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並沒想像中遙遠

從2013年起,我每年都會推出1—2期個人電子雜誌,每一期都會圍繞特定主題寫一系列文章,目前已經完成了4期雜誌。

電子雜誌這個項目源於一個不經意的小想法。2013年年底時,我通過個人公眾號已經分享了不少原創文章,不過我發現公眾號的方式儘管能夠很好地滿足大家碎片化的、快速消遣式的閱讀需求,卻很難讓讀者實現連續的、系統化的閱讀。在思索如何能將這些文字更好地沉澱下來時,我突然冒出了做一本個人雜誌的想法,因為這樣的話,我不僅可以把所有文章進行分類整理,還能通過排版和加入圖片的方式來提高整體閱讀體驗。

於是,憑著大學期間兩年平面設計輔修積累的功底,我獨自設計完成了第一本個人雜誌,並印刷了300本。出乎意料的是,這本雜誌很受歡迎,兩天就銷售一空。面對持續的需求,我又萌發了一個新想法:為何不嘗試出售電子版雜誌?相比紙質雜誌,電子版的更加環保,而且能同時降低雜誌價格和我的工作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嘗試徹底改變了我對財務自由的理解,因為我發現持續不斷的雜誌銷售就如同銀行裡的存款一般,能夠讓我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獲得持續收入。

雜誌這件事情讓我想起很久以前讀到的一個故事。

管道的故事

很久以前,意大利中部的小山村裡有兩個年輕人——柏波羅和布魯諾。兩人是堂兄弟,都很聰明和勤奮,並且有著勃勃的雄心,渴望能夠成為村裡最富有的人。一天,村裡決定雇兩個人把附近河裡的水運到村廣場的水缸裡去,於是就把這份工作交給了柏波羅和布魯諾,村裡的長輩按每桶1分錢的價格給他們付費。

面對同樣的工作內容,兩人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布魯諾選擇每天去提水,因為在他看來,這是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如果每天提100桶水,每桶水1分錢,1天就能賺1元錢。1周後,他就可以買雙新鞋,1個月後,就可以買1頭母牛,6個月後,說不定就能蓋一間新房子。

然而,柏波羅卻有另外的打算:白天他只用一部分時間用來提桶運水,剩餘時間他要用來實現一個偉大的計劃——建造管道,然後用管道將河裡的水直接引到村子裡。柏波羅知道,儘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不僅收入會遠遠低於布魯諾,而且每天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在像岩石一般硬的土壤中挖一條管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堅信這些投入最終會帶來可觀的收益和回報。

幾年之後,管道終於完工了。村子裡從此不再需要依賴人去提水就能擁有源源不斷的水源。柏波羅再也不需要去提水了,更重要的是,無論他是否在工作,水都在源源不斷地流入,而流入村子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羅口袋裡的錢也越多。反過來看看布魯諾,他不僅因為管道的出現失去了工作,而且長期的勞累使得他背也駝了,步伐也變慢了。

被動收入與主動收入

《管道的故事》是一則關於財務自由的故事。毫無疑問,柏波羅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財務自由的日子,然而最終讓他實現這種生活的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即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所謂被動收入,就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柏波羅通過管道為村裡提供水獲得的收入就是被動收入,因為不管柏波羅吃飯、睡覺還是玩樂,收入都如管道裡的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流向他的銀行賬戶。

與被動收入相對應的是主動收入,它指的是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才能獲得的收入,我們平日通過工作獲得的收入都是主動收入,它是一種臨時性收入,只有工作才有,不工作就沒有的收入。布魯諾獲得的就是主動收入,這些收入是用自己的體力和時間換來的,當他停止工作,那麼收入也就會停止。任何形式的薪資,不管多少,都屬於主動收入。

被動收入與主動收入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資本,因為被動收入作為一種獲得的收入,是資本增長的結果。這種資本和收入的形式是多樣的,典型的被動收入包括銀行存款產生的利息收入、理財投資獲得的投資收入、房產產生的房租收入等。

除此之外,知識產權也是一種重要的資本,例如我在文章中一開始提到的雜誌收入、音樂人的唱片收入、作家的版稅等都是因為知識產權而獲得的被動收入。另外,企業也是一種資本,它是人力資本、固定資產以及物質資本等多種形式的組合,企業通過持續經營為其所有者提供的收益也是一種被動收入。

真正的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幾乎是所有人的夢想,但是大多數人對於什麼是財務自由、為什麼要獲得財務自由,以及如何獲得財務自由的理解並不準確。我猜想,許多人認為財務自由的核心在於財務,想要獲得財務自由就需要擁有足夠多的財富,於是他們年輕的時候拚命努力賺錢,期望能夠提前賺到足夠養老的錢,然後就可以不再工作,開始享受自由生活。但實際上,財務自由的核心是自由,因為我們追求財務自由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財富的最大化,而是為了將財務的「約束力」降到最低,從而獲得個人身心的最大自由。

理解財務自由的關鍵應該在於理解自由。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這裡的自由不僅不是指物質消費上的自由,而且獲得了財務自由也不意味著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因為不管一個人多有錢,這個世界上總會有買不起的東西,而物質的慾望永遠都無法被填滿。真正的自由不是「擁有」的自由而是「拒絕」的自由,當我們不再需要為了錢而去做自己不喜歡或者不願意做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才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財務自由。

然而,財務的自由程度與財富的多少並不是正比關係,財富能夠帶來財務自由,但是擁有財富並不意味著就獲得了財務上的自由。事實上,很多有錢人,除了在物質消費上沒那麼多限制外,和沒錢人毫無區別,他們同樣終日為錢所累,為了追求更多財富而犧牲了許多生命中更為珍貴的東西,例如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個人的興趣、夢想、健康等。在我看來,有錢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讓我們擺脫錢的束縛,不再為錢而活,然而如果錢帶來的是毫無止境的慾望和更多的束縛,那麼即便有錢了,我們也無法實現財務自由。

那麼要如何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財務自由呢?首先,財務自由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擁有足夠養老的資金,而是取決於我們的被動收入與日常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被動收入持續且穩定,並且大於日常支出,即使沒有足夠的財富,也算是實現了財務自由,因為我們可以不需要再為錢工作,而是為興趣工作。被動收入也不一定都來源於資金資產或者固定資產,還可以來源於知識產權或者某種事業的持續經營。

其次,我們需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慾望,只有當我們拒絕成為慾望和金錢的奴隸,明白什麼是最重要、最值得自己追求的時候,才有可能通過財務獲得心靈上的自由,否則擁有再多也沒有意義。

建造屬於自己的「管道」

如果明白了財務自由的真正含義,我們就會發現它並非想像中那樣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策略來獲得,這個策略,簡而言之,就是主動建造多條「管道」,即被動收入。

一般來說,被動收入可以通過以下幾種主要方式來獲得:第一,通過股票或者基金獲得的理財收入;第二,租金收入,它可以是自己房產的租金收入,也可以是轉租收入,例如把租來的房子的部分房間用來做Airbnb;第三,知識產權類,例如圖書、音樂、藝術、軟件產品等;第四,持續經營,任何一門生意或者事業,無論大小,只要能夠持續經營並獲利,都能提供不錯的被動收入。

為了獲得財務自由,我們得需要有意識地去打造多項被動收入,並通過不斷提高單項被動收入或者擴大收入渠道的方式使被動總收入持續增加。在所有的被動收入中最容易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理財收入,因此我們首先要關注的就是理財收入。理財收入取決於投入資金的大小以及理財投資策略,要增加這部分被動收入,我們就需要盡可能地將更多主動收入轉換成理財資本,與此同時努力學習理財知識,為自己制定合理的理財策略。隨著理財資本的增加以及理財能力的提高,通過理財獲得的被動收入也會不斷增加。

除了理財收入外,還有一個被動收入方式值得關注,那就是知識產權。事實上,這是「斜槓青年」發揮自身優勢,將知識和技能變現的最好方式。高度發達的互聯網和科技已經能夠輕而易舉地將知識或者技能變成可以重複銷售的文字、音頻、視頻或者軟件類產品,而且整個市場對知識和技能類產品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只要能將自己的專業知識或者技能產品化,那麼我們就能因此獲得被動收入。

最後,我們還可以多留意一些固定資產投資或者能夠持續經營的事業機會,這些都是不錯的被動收入方式。

總之,走向財務自由的過程就是一個努力將主動收入以及知識和技能資本化,然後通過這些資本獲得持續穩定且不斷增長的被動收入的過程,但同時我們也需要牢記,財務自由最終的目標是為了心靈的自由——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不再為金錢工作,也不再為慾望所累,這才是財務自由的意義所在。

《斜槓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