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香頭社區地位的變遷

在一個社區中,香頭的數目很多,在各個香頭本身看起來,他們受到鄉民的估價並不一致,另一方面在諸香頭中也有階級的分化。上一節我們討論到香頭在社區中是一個確定的職業集團,而該集團在社區中所佔的位置尚不確定。本節乃比較諸香頭彼此的地位差異,這是站在兩個觀點來看同一件事物,而且這兩種觀點並不衝突。

香頭地位的變遷可以受到兩類條件所左右,第一類是鄉民的意見,第二類是香頭制度本身的規條,下面要分別詳述。

鄉民的意見便是公認對於一個香頭估價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大體說來有三:

一、靈驗

鄉民求香頭都是有目的的,無疑地希望香頭的法力能滿足他們的目的,所以由靈驗來對於某一個香頭加以估價,是一個很可靠的辦法。一個香頭靈驗多,那麼還願的人、掛匾的人也要多起來,鄉民將靈驗的證據傳播四遠,藉著「口引」(口頭宣傳)的力量,香頭的聲望一天一天大起來,香火也便越來越盛了。在西直門外大柳樹村有個香頭,是海澱楊家井張香頭的師哥,她專頂「王奶奶」,靈驗非常,後來人們都稱此香頭作「王奶奶」,名聲大振,每日北平、天津一帶的人士,甚至達官顯宦、貴婦少女都到她壇上求香。

二、年限

在以前曾經說過,香頭自己承認本身並無法力,乃是仙家藉著香頭的身體來施展的。仙家行道為的是催香火,自己得道,得道之後便要離開香頭而去,香頭便不靈了。所以在鄉民中有一種說法,認為初開香壇的香頭最靈,因為在最初起始時,仙家為的是使香壇興旺,多受香火,所以格外施展法力,造成「壇口」上的信譽,過了三五年,仙家受足香火,到了自己隱遁潛修的時節,離開「壇口」,該壇便不靈了。

但是,每個香頭業務的壽命是否只有三五年呢?事實上決不如此,從來沒有一個香頭對人表示其「壇口」上的仙家已經走了,無法再「當香差」了。海澱碓房居劉香頭對人說,她已經當了三十九年「香差」了,海澱張香頭當了三十二年的「香差」,依舊還繼續下去。這有兩種原由:第一,有的香頭聲明他頂的不是「四大門」,而是天神。例如,碓房居劉香頭說她頂的是「玉皇大帝」、「觀世音菩薩」、「藥王爺」,這種天神是永久不滅的,所以香壇可以長久下去。第二,在一個壇上「立壇」(創設本壇的仙家)可以他去,但是「串壇口」的(客座的)仙家和後來的仙家可以成為新舊交替,香火得以不斷。這樣「壇口」的香頭雖然依然繼續,但是,絕不如一個新「開爐」(「開香壇」)的香頭興旺。

三、是否圖利

香頭如果被人認為是「倚佛穿衣,賴佛吃飯」的,那麼,這個香頭便會逐漸為人所不齒。這一點要留到下一節「香頭的道德」中來講,現在只須提出一件事實便夠了。一個范姓鄉民同作者說,成府曹香頭常同他說:「近來求香的人怎麼越來越少了?」范姓認為這是曹香頭圖利的緣故。

香頭制度本身的規條也影響到香頭的地位。

四、輩分

香頭既然是師徒相承,自然便形成輩分的關係。現在可以用譜系法來表示海澱張香頭門中各弟子的位置。

由上面表中可以看到四代香頭的傳遞,其中佟香頭已然故去二十餘年。現在這門中以「王奶奶」(頂「王奶奶」而被稱為「王奶奶」)和她的師弟張香頭輩分為最大。以下便是徒弟、徒孫。雖然輩分高與靈驗並無相關,但是在本門中輩分高的有種種特權:例如,舉行典禮時便要由輩分高的來主持,師祖或是師父「圓寂」(死)時,徒弟和徒孫須要穿孝,這都是輩分高的所得的尊榮。

五、典禮的完成程度

在「香頭完成的諸典禮」一節中,作者曾提出一點,凡是香頭都須要經過「安爐」、「安龕」、「開頂」等重要典禮,方能成為一個完全的香頭。但是,這僅是根據香頭的觀點而論。至於鄉民並不清楚香頭間須要有這些典禮。所以,一個香頭典禮完成的程度如何,並不足引起鄉民不同的估價,但香頭本身便將這些典禮看得很重,因為這些典禮是由師父領導弟子來做的,其中包含許多秘密的傳授,必須要經過典禮方能獲得這些寶貴的智識,具有這些智識的便可以自己收弟子。一個香頭從師父得來的傳授,可以再傳弟子,他便可以成為另一個香頭的師父了。這是提高他在本門中地位的辦法。

六、貧富

據作者所知,鄉民從來未有由香頭的貧富來對於香頭予以估價的。香頭的貧富與其「壇口」上的靈驗並無相關。至於在香頭之間是否有貧富的觀念呢?在未得到充分論據之前,我們不能輕下斷語。據本系蘇欽儒先生談,當成府李香頭舉行安龕塑像時,由海澱張香頭主持(張、李關係見本節「輩分」條),參加典禮的香頭都是張香頭的徒弟、師侄、徒孫。大家對於張香頭行禮時,雖然依照本門規矩,但是輕視的表情時常顯露於外,張香頭衣履敝舊是一事實。至於其他香頭是否因為他的貧寒而加以歧視,我們還不得而知。

《四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