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香頭的完成典禮

一、認師

依照香頭制度,凡是一個完全的香頭,必須經過種種典禮;如果不經過這些典禮而自行「瞧香」、「頂香」,便要受到同道的歧視,而被稱為「當黑差事的」(從香頭的立場看來,是犯私的)。但是,香頭的完成典禮很複雜,主要的分成四個歷程,本節所講的是香頭的「認師」。

香頭在其門中通稱作「當差的」,其替仙家當差乃是責無旁貸的事,在上文曾談到香頭之成因乃是仙家「拿法」的結果。患者(此處的患者,特別指前期的香頭而言)日日年年受到仙家的「拿法」,命其「接差事」(當差)。若是不「接差事」便責打之,醫藥完全無效,不得不請香頭來家中施法。香頭與患者對面談話,便代表香頭所頂的仙家與「拿法」患者的仙家對面談話。香頭將香引著,所頂的仙家下神,藉著香頭的口,與「拿法」患者的仙家開始談判。

談判的第一步,先指出作祟的仙家是「四大門」的哪一門,或是一門、兩門、三門,甚至於四門都全;再指出各門中各有幾位成員;指出之後,作祟的仙家或諸仙家藉著患者的口,承認所指的不錯,這樣足以證明,此香頭所頂的仙家道行高深。

當指出各作祟的仙家承認以後,再辨別某門作祟重,某門作祟輕;再一一指出各個作祟仙家的來歷,某仙修道若干年,在何洞府修煉,籍貫是何省何縣;各作祟者也都承認無訛,這就表示各作祟者已然有服此香頭所頂的仙家的意向了。

仙家再藉香頭的口來問作祟者對於患者或是對其家庭作祟的原因是什麼?是報冤麼?前世有仇麼?故意遊戲麼?無理取鬧麼?要求住處麼?保護家宅麼?「催趕香火」麼?作祟者若是藉患者的口回答說保護家宅,那樣,便是希望患者當「保家壇」的差事;若是回答說為的是催趕四方香火,那便是要患者「頂香當差」。

作祟者表明意向之後,仙家藉香頭的口再問道:「我當你的師父,你願意不願意?」作祟者永遠在這種情形下說:「願意。」這樣一來,仙家成為作祟者的師父,香頭成為患者的師父,當時便要跪在地下行叩首禮,彼此師徒的名義便行規定,以後再擇吉日良辰,行正式拜師禮。

我們須要知道,作祟者既然心口誠服,拜認仙家為師,以便自家催趕香火或是保護家宅,便不再作祟了。仙家便要藉著香頭的口,來問患者家中的主事人,是否允許患者「當香差」?如果主事人應允,便要擇吉日「安爐」(開香壇)。如果主事人不應允,仙家便說:「只當我白來一趟,我不能處置作祟者,令其不鬧。」因為作祟者是為保護家宅或催趕香火而鬧的,與患者有「仙緣」,更因為患者有「仙根」,非無理取鬧者可比。仙家已向作祟者將條件講好,如果主事者不允許患者「當香差」,那麼,只有由作祟者再鬧下去。香頭所頂的仙家雖然法力大,但是,也不能用武力壓服。因為凡人要講情理,仙家也要講情理,所謂「人神一理」。患者的家中受到祟害已久,所以,也無法不應允,所以,勢不得不預定「安爐」頂香了。

二、安爐

當「認師」典禮舉行之後,繼續要做的便是「安爐」典禮。下面便是典禮中的必要的程序:

1.「擇吉」:在「認師」典禮之後,患者家庭與香頭頓形接近,不斷往來。香頭所頂的仙家便要下神告訴患者和作祟者某月某日某時行「安爐」禮。經過作祟者和患者家庭認可之後,等到仙家退神,再由患者家人反告給香頭說:「姑姑」(香頭所頂之仙家,或是「老爺子」)說了,定規好了某日某時「安爐」。於是,患者家和香頭分頭籌備一切。

2.「打知」:香頭收弟子,同時又是他所頂的仙家收弟子(收作祟的仙家做弟子),這是一個很重大的典禮。於是,香頭便向本門師長、師兄弟、徒弟、徒孫一律「打知」,通告某月日時為新收某姓弟子行「安爐」典禮,屆時要一律參加。通知的方式是用「知單」(請柬),也有親身奉請的。被請者如果屆時沒有其他緊要的事故,必須參加盛典,觀禮之外再引見新同門。至於「安爐」的家中,也可以通知親友前來觀禮。

3.「鋪壇」:「安爐」的一天,患者已然將應用物品備妥,計有黃紙、新筆、朱(砂紅)墨、香爐、「千張」、「元寶」、黃錢、供品(鮮果、素菜、餑餑、饅頭、煙、茶、酒等等)、「壓壇布」(即四尺餘長的一塊新紅布)、「仙香」(紅頭香)、「草香」(高香)、表筒、表疏、神案等物品(在「安爐」之後,神案便不可隨意移動和更換)。

到了「安爐」的日期,香頭約集同門香頭,來到新弟子(即患者)家中,先將新弟子所頂之仙家(即作祟者)的「位牌」寫好。寫的人不一定,或是香頭,或是降壇的仙家(借香頭的手),或者是新弟子本人及其家屬,或是其親友,只要是能寫字的便可以,用硃筆(或用墨筆也可以)寫在黃紙上。若干仙位便分寫在若干「位牌」上,也可以依照序列共寫在一張黃紙上(所寫的仙家的名字,是新弟子所頂的仙家的名字),由「香頭師父」(與新「香頭弟子」相對待)率領各門徒安於固定的位置上。隨後羅列供品,並且安設香爐。爐內底部放置金銀物,例如金銀錁錠、銀幣、簪環之類,這是象徵「聚寶盆」。爐中香灰是從「香頭師父」「壇口」上爐中取的。壇上除去香爐之外,其他祭品一概不設,由「師仙」(香頭師父所頂之仙家,為新仙家的師父)向新仙家聲明:「新當差的力量不足,只能給你(新仙家)設一個『爐』,其他的用品,可由你自己『催趕』(即令新仙家行法力,使助善者奉獻)。」新仙家便行認可。

其實,初開壇的時候,便會有助善的奉獻燭台、海燈等祭品。至於新仙家位牌的次序,便由「師仙」指定,或是依照各新仙家的道行深淺而定,或是依照門第高下而定。若是依照門第,便是「胡門」居長,「黃門」次之,「白門」又次之,最末是「柳門」(「常門」)。無論如何,必須要各新仙家都心服才可以。

4.「交香」與「交供」:壇上的陳列品既然都已備齊,便由香頭師父發令「交香」。先由本家主人(家庭中的家長)焚香,向著空壇行禮。然後,香頭師父的本門依照尊卑行參禮(叩首),新弟子也列在本門之中。再其次,由親友等行禮(隨其自便,並不勉強)。當時,供品也都全供妥,交香時再奉獻素菜、茶、酒等供品,這便叫做「交供」。以上是「交香」與「交供」合著舉行,至於分著舉行也可以。下文講到「安龕」禮時,再詳細描述。

5.「請神」:等到「吉時」來到(多半在夜靜子時),香頭師父行「請神安位」禮。先將位牌請出,安放在壁上所設折疊的紙龕之中,上面掛掩「壓壇布」。再由香頭師父焚「草香」一股,出住宅大門之外,向著「新仙家」所居住的方向(「新仙家」所在的方向,這是由「新仙家」藉著新弟子口中所說或是由「師仙」所指出的),行「大參」禮(一跪三叩)。然後,舉著香,恭恭敬敬地拱手將「新仙家」讓進街門來。由此過幾重門,香頭師父便要行幾次「大參」禮,直到將「新仙家」請到龕上,將香簽在爐內,再行參拜。

如此請完第一位新仙家,同樣再請第二位、第三位,等等。但是,每次只能請一位,等到將所有仙家都請進龕位之中,新香頭便行「跪表」禮。

6.「跪表」:跪表也叫做「交表」。表文上面文曰:「某某地方,某某姓名(新香頭)虔心承領香差,以慈悲之心行救世之道,修自家功果,積普渡福田。謹備馨香齋供,雲馬錢糧,呈請『玉皇』聖旨,暨『西天我佛』法旨,飭交『四值功曹』,轉交『二十八宿』,下行『聖母』,『聖母』飭旨交派『斗姆』,轉行交派『王奶奶』,分派四門仙家,領飭旨充當香差,賜允弟子某某承當香差之職。敬謹遵從『奶奶』飭旨,奉仙家慈悲,以供差役,弟子某某叩。」

「跪表」時,由新香頭雙手捧盤,盤中立「表」。左右兩個同門香頭同著跪下,以兩股香夾持「表疏」(長方形的黃紙「表筒」)。當時龕前的「壓壇布」已然由中間扯開,分掛左右,位牌也顯露出來,全堂的人員都跪在地上,一齊注視焚表。焚的時候,從上到下,慢慢地燃著,本門的香頭都合掌默念佛咒,例如「觀音咒」、「大悲咒」都可以,能念某種佛咒便念某種,並非同時念一種佛咒。不能念佛咒的人便默宣佛號——「阿彌陀佛」,一直到表疏焚盡為止。當焚表之時,表內必然發出「彭」的聲音,煙火直衝棚頂,這乃是新仙家欣然領受的表示,旁邊跪著的人聽到「彭」的聲音,便高呼「吉祥」。這在「安龕」一節中詳細敘述。

當「表」焚過之後,跪著的人向龕位行「大參」禮(手足著地,俗稱「磕大頭」)。然後,眾親友依著次序焚香叩拜。其次,本門香頭依著次序焚香叩拜。最後,本門香頭見禮「下參」(叩首)。「下參」時,受者說一兩句吉祥語。

7.「拜師」:「交表」禮行過之後,便要行拜師禮。新香頭首先向香頭師父行「大參」禮,這是正式的「拜師」。拜過之後,香頭師父一一向新香頭引見本門的各香頭,規定如何的稱呼,依照輩分行禮,從此便算是一門的人了,「當香差」的新弟子既然拜過師,所頂的新仙家也須要拜「師仙」,於是便紛紛地降神了。

8.「賜號」:降神之後,師仙坐在首座,新仙家向之跪拜認師,師仙便祝頌吉祥詞句和勉勵的話,新仙家一一領答。然後師仙賜予新仙家「堂號」,並且賜新香頭「法名」,按照香頭師父門中各弟子行輩的名序排之。於是新仙家跪下,向師仙申謝。其他同門各香頭所降的仙家,紛紛向「師仙」道喜,向新仙家祝賀。此時,總管四門仙家的「王奶奶」也要奉天旨降壇,對於新仙家加以祝頌勉勵之詞。

以上是安爐的情形,這都是據張斌香頭所述。此外,要補充的一點,乃是據剛秉廟李香頭所談,「當差的」不會治病,這已然是不成疑問,就是新仙家也不會治病。新仙家治病技術的獲得,是在「安爐」之後。香頭師父降下「師仙」,新香頭降下新仙家,師仙既然是新仙家的師父,所以,也需要將治病的技術傳給新仙家。

新香頭在「安爐」典禮之後幾日,要到各「壇口」答拜道謝。「當差的」自然與「當差的」道謝,有時新仙家也要降神與各「壇口」上的仙家道謝。禮尚往來,人神一理,如若不答拜,不但「當差的」挑眼,仙家也要挑眼。

三、安龕

本節討論「安龕」的典禮。但是,作者此處須要聲明,本節所包括的不僅以狹義的「安龕」典禮為限,其他與「安龕」有關,發生在前前後後的輔助儀式都要在本節後部作詳盡的敘述,這樣的做法至少有兩種理由:第一,我們將「安龕」的典禮(狹義的)從複雜的歷程抽出來,可以顯示出它的特別重要的意義;第二,將與「安龕」有關的附屬儀式,完全依照發生的次第來描述,這樣方可明瞭「安龕」典禮(廣義的)整個的歷程。

「安龕」又叫做「安壇」,它的意義是某一香頭所頂的仙家在香壇中還沒有「塑像」和龕位,特由許願的人(或是本壇的香頭,或是某「助善的」)發下心願,與仙家塑像奉在龕中,再由與此香頭同門的長輩香頭,如師父或是師祖,對於此塑像加以種種的儀式。此塑像經過這種「開光」的儀式(使塑像發生感覺)便具有靈性,而不是一軸無生命的繪像了。

「安龕」的儀式,是在夜間子時舉行的,這種儀式除了許願的人、本壇香頭、其他執事香頭之外,外人絕對禁止參加並瞻仰。在此種儀式舉行之前,塑像不放在龕裡面,所以龕是空的,僅僅用一塊「壓壇布」(即四尺餘長一塊新紅布)遮在龕的前面,塑像是要等到「開光」之後,方「請」到龕裡面去。

「安龕」所用的物具,有新手巾一塊、新梳子一具、銀簪一支、新筆一枝、硃砂一小盤、白芨(藥品,形狀如木頭)一塊、淨水少許、鏡子一面、小銅錢一枚、五色線一縷、紅綢一條。以上各物全都放在銅茶盤當中,另外還用一個面盆。

儀式是在「壇」中舉行的。舉行的時候將房門緊閉,執事的眾香頭便要令外人迴避,不許參加、不許偷看,尤其忌諱童男女和「四眼人」(就是懷孕的婦女),並且不時向屋外的人們高聲說道:「千萬不要偷看,不但對神佛不敬,實在對於自己本身沒有益處!」此外,屋外又有負責監視的人,禁人偷看。

在此種森嚴壁壘下,外人實在不可能得到觀察的機會。但是,這種秘密的儀式,特別能吸引一個實地研究者的注意,所以,除了事後向執事的香頭詳細地請教,別無其他方法。作者資料的來源就是根據海澱張香頭的自白,由燕京大學社會學系蘇欽儒先生所記錄的。下面便是「安龕」的情形。

當將香壇的門關閉之後,先焚起一股香,由輩分最高的香頭,從盛神像的木匣中將用紙塑畫的神像軸很恭敬地捧出來,所有在堂的執事人全都向其參拜。參拜之後,由輩分次高的一個香頭,手提神像軸,朝外面跪下。輩分最高的那個香頭,也就是「開光者」,跪在神像的前面。捧銅盤(銅盤所盛的東西,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和捧面盆的人跪在「開光者」的一邊。另外還有「呈物者」跪在「捧盤者」的旁邊,「許願者」(就是許願安龕塑像的人)跪在「開光者」另外的一邊。跪齊之後,便起始動作,其程序如下:

1.「淨面」:由「呈物者」將銅盤中的手巾呈給「開光者」,後者用雙手拿著手巾,在盆裡面作蘸水的模樣,然後向神像的臉上略為拂拭,便遞給旁邊跪著的「執事者」。當做每一種動作的時候,都有一兩句頌詞,但是香頭對此絕守秘密,問他堅不肯說。

2.「梳頂」:由「呈物者」將梳子遞與「開光者」,向神像發頂上做梳理頭髮的樣子。神像若是男性,須要梳他的鬍鬚。梳畢將梳子交給旁邊跪著的「執事者」。

3.「挑鬢」:由「呈物者」將銀簪遞給「開光者」,在神像兩鬢角作左右分挑式,挑畢將簪遞與「執事者」。

4.「開光」:由「呈物者」將淨水倒在硃砂盤裡面,用白芨磨之,再將新筆呈給「開光者」。「開光者」拿著筆蘸著硃砂,向神像兩目的瞳孔上、兩耳竅、兩鼻竅、口竅各點一朱紅點。據該香頭說道按規矩不用硃砂,而是用一隻活雄雞,以銀簪刺雞冠出血,用筆蘸此血開光,用硃砂是一種變通的辦法。

5.「照鏡」:由「呈物者」將鏡子交給「開光者」,後者拿著鏡子向神像面前照三次,再轉向「許願者」和本壇香頭胸前照一照,口中念道「二目重光,心明眼亮」(按,此二句祝詞,為該香頭所告的,以前各種動作的祝詞,則堅持不肯說)。

以上五種儀式動作,合起來叫做「開光」。完畢之後,所有跪著的香頭全都立起,先由「開光者」將神像接過來,很恭敬地懸到龕裡面,又將五色線縷和紅綢全都繫在銅錢的孔上,再將銅錢釘在龕內的頂上,就相當於建築房屋時「上梁」的工作一樣(「上梁」在建造房屋的歷程中,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再將「壓壇布」從正中扯開,分掛龕的左右,就如同佛前的佛簾形式。(但是,此布並不做佛簾之用,在「安龕」一個月之後,擇一個「吉日」便行撤去。)然後,從「許願人」、本家香頭起始,各香頭依照輩分順次叩頭。叩頭完畢,將門打開,任人瞻仰。

我們現在須要將「安龕」典禮的前後加以詳述。作者此處要將蘇欽儒先生著《李香頭家安龕塑像觀禮記》,撮其大要敘述如下:

「請柬」:「安龕」的人家在典禮舉行的前幾天,要向親友和本門各香頭下請柬,名之為「請善會」。請柬的形狀是白色封筒,中間黏著紅簽。因為是主人親身送致,所以在紅簽上並不寫所請者的名字。封筒內裝「紅單帖」,將請善會的原因、日期、地點都寫在「帖」上,其形如下:

在請柬上寫明的日期乃是正期。其實許多典禮和「安龕」在正期的子時起始舉行,依照普通習慣上說,乃是正期的前一晚。此次「安龕」的時間,在十月廿四日夜間,在晚八點的時候,「壇幾」上善男信女便陸續來到。每個來賓進門先要向神龕參拜,由「壓壇者」(即一切禮儀的指導者)張斌香頭取高香一股,在「海燈」(佛前的油燈)上燃著,交與參拜者,參拜者雙手將香高舉致敬,簽在爐中,跪在黃布蒲團上行一跪三叩首禮,旁邊有打磬的人。

在大龕的左邊,放著「安龕表」。「表」的構造,外面是一個黃色素封筒,折疊矗立成長方形,長約四尺,寬約五寸,中間所粘的花簽為紅色,上面印著荷葉帽,下面蓮花托,兩旁分立三四個仙人,中間寫著「六聖仙詞」,這是李香頭此輩的「堂號」(師父給取的「堂號」),因為李香頭在本門中是第六輩,她的師父的「堂號」叫做「五聖仙境」。堂號由寫表文的人同時填寫。下面是表疏封筒和安龕表文的樣子:

在大龕右旁放一「表」,叫做「安位表」,是正期正午所焚的,表文如下:

以上的表文須要說明:「引善香首人」便是被柬請並且助有香資供品的本門香頭;「司房人」便是司賬者;「中伙人」便是廚茶房人;便是男女來賓;李祥元便是本家李香頭。

「盤道」:眾香頭圍坐屋中,各自下神,先敘寒暄,然後便討論典禮的程序問題。李香頭的師父潘香頭降下她所頂的「黃老爺子」,很自尊的樣子吩咐壓壇者「安龕」的程序。壓壇者是張師爺爺(張斌香頭是本家香頭的師爺爺),並且是潘香頭的師父,原來胸有成竹,但是此時不敢不唯唯諾諾。而於香頭(張斌香頭的三弟子)便持反對態度,來駁「黃老爺子」,因為此時於香頭也降她所頂的「胡二姑姑」。這是以神的資格與神來辯駁,並不敢以「當差的」資格來反對。於是,各神紛紛發言,有的說先「交香」,有的說先「交供」,不可開交,後來還是由「張師爺爺」建議先「交供」,大家都同意。

「交供」時,在神龕前敬茶一杯、醇酒三杯、素菜五高盤。供上齊之後,由兩個香頭將「壓壇布」遮在龕前面,先由本家許願的老主人(本家香頭的公公)焚高香一股,向空龕行三跪九叩禮——「大參」禮(似僧人禮式),然後本家香頭行禮,再其次便由本門香頭由尊至卑各向神行禮。當上香的時候,雖然行禮的名分、位次已然規定誰先誰後,但是每個香頭行禮時也須要表示謙遜的意思。在香燃著之後,舉之向屋的周圍一拱揖,隨著說:「諸位引善的香首、老都官們,有僭了!」說完才將香安在爐中,再「下參」。「引善的香首」乃是發起善會的香頭的尊稱,「老都官」乃是會中「助善的」(詳後)領袖的尊稱,「有僭了」是指自己居先行禮的謙詞。參神之後按尊卑,本門香頭相互參拜。

「安龕」:夜間子時行「安龕」禮,已見前文。

「交香」:「安龕」之後便行「交香」禮。先焚檀香一爐,然後依次燒高香向神龕參拜。按照張斌香頭門中的規矩,應當先由「引善香首」拈香,各引善香首中又應由本門最長輩來拈首香。若是最長輩的正在「壓壇」,便由次尊的香頭拈香,將香燃著之後,舉著香向大眾做奉揖式,同時說:「『壓壇的』、『引善的』,眾位香首,有僭了!」大家齊聲應道:「虔誠!」將香安在爐內,行「大參」禮。從先磬聲不絕,直到焚表時為止。本門香頭依著次序交香之後,其次是「司房人」(管賬者)「交香」,再其次是「中伙人」(廚茶房)交香,最後是「助善人」(男女來賓)交香,由司房以下各人焚高香一股,行一跪三叩禮。

「跪表」:交香之後便行「跪表」禮。「表」便是「安龕表」,表文見前,由許願人跪焚之,由「壓壇者」燃著一股「紅頭香」,交與「跪表者」,接過之後,擎舉一下,安在爐內,行三跪九叩「大參」禮,叩完之後,端肅正容,跪而不起,在旁邊的執事者將銅盤承表疏遞與「跪表者」,雙手捧著,左右分跪兩個香頭,左邊的用高香兩股挾持表筒上部,右邊的用銅質香箸挾扶表筒下部,因為「表」高四尺,矗立在盤中,焚的時候恐怕傾倒。另外由一個執事人用燃著的一炷香,將表的上端從四角燃著。當時,無論屋內外的人眾都要跪在地上,雙手合十(問訊禮),眾香頭口中默誦「大悲咒」和「阿彌陀佛」佛號,表疏從上至下徐徐焚燒,不可起「彭」聲,以表示「安龕」者的靜肅誠心。焚完之後,大眾行三叩首禮而起,一齊向許願人道大喜,並且說:「虔誠!」因為神仙已然接受其心願了。然後各香頭又各依輩數尊卑相互行「參禮」,受者仍須要說兩句吉祥話,例如:「香煙高起,修福修壽。」

「降神」:跪表之後,各香頭環坐屋中,隨便談笑,不久,各香頭便降神了。有的打個呵欠,降下一位仙姑,有的做個欠伸,下來一位老爺子,一時之間各香頭都已降神,彼此便互道寒暄,並且稱讚本家設壇的虔誠,並念誦賜福的詞句,一直要到次日上午兩、三點鐘,神仙方能陸續退盡。

「喝湯」:在夜間三點多鐘,本家主人預備食品,款待大眾,這名為「喝湯」。普通都喝「柳葉湯」。「柳葉湯」的做法是將面和好,擀成薄片,切做柳葉的形狀,放在鍋中煮熟,用海帶、酸菜等做成「鹵」,澆在上面。

各香頭喝湯時,長輩入座,晚輩依序來座前「下參」。作者在以前所提到各典禮如「交香」、「交供」等完畢之後,各香頭相互「下參」,與此情形完全一樣。就是「受參的」如果有長輩,那麼,受完參之後,還要向所有的長輩各「下參」。完全「下參」完畢之後,方能「喝湯」。

以上各種典禮的舉行是從子時起始,但是,來賓要在早晨八九點鐘方到壇上燒香。來賓見主人時,須要說「慈悲」,主人便要回答「虔誠」。來賓由「壓壇者」遞過一股燃著的香,簽在爐中,行一跪三叩禮。起立之後呈進「香資」。香資的多寡不一定,尋常的是四角或是六角,與本家關係較深的出一圓或兩圓,很少有更多的。裝香資的「封套」,便利用原來的那一份請柬的「封套」,因為有此省便的關係,所以,主人發請柬時在請柬的紅簽上,便不寫所請者的姓名。

香資封套圖

主人接受香資時,只是雙手合十,念句「阿彌陀佛」,或是說句「修福修壽」,並不聲謝,以後亦不登門致謝。因為香資是對於神的奉獻,而不是贈與主人的。

來賓獻香資之後,便坐下用齋。來賓隨到隨吃,湊足一席便成,並不規定時間。到了上午十一時,已交子初,便要行第二次「交香」禮,情形與第一次大致相同,主要的區別是:第一次交香焚表以「安龕者」——許願人——為主體,第二次以「安位者」——本家香頭——為主體。

先由壓壇者高叫一聲「交香!」隨著便有另一香頭高叫:「請司房先生拈香!」(司房的地位頗尊,僅次於「引善香首」)司房人拈香之後,又有人高叫:「請中伙諸位拈香!」又其次是「請諸位助善的拈香!」最末後是本門香頭「交香」。「頭股香」(第一股香)應該由本門香頭中輩數最長的交之,但是,若正在「壓壇」,便由次尊的香頭交「頭股香」,以下依著次序,「壓壇者」最末後「交香」,謂之「壓香」。司房、中伙等拈香時,都要說一聲:「壓壇的、引善的,諸位老都官們,有僭了!」本門香頭交香之後,又要相互「下參」。

以下是第二次「交表」——交「安位表」,由本家香頭來跪表。壓壇者將「紅頭香」燃著,交與本家香頭,雙手將香高舉,然後簽在爐中,行罷大參禮,跪而不起,一切情形與第一次交表時相同。在寂靜肅穆之中,表中「彭」然一聲,火焰直起,幾乎衝到頂棚,同時眾人大叫:「吉祥!」這樣,全體精神更為緊張。不久又有「彭」的聲音,益使全體振奮,跪著一直等到表疏焚盡方才叩頭起立,向主人道喜。第二次焚表必須要起「彭」聲,才知道神仙喜悅,領納「安位」的「虔誠」,「彭」聲愈大,愈表示神仙喜悅之深。

大家起立之後,各香頭依著次序到院內,將數十股高香折為散柱,參差縱橫地堆起來,下面堆得多,上面愈堆愈小,成為塔狀,在上面滿佈「黃錢元寶」等,名之為「香山」。「香山」的位置在正對屋門的院中。將「香山」焚起之後,各香頭向東方行「大參」禮(本家香頭所奉的神在丫髻山,如果本家香頭所奉的神在另一方的山上,便向另一方行禮)。助善的婦女,也有在此時隨香頭參拜的。「交表」之後,各香頭又相互參拜,互道「吉祥」。

「香山」已然焚完,各香頭進入屋中,主要典禮到此結束。在各香頭向本家香頭告辭之前,由本門中最長輩的香頭拈香,向安龕的神仙「下參」,全體香頭依著次序「下參」,然後,各香頭相互「下參」,「下參」已畢,各香頭下神談話。最末後,由長輩或師父將香頭門中規矩告訴本家香頭,例如龕上用的物品(如「壓壇布」之類)何時撤下,以及「開頂」的規矩(詳後)。告知明白之後,各香頭再相互參拜。然後本家香頭一一致謝,大家再行告辭。

四、開頂

上面講過的「安爐」、「安龕」等典禮,都是在壇上舉行。但是,「開頂」便有其特殊的地點。張斌香頭談丫髻山(即東山,又名東大山,在平東),是四門仙家的大本營,該處由「王奶奶」直轄統御。而「老娘娘」(即「碧霞元君」,又稱「天仙聖母」)又是王奶奶的直轄上司,所以仙門弟子行「開頂」禮必來此山。

張香頭本門例年的朝東山時期是三月二十八日(如該月是小建)或是三月二十九(如該月是大建)。他們中徒弟、徒孫凡是應該開頂的,先預備應用全份錢糧、紅頭香、素齋、供品等類,選擇一個吉時,本門各香頭和許願的善士一同動身前往。進香的善士對於神聖都要有一些呈獻的東西,如食物、衣服、冠、履等等。受「開頂」禮的人除了預備「開頂」的供品之外,也要預備這一類的呈獻的物品。至於呈獻的物品種類,並沒有嚴格規定,而由呈獻者自己的意思。

所謂「各了心願」是一個普遍的原則。到了東山之後,將所有的供品都交與廟中的執事人,同時說明某種「呈獻」是「開頂」的供品,然後,便由執事人員將此項供品供在老娘娘殿中。當供品、錢糧等物供妥之後,先由香頭師父或本門香頭輩分最高的人向娘娘焚「紅頭香」,行「大參」禮,起立之後,向「娘娘」陳述:「求聖母指教,您多慈悲,我與弟子來開頂……」

然後,應「開頂」的弟子便跪在「娘娘」駕前,香頭師父或高輩香頭代焚「紅頭香」,向娘娘駕前略作供奉的樣子,便到弟子身旁,將香矗立在弟子頭頂上,抓起香火焰三次向弟子頂門上點三點,先默念「六字真言」(「六字真言」是香頭師父的最大的禁忌,「開頂」時默念,弟子也聽不到,平日更是密不出口,必須等到香頭師父彌留時,方將此「六字真言」傳給繼承衣缽的弟子,其他弟子仍不得知。所以,嫡系相傳的香頭方知此「真言」是什麼,外人絕對無從得知),然後再說:「頂門大開,福壽齊來,香煙高起,五路進財。」再抓香火向心口點三點祝道:「福至心靈,仙家妙用,救苦救難,慈悲永慶。」陪跪者各道:「虔誠!」

同時應「開頂」的弟子跪捧疏表,表文上寫著:「某地某氏某門弟子,於某年某月某日奉聖母法旨,承當香差業師某某。某日『安爐』,某日『安龕』,行道若干日。今隨業師及同門弟子敬來聖母駕前,請大發慈悲,多賜指示,許予弟子掛號開頂,永承仙家差使,奉行慈悲……」

「開頂」之後,便行「跪表」典禮。與「安爐」、「安龕」時的「跪表」禮相同。焚表的時候,本門各香頭也全都跪在「娘娘」聖駕前面,雙手合十默誦「觀音咒」和「大悲咒」。等到「表」焚盡之後,齊向聖母行「大參」禮,然後起來紛紛道喜,依序向尊長「下參」,將錢糧焚化,再向「王奶奶」殿中如法「開頂」,最後到回香亭娘娘殿「開頂」。儀式與前相同,只是因對像不同,所以表文略有出入,茲不贅述。

在每個殿中「開頂」之後,都要付給廟中執事人員兩三圓錢作為「喜錢」,數額依照每年慣例。

張香頭談,「仙家掛號,俗子開頂」。經過「開頂」的儀式,便等於在老娘娘駕前經過註冊手續一樣。張香頭本月三日便要與他徒孫槐樹街李香頭「開頂」(1)。

《四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