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辭舊迎新中華年

名正理順的中華年(簡稱華年,通稱春節)

年是什麼?地球上時序更新的週期三百六十多天,其大數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觀察推算出來,其記載可以追溯到中國最早的官方文獻《尚書·堯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也就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週期。把這種週期的生命感受形諸文化表達,在我們的祖先大約總有三四千年的歷史了,其名稱最初卻在演進之中。《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可見:在堯舜時叫「載」,夏朝叫「歲」,周朝就正式將這自然週期稱為「年」了。「年」,甲骨文是「人」頭上一支「禾」。《說文》「禾」部記「年」為穀物成熟的意思。可知「年」的本義是禾谷收成,當時一年一熟,重視農業的周人就以禾谷成熟收成一次為一年。而「載」作為「年」的同義詞一直活在漢語中,如「千載難逢」,「十載不相見,兩鬢各如霜」。「歲」作為「年」的同義詞也一直活在漢語中,如「守歲」,「賀歲」,「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如果把四季循環週而復始的「年」畫作圓周,那麼年初該定在哪一點上呢?這就要憑人類對大自然的認知來制訂天文曆法了。如前所述,中國人用兼顧太陽與月亮的回歸運動的同步計算方式安排年月日,又以加插閏月的方式不斷修正偏差,從而獲得這套陰陽合歷——農曆。農曆確定的年歲起算日,是中華民族對時間的獨有的文化處理方式。它起於夏朝故稱夏歷,商、周、秦易朝時,要「改正朔」,正月各提前一個月。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頒布了《太初歷》,定夏歷的正月(建寅之月)為歲首正月,以朔日為月首,正月月首第一天就是新年的第一天,簡言之,便是每年初春的第一個朔日節點,這就是所謂的「正朔」。稱呼很多,較普遍的為元旦、元日等。中國歷代的曆法基本相沿,從此,新舊「年」交替的日子便固定下來,成為一年中最大的節日,一直沿用到現在,已經兩千多年了。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引進西洋曆法,以陽曆為標準紀年,將1912年1月1日定為民國元年元旦。那時官方用陽曆,民間社會仍習慣用農曆。與雙歷制相適應的是兩套節日系統,傳統節日都是按農曆系統。農曆那時被稱為陰曆、舊歷,實際上如前所述是陰陽合歷。

袁世凱篡權後,1914年由他批准的文件規定:「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由此,延續幾千年的農曆新年被降格為「春節」,「新年」、「元旦」的名稱被安在陽曆1月1日頭上。為了推行陽曆年,規定陽曆年放假,嚴令農曆年不放假,如果農曆年不上班,就是違法。魯迅先生農曆年前一天(除夕)回了趟家,老母親留他吃了餃子再走,他告訴母親,農曆年不放假,含淚邁出家門。但是在傳統社會「百姓皆不以為然」,仍然按農曆過自己的「年」。

1928年內政部呈文稱:「一般社會,幾不知國歷為何事」,決定「廢除舊歷,普用國歷」,「將一切舊歷年節」活動,「按照國歷日期舉行」,「例如舊歷年元旦日應有之各樣點綴品及正月間一切熱鬧娛樂舉動,可移至國歷新年一月內舉行。」而且派警察,強迫已歇業過年的商店開門營業,把一些年貨強行搗毀,「一時間人心惶惶,將一個歡天喜地的新年弄出啼笑皆非之狀」。即便如此,老百姓還是頑強地延續自己的民俗年。到1934年初,國民政府不得不停止強制廢除農曆年的做法,不得不承認「對於舊歷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干涉」。

1950年制定的年節放假辦法,春節作為唯一的傳統節日列入法定假日。到「文化大革命」初的1967年,春節不放假。筆者當時作為高校青年教師,和大學生同在農村,奉命師生與公社社員大年初一都要下大田勞動,以破除「過年」這種舊風俗、舊習慣。但民間社會依然延續著民族文化的血脈不肯捨棄「年」,在老百姓心中口中,拜年、過年、大年初一……總是指農曆年。拜年拜年,拜的就是「年」,如果把「年」偷換了,那就釜底抽薪,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十六大報告決定,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人文工作者,2003年春,筆者當面向中央有關領導人建言,培育民族精神就要重視民族傳統節日。2004年起,筆者以全國政協提案建議:春節之外,如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重要傳統節日也應列入法定節假日。經過持續幾年各方面的努力,終於從2008年起,春節之外的清明、端午、中秋、除夕也都放假。這是一個里程碑,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進入了振興的新時期。

時至今日,廢除農曆的聲音已難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每天新聞聯播一開始就同時報了雙歷:陽曆和農曆。既然承認雙歷制,也就順理成章地要承認雙「年」制,要恢復農曆年「年」的地位,正式確認雙「年」制。一些外國元首祝賀中國年,我們有的譯為春節有的譯為年。中國的事我們應有話語權,話語必須正確,首先我們自己要正名。傳統的年可正名為「中華年」、「農曆年」,簡稱「華年」,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民俗年,共同的精神家園。春節就是中華新年這一點,一些歐美大國元首都是認同的,他們在向本國華裔族群祝賀時,從不說春節——Spring festival,而是說中華新年——Chinese new year。

如今中華年正逐漸成為世界性節日,已有十幾個國家把它定為法定節日,還有一些國家的地區把它定為地方性法定節日,如美國的紐約州。

陽曆年則是國際年、行政年。兩個年各有正名、各有內涵、各有側重。「春節」已用多年,可以並用不悖。

辭舊迎新:願景美

節日跟一般假日(如雙休日)是不同的,節日有各自特定的文化內涵。2010年,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中央文明辦等七部委發佈了《關於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方案》,主題,就是特定的文化內涵。明確春節的主題是辭舊迎新。正是因為過「年」所以才有辭舊迎新。

年節體系是民族生活的時間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週而復始,這是生活的一個自然段落。年是大的自然段落,一年中分若干小段落叫節,年是統率節的。如果沒有年,各個節就群龍無首了。歲末年初是辭舊迎新、「天增歲月人增壽」之時,所以辭舊迎新始終是過年的主題、是年俗的核心。

過年是慶享過去一年的成果、規劃新年生活、燃起新的期望之時。此時設置了一些儀式、載體和活動。年復一年的儀式、載體、活動,積累成「過年」習俗,不斷積累文化內涵,形成年俗文化,反映出人們的生活願景。其中充盈著對生活的願望、理想和心理祈求,積澱著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情感。這就蘊含著中華文化的價值取向、價值觀。如果失去「年」的概念,一切年俗就失去了中心和靈魂。

連綿幾千年的中華年俗文化所積澱的民族心理祈願、價值取向、價值觀是很豐富的。擇要而言,物質文化方面基本的願景是豐衣足食。這在習俗上表現為穿新衣、備年貨,吃年夜飯要年年有魚(「余」的諧音),雞是「吉利」,豆腐是「福」、「富」,蔥是「聰」,芹菜是「勤」,蘋果是「平安」,正月初一要吃年糕(「高」的諧音)。祈望年年富裕有餘,一年更比一年高。「民豐」的基礎是國泰——國家富強。這不就是我們今天提倡的價值觀之一了嗎?

春聯的橫批常用「國泰民安」,有一副這種橫批的春聯寫得好:「天增歲月人增壽,地滿祥和福滿門。」這就進一步表現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願景:在天人和諧中祈福迎祥,就是祈求幸福,期望和諧、友善。這又是我們今天提倡的價值觀之一了。貼門神、放炮仗是祈望驅妖免禍保安康,贈壓歲(「祟」的諧音)錢是為辟祟驅邪保護兒童成長,貼「福」字和吉祥圖案是祈福迎祥,貼春聯、剪窗花、掛紅燈籠都是營造喜慶祥和的環境。逛廟會、賞花燈、看演出,「和諧乾坤福滿天」,充盈著普天同樂、天人和諧的氣氛。閤家團圓吃年夜飯、守歲,盡享天倫之樂。拜年氛圍中的人際和諧關係:尊老愛幼,彬彬有禮,互致祝賀,團結和睦,洋溢著親情、友情、溫馨,一掃粗野、嫌惡、仇怨。

中華年俗承載著中華文化的血脈和精華,已經成為民族生活、民族靈魂、民族根基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培育民族精神和價值觀、弘揚中華文化所不可或缺的。

這種培育,不是通過說教灌輸,而是讓人在親身經歷中感受、養成。從孩提知事開始,就年復一年週而復始地不斷受濡染熏陶,而且是寓教於樂,在歡歡喜喜高高興興中接受浸潤,在瀰漫於全社會的過年氛圍中,在生活氣息濃郁的群體性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它未必強烈震撼人,卻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對人的精神和心理產生潛移默化卻是刻骨銘心、難以磨滅的影響。成人尤其是老人,許多往事已經如煙,而兒時過年的溫馨仍珍藏心底,歷久不磨。這成為華人的精神之根、民族的集體記憶。我們要維護這種鑄造中華魂的文化記憶。所以,過年決不光是過吃喝,而應重在過文化,過精神,過情感;要注入情感,要營造表達情感的環境、氣氛和載體。

回家過年:天倫福

1.人倫情義是年俗文化的精髓。

中華傳統節日注重人倫感情。過年回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從功利境界回到天倫境界。2013年的春運有31億人次,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意味著把整個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日本的人口加在一起,一個月裡面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堪稱地球的大遷徙!什麼偉力能掀動如此大的遷徙?——人倫情義。

「每逢佳節倍思親」,貫串過年始終的是濃濃的人倫情義。祭拜祖先、夫妻恩愛、親慈子孝、感恩長輩、關愛晚輩,安享天倫之樂。敦睦情懷、慈愛心腸擴及敦親睦鄰、友朋溫馨、人際和諧。這在中國人的幸福觀中佔有重要位置,這就是「福」。西方的「聖誕老人」身份是「天使」,中國賜給壓歲錢的是長輩,不需要化妝成天使。我們的天堂不在彼岸,而在自己營造的天倫之樂、和諧境界。

感情是一切年俗的生命,不投入感情,除夕團圓飯只是吃吃喝喝,壓歲錢只知道錢數,拜年只是乏味的客套,發賀卡只是文字遊戲,一切年俗只是古舊枯燥的形式。而一旦注入了真情實意,一切年俗就有了生命的真諦。

回家過年就是人倫感情。近來過年,人們更加注重重溫家庭與人倫親情,以及友情、鄉情、愛情……更加看重團圓、團聚、團結。2012年的春晚就突出了「回家過大年」的主題,現場的年青觀眾給父母鞠躬拜年,令老人們感受到一種溫馨;淳樸的農民朱之文唱的《我要回家》,引起廣泛共鳴,成為蕩漾中華大地的主旋律。北京理工大學學生趙某經過39個小時的火車,換乘3次汽車,用了三天半才回到家,當風雪歸來的她與奶奶緊緊相擁的那一刻,中華民族的人倫情感奏響了最強音。

除夕的年夜飯是團圓飯,是過年的儀式,是生命的盛典,不僅是在世人的團圓,而且是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不遠千里沖風冒雪趕回來,不是單純吃餃子,而是作為家庭的一個成員趕回來參加闔家團圓的盛典,實現闔家團圓的願景,這是一種心願,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心願、責任與義務,常常還攜帶著一件件不遠千里帶回家的禮物,不論貴賤,都承載著人倫的溫情。請看:

貴州的一位農民工,為節省200元路費,自己騎摩托車,風餐露宿,懷揣一支琴帶回家給兒子,這支琴就花了他700多元,只要兒子高興,他這個父親就得到最大的安慰;一個做兒子的大學生,為當清潔工的母親挑選了一對護耳帶回家,只要媽媽耳朵不受凍,做兒子的心裡就好受一些。這位父親、這位兒子代表的是所有風雪歸來人,他們帶回的何止是一份禮物,他們帶回的是親情、是溫暖。這就是中國人的感情,這就是中國人的家,這就是中國人的過年。

2.許多人覺得現在的年味淡了,這有前述歷史的原因,也有下述現代的原因。市場經濟是社會進化的大趨勢,這期間,如何避免過分功利化,是個大課題。過分地以功利為指歸、以功利為算籌,就會阻礙人的全面發展、扭曲人的正常感情,就會削弱人倫情義。你瞧,壓歲錢本意是表現長輩對晚輩的關愛,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精神元素重於物質元素,文化價值重於經濟價值,可是現在有些人卻只看錢數不看人情。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家庭聚會之後就一直跟媽媽抱怨:「舅舅太摳門兒了,壓歲錢才給了一百塊,我給他磕了三個頭呢,太虧了!」——悲夫!小小年紀就只認錢不認人,把人倫情義和禮儀當作商品,論價出賣。拜金主義腐蝕人心,殃及童稚!

壓歲錢的紅包越給越大,漸成攀比風氣,已造成「給」與「收」者的雙重負擔。給者動輒付出數月工資,不勝其負,甚至因之不敢返鄉;收者,孩子得錢如何花,需操心,家長也有「遲早要還」的負擔。更重要的是,這一給一收之間,會給孩子什麼影響?——重利輕義,甚至可能造成孩子的不勞而獲心理。

舊疾未去新恙又來。2015年過年互聯網搶紅包風靡神州,搶紅包的廣告和活動鋪天蓋地,功利心所向披靡,淹沒了過年的人倫親情。明眼人一再指明,搶紅包背後是企業推廣品牌、爭奪市場的商業大戰。把它當作運用新科技的「新年俗」,是走進了誤區。

華年的發展需要新科技,也需要商家助推,重要的是把握住弘揚中華文化這個大方向,要有助於增強人倫情義。有的劇院推出「笑孝陪伴票」,有孝心的子女請父母看戲可免費陪看;有的公園和遊覽處也有類似做法,子女給父母過生日可免費陪游。這就像鼓勵子女住得靠近父母一樣,有助於增強中華人倫精神。

壓歲錢的變異反映著功利心與人倫情之間的消長。在此情況下更有必要經營好中華年,過好年可以成為療治現代社會病的一劑良方。孟子後裔孟秋寧講述她婆家老兩口以「壓歲禮」代替單純的壓歲錢:

過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老兩口的新年贈言,他們把對四個子女家、對每個子孫一年來的工作、生活以及對父母的孝行,和來年的展望等,用彩色紙寫成信,裝進婆婆精心製作的各種樣式的「壓歲禮」裡。在新年鐘聲響過,我們向老人拜年時,老人向每個小家贈送包含這封新年贈言的「壓歲禮」。老人的禮物無比珍貴!我每次讀公婆寫的信都很感動,甚至熱淚盈眶。我們對老人的關心很少而老人卻那樣滿足,真是挺慚愧的。婆婆精心製作的「壓歲禮包」是多功能的,有的可用作手機袋,有的打開是個帽子,有的是女士小手包,總之每年要換個使用功能。婆婆頸椎不好,我們平時都不讓她做針線活,但是每年過年的「壓歲禮」我們還是非常期待的。

這種「壓歲禮」就比單純送錢好得多,恢復了壓歲錢的文化精神,送「壓歲禮」就要送給孩子最需要、最希冀的禮品,這就要求大人須關心孩子的需要和希冀,禮輕愛心重,表現長輩對晚輩的關心愛護鼓勵希望。孩子可由此感受親情愛心。

3.趁過年之機開展家庭文化建設。企業都有企業文化,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更要有家庭文化。「忙年」,不僅要忙家庭的物質建設,還要忙家庭的文化建設。不僅要忙過年的文化環境,還要忙長遠的家庭文化傳承。傳媒報道某家庭有「行善百寶箱」世代相傳。有條件的家庭,在過年時可以像孟秋寧的公婆那樣搞年度總結贈言,可以搞「家庭年記」,把家庭成員做的好事,記在一個本上,成為家庭文化的載體,這種家庭文化,一年年積累,一代代相傳,若干代積累下來就成為家史,將來可建成家庭文化室,這比單純的祖宗牌位豐富得多。

春晚還可選播家庭過除夕的實例加以推廣。

中華年,最容易喚起對親人、對家庭、對友人、對故鄉、對祖國的情感,充盈著親情情結、敬祖意識、尋根心理、報本觀念。喚起對民族文化的記憶、對民族精神的認同,喚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親和力。它是社會和諧的促進器,是民族情感的黏合劑。過好年,顯然有利於培育民族情感、增強民族團結、維繫國家統一,有利於加深全世界中華兒女的親情,有利於祖國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4.各行各業的人參與營造過年的美好境界。例如: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接力還薪。

今年50歲的孫水林,在黃陂區泡桐街算得上知名人物。20多年前,孫水林就到外地闖蕩,由一個小木匠幹起,最終成了北京一家建築公司的項目經理。他除了自己發家致富外,還帶著當地的不少村民前往北京、天津等地打工賺錢。據瞭解高峰時達到200多人。

2月9日,孫水林從北京工地回到天津,原定與暫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孫東林聚一天再回武漢,但他查看天氣預報瞭解到,此後幾天,天津至武漢沿線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區可能因暴雪封路。

他決定趕在封路前,趕回武漢,給民工發放工錢。春節前發放工錢,是他對民工的承諾。而此時,先期回漢的民工也正渴盼著孫水林回來。

當晚,孫水林提取26萬元現金,帶著妻子和三個兒女出發了。

次日凌晨,他駕車駛至南蘭高速開封縣隴海鐵路橋段時,由於路面結冰,發生重大車禍,20多輛車追尾,孫水林一家五口遇難。

10日早上,孫東林打電話回家,發現哥哥仍未到家。預感不妙的孫東林開車沿途查找。不久他接到了河南蘭考縣人民醫院工作人員的電話,要他次日上午9時去辨認遇難者遺體。

11日早晨8時30分許,他早早地就到蘭考縣人民醫院太平間的門前守著。當工作人員打開太平間的門時,他怎麼也不敢相信,哥哥一家五口全都在裡面躺著……

由於哥哥的後事處理尚需時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孫東林和家人商量決定,先替哥哥完成遺願。每年大年三十之前,一定要結清所有工錢,讓工友們好過年。

除夕前一天,孫東林拿出哥哥遺留在事故車中的26萬元,又從銀行提取自己的6.6萬元,加上母親拿出的1萬元養老錢,發放到了60多名民工手上。

「哥哥離世後,賬單多已不在,我也不知道該給每個民工發多少錢。我們讓民工們憑著良心領工錢,大家說多少錢,我們就給多少錢!」孫東林說。

這樣的信義舉動,源於20年來的承諾與堅守:「新年不欠舊年賬。」

擴及社會:社區歡廟會樂

與現代社會相適應,過年擴大到社會是必然走勢。

近年中央很重視傳統節日,指示多策劃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努力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精神內涵。這是很中肯的。精神內涵筆者在前面講了一些;策劃活動,需要各有關方面下力氣。

團拜活動很可以發展。單位團拜,已經在開展,但都在過年之前。過年之時可以開展多層面的團拜。有的青年說,傳統節日是家人過;洋節是跟朋友過,很放鬆。我們的傳統節日何嘗不可以跟朋友一起過呢?開派對,AA制等等,在朋友團拜中都可以照做不誤,可以營造得很輕鬆活潑呀。可以把洋節的長處汲取過來吧。發揚「敦親睦鄰」的傳統,親戚也可以團拜,鄰里也可以團拜。可以「輪流坐莊」,精心做好東道主;鄰里團拜也可以由社區主持,大家參與,村莊和城市社區的「長桌宴」也是一種方式。密切鄰里關係也是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一環。

傳統節日幾乎都是傳承了幾百年、上千年的,我們的傳統節日及期間的民俗、文化事項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傳統節日保護得好壞,也直接影響著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傳統節日要找回文化記憶。由於歷史的原因,將近有一個世紀,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節日被邊緣化,被淡忘,被失憶。因此,我們現在肩負重要的歷史使命——找回文化記憶、習俗記憶,並使之跟上時代的步伐。近百年來,本該不斷發展的習俗由於斷裂而停止了生長,成了記憶標本。因此,我們在找回曾經的記憶後,要迅速償還歷史的欠債,並給它注入時代的生長因子,使之跟隨時代的脈搏一起成長。惟有此,尋找回來的習俗才能再次被時代擁有,文化記憶才能重新延續。廟會就是顯例。

廟會在過年和元宵時,是走出家庭、走向社會的理想公共空間。人們舉家走出去到哪去呢?全家都可以參與活動的地方——廟會。廟會已發展為群眾性的大型文化活動,可以遊走,可以互動,是它的特有功能。

廟會近年恢復發展得很快,可惜內容和形式都遠不能滿足群眾的要求。各地有關主管部門除搞好安保工作之外,還要花大力氣策劃、創新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北京的天壇和地壇廟會分別恢復了祭天和祭地的儀式。北京龍潭公園第32屆文化廟會過年8天共接待中外遊客近80萬人次(在北京公園廟會中並非最多的),圍繞動感、現代風格,結合冰雪、棋類、重競技、非遺等內容,打造了包括文化、體育、民俗、低碳等28項、128場的活動演出。「2015京津冀中華大廟會」有許多新招:從一月起三大活動上線,參賽選手將自己的創業練攤夢想、藝人現場路演絕活視頻、老物件照片及其背後故事,發佈到網上,讓網友投票決出最終的入圍者。晚間的音樂激光焰火秀,每晚一個主題。搖滾音樂酒吧為年輕人打造狂歡的舞台。兒童樂園裡,從經典海洋球、樂高積木,到高科技的3D打印照相館、挖掘機體驗等遊樂設施,為兒童及其家長帶來歡樂。齊聚各地的名小吃,輪流每天一種主角,廟會開始前就推出手機遊戲,每天的優勝者可以到廟會小吃街「奉旨白吃」,努力「吃出文化、吃出吉尼斯記錄」。

廟會可以和社區結合起來,廣泛發動社區群眾參與,成為社區活動的舞台,而社區活動是廟會的豐富資源和堅強後盾。央視開門辦春晚,「我要上春晚」從群眾中選拔節目,廟會的演出也可從社區活動中選拔吧?

廟會不僅豐富了節日文化,而且也助推、拉動節日經濟的發展。廟會為傳統工藝美術、傳統飲食、傳統中醫藥類項目產品提供市場銷售平台與商機。

表演藝術是節日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中的廟會是表演藝術展示展演的重要窗口。

各地都在發掘傳統年節習俗,找回了許多年節習俗文化記憶。例如,2012年過年,《光明日報》年初四1版就報道了兩項:龍山,中斷幾十年的「九子鞭」表演閃亮登場;棗莊,誕生於二百年前的「竹馬會」又重現舞台。《中國藝術報》1月20日報道了花腰彝女子舞龍。

2014年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學會、東方華夏文化保護中心等4個單位聯合舉辦「中華春節符號全球徵集活動」,認為有符號就有載體,便於傳播。除了靜態的符號,筆者以為還可以有動態的可玩的符號、標誌,外國聖誕節有聖誕老人,連他的帽子、服裝都成為該節的符號標誌。我們也有條件設置群眾喜愛的吉祥物。比如報載,2015年本是羊年,明年才是猴年,可是古典名著《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的經典形象:頭戴紫金冠,身穿赭黃袍,登上步雲鞋,手執如意金箍棒,這樣的形象已提前出現在地壇廟會中,一出現便大受歡迎,特別是孫悟空頭上的紫金冠更是銷售火爆。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孫悟空的紫金冠揮舞著金箍棒,那些騎在父親脖子上的小朋友更是顯得威風凜凜,好不得意!金箍棒也連帶著火起來。不少年輕的父母也跟孩子一起裝扮起來。

與時俱進,引進科技成果:從桃符到春聯,從賀帖到手機短信和網絡詩歌,就是與時俱進。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就有過年時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五代時期,在桃木板上題寫對偶句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宋朝造紙發達,利用當時的科技成果,紙張逐漸代替桃木板,貼春聯的習俗遍及了中國大江南北。明代時桃符正式稱為「春聯」。這是中華獨特的詩與書法結合的藝術,應當大力發展。近年又擴展到網絡春聯大賽、手機春聯大賽等等,都值得提倡。筆者就收到許多好詩,如:

風雨灑君門,和風淨凡塵。又到換符時,圍坐念友人。感激厚往昔,祝福潤新年。但願萬般好,平安又一春。

把珍貴的情誼鐫刻在歷史的年輪上,把希望的種子撒播在新年的田野裡。

也用來向大家拜年。

《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