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

黃帝,是少典族的子孫,姓公孫,名叫軒轅。生下來就顯出神靈,七十天內就能說話,幼小的時候就心智周遍而且口才快捷,長大後就敦厚機敏,二十歲成年的時候就聞見廣博對事明辨了。

軒轅的時候,神農氏的後代子孫道德衰薄,各地方的諸侯互相侵犯攻伐,殘害百姓,但是神農氏沒有能力征討他們。在這種情況下軒轅就時常動用軍事力量,去征討諸侯中不來朝享的人,四方諸侯因此都來稱臣歸服。但是蚩尤最算殘暴,還沒有誰能去征討他。

炎帝想侵犯凌辱諸侯,四方諸侯都來歸附軒轅。軒轅就修治德政,整肅軍旅,順應四時五方的自然氣象,種植黍、稷、菽、麥、稻等農作物,撫慰千千萬萬的民眾,仗量四方的土地使他們安居,教導以熊、羆、貔、貅、䝙、虎為圖騰的氏族習武,來和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作戰,經過幾番戰鬥,這以後黃帝就實現了要征服炎帝的心願。

蚩尤發動叛亂,不服從黃帝的命令。於是黃帝就向四方諸侯徵集軍隊,和蚩尤在涿鹿的郊野進行戰鬥,就擒獲並殺死了蚩尤。這樣四方諸侯都尊崇軒轅做天子,代替神農氏,這就是黃帝。天下有不順從的勢力,黃帝跟著就去征討他們。平定了以後就離開這個地方。披斬山林草木開通道路行進,從來都沒有安居過。

往東到達了海濱,登過丸山,並到過泰山。往西到達了空桐,登上了雞頭山。往南到達了江水流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驅逐過少數民族葷粥,和四方諸侯在釜山驗合過符契圭瑞,然後把都邑建築在涿鹿山下廣闊的平地上。遷徙往來沒有固定的住處,住地總是環繞軍隊建立營房以自衛。官職都用雲瑞來命名,設立用雲瑞命名的軍隊。置立左右大監,監察萬國。萬國和同,所以對鬼神山川封禪祭祀的事情,自古以來的帝王中推許黃帝時候的規模最大。獲得了寶鼎,運用神蓍草來推算歷數就可以預知未來的節氣日辰。推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來治理民眾。順應天地四時的規律,預測陰陽五行的變化,創作表現人們死生的儀制禮則,考究國家安危存亡的道理。依照時節播種百谷草木,馴化各種鳥獸昆蟲,黃帝的德政廣泛傳佈,也使天(日、月、星辰)不異災,土無別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寶,煩勞勤苦自己的心力耳目,教導民眾對江湖陂澤山林的出產物都要按照時令收采禁捕,利用起來要有節制。因為有「土德」這樣的祥瑞,所以就號稱「黃帝」。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他們中建立了姓氏的有十四人。

黃帝居住在軒轅之丘,並娶了西陵國的女子為妻,這就是嫘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生了兩個兒子,這兩個人的後代都掌握過整個天下:其中第一人叫玄囂,這就是青陽,青陽下封到地方居住在江水之濱;其中第二人叫昌意,下封到地方居住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子為妻,她叫昌僕,生了兒子高陽,高陽是很有聖德的呢。

黃帝逝世後,安葬在橋山。他的孫子、昌意的兒子高陽即位,這就是帝顓頊。

帝顓頊高陽,是黃帝的孫子,也即是昌意的兒子。寧靜淵博因而很有智謀,疏曠通達因而知道各種事理,掌養財物以便發揮土地的作用,依照四時決定行動以便傚法自然,根據對鬼神的盡心敬事來制訂尊卑的義理,治理四時五行之氣來教化民眾,潔心誠意來進行祭祀。權力所及北邊到了幽陵,南邊到了交阯,西邊到了流沙,東邊到了蟠木。動如鳥獸靜如草木等的物類,大如五嶽四瀆小如丘陵墳衍等的神靈,凡是日月的光芒所能照射到的地方,沒有不是已經平服而來歸屬的。

帝顓頊生了個兒子叫窮蟬。

顓頊逝世後,由玄囂的孫子高辛即位,這就是帝嚳。

帝嚳高辛,是黃帝的曾孫。高辛的父親叫蟜極,蟜極的父親叫玄囂,玄囂的父親叫黃帝。自玄囂和蟜極都沒有在位當政,到了高辛才即帝位。高辛對於顓頊的關係來說是堂侄。

高辛生下來就非常神靈,能夠說出自己的名字。普遍佈施利於他人的恩德,卻不及於自己本身。聰明辨析能知悉遙遠,明白事理能深察隱微。順從上天的義理,知曉民眾的急難。仁愛又有威嚴,慈愛又很篤實,修善自身而使天下誠服。收取土地的財物又能依時節加以利用,撫慰教導萬民又能以利訓誨他們,觀察日月修訂曆法而合理地迎送弦、望、晦、朔,明識鬼神並恭敬地事奉他們。他的神態鬱鬱然非常莊重,他的道德嶷嶷然特別高尚。他的舉動總是順應天時,但他的衣著總是如同一般的士人。帝嚳治理民眾,像水灌溉農田一樣,平等而公正地遍及天下,日月所能照射到的地方,風雨所能吹淋到的境界,沒有不來從服的。

帝嚳娶了陳鋒氏的女子,生了個兒子放勳。娶了娵訾氏的女子,生了個兒子摯。帝嚳逝世,由摯接續帝位。帝摯即位,政治微弱不善,由弟弟放勳繼位,這就是帝堯。

帝堯,就是放勳。他的仁愛如天之涵養,他的智慧如神之微妙。人們依就他就像葵藿一般的傾心向日,人們仰望他就像百谷一般的期求澤雲。富有而不驕奢,高貴而不惰慢。頭著質素色黃的冕,身穿士人的祭服,坐上朱紅色的車,駕乘白顏色的馬。能夠宣明恭順的德行,因而能親密地團結九族。九族既已團結和睦,就能明確地劃分百官的職責。百官資績昭明卓著,萬邦諸侯融合和協。

於是就任命羲氏、和氏,恭勤地順應昊大的天象,推算日月星辰的運行來制訂曆法,很慎重地將一歲的節令告訴民眾。分別任命羲仲,居住在東方郁夷,那個地方叫陽明之谷。恭敬地迎接日出,管理監督春耕事務。春分日,晝夜長短相等,黃昏時鳥星(朱雀七宿)出現在正南方,用以正定仲春的氣節。這時候春事既已開始,民眾中老壯就要分散勞作,鳥獸開始乳化交尾。再任命羲叔,居住在南交。管理督導夏季勸農的事務,敬行教化,致達事功。夏至日,白晝最長,蒼龍七宿中的大火(心宿)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用以正定仲夏的氣節。這時候民眾盡力助耕,鳥獸換上了稀疏的羽毛。再任命和仲,居守在西方,那個地方名叫昧谷。恭敬地送太陽落山,管理監督秋收事務。秋分日,晝夜長短相等,玄武七宿中的虛宿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用以正定仲秋的氣節。這時候民眾喜悅和樂,鳥獸的羽毛更生。再任命和叔,居住在北方,名叫幽都。管理督導冬藏物畜。冬至日,白晝最短,白虎七宿中的虛宿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用以正定仲冬的氣節。這時候民眾進入室內居處,鳥獸都生出氄毳細毛來增強自身的溫暖。一歲三百六十六日,置設閏月來正定各年的四時。切實地整飭百官,各種事業都興辦起來了。

堯說:「哪個人可以順應天時來接替帝位?」放齊說:「您胤嗣之子丹朱開通明達。」堯說:「哼!丹朱心既愚頑又喜歡爭訟,他不可用。」堯又說:「哪一個是可用的人?」讙兜說:「共工在廣泛聚集人力方面已遍見功效,可以用。」堯說:「共工善於言語,但他的用意邪僻,貌似恭敬卻罪惡漫天,不可以用。」堯又說:「啊,四方諸侯,蕩蕩的洪水濁浪接天,浩浩然包圍了山崗淹上了丘陵,下方的民眾都非常憂愁,有哪一個能派去治理洪水的?」都說鯀可以。堯說:「鯀的性格狠戾,違背教命,毀敗善類,不可以。」諸侯們說:「不是這樣吧,試一試不可以用就算了。」堯於是聽從諸侯們的意見任用鯀。經過九年,治水沒有成功。

堯說:「啊!四方諸侯:我在帝位七十年,你們中有誰能夠順應天命,來接替我的帝位?」諸侯們應答說:「我們鄙俚缺乏道德,假若來執行天子的事情,是會污辱帝位的。」堯說:「你們都來推舉貴族親戚中的和被疏遠而隱藏起來的人才。」大家都對堯說:「有個還沒有妻子的人在民間,名叫虞舜。」堯說:「對,我也聽說了,他怎麼樣?」諸侯們說:「他是一個盲人的兒子。他父親不傚法德義,母親不講忠信,弟弟狂傲無理,舜都能用孝順來親和他們,使他們烝烝然進於善境,不至於奸惡。」堯說:「我就來試試他吧!」於是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做妻,通過這兩個女兒來觀察他的德行。舜告誡堯的兩個女兒遷居在媯水的河邊,讓她們在虞家行使婦人之禮。堯認為舜做得很好,就讓舜擔任司徒的職務來謹慎地和協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間的五常教導,人們就都能遵從這五常之教。就又讓舜普遍參與百官事務,百官事務處理得適時並很有秩序。讓舜在明堂四門迎接來朝的賓客,四門的接待表現肅穆,諸侯及遠方賓客都很恭敬。堯派遣舜進入山林川澤,遇到暴風雷雨,舜往前行從不迷向誤事。堯認為舜有聖智,召來舜說:「你謀劃事務能達到目的並且說過的話都有實績可以考察,已經三年了。你來登臨帝位。」舜認為自己德望不堪勝任因而心意感到不愉悅而加以推讓。

正月朔日,舜在文祖廟接受了堯禪讓的帝位。文祖,就是堯的太祖。

於是帝堯稱老在家,命令舜代行天子的政事,來觀察上天的意志。舜就利用運轉的璇璣和窺望的玉衡進行觀測,來定准日月五星的實際位置及其運行。接著類祭(因特別事故而祭)上帝,禋祭天地四時,望祭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各路神癨。收集五等圭璧,選擇吉利的月日,接受四方諸侯君長的朝見,向他們頒發應該執掌的瑞信。每年的二月,到東方去巡迴視察,一直到達了泰山,在這裡進行了柴祭(燒柴祭天),又分別等級望祭東方諸侯國境內的名山大川。借這個時機會見東方各地諸侯國的君長,協正四時氣節和月份大小,校正日的甲乙,統一音律和度量衡,修正吉、凶、賓、軍、嘉五種禮儀,規定在進見時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所執的瑞玉(分別是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和三種用來墊玉的赤黑白繒物,卿所執活羔羊和大夫所執雁的兩種生物,士所執的是一隻死野雞;如果是諸侯所執的五種瑞信物,禮儀結束後就歸還。五月,到南方去巡迴視察;八月,到西方去巡迴視察;十一月,到北方去巡迴視察:所做的事情都和開始去東方視察的時候完全一樣。巡迴視察歸來,先到祖廟和父廟去祭祀,用一頭公牛作祭品。每五年進行一輪巡迴視察。其間四年四方諸侯分別到京師來朝見。舜向他們普遍告誡治國的方法,並要明確考察各地諸侯的業績,對有功的賞賜車輛服飾來進行表彰。開始將全國劃分成十二個州,疏浚各地的江河。把常用的刑律刻畫在器物上,用流放的方法處置符合寬赦犯有墨、劓、剕、宮、大辟五種刑罰的人,官府處罰觸犯法律的人運用鞭刑,在學校有犯法的生徒就用木棍扑打,金錢可以用作贖減刑罰。因為過失造成禍害的可以赦免;有所憑恃終不悔改的就嚴施刑罰。謹慎啊,謹慎啊,執行刑罰要特別慎重!

讙兜引薦共工,堯說:「不可以。」而讙兜仍然試著讓他去做工師,共工果然淫惡邪辟。四方諸侯推舉鯀治理洪水,堯認為不能勝任,四方諸侯勉強請求堯試用,試用的結果就是沒有功效,所以百官感到不適宜。三苗氏族在江淮、荊州地方多次作亂。根據這些情況,舜回到京師向帝堯進言,請求流放共工到幽陵去,來改變北狄的習俗;流放讙兜到崇山去,來改變南蠻的習俗;遷徙三苗到三危去,來改變西戎的習俗;竄流鯀到羽山去,來改變東夷的習俗:結果是四個人受到了處罰並使天下人都心悅誠服。

堯即帝位七十年才得到舜,又經過二十年就稱老居家,命令舜代行天子的政事,這樣也就把舜推薦給上天來進行考驗。堯避讓帝位總共二十八年就去世了。百姓非常悲哀,好像自己的父母喪亡一樣。三年時間內,全國各地都沒有舉奏音樂,用這樣的方式表示對堯的思念。堯知道兒子丹朱是不賢能的,不值得把管理天下的權力授給他,於是就採取權變措施把帝位授給舜。授給舜,那麼天下的人們可以得到好處而丹朱會受到損害;授給丹朱,那麼天下的人們會受到損害而丹朱就得到了好處。堯說:「終歸不能拿損害天下的人們來使一人得利。」就最後還是把管理天下的大權授給了舜。

堯逝世,三年的喪期結束,舜辭讓並迴避丹朱而到南河的南邊去。諸侯朝覲的人們不到丹朱的住地反而來到舜的去處,有爭執訴訟事情的人們不去上告給丹朱反而要去上告給舜,對政績歌頌的人們不歌頌丹朱反而來歌頌舜。舜說:「這是上天的意思罷!」然後才回到京都登上了天子之位,這就是帝舜。

虞舜,名叫重華。重華的父親叫瞽叟,瞽叟的父親叫橋牛,橋牛的父親叫句望,句望的父親叫敬康,敬康的父親叫窮蟬,窮蟬的父親叫帝顓頊,顓頊的父親叫昌意。從昌意到舜有七代了。從窮蟬開始一直到帝舜,都是地位低微的普通百姓。

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而且舜的生母早已去世,瞽叟重新娶了妻子生下了象,像很奢侈傲慢。瞽叟偏愛後妻所生的兒子,常常想殺掉舜,舜總是躲避逃過了;倘若有小的過錯,就要受到罪罰。舜孝順地事養父親和後母連帶弟弟,一日比一日忠厚恭謹,沒有一點懈怠。

舜,是冀州地方的人。舜在歷山耕種過,在雷澤捕過魚,在黃河邊上做過瓦器,在壽丘製作過各種家用器具,在負夏乘涼時逐利做過生意。舜的父親瞽叟不講德義,母親絲毫不講忠信,弟弟象狂傲,都想殺掉舜。舜孝順適從一點不違背做兒子的道義,想殺掉他,不可能找到機會;如果有事要尋找舜,他卻經常在父母身邊。

舜年紀二十歲時就因為孝順父母很出名。三十歲時就碰上堯帝詢問有沒有可以做天子的人,四方諸侯都推薦虞舜,說他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堯就把兩個女兒嫁給舜來觀察他內在的德行,並派九個男兒和他相處來觀察他的外部表現。舜居住在媯河的水涯邊,內身的修養更加嚴謹。堯的兩個女兒從不敢拿高貴驕慢的態度來對待舜的父母弟妹,特別講究婦人之道。堯的九個男兒事奉舜也都更加忠實謹敬。舜在歷山耕種,歷山的農人都互讓田畔;在雷澤捕魚,雷澤上的漁人都讓居處;在黃河水濱作瓦器,黃河水濱出產的瓦器都不粗製濫造。一年時間內舜所居處的地方成了村落,二年時間成了鄉邑,三年時間成了都會。

堯於是賜給舜細葛布衣和琴,替舜構築倉廩,還給他一些牛、羊。瞽叟又想殺害他,讓舜爬上去塗抹廩房,瞽叟從下面放火焚燒廩房。舜就用兩頂斗笠護衛住身體跳下,逃離了火境,得以不死。後來瞽叟又讓舜去挖井,舜挖井時設了一個暗道可以從旁邊的井口出去。舜挖井已經很深了,瞽叟和象共同往井下填土,舜就從暗道中逃出,脫離了險境。瞽叟、象非常高興,認為舜在井中已被填死。像說:「最先出這個主意的是我像。」象和父母分割舜的家室財物,於是說:「舜妻堯的兩個女兒,和一把琴,由象取得;牛、羊、倉廩分給父母。」象就停留在舜原來的屋室居住,鼓著分得的那把琴。舜回來見象。像驚愕不快,就假意說:「我思念哥哥舜,正在非常憂鬱不樂!」舜說:「是,你的兄弟間的友悌情義可說得上是很深厚的了!」舜重新事奉瞽叟和愛護弟弟就更加恭謹。於是堯就用推行五種倫理和擔任各種官職來測試舜,舜把各方面都治理得很好。

過去高陽氏有才子八個人,社會上得到了他們輔佐的利益,稱他們叫「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社會上稱他們叫「八元」。這十六個才子的後代,世世代代成就他們的美德,不使他們的名聲隕落。到了堯的時代,堯沒有能夠舉用他們的後代。舜舉用八愷的後代,讓他們主持有關土地方面的事務,以此他們所總管的百方事務,沒有不是完成得順時並很有秩序。舉用八元的後代,讓他們在四方佈施教誨,使得父親們都仁義,母親們都慈愛,做兄的都友善,做弟的都恭謹,做兒子的都孝順,中原的各個部族都很太平,邊遠地區的部族一心嚮往中原的教化。

過去帝鴻氏有個不才之子,掩沒仁義,陰為賊害,好行兇惡的事情,天下的人稱呼他叫渾沌。少皞氏有個不才之子,毀敗信義,憎惡忠直,專心飾用惡毒的言語,天下的人稱呼他叫窮奇。顓頊氏有個不才之子,凶頑不可教訓,不知道話語好壞,天下的人稱呼他叫杌。這三個家族世世代代人們都對他們感到憂懼。到了堯的時代,堯沒有能除去他們的患害。縉雲氏有個不才之子,貪戀酒食,圖求財貨,天下的人稱呼他叫饕餮。天下的人們厭惡他,把他比作三家凶族。

舜掌管四方之門的迎賓事務,就流放四家凶族,將他們遷移到四方邊遠地帶,並用他們來抗禦更加邪惡諂媚的人,這樣做了以後四方之門通達,可以稱得上是完全沒有兇惡的人了。

舜進入高大的山麓,遇到強烈的雷暴風雨也不迷向誤事,堯就知道舜是值得把整個天下傳授給他。堯稱老歸家,讓舜代行天子的政事,並到全國各地巡迴視察。舜受到推舉任用有二十年,然後堯才讓他代行政事,代行政事八年堯就去世了。三年喪禮結束,讓給丹朱,但是天下的人歸服於舜。禹、皋陶、契、後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等人從堯帝的時代開始就都被推舉任用,卻沒有分配給他們主管的職務。於是舜就來到文祖廟,召集四方諸侯進行謀劃,開放四方門庭,明白通曉全國所反映的意見,命令十二位地方長官講論堯帝的功德,瞭解只要推行敦厚的道德,使民眾遠離邪佞的人,能這樣做就會使蠻夷從服。舜對四方諸侯說:「有誰是能奮發努力光大堯帝事業的人,可以讓他總領官位輔佐我的政事?」都說:「伯禹做司空,可以發揚光大堯帝的功業。」舜說:「嗯,是!禹,你去平定水土。希望你努力完成這項任務啊。」伯禹跪拜叩頭,推讓給後稷、契和皋陶。舜說:「就這樣,去罷。」舜說:「棄,民眾中開始出現飢餓,你去做負責農事的官員,組織他們播種各類穀物。」舜說:「契,百姓之間不親和,五常的倫理不順適,你去做司徒,去謹敬地佈施五常的教導,主旨在於寬厚。」舜說:「皋陶,蠻夷各族擾亂中原,搶劫殺人內外為患,你去做獄官之長,五種刑罰裁量要輕重適中,執行五種刑罰要在郊野、市、朝三個不同的地方;五種流放要有一定的尺度,要根據不同的遠近建立三處居所:要求明察公允能使人信服。」舜說:「哪個能夠訓治我的各種工匠?」都說垂可以。於是讓垂做共工,統領工匠事務。舜說:「哪個能夠替我掌管山林水澤中的草木鳥獸?」都說益可以。於是就任命益做掌管山澤的虞官。益跪拜叩頭,推讓給其他的大臣如朱虎、熊羆。舜說:「去吧,你們一同合作。」就讓朱虎、熊羆做益的助手。舜說:「唉!四方諸侯,有誰能夠協助我掌管天、地、人三事的禮儀?」都說伯夷可以。舜說:「喂,伯夷!任命你做秩宗(掌管祭祀的禮官),從早到晚一定要虔敬,掌禮施教都要正直而且肅靜、清潔。」伯夷推讓給夔龍。舜說:「好。任命夔做典樂官,用歌詩舞蹈教導國子,你要正直而且溫和,寬厚而且嚴厲,剛毅而又不肆虐,簡廉而又不傲慢;詩的內容表現了人的情志,歌是拉長了音調詠歎詩中的意義,宮、商、角、徵、羽五聲曲折要按照歌的需要,律呂音氣相符五聲配合自然美妙,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能夠諧調一致,不互相錯奪侵擾,這樣通過音樂神與人之間就會達到歡悅和協。」夔說:「哦!我拊擊石磬,百獸為音樂所感發就會相率起舞。」舜說:「龍,我畏惡忌諱利口讒說滅絕德行肆行詐偽的人,恐怕他們驚動我的眾多臣民,任命你做納言的官,早晚傳遞我的旨命,一定要講求誠信。」舜說:「喂!你們二十二人,各自要謹敬地行使你們的職責,希望順應時勢輔佐我完成上天交給的天下大事。」每過三年考察一次功績,三次考察來決定官員的升降,這樣做了不管遠近的各類事情就都興盛起來。再次分別處理了流放在北部邊境的三苗氏部族。

這些被任命的二十二人都成就了他們的事功。皋陶做管刑獄的大理,持法公平,民眾從各方面都順服他的判決能準確切實。伯夷主管禮儀,上上下下都表現謙讓。垂主掌百工,各種製作都達到了應有的功效。益主掌虞官,山林水澤都得到很好的開發。棄主掌農官,各種穀物都順應天時長得非常茂盛。契主掌司徒,貴族百姓都親近和睦。龍主掌接待賓客,遠方的諸侯和外族都欣然來朝。十二個地方官的政令推行,那麼九州範圍內的民眾沒有誰敢逃避違背。只有禹的功勞算是最大,開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處湖澤,決導了九條河流,劃定了九州方界,使九州的君長各自按照相應的職分來貢奉物產,不失掉他應有的規範。國土開拓縱橫五千里,一直到達荒服的遙遠地帶。南邊撫有交阯、北發,西邊撫有戎、析枝、渠蝆、氐、羌,北邊撫有山戎、發、息慎,東邊撫有長、鳥夷:四海之內,都感戴帝舜的功勳。

在這樣的背景下,禹就創作了歌頌帝堯的名叫《九招》的樂曲,招來了各方的奇珍異物,鳳凰也飛來翔舞。普天之下清明的德政都是從虞帝時代開始的。

舜二十歲的時候因為孝順聞名,三十歲的時候堯舉拔他,五十歲的時候代行天子的政事,五十八歲的時候堯去世,六十一歲的時候接替堯登上帝位。登上帝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去巡迴視察的時候,在蒼梧的郊野去世。安葬在長江南部的九嶷山,這個地方就是零陵。舜登上帝位以後,用車載著天子的旌旗,回去朝拜父親瞽叟,夔夔然和敬特別恭謹,仍然履行做兒子的孝道。封弟弟象做有鼻地方的諸侯。舜的兒子商均也不賢能,舜因此豫先告知上天要推薦禹代行政事。十七年以後就逝世了。三年的喪禮完畢,禹也就推讓給舜的兒子,和當初舜讓堯的兒子一樣。諸侯們都歸附他,這以後禹才登上了天子之位。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都封有疆土,來供奉先祖的祭祀。他們仍然穿戴祖傳的服飾,所用禮樂也和原先的一樣。用賓客的禮儀朝見天子,天子不把他們作臣下看待,表示不敢專有天子的神威。

從黃帝至舜、禹,都出自同姓,但他們立國以後的稱號卻不相同,以便彰顯各自的光明德行。所以黃帝的號是有熊,顓頊帝的號是高陽,嚳帝的號是高辛,堯帝的號是陶唐,舜帝的號是有虞。禹帝的號是夏後,卻又另有姓氏,姓姒。契是商的始祖,姓子。棄是周的始祖,姓姬。

太史公說:學者們有很多人稱說五帝,但五帝的時代已經很久遠了。然而《尚書》只記載堯以來的政事史料,而百家所敘說的黃帝,他們的文字都不是典雅的訓釋,縉紳先生們是很難照著說明白的。孔子所撰述的宰予問《五帝德》和《帝系姓》二篇,儒生們認為不是聖人的言論所以大多都不傳習。我曾經西邊到過空峒山,北邊經過涿鹿,向東漸進到達大海,往南駕舟浮渡過長江、淮河,到那些被長老們都各自常常稱說是黃帝、堯、舜遺跡的地方,知道風俗教化本來有所不同,總的來說還是以沒有背離古文記載的說法,比較接近正確。我研讀《春秋》《國語》,其中內容有闡發《五帝德》《帝系姓》的地方是很顯著的,只是人們沒有深加考察就是了,其實,它們的記述都不虛妄。《尚書》缺失有許多內容早已遺漏了,它所散軼的就常常在其他的記述中可以看到。不是喜好學習,深加思考,心知其中的用意,這類事本來就很難對那些識見淺薄孤陋寡聞的人去說清楚的。我一併依據搜集的各種文獻次序論說,選擇其中記述得特別典雅的,以此編著成《五帝本紀》作為全書的首篇。

《白話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