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女作家吳瑜與「你還敢相信愛情嗎」?

我忘記是在什麼場合,看到《非誠勿擾》節目中80後女作家吳瑜牽手港男鍾兆倫的事情,覺得值得瀏覽一下,於是看了相關視頻,查了相關資料。看了以後,我先是感動,之後卻是驚訝與深思。

2012年6月16日《非誠勿擾》節目播出,其中最受關注的男嘉賓就是39歲的港男鍾兆倫。他有多重身份,高爾夫職業球員、《高爾夫》雜誌主編、香港職業高爾夫協會傳訊部經理等。不僅如此,他還追求備受爭議的80後女作家吳瑜,並且與之成功牽手。網絡上的相關資料如下。

香港儒雅男專為吳瑜而來,苦練普通話只為告白。

見他第一面,吳瑜就顯得有點害羞。在被主持人孟非問及對其印象如何時,竟然第一次緊張到手足無措。

「5月初,我報名就是為了這一天。四個月的普通話練習,也是為了這一天。之前我一句普通話都不會說,本想練得更好一些再來,但怕來遲了你就不在了。你經常說自己沒心沒肺,但我看到了你內心的敏感和脆弱。很多人說你尖酸刻薄,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讀懂你的不隱藏和勇敢說。我知道你心中有件很遺憾的事,我不想讓你再遺憾下去,我決定完成你對奶奶的承諾。我特意飛去了你的家鄉,告訴奶奶我一定會對你好好的。我覺得你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在我眼裡也全部是完美的。今天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你跟我一起走下去,走到奶奶的面前。」

鍾兆倫的一番動人告白,徹底擊中了吳瑜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她在場上哭得泣不成聲。

我看了該期的《非誠勿擾》,應該說還是有點感動。一個男人能夠為了一個女人,在完全不會講普通話的情況下,苦練四個月的普通話,並且能夠親身到吳瑜出生地感受其成長氛圍,領悟其成長氛圍與其性格的隱秘聯繫,到其最愛的奶奶墳墓面前「告訴奶奶我一定會對你好好的」,並且能夠對自己所愛的人有一種出乎尋常的理解——你經常說自己沒心沒肺,但我卻看到了你內心的敏感和脆弱。很多人說你尖酸刻薄,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讀懂你的不隱藏和勇敢說」——這相當不容易,也顯示出了他的誠意。

但是查閱了更多的資料之後,我不禁驚訝不已。

其實就在鍾兆倫和吳瑜牽手當晚,就有人爆料說,他們倆已經分手。再聯想到節目週期,從錄製到播出,一般會有個把月的時間。實際上,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兩人牽手的時候,他們已經相處快一個月了。因此按常理來說,這麼長的時間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兩人分手並不奇怪。

根據該資料,也就是說鍾兆倫從5月初的報名參加《非誠勿擾》到6月16日節目的播出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依次經過了節目現場求愛——相愛——分手——節目播出的歷程。換言之,節目組是在他們分手後才播出這期感人的節目,無論是因製作過程較長無意還是有意炒作搶眼球,這種「巧合」都讓人驚訝之餘不得不深思。

其一,是否吳瑜故意炒作?吳瑜說,她總是用「明年」來回復奶奶「什麼時候帶個男朋友回來看看」的囑咐,並答應奶奶如果找不到合適的男朋友就上《非誠勿擾》,結果奶奶死了。她在悲痛之餘兌現對奶奶的承諾,真的上《非誠勿擾》節目徵婚。我相信她的話,如果她真的拿奶奶來炒作,就不是人了。80後作家無論如何都是作家,應該有其真誠的一面。

其二,是否鍾兆倫故意炒作?他要到內地發展,而又似乎缺乏平台,那麼參加《非誠勿擾》這種收視率很高的節目,不失為一個良策。如果是這樣,用流行語來說就是:「你還敢相信愛情嗎?」當然這只是猜測,未必準確。我也寧願相信他真的喜歡吳瑜,只是兩人不合適沒有辦法才分手。

其三,是否節目組炒作?這個我不敢肯定。從節目製作需要的時間應該說沒有這個可能。但是從吳瑜的身份效應以及節目播出時間的巧合來說,也不排除這種可能。節目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播出,而且在他們分手之後播出,不知道分手的人會為他們感動,祝福他們。因為吳瑜的身份效應、眼球效應很不錯。如網絡上說的,從「美女作家」的身份,到「文人相親」的討論,吳瑜一直廣受關注。有些為他而來優質男表白被拒後,很多男嘉賓認為她「對愛情挑剔」、「鐵石心腸」,甚至有網友調侃「把吳瑜帶走的人絕對能感動中國,震驚世界!」既然如此,吳瑜被成功牽手的話,其收視率肯定是爆棚的。有人說,從鍾兆倫不聲明自己是怎樣找到吳瑜奶奶的墓地的,就可以判斷節目組是已經和他配合好的。我覺得這是一個疑問,有這種可能,但鍾兆倫作為傳媒人士,而且吳瑜又是個公眾人物,找她奶奶的墓地應該不是很難。不過我覺得他們最後分手應該不是假的,因為兩個人都沒有澄清這是謠言。

其四,電視徵婚、網站徵婚、報刊徵婚一般而言是不可靠的?我覺得這些是不可靠的。因為僅憑一面之緣和網絡的瞭解,很不夠。我不懷疑一見鍾情,我懷疑的是一見鍾情之後維持的時間有多長。愛情,應該是建立在兩情相悅與互相瞭解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的。沒有一個長時間的相處,怎麼瞭解,又怎能理解?如鍾兆倫頗為儒雅,追求浪漫,但這只是表面現象。你沒有走近一個人的世界,沒有走進一個人的內心,很難知道其中包裹的是什麼。如網絡中提及的暴力傾向、不講衛生、比較迷信,都與其外表不符合,也玷污了儒雅和浪漫之名,但這也許就是真實,雖然很殘酷,而且你也不能說他有多壞。

除了暴力傾向的確不能忍受外,後面的只能說是個人習慣。不講衛生是生活習慣。據說北方有的地方的人半月個一個月不洗澡不算稀奇,這似乎不能成為否定的理由。比較迷信是思想習慣,不少香港人甚至中國人都如此,你搞不懂這是迷信還是信仰。中國不是很多人相信星座與愛情的聯繫嗎?這又比鍾兆倫好多少?況且雙方都沒有就此透露什麼,你也不能光說分手原因只是出自男方,而與女方沒有任何關係。

其五,我們能否因為這段浪漫愛情的迅速結束而提出那句「你還敢相信愛情嗎」?我寧願相信這段感情是真的,也相信分手是真的。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合得來就是合得來,合不來就是合不來,勉強沒有幸福,強扭的瓜不甜,否則「磨合」會變成「磨損」。這不是說愛情中容許不了寬容,但是寬容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寬容,否則就是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寬容,像中國人常說的「過日子」,但是兩個人過不到一塊,想不到一塊,還怎麼「過日子」?

其六,吳瑜的愛情會怎樣?加上這一次,經歷過三次戀愛失敗的28歲的吳瑜,是否還會相信愛情?能否找到真愛?這是個未知數。但願愛情創痛對她不是個長久的傷痛。這件事情影響越大,對她傷害越大,因為作家畢竟不是娛樂圈人士。按照她的標準「成熟穩重、謙和內斂的男人。肚子裡要有貨,但不要愛出風頭」,她似乎應該找一個作家或學者或出版界人士,某大城市有個70後女作家不是找了個60後教授嗎?不過還是要看人。而對於鍾兆倫呢?39歲的他能夠找到他的白雪公主嗎?或者說事業能夠再上一層樓嗎?等等。他沒有提出他的標準,對,好像有個「真」的標準,這也是因人而異,不因職業而異的。我們善良一點可以祝福他們。沒心沒肺一點可以不管,「關我什麼事呢?!」但是這種啟發是與我們相關的,不能不思考。

其七,網上關於他們分手的傳聞是否屬實?這種事情,當事人不說,一切都只是猜測。也許是有人妒忌吧?或者是搶眼球效應?還是他們即使分了也不說?或者面對謠言也不闢謠?

無論如何,愛情還是值得相信的,就像我們還是需要相信世間還有真誠一樣。

《青春,就是用來追問的:一位大學老師的答問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