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1】

早上,天陰著,空氣很潮濕。

青島大華染廠門口,門房在用左手掃地——他的右手被機器軋掉瞭。人們都穿上短袖的衣服,他卻依然穿著長袖白佈褂。

右袖口癟著,裝在衣袋中。

壽亭在路上拾瞭一塊炭,如半塊磚大,他挺高興,邊走邊看那塊炭。

門房見瞭壽亭,笑臉迎上去:“掌櫃的早。”說著就接過那塊炭。

“拾瞭塊炭,發瞭個小財,送到鍋爐房去。”

“哎,我知道。”

壽亭剛想走,可又停下來。他看瞭看天,指著門房那半截胳膊問:“這天不好,斷瞭的那個地方疼不?”

門房笑笑:“就是覺得緊繃繃的,倒是不疼。嘿嘿!”

壽亭拍拍他的肩頭,嘆口氣,低著頭走瞭。

那門房看著壽亭的背影,又看看自己的斷臂,也嘆瞭一口氣,拿著那塊炭向鍋爐房走去。

【2】

愛麗舍俱樂部,中英文對照的小招牌立在院門邊。小洋樓爬滿青藤,鮮花開放。

傢駒看著窗下的景色打領帶。他又看向遠方,遠方是海。

床上,新派妓女睡意未去:“才幾點就走,真是??”說著翻瞭個身,又翻回來,然後坐起,“你二太太也走瞭,你也自由瞭。晚上還來嗎?”

傢駒假意地嘆瞭口氣,並沒回頭:“唉,晚上來不瞭。”

“那你還走這麼早。”說著不滿地努起嘴。

“不能去晚瞭,六哥特別恨遲到。”

“你那六哥我見過,土瞭巴嘰的。沒見過你這樣的,東傢倒讓掌櫃的管著。”

“隻有他管著,我爹才放心。”

“晚上真的不能再來瞭嗎?”她還抱著最後一點希望。

“晚上來不瞭啦!我要陪德和洋行的內德吃飯。六哥一心想幹大,要添設備,我得出面談呀!”

妓女下床穿上拖鞋:“買設備還用你談?全青島誰不知道你是甩手大爺?”

傢駒一笑:“你懂什麼,甩手最好。”

妓女輕哼瞭一聲:“該不會是約未來的三太太吧?”

傢駒輕蔑地笑:“其實,找三太太也好,到你這裡來也好,都一樣花錢。到你這裡來更貴。”他打完瞭領帶,去衣櫥裡拿西服,“不找瞭。倆太太就夠亂瞭。女人跟著我,享不瞭福。

傢裡現在還不知道怎麼樣瞭呢!唉!”傢駒穿上瞭西裝,不經意地回頭打瞭個招呼,怏怏地走瞭。

妓女來到窗前,想等著和傢駒招手,可她突然改變瞭主意,不屑地哼瞭一聲,轉回來一頭栽回床上。

【3】

滕井在東亞商社的小院子裡澆花。侍女跪在那裡擦門,三木從裡面出來,侍女忙坐回腳上,雙手扶腿,給三木鞠躬。三木也點瞭下頭,拿著一張紙走到滕井身後:“社長,電報稿擬好瞭,請你過目。”說著雙手呈上。

滕井接過來看,邊看邊點頭,然後遞還三木:“嗯,很好,很好。”

“現在可以發嗎?”

“可以。三木君,你看這樣好不好?除瞭三菱公司之外,再各發一份給殖產機器公司和日本機器公司,看看他們能不能造這種設備。陳壽亭要的這套設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好幾個配套附機需要訂做。”

“好。”三木抬起頭來看看滕井,“社長,我們是不是再聯絡一下元亨染廠的孫明祖?如果我們一次購入兩套,國內企業給我們的價格可能會低一些。”

滕井放下噴壺,笑笑:“他暫時不會要的,他還沒有從上次的打擊中恢復過來,也不願意和陳壽亭再發生磨擦。以我的觀察,他就是真想購入設備,也不會與大華一起買。他怕再中瞭陳壽亭的什麼計。”滕井輕快地笑著。

三木也笑瞭,隨後他對滕井進言:“我們也得小心中他的計,這個人的心眼太多。”

滕井摘去植物上的一個黃葉:“這個人雖然心眼多,但是挺講規矩。其實,他所有的計都擺在你面前,讓你自己去選擇。

比如這一次,他已經把自己的全部計劃告訴我們瞭,他也正與德和洋行的德國人談這筆交易。他讓盧傢駒把清單送來,寫得這麼詳細,就是想讓我們報出底價。”滕井淡淡地笑著。

三木臉上的笑容沒有瞭:“我們和德國人爭來爭去,兩傢可能都得不到好處,反倒讓陳壽亭占瞭便宜。我剛才回憶瞭一下,自從我們與陳壽亭交易以來,我們從他那裡得到的利潤最少。遠遠少於元亨染廠。社長,我們很可能不會從這套設備中獲得利益。”

滕井抬手讓他停下:“我們寧可得不到利潤,也不能把交易讓給德國人。三木君,隻有我們的交易量大,政府才會重視我們,才會對我們在海外的活動提供幫助。本土的企業也是如此。他們不瞭解支那,總想把產品賣到支那來,但又找不到很好的代理商。這套設備訂單,就是我們實力的證明。三木君,這套機器表面上看來價格不高,約四萬元中國幣,但中國的貨幣是銀本位的,它的國傢很大,而貨幣總量卻很少,所以幣值很大,也十分堅挺。如果把這筆款子換算成日元,數字就相當驚人。這樣的交易對我們來講是有意義的,對國內的企業來講,也會引起他們足夠的重視。”

三木信服地點頭,然後又問:“社長,有一個問題我早想問你。”

“什麼問題?”

三木一副請教的姿態:“在白坯佈與染色佈之間有那麼大的差價,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在本土把佈染好之後再運到支那來?

如果那樣,中國的染廠就會倒閉,包括陳壽亭。”

滕井輕嘆口氣:“這是國傢的政策,我們無可奈何。白坯佈屬於出口工業中的棉紡絲織類,可以得到政府的扶持,不僅稅率極低,政府還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所以我們的紡織業發展很快;而染色佈和印花佈就屬於民用工業,政府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個建議我曾向厚生省提出過,他們也沒有答復我。但是,他們不知道,支那雖然工業落後,但它的印染工業目前卻比本土發展快。正是我們國傢的這種政策,給瞭支那印染業發展的機會。我們呢?卻處在他們的下層,隻為他們提供原料。照這樣下去,用不瞭幾年,支那人就會把我們的坯佈染上色,再賣給我們,讓我們運回本土去賣。”滕井說完之後,轉身看著海,抬手示意三木去發電報。

三木的問題得到瞭解答,卻引起社長憂國憂民,於是三木用力鞠瞭一個躬,快步進瞭商社。

【4】

明祖辦公室裡,劉先生正在和明祖說事。賈小姐坐在沙發上看報紙。

劉先生拿著那張紙:“董事長,我們先回瞭德國人?就說咱暫時不添機器?”

明祖同意:“不添,不添。不過,陳六子如果上瞭這套機器,就真的與咱分庭抗禮瞭。唉!這套機器我早就想上,一時糊塗,輸瞭一局。劉先生,先回瞭內德吧,就說我們再考慮考慮。”

賈小姐聞聲抬頭朝這邊看瞭一眼。明祖知道她在看自己,嘴角略帶一點嘲笑,並沒有理睬她。

劉先生點頭:“董事長,我就不明白,這種滾筒機中國隻有兩套,全在上海,陳六子連個字也不認,他怎麼知道要買這種機器?”

這回明祖主動看瞭賈小姐一眼:“他是不認字,可那盧傢駒是在德國專學的染織,雖然不會幹,可是什麼樣的機器好,他還是知道的。”

劉先生點頭。賈小姐放下瞭報紙準備發言,明祖站起來走到窗前,看下面的街,然後邊轉身邊說:“這套機器用人又少,占地方又小,還特別快。現在想起來,咱們早就輸給陳六子瞭。

去年陳六子把他那臺嶄新的德國海德堡印花機賣給咱,咱隻看見便宜瞭,沒想到咱操作不瞭,現在放在那裡一點用沒有,陳六子卻把廢鐵變成瞭錢??”

還沒等明祖嘆氣,賈小姐就插進來說:“他賣機器的時候,就是他最困難的時候。我問過盧傢駒。當時我就說不讓買,你和李先生極力主張買,李先生還說他同學會開。別說他同學沒來,就是來瞭,把花佈印出來瞭,那花佈有市場嗎?現在想起來後悔瞭,其實早該後悔。”

劉先生一看要起內戰,也沒告別就溜出來,隨手把門帶上。

明祖不高興:“你嚷什麼?還當著老劉。”

賈小姐站起來,用嚷告訴明祖她嚷的是什麼:“咱不能就這樣算瞭,咱不能看著那個鄉下人在青島興風作浪。我自己出錢,買瞭這套機器,和他對著幹。賠瞭算我的,掙瞭算股份。”

賈小姐的頭發近來沒燙,人顯得老瞭些,說話時頭發甩來甩去顯得很亂。

明祖一看彈壓無效,抓緊改變策略,走過來說:“咱買也買得起,隻是現在用不著。咱那批回染的佈剛剛賣完,這需要一個休養生息的時間。思雅,咱把目光放遠一點,市場很大,沒有必要和陳六子慪氣。現在大華雖說發展很快,可是要真正攆上咱,還得有段時間。其他的幾個染廠又都很小,市場基本還是咱占著大頭,沒有必要和陳六子直接幹。”

在明祖說話期間,賈小姐擺瞭好幾次手,但明祖堅持說完這個自然段。這時輪到她發言瞭,她卻氣得把詞忘瞭,吸瞭口氣說:“氣死我瞭!我咽不下這口氣,還得和他幹。”明祖笑笑,伸過手來要摟她,賈小姐不讓摟,把他的手推開,“把手拿開!氣死我瞭!”

明祖樂瞭:“我都不生氣,你氣什麼?大華那飛虎牌正在上升的勢頭上,咱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和他幹。再說瞭,冤傢宜解不宜結。思雅,咱還是想想怎麼樣能把現有的機器用足吧!

新廣告你寫好瞭嗎?”

“沒有!”賈小姐說著拿包要走。明祖忙問:“你要去哪裡?”

“我去找內德,那套機器我買定瞭。”

明祖有點煩:“不行,你就是買瞭,我也不讓你往廠裡安。”

賈小姐一揚眉:“那我自己開染廠。沒見過你這麼無能的。”說著就往外走。

明祖忙上去拉住她:“好好好!買!”賈小姐的勁兒小瞭些,有回來的意思。明祖接著補充:“買是買,但現在不買。

咱等著陳六子安裝好瞭,咱過去看看再說。這種機器咱們從來沒見過,昨天我問李先生,他說他也沒見過。別說得挺好,買回來不好用,就像買的那印花機。坐下,坐下,消消氣。”

賈小姐正往回坐著,一聽這話又彈起來:“噢,這說來說去,還是不買呀?”

明祖硬是拉她坐下,接著進行縱深解釋:“思雅,事情都過去瞭,咱也別說怨誰瞭。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怕這是陳六子的計。他知道咱暫時困難,沒有太多的餘錢,故意讓內德來告訴咱他要買機器,想激起咱的火兒來,讓咱也買一套這樣的機器,把咱僅有的這點兒流動資金變成固定資產。

沒有流動資金,咱就沒法兒正常開工。要是那樣,咱可是誰也怨不著呀,是咱自己往火坑裡跳的呀!明白瞭嗎,思雅?咱現在是休養生息,以待來日,還是與陳六子相安無事為上。你說呢,思雅?”

賈小姐用另一種目光看著明祖,停瞭一會兒,她喃喃地說:“還真得防著他這一手兒。”說著拉過明祖的手放在自己臉上,把身子俯瞭過去。

【5】

盧老爺來看周掌櫃。他從車站走出來,一輛小驢車趕緊上去招徠:“大爺,去哪?”

盧老爺打量打量他,見這漢子有三十多歲,看上去很老實,就問:“去周村街裡,通和染坊,多少錢?”

“嘿嘿,不超過二分,興許還不要錢呢!”他不容盧老爺分說,就將他手裡的蒲包和兩條大咸魚接過來,放到車後,然後扶著盧老爺上瞭車。

小驢車起步。周村車站離著周村城裡有二裡地,漢子在前頭趕著車,盧老爺在後頭看風景。走出有一裡的樣子,小驢車來到一個小石橋上,那漢子把車停下瞭。盧老爺立刻警惕起來:“你要幹什麼?”

那漢子虎著臉過來問:“不幹啥,我問問你貴姓?”

盧老爺更慌:“我姓盧。”

那漢子表情松弛下來,笑瞭,接著又要去牽驢。盧老爺挺納悶,一把拉住那漢子的衣袖問:“我說,你這是幹什麼?”

那漢子笑瞭:“大爺,你別見怪。我姓楊,在周村車站趕驢也好幾年瞭。凡是坐我車的人,到瞭這個地方我都得問問貴姓。凡是姓楊的,我就不要錢,凡是姓潘的,我就立刻把他轟下來。嘿嘿!”

“你這是為什麼?”

“因為潘仁美害瞭楊繼業還不算,還害楊七郎,真是奸臣!

弄得國傢沒瞭棟梁,害得楊傢全成瞭寡婦。佘太君那麼大年紀瞭,還得掛帥出征。這潘仁美真不是東西!他那兒子潘豹也不是個好鳥!”

盧老爺哈哈大笑,示意那漢子繼續走: “哈哈,你這是聽《楊傢將》聽得入瞭迷。這潘楊訟並不見於正史。哈哈,宋朝離著現在八九百年瞭。再說瞭,潘姓是個大姓,又不隻是潘仁美一傢。以後可別這樣瞭。”

那漢子也笑:“我聽書隻要聽到這一段兒,那氣就不打一處來。上回我又聽到這一段,氣得我從書棚裡出來,一腳把老潘傢那個茶水攤子給踢瞭,結果還賠瞭人傢三毛錢。大爺,你說,這些奸臣為什麼總想害忠良呢?他們又能得到啥?”

盧老爺看著那漢子這麼執著,收住瞭笑:“這姓潘的在歷史上也有許多忠良,比如潘安,不僅人美??”盧老爺看著天,尋找著中國歷史上更有力度的潘姓人物,“還有東吳的大將潘璋,一刀差點把曹操那頭砍下來。”

盧老爺的車一到,柱子忙迎出來,接過盧老爺手中的禮物,讓著盧老爺去瞭堂屋。堂屋內,周太太倒茶,神色興奮。周掌櫃坐在下首,也是笑臉相候。屋外,采芹納著鞋底在窗下竊聽。

盧老爺發言瞭:“周掌櫃的,壽亭這孩子是能!這才去瞭一年半,把本錢掙回來不說,又另外掙瞭倆廠的錢。這不,又要添機器啦!沒想到,沒想到。這是信。”

“噢?”周掌櫃把信接過去,無聲誦讀。他看完之後回手放進條幾上的小盒子裡,開始尋找發財根源:“都是大少爺懂行,壽亭也就是出出力。”

盧老爺嘆口氣:“唉,周掌櫃的,咱不是外人,我不說你也知道。咱那孩子是去德國學的這一行,可聽說他根本不到車間裡去,那些機器沒一樣會開的。不會開機器也不要緊,也沒讓他開機器,你可別七個饃饃上供——弄些神三鬼四來呀!這不,傢裡,咱給他娶瞭媳婦,他不讓跟著去青島。不去就不去吧,嘿!沒幾天,自己在那裡找瞭個學生,肚子大瞭,送回來生孩子。你說說,周掌櫃的,讓咱怎麼辦呀!不對她好吧,那肚子裡還懷著咱傢的孩子;對她好吧,咱又覺得對不住大媳婦。

這一陣子可把我愁煞瞭!你那老嫂子比我還為難,那大媳婦是她侄女。”

周掌櫃會打太極拳,於是就用太極八卦之法化解: “盧老爺,這不是什麼瞭不起的事。買賣人,整天在外面見人。大少爺人又長得好,又是留學生,那些女學生見瞭,能不往上撲嗎?再說瞭,青島那地方又燈紅酒綠的,男的女的摟著跳舞,這硫磺木炭緊靠著火絨,就是不炸也得出股子黃煙。這怨不得大少爺。再說瞭,那麼大的買賣,找個洋學生也不是什麼大事,難免,難免。你別往心裡去,長瞭就好瞭??”

采芹聽到這裡針錐子紮在手上,她用嘴吮著。

周掌櫃發表完硫磺理論之後,試探著問: “那壽亭沒別的吧?”

“人傢壽亭一門心思就是掙錢,這些爛事人傢從來不沾。”

采芹在窗外笑瞭。

“噢,那還好,那還好。”周掌櫃說,神色穩定瞭些。

“還不光這。壽亭和那些工人們一塊兒在廠裡吃飯,夥房做什麼人傢壽亭就吃什麼;可傢駒,得讓飯館子送飯。周掌櫃的,我就不明白,從小我的傢教那麼嚴,可怎麼沒起作用呢?”

周掌櫃很得意,但沒說什麼。

盧老爺接著說:“那賬房老吳是我派去的,老吳來信說,壽亭一天到晚在廠裡,從配料到賣佈,全是他一個人撐著。周掌櫃,要不是有壽亭,就沖他弄那女學生,沖他天天吃館子,我就把他召回來。”說著擊節嘆氣,“唉,周掌櫃的,你說咱傢世代書香,知書達理的,怎麼生瞭這麼個孩子!這兩天我算想明白瞭,這上學,還是得在中國,這外國,說什麼也不能去。”

周太太過來添茶:“盧老爺,你別總想著大少爺的這些小事兒。當東傢的下館子,這不是什麼瞭不起的事兒。當初咱這作坊雇著個師傅,他那點手藝幾天就讓壽亭全學會瞭。就是這樣的人,還天天吃白面呢!”

盧老爺感嘆:“他們開業一個月之後,我就去瞭一趟青島。

唉,看著壽亭那麼忙,看著傢駒天天穿著西裝,除瞭喝茶就是抽煙,我都覺得不平。傢駒這孩子臨下生的時候,你那老嫂子有些難產。當時我慌,洗瞭手,撒瞭一卦,得瞭個‘泰’卦。

周掌櫃的,這六十四卦講的就是否極泰來,這‘否’卦和‘泰’卦緊挨著。當時我就放瞭心,結果一會兒傢駒就生出來瞭。就這一卦,就說明這小子今生有福。他這一輩子,有壽亭幫著,準是掉不到地下。人是個命呀!壽亭打小就受苦,這發瞭財,還是沒逃出受累來。這孩子好呀!我是打心裡喜歡呀!”

采芹在外邊笑瞭,認為自己的選擇完全正確。接下來是怎樣保住勝利果實。

周掌櫃對盧老爺這番話半懂不懂,但還是說:“大少爺年下的時候我也見過。雖說是富傢子弟,但並不猖狂。人也挺好的。他和壽亭在一塊兒,興許得吃點氣。壽亭那脾氣急,張嘴就罵人,我看大少爺少受不瞭他的氣。”

盧老爺接過來說:“周掌櫃的,壽亭要是那種斯文人,咱這買賣就合不瞭夥瞭。我就是要弄這麼個人放在他旁邊。我去青島的時候給壽亭說瞭,罵不管用,就用腳踹他。”說罷,二人大笑起來。

盧老爺忙著趕回去的火車,坐瞭一會兒就走瞭。

采芹走進屋,對周掌櫃說:“爹,我明天搭車去青島,去找壽亭。”

周掌櫃感到突然:“芹兒,壽亭脾氣急,還是先打個信問問,先給他說聲吧!”

采芹勃然變色:“他還敢把我攆回來?除非他也找瞭洋學生。”采芹不等爹答復她,回瞭自己的屋,周太太趕緊跟過去。

周掌櫃無奈。

火車上,采芹抱著福慶,柱子兩口子坐在她對面,也抱著孩子。柱子提心吊膽地問:“采芹,六哥不會把咱罵回來吧?

我這心裡怎麼就是不踏實呢!咱先說好瞭,這可不是我讓去的,到時候你可得給我做主。”

采芹笑笑:“你都快問瞭八遍瞭。不能!不僅不罵你,說不定還請你喝酒呢!看把你嚇的。還反瞭他呢!”

柱子媳婦說:“六嫂,我見瞭六哥也是怕。”

采芹笑著說:“沒見過你倆這麼沒用的。怕他幹什麼?”

柱子媳婦說:“六哥也沒罵過我,都是柱子回去學的。他說他一看見六哥眉毛立起來,那心就哆嗦。他想六哥,就整天說六哥,說得我心裡也沒底瞭。”

采芹氣得笑:“讓你倆這一說,我是嫁給閻王瞭。沒事,我專門拾掇他。”

【6】

盧老爺與老伴坐在那裡喝茶。盧老爺說:“我看還是讓小媳婦過來住吧。一個人在個莊戶院裡,還懷著孩子,這不合適。”

老太太有些為難:“過來是行,可住到哪裡呢?”

盧老爺說:“論說妻妾不能同房,可傢駒不在傢,就讓她和翡翠住到一塊兒。兩個人說說話,我看也沒什麼。”

老太太反對:“還得等等,再放她一陣子,先讓她風幹風幹再說。再說瞭,咱也得讓翡翠看出來。”

盧老爺剛想繼續發言,這時,老太太看見翡翠往外走,隔著簾子喊:“翠兒!去哪?”說著就跑到院子裡。

翡翠原地站住,低著頭,等著老太太發問。老太太過來拉住她的手:“你這是去哪?剛懷上孩子,不能亂跑,別碰上不吉利的東西給咱沖瞭。”說著扶著翡翠朝西屋走。

二人進瞭屋,翡翠讓婆婆坐下,自己也坐下:“姑,我是想去莊戶院看看。”

“去看那小婆子?看她幹什麼?又不缺她吃,又不缺她喝的。”

翡翠捻動著衣角,低著頭說:“傢駒哥走的時候,再三囑咐我,讓我常過去看看。”

“他也好意思說。哼!”老太太看上去很生氣。

翡翠抬起頭來說:“姑,她已經進瞭咱傢的門,已經成瞭咱傢的人,再冷落她我覺得不好。再說,她也識字,又天天給傢駒哥寫信,要是讓傢駒哥知道咱冷落她,我怕他回來熊我。

再說瞭,傢駒哥在青島,那買賣上本來就幫不上什麼忙,看著六哥一個人忙活,心裡本來就過意不去,要是再加上傢裡這套不痛快,整天喝酒消愁,六哥的脾氣又急,人傢不罵他嗎?姑,我都容得下,你就別瞭。人傢生完瞭孩子,興許還得回青島,積下些恨怨不是好事。姑,讓她到南屋住也行,讓她到我屋裡來也行。她在城裡長大,沒受過什麼摔打。她才剛二十,一個人住在莊戶院裡,別再弄出什麼事來。”

老太太嘆氣:“唉,這是什麼事呀!”

二太太的肚子鼓出來瞭,可是氣色精神卻很好。雖然一人在莊戶院裡,打掃得卻很幹凈。她看著一本有關嬰兒喂養的書,還不停地做筆記。這時,老太太進來瞭。她趕緊起身,甜甜地叫瞭一聲“媽!”隨之扶老太太在椅子上坐下。

老太太關心下一代的成長,關切地問:“那孩子這一時裡正長著,你怎麼隻吃幹糧不吃菜呢?”

二太太說:“媽,我和翡翠姐姐都懷瞭孕,你就讓人給我們倆單獨做飯。我問過瞭,你和爸爸傢駿他們隻吃咸菜,我看著那肉菜實在咽不下。媽,就讓我和大傢吃一樣的飯吧,啊?”

老太太急得拍腿:“嗨,你管那些幹什麼!這不光為瞭你自己,還有肚子裡那孩子。孩子,現在那些事兒都過去瞭,我和你爹在那裡說,這要是一前一後連生上兩個大胖小子,那是多大的喜呀!”

二太太低下頭:“媽,我來瞭這一段時間,真是體會到瞭很多東西。比如你還有翡翠姐姐的善良與寬容。唉,我要不是從心裡愛傢駒,真是沒有勇氣待下去瞭。你們對我越好,我越覺得自己不對。”

老太太拉著她的手:“不說這些瞭。一會兒你就搬過去住,等一會兒翡翠就過來接你。孩子,你要理解娘的難處,你過去之後,我興許不能給你好臉色,我那是假的,是做樣子的。孩子,等將來你當瞭婆婆,就知道我這一時裡的難處瞭。好,我得走瞭。”老太太不等二太太說話,起身出來。二太太送到屋門口,望著老太太的背影苦笑。

【7】

下午,車間裡熱氣騰騰,壽亭光著膀子和工人一起幹活,當年摁香的那個地方有個疤,亮光光的,像個護心鏡。他跑來跑去,四處指點江山。

一個十分敦實的小夥子過來說:“掌櫃的,七號灰色染槽的水冒氣瞭。”

壽亭交代一下這邊的工作,跟著小夥子走過來。槽子邊上,放著一桶魷魚。壽亭先用手試試溫度,搖搖頭說:“還不行,再加熱。”那小夥子點頭,壽亭又回到瞭這邊。工人們讓出地方,壽亭走上前,一個小夥計趕緊遞上一窄條白紙,壽亭捏著紙的另一頭,把紙洇進去。少頃,拿出來,看瞭看,又走到車間門口光亮處看,然後大喊:“加一磅零一平茶碗黑礬,一整飯碗硫酸。小心別燒著手,戴上膠皮手套子。準備下佈。”

工人們應聲忙活著。

壽亭又走到七號槽子跟前。那小夥子說:“掌櫃的,我看太熱瞭,手都下不去瞭。”

壽亭把手放在水面近處,感受一下溫度,搖搖頭說:“再加熱。”

小夥子想提出異議,壽亭當時就急瞭:“你他娘的聽見瞭嗎?加熱!”

小夥子應聲跑過去,再次推上電閘。回來之後,壽亭對他說:“在所有的顏色裡,灰最難染。染料多瞭就成瞭黑或者深灰,染料少瞭就染不上,全靠這溫度。水溫太低,粘不住;水溫太高,硫酸就較勁,就能把佈燒爛瞭。知道嗎?”

小夥子撓著頭笑。壽亭輕打他一下:“你還想給我當師傅。

我幹買賣以來,辭的第一個人就是我師傅。你看著!”說著從旁邊桶裡拿起一條魷魚,提著尾部,把那魚頭上的爪子洇到槽子裡。魚爪立刻卷起來,壽亭揚手大喊:“停止加熱,半桶涼水!”

小夥子隨手提過半桶涼水倒入。壽亭再試,魚尾還卷:“把舀子遞給我。”

小夥子直接舀起一舀子水,壽亭接過來,加入瞭一半,再試,魚尾還是卷,又把剩下的半舀子加進去。魚尾還是卷,但似乎卷得慢一些瞭。壽亭高喊:“開機,下佈!”

七八個工人忙起來,機器轟轟隆隆地轉起來,大卷筒的佈從上面流下,洇入槽子之後,又被這一端的機器卷起。

壽亭叫過那個小夥子,把著手裡的魷魚說:“一刻鐘一試,這魚尾巴卷到這個程度為準。涼瞭就加熱,熱瞭就加水。染砸瞭我揍死你!還自稱什麼七號槽主!記住,就到這個成色。”

說著把那條魷魚的尾部掐去,剩餘部分橫擺在一塊木板上。

小夥子笑著:“掌櫃的,咱要是天天染灰佈多好,夥計們就能天天吃魚瞭。”

壽亭突然想起事來:“我說,試水溫的這些魷魚送到夥房的時候,告訴那些做飯的傻瓜,蘸瞭顏色的這一截子務必去掉。

上次我就看見咱那湯裡有沒弄幹凈的地方。這礬這酸全有毒。

別讓那些傻瓜要瞭咱的命。記住瞭?”

小夥子認真地點點頭:“記住瞭,掌櫃的,你快去抽根煙歇歇吧!”

壽亭後退一步,拿出根煙來點上,叉著腰,看著夥計們幹,然後感嘆地說:“這是在青島,有魷魚。過去在周村,我是用手試呀,連上燙,帶上硫酸燒,我那手指頭整天爛乎乎的。

唉!”說著顧影自憐地嘆口氣,走瞭幾步,找瞭一個木箱慢慢坐下來。

那小夥子拿著魷魚跑過來:“掌櫃的,是這個成色不?”

壽亭看看:“嗯,行,就這樣。”

小夥子回身大喊:“接著下!”然後給壽亭端著一飯碗白水過來,“掌櫃的,你先喝口水歇歇。”

壽亭接過水來大口喝著。那小夥子又說:“掌櫃的,我看還是用溫度表吧,還是那玩意兒更準。”

壽亭放下碗:“什麼?用溫度表?你知道嗎?那水溫表是德國來的,一根就是三塊大洋。上回我聽瞭東傢的話,進瞭十根,還沒用一個月,全燙爛瞭。那水銀還躥出來落到槽子裡,毀瞭一槽子料。十根就是三十塊,這桶魷魚呢?才一毛錢。咱還能解饞。你怎麼不知道勤儉過日子呢!再說瞭,要是都知道瞭多少度,不就都會瞭?別的廠給錢多,挖走咱一個人怎麼辦?

我告訴你這魷魚打卷的程度,就是信得過你這王八蛋。滾,少在這裡給我支招兒!”

小夥子笑著跑回去。

壽亭也笑瞭。

賬房吳先生來瞭,走到壽亭身邊小心翼翼地說:“陳掌櫃,德和洋行的內德來瞭,還帶瞭個翻譯。”

壽亭不回身:“讓他和東傢先談著。”

吳先生囁嚅地說:“東傢他??他又出去瞭。”

壽亭扔下手中的佈,回身把眼一瞪:“去哪瞭?”

“電報局的那個女的又來瞭,東傢怕在廠裡吵起來不好看,就叫著那女的出去瞭。”吳先生見壽亭臉色驟變,嚇得不敢抬頭。

“去哪瞭?把他找回來!現在這女人真不要臉,一旦讓她沾上,想抖摟都抖摟不下來。上回讓我數落得差點沒瞭氣兒,趁我不在又來瞭,真是不要臉!”

工人們見壽亭沖著賬房吼,就回過頭來看,見壽亭一回頭,又都嚇得趕緊回頭幹活。

“別找瞭,掌櫃的,東傢這一時也沒心思,就是叫回來也管不瞭什麼用。掌櫃的,你消消氣,還是你去見那德國人吧。”

吳先生賠著笑臉。

“哼,他娘不知道怎麼養的他。不行,得去叫他,告訴他這是工廠,不是吊膀子的地方。去叫他!”

老吳說:“這回不怨東傢,我見東傢讓她走,她就是不走。”

壽亭嘆口氣:“趕明天我得說說他,說什麼也不能再穿那破

西裝瞭。”

吳先生跟進說:“是是是,不能再穿西裝瞭。陳掌櫃的,其實人傢德國人和東傢談過瞭,說接下來的事要和你當面談。

東傢給人傢說,他根本做不瞭主。”

壽亭冷冷一笑:“哼,沒見過這樣的。打水,拿衣裳。”

一個小夥計飛也似的端著一臉盆清水跑過來,吳先生拿著衣服等候著。

壽亭開始洗臉。

壽亭和吳先生往車間外邊走。這時兩個工人準備抬硫酸,一個工人二十多歲,一個十幾歲。他倆把繩子套進壇子鼻兒,插上扁擔就要抬。

壽亭一看這場面,揚手大叫:“不行,那是硫酸!”

晚瞭,工人已經把壇子抬離瞭地面。壇子鼻斷瞭,壇子破裂,硫酸溢漾,一地黃煙。壽亭一個箭步躥上去,猛力把那孩子推開,那孩子倒退幾步,坐到地上。二十多歲的那個小夥子看著硫酸向自己流來,嚇傻瞭,慢慢地向後退著。壽亭一步邁過去,撿起扁擔朝他杵去。那小夥子被捅出去五六步,一腚坐到地上。總算沒燒著他倆的腿。

其他的工人圍過來。

那倆工人傻瞭,坐在地上隻剩下害怕,都忘瞭站起來。壽亭拿過綁佈的竹批子,沒頭沒臉地向二十多歲的那個小夥子抽去。小夥子蹲在地上,抱著頭。壽亭一邊打,一邊怒罵。吳先生用力抱住他。

壽亭氣得呼呼直喘:“我說過多少次瞭,抬硫酸要用墊子,就是不聽!就是不聽!他娘的,要是真燙著,你讓我怎麼對你傢裡交待!”

吳先生推著他走,他一路罵罵咧咧,邊走邊回頭。

辦公室裡,內德和翻譯坐在連椅上等著。內德有三十多歲,身材高大,穿著格子佈的西裝。那翻譯二十多歲,穿著白襯衣,頭戴鴨舌帽,帽頂上還有個小佈扣。

壽亭呼的一聲撞開門,怒氣沖沖地進來瞭。內德很意外,連驚帶禮貌地站起來要握手,壽亭沒理他,從他身邊走過,坐到自己的椅子上。內德把手一攤,聳一下肩,很尷尬。壽亭沖著吳先生吼道:“讓他倆上外間等一個鐘頭,我正在氣頭上,什麼事也說不瞭。快讓他們出去!”

內德和翻譯對視一下,攤攤手。吳先生過來,讓著他去瞭外間。

外間裡,吳先生給他倆端過水來,對著內德賠笑臉。“杜先生——”他對翻譯說,“你給內德先生解釋解釋,陳掌櫃的就這脾氣,一會兒就沒事瞭。剛才工人不按規定抬硫酸,差點燒著。他整天忙裡忙外的,也是心焦。陳掌櫃的少年得志,十五歲就當掌櫃的。”

翻譯說:“我聽說陳先生過去曾經要過飯??”

吳先生趕緊用手指裡面,示意翻譯停下:“可別說這!”

他又用手指瞭一下裡面,“要是讓陳掌櫃的聽見,你這買賣就別做瞭。

內德也用眼瞪翻譯,翻譯趕緊改口:“我是說,我聽說過陳先生的本領,也聽說過他的脾氣。不過內德先生是有身份的人,這樣魯莽很不合適。這不是對待合作夥伴的方式。”

吳先生笑笑:“杜先生擔待。陳掌櫃的這就給內德先生留瞭面子,因為是洋人。要是你自己來,他一嗓子就把你轟出去。

杜先生,你是不知道,陳掌櫃的除瞭他丈人不敢罵,誰都敢罵。

土匪都拿他沒辦法。青島碼頭上的地痞厲害不?可就是不到這裡來鬧。這你知道。何大庚從自己的腿上往下割肉,他割一塊,陳掌櫃的吃一塊,生吃!何大庚一看鎮不住,關上門認瞭陳掌櫃做大哥。你是來談買賣,談成瞭買賣是目的,別挑這些小事,別把大事耽誤瞭。”

內德聽得懂漢語,隻是說得不好:“嗯,我知道,陳是個傳奇人物。”

壽亭想喝水,可搪瓷缸子裡沒有水,他就過去對著水管子喝瞭一陣。他抹瞭一下嘴,大聲喊老吳。

老吳聞聲而至:“掌櫃的。”

“你辦兩件事。”

“是!掌櫃的,你說。”

“從櫃上拿兩塊錢,記到我賬上,給剛才那個賊羔子送去。

我打瞭他,事後想想覺得忒重。還是個半大孩子,這事兒也難免。別讓我嚇得他跳瞭海。去,替我給他賠個不是,就說陳壽亭錯瞭,給你賠不是。”

“好,好,我這就去辦。陳掌櫃的,你這是打一巴掌給個棗吃。”

“你說什麼?”壽亭的眼又瞪起來,“打一巴掌給個棗吃?

我打他,是因為他錯瞭;給他兩塊錢,是因為我錯瞭。這根本不是一回事。”

“是是是是是??”

“第二件,買機器的那個單子在你那裡,你抄一張,再給查西汀洋行的英國人送去。咱要貨比三傢,讓他們這些狼羔子爭肉。最後肉是咱的,給他們的全是骨頭。”

“這事兒對,就得讓他們爭。我把內德先生叫進來吧?”

“叫進來吧,好好的,生瞭一頓閑氣。”

“陳掌櫃的??”吳先生支吾,他見壽亭又把眼瞪起來瞭就趕緊說,“人傢是來談買賣的,別對人傢橫鼻子豎眼的。”

“老吳,我這氣剛消瞭,你別再激我的火。我不管什麼德國人還是他娘的日本人,他們是拱著來和咱做買賣,是想掙咱的錢。你記著,老吳,我在周村,你在張店,咱倆都能吃得上飯。咱之所以跑到青島來掙錢,就是為瞭有瞭錢高聲說話。有錢就是祖宗,就是他們的祖宗!”

老吳連連說是,倒著退瞭出去。

這時,登標滿臉喜氣地跑進來:“掌櫃的,你傢大嫂來瞭。

還有個夥計,叫柱子,也帶著媳婦。”

壽亭一驚:“在哪?”

“樓下吳先生那裡。”

壽亭剛想去,接著想起瞭一件事:“登標,那個叫柱子的不是夥計,是我兄弟。你先下去陪著,說我正和洋人談買賣。

先公後私,我談完瞭買賣就下去。”

登標點著頭:“掌櫃的,東傢也回來瞭,正在下面陪著大嫂說話呢。東傢讓我告訴你一聲,晚上他請客,不讓你在廚房裡吃飯。”

壽亭想瞭想:“不用,你讓夥房蒸饃饃,燉魚,大夥一塊吃,都高興高興。去館子花錢太多。告訴東傢,免瞭。”

《大染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