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解題

本書以府門兒與宅門兒命名,其中的府門兒即王府。在清朝,就是愛新覺羅宗室居住的府第,是清代京城中最顯赫的宅邸。

清朝取消了明朝分封諸王於各地的形式,王府都建在北京城。所以,凡愛新覺羅子弟,除了少數留居祖先發源的盛京(即今瀋陽)之外,其餘大多數都居住於京師。清廷在將八旗官兵按旗分置的同時,也給宗室王公賜予府第。雖然宗室王公也分別屬於不同的旗分,但他們的府第卻不受本旗地界限制,選擇的都是環境較為安靜和宏敞的地方,許多是依明朝宅第改建。皇城西北的什剎海周圍與積水潭以南,這片京城最風光旖旎的地帶,便成為他們的首選之地。據統計,京城的清朝王府,在西城的有十分之七,東城只有十分之三,而東城的這十分之三中還包括一些蒙古王公的府第。大部分滿洲王公都居住在西城,這是所謂「東富西貴」中「西貴」的含義之一。眾多王府的存在,遂成為清朝京城一景。

然而,本書並不是一部介紹王府規制、坐落的專書,我關心的是居住在或者曾經居住在其中的那個獨特的人群。清朝統治近三百年,愛新覺羅家族13朝12位皇帝和他們眾多的王妃皇后,以及他們那些擁有眾多妻室與妃妾的子孫,在京城繁衍出近10萬的人口,構成一個龐大的、獨特的群體。這個被當時人稱「黃帶子」的群體,在清朝時的崛起、興盛與衰落,直接影響到這個王朝統治的成敗,而清朝覆亡之後這個群體的命運,也是近代北京乃至中國社會中饒有興味的一個剪影。

將愛新覺羅家族作為一個群體的研究,近年來頗引起清史學界的興趣,也有多部高水準的專著問世。注2本書與這些專著的區別在於,作為一部口述史,本書所述的時間段是且也只能是在清亡之後。清亡之後這個家族成員各個不同的命運,是本書的重心。我想通過口述展示的,是在清亡之後,這個群體之內處於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們具有的不同遭遇、不同精神狀態,以及他們對那個創下豐功偉績的共同祖先的不同認知。具體地說,是他們怎樣看待這個家族當年的輝煌和榮耀,怎樣看待家族中種種複雜甚至殘酷的矛盾紛爭,以及如何看待這個家族和自己的命運。這可能是以其他研究方式難以進入的問題。也正因為這並不是研究這個家族的「正史」,所以我用「府門兒」取代了諸如「愛新覺羅家族口述史」這樣的標題。當然,由於時局動盪,大多數該家族成員早已離散,王府多已不存,沿用此名不過是一種象徵而已。

然而,無論愛新覺羅家族如何神勇,但他們能夠打江山坐天下,憑借的也不僅是他們這一族一姓之功。早在努爾哈赤初起之時,就有額亦都等異姓貴族與他同生共死;及至入關奪取政權,更少不了諸多滿洲臣僚的擁戴支持,以及作為左膀右臂的蒙古王公貴族的鼎力協助。他們與愛新覺羅家族不僅在政治上聲氣相求,成為清朝統治集團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互締婚媾,日久遂結成一個「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緊密的關係網。既然談到愛新覺羅家族,就不能不涉及這個群體中人的社會關係及婚姻家庭。那麼,對瞭解這些滿蒙王公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他們的後人對這一切的記憶與心態,也就是十分必要的了。這便是我將對滿蒙貴族後裔的訪談與對愛新覺羅家族後人的訪談放在同一本書中的原因。至於定名為「宅門兒」,首先是因為在舊日北京,只有這些既富且貴的王公貴族的府第,才是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大宅門,而如同仁堂甚至比同仁堂更有錢的所謂「京城八大首富」,他們的居處再豪奢,與這些府第也不可同日而語。再次,由於口述更能體現的也是我更關注的,是這些人的家庭和個人生活,而不是他們在政治上的影響和在官場上的經歷,稱為「宅門兒」,也許更合乎這幾份口述的本義。

從辛亥革命到民國、抗日戰爭再到「文化大革命」,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始終與腐朽的清廷和偽滿洲國糾纏在一起,成為「賣國投降」的代名詞,大批成員隱姓埋名,流散各地,府門兒早已不是他們的居處。然而,隨著改革開放時代的到來,尤其是清宮戲氾濫屏幕之後,「康乾盛世」的記憶在國人中被重新喚醒,成為「強國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愛新覺羅家族的出身從此再不是一種恥辱,反而成為一種榮耀,於是濫竽充數者有之,冒名頂替者亦有之。好在這個家族還保留著自入清以來延續數百年的族譜,這是本書用來判斷被訪者是否是該家族成員的重要憑據之一。為此,我除了將清代愛新覺羅家族族譜的簡介置於本書前頁之外,還在部分訪談的開篇註明了被訪者在族譜中的支系與傳承。

再者,清代皇族有嚴格的封爵制度,這是每篇口述的被訪者都必然會提到的內容,為避免一再解釋的煩冗,我將封爵制度也列成表,與對族譜的介紹一併置於書前。

(二)清代皇族族譜簡述

清代愛新覺羅皇族因血緣宗支關係與身份、地位、權利的區別,分成兩大宗支:一為宗室,專指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顯祖宣皇帝)位下的子女,為本支。系黃帶子。二為覺羅,即努爾哈赤的伯叔兄弟所生的子女,為旁支。系紅帶子。二者雖屬同宗同族,但在政治地位上和經濟待遇上卻存在著嚴格的界限和差別。

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清代皇族愛新覺羅的族譜,主要有如下幾種。

1.宗室《玉牒》

清朝職掌皇族事務的機構是宗人府,設立於順治九年(1652年),位列六部和內閣之上。由宗人府編修的《玉牒》是統計宗室人口,瞭解宗室各支輩分、生卒年月、婚喪嫁娶、封贈革爵等情況的較為完整而系統的材料。

《玉牒》分滿、漢兩種文本,分別成編,男女分冊。每種文本均有男豎格本、男橫格本和女豎格本、女橫格本。男豎格本內類項包括:排行名次、人名、生卒年月日時、生母名、生母身份(嫡妻或側妻或妾),生母之父的官職和名、授職封爵或革爵年月、終年歲數、其嫡妻、繼妻、妾名,各為何人之女。男橫格本僅反映宗支內的輩分關係,只書人名和排行名次。女豎格本類項與男本大體相同,有宗室女聘嫁成婚年月,額駙名及卒年月。

《玉牒》從順治十七年(1680年)始修,以後每隔九年一修。最後一次修牒為民國十年(1921年)。清修《玉牒》前後共二十八次。

2.戶口冊

這是編修《玉牒》的依據或前期工作,《玉牒》的某些缺項可以從戶口冊中得到補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宗人府黃檔房戶口冊數量雖多,但多而不全,不像《玉牒》完整成序。且戶口冊多為光緒、宣統年間所報,道光、咸豐、同治年間的較少,乾嘉兩朝更少。

3.星源集慶

也是皇室族譜的一種,是《玉牒》及戶口冊之外另一種記述宗室人口的材料,所述宗室範圍很窄,從仁宗(嘉慶)輩始編,僅限於當朝皇帝本支及嫡親兄弟位下及姐妹。

4.說堂稿

時間自雍正十三年至宣統三年,是查考宗室和覺羅婚娶日期和居住情況的極好材料。注3

(三)清亡之後所修《愛新覺羅宗譜》

1935年,宗室熙洽在東北上書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請求續修《愛新覺羅家族宗譜》。次年8月,溥儀下了一道「聖旨」,修譜所需的費用,由「恩賜款」項中支用,不足部分由同族人捐助。這次修譜由樸厚、鍾繼、溥瀛、斌碹、今松喬、慶厚負責。除了匯總、普查資料外,充分利用各宗支的原修家譜。關內京津方面由載濤、載潤負責,把各府家譜正本送到東北。同時,這次修譜還參照了1907年、1922年的《玉牒》,實際上是歷次《玉牒》的總匯。最後用鉛字排印,精裝為8大冊。

《宗譜》的首冊是「星源集慶」,為帝系圖,以及歷朝帝后大事,附錄妃、嬪及皇子女。另外7冊為世系表:甲冊為文宗、宣宗、仁宗、高宗、世宗、聖祖、世祖、太宗位下世系子孫;乙、丙冊為太祖位下世系子孫;丁冊為顯祖位下世系子孫;戊、己、庚冊為景祖、興祖位下世系子孫。

世系表中的內容,包括名字、生母姓氏、生卒年月日時、壽數、妻妾、子嗣、爵秩、封贈。不同於豎格《玉牒》,它沒有關於女兒、女婿的記載。參照原來《玉牒》的直格形式,這次修成的《宗譜》改為橫格,布面封皮也統一用黃色。

該譜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另有學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分裝28冊,另索引2冊、《星源集慶》1冊。注4

目前大多數愛新覺羅宗室覺羅後裔查閱和依據的,都是這部1935年修撰的《愛新覺羅宗譜》,而極少是第一歷史檔案館的《玉牒》。

(四)清代皇族的封爵制度

清代皇族封爵始於崇德元年,皇太極定宗室爵位分九等:一等和碩親王,二等多羅郡王,三等多羅貝勒,四等固山貝子,五等鎮國公,六等輔國公,七等鎮國將軍,八等輔國將軍,九等奉國將軍,其餘為宗室。

1.乾隆朝所定封爵表(光緒朝《宗人府則例》卷3)

2.宗室王公俸銀俸米數額表

按一般談宗室王公俸祿,不會談及四品宗室,表中的最後兩行是我加的,旨在與有爵位的宗室王公做一對比。據《清高宗實錄》卷1164,乾隆四十七年定:「閒散宗室均賜給四品頂戴,四品武職補服。」閒散宗室凡年滿20歲,經報准後,每月會給養贍銀和養贍米。至於表中最後一行列入京旗馬甲待遇,為的是與四品宗室的待遇做一對比。

清末北京主要王府分佈示意圖


《府門兒·宅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