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也會殉國呢!

唐朝詩人鄭畋寫馬嵬坡詩:「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景陽宮井又何人?不是別人,就是亡國之君陳後主和他小心肝也!

陳是公元6世紀以南京(建康)為首都建立的小朝廷,它的天下很短,只有三十二年(557—589),最後被隋所滅。它的亡國,是東晉以來南方正統王朝的完蛋。

陳的開國者陳武帝(陳霸先)是浙江人,他的天下,五傳而至於陳後主(陳叔寶)。通常大家都說陳後主是中國有名的昏君,但我細查他的身世,昏中卻也不乏令人欣賞之處。他在位六年(583—589),總喜歡大赦天下,有十次之多。他深知司法黑暗,除大赦外,還要用親自大審的辦法,以為救濟。他下詔說:

夫議獄緩刑,皇王之所垂范;勝殘去殺,仁人之所用心。自畫冠既息,刻吏斯起,法令滋章,手足無措。朕君臨區宇,屬當澆末,輕重之典,在政未康,小大之情,興言多愧。眷茲狴犴,有軫哀矜,可剋日於大政殿訊獄。

這意見是說,他要在「總統府」開第四審法院呢!

陳後主不但要司法清明,還主張言論自由。他下詔說:

堯施諫鼓,禹拜昌言,求之異等,久著前無,舉以淹滯,復聞昔典,斯乃治道之深規,帝王之切務。朕以寡昧,丕承鴻緒,未明虛己,日旰興懷,萬機多紊,四聰弗遠〔達〕,思聞蹇諤,采其謀計。王公已下,各薦所知,旁詢管庫,愛及輿皂,一介有能,片言可用,朕親加聽覽,佇於啟沃。

這意思是說,他還要在「總統府」開大鳴大放會呢!

除了這些「德政」外,陳後主最有氣派的是,他居然把失掉故土的人質(今猶老兵也)「遣送回大陸」。他下詔說:

中歲克定淮、泗,爰涉青、徐,彼土酋豪,並輸罄誠款,分遣親戚,以為質任。今舊土淪陷,復成異域,南北阻遠,未得會同,念其分乖,殊有愛戀。夷狄吾民,斯事一也,何獨譏禁,使彼離析?外可即檢任子館及東館並帶保任在外者,並賜衣糧,頒之酒食,遂其鄉路。所之阻遠,便發遣船仗衛送,必令安達。若已預仕宦及別有事義不欲去者,亦隨其意。

這意思是說:我既沒有能力光復河山,那我不為難你們。你們要回去,要跟骨肉團圓,我送你們回去,送你們到對岸敵人那裡去,並且保證送到家,絕不陳文成。至於想留下來的,「亦隨其意」。這種氣派,豈不太令人欣賞了嗎?

陳後主做昏君,其實也有令人欣賞的一面。《陳書》本紀中說他「肆臚艦閱武,宴群臣賦詩」。《后妃傳》中說他「忌於政事」,辦公時「置張貴妃(張麗華)於膝上共決之」。我本人就欣賞得一塌糊塗。能閱兵時作詩、能聽政時把美女抱在大腿上,這是何等瀟灑!

最後,在亡國之日,這位浙江人守不住南京,卻也臨危不逃。《陳書》本紀載:

後主聞兵至,從宮人十餘出後堂景陽殿,將自投於井。袁憲侍側,苦諫不從;後合舍人夏侯公韻又以身蔽井,後主與爭久之,方得入焉。

這段話語意欠明,似乎是他的「同志」要洩他的氣,甚至攔住井,不讓他跳。經過爭執,他跳了下去。但他跟美女一起跳,大家卡在井中,沒有淹死。魏徵說陳後主「危亡弗恤,上下相蒙;眾叛親離,臨機不寤;自投於井,冀以苟生。視其以此求全,抑亦民斯下矣」!我看跳井是真的。人要「求全」,投降可也、被俘可也,跳井幹嗎?陳後主昏君而能殉國,是可信的。

陳後主亡國後,最動人的一幕是他的總司令蕭摩訶來看他。《陳書·蕭摩訶傳》:

及京城陷,賀若弼置後主於德教殿,令兵衛守。摩訶請弼曰:「今為囚虜,命在斯須,願得一見舊主,死無所恨。」弼哀而許之。摩訶入見後主,俯伏號泣,仍於舊廚取食而進之,辭訣而出,守衛者皆不能仰視。

這位總司令做了俘虜,也要給舊主人送牢飯。昏君而有這樣動人的夥計,今天的浙江人可真羞羞矣!

1985年6月25日

註釋

《南史·陳本紀》有「刑罰酷濫,牢獄常滿」的話。

陳後主喜歡作詩,《南史·陳本紀》說他亡國前「奏伎縱酒,作詩不輟」,又說亡國後「陳人謳詠,忘其亡焉」。(不知亡國恨的,豈止商女哉?)隋文帝怪這位詩人「此敗豈不由酒;將作詩功夫,何如思安時事」,明說作詩亡國也!可憐的是,陳詩人作了一輩子的詩,所留傳的,不過拍隋文帝馬屁的一首。哀哉!

《南史·陳本紀》:「城內文武百司皆遁出,唯尚書僕射袁憲、後合舍人夏侯公韻侍側。憲勸端坐殿上,正色以待之。後主曰:『鋒刃之下,未可及當,吾自有計。』乃逃於井。二人苦諫不從,以身蔽井。後主與爭久之,方得入。」理論上,陳後主有「遁出」的機會,有機會而不「遁出」,其意存殉國,似可肯定。若要「正色以待之」,他十五歲的兒子陳深就做到了,似非難事也。

《中國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