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出了個董必武

洞庭湖之南的湖南在籌建共產主義小組的時候,洞庭湖之北的湖北也在籌建之中——他們稱作「共產主義研究小組」。

湖北的共產黨領袖人物是董必武。他是中國共產黨「五老」之一。這「五老」是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

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畬,號璧伍。必武是他後來從事秘密革命活動時的化名,他竟以此名傳世。

董必武出生在中國一個不平凡的縣——湖北黃安縣。那兒本是大別山東段的窮地方。然而,「窮則思變」,那裡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大本營」:不僅出了兩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而且出了二百三十三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這樣,黃安縣後來也就改名為「紅安縣」。

董必武

董必武十七歲那年,中了秀才。二十八歲時,東渡日本,在東京私立日本大學攻讀法律。在那裡,他見到了孫中山,並加入了中華革命黨(1919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他曾回憶見到孫中山的情景:

先生……指示中國的出路,惟有實行三民主義的革命;特別鼓勵我們在失敗後,不要灰心氣短,要再接再厲地努力去於,革命不是僥倖可以成功的,只是我們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錯誤,提出好的辦法來,繼續革命,勝利的前途是有把握的。[1]

董必武從孫中山麾下轉到馬克思麾下,最初是受了李漢俊的影響。

董、李本不相識。

那是1918年3月,董必武擔任鄂西靖國軍總司令蔡濟民秘書,參與反對北洋軍閥的護法戰爭。1919年1月27日夜,蔡濟民突遭靖國軍唐克明部隊槍殺。董必武趕往上海,向正在上海的孫中山報告事件經過。

董必武在上海住了下來。正巧,湖北省善後公會在上海成立,租了上海法租界霞飛路漁陽裡(今淮海中路五六七弄)路南的一處房子作為會址,並請董必武和張國恩主持會務。這樣,董必武便在霞飛路漁陽裡住了下來。

張國恩也是湖北黃安人,跟董必武一起赴日留學,一起加入中華革命黨,是董必武的好友。他們一起住在善後公會。斜對面路北住的也是一位湖北人,名叫詹大悲。詹大悲與董必武早就相熟。他曾在1912年任國民黨漢口交通部部長。後來亡命日本,加入了中華革命黨。

經詹大悲介紹,董必武結識了詹家的鄰居。那位鄰居也是湖北人,剛從日本帝國大學畢業歸來,跟董必武一見如故。此人便是李漢俊。

李漢俊跟董必武談蘇俄,談列寧,談馬克思主義,借給他日本版的《資本論入門》以及考茨基的著作。李漢俊使董必武從三民主義者轉向馬克思主義者。誠如董必武自己所說:

當時社會上有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日本的合作運動等等,各種主義在頭腦裡打仗。李漢俊來了,把頭緒理出來了,說要搞俄國的馬克思主義……[2]

董必武走上了馬克思主義之路。回到武漢,他和張國恩等人商議辦學,培養人才。

他們設法籌集資金。董必武還把身上的皮袍脫下典當,以作辦學經費。

經過四方奔走,終於在湖北省教育會西北角、涵三宮街南面小巷裡,辦起了私立武漢中學校。這所中學後來成為湖北的紅色據點。該校英語教員,名喚陳潭秋,成了董必武的密友。

[1]董必武:《回憶第一次謁見孫中山先生》,《新華日報》(武漢版)1938年3月20日。[2]《董必武談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和湖北共產主義小組》,《「一大」前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後資料選編》(=),369—370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紅色三步曲:紅色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