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中交朋友

對於張作霖而言,如果能夠直接從美國買到孟祿所說的那種機關炮,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但當時國際社會已經達成了禁止供給中國武器的協定,他就是拿出再多的錢,美國人也不會把武器賣給他。這樣,他就只能向日本提出購買軍火的請求。

日本原先認可的是段祺瑞的皖系,與曹、吳的直系彼此敵對。見直系獨霸中原甚至隨時可以出關,他們唯恐損害到自己的「滿蒙利益」,因此大力支持張作霖整軍備戰,並以「善意援助」的名義,想方設法把價值數百萬元的軍械轉賣給了張作霖。不過此事暴露後,立即遭到英美各國的強烈反對,日本政府決定改變方法,授魚不如授漁,「協助他(指張作霖)自設兵工廠,以求自治」。

東北兵工廠很早就已設立,但在直奉戰爭前規模並不大,此後日本政府委託日本兵器會社向其供應了大量機器設備,在日方的幫助下,兵工廠的規模比以前擴大了數倍。張作霖接受了設備,然而當日本擬進一步提供人力支援,向兵工廠派出兵器顧問團時,卻遭到了他的婉言謝絕。

張作霖的心態就像日俄戰爭時期一樣,他是想盡可能利用日本人而不被日本人所用,很顯然,如果在日本人的「盛情相助」下陷得太深,這種平衡就必然要被打破,所以他絕不能再往前走了。好在設備雖然必須從日本進口,但人才還可以從其他地方尋覓。張作霖首先起用了兩個管理人才,他派楊宇霆兼任兵工廠督辦,派韓麟春兼任兵工廠廠長。

楊宇霆就不說了,不僅精明幹練,敢於負責,而且「學通今古,識洞中外」。韓麟春是楊宇霆的同學、士官學校炮兵科畢業生,還曾經到歐洲參觀學習,擁有比較廣博的軍事和兵器知識,據說他改良了一種手槍,功效很好,後經兵工廠製造,曾由北京政府通令全國軍官統一佩帶。

在楊宇霆、韓麟春的共同主持下,東北兵工廠除了從德國、捷克聘請高級工程師外,還從漢陽、上海的老工廠挖來許多老技師、大工匠。這些外聘人才待遇優厚,宿舍住漂亮洋房,每月薪水發的也不是奉票,而是全國通行的現大洋。關外在當時很多人眼裡是出「鬍子」的地方,一些南方的技師工匠加盟東北兵工廠純粹是為了多賺些錢,他們以為自己在奉天不會待得太久,沒料到來了之後卻立即有賓至如歸、樂不思蜀之感,於是互相援引,又從南方招來不少工匠。一時間,東北兵工廠人才濟濟,儼然成了國內武器專家的人才庫。

東北兵工廠最終被打造成了同時期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兵工廠,其規模之宏大,設備之完善,連日本人都為之側目,稱之為「東方第一」的兵工廠。它不但能製造一般槍械彈藥,而且能出產山炮、野炮。其間還增設了一個迫擊炮廠,限於武器禁運協定,該廠所進口的迫擊炮筒全部以自來水管的名義改裝,負責製造迫擊炮的則是專門聘請的英國技師。迫擊炮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所生產的中型迫擊炮威力冠於國內各軍,稱得上是物美價廉。

直奉戰前,雙方都有航空隊在,但東北航空隊在戰爭中卻沒有起到作用,風光的是直系航空隊在,張作霖將這也視為落敗的一個原因。他讓張學良擔任主管,重點抓航空隊的發展。「整軍經武」期間,東北航空隊改用了「一戰」以後法國最新的飛機,教官和教材也都來自法國。相比之下,直系航空隊的飛機一直沒有更新,用的始終都是皖系留下來的陳舊之物。

經過「整軍經武」,僅用兩年時間,東北軍就基本恢復元氣,同時數量和質量也有了空前提高,已由過去綠林式的烏合之眾一躍成為訓練有素的正規軍。

張作霖一面進行「整軍經武」,一面繼續加強「三角反直聯盟」。直奉大戰時,孫中山因受陳炯明「炮擊總統府」的威脅,被迫離開廣州前往上海,未能對奉軍起到相互呼應或支援的作用。張作霖怒氣沖沖地說:「那邊有個陳小子(指陳炯明),這邊有個張雜種(指張景惠),壞了事。」難得的是,他並沒有因此怪罪孫中山:「孫先生是文人,帶兵是為難的,我不求他別的,只要他對救國大計多想辦法。這班傢伙讓我來用武力收拾他們!」

孫中山到達上海後,經濟一度非常拮据,張作霖得知這一情況一拍胸脯:「患難中交朋友,我送孫先生十萬元作他的生活費用!」錢由韓麟春負責帶給孫中山,韓麟春可能覺得多了,就只給了三萬元,後來張作霖看到孫中山給南方代表寧武的一封信,上有「雨公所贈三萬元,我已分給眾同志矣,煩代致謝」的話,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他把韓麟春叫來痛罵一頓,說:「憑我張某人只送孫先生這點錢?不成話,趕快再補七萬元!」

無論三萬元還是十萬元,都只能解決生活問題,孫中山派人給張作霖送信,希望商借一筆更大的款子,並暗示如果他有了這筆款子,「不出數月就可以消滅叛逆,收復廣東」。經過幾度商談,張作霖同意幫助粵軍回粵費五十萬元,以後根據實際情況又陸續補助了幾十萬元。此後孫中山果然重振旗鼓,派手下大將許崇智率部回粵,對陳炯明進行討伐,直至逐步恢復自己的根據地。

《張作霖大傳:一個亂世梟雄的崛起與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