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例:一個普通中國家庭怎樣過大年

臘月二十五。瀋陽日報記者走進明珠小區佟秉禎老人的家。這是現代中國很典型的家庭:第一代兩位耄耋老人,第二代四兄弟姐妹各已成小家並已有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各小家分住,過年時都回到第一代住的「祖屋」團聚拜年。

在老人夫婦的巧手佈置下,這不足百平米的小屋裡呀,只見:福字貼滿屋,原創對聯剛出爐,七色綵球空中掛,手繡荷包做禮物……連空氣都多了「年味兒」。80歲的老奶奶興奮地介紹說:「您瞧,這對聯是老伴寫的,荷包是我繡的,謎語是老倆一起編的。孩子們來了,進門拜年可以『抓寶』,重孫女每次回來過年都不想走呢!」

這有滋有味的「過大年」創意來自爺爺、奶奶。「我們家的年提前一個月就成立『過年活動組委會』,主要成員就是我們倆!」老奶奶一邊說著,一邊將黃色彩紙上書寫的「2014春節閤家歡程序」拿給記者看。

好傢伙!僅主題活動就有十項——各小家一年回眸,選一位代表發言;以小家為單位,向二老拜年行大禮;家長回贈彩袋和贈言;遊戲「進北京城」,每人五次,進者得獎;遊戲「青蛙跳水」,每人五次,進者得獎;猜謎語,對者得獎;遊戲套圈,每人五個,中者得獎;吃餃子有綵頭,設五個,誰吃到算誰的;促學獎,設兩個,有獎金;抓寶,分三個等級,看運氣。

記者發現,老佟家過年不僅有新意,更保留了中國最傳統的民俗。拜年行大禮、一家老少四代同堂齊守歲、壓歲錢變成「壓歲禮」,每一項活動都體現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佟爺爺說:「一家人過年,親情最重要,晚輩給長輩拜年,是孝敬和尊重。長輩給晚輩壓歲禮,是關心和祝願。大家做遊戲,猜謎語,更是為親情找到了黏合劑,讓他們兄弟姐妹越來越親密。」

為過年忙活,兩位老人樂在其中,不時冒出新的創意和金點子,腦筋比年輕人還靈活,比如,重頭戲「抓寶」今年就升級了。「以前抓寶,孩子們貪多,都愛挑厚的紅包拿,今年我們的規則要改一改。」說著,佟奶奶將「抓寶」新道具拿了出來,只見一米多寬的紅布上,用螢光布條繡著抓寶二字,而「閤家歡樂」幾個字還特意打了「疙瘩」,繡工非常有技術含量。「18個紅包被編排上號碼,與其對應的是18個寫有『寶』字的小福袋。抓寶時,一家老小隨意抽取福袋,根據裡面包著的號碼找尋對應的紅包,這樣就公平了。」

「別人家過年餃子裡包硬幣,我們家直接把100元包到餃子裡。這百元鈔票都是嘎嘎新的,疊成小手指粗細的紙卷,用保鮮膜包好,再用消過毒的縫衣線紮結實,放進餃子餡兒,孩子們對我包的餃子可期待了!」佟奶奶笑著說。

吃過了餃子,到了一家人的遊戲時間。「老少四代十幾口人一起過年,我們不玩打撲克、搓麻將,我們玩的可都是益智遊戲。」在韓國留學歸來的孫女佟天怡告訴記者,「我奶奶的花樣可多了,您瞧瞧『進北京城』這個遊戲,每人有五次機會,誰將乒乓球用嘴吹進紙盒裡,就算誰贏了。還有『青蛙跳水』,我爸五十多歲的人了,還扮成『青蛙』滿客廳跳,那滑稽的樣子全家人都快笑岔氣了。猜謎是咱家保留節目,年年猜,但是每年的謎語都變化,大傢伙兒都摸不到規律,今年奶奶為了考住我們,不少題目都是她自己編的,估計會很難。」

「奶奶,今年猜謎有獎品沒?」「當然有,你看我手裡拿的是啥?」佟奶奶說著變出了一沓10元鈔票,「這是我找熟人專門去銀行換的,圖個新。答對一題獎勵10元,聽起來不多,卻很調動大家參與的積極性,你說這是不是比打撲克有意思多了?」

新年鐘聲敲響,長輩給晚輩贈送充滿濃濃愛意的「壓歲禮」,是老佟家過年的「壓軸大戲」。「每年,媽媽都會一針一線縫製各式各樣的『壓歲禮包』,兔年是毛茸茸的小兔子造型手袋,虎年是水桶型的禮袋,即將到來的馬年是繡著『2014』字樣的福袋,這細細密密的針腳讓時間定格,記錄下一家人團團圓圓過大年的美好瞬間。」大女兒動情地說。

平日裡喜愛寫詩練字的老爺爺也用自己的方式給晚輩準備禮物,今年的對聯,他這樣寫道:「積德積善天人助,勤勞節儉揚家風」,橫批「詩禮傳家」。「壓歲禮包」中,最獨特的是老人給每個子女的一封信——新年贈言,書寫著長輩對晚輩一年來的工作生活總結以及新一年的囑托和期望。比如,他們虎年給大女兒的贈言有過這樣一段話「……二老堂前常慰藉,兄弟妹妹互相幫;侄男外女關照好,不枉老大好榜樣。」

小兒媳孟秋寧說:「在我們子女心中,壓歲禮是無價之寶。老人用無聲的語言和兒女們交流,傳遞著情感和關愛,也傳遞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拜年儀式可是最重要的,午夜12點剛過,我們會一小家一小家給老人磕頭行大禮,祝願父母健康長壽。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提高了,過年的儀式和形式都有了變化,給老人拜年,最早只是口頭說一聲,後來是鞠躬,現在是跪拜磕頭行大禮。這一變化不僅僅是儀式上的變化,更是全家人的心理變化:長幼有序,晚輩對長輩的孝敬與摯愛。只有做好各自的人倫角色,才有全家人齊享天倫的愉悅。」

什麼是天倫之樂?什麼是「福」?孟秋寧介紹的就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四代人天倫之福的情景。佟家人心中過年的意義——

老爺爺說:「過年」是傳承了千百年的習俗,儘管這些年年味在變,但年的核心、年的根本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千絲萬縷的親情。

老奶奶說:我已經當上太奶奶了,可對年的期盼一點不比小孩子少。一家人團團圓圓,孩子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我看著真高興啊!過個年,我會回味很久很久。

孫女佟天怡說:能在爺爺奶奶家過傳統的中華年,是我感覺最幸福的事。長輩的言傳身教,讓身在韓國求學的我多了一份自信,我為我是中國人驕傲。

孟秋寧說:傳統節日是活態的中華文化,過好節日就是傳承中華文化。我們都應該重視過年這個最重要的節日,過年可以凝聚親情,過年可以增進友情,過年可以和諧家庭乃至社會,過年是教育孩子孝親的好時機。

(孟秋寧供稿)

新年贈言和壓歲禮包

《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