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任賢圖治

春秋初期,秦國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通過一代代君主的勵精圖治,秦國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這其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就是秦穆公。他在位時,秦國不僅實力大增,國土面積也急劇擴張。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秦穆公對人才的發掘和任用。為了求賢,他甚至還會運用計謀。那麼,秦穆公究竟是怎樣訪賢、任賢的?秦國在這些賢才的治理下,又是如何逐漸崛起的呢?

不受待見的秦人也有爭霸的野心

晉國的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好幾十年,花甲之年才回到晉國當了國君。沒想到,老夫聊發少年狂,一番整頓改革後,晉國竟然變成了一方霸主。

其實,這也說明晉國底子好。要是宋國、衛國、曹國這種小國,就算多來幾個明君也是白搭。晉文公死後,晉國仍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保持著強勢。不過,這期間還有一些別的國家對霸主的位子動起了心思,秦國就是其中之一。

秦人原是商族人,居薄姑。周初,他們被遷至西陲保邊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為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

周平王東遷後,覺得鎬京附近的國土沒有奪回來的希望了,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把這塊地賜給了秦——你自己打去吧。沒想到,秦地人民民風彪悍,居然在秦文公時,將北方的遊牧民族趕了出去,奪回了這塊土地,有了立國的資本。

當時秦人所居的甘肅一帶是蠻族雜居的地方。那裡的環境也比較艱苦。在這樣的條件下,秦人頑強地在當地扎根,陸陸續續平定了當地的蠻族,形成了一方勢力。

秦國的子民和蠻族之間,除了有戰爭,還有和平的往來,甚至通婚。因此秦的民族成分當中,也有蠻族的血液,等於是多民族融合的產物。所以和周朝其他諸侯相比,秦君的身份就顯得低微了。他們和楚國一樣,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不怎麼招待見。

秦國雖然是草根出身,可是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不可能世世代代都富貴或者貧賤。到了秦襄公時代,因為他護送周平王有功,所以得到了周天子授予的征討西北蠻族的權力。憑藉著這個權力,秦國開始了對外擴張。

秦穆公在位時,秦國已經有了一定的家底。經過東征西討,他們已經攻佔了關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區。等他們想進一步向東方擴展時,強大的晉國阻擋了秦國繼續東進的路線。

秦穆公即位後,發現若僅憑借自己這點力量,是很難鑿開晉國這座大山的。於是,他定下了西進的策略。

公元前659年,即位時間不長的秦穆公親自帶兵橫渡黃河,攻擊戎人,吞併了很多領土,還為秦國補充了大量人口。

從這一系列的舉動不難看出,秦穆公具有擴張的雄心和爭霸的目標。但是,有雄心也好,有目標也罷,秦穆公總覺得自己身邊沒有賢人輔佐,為此很是苦惱。

有一天,秦穆公召見了伯樂。伯樂是秦國人,在秦國是養馬出身,是個比較善於相馬的人。二人見面之後,秦穆公問他:「您老人家現在年齡也大了,萬一哪天突然沒了,你的子侄輩中,有沒有人能繼承你的衣缽?」

伯樂說:「真可惜,在我的子孫當中,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我。但是,我有一個老哥們兒,他相馬的本領也很高強,主公您不妨一試。」

穆公一聽,就把那人給叫來了,想試一試他的本事。過了三天,這個人興沖沖地跑來報告,說自己找到了一匹一流的好馬。穆公一聽特高興,就問起了那匹馬的特徵。這個人回答說,那是一匹黃色的母馬。

秦穆公讓他把這馬牽來,想親自驗驗看。等馬一到,秦穆公就氣樂了——這哪是黃色的母馬啊,分明是一匹黑色的公馬。

秦穆公就問伯樂:「你說他擅長相馬,可他連馬的顏色、公母都分不清,我怎麼能相信他推薦的是匹好馬呢?」

伯樂慢悠悠地回答道:「主公有所不知,這位相馬的人很厲害,他一眼就能看中馬內在的靈性。而馬的顏色、外貌、雌雄,都不會影響它的品性,所以您就把這些忽略掉吧。如果您不信,可以騎上這匹馬試一試。」

於是,秦穆公跨上那匹高頭大馬。他一鞭子抽下去,胯下之馬就四蹄狂奔,那感覺就跟坐過山車一樣,果然是匹天下無雙的好馬。後來,秦穆公也從這件事兒上得到了啟發,明白了要不拘一格招攬人才。

秦穆公的左膀右臂

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人到晉國求婚,要迎娶晉國的公主。在晉國公主的陪嫁中,有一個叫百里奚的奴隸,是個人才。這人可能是不甘心當奴隸,就在前往秦國的路上跑了。

這時候,有人就對穆公說:「百里奚是個難得的人才,您想要幹出一番大事業,一定得有他的輔佐。」於是秦穆公趕緊下令找百里奚。

百里奚一氣兒跑到了楚國,被當作奸細抓起來了。楚國士兵看他年紀也挺大的,就算當間諜,應該也刺探不出啥來,於是讓他在楚國放牛。

秦穆公的手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打聽到了百里奚的下落。秦穆公趕緊讓人備了份厚禮,想送給楚國,讓楚國把百里奚送回來。

這時候,又有人提醒秦穆公說:「現在楚國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所以才讓他放牛。咱們要是送份厚禮,不就等於告訴楚王百里奚是個人才嗎?那楚王還能讓他走嗎?所以,咱們千萬不能送厚禮。」

於是秦國使者就去見楚王,對他說:「我們國家有一個叫百里奚的奴隸,犯了法之後潛逃到貴國來了。現在我們願意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回去。」楚王一聽是個犯了法的人,也就沒多想,收了羊皮,就把百里奚放了。

秦國使者把百里奚帶回秦國後,秦穆公一看,這百里奚都已經七十多歲了,就很失望。他心想:「這麼大年紀了,不會老糊塗了吧。」

面對秦穆公的質疑,百里奚回答道:「若要我這把老骨頭跟著您打打殺殺,確實不行。但如果是跟大王您一同商討國家大事,我可不算老,我比姜子牙還小十歲呢。」

秦穆公一聽,肅然起敬,他問百里奚:「我想讓秦國的國力超過其他國家,你有什麼辦法嗎?」百里奚說:「秦國雖地處邊陲,但地勢險要,軍力強悍,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只要機會利用得當,稱霸中原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這番話可是說到了穆公的心坎兒上。他立即下令,想封百里奚為上卿,但百里奚卻不幹,他說:「這個世上比我能幹的人多如牛毛,有一個叫蹇叔的,他就比我強,您還是讓他當上卿吧。」

百里奚說的話肯定錯不了。於是秦穆公馬上派使者去蹇叔隱居的地方,將他請出了山。

秦穆公見到蹇叔後,開門見山地問道:「我怎麼做才能使秦國強大呢?」

蹇叔回答說:「秦國之所以不能立於強國之中,主要是威德不夠。想讓國家強盛,就必須要制定規矩,讓一切都井然有序。既不能起貪心,也不能急躁。

「有些國家是德而不威,比如宋襄公,他實力不過硬,所以其他國家就要削他。有些則是威而不德,最典型的就是商紂王了,他讓老百姓不堪其苦,這就是找削的節奏。

「秦與西戎相接,百姓長時間同戎族雜居,多數不懂規矩。因此,您首先要讓百姓懂得法律的威嚴,要讓他們明白,有些事兒能做,有些事兒不能做,這樣才能建立富國圖霸的基礎。不然今天張三把李四打了,明天李四把王五剁了,社會永遠不消停,國家還怎麼富強?但同時,您又不能像商紂王一樣濫用刑罰,以免失去百姓對您的信任。」

蹇叔這一番話,說白了,就是告訴秦穆公要德、法共治。後來,百里奚和蹇叔被封為了左庶長和右庶長,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國相,共同輔佐秦穆公。

後來,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薦了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乙丙。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也投奔了秦國,被秦穆公拜為將軍。

百里奚和蹇叔輔佐秦穆公,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社會改革,把秦國由一個半遊牧、半農耕的野蠻國家,逐漸發展成一個文明國家。

偷襲不成反被擒

晉、楚城濮之戰兩年以後,當時的霸主晉文公約上秦穆公,一起去揍鄭國。這件事情的起因也很簡單:當年晉文公逃難時,鄭國國君對他很不禮貌,而且鄭國還經常充當楚國的走狗,所以晉文公看他很不爽。秦穆公之所以也摻和進來,也是想趁機撈點兒好處。

秦晉聯軍很快就包圍了鄭國的都城,但卻久攻不下。鄭國的大臣燭之武趁夜出城,來拜見秦穆公。

他對秦穆公說:「你們兩國圍我們鄭國,鄭國遲早會完蛋。但是,如果鄭國完蛋對你有利,我們死在你手上也就罷了。問題是,鄭國和秦國不挨著。你滅了我,你能得到什麼好處呢?得到好處的只有晉國。你損耗自己的實力,為別的國家打地盤,這是何苦呢?」

秦穆公聽完這番話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跟鄭國人簽訂了盟約,還留下了三員將領幫著鄭國守衛疆土,連招呼都沒跟晉文公打,就撤軍了。

從此以後,秦晉之間的關係就出現了裂痕。到了秦穆公三十二年,晉文公和鄭國的國君先後離開了人世。駐守在鄭國的秦國大將就派人送密信回國,告訴秦穆公他已拿到了鄭國都城北門的鑰匙,如果此時派軍隊來偷襲,打下鄭國輕而易舉。

秦穆公多年以來,一直處心積慮地想拿下鄭國,從而進軍中原,不讓晉國一家獨大。秦穆公這邊正做著美夢呢,卻有人站出來反對,這個人就是蹇叔。

蹇叔說:「讓大軍跑一千多里搞偷襲,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事兒。咱們與鄭國相距遙遠,您若指望保密工作能做得天衣無縫,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我軍長途跋涉,到那兒也精疲力竭了,搞不好還會被別人胖揍一頓。」

但秦穆公根本聽不進去,因為佔領鄭國、打開中原的道路對他而言,誘惑力實在太大。他命令百里奚的兒子和蹇叔的兒子,也就是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這三位,率領軍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蹇叔覺得自己兒子這一去八成是回不來了,所以在為兒子送行時,大聲痛哭,惹得秦穆公非常不高興。

蹇叔是對的,秦國的軍隊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到達鄭國附近。這時候的鄭國人還不知道秦國軍隊已經來了。可當秦軍剛進入鄭國境內時,迎頭就遇見了一個人,躲都沒地方躲。

這個人叫弦高,是一個牛販子。他這天剛好趕了一群牛,要前往周國倒賣。弦高正趕著牛往前走呢,突然看見不遠處塵土飛揚,一支浩浩蕩蕩的軍隊正在前進。

秦國軍隊突然出現在這裡,肯定不是什麼好事兒,八成是來偷襲的。但這時候想再回去通知守軍已經來不及了,弦高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弦高一面讓人回去報信,一面又裝作沒事兒似的帶著四張牛皮,趕著十二頭牛,繼續往前走。與秦軍正面相遇時,弦高欣喜若狂地跑上前去,自稱是鄭國使者,要見秦軍的主帥。孟明視等三人大吃一驚,心想:「這鄭國使臣怎麼來了?難道我們的行蹤暴露了?」

弦高見到孟明視後,鎮定自若地行禮,說道:「我們國家聽說秦軍前來問罪,所以派我前來迎接。這不,我還帶了十二頭肥牛來犒勞大伙,您涮著吃吧。」

孟明視一聽,心裡就涼了半截,只好隨機應變,笑嘻嘻地跟弦高講:「老高你誤會了,我們是迷路了才走到這裡的,跟貴國沒有關係。」

就在弦高跟秦軍周旋的時候,他的好哥們兒已經回到鄭國通風報信了。鄭國人緊急動員,並且趕走了駐紮在鄭國的秦國將領。

孟明視一看計謀洩漏,內應也被轟出來了,心想這一趟算是白跑了。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同時也為了表示自己不是來偷襲鄭國的,他就率領秦軍捎帶手把滑國給滅了——好歹出來一趟,得帶些戰利品回去。

可是,滑國的國君跟晉國的國君是同一個祖宗生的,而當時晉文公還沒有下葬,晉襄公一看秦國敢這麼幹,當時就火了。他心想:「秦國竟敢趁著我老爹剛死的機會,把我兄弟滅了,這還了得!」於是晉襄公馬上下令,要在崤山阻擊秦軍。

孟明視可不知道晉國軍隊在崤山等著他呢,大搖大擺地就進來了,結果被偷襲了。秦軍幾乎全軍覆沒,三位秦國將領全部被俘獲。好在當時晉國的太后是當年秦國的公主,她出面向襄公求情,晉襄公才把這三位將軍放回了秦國。

左手糖衣炮彈,右手金戈鐵馬

這次兵敗後,秦穆公好好地檢討了一番,但是他還不死心。後來,秦國經過一番修整,又多次向東面出兵,和晉國開戰,雙方互有勝負。眼瞅著仍然無法打通東進的道路,東出爭霸是無望了,秦穆公只好改變戰略,轉而向西發展。

當時秦國的西方生活著很多戎狄部落。這些少數民族生產落後,經常騷擾秦的邊地,搶奪糧食、牲畜、子女,給秦人造成了很大的苦難。所以秦穆公要向西發展,就採取了比較謹慎的策略,先強後弱,挨個兒征服。

當時西戎部落當中較強的是綿諸、義渠和大荔這三部。綿諸的頭領也稱王,他們的地盤與秦國疆土接壤。

有一次,綿諸王聽說秦穆公很有本事,就派了個有能力的大臣出使秦國。秦穆公聽說這個使者有些能耐,名氣也不小,就隆重地接待了他,還向他展示了秦國的壯麗和富裕。

不僅如此,秦穆公還同時給綿諸王送去了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和舞蹈,使這個渴飲刀頭血,困臥馬中鞍的綿諸王,大享眼耳之福。

如此一來,原本彪悍的綿諸王就中了秦國的糖衣炮彈,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等到綿諸國政事一塌糊塗之際,秦穆公才讓使者回國。

這位大臣一回國,一看綿諸王這副德行,就勸諫他不要沉湎於酒色。綿諸王不理他,繼續該幹嗎幹嗎。這大臣知道繼續待在這兒也沒有用了,心一橫就投奔了秦國。

此人由於從小在西戎長大,對西戎的風土人情瞭如指掌。秦穆公得到他的幫助後,順利地制定了對西戎的作戰計劃,充分利用了各部落之間的矛盾,各個擊破。

公元前623年,秦軍西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綿諸王當時喝高了,在半夢半醒之中被活捉了。隨後,秦軍一路西行。那些戎狄小國哪裡是秦軍虎狼之師的對手,只好紛紛歸附。

從此以後,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到秦嶺,西到甘肅,北到寧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秦霸西戎」。

秦國搞定了西方後,周襄王派遣眾臣送金鼓給秦穆公,向秦穆公表示祝賀。因為秦國此番征戰,也等於是擴大了華夏民族的地盤。

雖然秦穆公沒有取得齊桓、晉文那樣公認的霸主地位,但他稱雄西部,為日後秦國做大做強,統一天下,埋下了伏筆。於是,也有史家認為,他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在原本不受待見,最後卻名揚後世的逆襲典範中,除了秦穆公,還有一個人。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袁騰飛講先秦·上古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