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我不喜歡主流

佚名
    「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從1979年開始拿起繆斯之筆,到今天,嚴歌苓已經在文學的旅途上行走了25年;「此岸是故鄉,彼岸是福地」,從1990年為了夢想旅居美國,到今天,嚴歌苓已經在遠離故國的相思中守候了15年。從《雌性的草地》中的激情到《天浴》中的淒涼,從《扶桑》中的愛與恨到《灰舞鞋》中的懵懂與衝動,一路走來,作為曾經的作家今天的好萊塢專業編劇的嚴歌苓有話要說
    我不喜歡主流
    嚴歌苓的作品有著這樣一種題材偏好——文革、移民、女性、同性戀。與熱衷於宏大敘事的作家相比,嚴歌苓顯然對生活中的「輸者」更感興趣。對此,她這樣評價:「我追求個性化的東西,所以我對邊緣人對邊緣題材更感興趣。我也在其它的作家身上發現過這種傾向,比如《蜘蛛女之吻》的作者阿努埃爾.普伊格就曾說自己從小就不願意和律師、會計師這樣的人居住在一起,我也有這種感覺。我不喜歡主流的東西。」
    無非男女
    嚴歌苓說當下的一切形式的藝術作品說來說去就是四個字:無非男女。沒有男女情感的文學作品很少,男性是一種文化,女性是一種文化,兩種文化相互融合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在嚴歌苓的眼中,女性比男性更加感性,與男性相比較,女性對畫面、色彩、聲音、氣味等更加敏感,其感覺更為豐富,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她所編劇的一些電影如《少女小漁》和《天浴》都具有強烈的色彩意識和觸覺意識。
    具體到不同性別的文學創作,嚴歌苓這樣說道:「女作家眼中的objection更具變更性,她們筆下的女性更有不確定性,更多變化,當然,我並不否認有些世界性的男作家也很擅長寫女性,甚至他們所寫的最好人物形象也是女性,比如曹雪芹。」
    我的作品是藝術而非娛樂
    嚴歌苓曾經多次說過「我的作品是藝術而非娛樂」,當本報記者詢問其如何看待好萊塢中藝術與娛樂的分野時,嚴歌苓這樣說道:「好萊塢的大量電影是娛樂而不是藝術,稱得上是藝術的影片很少。像《哈利波特》這樣的片子以及其他一些恐怖片災難片都是娛樂,而稱不上藝術。稱得上是藝術的影片無一例外都打上了導演個人的深深烙印,像我最欣賞的《英國病人》這樣的片子,這些導演一輩子不會有很多作品,但他們的每一部作品都有著很強的個性化烙印。好萊塢的許多片子都是按照一個Formula配出來的,而我喜歡那些讓我出乎意料的影片,像歐洲的好多電影,沒有一個模式化的套路。我的一些小說改編成了電影,但他們永遠不可能成為娛樂,寫娛樂的劇本也需要很強的天才,我沒有這些天才,所以我的作品不可能成為主流的。」
    我成功,因為我滿足
    嚴歌苓的作品幾乎獲得了所有有影響的海外華文文學大獎,但她顯然是很誠實的,你是成功的嗎?面對這個許多名人都畏懼的問題,嚴歌苓侃侃而談:「成功與否其實是一種內在的幸福感,過去我一直有一種緊迫感、焦灼感,總是不知足,不知道惜福,總認為自己要讀很多的書,要學很多的知識,對整個世界、對所有的人我都是很寬容的,唯獨對自己不寬容,晚上失眠,每天都得四五點鐘就起床,強迫自己去學英語、法語、日語,每天都得讀一定量的書,因為不讀書我就不完美,不完美我就不幸福。現在不了,也是經過美國一些心理醫生的治療,我感覺現在的我是幸福的,是成功的,即使我不再去寫作,我也是成功的,因為我現在很滿足很幸福。過去,我喜歡大海喜歡陽光,現在我的家由海邊搬到了山邊,可以說我是從一個智者變成仁者了,我也變得安泰,不像先前那樣緊張了。人要對自己寬容。」
    我的妥協婚姻觀
    嚴歌苓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舞者、女兵、作家、到現在的好萊塢專業編劇,然而,其最大的傳奇也許就是和美國外交官的艱難婚戀,據此,她曾經寫出了一本書叫做《無出路咖啡館》。
    嚴歌苓說,婚姻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和寬容,甚至說是妥協,不妥協的婚姻是不存在的,也是無法繼續的。談到自己的婚姻生活時,嚴歌苓興致很高:「我們來自兩個不同的文化世界,碰撞總是難免的,尤其是初期,曾經經歷過一個很長的磨合期,也經歷過一些啼笑皆非的片斷,比如他曾經說我在飲食上是強烈的中國沙文主義,因為即使到現在我也不怎麼吃西餐,不過,現在他已經愛上中國菜了。異國婚姻中細小的磨擦永遠會有,好玩的東西永遠不斷,總會有無窮的出乎意料的細節讓你快樂,而對我來說婚姻的魅力即在於永遠不會失去新鮮感。」
    廣告時代對作家是很殘忍的
    嚴歌苓是一個討厭熱鬧喜歡獨處的人,或者說是一個懂得享受孤獨的人,以前的她不喜歡拋頭露面,這一次來參加「第十三屆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也是她第一次出席這樣的會議。在美國常有人邀請她去演講,她總是很難勝任這樣的工作,她常常說,一個作家,作品就是他最好的演講,作品擺在那兒,想知道什麼,可以自己去閱讀、去體驗。
    她曾經堅持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信條,甚至說自己不需要太多的讀者,但從近幾年她頻頻回國參加一些諸如新作《誰家有女初長成》的讀者見面會這樣的活動來看,嚴歌苓顯然在嘗試著一種改變或者說是妥協,用她自己的話來說:「現在的廣告世界是非常殘酷的,自己的正統文學要想在這個時代找到一個位置,作家自己就必須站出來,自己去吶喊,打出自己的旗子。」說這句話的時候,驕傲的嚴歌苓多少顯得有一些無奈。

《嚴歌苓其人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