朱異認為侯景是在孤立的情勢下來投降保命的,必定不會反叛,於是對使者說:「鄱陽王就不許國家有一個外來的客人!」壓下奏章不上報皇帝,因此朝廷沒有對侯景的反叛作出準備。當侯景叛軍打來,城裡的文武官員全都怪罪朱異。皇太子蕭綱又寫了一篇《圍城賦》,最後的一段說:「他頭戴高冠足蹬厚底鞋,列鼎而食乘坐肥馬,登上宮殿的丹墀,推開皇宮的金門,陳述朝廷的決策,宣揚刑政的福威,四郊因為他築起許多壁壘,天下因為他不得安寧。試問這豺狼是誰?試問那蛇蜴是誰?」這不外是譴責朱異的意見。朱異因此慚愧而又憤恨,發病死了,當時六十七歲。詔書說:「已故中領軍朱異,胸襟度量寬弘通大,才智能力優越宏博,在朝廷參與咨詢謀劃,已有多年。正當輔助朝廷治理國家,長遠地為國家委託的重任盡力的時候,忽然過早地死去,使我心中充滿悲傷。可以增賜侍中、尚書右僕射,並賜給宮中的棺木一具。喪事所需用的錢財,也由朝廷資助辦理。」原先尚書官職是從不用來贈賜死者的,朱異死後,武帝很惋惜,在商議追贈事宜時,左右和朱異友好的大臣啟奏說:「朱異擔任過的官職雖然很多,但是他平生懷抱的志願,是願意得到執掌行政大權的職權。」武帝按照朱異多年的心願,特別下令給朱異追贈尚書官職。

朱異身居掌握權要的職位三十多年,善於窺察皇帝內心裡隱秘的意圖,百般阿諛奉承順從皇帝的心意,所以特別受到寵幸信用。歷年任官,從員外常侍直到侍中,這四種官職都在帽子上加貂尾作裝飾,自右衛率到領軍,這四種職位出入時都有衛隊儀仗,這是近代歷朝未曾有過的事情。朱異和他的子侄從潮溝挨著排地修建住宅一直到達青溪,宅院裡有高台水池各種美好的玩賞,每當閒暇日子便會集賓客在裡面遊玩。四方饋贈禮物,錢財物品堆滿庫房。朱異本性吝嗇,不曾對人有施捨。廚房裡的珍饈美味發爛腐敗,每個月扔掉的常常有十幾車,就是對分出去的子侄也從不分給財物。朱異撰寫的《禮》、《易》講疏和儀注、文集有百多篇,戰亂中多半散失了。

長子朱肅,官做到國子博士;次子朱閏,做司徒掾。都死在戰亂中。

《梁書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