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明開國以後之制度

自有史以來,以元代為最無制度,馬上得之,馬上治之。當其清明之日,亦有勤政愛民,亦有容納士大夫一二見道之語,然於長治久安之法度,了無措意之處。元以兵力顯,試觀《元史·兵志》,止有金軍、補軍、調軍、遣軍之法,別無養軍、練軍之法,是仍裹脅趨利之故技,其它非所問也。元以兵耀萬古,於兵之無制度且然,其它刑罰、食貨,一切苟簡,所謂無規矩而信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無六律而任師曠之聰者也。明承法紀蕩然之後,損益百代,以定有國之規,足與漢唐相配。唐所定制,宋承之不敢逾越;明所定制,清承之不敢過差,遂各得數百年。明祖開國規模,惟《紀事本末》立有專篇,欲錄之不勝錄也,且即盡錄之,亦尚未足見太祖制度之真相也。史載一朝之制度,各為專志,古人言:「讀史要能讀志。」此說是矣,然即讀志而仍未能了然也。今於明祖創意所成之制度,於史志以外,略舉他書,疏通證明之,見明祖經理天下之意。以一二端為例,學者可循是以求之。

國之興亡繫於財之豐耗,阜財者,民也;耗財者,軍也。此就經制之國用言。若夫無道之糜費,如土木、淫祀、私恩設官、後宮濫賞,一切不如法而人人知為弊政者,不在議論之列。先言民事。

《食貨志》:太祖籍天下戶口,置戶帖、戶籍,具書名、歲、居地,籍上戶部,帖給之民,有司歲計其登耗以聞。及郊祀,中書省以戶籍陳壇下,薦之天,祭畢而藏之。其視戶籍之重如此。洪武十四年,詔天下編賦役黃冊,以一百十戶為一里,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長,余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後以丁糧多寡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廂,鄉都曰裡。裡編為冊,冊首總為一圖。鰥寡孤獨不任役者,附一甲後為畸零;僧道給度牒,有田者編冊如民科,無田者亦為畸零。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冊,以丁糧增減而升降之。冊凡四:一上戶部;其三則布政司、府、縣各存一焉。上戶部者冊面黃紙,故謂之黃冊,年終進呈,送後湖東西二庫庋藏之,歲命戶科給事中一人、御史二人、戶部主事四人厘校訛舛。其後黃冊只具文,有司徵稅編徭則自為一冊,曰白冊。

按此段又見《范敏傳》。為敏所定之法,文字略同。惟文意當申言之,云:「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冊。」又云:「黃冊年終進呈,歲命紿事中、御史、主事等官厘校訛舛。」則十年造冊,乃年年有所更改,閱十年而清造一次,非十年中不動也。其後黃冊為具文,自指太祖以後。當太祖時,戶部與司、府、縣均直管此冊,並郊祀薦天。黃面以充御覽,遣科道司官負厘校之責,若有發覺飛灑詭寄之弊,干連者眾,並且常在御覽之中,夫子視此為國本,薦於郊祭。其後,造冊之制,由清襲用而延至於今,惟黃冊早為具文,已浸失太祖重民之恉矣。

洪武四年九月丁丑,帝以郡縣吏每額外徵收,命有司料民田,以田多者為糧長,專督其鄉賦稅。糧萬石,長副各一人,輸以時至,得召見,語合,輒蒙擢用。八年十二月,並定糧長有雜犯死罪及流徙者,許納銅贖罪。

按明糧長之制,屢革屢復而終革,原其為制,非永制也。始以定里長之法而革糧長,以里長代之,旋又復。景泰間,革湖廣及江北各府及福建等處糧長。自都北京後,南糧運道太遠,宣德間改軍民兌運,民運止達淮安瓜洲,兌與衛所官軍,運載至北,糧長更無召見之路。後來非官累糧長,即糧長擾民,革之猶不盡,時時賴臣工條列其弊,以禁令為之補救而已。然在太祖定法,則以此為天子自與人民親接之一端,見之史者,如《孝義·鄭濂傳》,濂以糧長至京,帝問治家長久之道,對曰:「謹守祖訓,不聽婦言。」帝稱善。據《今言》,洪武時又有詔天下民年五十以上來朝京師,訪民疾苦,有才能者拔用之;其年老不通治道,則宴賚而遣之。自是來者日眾。二十六年,詔免天下耆民來朝,則見《本紀》。此則來者任其自願,不用其言,亦邀宴賚,其來遂無限制,久而不得其益,乃罷之。此皆惟太祖可行之制。充太祖親民之意,不欲專就選士俊士中求言,絕非後來帝閽難扣之象,而一時浮收中飽,惠澤不下之弊,早不禁而自絕矣。

《元通鑒》:至正二十六年二月辛巳,吳下令禁種糯稻,以塞造酒之源。

洪武元年,太祖初立國,即下令:凡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麻,畝征八兩;木棉,畝四兩;栽桑,以四年起科。不種桑,出絹一匹;不種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此農桑絲絹所由起。九年,定布絹與米麥相折之價。

按此用《食貨志》文。據《楊思義傳》,為思義任戶部尚書所請定。當時四方軍事正亟,而勸課之為尤亟如此,烏有聽其荒廢或任種有害之物之理。

十四年,上加意重本抑末,下令:農民之家,許穿由紗絹布;務賈之家,止許穿布;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許穿由紗。出《農政全書》。十八年,諭戶部曰:「人皆言農桑衣食之本,然業本必先於黜末,自什一之塗開,奇巧之技作,於是一農執耒而百家待食,一女躬織而萬夫待衣,欲民之毋貧,得乎?朕思足食在於禁末作,足衣在於禁華靡,宜令天下四民,各守其業,不許游食,庶民之家不許衣錦繡。」出《洪武寶訓》。

按阜民以節儉為始,治世皆然,何論國難。但必非在上者以奢導民,而徒以禁令束民所能使其耳目歸一,不自厭其質樸也。姑就《紀事本末》所載者證之,至正二十六年時太祖尚稱吳王。六月,命有司訪求古今書籍,因謂侍臣詹同等有曰:「每於宮中無事,輒取孔子之言觀之,如『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真治國良規。孔子之言誠萬世師也。」十二月,以明年為吳元年,建廟社,立宮室,已巳,典營繕者以宮室圖進,太祖見雕琢奇麗者命去之,謂中書省臣曰:「千古之上,茅茨而聖,雕峻而亡。吾節儉是寶,民力其毋殫乎?」吳元年至正二十七年九月癸卯,新內三殿成,曰奉天、華蓋、謹身。左右樓曰文樓、武樓。殿之後為宮,前曰乾清,後曰坤寧,六宮以次序列,皆樸素不為飾。命博士煎鼎類編古人行事可為鑒戒者,書於壁間;又命侍臣書《大學衍義》於兩廡壁間。太祖曰:「前代宮室,多施繪畫;予用此備朝夕觀覽,豈不愈於舟青乎?」是日,有言瑞州出文石,可甃地。太祖曰:「敦崇儉樸,猶恐習於奢華,爾不能以節儉之道事予,乃導予侈麗!」言者慚而退。洪武元年三月乙酉,蘄州進竹簟,命卻之,諭中書省臣曰:「古者方物之貢,惟服食器用,無玩好之飾;今蘄州進竹簟,未有命而來獻,天下聞風,爭進奇巧,則勞民傷財自此始矣,其勿受。」仍令四方:「非朝廷所需,毋得妄獻。」八月,有司奏造乘輿服御諸物,應用金者特命以銅為之,有司言:「費小不足惜。」上曰:「朕富有四海,豈吝於此?然所謂儉約者,非身先之,何以率下?且奢侈之原,未有不由小至大者也。」十月甲午,司天監進元所置水晶刻漏,備極機巧,中設二木偶人,能按時自擊鉦鼓。上覽之,詔侍臣曰:「廢萬幾之務,用心於此,所謂作無益害有益也。」命左右碎之。先是至正二十四年,平漢後,江西行省以友諒鏤金床進,太祖觀之,謂侍臣曰:「此與孟昶七寶溺器何異耶?一床工巧若此,其餘可知,窮奢極侈,安得不亡?」命毀之。十二月已巳,上退朝還宮,太子諸王侍,上指宮中隙地謂之曰:「此非不可起亭台館榭為遊觀之所,誠不忍重傷民力耳,昔商紂瓊宮瑤室,天下怨之;漢文帝欲作露台,惜百金之費,當時國富民安。爾等常存儆戒!」六年十一月,潞州貢人參。上曰:「人參得之甚艱,毋重勞民,往者金華進香米,太原進葡萄酒,朕俱止之,國家以養民為務,奈何以口腹累人?」命卻之。凡此皆洪武初年之事。太祖惟率先恭儉,而後立法以整齊一國,則人已以樸為榮,以華為辱矣,況復有法令在耶!其中如毀元宮刻漏一事,此亦中國巧藝不發達之原因;但使明祖在今日,亦必以發展科學與世界爭長,惟機巧用之於便民衛國要政,若玩好則仍禁之,固兩不相悖,決不因物質文明而遂自眩其耳目。

二十年,命國子生武淳等分行天下州縣,隨糧定區,區設糧長四人,量度地畝方圓,次以字號,悉書主名及田之丈尺,編類為冊,狀如魚鱗,號曰魚鱗圖冊。先是黃冊之制,以戶為主,詳具舊管、新收、開除、實在之數,為四柱式;而魚鱗圖冊以土田為主,諸原、阪、墳、衍、下、濕、沃、瘠、沙、鹵之別畢具。於是以魚鱗冊為經,凡土田之訟質焉;黃冊為緯,凡賦役之法定焉。其有質賣田土者,備書其稅糧科則,官為籍記之,於是始無產去稅存之患。

魚鱗區圖之制,為田土之最要底冊,明祖創之,清代仍用,然在江南則有之,江蘇之江北即不能皆具。要之,此法沿自明代,今各國之所謂土地台帳,即此法也。明於開國之初,即遍遣士人周行天下,大舉為之,魄力之偉大無過於此,經界由此正,產權由此定,奸巧無所用其影射之術,此即科學之行於民政者也。當時未措意科學,而盡心民事者自與之暗合;苟不勤民,即科學發達,人自不用,此以見政治科學即由勤政精思以得之耳。

又以中原田多荒蕪,命省臣議,計民授田,設司農司,開治河南,掌其事。臨濠之田,驗其丁力,計畝給之,毋許兼併。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給十五畝,蔬地二畝,免租三年。每歲,中書省奏天下墾田數,少者畝以千計,多者至二十餘萬。官給牛及農具者,乃收其稅;額外墾荒者,永不起科。設司農司在三年五月,時中書省猶未廢,故志文如此。二十六年,核天下土田,總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蓋駸駸無棄土矣。

以上兩節皆《食貨志》文。再證以列傳中事實,《循吏·方克勤傳》:洪武四年,以方克勤為濟寧知府,時中原初定,詔民墾荒,閱三歲乃稅,吏征率不俟期,民以詔旨不信,輒棄去,田復荒。克勤與民約,稅如期,區田為九等,以差等征發,吏不得為奸,野以日辟。蓋雖有詔,而奉行仍賴良吏,惟賢有司得行其志。可見詔旨未嘗不信,但吏奸宜戢耳。至二十六年而奏大效,殆仍以賢有司不易得乎?克勤,方孝孺之父也。

觀明祖之勸課農桑,作養廉儉,已足藏富於民矣。夫其軍事方亟,大軍四出,取天下而統一之,華夏略定,又有出塞大舉,加以百廢待舉,建官署,設兵衛,壇廟宮殿,城垣倉庾,學校貢舉,頒爵制祿,時當開創,雖洪武中葉,兵事粗定,而需費浩繁,取於民者似不容緩,且當時專仰田賦,鹽法則借開中以代轉運,不為努項之所取盈。乃自吳元年起,陸續免征,正在軍事旁午之際,至十三年,並普免天下田租,其餘部分之蠲免,且有一免累數年者。蓋足國之要在墾土,有土此有財;豐財之要在自克其欲,移揮霍於私慾者以供國用,則雖用軍之際,不但軍給而並時時有以惠被兵之民,此為定天下之根本。茲匯舉明祖開國時蠲賦之事略如下:

至正二十五年,常遇春克贛州。漢將熊天瑞守贛,常加賦橫斂民財,及其降,有司請仍舊征之,太祖曰:「此豈可為額耶?」命亟罷之,並免去年秋糧之未輸者。《元通鑒》。

吳元年至正二十七年。正月乙未,諭中書省:「太平、應天諸郡,吾創業地,供億最勞。」戊戌,下令:「免太平租二年,應天、鎮江、寧國、廣德各一年。」

五月,令:「徐、宿、濠、泗、壽、邳、東海、安東、襄陽、安陸等郡縣,及自今新附之民,皆復田租三年。」

六月戊申,賜民今年田租。自五月旱,減膳素食,及是日大雨,群臣請復膳,乃有是令。

洪武元年正月甲申,詔遣周鑄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實田畝,諭中書省臣曰:「兵革之餘,郡縣版籍多亡,今欲經理以清其源,無使過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於養民,養民在於寬賦。其遣周鑄等往諸府縣核實田畝以定賦稅,此外無令有所妄擾。」

按此出《紀事本末》。據《明史·章溢傳》,處州田賦,以軍興加至十倍。至是復舊。又《劉基傳》,處州糧復舊,視宋制猶畝加五合,惟青田不加,太祖曰:「使伯溫鄉里世世為美談也。」處州非浙西也,元之浙西道廉訪司轄杭、嘉、湖、嚴、蘇、松、常、鎮、太各屬地。《食貨志》:「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賦,凡官田,畝稅五升三合;民田,減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沒官田,一斗二升。惟蘇、松、嘉、湖,怒其為張士誠守,籍諸豪族及富民田以為官田,按私租簿為稅額,而楊憲為司農卿,又以浙西膏腴,畝加二倍,故浙西官民田賦視他方倍蓰,畝稅有二三石者。大抵蘇最重,嘉、湖次之,杭又次之。」志文如此。蓋至是始遣鑄等往核,其後迭有輕減,而至今猶為田賦獨重之地。太祖以喜怒用事,是其一失,然究是對於偏隅,其大體固能藏富於民,深合治道也。

二月乙丑,命中書省定役法。上以立國之初,經營興作,恐役及貧民,乃議驗田出夫。於是省臣議:田一頃,出丁夫一人,不及頃者,以別田足之,名曰均工夫。尋編應天十八府州、江西九江、饒州、南康三府均工夫圖冊。每歲農隙,赴京供役三十日,遣歸。其田多而丁少者,以佃人充夫,而田主出米一石資其用;非佃人而計畝出夫者,畝資米二升五合。

按此為古法。地與丁皆民所應輸於國,至清代康、雍兩朝,攤丁於地,始不復計丁,而人口亦愈難統計矣。

閏七月,詔免吳江、廣德、太平、寧國、和、滁水旱災租。

二年正月庚戌,詔曰:「朕淮右布衣,因天下亂,帥眾渡江,保民圖治。今十有五年,荷天眷佑,悉皆勘定。用是命將北征,齊、魯之民,饋糧給軍,不憚千里,朕軫厥勞,已免元年田租,遭旱,民未蘇,其更賜一年。頃者,大軍平燕都,下晉、冀,民被兵燹,困征斂,北平、燕南、河東、山西今年田租,亦予蠲免。河南諸郡歸附,久欲惠之,西北未平,師過其地,是以未遑。今晉、冀平矣,西抵潼關,北界大河,南至唐、鄧、光、息,今年稅糧悉除之。」又詔曰:「應天、太平、鎮江、宣城、廣德,去歲蠲租,遇旱,惠不及下,其再免諸郡及無為州今年租稅。」

三年三月庚寅朔,詔免南畿、河南、山東、北平及浙江、江西廣信、饒州今年田租。是月戊戌,蠲徐州、邳州夏稅。

四年正月戊申,免山西、浙江被災田租。二月,免太平、鎮江、寧國田租。五月,免浙江、江西秋糧。八月甲午,免中都、揚州、淮安及泰、滁、無為等州田租。十一月,免河南、陝西被災田租。

是年十二月,漢中府知府費震坐事逮至京師。震,鄱陽人,以賢良征為吉水知州,有惠政,擢守漢中。歲凶多盜,震發倉粟十餘萬石貸民,約以秋成收還,民聞皆來歸,鄰境民亦爭赴之。震令占宅自為保伍,籍之得數千家。上聞其事,曰:「此良吏也,宜釋之以為牧民者勸。」越二年,證實鈔局提舉,擢震任之。十一年,帝詔吏部曰:「資格為常流設耳,有才能者當不次用之。」超擢者九十五人,而拜震戶部侍郎,尋進尚書,奉命定丞相、御史大夫歲祿之制,出為湖廣佈政使,以老致仕。此從《明通鑒》及《震本傳》輯。明祖用人,以能勤民事者為標準,天下自然多循吏,而亂後之民得蘇息矣。

五年六月,振山東饑,免被災州縣田租。又自五月至七月,鳳翔、平涼二府雨雹,傷豆麥,詔免其稅。又蘇州府崇明縣水,詔以所報恐未盡,令悉免之。八月,免通州、海門縣被水田租。十月,免應天、太平、鎮江、寧國、廣德諸郡縣田租。

地方報災,不予駁查,反恐所報未盡,令免通縣之稅,民斯勸矣。此下太祖蠲賦在各地方者不概列,以省煩復。

洪武十三年五月甲午,雷震謹身殿。己亥,免天下田租。

按修德以消天變,古來政論如此。果能修德,自有益於民生,即恆以天變為警動而為之,仍盛德事也。漢文、景之世,恆有賜民數年田租之事。明祖當天下初定,已能如此,非自處於撙節以愛養天下,何以得之?

洪武十五年五月丙子,廣平府吏王允道言:「磁州產鐵,元時置官,歲收百餘萬斤,請如舊。」帝曰:「朕聞王者使天下無遺賢,不聞無遺利。今軍器不乏,而民業已定,無益於國,且重擾民。」杖之,流嶺南。

明祖時時以言利為非帝王之體,至杖流言利者。就明代言之,萬曆間言利之細人蜂起,礦使四出,無礦而指為礦,以訛索破民之家,則與太祖開國之法意正相反。《食貨志》:「徐達下山東,近臣請開銀場。太祖謂:『銀場之弊,利於官者少,損於民者多,不可開。』其後有請開陝州銀礦者,帝曰:『土地所產,有時而窮,歲課成額,征銀無已,言利之臣,皆戕民之賊也。』臨淄丞乞發山海之藏,以通寶路。帝黜之。」此皆洪武年間之事。不害民即所以利國,深合中國聖賢遺訓。萬歷時盡反其所為,貨財積於宮中,民窮為亂,外患乘之,一代興亡之龜鑒如此。

二十年九月,戶部言:「天下稅課,視舊有虧,宜以洪武十八年所收為定額。」上曰:「商稅多寡,歲有不同,限以定額,豈不病民?」不許。

稅額按近年酌定,令必如額,尚非甚病民也,而明祖且不許。萬曆間,稅監四出,無稅者起稅,無所謂額,閹人橫行,有司稍計民命,即奏予重譴,下獄有至十餘年者。前後相較,興亡之故瞭然。

二十七年三月庚戌,上諭工部曰:「人之常情,飽則忘饑,暖則忘寒。卒有不虞,將何以備?比年以來,時歲頗豐,然預防之計不可不早。其廣諭民間,如有隙地,種植桑棗,益以木棉,並授以種法,而蠲其稅。歲終具數以聞。」

按軍興時以食為急,種糯米恐其釀酒,則禁之。及是時歲豐食足,上年二十六年,已核墾田至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駸駸全國無棄土,乃於足食之外,計贍其衣被之需,及豐其製造農具之木植。明祖可謂盡心民事矣。且桑、棗、棉之田免稅,其餘裕又足以惠民。此制直至清末,吾鄉田畝,尚有免賦之桑棗田,各鄉各圖皆有此種田額若干,其實已不種桑棗。其鄉有公正之董事,以此為地方公產,否則為豪強所擅有之無糧田。蓋良法美意,日久間有廢弛,然其初時德意不可忘也。又蘇州最稱賦重,太倉舊本屬蘇,亦在重賦之列,清中葉以後,以地多產棉,遂援《賦役全書》中棉田免稅之例,請得蠲減。此皆沿舊時明制之惠。後來蠶絲為輸出之大宗,民間以種桑利厚,不拘桑棗地之免稅,雖仍納普通田稅,亦願種桑。至各縣之桑棗額田,今未知其存否矣。

是年八月乙亥,遣國子監生分行天下,督修水利。上諭工部曰:「湖堰陂塘,可蓄洩以備旱潦者,因地勢修之。」復諭諸生曰:「周時井田制行,有瀦防溝遂之法,故雖遇旱潦,民不為災。秦廢井田,溝洫之利盡壤,於是因川澤之勢,引水溉田而水利興,惟有司奉行不力,則民受其患。今遣爾等分行郡縣,毋妄興工役,毋掊克吾民。」尋給道裡費遣之。明年冬,河渠之役,各郡邑交奏,凡開塘堰四萬九百八十七處,河四千一百六十二處,陂渠堤岸五千四十八處。水利既興,田疇日辟,一時稱富庶焉。

此與上洪武二十年定天下魚鱗圖冊,均遣國子生而不遣官吏,是明初以社會之事任用學生之成績。水利為農田根本,今天下舊有之堰閘皆壞,河渠失修,旱潦之患,動輒數千里為一災區。明祖於天下初定,全國大舉為之,建設之偉,無過於此。

明初用國子監生為此兩大事,皆以全國為量,以民生為本。可知其求於士者,絕非後此溺於八股之意。又有一事可以互證者,二十五年秋七月,岢嵐州學正吳從權、山陰教諭張恆紿由至京師,上問民間疾苦。皆對曰:「職在課士,民事無所與。」帝怒曰:「宋胡瑗為蘇湖教授,其教兼經義治事;漢賈誼、董仲舒皆起田里,敷陳時務;唐馬周不得親見太宗,且教武臣言事。今既集朝堂,朕親詢問,俱無以對,志聖賢之道者固如是乎?」命竄之遠方,榜示天下學校以為鑒戒。此事見《紀事本末·開國規模》篇,而《明史》則載《門克新傳》內。太祖之期待學校師生本意如此。

次言軍事:

《明史·兵志序》:「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夫所謂得唐府兵遺意,後人於唐府兵之本意,初不甚瞭然,即於明之兵制,亦沿其流而莫能深原其本。即如唐以藩鎮割據而亡,此在玄宗以前烏有是事之牙櫱。唐之府兵,一變而弓廣騎,此不過宿衛改用募士耳,猶之明於永樂間改立三大營,景泰中又改團練營,皆不過京營之變遷。至唐變方鎮而開割據之門,明變召募而成民變之禍,則皆純乎忘其本矣。今惟由明之衛所軍以窺見唐之府兵,且知明與唐之初制,其養兵皆不用耗財,而兵且兼有生財之用,兵制之善,實無以復加。此不可不稍詳其制度,以為談中國兵事者作一大參考也。

第一,先考明衛所兵是否即唐之府兵。

《新唐書·兵志》:「初,府兵之置,居無事時,耕於野,其番上者,宿衛京師而已。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故士不失業,而將帥無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漸絕禍亂之萌也。」據此文,即知與《明兵志》文適合。

第二,再考明衛所兵餉械之所出是否與唐府兵之制同。

《唐兵志》:「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士以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五十人為隊,隊有正;十人為火,火有長。火備六馱馬。凡火,具烏布幕、鐵馬盂、布槽、鍾、橛、鑿、碓、筐、斧、鉗、鋸皆一,甲床二,鐮二;隊具火鑽一,胸馬繩一,首羈、足絆皆三;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祿、橫刀、礪石、大觿、氈帽、氈裝、行滕皆一。麥飯九斗,米二鬥,皆自備,並其介冑戎具,藏於庫。有所征行,則視其人而出給之。其番上宿衛者,惟給弓、矢、橫刀而已。」又云:「軍有坊,置主一人,以檢察戶口,勸課農桑。」據此文,兵一人至一火、一隊,皆有應自備之食糧及用具,而此外又有介冑戎具,則不在內。其尚未能明瞭者,此所備之時限,是否為每一年期所納之數。既勞其力為兵,又令自備各具與糧,自必因其所耕之田由國家所給,即以此代租稅為出征時之用,而平常之給養自仰於田之收穫,不待言也。觀其軍中置有坊主以檢察戶口,勸課農桑,可知軍有軍之戶口農桑,絕與無田無宅借餉以餬口之兵不同。至介冑戎具出自何所,《唐志》皆未言明。此則證以明制,則知皆出於兵之所供,而兵之能供此費,皆由應納之賦稅,有具糧械以納者,尚有如民田所應納之租者在,此應據明制而推知者也。

《明史·兵志》:「太祖下集慶路,為吳王,罷諸翼統軍元帥,置武德、龍驤、豹韜、飛熊、威武、廣武、興武、英武、鷹揚、驍騎、神武、雄武、鳳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衛親軍指揮使司。革諸將襲元舊制樞密、平章、元帥、總管、萬戶諸官號,而核其所部兵,五千人為指揮,千人為千戶,百人為百戶,五十人為總旗,十人為小旗。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率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為百戶所,所設總旗二,小旗十,大小連比以成軍。其取兵,有從征,有歸附,有謫發。從征者,諸將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歸附,則勝國及僭偽諸降卒;謫發,以罪遷隸為兵者。其軍皆世籍。此其大較也。」

定軍衛法,《本紀》不載,《紀事本末》系之洪武元年二月,《洪武聖政記》則系之元年正月。《劉基傳》:「太祖即皇帝位,基奏定軍衛法。」則可知自在元年之初,且此為劉基所奏定。《聖政記》亦云然。

初定之兵數,較洪武元年所定之數略少,非少也,初定時,但定軍制,未定軍籍,故止計兵數,官長不在內。洪武元年所定,則以衛系籍,兵與官皆附衛為籍,世世不改,則並計人數而較增多耳。附籍之後,受地執業,有室家,長子孫。一家之內,為軍及官者一人;其餘人丁,官之子弟為舍人,兵之子弟為余丁,既為出缺時充補,又為正兵及官調發時或勤操練時執耕稼之事。於是兵非浮浪之人,充兵非消耗之業,養兵非糜費之事矣。其受地執業之制,出於屯田。明之初制,無軍不屯。此衛所之根本制度,亦即府兵之根本制度也。

《食貨志》:「屯田之制:曰軍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萬戶府,寓兵於農,其法最善。又令諸將屯兵龍江諸處,惟康茂才績最,乃下令褒之,因以申飭將士。洪武三年,中書省請稅太原、朔州屯卒,命勿征。明年,中書省言:『河南、山東、北平、陝西、山西及直隸、淮安諸府屯田,凡官給牛種者十稅五;自備者十稅三。』詔:『且勿征,三年後,畝收租一鬥。』六年,太僕丞梁埜仙帖木爾言:『寧夏境內及四川,西南至船城,東北至塔灘,相去八百里,土膏沃,宜招集流亡屯田。』從之。是時,遣鄧愈、湯和諸將屯陝西、彰德、汝寧、北平、永平,徙山西、真定民屯凰陽。又因海運餉遼,有溺死者,遂益講屯政,天下衛、所、州、縣軍民皆事墾闢矣。其制:移民就寬鄉,或召募,或罪徙者為民,皆領之有司;而軍屯則領之衛所。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每軍受田五十畝,為一分,給耕牛、農具,教樹植,復租賦,遣官勸輸,誅侵暴之吏。初,畝稅一鬥。三十五年定科則:軍田一分,正糧十二石,貯屯倉,聽本軍自支;餘糧為本衛所官軍俸糧。」

《明史》以屯田為田賦之一種,故入《食貨志》,此史館諸臣之不注意於兵事也。今詳為推考,不但知明代兵制之善,並知唐代府兵之真意。又史臣以屯田為《食貨志》中一事,故民屯與軍屯相雜,其言民屯乃移民墾荒,固為足食之一事;軍屯則既可不棄地利,又能使國無養兵之費,而兵有保衛地方之實。夫責兵以衛民,曰汝職務宜然,此以名義相責,非以身家之利害相共也。兵為無產之人,受甚薄之紿養,而為有產之人作保障,其勢不可必恃,來不知其所從,去不知其所向,此種雇倩無根之人而假之以武器,習之以戰陣,謂能使見利而不起盜心,見害而不思苟免,是以勞役待兵,而又以聖賢望兵也。人受田五十畝,兵有產矣;一家占為此籍,兵與地方相共矣,既無從出沒為非,更不能恝視身家所在之地。國必有兵,兵必有制。明兵制之善,史臣不能發揮之,此亦書生之不解世務也。

當洪武之世,極力興舉屯政,然不急於升科,以堅其企業之意。至三十五年乃定科則,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革除以後之紀年矣。軍田一分即五十畝,納正糧十二石,每畝合二斗四升,是為其受產之負擔。貯屯倉聽本軍自支,所支者兵之月糧,又為其受役之報酬。考明之兵餉,《食貨志·俸餉》類:「天下衛所軍士月糧,洪武中,令京外衛馬軍,月支米二石,步軍,總旗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鬥,軍一石,城守者如數紿,屯田者半之,民匠充軍者八斗,牧馬千戶所一石,民丁編軍操練者一石,江陰、橫海水軍梢班碇手一石五斗。陣亡病故軍紿喪費一石,在營病故者半之。籍沒免死充軍者,謂之恩軍,家四口以上一石,二口以下六斗,無家口者四斗。又紿軍士月鹽,有家口者二斤,無者一斤。在外衛所軍士以鈔准。」據此,則一年支糧十二石為軍餉原則,馬軍、水軍較有例外加增,但是少數。惟軍為屯軍,則利在田業,餉額減半。據軍屯分配成數,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其三七與二八,並非指定七成或八成之軍永為農民,只是全軍中輪流抽出三成或二成專任軍役,如是則恆有七八成之兵可在農畝,即恆有七八成之兵只需半餉。夫七八成半餉之兵,是即等於三四成額軍不需紿餉也。以三四成余剩之額餉,紿二三成城守之額兵,實餘額餉一二成,為官長及馬兵、水兵等之加額,及上級官之俸紿,皆有餘裕,而軍械亦括於其中。據唐府兵之制而互證之,可以了然矣。惟邊地屯種之軍,成數較少,設糧秣不足,運購尤艱,明初更立「中鹽」一法,與籌餉相輔而行。鹽既開中,又興商屯,既紿軍,又墾荒,孔子所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惠而不費」。真謀國之至計也。

《食貨志》:「有明鹽法,莫善於開中。洪武三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糧儲,自陵縣運至泰和嶺,路遠甚煩,請令商人於大同倉人米一石,太原倉人米一石三斗,給淮鹽一小引。凡大引四百斤,小引二百斤。商人鬻畢,即以原給引目赴所在官司繳之,如此則轉運費省而邊儲充。』帝從之。召商輸糧而與之鹽,謂之開中。其後各行省邊境,多招商中鹽,以為軍儲,鹽法邊計,相輔而行。四年,定中鹽例,輸米臨濠、開封、陳橋、襄陽、安陸、荊州、歸州、大同、太原、孟津、北平、河南府、陳州、北通州諸倉,計道裡近遠,自五石至一石有差。先後增減則例不一,率視時緩急,米直高下,中納者利否,道遠地險,則減而輕之。編置勘合及底簿,發各布政司及都司衛所,商繳糧畢,書所納糧及應支鹽數,繼齊赴各轉運提舉司照數支鹽。轉運諸司亦有底簿,此照勘合相符,如數給與。鬻鹽有定所,刊諸銅版。犯私鹽者罪至死,偽造引者如之,鹽與引離,即以私鹽論。」

按《史·志》文微有含混,明初中鹽,當系令商運官糧赴邊遠之地,糧入倉後,紿商鹽引,赴產鹽所在之官署,仍納鹽之場價,領鹽赴銷鹽之地,照官定岸地出售。商人習於轉輸,以運糧之勞費,易得鹽引為報酬,領鹽又加運鹽之勞費,運至銷鹽之岸,官為定價,使商有可圖之利。又計銷鹽之地,民欲得鹽,所必需之費,可勝負擔者,而定其價,期不病食鹽之民,而有利於運鹽之商,即更有利於待餉之兵。至國家所課鹽利,仍在官定場價之中,並不因商之開中而有加損,所謂一舉而數善備也。惟洪武四年之則例所定如是,故一小引二百斤之鹽,至少需中米一石;道裡近者至需五石之多。是可知其純以運費計算,非以米價計算也。至云:「先後增減則例不一,率視時緩急,米直高下,中納者利否,道遠地險,則減而輕之。」其中有「米直高下」一項,則是令商納米矣。此後來改則例之所定。故《志》文又云:「宣德三年。戶部尚書夏原吉以北京官吏軍匠糧餉不支,條上預備策,言:『中鹽舊則太重,商賈少至,請更定之。』乃定每引自二斗五升至一斗五升有差,召商納米。」明一代米價無甚變動,至其末造,俸餉折價,尚以銀一兩作米二石。洪武至宣德初,中鹽之米,額數多寡大異,蓋則例屢改,納米之法亦不同,《史》漏未敘明也。其後至弘治時,廢中鹽之法,令商以銀納課,邊儲遂乏,說見下。

《食貨志·屯田》下云:「明初,募鹽商於各邊開中,謂之商屯。迨弘治中,葉淇變法,而開中始壞,諸淮商悉撤業歸,西北商亦多徙家於淮,邊地為墟,米石直銀五兩,而邊儲枵然矣。」《葉淇本傳》:「淇居戶部六年,直亮有執,能為國家惜財用,每廷議用兵,輒持不可。惟變開中之制,令淮商以銀代粟,鹽課驟增至百萬,悉輸之運司,邊儲由此蕭然矣。」

中鹽之法,軍守邊,民供餉,以鹽居其中,為之樞紐,故曰開中。其始但令商司運,既而改則例直令納粟,蓋又興商屯之法,指邊之曠地,軍所墾不盡者,令商得興屯,所獲之粟,即以輸邊,易引以販鹽。商更無遠道運糧之費,而有領地營墾之利,國家則又多一闢土足食之助力,又所謂一舉而數善備也。開中法廢,商不需屯,淮商固棄墾而歸淮,西北商之業淮鹽者,亦徙家於淮。以專務納課販鹽,鹽遂與邊儲無涉,而多集課銀,徒供暴君污吏之揮霍。邊備既虛,轉餉一事,勞擾天下,而仍不濟急,民窮財盡,鋌而走險之禍遂以亡明。此其目光,但見一時見金之充積,而不知即使得金不浪用,仍以濟邊,妨屯棄地,購粟運遠,已萬萬不償所失,況一得見金,徒長奢費,不復急顧邊儲,非至邊軍窘急,不籌救濟。而奢費既開,更無復歸節約之日,謂亡明之因即種於此,無不可也。

中鹽之制本起於宋,宋不重視,以為有得有失。明中鹽之為善法,正在商屯,誠實業鹽之商,信國家之法令,鹽墾兼營,不趨歧徑。當時近淮之豪民慫恿變法,不任餉邊之勞,而欲佔行鹽之利,以增課之說動葉淇,淇以鄉情而中其說。《明史》不詳其原委,今更以《明通考》補說明之。

《續通考》:「弘治五年八月,令兩淮等鹽引俱召商開中,納銀類解戶部太倉,以備邊儲。初,各邊開中商人招民墾種,築台堡自相保聚,邊方菽粟無甚貴之時。成化間,始有折納銀者,然未嘗著為令也。至是戶部尚書葉淇,淮安人,《淇本傳》,山陽人。鹽商皆其親識,因與淇言:『商人赴邊納糧,價少而有遠涉之虞;在運司納銀,價多而得易辦之利。』淇然之。內閣徐溥,淇同年最厚,淇遂請召商納銀運司,類解太倉,分紿各邊,每引輸銀三四錢有差,視國初米值加倍,明初中鹽每小引,未詳納米若干,宣德初以為重,而改為至多二斗五升。時米值每石不過銀五錢,納銀至三四錢,可得米七八斗矣,故曰『視國初米值加倍』也。而商無遠運之苦,一時太倉之銀,累至百餘萬。然赴邊開中之法廢,商屯撤業,菽粟翔貴,邊儲日虛矣。」

華鈺《鹽策議》曰:「洪武、永樂時,內地大賈爭赴九邊,墾田積粟,以便開中。朝中暮支,價平息倍,商樂轉輸,邊免飛挽,士飽馬騰,緩急有備,策至良也。歲引初無定額,皆資主客兵餉,從邊庾受券,不令輕納鹽鹺司也。自司農葉淇為淮商地,此淮商蓋不安於屯墾者。輸鹽一引,輸粟二斗五升,輕請增額,准改折色,逕於運司上納,於是每引納銀三錢五分,或四錢二分。又令客商謂非淮商。無見鹽,淮商在淮有場產鹽,在邊則有屯產粟,故有見鹽。許本場買補,西北商即客商。胥內徙便轉販,而邊計大壞。今正引雖仍赴邊中,余課悉如淇議矣。正引仍赴邊中者,原額二斗五升之值仍解邊也。余課悉如淇議者,增納之銀,均由運司解戶部太倉也。屯廢而邊缺粟,粟價大增,而解以從前之價,如邊計何?」

由以上兩端,見明初之民事軍事制度,純以土地與財政相權,有生財,無耗財。凡以養兵而病國者宜深鑒之。《續通考》:明初制,在外兵馬儘是屯兵,官俸兵糧,皆出於是。帝嘗曰:「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米。」故京師屯田,有以遠田三畝易城外民田一畝者。

史家之言制度,具在各志。今專提民事軍事之與財政相通者鄭重言之,實以民生之與國計為維繫不亡之根本。此外就各志言制度歷數之如下:

《志》第一《天文》。《志》第二《五行》。

以上兩《志》,不關制度,其學科亦各有專門,當別為研究,不人此講義。

《志》第三《歷》。

曆法在明代,實仍元舊,而開參用陽曆之端。太祖始為吳王,於元至正二十七年,改稱吳元年,十一月乙未冬至,御史中丞兼太史院使劉基等上戊申大統歷,戊申為明年洪武元年。《大統歷》為明一代歷書之名,其法實仍元之《授時歷》,但用《大統》為歷名,以為一代之制而已。洪武元年,改太史院為司天監,又置回回司天監。回回司天監,本元舊有,元《歷志》:「世祖至元四年,西域札馬魯丁撰進《萬年曆》,世祖稍頒行之。」此為《回回歷》行於中國之時。時元未並宋,在中國只行於北方。此歷當是用回回法之陰陽合歷。《元史》謂《萬年曆》已不傳,無以明其詳狀。但《回回歷》以彼國之年為紀元之始,建國之日為元旦,其紀元在唐武德五年,其第一元旦為陰曆六月三日。明自置回回司天監,後於洪武三年,與司天監均改為欽天監。三十一年,又罷回回欽天監,以其曆法隸本監,分為四科:曰天文,曰漏刻,曰回回,曰歷。蓋回回歷與各佔一科耳。正德以後,始覺用《授時歷》法連推日食皆不合,議改而未成,惟以《回回歷》供《大統歷》參考。萬曆末,天主教徙利瑪竇等始來中國,受其學者始議修歷,直至崇禎末始定新曆法為《大統曆法》,未施行而明亡,遂為清之《時憲歷》所取用矣。

《志》第四《地理》。

明之幅員遠遜於元,元除屬地龐大無倫不計外,其轄於中書省及行省者,尚非明之所能盡有。元之為省十二,中書省一,行中書省十一。其中書省及遼東行省,明已不全,其嶺北行省、征東行省,明蓋無之。明全國俗稱兩京十三省,北京、南京兩轄境皆稱直隸,余分十三區,各設布政司,即兩直隸與十三布政司也。其建置沿革事屬專門,不人此講義。

《志》第五《禮》。

禮之為用,制節謹度,納民軌物,凡有國者所同,孔子所謂「與奢寧儉」,此為為國以禮之本意。前於民事中已見大略。其餘俟禮學專門研究。至帝制時之郊廟壇,朝覲山陵,多非當務之急。官民階級,今亦難為區別。至為庶民定制,《志》文雖不多,亦在禮學專門範圍。

《志》第六《樂》。《志》第七《儀衛》。《志》第八《輿服》。

以上三《志》,樂屬專門;儀衛、輿服乃帝制時代之物,因帝制時代而繁複,今當並人禮制而言,亦俟專門肄之。

《志》第九《選舉》。

明選舉之法有四,末流專重科目,幾乎止有科舉取士、銓選任官兩事。四為:一、學校,二、科目,三、薦舉,四、銓選。

學校之制,至明而始普及,且為經制之普及。古時只有國學、郡縣學;守令得人則興,去官輒罷。或因尊師而設書院,皆人存政舉之事。洪武元年七月,帶刀舍人周宗上疏,請天下府州縣開設學校。上嘉納之。事見《紀事本末》。周宗史無傳,惟《興宗孝康皇帝傳》:「洪武元年正月,立為皇太子,帶刀舍人周宗上書乞教太子,上嘉納。」蓋其人專以教育為念,每上書皆及此事。而天下府州縣設學,尤開前古所未有。屢荷嘉納,亦不聞重用其人,特以帶刀舍人言事,可見開國人才之多也。是為天下遍設學校之始。太祖特重學校,往往任國學生為民事奔走全國,說已見前。《續通考》又載:「洪武十六年九月,命給事中及國子生、各衛舍人分行天下,清理軍籍。」則清軍事亦使國子生分任之,又不僅民事而已。《志》言:「洪武二十六年,盡擢監生劉政、龍鏢等六十四人為行省布政、按察兩使及參政、參議、副使、金事等官。其一旦而重用之至於如此,其為四方大吏者蓋無算也。李擴等自文華、武英擢御史,擴尋改給事中兼齊相府錄事,蓋台諫之選,亦出於太學。其常調者,乃為府州縣六品以下官。初以北方喪亂之餘,人鮮知學,遣國子生林伯雲等三百六十六人分教各郡,後乃推及他省,擇其壯歲能文者為教諭等官。太祖雖間行科舉,而監生與薦舉人才參用者居多,故其時布列中外者太學生最盛。」府縣學生則以貢人太學。《志》又言:「貢生人監,初由生員選擇,既命各學歲貢一人,故謂之歲貢。其例亦屢更:洪武二十一年,定府州縣學以一二三年為差,二十五年,定府學歲二人,州學二歲三人,縣學歲一人。」此皆舉洪武年事,見太祖於學校定為造就人才之正路。各布政司以金事為提學官。提學官在任,三歲兩試,每試錄取生員,府學四十人,州縣以次減十。師生月廩食米人六斗,有司給以魚肉。學官月俸有差。應科舉者亦必出自學校,是為學校與科舉合一。此終明之世皆然。惟國子監生之不足取重於世,則太祖置學校之本意失矣。

科目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書》、《五經》命題,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制義。據《志》所言,代古人語氣而用排偶者,謂之八股;其它通謂之制義。則制義不盡用八股體,但仿宋經義,則其本指耳。洪武三年,始設科舉,所取之士,寵遇甚厚,乃未幾謂:「所取多後生少年,能以所學措諸行事者寡。」遂令有司察舉賢才,而罷科舉不用。至十五年復設。十七年始定科舉之式。蓋太祖時初未以科舉為取士一定之法,其曰後為永制者,乃太祖以後之遷流也。本由唐、宋歷代所行,明代專用經義為試文之體,實由重視宋儒之講學,欲得如朱、陸大儒之師法,以矯古科目專尚詞賦之弊。在太祖猶為可行可止,常與學校、薦舉相參,決不專任科目也。然自專重科目之後,並學校之課程亦集中於八股,提學所以試士者皆以八股文為殿最,則科目固不足盡得士之用,學校更失其造士之本原,此決非明祖所及料。惟遍設學校實始於明。若後世學校之制,參用明祖之意,教以實用之學,使學校不為虛設,而取士則仍憑考試,不以學校之績分為準,所重視者在考試,而學校中求得之機械式文憑,自無所用之矣。至明科舉制中,舉人、進士、翰林之名目,鄉、會試之年分,典試、同考之派遣,釐正文體,防杜關節,一切事實,在科舉廢後,已非必需之知識,專門求之,以訂史實,此行有餘力之事也。

薦舉一途,在漢為得士惟一之路,漢以後亦用之,而參以門第之見,所謂九品中正,設有專官,當時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此鄉舉裡選之積重也。唐之行科舉,正以矯其流弊,在唐尚未盡脫門第求才之習,然終以科舉制之加密,而孤寒登進之路日寬。至宋則為純粹之考試矣。明承宋後,太祖盡復薦舉之法。始克金陵,即辟儒士范祖斡、葉儀;克婺州,召儒士許元、胡翰等日講經史治道;克處州,征耆儒宋濂、劉基、章溢、葉琛,至建康,創禮賢館處之。此皆在太祖起事草創之年,所從薦舉之得人已如此。元至正二十四年,太祖即吳王位,猶稱龍鳳十年,始建百官,即敕中書省,令州縣歲舉賢才及武勇謀略通曉天文之士,間及兼通書律者。既而嚴選舉之禁,有濫舉者逮治之。是為薦舉定為制度之始。吳元年,遣起居注吳林、魏觀等以幣帛求遺賢於四方。洪武元年,征天下賢才至京,授以守令。其年冬,又遣文元吉、詹同、魏觀、吳輔、趙壽等分行天下,訪求賢才,各賜白金而遣之。三年,開科舉。然是年仍諭廷臣曰:「六部總領天下之務,非學問博洽才德兼美之士,不足以居之,慮有隱居山林或屈在下僚者,其令有司悉心推訪。」至六年,則又罷科舉,別令有司察舉賢才,以德行為本,而文藝次之。其目:曰聰明正直,曰賢良方正,曰孝弟力田,曰儒士,曰孝廉,曰秀才,曰人才,曰耆民,皆禮送京師,不次擢用。而各省貢士亦由太學以進。於是罷科舉者十年,至十七年始復行科舉。而薦舉之法並行不廢。時中外大小臣工皆得推舉,下至倉庫司局諸雜流亦令舉文學才幹之士。其被薦而至者又令轉薦,以故山林巖穴、草茅窮居無不獲自達於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勝數。耆儒鮑恂、余詮、全思誠、張長年輩,年九十餘,征至京,即命為文華殿大學士。儒士王本、杜學、趙民望、吳源特置為四輔官,兼太子賓客。《職官志》:「洪武十三年正月,誅丞相胡惟庸,遂罷中書省。九月,置四輔官,以儒士王本等為之。置四輔時告太廟,以王本、杜祐、龔學為春官。杜教、趙民望、吳源為夏官,兼太子賓客。秋、冬官缺,以本等攝之。一月內分司上中下三旬,位列公、侯、都督之次。尋亦罷。十五年,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又置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導太子,秩皆正五品。二十八年,敕諭群臣:國家罷丞相,設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務,立法至為詳善。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當是時以翰林春坊詳看諸司奏啟,兼司平駁,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蓋此皆於罷中書省後以充補宰相之職者。賢良郭有道,秀才范敏、曾泰,稅戶人才鄭沂,儒士趙翥,起家為尚書。儒士張子源、張宗德為侍郎。耆儒劉堉、關賢為副都御史。明經張文通、阮仲志為金都御史。人材赫從道為大理少卿。孝廉李德為府尹。儒士吳顒為祭酒。賢良欒世英、徐景升、李延中,儒士張燧、王廉為布政使。孝弟李好誠、聶士舉,賢良蔣安素、蔣正言、張端,文學朱亮為參政。儒士鄭孔麟、王德常、黃桐生,賢良余應舉、馬衛、許安、范孟宗、何德忠、孫仲賢、王福、王清,聰明張大亨、金思存為參議。凡其顯擢者如此,其以漸而躋貴仕者又無算也。嘗諭禮部:「經明行修練達時務之士,征至京師,年六十以上七十以下者,置翰林以備顧問;四十以上六十以下者,於六部及布、按兩司用之。」蓋是時仕進無他途,故往往多驟貴者。而吏部奏薦舉當除官者,多至三千七百餘人,其少者亦至一千九百餘人。又俾富戶耆民皆得進見,奏對稱旨,輒予美官。而會稽僧郭傳由宋濂薦,擢為翰林應奉。此皆可得而考者也。洎科舉復興,兩途並用,亦未嘗畸重輕。建文、永樂間,猶有內授翰林,外授藩司者,而楊士奇以處士、陳濟以布衣遽命為《太祖實錄》總裁官。其不拘資格又如此。自後科舉日重,薦舉日益輕,能文之士,率由場屋進以為榮,有司雖數奉求賢之詔,而人才既衰,第應故事而已。《志》文所述略如上。人主無用賢之識,亦無求賢之誠,特殊之材遂無以自見,非俯首就場屋試,不能進身,則八股遂為五百年選士之特製矣。

銓選之法,在太祖時不甚重,天下未定,求賢求才惟恐不及,惟必得賢且才者而後用之;既用之後,發覺其非賢或恃才作弊者,誅戮不少貸,法在必行,無情可循。《史·志》以銓選為選舉之一端,直是後來逐漸設立,太祖時破除資格,略無銓選成法可言。《志》言:「洪武間定南北更調之制,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其後,官制漸定,自學官外,不得官本省,亦不限南北也。」

此為太祖時一種選法,不過迴避本籍而已。始以南北相避,繼則僅避本省,不限南北,學官則並不避本省。

《志》又言:「初,太祖嘗御奉天門選官,且諭:『毋拘資格。』選人有即授侍郎者,而監司最多,進士監生及薦舉者參錯互用,給事、御史亦初授陞遷各半。」

此為太祖時又一種選法,以毋拘資格為前提,內而侍郎,外而監司,俱可由選人徑得之。其選人則出自進士、監生及薦舉三種:進士即科舉所得;監生即學校所造成,若今之畢業生;薦舉,則凡官皆為舉人者,惟濫舉則連坐。紿事為諫官,分六科,謂之科臣;御史為言官,分各道,謂之道臣。諫官得封駁詔敕,直規君上之失;言官得參論中外,不避貴近之尊。此等清貴之職,亦使初授之選人居半,定為選額,又不比侍郎監司之不為額定矣。

明初用人之不拘資格至於如此。其所以不開幸門,反能整肅官方者,當時士大夫並不因得官之易而敢於奔競,止有招之不來之患。是何也?一有不稱職,輒遭誅戮,自揣未可僥倖,即避之恐後。此當於全史中理會之,備列如下:

太祖定法律,遵用唐律,為一代之制。然於律外又特定《大誥》。洪武十八年,第一次定《大誥》,其目十條,第十條曰:「寰中士夫不為君用,其罪皆至抄札。」次年復作《續編》、《三編》。《刑法志》:「凡三誥所列,凌遲梟示種誅者無慮千百,棄市以下萬數,貴溪儒士夏伯啟叔侄斷指不仕;蘇州人才姚潤、王謨被征不至,皆誅而籍其家。其寰中士夫不為君用之科所由設也。」夫士夫至求不仕而斷指,明祖又誅之而籍其家,且因此勒之《大誥》,定為專條,後有似夏、姚、王諸人者,皆誅死籍沒。蓋既被薦舉,即不許遁免,可知時無奔競之風矣。

太祖時,士大夫初以聲績著,而後不免因事誅死者,就《列傳》所載,其人已夥,專輯之可成一宗類案。其以功臣典兵有威望,遭忌而致死者,尚不在其列。亦每有發為忠言,觸怒而被戮者,如李仕魯以闢佛,命武士淬搏之,立死階下;陳汶輝亦以此忤旨,懼罪投金水橋下死;葉伯巨以言諸王分封太侈,死獄中;王樸以與帝辨是非不肯屈,戮死。如此之類亦多。

洪武中有大獄四:胡惟庸以宰相謀叛,誅之宜也,而連引至數萬人;藍玉恃功驕縱,已不當與謀反同論,死者又數萬人,此猶曰貴臣牽連取忌,別有用意;其餘兩案,一為郭桓案,以懲貪墨,死者亦數萬人,既而知審刑官希指牽引,又論審刑官極刑;又有空印案,跡近作弊,坐死者又極眾。此兩案皆為懲貪杜弊而起,死者如此之慘,皆令士夫懼為君用之故。再分列之如下:

一、空印案。此案《本紀》未載,惟《刑法志》言:「十五年空印事發。每歲,布政司、府、州、縣吏詣戶部核錢糧軍需諸事,以道遠,預持空印文書,遇部駁即改,以為常。及是,帝疑有奸,大怒,論諸長吏死,佐貳榜百戍邊。寧海人鄭士利上書訟其冤,復杖戍之。」《志》以此事為洪武十五年,非也。《方征傳》,征以論空印事貶沁陽驛丞,其奏中言:「去年各行省官吏以用空印罹重罪。」下又言:「十三年,以事逮至京,卒。」則其貶驛丞在十三年之前,其奏已言去年,則又在其前。又方孝孺《遜志齋集·先府君行狀》,孝孺父克勤以洪武八年被謫,逾年釋歸。又以空印事被逮。九年九月,卒於京師。則是九年事也。又《鄭士利傳》,士利上書訟空印之冤,乃因星變求言。星變乃九年事,求言在九年閏九月,皆為空印案在九年之證。《鄭士利傳》:「兄士元,剛直有才學,由進士歷官湖廣按察使金事。荊襄卒乘亂掠婦女,吏不敢問,士元立言於將領,還所掠。安陸有冤獄,御史台已讞上,士元奏其冤,得白。會考校錢谷冊書空印事覺,凡主印者論死,佐貳以下榜一百,戍遠方,士元亦坐是系獄。時帝方盛怒,以為欺罔,丞相、御史莫敢諫。丞相之官亦廢於十三年,案發在有丞相之日,亦可證非十五年。士利歎曰:『上不知,以空印為大罪,誠得人言之,上聖明,寧有不悟?』會星變求言,士利曰:『可矣。』既而讀詔,有假公言私者罪。士利曰:『吾所欲言,為天子殺無罪者耳。吾兄非主印者,固當出,需吾兄杖出乃言,即死不恨。』士元出,士利乃為書數千言,言數事,而於空印事尤詳,曰:『陛下欲深罪空印者,恐奸吏得挾空印紙為文移以虐民耳。夫文移必完印乃可,今考較書策,乃合兩縫印,非一印一紙比,縱得之亦不能行,況不可得乎?錢谷之數,府必合省,省必合部,數難縣決,至部乃定。省府去部,遠者六七千里,近亦三四千里,冊成而後用印,往返非期年不可,以故先印而後書,此權宜之務,所從來久,何足深罪?且國家立法,必先明示天下,而後罪犯法者,以其故犯也。自立國至今,未嘗有空印之律,有司相承,不知其罪,今一旦誅之,何以使受誅者無辭?朝廷求賢士置庶位,得之甚難,位至郡守,皆數十年所成就通達廉明之士,非如草菅然,可刈而復生也,陛下奈何以不足罪之罪而壞足用之材乎?臣竊為陛下惜之!』書成,閉門逆旅泣數日。兄子問曰:『叔何所苦?』士利曰:『吾有書欲上,觸天子怒必受禍,然殺我生數百人,我何恨?』遂人奏。帝覽書大怒,下丞相御史雜問,究主使者。士利笑曰:『顧吾書足用否耳,吾業為國家言事,自分必死,誰為我謀?』獄具,與士元皆輸作江浦,而空印者竟多不免。據士利言殺我生數百人,則坐死之主印長官數百人,其佐貳又數倍之,則亦必有受杖戍邊者數千人矣。」

二、郭桓案。《刑法志》:「其推原中外貪墨所起,以六曹為罪魁,郭桓為誅首。郭桓者,戶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趙全德等與桓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贓七百萬,詞連直省諸官吏,系死者數萬人,核贓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時鹹歸謗,御史余敏、丁廷舉或以為言,帝乃手詔列桓等罪,而論右審刑吳庸等極刑,以厭天下心,言:『朕詔有司除奸,顧反生奸擾吾民。今後有如此者,遇赦不宥。』」《本紀》:「洪武十八年三月己丑,戶部侍郎郭桓坐盜官糧誅。」《七卿表》:是年二月,以罪誅者,有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工部侍郎麥至德。蓋皆坐郭桓案而死者。麥至德亦以代尚書而見《七卿表》。其餘六部侍郎以下,據《志》言多死者,其名不可考矣。此亦明初懲貪之一大獄。

太祖之治污吏,其奉法無私之略例:《本紀》:「三十年六月己酉,駙馬都尉歐陽倫有罪賜死。」《公主傳》:「安慶公主,寧國主母妹,《寧國主傳》:「孝慈皇后生。」則安慶亦馬後所生之貴主。洪武十四年,下嫁歐陽倫。倫頗不法,洪武末,茶禁方嚴,數遣私人販茶出境,所至繹騷,雖大吏不敢問。有家奴周保者尤橫,輒呼有司科民車至數十輛,遇河橋巡檢司,擅捶辱司吏,吏不堪,以聞。帝大怒,賜倫死,保等皆伏誅。」《明通鑒》:「初,詔西番互市,始設茶馬司於陝西、四川等處,令番人納馬易茶,並嚴禁私茶出境。時倫奉使至川、陝,輒載巴茶出境貿易,所在不勝其擾。陝西布政司檄所屬起車載茶渡河,家人周保索車至五十兩,蘭縣河橋司巡檢被捶不堪,訴於朝。上大怒,遂坐法,並保等誅之,茶貨沒人官。以河橋吏能不避權貴,賜敕褒嘉。」又《胡大海傳》:「初,太祖克婺州,禁釀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時大海方征越,都事王愷請勿誅,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寧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克婺州在元至正十八年,大敵未滅其一,正倚賴武人之時,而犯令必行,不容寬假如此。至於馬後,患難相依,德性相服,生平恩意極篤,愛婿犯法,誅不逾時,並賞及舉發者。所謂「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信之一字,為治國之根本,必如是而後破格用人,不開幸門。其後,漸不能握此威柄,則以選政授權吏部,但慎簡一吏部尚書,選法自清。又其後,吏部雖得人,仍不勝有力者無窮之請托,則以拈鬮杜之,以抽籤卻之,遂為較公平之選法,而用才之意荒矣。然而宦官宮妾,每取中旨授官,多不由吏部,此則末世之所謂破格,足以召亂亡而已矣。

《志》第十《職官》。

明官制初仍元舊,雖多所更張,而以中書為政本,尚是魏、晉以來之傳統。魏、晉以權臣當國,取前代而代之,未取代以前,便於獨握政權,故以錄尚書事之名總攬國政。王肅說《尚書》「納於大麓」,破麓為錄,以附會當時篡奪之制。但重臣柄國,亦未嘗不合古義。古雖六官並列,實以塚宰為總樞,此則明代所取法也。明興仍設中書省,置左右丞相,為省長官。洪武十三年正月,誅丞相胡惟庸,遂罷省。當未罷省時,六部為中書省隸屬,丞相正一品,平章政事從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參知政事從二品,其下乃為尚書正三品,侍郎正四品。罷省,乃升六部秩,尚書正二品,侍郎正三品。始猶設四輔官,位列公、侯、都督之次。未幾,即罷。十五年置大學士,秩正五品,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政歸六部,仿古六官之意,吏部為取人任官之官,責任尤重。二十八年,敕諭群臣:「國家罷丞相,設府都督部尚書院都御史寺列卿以分理庶務,立法至為詳善,以後嗣君不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當是時,以翰林、春坊看詳諸司奏啟,兼司平駁。是為千餘年來政本之一大改革。御史台古與省對立,明初改台為都察院,與部並立,是為七卿。外官之制,明初下集慶時,承元之舊,亦設行中書省,自領江南行中書省,時在元至正十六年。至正十八年,克婺州,置中書分省,後復略定地方,即置行省,其官惟無丞相,自平章政事以下,略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廣西、四川、山東、廣東、河南、陝西、湖廣、山西十二行省俱為布政使司,凡行省原有平章政事、左右丞等官均罷,改參知政事為布政使。十五年,增置雲南布政司。明全國區域為兩直隸十三布政司。蓋自永樂以後遷都北平,北平為北京,遂以北京所屬府州縣為北直隸。永樂十三年,又添設貴州布政司,遂成兩直隸十三布政司,俗稱兩京十三省。初置司與六部均重,布政司人為尚書侍郎,副都御史每出為布政使。正統以後乃無之。

每布政司所轄,舉世循元舊,猶稱為省。省之長官,為都、布、按三司,都即都指揮使司,布即布政使司,按則按察使司也。元肅政廉訪使,其初原稱提刑按察司,各轄一道,各行省共分二十二道,皆隸於御史台,直隸內台者八道,稱內道;隸江南行御史台者十道;隸陝西行御史台者四道。明初,下集慶時。置提刑按察司,以王習古、王德為金事。時蓋設官而未設使。吳元年,置各道按察司,設按察使。十四年,置各道分司。十五年,又置天下府州縣按察分司,以儒士王存中等五百三十一人為試金事,人按二縣,凡官吏賢否,軍民利病,皆得廉問糾舉。今各府州縣城多有察院舊址,或里巷以察院為名者。各處志書載額編留支錢糧,尚有察院門子等名色。十六年,盡罷試金事,設定副使及金事,多寡從其分道之數。二十九年,定分四十一道,此為後來分道之始。唐分天下為十道,乃最大之分區制,即為最高之外官。元廉訪使亦分道,即按察使之職。明以道為按察分司,後又以布政使之參政、參議亦分道,遂均稱道臣。清初尚因之,清中棄,直以道為監司,不屬兩司佐貳矣。而按察使為各省之長官,與都、布並稱三司。

《志》第十一《食貨》。

《食貨志》為一代理財之政,國之命脈在是,前已言之。太祖時慎重用財,率天下以儉之道,略已見前。其後來之變遷荒謬,別見後各篇。

《志》第十二《河渠》。

河自北宋時由北決而南,為大患數百年。至元末,賈魯始定匯淮人海,明初亦常有小決,為河患之常。太祖時未有大舉。運河,以帝都在南,太祖時亦無所注意,惟以水利興農,洪武中修鑿之跡具詳《志》文。最偉之舉,在二十七年分遣國子生及人材遍詣天下,督修水利,已具前。

《志》第十三《兵》。《志》第十四《刑》。

以上兩《志》,兵之精義已具前。太祖用刑頗酷,說亦見前。惟所刑皆官吏,而非虐民,斯為承大亂之後,得刑亂重典之意,雖非盛德事,而於國本無傷,亦且深有整飭之效也。

《志》第十五《藝文》。

此非制度,可不必人本講義。但須知明《藝文志》,乃專載明一代之著述,其於前代典籍存佚,不敢斷定。目錄家於此《志》功用較微。

《明史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