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香壇的設備

在所有的香頭家中,都有一間特別設備的屋子,叫做「壇」。在這間屋子裡供的有神像龕位、祭品、供品等等。下神的儀式就在此舉行。有的香壇設備極其簡單,但是有的香壇便比較複雜,我們要知道香壇的設備是富有伸縮性的。最簡單的香壇設備,除了神位之外,可以只有一個香爐便夠了,其他的祭品,香頭如手中充裕便自己預先置備一些,否則香頭無須置備,因為主要的是靠著「助善的」捐助。「助善的」就是對於香壇有所貢獻的善男信女。其中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做「助人善的」,就是每逢月之初一、十五日到壇上來,幫忙香頭招待來賓;第二種叫做「助財善的」,或是多助香資,或是貢獻祭器、供品等。「助善的」所助的祭器總是比香頭自己最初置備的簡陋祭器質料好一點,所以,有了新的便用來代替原有的。除去祭品之外,如神龕、桌椅、供品等全可以由「助善的」奉獻。

下面為便利敘述起見,不妨將香壇的設備分成三方面:1.神聖的象徵品,2.與儀式有關的物具,3.供品。

神聖的象徵品是「塑像」與神龕。普通談到「塑像」多半僅指銅像、木像、泥像而言。但是根據香頭的觀點,「塑像」是廣義的,連繪的像也包括在內。並且,「繪像」這個名詞乃是俗凡的說法,「塑像」一名詞則富有神聖的意味。所以,香頭是不歡喜用「繪像」這個名詞的。關於「塑像」的分析另有專節敘述,此處暫且從略。

現在講到神龕,神龕就是安置塑像所用的木製殿楹,形狀大致相同,而大小卻很有出入。在香壇中,上首供的都是大龕,因為其中是壇中的主神,其他在香壇中占次要位置的神仙則分列兩旁。在設備簡單的香壇上,不一定有塑像,更不一定有神龕,所用來代替神龕的乃是兩塊小布簾,或是黃色,或是橙色,釘在香壇內上首牆上,功用同神龕完全是相同的。

我們談到與儀式有關的物具,不妨將其分別討論:

(1)高香——下神時用成股的香,每次一股。普通認為焚香乃是對神佛致敬的表示,但是成府東剛秉廟李香頭告訴作者說,「香」乃是「齋」,與神佛燒香就是與神佛供飯相同。

(2)香爐——香爐是神佛的飯碗,但是凡人只能稱之為「爐」而不能稱之為「碗」。大小也很不一致,質料有銅製、瓷製、錫制、洋鐵製、宜興泥制種種。

(3)蠟燭——蠟燭俗稱有「大雙包」、「小雙包」兩種,這是因份量的關係而定的。份量以一雙為單位,有四兩、半斤、一斤等等。佛前用的是「素蠟」,其中不用「羊油」,因為「羊油」是葷物。

(4)燭台——燭台或是銅製,或是錫制,全都可以。

(5)香筒——香筒在神前擺設的也是一對,它們的用途是插一根一根的「線香」的,線香就是散香。

(6)海燈——「海燈」是在龕前供的一盞銅質的高柄燈,頂上呈一「蓮花托」的形狀,裡面裝的是香油。所用的油,並非是香頭所獻,而是由「助善的」所助。

(7)磬——「磬」依照普通的說法,乃是「通誠之物」,意思就是溝通人神之間的心靈的工具。李香頭說,磬是仙家的耳朵,打磬便是通知仙家的意思。譬如形狀如同一口鍋,但是大小也有出入,它的質料是銅的,只有寺院中的大磬方是鐵製的。打磬的工具是一個短木棒,名叫「磬槌」,普通上面都纏著布或是繩,據說以免磬損傷。

(8)五供——「五供」是神佛龕前陳設供品的高柄碟,每套五個,或是銅製,或是錫制,但是和燭台、香筒的質料必須屬於同一種金屬。

(9)拜墊——在神佛前行禮所用的墊子,或是叫做「蒲團」。有的是蒲草做的,有的是黃布做的。通常見到的都是圓形的。

以上所舉的僅是與儀式有關的「一般」物具,至於殊特的物具各香壇很不一致,因所頂的神而異,如靈符、「撲撲磴」等等。「撲撲磴」是一種紫色玻璃製成的葫蘆狀的小兒樂器,有的香頭在壇上供著數個,據雲有的仙家降壇會使該樂器自動作響。它們在大多數的香壇上都是沒有的,所以此處暫不列入。

供品可以分為鮮果、餑餑(滿語,即「糕點」的意思)、清茶、白酒等。供品的來源主要的是由「助善的」所助,香頭自己也可以買來上供。供品如鮮果、餑餑都是擺在「高腳碟」(即高柄的碟子)裡面,每五個碟子算是一套。鮮果供品並不是不可缺少的,無有鮮果時,只供一杯茶也可以。

自然,香壇的設備越豐富,越足以表示香火旺盛。香頭特別願意告訴「求香」的人,某些物具、某些供品是由某「助善的」所助,這樣很足以顯示出本壇仙家的法力廣大。

下面是一個香壇的圖形(2)。

《四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