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和推理

邏輯思維的維度

推論是推理過程中信念或思想之間最根本的邏輯關係。邏輯思維研究這種邏輯關係以及其他邏輯關係,並著眼於:

(1)描述推理的模式。

(2)評估決定推理好壞的特徵。

(3)制定能最大限度地解釋好推理所具有的特徵的規則。

上述每一項任務都可以看作邏輯思維的一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描述邏輯關係,其首要任務就是辨認推論的共同形式。第二個維度區分這些關係中好的和壞的特徵。第三個維度制定充分推理的規則。規則能夠幫助我們充分重視好推理 (極度輕視壞推理)所具有的特徵。三個維度及主要任務的構成如圖1-1所示。

圖1-1 邏輯思維的三個主要任務

瞭解這些維度對推理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第三維度尤其關係到我們推理的可靠性,因此很有實用性或現金價值。它的實際價值就在於其制定的用來切實改進推理的規定。但這個維度要依靠另外兩個維度,因為對充分推理有幫助的規則要求對推理確立的普通邏輯關係有精準的描述(如推論),並且還要求有足夠的標準來確定邏輯關係成立或不成立的特徵。

形式邏輯

我們所說的「邏輯思維」就是通常所知的非形式邏輯。非形式邏輯與形式邏輯(哲學的另一個分支)都研究推論以及其他邏輯關係。但是在研究範圍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形式邏輯又稱為符號邏輯。為了從作為公理的公式中推導出定理(像數學證明方法那樣),它發展出了自己的形式語言。

任何形式邏輯系統都包括基本的符號表達式、形式語言的初始詞彙及其運算規則。這些規則規定如何形成合適的公式,以及如何確定哪些公式是其他公式的邏輯後承。因此,在形式邏輯中,推論是公式之間的關係,即當一個公式可以從另一個或多個公式推出時,該關係成立。形式邏輯使用的符號記法可能很複雜,並且其公式也不必被轉換成自然語言──特定群體共同使用的語言,如英語、阿拉伯語或者日語。就形式邏輯而言,推論就是公式之間的關係。這既不是信念之間的關係,也不是陳述之間的關係。此外,它也不等同於人們在日常推理中實際所做的推論。

非形式邏輯

與形式邏輯相反,邏輯思維則完全地集中於實際推理中的邏輯關係研究。當我們進一步思考專欄1-1中的問題時,就可以看到在各種常見的情況中,邏輯思維的三個維度與推理的關係。

專欄1-1 邏輯思維的一些實際用途

刑事訴訟:被告是否有罪?我們如何提供不在場證據?

日常問題:哪所學校最好?孩子應該去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

科學難題:如何選擇兩個同樣充分但卻相反的科學理論?

哲學問題:身心是同一件事情嗎?

道德問題:安樂死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墮胎呢?

政治決策:這次大選我應該投票給誰?

經濟決策:我應該聽經紀人的建議投資這只新的基金嗎?

健康問題:根據我以往的病歷,鍛煉對我有好處嗎?我需要更多的健康保險嗎?

邏輯思維用這三個維度來處理我們所做的推理以及其他問題:描述特定推論的基本邏輯關係就是對其進行評估並確定是否符合有效推理的規則。進行這些分析並不要求用形式語言,因而邏輯思維有時被稱為「非形式邏輯」。雖然該邏輯也可能涉及一些特殊符號,但這不是必須的:分析完全可以用自然語言進行。此外,與形式邏輯不同的是,我們這裡所說的「邏輯思維」方法研究的是信念或者信念的語言學表達(即陳述)之間的推理關係。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關注邏輯思維呢?首先,我們想要避免虛假的信念,擁有盡可能多的真實的信念,並且這些信念之間都是以邏輯的方式相互關聯的。邏輯思維正是實現這一想法的一個工具。其次,從對知識的好奇心來說,學習推理中的邏輯關係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投入的事情。最後,邏輯思維能夠幫助我們在實際情況中進行充分推理,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只要我們想要更好地解決諸如專欄1-1中的問題,邏輯思維就有用武之地。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某個問題,例如,想要說服他人接受某個觀點,寫作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或者僅僅是在兩個似乎站得住腳但又不相容的陳述間做出選擇。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邏輯思考的能力是必需的。接下來我們將更深入地分析這個重要的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簡易入門(原書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