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一 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樗裡子,名叫疾,是秦惠王的弟弟,跟秦惠王同父異母。他的母親是韓國的女子。樗裡子能言善辯,足智多謀,秦國人稱他為「智囊」。

秦惠王八年,賜給樗裡子右更的爵位,讓他帶兵攻打曲沃,把當地的人統統趕走,佔領了曲沃的城池,把土地納入秦國。秦惠王二十五年,派樗裡子擔任將領攻打趙國,俘虜了趙國將軍莊豹,佔領了藺邑。

第二年,他協助魏章攻打楚國,打敗了楚國的將領屈丐,佔領了漢中一帶。秦國封爵樗裡子,賜號為「嚴君」。

秦惠王去世以後,太子武王繼位,驅逐張儀和魏章,然後用樗裡子和甘茂做左右丞相。秦國派遣甘茂攻打韓國,佔領了宜陽。又派遣樗裡子率領百輛戰車進入周都,周王派了士兵迎接他,態度非常恭敬。楚王對此很生氣,責備周王,認為他太重視秦國來客。游騰替周王遊說楚王道:「智伯要攻伐仇猶的時候,先送給它大車,趁機派兵跟隨在後面,仇猶終於滅亡了。為什麼呢?因為沒有防備的緣故。齊桓公要攻打蔡國的時候,聲稱討伐楚國,其實是襲擊蔡國。如今的秦國,是虎狼一樣的國家,派遣樗裡子率領百輛戰車進入周都,周王用仇猶和蔡國作為借鑒,因此派遣長戟裝備擺在前面,強弩裝備壓在後面,名義上是護衛樗裡子,但實際上是囚禁他。再說周王難道能夠不擔心自己的國家嗎?怕的是一旦亡了國便會使大王憂傷。」楚王於是高興起來。

秦武王去世以後,秦昭王繼位,樗裡子更加受到尊重。

秦昭王元年,樗裡子將要進攻蒲邑。灌邑的長官驚恐,請教胡衍。胡衍替蒲邑對樗裡子說:「您進攻蒲邑,是為了秦國呢,還是為了魏國呢?為了魏國那就好了,為了秦國那就不好了。衛國之所以成為衛國,是因為有蒲邑存在。如果您要攻打蒲邑使它歸屬於魏國,衛國也一定跟著歸從魏國。從前魏國丟失西河以外的土地而無法奪回的原因,在於兵力薄弱。如果把衛國併入魏國,魏國一定強大起來。魏國強大的時候,西河以外的地方一定危險了。況且秦王將會觀察您的行動,如果危害秦國而有利於魏國,秦王一定會加罪於您。」樗裡子說:「該怎麼辦?」胡衍說:「您放過蒲邑不要進攻它,我試一試替您進蒲城說說這件事,來感動衛君。」樗裡子說:「好。」胡衍進入蒲城,對當地的長官說:「樗裡子已經知道蒲城的弱點了,他說是一定要佔據蒲城。但我能夠使他放過蒲城不來進攻。」浦邑的長官驚恐起來,便兩次向胡衍下拜,說:「我希望就這件事求教您。」便獻出黃金三百斤,說:「秦軍如果撤退,請允許我一定向衛君說到您的功勞,讓您得到君位。」因此胡衍在蒲城接受了黃金之後,使自己在衛國貴寵起來。就這樣,樗裡子便放棄蒲城而離開了。他回師攻打皮氏城,皮氏城還沒有降服,又撤離了。

秦昭王七年,樗裡子去世,安葬在渭南章台的東面。他生前曾說:「百年以後,這裡會有天子的宮殿夾著我的墳墓。」樗裡子疾的住宅在昭王廟西邊渭南陰鄉的樗裡,因此世人稱他為樗裡子。到漢朝建立以後,長樂宮建在他墓地的東邊,未央宮建在他墓地的西邊,武庫正對著他的墳墓。秦國人有句俗話說:「論力氣就是任鄙,論智謀就是樗裡。」

甘茂是下蔡人,曾經事奉下蔡史舉先生,學習百家的學說。他通過張儀和樗裡子要求拜見秦惠王。秦惠王一接見就很喜歡他,讓他做將領,協助魏章平定了漢中地區。

秦惠王去世以後,秦武王繼位。張儀和魏章離開秦國,往東去到魏國。蜀侯嬴;和宰相陳壯叛變,秦國派遣甘茂去平定蜀國。凱旋之後,秦國任用甘茂為左丞相,任用樗裡子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武王對甘茂說:「我想乘坐有帷帳裝飾的車子通往三川,去窺視周室,那麼我就死而不朽了。」甘茂說:「請讓我到魏國去,相約一起攻打韓國,並讓向壽陪我同行。」甘茂到了魏國,對向壽說:「您回去,把這件事告訴大王說『魏國已經聽從我了,但希望大王不要進攻韓國』。事情成功以後,全都把它作為您的功勞。」向壽回國後,把甘茂的話轉告秦武王。秦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甘茂一到,秦武王問他原因。他回答說:「宜陽是一個大縣,上黨和南陽曆史已經很悠久了。名義叫縣,其實是郡。現在大王讓我離開許多險要的地方,走千里路程去進攻它,困難啊!從前曾參住在費邑的時候,魯國有一個跟曾參同姓同名的人殺人,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曾參的母親正在織布,神情鎮定自如。過了一會,另一個人又告訴她說『曾參殺了人』,曾參的母親還是若無其事地織布。過了一會又有一個人告訴她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扔了梭子,走下織機,越牆逃跑了。憑曾參這樣的賢能和他母親對他的信任,但有三個人懷疑他,他母親也就害怕了。如今我的賢能不如曾參,大王對我的信任又不如曾參的母親對曾參的信任,懷疑我的又不只三個人,我擔心大王會像曾母扔梭子一樣。當初張儀向西吞併巴、蜀兩國的土地,往北開拓西河以外的地方,朝南奪取了上庸,天下人不因此讚美張先生卻因此認為先王賢明。魏文侯讓樂羊帶兵攻打中山,三年以後攻下了它。樂羊回國後要評比功勞,魏文侯把一箱子意見書給他看。樂羊兩次拱手叩頭說:『這不是我的功勞,而是得力於主上。』如今我是一個寄身國外的臣子。樗裡子、公孫奭依仗韓國的勢力來和我爭議,大王一定聽從他,這樣大王欺騙了魏王,而我卻要受到公仲侈的怨恨。」秦武王說:「我不會聽從他們的,請讓我同您結盟吧。」終於讓丞相甘茂帶兵攻打宜陽。用了五個月還不能攻下來,樗裡子和公孫奭果然爭議這件事。秦武王召見甘茂,想撤兵。甘茂說:「息壤達成的盟約還在那兒。」秦武王說:「是的。」於是大規模地出動軍隊,讓甘茂進擊宜陽。斬殺首級六萬,終於攻下宜陽。韓襄王讓公仲侈到秦國請罪,跟秦國議和。

秦武王終於到了周都,並死在周都。他的弟弟登位,就是秦昭王。秦昭王的母親宣太后,是楚國的女子。楚懷王怨恨從前秦國在丹陽打敗了楚國而韓國不去救援,就派軍隊包圍韓國的雍氏。韓國派遣公仲侈向秦國告急。秦昭王剛剛登位,宣太后又是楚國人,不肯去救援。公仲侈托付甘茂,甘茂替韓國向秦昭王進言道:「公仲侈正因為有可能得到秦國的救援,因此才敢抵禦楚國。現在雍氏被包圍,秦國軍隊不肯下殽山去救援,公仲侈將會昂首而不來朝拜;公叔將會讓韓國向南跟楚國聯合。楚、韓兩國結成一個整體,魏國不敢不聽從它們的意旨。這樣,那麼它們共同進攻秦國的局勢就形成了。不知道是坐著等待被進攻有利,還是主動進攻別人有利?」秦王說:「好。」便讓軍隊從殽山出發去救援韓國。楚軍才撤離了雍氏。

秦國派遣向壽平定宜陽,派遣樗裡子和甘茂攻打魏國的皮氏。向壽是宣太后娘家的親戚,並且跟秦昭王從小一起長大,因此受到任用。向壽到楚國去,楚國聽說秦國重視向壽,因而厚待向壽。向壽替秦國鎮守宜陽,打算率軍攻打韓國。韓國公仲侈讓蘇代對向壽說:「禽獸在被困的時候會傾覆人的車輛。您打敗了韓國,侮辱了公仲侈,公仲侈收復國土再來服事秦國,自認為一定能夠因此受到封賞。現在您把解口這個地方送給楚國,把杜陽封給小令尹。秦國和楚國聯合,再次進攻韓國,韓國必定滅亡。韓國一滅亡,公仲侈將親自率領他的部下來對抗秦國。希望您仔細地考慮這個問題。」向壽說:「我聯合秦國和楚國並不是為了抵擋韓國,您替我謁見並轉告公仲侈,說秦國和韓國的外交是可以統一的。」蘇代回答說:「希望讓我告訴您。人們說:『重視自己之所以受到重視的原因才不失去受重視。』秦王寵愛和親近您,比不上寵愛和親近公孫奭;他器重您的智慧和才能,比不上器重甘茂的智慧和才能。現在這兩個人都不能夠親身參與秦國的大事,唯獨您卻能跟秦王一起主持和決斷國事,為什麼呢?這是他們有過失的原因。公孫奭偏袒韓國,而甘茂偏袒魏國,因此秦王不信任他們。如今秦國和楚國爭強,而您卻偏袒楚國,這跟公孫奭和甘茂走的是同一條路,您跟他們有什麼不同呢?人們都說楚國是善於權變的國家,您一定沒有好下場,這是自食其果。您不如跟秦王商討楚國的權變,親善韓國來防備楚國,這樣就沒有憂患了。韓王一定先把國家大事委託給公孫奭,然後才委託給甘茂。韓國是您的仇敵。如今您說親善韓國來防備楚國,這正是舉用外人不避仇敵。」向壽說:「是這樣,我很想跟韓國友好。」蘇代回答說:「甘茂答應公仲侈把武遂歸還韓國,使宜陽的人民返回家園。如今您卻要無條件地收回它,很難。」向壽說:「這樣,那麼該怎麼辦?武遂始終不能收回嗎?」蘇代回答說:「您為什麼不通過秦國替韓國向楚國索取穎川?這是韓國的屬地。您如果能索取並得到穎川,這是您的命令能在楚國通行並能用那個地方使韓國感恩戴德。您如果討不回穎川,這樣韓國和楚國的怨恨不能消除,就會互相投奔秦國。秦、楚兩國爭強,您慢慢地責備楚國來籠絡韓國,這對秦國有利。」向壽說:「怎麼辦?」蘇代回答說:「這是好事。甘茂想通過魏國奪取齊國,公孫奭想通過韓國奪取齊國。現在您借奪取宜陽立功,又籠絡了楚國和韓國,並安撫了他們,進而討伐齊、魏兩國的罪過,因此公孫奭和甘茂就無所事事了。」

甘茂終於向秦昭王進言,把武遂再歸還給韓國。向壽和公孫奭抗議這件事,但沒有結果。向壽和公孫奭從此有怨恨,誹謗甘茂。甘茂害怕,停止進攻魏國的蒲阪,逃離了。樗裡子跟魏國議和,退了兵。

甘茂逃離秦國投奔齊國的時候,遇見了蘇代。蘇代替齊國出使到秦國。甘茂說:「我在秦國犯了罪,因害怕而逃了出來,但沒有地方藏身。我聽說有個窮人的女兒跟一個富人的女兒一同績麻,窮人的女兒說:『我沒法買蠟燭,而您的蠟燭的光亮幸好有多餘,您可以分給我多餘的光亮,在沒有損害您照明的情況下我卻得到這樣的一種方便。』如今我受困,而您正要出使秦國去掌權了。我的妻子兒女還在那裡,希望您用多餘的光亮賑濟他們。」蘇代答應了。於是蘇代到秦國完成使命。完成使命以後,趁便遊說秦王道:「甘茂不是一個普通的士人。他留在秦國的時候,連續幾代受重用。從殽山要塞直到鬼谷,那裡地形的險阻和平坦他都能清楚地瞭解。他通過齊國聯合韓國和魏國,反而來算計秦國,這對秦國是不利的。」秦王說:「這樣那怎麼辦?」蘇代說:「大王不如加重禮物,提高俸祿來迎接他,如果他來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終身不讓他出來。」秦王說:「好。」便賜給甘茂上卿的官位,並用相印到齊國迎接他。甘茂不肯到秦國去。蘇代對齊盡王說:「甘茂,是一個賢能的人。如今秦國賜給他上卿官位,用相印迎接他。甘茂感激大王的賞賜,愛做大王的臣子,所以推辭著不肯去。現在大王用什麼禮節對待他?」齊王說:「好。」便給甘茂安排上卿的官位來留他。秦國便免除了甘茂家裡的賦稅和徭役,來同齊國競爭收買甘茂。

齊國派遣甘茂到楚國的時候,楚懷王剛剛跟秦國聯婚,正很高興。秦國聽說甘茂還在楚國,就派人對楚王說:「希望把甘茂遣送回秦國。」楚王向范蜎問道:「我想在秦國安置丞相,哪一個適合?」范蜎回答說:「我還無法識別哪一個合適。」楚王說:「我想讓甘茂做丞相,可以嗎?」范蜎回答說:「不可以。史舉是下蔡的看門人,從大的方面來說不是為了奉事君王,從小的方面來說不是為了家庭,他以苟且、卑賤和不廉潔傳聞於世上,甘茂卻順從地服事他。因此像秦惠王這樣的賢明,秦武王這樣的洞察,張儀這樣的雄辯,甘茂卻奉事他們,謀取十個官職卻沒有過失。甘茂實在是一個賢能的人,然而不能讓他在秦國做丞相。秦國有了賢能的丞相,對楚國是不利的。況且大王從前曾經讓召滑在越國得到任用,但召滑暗地裡施行章義的陰謀,越國動亂,因此楚國南面能夠使厲門成為要塞,使江東成為郡縣。我想大王的功績之所以能夠這樣大,是因為越國混亂,而楚國安定。如果大王只知道把它用到越國,卻忘記了把它運用到秦國,我以為大王大錯了。這樣,那麼大王如果想在秦國安置丞相,就沒有誰比得上向壽合適。向壽對於秦王來說是親戚,小時候跟他共穿衣服,長大後跟他同坐一輛車子。大王如果要讓他執政,就一定要讓向壽在秦國做丞相,那麼對楚國才有利。」就在這時候,楚王派使者要求秦王讓向壽在秦國擔任丞相。秦王終於讓向壽做了丞相。而甘茂卻不能夠再返回秦國,就死在魏國了。

甘茂有個孫子叫甘羅。

甘羅,是甘茂的的孫子。甘茂死後,甘羅十二歲就侍奉秦國丞相文信侯呂不韋。

秦始皇帝讓剛成君蔡澤出使燕國,三年以後,燕王姬喜派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秦國讓張唐去扶助燕國,想跟燕國共同攻打趙國來擴大河間的土地。張唐對文信侯說:「我曾經替秦昭王攻打趙國,趙國怨恨我,聲言『捕獲張唐的人獎給他百里的土地』。如果我去燕國,一定要經過趙國,我不能夠去。」文信侯不高興,但無法勉強他。甘羅說:「君侯為什麼不高興到這個地步呢?」文信侯說:「我派遣剛成君蔡澤去侍奉燕國三年了,燕太子丹也已經來作人質了。現在我親自要求張唐去扶助燕國,他卻不願意去。」甘羅說:「讓我要他去。」文信侯叱責說:「走開!我親自要求他去都不肯,你怎能使他去?」甘羅說:「項橐長到七歲的時候就當孔子的老師。我現在已經長到十二歲了,您就讓我試試吧,為什麼急於叱責我呢?」就在這時候甘羅去見張唐說:「先生的功勞跟武安君相比哪一個大?」張唐說:「武安君南面挫敗強大的楚國,北面威懾燕國和趙國,戰則勝,攻則取,攻克城邑,不計其數,我的功勞比不上他。」甘羅說:「應侯范雎在秦國執政時,跟文信侯相比,哪一個專權?」張唐說:「應侯比不上文信侯專權。」甘羅說:「先生確知應侯比不上文信侯專權嗎?」張唐說:「知道。」甘羅說:「應侯想攻打趙國,武安君對此感到為難,離開咸陽七里以後立刻死在杜郵,現在文信侯親自要求先生扶助燕國而不肯去,我不知先生將死在什麼地方了。」張唐說:「讓我因為有這小傢伙的勸說而成行吧。」就讓準備行裝出發。

張唐出發幾天以後,甘羅對文信侯說:「請借給我五輛車子,讓我替張唐先通報趙國。」文信侯就進去把這件事稟告秦始皇說:「從前甘茂的孫子甘羅,年紀輕輕的,但因為是名家的子孫,諸侯各國都知道他。時下張唐想借口生病不肯去燕國,甘羅說服了他使他出發了。現在甘羅希望先去通報趙國,請您同意派遣他去。」秦始皇召見了甘羅,讓甘羅出使到趙國。趙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羅。甘羅遊說趙王道:「大王聽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了嗎?」趙王說:「聽說了。」甘羅說:「聽說張唐扶助燕國嗎?」趙王說:「聽說了。」「燕太子丹到秦國去作人質,表明燕國不欺騙秦國。張唐扶助燕國,表明秦國不欺騙燕國。燕國和秦國不互相欺騙的目的,是為了進攻趙國,太危險了。燕國和秦國不互相欺騙沒有別的緣故,只想進攻趙國從而擴大河間的土地。大王不如給我五個城邑來擴大河間的土地,請秦國讓燕太子回國,然後跟強大的趙國一起進攻弱小的燕國。」趙王立刻親自割讓五個城邑來擴大河間的土地。秦國讓燕太子回國。趙國進攻燕國,獲得上谷三十個城邑,讓秦國佔有其中十一個城。

甘羅回來報告秦王,秦王就封賞甘羅作為上卿,又將當初甘茂的田地住宅賞賜給他。

太史公說:樗裡子由於親屬關係受到重用,那是理所當然的,但秦國人稱讚他的智慧,因此很歡迎他。甘茂出身於下蔡民間,揚名於諸侯,受到強大的齊國和楚國的重視。甘羅雖然年輕,但是想出一條妙計,名揚後世。雖然不是敦厚有德的君子,但也是戰國的謀士。正當秦國稱強的時候,天下更加趨向陰謀詭詐之道啊!

《白話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