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們一直密切關注著 1984 年。這一年如期而至,而喬治·奧威爾關於 1984 年[1]的預言沒有成為現實,憂慮過後的美國人禁不住輕輕唱起了頌揚自己的讚歌。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續,不管奧威爾筆下的噩夢是否降臨在別的地方,至少我們是倖免於難了。

但是我們忘了,除了奧威爾可怕的預言外,還有另一個同樣讓人毛骨悚然的版本,雖然這個版本年代稍稍久遠一點,而且也不那麼廣為人知。這就是奧爾德斯·赫胥黎[2]的《美麗新世界》。即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們也不會料到,赫胥黎和奧威爾的預言截然不同。奧威爾警告人們將會受到外來壓迫的奴役,而赫胥黎則認為,人們失去自由、成功和歷史並不是「老大哥」[3]之過。在他看來,人們會漸漸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

奧威爾害怕的是那些強行禁書的人,赫胥黎擔心的是失去任何禁書的理由,因為再也沒有人願意讀書;奧威爾害怕的是那些剝奪我們信息的人,赫胥黎擔心的是人們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奧威爾害怕的是真理被隱瞞,赫胥黎擔心的是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奧威爾害怕的是我們的文化成為受制文化,赫胥黎擔心的是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正如赫胥黎在《重訪美麗新世界》裡提到的,那些隨時準備反抗獨裁的自由意志論者和唯理論者「完全忽視了人們對於娛樂的無盡慾望」。在《一九八四》中,人們受制於痛苦,而在《美麗新世界》中,人們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簡而言之,奧威爾擔心我們憎恨的東西會毀掉我們,而赫胥黎擔心的是,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這本書想告訴大家的是,可能成為現實的,是赫胥黎的預言,而不是奧威爾的預言。

[1] 《一九八四》,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1949 年所著的長篇小說,描繪了未來獨裁統治下的恐怖情景。

[2] 奧爾德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1963),英國小說家、散文家、博物學家。1932 年發表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以諷刺筆法描寫他心目中的未來世界。

[3] 「老大哥」系《一九八四》中的獨裁者。

《娛樂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