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你的心靈

所謂守護你的心靈,除了通常所說的自愛自信自強,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注重心理健康,要不時使心靈得到疏導。心理健康的標準如下。

一是,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二是,有適度的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三是,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四是,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五是,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六是,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七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八是,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九是,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十是,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讚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網絡資料整理)

我想,導致心理不夠健康的根源,不外乎家庭、學校、單位、社會、個性;而探其表現,大概源自情感、工作、疾病、交往、生計等方面的壓力。

有一天同事談到大學生因為戀愛問題自殺,如跳樓,如自焚,如服毒等,說:「既然他們死都不怕,怕什麼失戀。」也許那時佔據自殺者心靈的只有戀愛,戀愛就是一切。他們沒想到找或找不到宣洩的渠道,因此沒遇到轉機和新路。這是極端的例子,非極端的例子更是常見。

有的人愛情、婚姻失敗後,也許會選擇長期逃避,長期或永遠不談戀愛,不再結婚。說到底這如果不是由於懶惰,就是由於恐懼或自卑。當然這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或她找不到心儀的對象,或即使遇見了也不再作共諧連理的打算,只想孤獨終老。這也難怪,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具有沈從文那樣的執著、癡情和許廣平那樣的勇敢、知情。但是他們走不出心理陰影,會對自身造成傷害,除非他們能夠化陰影為星光,化悲傷為平靜。真正能夠化陰影為陽光,化悲傷為快樂的人,應該不會很多。

有的人比較英俊或漂亮,外表開朗,卻是心理疾病患者。他們要強自信,能力也不錯,但是不善於與人交往,協調不了理想與現實的關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注意力,導致長期失眠亢奮,幻覺不斷。

有的人因為找工作不順利,心理問題叢生。其實想想「馬死落地行」,「車到山前必有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適者生存,不適者繼續適應,轉向適應」,心裡自會「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有的人因為童年時候的家庭糾紛,養成一種敏感、膽小、自卑、自閉、憂鬱的性格,不善於交往,不善於表達。所以為人之父母者,應該盡力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即使因為種種緣由要分開,也要相對客觀、冷靜、理性,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大打出手。這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是難以估量的。鑒於此,我有時候想,對我自己的孩子,我不要求她多出色,只要身心健康就夠了,在此基礎上,讓其達到自愛自控自立自強的中一兩點足矣。

有個老闆的中學老師被追尾,找其過去共同處理,他們共同見識了政府部門兩三個工作人員的傲慢與權力觀念。他估計是氣昏頭了,對他老師說,你以前教育我們要善良有目標,今天知道教育錯誤了吧。

他後來跟我說起這事,我反對他的說法。我說我也遇到過這類事情,我們知道那些人如何。但一是,我們不是每分每秒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遇到這樣的人,我們還有來自家人、老師、朋友的溫暖。二是,如果連老師都教育學生要自私、勢利、冷漠等,那麼這將是個不適宜生存的社會,他人即地獄。三是,教育人要善良向上是沒有錯的,現在不少人也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否則不要說在社會,在家庭都感受不到溫暖,而且人的成長一開始就會缺乏緩衝期,就會走極端,會缺乏童年、青年直接進入中年、老年。那麼社會的心理問題會更多,會有更多瘋子和罪犯,會更不適宜生存。四是,我們雖然知道這種模式很難改變,但只能慢慢改革吧,因為誰都不希望天下大亂。不過如果缺乏一種公訴要求的滿足,會有點小麻煩。現在已經有了,以後肯定會更大的。五是,視野要開闊些。國外不少國家也是教育人民做合格的公民,我國的教育為什麼不能?!

對於心理問題,我們不能隨便判斷其為心理疾病,因為不少心理問題都是可防可控的。對於心理問題,我們一般要自控自知自導,要善於自我調整,自我疏導,如向親朋師長傾訴,培養某種興趣,去鍛煉,去旅行,使得生活變慢,心靈放鬆,同時在必要情況下,要他控,他知,他引,及時看心理醫生,讓激情趨於平靜,讓激流趨於平穩。據說懂事孩子的心理問題比不懂事的多,這是因為他(她)想得多,而不懂事的沒心沒肺。故此,我們要讓懂事變為懂得想,而非胡思亂想。

我自己是否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呢?應該是吧?因為讀大學時候進行的心理測試,我是浮躁與平穩之間,動與靜之間,是所謂多血黏液質。讀博士之前進行的心理測試,我的心理健康程度是超越四度即很健康。現在人到中年,我應該超越青年的「看遠」而進入中年的「看透」,但我依舊略帶「看遠」心態,趨於「看淡」,或者說看透了卻未看破。據說當今社會心理亞健康的人比比皆是,我如果不算很健康,至少應該算亞健康而非不健康,我有這個自信。

《青春,就是用來追問的:一位大學老師的答問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