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

蔣介石很希望能有一個高手指點迷津,幫他走出連續受挫的困局。

早在蘇中戰役開始之前,蔣介石就曾讀到一份機密材料,名叫「從敵對立場看中國軍隊」,讀完之後,他擊節歎賞,認為切中利弊,把中國軍隊的缺點都講清楚講透徹了。

材料中的中國軍隊,主要指的是抗戰中的國民黨軍隊。國民黨軍隊存在的問題,蔣介石多少也心中有數,只是內部矛盾錯綜複雜,積重難返,而且大戰頻仍,短期內他確實沒有時間也沒精力去予以糾正了。

他現在更想瞭解的,是如何對付共產黨軍隊,這個已經和他角逐長達20多年的老對手。

在這方面,他有過堪稱成功的經驗,只是如今隨著對手的迅速強大,似乎已經過時,而那份材料的作者,可以為他提供另一個觀察角度和辦法。

作者是日本人,「中國派遣軍」最後一任司令官岡村寧次。

岡村在擔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期間,主要對手就是華北八路軍,以八路軍那樣強韌的生命力,在岡村的進攻下,也曾處於極度被動的境地——經過「五一大掃蕩」,華北根據地縮小一半,主力部隊減損10萬,還戰死了1名參謀長。

時任八路軍副總司令的彭德懷評價:「岡村寧次是歷來華北日軍司令官中最厲害的一個。」

抗戰剛剛結束,延安總部即將岡村列為第一號戰犯,直到1949年年初,與李宗仁進行談判時,作為談判條件之一,中共仍要求對岡村予以引渡。

此時,岡村被軟禁在南京,除協助遣返日軍、日僑外,他還充當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角色:蔣介石的秘密軍事顧問。

滾筒式戰法

「魯中決戰」失敗後,岡村更成為蔣介石的座上賓。

岡村對共產黨軍隊的認識是,長於諜報,而且作戰靈活,尤其善於集中優勢兵力殲敵。

諜報方面,蔣介石暫時還無從著手——他當時並不知道延安的諜報網竟然會深入國民黨軍事決策的最高核心層,而在有「特工王」之稱的戴笠死後,國民黨在特工情報戰方面的能力已經相當薄弱,根本組織不起防禦。

對於其他方面,蔣介石都是感同身受,且竭力想要彌補。

正是為了避免部分被殲,國民黨高層在戰術設計上已經是絞盡腦汁,從最早的「長驅直入」,到「齊頭並進」,再到「中間挺進」,花樣不斷翻新,但翻來翻去都沒能翻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最後連「五大主力」的頭牌都被粟裕摳出來給打掉了。

說到底,還是戰術不夠高明啊。

從岡村那裡得到啟示後,蔣介石重新檢討戰局,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戰術思路:「並進不如重疊,分進不如合進,以三四個師重疊交互前進。」

1947年6月下旬,經過長達40多天的調整期,蔣介石正式推出新一期「魯中會戰」計劃。

湯恩伯已被撤職,蔣介石任命陸軍副總司令范漢傑為前線指揮官。

按照蔣介石製定的新戰術,范漢傑一改以往齊頭並進,肩膀挨肩膀,胳膊靠胳膊的陣形,代之以重疊交互的前進方陣,採用「滾筒式戰法」,逐步向魯中山區「滾」進。

1947年6月28日,由9個整編師組成的范漢傑兵團已「滾」至南麻一線。

面對「滾筒」,粟裕起初確實有些撓頭,分割肯定不行,尋殲側翼或直取中央吧,一時又缺乏條件,若是往後退,後面是大海!

國民黨中央社天天廣播:「共軍背靠大海,海水是喝不幹的。」

只有往前,朝敵後,繼續「耍龍燈」。

粟裕本來的打算,是以3個縱隊出擊魯南,以迫使范漢傑回援,華野主力則集結於沂水一線待機,但恰在這個時候,他接到了中央軍委發來的電報。

電報上說,劉伯承、鄧小平將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南渡黃河,掀起全國性的戰略大反攻,為此,毛澤東希望華野能夠分兵魯西、魯南,以打開與劉鄧會師的通道,「如動作遲緩,則來不及」。

要不要分兵,粟裕當時做過一番推敲。按照軍委部署,劉鄧在6月底一定要南渡黃河,如果華野不分兵,集中力量在魯中打一場類似於孟良崮那樣的大仗,也同樣可以起到牽制敵軍,配合劉鄧南渡的目的。

問題是,大仗需要尋找合適的戰機,孟良崮戰役前,足足「耍」了一個月「龍燈」,才誘到了七十四師,就剩這麼兩天工夫,誰能肯定戰機必會出現呢?

守株待兔這樣純靠偶然的事,粟裕是從來不會去想的。

在華野首長共同協商後,最終定為三路分兵:一路向魯西;一路向魯南;一路繼續留在沂水待機。

原定從魯中分出去的3個縱隊變成了5個。這便是華野戰史上的「七月分兵」。

劉鄧南渡,華野又有重兵前去接應,蔣介石、顧祝同急忙調整部署,從魯中山區抽出7個整編師,分路增援,至此,范漢傑在魯中的整編師只剩下了4個。

蔣介石的這一兵力調動,讓粟裕一度認為「魯中會戰」已被粉碎,留在魯中山區的敵軍也勢必相繼西撤。

然而范漢傑沒有走,也不打算再走。

范漢傑畢業於黃埔第一期,但與大多數黃埔生不同的是,他在報考黃埔之前,就已經擔任上校團長,在粵軍中具有相當地位。

有一段時間,蔣介石在粵軍總部代理參謀長,范漢傑是兵站站長,所以范漢傑曾經笑著對別人說,「蔣老先生」雖是校長,但我們兩人還做過同事哩。

范漢傑考入黃埔時已將近30歲,在黃埔一期生中,像他這樣的「大齡青年」還有幾位,不過戴著上校軍銜上學的就他一個,所以當時的黃埔教官對他的印象都很深,周恩來在很多年後還能從人堆裡一眼把范漢傑認出來,說那個瘦高個子,當年比我這個教政治課的老師年齡都大。

粟裕是智將,能跟粟裕對陣的,絕不能沒有腦子,否則就會被立斬於馬下,而在國民黨將領中,范漢傑恰恰以老謀深算著稱。

他竟然也起了引誘粟裕上當的念頭。

陷阱

要引誘別人,必須有別人看得上眼的東西。

范漢傑這4個整編師中,能夠讓粟裕的視線停留片刻的,非整十一師莫屬,那畢竟也是「五大主力」之一。

另外還得搭配一個地方:南麻。

南麻位於沂蒙山根據地的腹地,自抗戰以來,就是根據地首府。蔣介石把南麻的地位等同於延安,他曾經說過,共產黨在江北有兩個「老巢」,「政治老巢」是陝北的延安,「軍事老巢」就是魯中的南麻。

向南麻挺進時,范漢傑將整十一師作為攻勢楔入的錐端,攻佔南麻後,又將它作為守勢誘敵的誘餌——除整十一師外,其他部隊都遠離南麻,有意顯示整十一師的孤立。

「前車之鑒,後車之覆,」可是范漢傑所擺出的,偏偏就是一個孟良崮戰役的格局。

他有自己的想法。在孟良崮戰役中,七十四師之所以覆滅,不說明「固守待援,中心開花」不對,而是湯恩伯、張靈甫事先沒有做精心準備,臨時想出了這一招,加上張靈甫把部隊拉上絕地,這才導致走了麥城。

如果有所準備,也許結果完全不同。

范漢傑所布下的這個陷阱,始終沒有能夠被粟裕所識破。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華野在歡慶勝利的同時,雖然口頭上都要求戒驕戒躁,然而上至陳、粟、譚等華野首長,中至各縱隊司令員,下至基層官兵,普遍都存在著較為明顯的輕敵情緒,「都想再打一個孟良崮,再來一個空前的空前」。

延安的「戰略反攻」,劉鄧的南渡黃河,無疑更加重了這種過於樂觀的氛圍。

作為常勝將軍,粟裕有著超常的謹慎和智慧,但他也是一個有七情六慾的人,而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百密之中亦可能出現一疏。

在發現范漢傑兵團還未全部撤走後,粟裕決定追著尾巴打,殲滅位於南麻的整十一師,同時截斷其他敵軍的退路。

粟裕可用於進攻的兵力,有4個縱隊外加華東特縱,整十一師只有5個團,另外,從情報上看,整十一師在南麻雖然修築了工事,但並不堅固。

事不宜遲,正是乘勢猛擊、打一個類似於孟良崮戰役那樣漂亮大仗的時候。

1947年7月17日黃昏,粟裕發起南麻戰役。按照「圍點打援」的慣例,由1個縱隊和地方武裝負責打援,另外3個縱隊分路開進,完成對南麻的包圍。

7月18日晨,在特縱的火力掩護下,華野3個縱隊向南麻連續發起逐波衝鋒。

戰役一打響,粟裕就發現不對勁兒。

整十一師戰鬥力強,這一點倒是可以預料。該師由第十八軍改編而成,是陳誠的老部隊。淞滬會戰中,有「血肉磨坊」之稱的羅店一役最為激烈殘酷,中方主角便是第十八軍,到抗戰中後期,有一個被稱為「中國斯大林格勒」的石牌防守戰,第十八軍仍是主角。

承繼於第十八軍的整十一師為美式裝備,又有顯赫家史,這支列於「五大主力」的部隊能打仗,並不奇怪,讓粟裕感到不對勁兒的地方,是南麻的工事非常堅固完備,哪裡是沒有築好?

情報有誤!

整十一師師長胡璉因石牌防守戰而成名,此人被毛澤東稱為「狡如狐,猛如虎」,換句話說,他比張靈甫更精明滑頭,但又比李天霞輩要勇猛善戰。

胡璉與張靈甫是老鄉、同窗好友、黃埔同期同學,張靈甫命喪孟良崮,等於給他敲了一記警鐘,讓他在行動上變得更加詭譎小心。

被范漢傑拿來南麻當誘餌,就要準備著死,但胡璉並不想死。

他一佔領南麻,就把陣地前500米內的樹木、莊稼一律砍光,駐地村民一個不留地趕走,甚至於,胡璉不允許指揮所外面有供人辨認的任何標誌,師部則真真假假設了不止兩處。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整十一師的所有工事及外壕就都相繼修好了,但由於消息被嚴密封鎖,華野始終未能得到相關的準確情報。

胡璉的防禦戰術與一般國民黨軍也完全不同,採取的是「大縱深彈性防禦」,整十一師有前哨連,前哨連游移不定,對華野的進攻部隊進行引誘,想辦法使其撲空,不過只要一接觸,便迅即後撤,退入核心陣地。

胡璉在核心陣地周圍設置了許多鐵絲網和鹿寨,其中僅鹿寨就多達3層,這些障礙物不僅阻礙了華野向前推進,而且整十一師突然發起的火力襲擊,還會給進攻部隊造成很大殺傷。

南麻戰役從一開始即異常激烈,經過18日一天的衝擊,華野終於佔領了南麻外圍的大部分警戒陣地。

1947年7月19日,下午3點,在粟裕的親自指揮下,華野向南麻的核心陣地發起了第一次總攻。

胡璉放出了一道閘:子母堡,這是他用以扼守南麻的撒手鑭。事後,華野戰史上這樣記載:「所有參加南麻戰役的華東野戰軍部隊,都不承想到子母堡竟如此難攻。」

子母堡

胡璉利用他所控制的村莊和山頭,構築了大大小小1200多座地堡,其中大堡叫作母堡,小堡叫作子堡,每1座大堡和20座或30座小堡便組成子母堡,數個子母堡以交通壕相連,又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堡群。

母堡中駐有一個班,子堡裡面只有兩三個戰鬥兵,但這些像觸角一樣分散在母堡周圍的子堡,能夠迫使進攻部隊在到達母堡前就不得不提前展開兵力,從而喪失其進攻的突然性。

子堡一觸發,母堡馬上啟動,為子堡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打攻堅戰,一般可以用火炮將堡壘先行予以摧毀,但子堡矮小,且數量太多,猶如是在用炮彈打蒼蠅,效果不明顯不說,對於彈藥大部分必須依靠繳獲的華野而言,這樣使用炮彈也無異於是在暴殄天物。

當天的總攻起初只能完全依靠人海戰術,華野各縱隊組成密集隊形,向堡群猛打猛衝。在子母堡密集火力網的攔截下,部隊傷亡十分驚人,而且衝鋒仍舊一次又一次失利。

粟裕在前線觀察所看到,一線部隊被子母堡死死封鎖,舉步維艱。他問身邊的作戰參謀:「攻打子母堡的戰術動作以前訓練過沒有?」

參謀回答:「攻打地堡訓練過,但是攻打這樣密密麻麻的子母堡,沒有訓練過。」

粟裕為之扼腕:「這是一個教訓啊!」

華野偶爾也能攻下一座地堡,但卻平均要付出傷亡數十人乃至上百人的代價,而整十一師方面的損失,不過是子堡中的兩三個士兵,或是母堡裡的一個班。

粟裕趕緊改變戰術,除用炮火射擊外,又組織爆破小組進行爆破——爆破小組先用炸藥包炸掉地堡,然後突擊組發起迅猛衝鋒,一擁而上。

進攻部隊的傷亡因而減少了,但地堡不是城牆,炸完一道就沒事,這麼多密密麻麻的地堡,爆破很費時間。

胡璉也針鋒相對地制定出防禦戰術。粟裕有突擊組,他有反擊組,反擊組全部配備衝鋒鎗和卡賓槍。

解放軍那邊爆破,反擊小組會同時出擊,從不同方向對準爆破口猛射,將隨後衝上來的突擊小組打死打傷在突破口附近。

就在雙方拉鋸的關鍵時刻,突然下起大雨。

因缺乏防潮設備,華野的彈藥都被淋濕了,賴以爆破攻堅的炸藥包也大多失效,大雨還引發了山洪,道路變得泥濘不堪,重炮拉不上前線,難以再對地堡進行轟擊。

老天是公平的,不會永遠偏向於戰場上的任何一方。孟良崮戰役一滴雨沒下,直接導致七十四師覆滅,在這節骨眼上,它又意外地拉了整十一師一把。

胡璉乘勢組織兵力進行反擊,將華野打開的缺口又一一予以封閉。

1947年7月20日,戰鬥進入最為緊張的階段。華野全力突進,整十一師一線部隊的彈藥都快打光了,雖然他們有空投彈藥補充,但那點彈藥還不夠部隊晚上兩個小時的消耗。

胡璉急得沒辦法,把師部傳令兵的彈藥都搜集起來,送往第一線。

經過苦戰,華野將整十一師壓縮到縱橫十里的區域,不過並未能攻入並鞏固南麻的任何一座主陣地。

1947年7月21日晨,粟裕採用正面佯攻,側面偷襲的辦法,從整十一師陣地的薄弱處切入,終於攻下馬頭崮。

馬頭崮是十一師師部南面的屏障,鞏固之後即可擴大戰果,可是給粟裕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南麻槍聲一響,蔣介石就接到了范漢傑發來的報告,急令黃百韜整二十五師、邱清泉第五軍等部迅速向南麻攻擊前進,對華野實施反包圍。

記取了孟良崮的教訓,蔣介石這次下達的命令極為嚴厲,警告說整十一師如果像七十四師一樣被華野消滅,將按照連坐法,對各師軍事主官處以嚴懲。

老頭子搬上了虎頭鍘,又有李天霞的例子在前,解圍部隊沒一個敢不賣力。

離南麻較近的3個整編師已與打援部隊發生激烈交火,粟裕計劃於21日當晚再發動一次總攻擊。

戰役勝負往往取決於「最後5分鐘」,孟良崮戰役也是經過3次總攻,在敵軍援兵到來前的最後一刻,才將糧彈兩絕的七十四師拿下。

可以預計,整十一師的彈藥庫也要空了,華野有望重演孟良崮的輝煌。

就在這時,戰事突然發生轉折,「狡如狐,猛如虎」的胡璉率先出手了。

胡璉已能聽到援兵的槍炮聲,他知道,援兵越近,粟裕可能攻得越急,為了爭取防守時間,他索性轉守為攻,把空投和庫存的最後一點彈藥都用上,對華野實施了反攻。

華野猝不及防,陣地一度失手,粟裕的總攻擊計劃被完全打亂。

與此同時,黃百韜已突破華野阻援陣地,邱清泉逼近南麻,其他各路援軍距離也越來越近。

粟裕手中沒有預備隊了,無法增加阻援兵力,如再不撤出,就可能被反包圍,以致殲敵不成反被敵殲。

1947年7月21日黃昏,粟裕當機立斷,下令撤圍,各縱隊分別朝東北方向撤退。

可是他們已經進入了范漢傑的包圍圈。

天時

范漢傑當初設定的方案,就是要以胡璉為餌,通過南麻堅固的工事和整十一師較強的戰鬥力,來消耗華野的有生力量,等對方力竭之時,再對其實行反包圍。

除從各個方向直接增援南麻的國民黨軍外,李彌整編第八師已星夜趕到位於南麻東北方向的臨朐,以截斷華野的退路。

臨朐是連通魯中解放區和渤海解放區之間的咽喉要道,華野要退入渤海解放區,此城乃必攻之地。

粟裕臨時得到的偵察情報是,整八師遠道而來,主力尚在半途中,前衛雖已入城,但還沒來得及修築工事。

儘管部隊還很疲勞,傷亡也未能得到補充,且野外仍是暴雨連綿,粟裕仍決定於7月24日黃昏發起臨朐戰役,用速戰速決的辦法攻克城池。

可是這次情報又失誤了。

1947年7月23日,也就是預定發起戰役的前一天,李彌已率主力入城,當天便控制了臨朐城周圍各個制高點。

整八師雖非「五大主力」,卻也並非無名之輩。該師前身第八軍在抗戰時期為滇西遠征軍主力,在時任第八軍副軍長李彌的指揮下,這支部隊曾為攻克松山立下過汗馬功勞。

在國民黨內部,李彌被認為是一名「膽識具備,身經百戰,善於統御指揮之將才」。他在進入臨朐城後,同樣沒忘記先建造子母堡,而且建的速度奇快,進城後僅4個小時,每班即完成至少一座地堡。

這些情況粟裕都不瞭解和掌握,失去情報戰方面的優勢後,華野反而成了聾子、瞎子。

1947年7月24日下午,從南麻撤出的華野主力,加上渤海軍區的3個團,冒雨行軍,將臨朐圍了起來。

晚上,三軍按計劃在城外展開隊形。

粟裕定於晚上進攻,就是要體現攻堅的突然性,然而惡劣的天氣依舊在扯著他的後腿——暴雨令河水猛漲,致使王必成縱隊無法按時到達指定進攻位置,特縱也因道路毀壞而無法參戰。

再進行調整已來不及了,粟裕下令部隊先行發起攻擊。

此時城外已經是一片汪洋,水深過膝,解放軍的幾次進攻都未能逾越城壕。

1947年7月25日,特縱、王必成縱隊趕到,華野拿下了部分外圍陣地,但攻城時還是困難重重。

臨朐城牆牢固,城外地勢開闊,守軍易於發揮火力優勢,僅靠人海戰術,連城牆都很難接近。

1947年7月26日,粟裕指揮特縱榴炮團,先對城內的南北大街進行遠距離急襲,接著再壓制其炮兵陣地。

在炮火的掩護下,攻城部隊第一次對城牆實施爆破,但因雨天受潮,炸藥包失效,爆破沒能成功。

當晚,組織第二次爆破,終於在西門附近的城牆上打開了一個約百米寬的突破口,有7個連得以先行攻入城內。

李彌慌忙堵漏,派部隊從兩翼將突破口重新封閉起來。

在守軍濃密的火力封鎖下,解放軍後繼部隊傷亡過大,未能源源投入,城內城外失去了聯繫。

西門內是一片開闊的空地,周圍全是整八師臨時修築的梅花式子母堡,失去後援的7個連難以突破,全部當場戰死,場面極為慘烈。

1947年7月27日,粟裕再從城防上尋找薄弱點。

臨朐城外有南關和北關。南關外原有一片靠近城牆的房屋,攻城時可作為依托,但它們已被李彌用大炮炸毀,相比之下,北關有三面是略低矮些的土圍牆,架梯進攻尚具備條件。

進入解放戰爭後,華野已很少使用架梯方式攻城,這也是雨天作戰環境下的迫不得已。

上去後才發現,還是被老天給壞了事。

土圍牆整天浸在雨水裡,土成了泥巴,沒能架梯子,就是勉強爬上去,腿也會陷在爛泥裡拔不出來,難以行動。

北關仍然攻不進去,攻守雙方形成膠著狀態,短時間內很難分出輸贏。

粟裕需要更多一點的時間,能不能得到,全看打援部隊的堅持程度。

這次擔任阻援的華野四師表現異常出色。在臨朐戰役結束前,他們獨立阻擊國民黨軍7個旅的援軍,長達6個晝夜,可謂是「打得最苦,守得最好」。

粟裕得到了寶貴的時間,他繼續組織兵力,對城內發動猛烈攻擊,整八師傷亡慘重。

截至7月29日,華野佔領了南關和北關的大部,整八師被壓縮到城內狹小地區,李彌彈盡糧絕,已經出現被殲前的慘淡景象。

看到對手搖搖欲墜,粟裕把3個縱隊的兵力全部集結起來,當天晚上便對臨朐發動總攻。

整八師就像是南麻的整十一師一樣,到底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精銳之師,即便快要斷氣了,胳膊上都還有那麼一把子力氣,而華野各縱隊從南麻戰役開始,連日苦戰,部隊十分疲勞,衝勁狠勁大減,粟裕又沒有新的生力軍和預備隊能夠投入,結果解放軍仍未能突破城垣。

1947年7月30日,雨過天晴,對攻城一方來說,本來是利好,但自南麻以來,天時似乎真的一邊倒了,最早從中嘗到甜頭的竟然仍是守城一方。

災難月

天氣條件的好轉,為國民黨空軍的行動帶來了便利。

在整個解放戰爭中,因其規模和能力所限,國民黨空軍對陸軍的支援一直十分有限,有時甚至還幫倒忙。不過這一回,它的飛臨,倒真是給城內的李彌來了個雪中送炭。

臨朐地勢平坦開闊,且城外已盡被華野所據,飛行員無論是尋找目標還是空投物資都比較容易。

大量彈藥物資的補充,令整八師很快恢復了士氣,同時空軍戰機也給毫無防空能力的華野攻城部隊帶來了威脅。

這時國民黨援軍也改變戰術,利用阻援部隊之間空隙較大的弱點,突破了華野四師的一線防守。

若再拖下去,華野不僅沒法攻下臨朐,還可能如在南麻那樣,再一次陷入包圍。

1947年7月30日晚,粟裕決定放棄臨朐,同時改變撤退路線,向臨朐的東南方向,即膠東半島轉移。

這也就意味著,華野被迫放棄了經營十幾年的沂蒙山根據地,而後者曾經是華野在山東的主要根據地。

據華野戰史所載,在南麻、臨朐兩戰中,國民黨軍傷亡18000人,華野自身傷亡達到21000人,另有專家推算,華野的實際傷亡數字,可能不會少於26000人。

殲滅戰終於還是打成了得不償失的消耗戰。

華野自身並無穩定和充裕的後方基地,其物資補給,除一部分由東北解放區通過海路供給外,大部分都要依賴戰場繳獲。

對於這樣一支主要靠繳獲生存的野戰部隊而言,發起一次戰役,若不能徹底消滅對手,從中獲得物資和人員(俘虜兵)補充,以便進行良性循環的話,其後果將極為嚴重,這也是粟裕打仗,客觀上就只能勝不能敗的重要原因。

戰後,僅華野四師所在縱隊就減員了6000餘人,人員無法補充,只得進行縮編,其中的一個師被迫縮成了2個團。

華東特縱在孟良崮戰役中打掉了前面戰役中繳獲的部分炮彈,但又從七十四師手裡繳獲了一批汽油和炮彈,結果所有這些汽油和炮彈在南麻、臨朐戰役中都全部消耗掉了,以致出現了有車無油、有炮無彈的尷尬局面。

蔣介石亦清楚華野的狀況,他在日記中寫道,經過南麻、臨朐兩戰,華野「半年來所獲得我軍之炮彈槍械,已消耗殆盡」。

國民黨方面由此視南麻、臨朐戰役,為孟良崮戰役之後的「翻身仗」、「打氣仗」。

在這一輪較量中,粟裕確實忽視了「天時、地利、人和」中的一個重要條件:天時。

每年的七八月份,南麻、臨朐一帶均為雨季,常有暴雨和山洪暴發,對缺乏雨具和防潮設備的華野來說,必然影響作戰效能。事實上,早在一年前的泗縣攻堅戰中,陳毅就已經吃了一次虧,只是當時大家都把失利原因歸結於守泗縣的桂軍較強,沒有能夠再從中汲取其他教訓。

魯中下著雨,魯西、魯南也一樣,大小河溝水位猛漲,地勢低窪的地方,已經被淹成一片澤國。進入魯西、魯南的陳唐葉陶5個縱隊因連降暴雨、兵力分散等原因,攻擊滕縣、鄒縣等地亦未得手,反陷入敵軍包圍,用劉伯承的話說,是「五個手指按五個跳蚤,結果是一個也抓不到」。

陳唐葉陶南下西進,本為配合劉鄧南渡黃河,到最後實際上變成了劉鄧要策應他們向魯西南突圍。部隊赤著腳,在大水和泥濘中連續行軍作戰,情形十分狼狽,非戰鬥減員也相當嚴重,很多師都只能縮成一個團。

國民黨軍在電報和報話機中,給兩大華野主力各取了一個他們認為很爽的綽號,一縱(葉飛縱隊)稱為「麵包」,四縱(陶勇縱隊)稱為「西瓜」,這幫人只要一打開報話機,就是一迭聲的「吃麵包」、「啃西瓜」,猶如將要舉行宴會一般。

陶勇談起這次突圍的艱難和困苦,說即使與二萬五千里長征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個7月簡直可以說是華野的災難月。

粟裕的心情無比沉重,在部隊轉移途中,由陳毅、譚震林提議,他起草了一份給中央的電報稿,稱南麻、臨朐等役均未打好,影響了整個山東戰局,「言念及此,五內如焚」。

電報稿是粟裕對南麻、臨朐的檢討,他從戰略戰術兩方面剖析了失利原因,但粟裕終其一生,始終未能發出這份電報稿。

因為對電稿內容,華野內部還存在著嚴重分歧。

一將難求

當時華野高層的分工是,粟裕主要負責戰役的組織和指揮,陳毅主要負責戰略的設計和規劃,雖然中間大家會協商,但最後定調裁決,還是各負其責。

問題就出在一個「責」字上。

戰役剛剛結束,陳毅在給部隊做動員時說:「我們什麼時候都要抱有積極的態度,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他強調:「南麻、臨朐戰役不是敗仗,我們不僅沒有被敵人整營整連地消滅,還捉了俘虜,殺傷了敵人,又是主動撤出戰鬥,敗仗何從說起?」

陳毅這麼說,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給失利後士氣陷入低迷的部隊鼓鼓勁。20年後,他在政協接見整十一師的原國民黨將領,當再次談到南麻、臨朐戰役時,他的態度就變得坦誠多了:「那次戰役我們被你們打敗了,我打了敗仗,撤到黃河以北整理,我給黨中央、毛主席打電報,請求不要撤我的職,讓我再幹幹看。」

陳毅是華野最高首長,他當時身上所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偏偏在粟裕的電報稿中,「過分樂觀」、「七月分兵」都被列為失利原因,而這些無疑都屬於戰略範疇。

陳毅、譚震林不同意電稿內容,認為戰略上沒有問題,失利是因為「軍事部署上的錯誤和戰術上的不講究」。

在沒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情況下,粟裕另行起草並發出了一份內容簡短的電文。

電文一發出,大夥兒炸了。

粟裕在電文中引咎自責,請求處分,但他說他只能對戰役方面負全責,同時沒有排除失利還有戰略方面的因素。

譚震林立即寫了一封長信給粟裕,從蘇中戰役開始,列舉了粟裕指揮過的一系列戰役,說粟裕「在軍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遠見」,「常常只看到一二步」。

按照譚震林的說法,粟裕起碼有五仗都沒有打好,「如果把五仗沒打好的主要原因,放在樂觀這點上去檢討,是不能把問題徹底弄清的」。

在打仗這件事上,粟裕向來都很較真,較真倒像一個孩子。他給譚震林寫了封覆信,他一方面承認自己「戰術上確很低劣」;另一方面仍沒有放過「過分樂觀」。

粟裕甚至提到:「這種樂觀,我也是其中的一個,但我覺得你(指譚震林)比我和陳軍長更樂觀,而有過分樂觀的表現。」

溫厚沉靜的粟裕,和執拗倔強的粟裕,是同一個人,低調謙遜的粟裕,和認真到不懂轉圜,不看臉色的粟裕,也是同一個人。

中央則有中央的考慮。

毛澤東已將大別山選定為戰略反攻的矛頭,並做出了「三軍配合,兩翼鉗制」的戰略部署:以劉鄧為主,直趨大別山,粟裕為左後一軍,陳賡為右後一軍,三軍互為掎角,逐鹿中原。

從粟裕「自請處分電」發出的當天起,延安總部連續兩天,連發四電,要粟裕速去魯西南,指揮陳唐葉陶5個縱隊,以策應劉鄧千里躍進大別山。

在「三軍配合,兩翼鉗制」這個戰略構想中,毛澤東對華野在魯西南的配合寄予厚望,特地電告陳、粟:「劉鄧南下作戰能否勝利,一半取決於陳唐葉陶5個縱隊是否能起大作用。」

到第三天,中央對「自請處分電」做出正式回復:「幾仗未打好並不要緊」、「請安心工作,鼓勵士氣,以利再戰」。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同一天,陳毅致電中央,對粟裕做出了極高評價:「我認為我黨20多年創造的傑出軍事家並不多,最近粟裕、陳賡等先後脫穎而出,前程遠大,將與彭(彭德懷)、劉(劉伯承)、林(林彪)並肩前進……」

由於作戰方向和重點發生變化,華野一分為二,陳毅、粟裕在魯西南指揮的部隊為西兵團(此後也稱陳粟野戰軍),隨譚震林留在膠東的部隊為東兵團。

1947年8月8日,粟裕率領王必成縱隊及特縱,準備渡過黃河,進入魯西南。

打了敗仗誰都提不起精神,加上遠離老根據地,隨粟裕行軍的部隊在紀律上都不同程度出現下降,各種消極埋怨情緒也開始抬頭。

一些人甚至對全國性戰略反攻的大形勢也感到懷疑——怎麼全國都反攻了,山東老家反倒保不住了。

一個順口溜在行軍途中不脛而走:「反攻反攻,丟掉山東。」

已提前一步進入魯西南的陳、唐、葉、陶5個縱隊也夠嗆,自「七月分兵」以來,他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打過一場像樣的仗,就是整天被敵軍追在屁股後面跑。

比之於正在行軍中的縱隊,陳、唐、葉、陶縱隊的思想更亂,有的幹部直接就說:「這樣下去,只有拖死,與其拖死,不如打死。」

5個縱隊中,宋時輪縱隊已經被迫退到黃河以北,此次粟裕南渡,才重新加入行軍隊列。

思想混亂,當然可以進行思想教育,但在戰言戰,最有效的藥方,無過於打一場解氣的勝仗。

還沒有渡過黃河,粟裕就下定了這個決心。

他所要權衡的,是過了黃河休整一下再打,還是渡河次日就打。

新科倒霉蛋

粟裕出發後不久,就接連收到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急電,告知劉鄧南進後處境日益困難,「情況異常緊迫」。

1947年8月30日,粟裕再次收到毛澤東親自署名的急電:「劉鄧有不能在大別山立足之勢」,毛澤東要求粟裕立即渡河,以全力配合劉鄧。

劉鄧的處境,讓粟裕做出了選擇。

在魯西南作戰,與以前的蘇中、蘇北,以及後來的魯南、魯中都不一樣,因為已經離開了根據地,成了蔣介石所說的「流寇」。此外,還有一個「天時」作怪——雨季仍在繼續,到處一片汪洋,機動作戰不易。

不過這次對手出現的漏洞,足以彌補所有困難。

在對南麻、臨朐兩役進行檢討時,粟裕看似執拗,不懂變通,其實他的認識很認真很深刻,「過分樂觀」也就是輕敵,確是失利的主因,抑或至少是主因之一。

正是因為有了輕敵這個前提,才會有急於求勝、情報失誤、準備不足等漏洞,而這些漏洞中的任何一項,在粟裕以往的計算中是很少出現的。

驕兵必敗是軍事學上的一個大魔咒,什麼時候你忽視它,就會在戰場上受到懲罰。

7月以後,華野已遠離了「驕」,現在這個魔咒將要應驗在國民黨軍身上。

華野既成「流寇」,蔣介石的重視程度明顯下降,躍進大別山的劉鄧成了他新的心腹之患。在國民黨陣營內部,也普遍認為「山東共軍潰不成軍,不堪再戰」,「魯西南共軍陷入絕境……四面被圍,無路可走」。

國民黨軍在與華野打交道時向來比較謹慎,到了魯南魯中,更是一步一個小心,沒有幾個整編師在一起,絕不敢緊隨追擊,但是自從華野主力移師魯西南後,他們就變得驕狂起來。

在魯西南,有時一個團竟然也敢自成一路尾追,要說這些追敵是整十一師那樣的精銳主力倒也罷了,讓華野將士幾欲吐血的是,裡面很多還是雜牌部隊,比如素為華野所看不起的「泥鰍部隊」吳化文部。

把我整個華野當癡子、呆子、大傻子了!

當然,一堆雜牌裡面還有亮著光的,比如邱清泉整編第五師(由原來的第五軍改稱)。

在實力確已大損的情況下,粟裕暫時不可能去碰最硬的,他只會先揀軟的捏。

被粟裕選中的新科倒霉蛋是整編第五十七師。

整五十七師為日式裝備,比較陳舊,本就屬於二線部隊。早在宿北戰役時,它又被華野殲滅1個旅,實力更遭削弱,這樣的「食材」,正合粟裕的胃口。

整五十七師早先傍著整五師一起追擊,但是追著追著便放鬆了心情,逐漸與整5師拉開足有20公里的距離。

有20公里,夠了。

可供粟裕指揮的機動部隊,除華野西兵團的6個縱隊和特縱外,還有晉冀魯豫野戰軍的第11縱隊,面對敵軍的一強一弱,兵力上很充裕。

1947年9月6日晚,在南渡黃河之後,粟裕迅即下達作戰命令,發起沙土集戰役。

9月7日上午,華野集中3個縱隊向整五十七師發起攻擊,整五十七師見勢不妙,急忙向沙土集收縮。

就兵力數量而言,解放軍主攻部隊是整五十七師的4倍,因此很快就將整五十七師包圍起來。

沙土集是一座小集鎮,有圍牆和外壕,整五十七師進駐後又挖了一些地堡和掩體,但是這個地方好就好在,土質較為疏鬆,容易實施土木作業。

交通壕很快挖到地堡近前,就在總攻即將發起前,粟裕對戰備情況再次進行檢查,一看,他皺起了眉頭。

魯西南與魯中山區不同,這裡屬於平原,更適合於炮兵作戰,如果有一定數量的炮彈,攻擊地堡不在話下,可現實情況是,特縱「車沒油,炮無彈」,其他參戰縱隊除王必成縱隊有一些迫擊炮彈外,也是兩手空空。

劉鄧在大別山困難重重,緣於是純外線作戰,完全脫離了後方,陳粟要比他們好得多,儘管西兵團脫離了山東根據地,但還背靠晉冀魯豫解放區,實際是半外線作戰,並沒有遠離後方。

粟裕趕緊讓留在黃河以北的後勤部送來炮彈,越快越好。

1947年9月8日晚,華野發起總攻。經過半小時的炮火轟擊後,進攻部隊用連續爆破的辦法炸毀了地堡。

至9月9日晨,整五十七師遭到全殲,師長段霖茂以下8000餘人被俘。

打敗仗不怕,怕的是走過場,不好好總結。粟裕引以南麻、臨朐戰役為鑒,對沙土集戰役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精心設計。

南麻、臨朐時,沒有配備預備隊,這次他配了1個縱隊做預備隊,當時的阻援部隊過少,這次他用了3個縱隊加1個師阻援,阻援部隊比主攻部隊還多。

華野圍攻沙土集期間,整五師雖欲出手援救,面對這麼多阻援兵力卻也無能為力。

沙土集戰役是華野進入魯西南後的開門紅,也是這支部隊在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後打的第一個勝仗。這樣的勝仗對於「以戰養戰」的華野來說,猶如久旱逢甘露,自此,人員、武器、彈藥都得到了補給,僅從整五十七師繳獲到的火炮就有20餘門,輕重機槍數百挺,還有大批彈藥和軍需物資。

戰役一結束,蔣介石就不得重新謙虛下來,從山東和大別山戰場調重兵來援,劉鄧、華野東兵團所面臨的壓力均因此有所緩解。

西兵團壓力變大了。

中原逐鹿

蔣介石共調集了4個整編師增援魯西南,讓華野吃了大虧的胡璉整十一師即在其中。

仇人眼見,分外眼紅,粟裕曾計劃集中主力,殲滅整十一師於運動之中,但胡璉反應很快,在華野集結之前,即迅速加修工事,據險固守。

粟裕連攻兩日,均攻不上去,只得停止攻擊,退出戰鬥。

此後,除留兩個縱隊在魯西南牽制外,粟裕率其餘華野主力跨過隴海線,繼續挺進中原,以進一步實施「三軍配合,兩翼鉗制」計劃。

1947年10月上旬,粟裕、陳賡會師。在中原戰場上,劉鄧的晉冀魯豫野戰軍,陳賡的太岳兵團,粟裕的華野西兵團,形成了「品」字形的戰略格局。

中原鹿正肥,國共角逐的主戰場已從山東轉移到中原,中原戰場的勝負,成為交戰雙方關注的焦點。

蔣介石要「確保中原」、「肅清中原」,毛澤東也要經略中原,他說:「中國歷史告訴我們,誰想統一中國,誰就要控制中原,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誰手了。」

一打下來,解放軍很被動,其中又以劉鄧最為困難。大別山戰略地位重要是重要,但那裡都是山區,不利於大兵團作戰,更主要的是沒有後方,糧草彈藥的補充以及傷員的安置,都非常成問題。

粟裕和陳賡也是在外線作戰,處境同樣不容樂觀。

自孟良崮戰役後,粟裕一直想打大殲滅戰。打大殲滅戰,必須在兵力上首先佔有優勢,然而國民黨軍在中原集中了6個機動兵團,僅靠華野或三路大軍中的任何一家,都難以單獨取勝。

倘若三路集結,又往往失去戰機,只能打中小規模殲滅戰,而由於敵軍增速很快,大多時候連中小規模的都打不成。

粟裕覺得,這一切急需改變。

當時毛澤東主張不要後方的戰略躍進,劉鄧千里躍進大別山,即緣自於此,粟裕的想法是,還是得有後方,否則難以在大兵團作戰中佔得先機。

戰役規模上,因認為中原無大仗可打,中央軍委主要強調打中小規模殲滅戰,粟裕則認為,應該依托根據地,集中兵力打大殲滅戰,這樣才能確保解放軍在數量和技術上迅速取得優勢。

顯然,粟裕的所思所想,跟中央的戰略決策大不相同。為慎重起見,在起草好相關電報後,他又繼續觀察思考了40多天,最終才把這份份量極重的電報發出。

1948年1月22日,粟裕以「斗膽直陳」的措辭,向中央發出了電文,按照電報日期上的慣例稱呼,該電被稱為「子養電」。

中央收到「子養電」的時候,陳毅也在陝北楊家溝。

毛澤東電召陳毅到陝北,是因為繼劉鄧千里躍進大別山後,他正在考慮第二步戰略躍進。

毛澤東預計,5年內可以解放全中國。1948年是第三年,戰略重點就放在躍進江南的行動上。

中央決定以華野為主,組建東南野戰軍,陳、粟分任正副司令員。毛澤東與陳毅還共同商定,先由粟裕率3個縱隊於1948年夏季或秋季渡江南進。

陳毅興致勃勃,賦詩一首:「五年勝利今可卜,穩渡長江遣粟郎。」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子養電」來了。

圍繞「子養電」,中央軍委進行了復議,復議的結果,決定維持原議不變。

5天以後,中央將「躍進江南行動」電傳粟裕。

渡江南進,還是無後方作戰,而且比劉鄧躍進大別山走得更遠。當收到中央命令的時候,粟裕又想到了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北上抗日先遣隊。

當年那支本來很能打仗的部隊,也是在做無後方挺進,行程2500多公里,到達皖南時已減員了一半,它後來的覆滅,幾乎是可以預見到的。

這次渡江南進,華野要走的路程,比抗日先遣隊還多一倍,估計減員也不會少於一半,沿途又得不到補充,前途如何,粟裕心裡實在一點兒底也沒有。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粟裕加緊完成渡進南進的準備,但他並沒有放棄過個人的獨立思考。

自此以後,粟裕經常手拿中央軍委的電報默默沉思,他時而站在地圖前比來畫去,時而徵詢眾人的意見,翻來覆去地對自己的思路進行推敲。

1948年4月中旬,陳毅由陝北西柏坡南下,對華野各部進行渡江南進的動員,這時粟裕主持的渡江準備工作已經是「萬事俱備,只待渡江」。

粟裕兩次向陳毅談及自己的設想,陳毅大感意外,遲疑地說了一句:「中央要你過江,你不過江?」

見粟裕仍然堅持己見,陳毅遂同意他將意見直接報告中央。

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斗膽直陳」,向中央軍委建議,華野暫緩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規模殲滅戰。

3天後,粟裕忽然接到中央電報,要他和陳毅一起動身北上。

軍令狀

1948年4月25日,毛澤東提議在阜平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陳粟兵團的行動問題」是會上要討論的首要議題。

4月30日,陳、粟到達阜平。

毛澤東有個習慣,會見黨內同志從不迎出門外,但當獲知粟裕前來時,他破例走出門外,並同粟裕長時間握手。

經過中央集體討論,粟裕的建議最終以軍委命令的形式確定下來。

毛澤東不是一個輕易能被說服的人,而敢於對毛澤東反覆提出意見並為他所接受的,在解放戰爭的歷史上,粟裕是比較突出的一個。

會議結束,毛澤東突然告訴粟裕,陳毅將不回華野,今後華野全部交給粟裕一個人來搞。

粟裕聽後感到非常意外,再三請求讓陳毅仍回華野。

毛澤東表示,中央已經做出決定,陳毅去中原局,華野完全交給粟裕。

中央決議無法更改,粟裕只好提出了自己最後的請求:繼續保留陳毅的華野司令員兼政委一職。

毛澤東沉思片刻,點頭同意了,但是強調陳毅必須馬上去中原局,不能再回華野。

1948年5月中旬,中央軍委接連發出命令,任命陳毅為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即原劉鄧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及政委,陳毅不在華野期間,其在華野的職務由粟裕代理。

這就是有口皆碑的粟裕「二讓司令」。

中央同意了粟裕留在中原打大殲滅戰的建議,不過給他的指標難度不小——要在4~8個月內,殲滅5萬~10萬敵軍,當時華野在中原的主力部隊總共才10萬,也就是說殲敵數要達到自身體量的一半甚至全部。

粟裕接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軍令狀,從這個時候起,他在戰場上就只能勝,而且必須是大勝。

粟裕有此勇氣,是因為他堅定地相信,打大仗、取大勝的時機已經到來。

山東已經大半被國民黨軍所佔領和控制,解放區面積狹窄,能供華野閃轉騰挪的餘地很小,暫時難以打大仗,中原不同,這裡的活動空間大,尤其是粟裕看中的黃淮地區,地勢平坦,最適於大兵團作戰,另外很關鍵的一點是,它背靠晉冀魯豫老解放區,可以得到穩定後援,沙土集戰役的勝利便是再好不過的例子。

打大仗,先打誰?

朱德在視察華野部隊駐地時,要求華野「釣大魚」,尤其要「釣」到一兩條像邱清泉兵團(以整五師為主)這樣的「大魚」。

這實際上是當時中央的要求,即首戰要以殲滅盤踞在魯西南的邱兵團為主要目標。

在中原戰場上,華野跟邱兵團常打交道,相互間非常熟悉。華野指戰員一聽炮聲,就知道是不是邱兵團,邱兵團官兵一聽炸藥包連續爆炸後緊跟著一排手榴彈,也會立即大呼「華野來了」。

大家都對彼此知根知底。

就粟裕的瞭解,邱兵團在戰鬥素質上雖不如整七十四師和整十一師,但兵員數超過那兩個整編師,同時該部亦為美械軍,有一定的火炮攻擊和步炮協同能力。

以華野現有的實力,要想一口吞下邱兵團並無絕對把握,正好粟裕這時又得到了一份偵察情報,情報促使他改變了主意。

無聲炮

情報顯示,開封守備薄弱。

粟裕立即決定放棄魯西南的「大魚」,先發起開封戰役,釣它一條「小魚」嘗嘗鮮。

「釣大魚」是中央的部署,粟裕又做更改,令很多人始料不及。一位縱隊司令員直率地對粟裕說:「502,難怪人家說你跟別人打仗不一樣,總是拗著來,還說你從來不打別人想打的那個敵人,從來不打別人想打的那個地方。」

粟裕聽後笑了笑:「這沒有什麼不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為兵家所貴嘛。」

他給出了一句很可玩味的總結:「如果連我們自己都想不到,敵人就更想不到了。」

果然,敵方全都被蒙在了鼓裡。即使當粟裕率部到達開封城下時,開封守軍仍以為華野在聲東擊西,為的是調動國民黨兵力,以便在魯西南與邱兵團決戰,因此向上報告「開封無真正戰鬥」。

1948年6月17日,華野突然向開封城發起猛烈進攻,守軍這才如夢初醒。

開封是當時河南省的省會,經長期經營,已形成半永久性防禦體系,除有深達丈餘的外壕、高大堅固的城牆外,城門外和城門兩側還構築有大量地堡。

又是攻城池和打地堡,對此,粟裕早有準備。

戰前華野開展了新式整軍運動,即著名的濮陽整訓。經歷南麻、臨朐兩役的挫折後,粟裕吃一塹,長一智,意識到國民黨軍在守備戰術方面有了提高,遂利用這次整訓的機會,花一個月工夫,對攻堅戰進行了專項訓練。

根據當初的實踐,華野針對性地推出了炸藥包爆破技術。

在練兵過程中,大多數官兵都學會了手擲小炸藥包,可隨時組成爆炸班、排,對數量眾多的子母堡進行爆破。後來又發展到可以用迫擊炮、六炮、擲彈筒發射炸藥包,而且越來越純熟。

解放戰爭初期,原山野第八師以坑道爆破解決了攻城難題,這種攻堅法在太平天國時代就有,但炸藥包爆破卻是華野獨創,無論在古代兵書還是現代戰鬥條例中,都無相關記載。

自進入中原後,華野一直受炮兵較弱、火力不強之苦,爆破技術的出現,對此予以了彌補。炸藥包爆破也由此成為華野攻城奪地的重要手段,被稱之為「無聲炮」。

1948年6月19日,在掃除城池外圍陣地後,華野組織突擊營,對城門進行連續爆破,用11包炸藥包轟開了城門,開封敵軍的地堡也被「無聲炮」全部炸毀。

城垣破了,但是城內還有守軍的龍亭核心陣地,邱清泉兵團也正全力西援。

不過粟裕已經不著急了。

粟裕打仗,越打越精,他總結出了一個圍點打援的「轉折點理論」。粟裕認為,如果敵增援部隊是強大兵團,戰役的轉折點必須來得越早越好,最好是在戰役進行到1/3甚至1/4的時候到來,如果做不到,這個轉折點也至少得出現在戰役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否則的話,時間就緊張了,攻城部隊到時不得不撤圍,仗就變成了「夾生仗」。

開封戰役一開始,粟裕督戰非常緊迫,對攻城部隊的要求是迅速突破城垣陣地。

能夠突破城垣,便是開封戰役的轉折點。粟裕除留下一部繼續攻擊龍亭外,把其餘兵力全部調到城外參加阻援。

攻堅當然是兵越多越好,兵少了會影響攻堅的進度和質量,但粟裕卻說,龍亭終究是要打下來的,但遲一點也不要緊。

朱德講到「釣大魚」時說過,「釣大魚」的訣竅,就是不能性急,千萬不要一下就扯上來。

不光是「釣大魚」,釣什麼魚其實都一樣。粟裕認為,暫時留著龍亭反而是好事,因為可以作為釣邱兵團這條「魚」的鉤子,你要是馬上打下龍亭,邱兵團來援就不會那麼積極了。

粟裕從開封城內調出了2個縱隊,加上原來負責阻援的3個縱隊,達到5個縱隊,邱兵團連攻數日,都無法接近開封。

城裡這一塊,粟裕親自趕到第一線進行指揮。

自6月20日起,華野對龍亭發動兩次攻擊,均未能奏效。粟裕見狀調整了部署,採用步炮協同戰術,將迫擊炮、六炮推至距龍亭幾百米處,進行抵近射擊,從而一舉摧毀了對方工事。

到6月22日晨,龍亭終於被攻破,開封戰役結束。

華野攻下開封後,美聯社發出專電:「共軍在汴(指開封)所獲物資、武器與軍火,使其能把華中作戰支持到夏季。」

通過圍城打援,華野總計殲敵近4萬,一個月時間不到,粟裕已接近「軍令狀」中的最低目標。

佔領開封,在粟裕的「轉折點理論」中,標誌著一個新轉折點的產生。

渾身是膽

華野攻佔開封時,南京正在召開偽國大。聽到開封失守的消息,與會者無不情緒低沉,驚怨交集,特別是國民黨的河南省代表,一幫人圍著蔣介石又吵又鬧,要求蔣介石限期「收復開封」。

蔣介石吃不消代表們如此鬧騰,當下就命令各兵團向開封靠攏。

能不能「收復開封」,什麼時候「收復」,得根據戰場形勢判斷,那是軍事指揮官的事,哪裡能聽這些對打仗一竅不通的政客們胡謅。

大戰在即,國民黨還要搞這種偽民主,當然只會扯著他們自己的淡,因為粟裕已經在開封張開了大網。

發起開封戰役之前,粟裕的完整構想是策動豫東戰役,開封戰役只是豫東戰役的第一階段。

譚震林曾批評粟裕「常常只看到一、二步」,唇槍舌劍中,不乏意氣成分,但事後粟裕更多的還是總結和提高,他不僅要看一、二步,還要能夠預見到第三步。

如果說對開封的圍點打援是一、二步;那麼第三步就是「二次打援」,而「二次打援」能否實現,就取決於攻克開封這個轉折點能否提早出現。

開封戰役的結束用了5個晝夜,整個豫東戰役耗時20天,它只佔1/4。

粟裕的心完全踏實下來。

不過當時對華野還要不要「二次打援」,中共內部仍存在分歧。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的中原野戰軍(即原晉冀魯豫野戰軍,簡稱中野)致電中央,要求華野在攻克開封後,協同中野進攻鄭州。

1948年6月22日,毛澤東復電同意。在華野指揮層,也有人認為部隊連續作戰,過於疲勞,應當轉入休整。

顯然,如果粟裕這時罷手,上下左右都會滿意。

粟裕權衡之後,還是覺得自己的計劃無誤。

1948年6月24日,他起草出堅持「二次打援」的電報,首先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請其他表示同意的負責人共同簽名,以示負責。

前來「收復開封」的國民黨軍多達5個兵團,粟裕以簽名電的方式,執意打援,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膽略,因此陳毅曾評價粟裕「渾身是膽」。

電報發出,粟裕即率部前往隱蔽集結地點。

參謀人員最後出發,第二天他們收到了中野劉、鄧、陳致粟裕電,仍要求華野停止「二次打援」。

此時各部正在開進,粟裕和其他首長也都走了,參謀們料定粟裕不會改變決心,也就未對行動做任何更動。

1948年6月26日,毛澤東復電粟裕,批准了「二次打援」。

「二次打援」中的打擊對像早已選定。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華野在開封戰役中也蒙受了較大傷亡,要殲滅邱兵團這樣的強力兵團自然還差著火候,區壽年兵團由此進入了粟裕的瞄準鏡。

區兵團是一個剛剛組成的混合兵團,實力較弱,比較容易聚殲,但是它和邱兵團相距較近,要吃的話,得先拆分開才能動筷子。

一年前,粟裕指揮萊蕪戰役,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掌握王耀武的指揮特性,導致下手慢了一拍,以致未能全殲李仙洲集團。之後他便總結出一點,就是打仗得瞭解對方主將的性格特徵,然後對症下藥。比如敵將多疑,就要多設疑兵,敵將悍猛,就要給他來軟的一套。

邱清泉和區壽年就是指揮特性完全不同的兩個敵將。邱清泉外號「邱瘋子」,打仗很凶,行動積極,曾放話出來,要「活捉粟裕」。區壽年是粵軍出身,一般而言,國民黨地方軍出來的將官都會把保存自身實力放在首位,對區壽年而言,進不進開封,拿不拿頭功都無所謂,只要不第一個挨槍子就行。

粟裕不想吃邱兵團,就不打算以硬碰硬,他主動從開封撤兵,給邱兵團讓開一條道路。

邱清泉果然毫不客氣地進入開封,並向華野的誘敵之兵追了過去。

這時候區壽年如果跟著一道往前衝,他就能在關鍵時候得到邱清泉的一臂之力,很可能沒事。

可惜的是,區壽年到睢縣、杞縣(合稱睢杞)之後就徘徊不前了。他的算盤倒是打得挺精,估摸著華野主動讓出開封不是什麼好事,沒準下面還有「大戲要唱」,粟裕要借此機會吃掉邱兵團。

在這種情況下,那邱兵團等於災星一般,誰靠誰倒霉,區壽年自然不能會再跟著它走。

假使區壽年知道粟裕選定的網中獵物就是他自己,他興許會把腸子都悔青了。

邱、區兵團逐漸拉開距離,一天之內,兩兵團便出現了40公里的間隙。

1948年6月27日晚,粟裕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不待查明敵軍具體部署,即指揮華野迅速楔入兩兵團之間,並對區兵團展開圍殲。

在睢杞戰役中,粟裕一開始就不停頓地對區兵團進行連續突擊,不給其以收縮和組織防禦的時間,以爭取「轉折點」及早到來。

作為一支混合兵團,區兵團的弱點之一便是對指揮系統依賴極大,在對區兵團進行穿插分割的同時,粟裕將主要突擊方向指向了區兵團部。

1948年7月2日晨,華野突擊集團攻入區兵團部,生俘區壽年。區兵團失去指揮系統,陷入一片混亂,其中的整七十五師主力已經被殲,餘部不足一個旅。

睢杞戰役的「轉折點」出來了。

但就在這天早上,趕來援救的邱兵團也突破了阻援陣地的西北角,戰局瞬間又變得緊張起來。

以一敵三

區兵團雖弱,畢竟也是一個大兵團,而且配備有大炮和少量坦克,甚至於還有噴火器。睢杞是平原地形,大炮坦克比較容易發揮威力,要圍殲並沒有想像中來得那麼容易,所以華野僅打掉區兵團部,就用了6天,比整個開封戰役還多一天。

作為邱兵團主體,整五師的前身第五軍因崑崙關大捷而成名,該部最早由裝甲兵團擴編而成,是抗戰時期中國最早的一支機械化部隊,坦克裝甲車衝擊是它的保留項目。在睢杞戰役中,邱清泉為救援區兵團,也採用了步車協同戰術。

「轉折點」來得晚了一點,邱兵團的衝擊力強了一點,兩個「一點」匯合,直接加大了阻援難度,使阻擊戰由運動防禦變成堅守防禦。

粟裕還沒有來得及在西戰場增加阻援兵力,東戰場就忽然險象環生。

區兵團陷入重圍,讓遠在南京的蔣介石陷入極度的焦慮不安之中,言稱「五中慘裂,不知所止」,他以統帥身份兩次乘機飛往戰區上空督戰,催促睢杞以外的其他兵團盡力援救區兵團。

5個兵團還剩3個,其中胡璉兵團(以整十一師為主)、吳紹周兵團為中野所牽制,能趕來的,只剩下黃百韜兵團(以整二十五師為主)。

黃百韜系雜牌出身,一個雜牌出身的將領,能與胡璉、邱清泉等人同殿稱臣,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在國民黨軍政大員中,黃百韜的個人品質較為突出,他生活廉潔,能與士兵同甘共苦,在部隊中甚得人望。他的整二十五師其實也是雜牌部隊,所轄的幾個旅不是原東北軍,就是原川軍,所持武器也是從日軍手中繳獲的槍械,但這支部隊卻愣是被黃百韜練成了一支能與整八十三師等美械軍比肩的精銳。

黃百韜驍勇善戰,毅力強韌,即便在處境異常困苦時,亦不灰心,不屈服,常說的一句話是「能戰則戰,不能戰則死」。在他的訓練和指揮下,整二十五師的作戰風格與一般國民黨軍不同,倒與解放軍頗為神似,不僅非常機警,善於夜戰和近戰,而且幾乎每戰都能往死裡打。

黃兵團原在山東滕縣,奉命之後乘上火車,迅速趕往睢杞。一下火車,黃百韜不待部隊完全集結,即下令兵團所屬的快速縱隊率先西進。

快速縱隊到達的帝丘店一線,正好是華野的薄弱點,駐紮部隊是粟裕作為預備隊的中野第十一縱隊。

負責阻擊邱兵團的華野部隊事先埋了地雷,挖了反坦克壕,有的還在壕內設置了敵人不易察覺的鹿寨,那是知道邱兵團有坦克,中野十一縱原為冀魯豫軍區的地方武裝,戰鬥力一般,而且毫無思想和工事上的準備。當快速縱隊的裝甲部隊突然出現在眼前時,他們猝不及防,一線陣地很快就遭到突破。

區兵團所屬的新七十二師(華野攻佔泰安時所消滅的整七十二師重建部隊)已收縮至鐵佛寺一帶,聽得外面動靜後,立即東靠,兩部一東一西,僅一莊之隔,彼此之間的聯繫眼看就要被打通了。

世上的事,無巧不成書,正好華野一師、三師奉命來到鐵佛寺,準備進一步壓縮對新七十二師的包圍圈,一看情況緊急,在沒有請示上級命令和集結部隊的情況下,即分兩路向黃兵團實施反擊。

此時此刻,對作戰雙方來說,快都是唯一要素,也是唯一正確的要素。華野一師、三師通過第一時間進行反擊,搶佔有利陣地,堵塞了敵軍東西會合的必經之路。

解放戰爭中,在粟裕所指揮過的重大戰役裡面,有3個戰役令他最為緊張,第一個是華野、山野初次合併時的宿北戰役;第二個就輪到了眼下的豫東戰役。

也就一天時間,華野已由1個兵團對2個兵團,變成了要以1個兵團對3個兵團,一師、三師更要與黃兵團、新七十二師兩面作戰,竟日處於敵軍東西夾擊之中。

粟裕紅了眼,他偏要以一敵三。

沒有多餘兵力,粟裕就索性把華野的南下幹部隊增援給阻援集團,從而堵住西戰場缺口,並將邱兵團阻於距區兵團10公里的杞縣附近。

在遭華野猛烈反擊後,邱兵團傷亡驟然加大,進攻正面縮小,乘此機會,粟裕從阻援集團中抽調兵力,用4個縱隊組成新的突擊集團,對前來攪局,但長途跋涉,尚立足未穩的黃兵團發起進攻。

1948年7月3日晨,新突擊集團完成了對黃兵團的包圍。經過兩天激戰,黃百韜被迫把部隊收縮到以帝丘店為中心的狹小地帶。

7月5日晚,華野準備再次發動攻擊,肅清帝丘店外圍。在粟裕的計算中,這是帝丘店戰役的「轉折點」。假如這個「轉折點」能提早實現,他就能把新突擊集團一分為二,其中2個縱隊用於圍殲,2個縱隊用於打援,殲滅黃兵團即有把握。

但黃百韜反守為攻,提前發動了逆襲。

意識到自己的兵團處於覆亡邊緣,黃百韜不聽參謀長勸阻,在4輛坦克的掩護下,親率2個營發動衝鋒,並在作戰過程中負傷。這是國民黨戰史上兵團司令帶隊衝鋒的唯一戰例。

當天黃兵團奪回了四五個村莊,華野的進攻勢頭遭到遏制,粟裕預定的「轉折點」終究還是沒能出現。

粟裕還想再等一天,以便發動總攻,但這一天他已經等不到了。

一招鮮

1948年7月6日,邱兵團突破阻援集團防線。

邱兵團擅長坦克衝擊,邱清泉本人即長於此道,在崑崙關大捷中,正是他親自駕駛坦克,率部迂迴奇襲,以閃電速度截斷了崑崙關日軍的後路。

見正面始終無法突破,邱清泉故技重施,實行大膽迂迴,繞過防守正面,從阻援集團的右側插入,由此不僅打開防線缺口,而且直接威脅到華野側背。

與此同時,胡璉兵團也已迫近,大炮可打到華野背後。

當晚,粟裕被迫下令撤出戰場。

豫東戰役有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開封戰役、睢杞戰役,粟裕都打得極其漂亮,唯獨到了最後一個階段,帝丘店戰役的時候出現了問題。

按照粟裕後來的說明,發起帝丘店戰役的原因,是因為華野在戰鬥過程中已有大批傷員,轉移不易,他擔心黃邱兩兵團會乘勢從東西兩面夾攻過來,尤其是黃兵團,增援積極,且是生力軍,不會那麼容易讓華野抽身而走。

在粟裕的設想中,組織新突擊集團,對黃兵團發起進攻,可以起到既令黃兵團焦頭爛額,也使邱兵團不寒而慄的「一箭雙鵰」效果。

可是實戰過程明顯偏離了這一意圖,為撤退而戰變成了要全殲黃兵團。

時值炎熱夏季,睢杞地區久旱無雨,飲水困難,加上連日苦戰,官兵體力下滑很厲害,已成強弩之末,華野突然擴大的胃口,實際已經超出他們當時所能承受的能力範圍,這是豫東戰役顯得有些虎頭蛇尾的主要原因。

見華野撤兵,黃、邱、胡兵團緊咬不放,粟裕曾計劃以一個縱隊的兵力進行伏擊,殺一個回馬槍,但部隊確實疲憊已極,無法再戰,只得臨時放棄這一計劃,原定的向北轉移,也改為分兵向南北兩個方向轉移。

由於撤得過於倉促,華野受到不小損失,連野司指揮部的兩名參謀都戰死在撤退途中。相比於野戰部隊,戰勤部門得到撤退通知的時間最晚,行動最困難,受到的損失也最大,華野衛生部的部長急得團團轉,但也無法把傷員全部帶走。

黃、邱、胡兵團一直追到黃河邊,華野被俘人員達350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行動不便的輕、重傷員。在整個豫東戰役中,華野傷亡共計33000人,戰後華野的三大王牌縱隊——葉飛、陶勇、王必成縱隊都「殘廢」了,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投入主攻,而這3個縱隊都是在帝丘店戰役中負責圍攻和阻擊黃兵團的主力。葉飛坦言,當時打得「很艱苦,很吃力」。

對於軍事家而言,算無遺策,那只是一種「孔明式」的理想主義,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但作為一次戰役性的決戰,豫東戰役在整體上又是成功的。

它是解放戰爭以來華野所打過的最大規模殲滅戰,無論是參戰人員數量、持續時間長度,還是戰鬥的劇烈程度,都超過華野以往的任何一次戰役。

這次戰役顯示出,解放軍不僅能在內線大量殲敵,而且可以到外線爭奪交通線上的中等城市,並連續殲滅國民黨軍的機動兵團。某種程度上,豫東戰役完全可以被看成是後來淮海戰役的一次預演。

在豫東戰役中,華野殲敵總數已逾9萬。也就是說,粟裕僅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基本實現了「軍令狀」中的最高目標。

粟裕曾用「斗膽直陳」的執著,打動過毛澤東,而豫東戰役的戰績,更令毛澤東為之動容,他在西柏坡當著華野代表的面,興奮地說:「我們過山坳了!」

他隨後加以解釋:「解放戰爭好像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坳,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兩個月前的中央阜平會議,其實並未改變分兵南渡的決策,只不過是將即刻南渡調整成了推後南渡,即等粟裕在中原打完大仗,開闢渡江通道後再行南渡。

豫東戰役令毛澤東的戰略思想發生根本性變化。他認為,解放軍還是得在長江以北打,因為蔣介石的軍事力量80%都在江北,消滅了他的力量,也就算打倒他了。

南渡就此撂下,毛澤東讓人轉告粟裕,說他已經把黃百韜和邱清泉記在了粟裕名下。

1948年7月14日,中央軍委致電粟裕,交給華野一個新任務,要求山東兵團(即東兵團)攻克濟南。

守濟南的是王耀武,黃百韜兵團、邱清泉兵團、李彌兵團(以整八師為主)則隨時往來應援。

王耀武在濟南有11萬人馬,與華野山東兵團基本上旗鼓相當,但若加上可能增援濟南的黃、邱、李三兵團,山東兵團則遠遠不及。山東兵團若攻濟南,圍點與打援便難以兼顧,因此粟裕判斷,讓山東兵團單獨攻取濟南,把握性不大。

但是此後兩天,中央軍委又連發7次電報,都強調山東兵團必須用10天左右拿下濟南。

經過深思熟慮,粟裕致電中央,建議華野東西兩兵團同時休整一個月,而後協力攻打濟南。

粟裕似乎次次都是拗著來,不過中央對粟裕的指揮已經非常信任和放心,他的建議很快就得到批准。

乘著雨季到來,華野各部先後進入休整期,一直休整到了8月底。

休整期間,經粟裕建議,華野所屬的蘇北兵團(1948年初南下蘇北的華野部隊)也被調來參加濟南戰役。這樣,華野的三大兵團——西兵團、山東兵團、蘇北兵團均陸續在山東集結,華野參戰兵力達到了15個縱隊32萬人,而國民黨濟南守軍和可能增援之軍加一起,也不過才28萬,在華東戰場上,華野兵力第一次超過了國民黨軍。

解放軍的戰術不像國民黨軍有那麼多花樣,在進攻戰術上,其實就是一招鮮,也就是攻點打援。

如果要說變化,主要是攻點和打援的側重點不一樣。一種叫作「圍點打援」,打援是目的,圍點是誘敵來援的手段,一般來說,打援的兵力配備多,圍點的兵力配備少。

與之相反的叫作「攻點阻援」,攻點是目的,阻援只是輔助手段,因此兵力配備上,大部分兵力用於攻點,小部分兵力用於阻援。

粟裕發起濟南戰役,對這一戰術又進行了創新,他是要魚與熊掌兼得,既攻下濟南,又殲滅一部分援軍,二者同時進行,即「攻濟打援」。

能做到這一點,當然是因為華野早已今非昔比,集結兵力數量之多,為王耀武所不及。

但對於這一創新戰法,一些華野的高級指揮員,主要是山東兵團方面不予認同。他們認為既然是要集中優勢兵力殲敵,就得分出用兵重點,怎麼能搞得兩邊的兵都一樣多呢。

在討論作戰方案時,不斷有人提出,「攻濟打援,到底哪個是重點」、「在兵力分配上,如何確保重點」。

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華野參戰部隊分成攻城、打援兩個兵團,攻城兵團由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兼政委譚震林直接指揮,打援兵團由粟裕直接指揮。

許世友直接致電中央軍委,說他對攻下濟南是有把握的,但是部署得有重點,言下之意,就是要把兵力集中到攻城上來。

這是華野各部重新會合後的第一次大兵團作戰,也是粟裕首次以代司令員的身份全面指揮華野。當時的實際情況是,華野內部關係尚未理順,對戰法的各種議論,以及許世友的極力反對,都從不同側面考驗和挑戰著粟裕在軍中的指揮權威。

為打好濟南戰役,中央選擇了力挺粟裕,中央軍委在致許世友、譚震林等人的指令中,重申「全軍指揮,由粟裕擔負」。

毛澤東還親自出面,對許世友解釋道,濟南戰役的主要目的,的確是攻下濟南,可是敵軍援兵太多,如果以少數兵力打援,攻城時間就無法保證,則「攻濟必不成功」。

許世友最信服的是毛澤東,毛澤東一發話,他也就沒意見了,華野內部對戰法的不同意見這才平息下來。

「攻濟打援」的兵力分配由此形成定局,其中打援兵團18萬,攻城兵團14萬,打援多於攻城。

在判斷華野大兵雲集山東戰場,且目標直指濟南後,王耀武如坐針氈,他必須想辦法挽救自己的命運。

難言之隱

早在國共主力湧入中原時,身為山東省主席的王耀武日子就不好過了。

粟裕雖率西兵團離開了魯中,但邱清泉兵團、胡璉兵團這些精銳部隊也跟了過去,山東的國民黨軍由此變得十分薄弱。偏偏此時蔣介石又在南京當上了「總統」,這下子好,老頭子成天跟一幫不懂軍事,只知投機的政客和議員打交道,變得瞻前顧後,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指揮了。

一座偌大的山東,這裡要守,那裡要防,結果處處守,處處守不住,許世友領著一個山東兵團,就能攪得王耀武不得安寧。

1948年3月,山東兵團攻克膠濟路上的眾多城鎮,整三十二師等部3萬餘人被殲。4月,整四十五師等部4萬餘人被殲。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在膠濟路上由王耀武指揮的部隊就被消滅了8萬多,其中大部分是國民黨二、三線部隊或地方保安團隊、交警總隊,濟南形勢變得十分孤立。

王耀武深感這樣下去不行,他專乘飛機趕赴南京,向蔣介石提出自己的建議。

王耀武認為,只靠現有部隊無論如何守不住濟南,不如乾脆放棄,將濟南軍隊撤到兗州及其以南地區,與徐州部隊連成一片。

蔣介石根本不可能放棄濟南。除了戰略考慮外,他還有一大堆難言之隱。

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就跟開封是河南省的省會一樣,那些議員政客要知道「總統」主動拋掉濟南,那還不得吵翻了天,而且濟南不守,青島必然陷入孤立,那裡駐紮著美國海軍,蔣介石還指望美國能給予援助哩。

蔣介石要王耀武「發奮努力,堅定意志」,力爭守住濟南,並且保證:「濟南如果被圍攻,我當親自督促主力部隊迅速增援。只要你守得住,援軍必能及時到達,我有力量來解你們的圍。」

在談話進行到末尾時,王耀武從蔣介石那裡聽到了一聲長長的歎息。

王耀武有守城的「堅定意志」嗎?如果時光能倒退十幾年,他也許是有的,那時候紅軍將一座宜黃城團團包圍,王耀武一守就是20多天。

可是現在他沒有了。

王耀武時年才44歲,但在他身上,已經出現了陳誠所稱的「45歲現象」。等到濟南戰役爆發,濟南被圍,王耀武竟然還在用無線電話跟南京的家人聯繫,告訴他老婆,家裡還有什麼事,應該怎樣怎樣處理,細細叮囑,長達半小時之久。

這段對話正好被前來增援的黃百韜所截聽,他發出了跟蔣介石一樣長長的歎息:「大敵當前,身為統帥,指揮之不暇,何能顧及家事?私而忘公,已無必死之心。」

守城者必須有必死的準備和勇氣,現在這種勇氣,只能在黃百韜、邱清泉等少數將領身上看到一些蹤影了。

解放戰爭進行到1948年,國民黨軍士氣低落,將領們也普遍喪失作戰的信心和勇氣,對這一點,蔣介石完全能感覺得到,他為此精神沮喪,焦慮不安。

在一次公開講話中,蔣介石甚至發狠說:「我訓練出來的人都是官僚,毛澤東訓練出來的人都是革命的,我今天的訓練失敗了!」

在南京時,時任國防部長的何應欽曾以諷刺的口吻對王耀武說:「抗戰勝利後,我們與共產黨作戰,我們的將領送給共產黨的禮很多,你也送了不少……這樣下去,真是不堪設想,希望你守住濟南,不要再向共產黨送禮了。」

王耀武暫時還能守住濟南,可他卻沒有辦法不給共產黨繼續送禮。

1948年7月,在肅清膠濟路上的國民黨軍後,山東兵團又對濟南至徐州之間的國民黨軍展開圍殲。第十綏靖區司令部及其直屬部隊整十二師、保安團隊被殲3萬人,綏靖區司令官李玉堂隻身逃往徐州。

至此,濟南與徐州,濟南與青島,各個地段上的國民黨軍已經全部被解放軍一口一口地吃掉了,濟南周圍600里區域盡為解放軍所控制,濟南完全陷於孤立。

1948年8月,王耀武得悉,華野的西兵團、蘇北兵團正向山東大舉北調,而原在山東地區的山東兵團也在加緊練習攻堅戰,馬上判斷出解放軍的下一個目標必是濟南。

為了增強濟南的守備力量,王耀武急忙向南京求援,南京方面則指派「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簡稱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與王耀武進行配合,以解徐州之圍。

杜聿明奉令立即飛往濟南,但在如何加強濟南守備的問題上,他與王耀武的意見完全相左,簡單來說,就是王耀武要添兵,杜聿明卻覺得沒那必要。

救命稻草

濟南守軍名義上有11萬,可這11萬兵中,夾雜著相當數量的保安團隊,他們裝備差,待遇低,精神渙散,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即便在正規軍中,也只有少數尚可,其他大部分是已被解放軍殲滅過,後來才重新建立起來的部隊,戰鬥力很弱。

王耀武認為解放軍的力量增長很快,如想守住濟南,就必須增加部隊,因此他想把駐於蘇北、老部屬較多的整八十三師或新七十四師(老七十四師覆滅後的重建部隊)調來增防。

杜聿明當時負責指揮黃、邱、李三兵團,財大氣粗,與王耀武的窘迫形成強烈反差,他對此大不以為然。

杜聿明說,只要加強工事,即便不增加兵力,濟南也可以固守。反之,如果本來就守不住,再增加兵力也是枉然。

杜聿明不同意向濟南增兵,他拍著胸脯告訴王耀武:「如果打起來,只要你們能守15天,我指揮的部隊一定可以到達濟南,解你們的圍。」

王耀武對解放軍圍點打援的戰術很瞭解,知道援軍在途中必遭解放軍截擊,杜聿明的包票在他看來完全不保險:「我看15天絕對到不了濟南,還是必須增加防守部隊。」

王耀武還說:「如再調一個師來,別說15天,我們守20天也無問題。否則濟南守不住,到那時增援部隊再多,也無濟於事了。」

王耀武的參謀長緊跟一句:「光靠工事而部隊不堅強,是不行的。如不增加部隊,濟南只打三五天就完了。」

眾人不歡而散。參謀長的話,不經意間讓杜聿明看出,王耀武及部屬並沒有死守濟南到底的決心,不過在拚命撈救命稻草而已。

杜聿明高不高興,早已不在王耀武的考慮範圍之內,既然杜聿明不肯幫忙,他就直接向蔣介石伸手,因為已吃準蔣介石不肯放棄濟南,所以態度上十分堅決。

不出王耀武所料,蔣介石儘管在口頭上一再強調「打仗主要是打士氣」,但為增強王耀武固守濟南的信心,他仍決定盡量滿足王耀武的需要。

1948年8月27日,蔣介石分電「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及王耀武,讓劉峙負責將整八十三師集結於徐州機場附近,從9月1日開始空運濟南,並限10日內全部到達。

王耀武接到電報很是高興。

雖無守城的「必死之心」,但王耀武多年征戰的經驗和功底還在,在求援的同時,他並沒有忽視工事的作用。

在他的命令下,濟南守軍到處征工征料,大量砍伐樹木,加強工事,積極備戰。

濟南城分內城外城,外城挖有8米寬4米深的外壕,架有鐵絲網、鹿寨,內城有護城河,城內城外,堡壘據點星羅棋布,既堅固又有縱深,至9月上旬,這些據點又都加築了鋼筋水泥工事。

現在又有了整八十三師,王耀武覺得他跟杜聿明保證的20天應該是不成問題了,視察工事時,他對整七十三師師長曹振鐸說:「這樣堅固的工事,共軍就是想攻下其中一個據點,都是件極不容易的事。我們如再守不住,那真太無用了。」

這句話,王耀武更多的是要說給曹振鐸等人聽。曹振鐸一聽,也趕緊振作起精神,回答:「我在抗戰時也沒有築過這麼好的堅固工事,我們的工事築好了,就怕共軍不敢來,如果他們敢來進攻,一定會將他們予以擊敗。」

整七十三師實際上是一個重建後的編制,老部隊早在萊蕪戰役中被粟裕給殲滅了,內心裡,王耀武指望最大的,還是整八十三師來援,可最後他卻發現,承諾竟然中途被打了折扣。

死穴

王耀武要添兵保他的濟南,徐州的劉峙同樣也有這種危機感,畢竟在濟南戰役尚未發起之前,誰也不能保證解放軍是不是在聲東擊西,明裡做著進攻濟南的姿態,暗裡突然殺向蘇北一線。

機動兵力一共就這麼多,整八十三師儼然已成活寶貝,把它全部調去濟南,徐州這裡可怎麼辦?

在整八十三師的一個旅空運至濟南後,劉峙向蔣介石提出,要求先向濟南運送彈藥、通訊器材、鐵絲網,剩下的部隊緩一緩。

於是濟南守軍一共只得到了一個旅增防,而周圍的情形卻是一天比一天緊張,王耀武發現山東兵團正向濟南外圍移動,同時開始絡繹不絕地向濟南外圍運送糧彈及攻城器材。

1948年9月14日,王耀武鑒於時機緊迫,再次乘機飛往南京,請求蔣介石增撥新七十四師。

蔣介石答應了,可是他這邊剛點頭,那邊濟南戰役隨即打響,解放軍用炮火封鎖濟南機場,王耀武僅多得了一個團的援兵。

在濟南戰役發起前的第十天,粟裕已進入指揮位置。

《戰神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