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管仲拜相

齊桓公剛登上國君之位時,管仲還是他的敵對方,但鮑叔牙認為管仲是治國良相,所以堅持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那麼,初登君位的齊桓公是如何拋開心結,重用了與他有一箭之仇的敵人的?管仲來到齊桓公身邊後,這對戰場上曾經的對手,又會有怎樣的君臣碰撞?管仲又是怎樣輔佐齊桓公,奠定了齊國稱霸基業的呢?

大外甥怎鬥得過親舅舅

公子小白用詐死的手段順利當上了齊國國君,成為了齊桓公。齊桓公繼位後,給自己的哥哥公子糾送去了一封信。信中的意思是,現在齊國已經有主了,我也不難為你,你就回魯國踏踏實實地過好下半輩子吧,我保證你的人生安全和榮華富貴。

公子糾拿到信後,先是傻了,然後暴跳如雷。但是他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先打道回府。魯莊公得知這一消息後也很不高興,他原本打算藉著公子糾滲透齊國,沒想到讓小白搶先一步。

魯莊公把管仲叫過來,責問道:「你不是說小白被你一箭射死了嗎?你是不是為了迷惑我們,提供了假情報?」

這時候管仲也傻眼了,他非常鬱悶地回答道:「我明明是一箭射中了他,看著他吐了血,我才走的,誰知道這小子這麼命大。」

本來小白已經名正言順地當上了國君,公子糾這幫人應該回到魯國,尋求政治避難,誰也不要惹事兒。但是,魯莊公覺得太沒面子了。這麼一大幫人,浩浩蕩蕩地出去了,本來是要幫公子成為齊國國君的,結果最後變成了公款旅遊。花了這麼多錢,搭了這麼多人力、物力,又原封不動地回來了,堅決不行。

於是,魯莊公就對齊桓公的使者說:「回去告訴你家主子,趕快放棄君位,論資排輩,應該是他哥哥當國君,輪不著他。如果你家主子不答應,我們魯國的大軍決不客氣。」

管仲被小白擺了一道後很不甘心,所以他建議魯莊公趁著小白剛繼位,火速派大軍偷襲齊都,一定可以成功。

可是魯莊公一聽這主意就不高興了,他心想:「我魯國大軍堂堂正正的正義之師,怎麼能搞偷襲呢?你倒是去偷襲了,還樂呵呵地告訴我們小白被射死了,結果呢?」魯莊公覺得不能再去搞偷襲,要正面對抗,否則作為禮儀之邦的魯國真是沒臉出來混了。

這時候的齊桓公怎麼可能被魯莊公嚇倒,他心想:「你魯國大軍不是不客氣嗎?我比你還不客氣!」他立刻整頓軍馬,迎著魯國的遠征軍就上去了。

這一場仗,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魯國這邊,所以一開打,魯國就失敗了,而且敗得那叫一個慘,連魯莊公的座車都丟了,他最後只能搭別人的車回到了老家。

送上門的傻帽能輕易放回去嗎?魯國的軍隊潰敗後,齊軍更是得理不饒人,趁勢擴大戰果,攻佔了一塊魯國的地盤。

這一仗打完後,小白的國君地位就算是定下來了。其實,他原本沒打算難為公子糾,可是公子糾和魯莊公這麼一鬧,他就開始有些不放心了。

齊桓公心想:「這幫人肯定不會死心的,誰知道我這寶貝哥哥跟管仲那壞小子,倆人在一塊兒會弄出什麼事兒來呢?他們今兒鬧一會兒,明兒鬧一會兒,我睡覺都不踏實。」

於是,齊桓公用勝利者和長輩的口氣,給魯莊公寫了一封信。因為魯莊公是他妹妹的孩子,所以論輩分,魯莊公還是齊桓公的外甥。信是這麼寫的:

「大外甥,你率軍侵略我齊國,沒撈到什麼便宜,還被我佔了幾個城池。我也不追究你的戰爭罪了,這一頁就算翻過去了。但是,我們的政治犯公子糾還在你那兒。我念及手足情深,不忍心親自動手,就麻煩你把他做了。然後,請你把他的狗頭軍師管仲押回齊國,我要親自問罪。」

魯莊公看過他舅舅這封信後,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沒辦法,為了保住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他只好去委屈自己的另一個舅舅了。於是,公子糾就這樣含冤去世,死在自己的親弟弟和親外甥的手裡。

其實,公子糾、公孫無知、齊襄公、魯莊公、齊桓公,他們都是一家人。但是,權力鬥爭面前是不講親情的,人人看中的都是屁股底下那把椅子,什麼倫理道德、骨肉情分全都可以不顧。

公子糾一死,魯莊公就把管仲打入囚車,準備押送回齊國。

這時候,公子糾的另一個幕僚說什麼也不肯回國,而且發表了一通演講,說了一堆忠臣不侍二主,士可殺不可辱之類的,然後自殺殉主了。

管仲可沒這麼傻,他乖乖地鑽進囚車,在半路上還非常高興地唱歌,說自己不會白白去死,因為他死了對國家不利,只有活著才有利於國家。

這時候,魯莊公突然靈光一閃,心想:「管仲這傢伙是個人才,我不能就這麼放他回去,應該把他留在魯國輔佐我。他要是不答應,我就弄死他。」

管仲想得很明白,他知道魯莊公肯定會後悔,就一路催著押送他的這幫人,趕緊回齊國。

一進入齊國地界,管仲深深地鬆了一口氣,心想:「這回魯莊公的人肯定追不上了,我的腦袋總算是保住了。」

底層士人逆襲典範

管仲這人也夠傻的,放著魯國高官不當,要去齊國當囚犯,難道他就不怕齊桓公殺了他,報一箭之仇嗎?

其實,管仲知道,有自己的鐵哥們兒鮑叔牙在,自己絕對死不了。齊桓公原來的意思,是讓魯莊公把公子糾和管仲都幹掉,弄回來還浪費糧食,但是鮑叔牙堅決不同意,而且還推薦管仲做齊國的國相。

這讓齊桓公相當不明白,他問鮑叔牙:「這個人是我的仇人,是咱們的政敵,你不讓我殺了他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推薦他呢?」

鮑叔牙故作深沉地摸了摸鬍鬚,說出了理由:「管仲那小子有五個地方比我強。第一,政治家就要對民眾寬和,我做不到,管仲可以。第二,治國的核心是不能使大權旁落,我做不到,管仲可以。第三,政治要講忠信,老百姓才能鐵了心跟你走,這一點我也做不到,管仲可以。第四,明確法度,矯正風俗,統一民心,我還是做不到,管仲可以。第五,在戰陣上鼓動戰士殺敵,使戰士勇敢,我也做不到,但管仲還是可以。」

其實鮑叔牙也沒有那麼不堪,他是謙虛,就是為了說明管仲比他強。他這麼一講,齊桓公考慮了一下,也就答應了:「既然鮑先生如此推崇他,就讓他做齊國的國相吧。」齊桓公這個人眼光很長遠,從來不在小事兒上斤斤計較。

於是,在未來的幾十年內,齊桓公也一直完全信任管仲。這是古代很多想走仕途做官的讀書人都非常羨慕的君臣之遇。

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姜太公要不是遇上了周文王,估計這輩子都只能做點小買賣養家餬口了。管仲也幸虧遇到了齊桓公,才成就了自己的賢臣之名。

不過,齊桓公答應任用管仲為相時,管仲人還在魯國。於是鮑叔牙就給齊桓公出點子,讓魯國把管仲當囚犯送回來,並且告訴魯國,等管仲一回來,我們就剁了他。這樣的話,魯國才不會發現我們的真實意圖和管仲的真正價值。

不僅如此,鮑叔牙還親自帶人到關口去迎接管仲。兩人見面後一陣感慨,隨後一同前往齊都。

等管仲快進城了,齊桓公親自出郊迎接,然後和管仲同乘一輛車,大張旗鼓地回朝了。

一路上,齊都臨淄城萬人空巷,都來瞻仰國君如此重禮請來的賢人到底是誰。結果大家一看,才發現是和國君不對付的管仲,都十分驚訝。

春秋初期不像戰國時代,士這個階層還沒有崛起。治理天下的諸侯大夫都是世襲的,只有貴族才能治理國家。所以,像管仲這種底層士人,即便能力再強,也不可能觸碰國家神器。

雖然說鮑叔牙力薦管仲,但齊桓公還是想問管仲一些問題,面試一下。齊桓公心想:「只要管仲是真正的人才,我就讓他做國相;否則,還是要報一箭之仇的。」

一場關乎稱霸的面試

進入宮殿後,齊桓公給管仲讓座,隨後面試就開始了。

齊桓公問管仲:「現在我們齊國的情形很不好。襄公在位這些年,就會奢侈浪費,建了不少五星級飯店。他還喜歡打獵,玩女人,弄得現在美女的地位比賢人還高。管先生,面對這樣一個現實,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呢?」

管仲說:「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嘛,只要倡導禮義廉恥就可以了。以前齊國亂,就是因為大家不管禮義廉恥,國君都敢和自己親妹妹私通,那下邊的人還有什麼幹不出來的?」

管仲這番演說經常被後世提起,他這種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禮義廉恥乃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人人都不講禮義廉恥,這個國家也就快要完蛋了。

但是,管仲接著話鋒一轉:「然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兩句話更有名,意思是吃飽了才有工夫和心思談天論地,有衣服穿了才能講究穿什麼,怎麼穿。要先發展物質文明,才能調動精神文明。

齊桓公一聽,十分認同。他接著請教管仲說:「那麼,管先生認為怎樣才能成就霸業呢?」

管仲說:「成就霸業很簡單,就是以天為貴。什麼是天?不是頭頂上那個,是以百姓為天。百姓跟著你、支持你,你就強;如果百姓背地裡罵你,你就危險了。所以你要稱霸,要舉大事,就必須抓根本?什麼是根本?齊國百姓就是根本。」

管仲頓了頓,繼續說道:「要做到以民為天,就要關注民間疾苦,要關心弱勢群體,創立制度,保障他們的基本權益。」

由此可見,管仲口中的以民為天,是真正落在實處的,絕不是空口白話。

當然,管仲這種思想,也只是他的政治理想。這一思想最終並沒有在齊國深入執行下去,但是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以民為天」思想的政治家,光憑這一點,管仲就堪稱聖人。

齊桓公聽後,肅然起敬,鼓掌驚歎。鼓著鼓著,齊桓公的心情卻沉重了,他想起來自己有個毛病,於是就對管仲坦白道:「我這個人啊是個大吃貨,不但是個大吃貨,還是個大酒鬼。商紂那種酒池肉林的生活,其實我也是很嚮往的。這個事兒對稱霸有害嗎?」

管仲一聽,樂了,說:「哪個人沒有毛病呢?咱們不怕有毛病,就怕死不承認自己有毛病,甚至壓根兒就不認為自己有毛病,老覺得自己是對的,一句頂一萬句,句句是真理,那就完蛋了。你不用太過擔心,這種小事兒跟成功稱霸沒啥太大關係。」

齊桓公頓時大大地鬆了一口氣,恨不得振臂高呼「理解萬歲」。他接著問管仲:「那你說我喝酒吃肉對稱霸無害,那什麼對稱霸有害呢?」

管仲娓娓道來:「對稱霸有害的一共有五點,分別是不知賢、知而不用、用而不任、任而不信、信而復使小人參。」

這話的意思是,如果你沒有能力找到有能力的人輔佐自己,你就稱不了霸;找著有能力的人後,你不給他官做,不給他權力,你也稱不了霸;你給了他官做,但你不信任他,你也稱不了霸;信任他之後,你又找別的小人來牽制他,你還是稱不了霸。

談好待遇再幹活兒

齊桓公一下對管仲佩服得五體投地,完全相信管仲能夠幫助齊國成就霸業。接下來,管仲立足齊國,放眼天下,大侃特侃自己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獨到見解,一時之間殿內驚歎、敬佩之聲此起彼伏。

等到管仲演講結束後,殿內鴉雀無聲。大家都陶醉了,等反應過來後,緊接著就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齊桓公站起身來鄭重宣佈道:「我要將齊國托付給管仲,你們有意見嗎?」大臣們都沒有意見——管仲是人才,誰都看得出來。再者說,國君如此喜歡管仲,跟國君對著幹,不是作死嗎?

於是,大家都同意了,沒想到管仲自己不幹了。

管仲說:「我窮苦出身,不是貴族,也沒多少錢。我要是當了齊國的國相,咱們國家可就太沒面子了。」

齊桓公一下就明白了,管仲這是在跟自己叫苦叫窮。於是,他馬上下令道:「從今天開始,寡人封管仲為齊國上卿,地位不僅在群臣之上,還在公室宗親之上。齊國除了我姜小白外,管仲就是老大。」隨後,他還給了管仲三處封邑。

不僅如此,齊桓公還拜管仲為仲父,也就是二叔,或者乾爹。他之所以這麼做,其實也是學的周武王拜姜太公。

管仲一開始不願意為相,等到齊桓公把待遇說出來,他才答應。

管仲之所以有這方面的要求,是因為在春秋時代,世卿世祿,一介布衣是無法進入政府高層的。高層都是世襲貴族,人家都不帶你玩兒。如果你以布衣的身份進來了,這些貴族嘴上不說,暗地裡肯定會使絆子。

齊桓公給管仲開出的待遇,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地為管仲撐腰,加強任用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二年正月,齊國舉行盛大的祭祖儀式,打掃宗廟,設置幾筵,備好豬、牛、羊三牲祭告先祖,正式拜管仲為國相。

這樣一來,管仲就成了齊桓公的乾爹,也成了齊國的二號人物,開始全面輔佐齊桓公。君臣聯手,成就了齊國的一番霸業。那麼,這一番霸業究竟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袁騰飛講先秦·上古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