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霸國與霸王

第一節楚的興起

江水在四川、湖北間被一道長峽約束住;出峽,向東南奔放,瀉成汪洋萬頃的洞庭湖,然後折向東北;至武昌,漢水來匯。江水和漢水界劃著一大片的沃原,這是荊楚民族的根據地。周人雖然在漢水下游的沿岸(大部分在東北岸)零星地建立了一些小國,但他們是絕不能凌迫楚國,而適足以供它蠶食的。在楚的西邊,巴(在今巫山至重慶一帶)庸(在今湖北竹山縣東)等族都是弱小得只能做楚的附庸;在南邊,洞庭湖以外是無窮盡的荒林,只等候楚人去開闢;在東邊,迄春秋末葉吳國勃興以前,楚人亦無勁敵。從周初以來,楚國只有侵略別國別族的分,沒有懼怕別國別族侵略的分。這種安全是江漢流域的土壤肥美,水旱稀少,是時的人口密度又比較低,楚人更有一種北方所仰羨不及的經濟的安全。

這兩種的安全使得楚人的生活充滿了優遊閒適的空氣,和北人的嚴肅緊張的態度成為對照。這種差異從他們的神話可以看出。楚國王族的始祖不是胼手胝足的農神,而是飛揚縹緲的火神;楚人想像中的河神不是治水平土的工程師,而是含睇宜笑的美女。楚人神話裡,沒有人面虎爪、遍身白毛、手執斧鉞的蓐收(上帝的刑神),而有披著荷衣、繫著蕙帶、張著孔雀蓋和翡翠旍的司命(主持命運的神)。適宜於楚國的神祇不是牛羊犬豕的羶腥,而是蕙餚蘭藉和桂酒椒漿的芳烈;不是蒼髯皓首的祝史,而是采衣姣服的巫女。再從文學上看,後來戰國時楚人所作的《楚辭》也以委婉的音節,纏綿的情緒,繽紛的詞藻而別於樸素、質直、單調的《詩》三百篇。

楚國的語言和諸夏相差很遠。例如楚人叫哺乳做谷,叫虎做於菟。直至戰國時北方人還說楚人為「南蠻舌之人」。但至遲在西周時楚人已使用諸夏的文字。現存有一個周宣王時代的楚鍾(《夜雨楚公鍾》),其銘刻的文字文體均與宗周金文一致。這時楚國的文化蓋已與周人相距不遠了。後來的《楚辭》也大體上是用諸夏的文言寫的。

第一章裡已提及傳說周成王時,楚君熊繹國受周封。是時楚都於丹陽,在今湖北秭歸之東。至昭王時,楚已與周為敵。周昭王曾屢次伐楚,有一次在漢水之濱全軍覆沒。後來他南巡不返,傳說是給楚人害死的,周人也無可奈何。周夷王時,熊渠掘起,東向拓地至於鄂,即今武昌縣境。渠子紅繼位,即都於鄂,以後六傳至熊咢不改。上文提到的楚鍾即熊咢的遺器,發現於武昌與嘉魚之間的。熊咢與宣王同時而稍後。當宣王之世,周楚曾起兵爭,而楚鋒大挫。故是時的周人遺詩有「蠢爾荊蠻,大邦為讎。方叔元老,克壯其猷」之語。咢四傳為武王,其間楚國內變頻仍,似無暇於外競。武王即位於周平王三十一年,從他以後,楚國的歷史轉入一新階段,亦從他以後楚國的歷史才有比較詳細的記錄。他三次侵隨;合巴師鄾、伐絞、伐羅無役不勝。又滅掉權國。他的嗣子文王始都於郢(即今湖北江陵)。在文王以前,楚已把漢水沿岸的諸姬姓國家剪滅殆盡。文王更把屏藩中原的三大重鎮,申國、鄧國和息國滅掉(息、鄧皆河南今縣,申即南陽),奠定了楚國經略中原的基礎。中原的中樞是鄭國。自從武王末年,鄭人對楚已惴惴不安。文王的侵略的兵鋒終於刺入鄭國,但他沒有得志於鄭而死。他死後二十年間楚國再接再厲地四次伐鄭。但這時齊國已興起做它北進的第一個敵手了。

第二節齊的興起(附宋)

齊國原初的境土占今山東省的北部,南邊以泰山山脈與魯為界,東邊除去膠東半島。這半島在商代已為半開化的萊夷的領域。太公初來,定都營丘(後名臨淄,今仍之)的時候,萊夷就給他一個迎頭痛擊。此後萊夷和齊國的鬥爭不時續起,直到前567年齊人滅萊為止。滅萊是齊國史中一大事。不獨此後齊國去了一方的邊患,不獨此後它的境土增加了原有的一半以上,而且此後它才成為真正的海國。以前它的海疆只有萊州灣的一半而已。

但遠在滅萊之前,當春秋的開始,齊已強大。前706年,鄭太子忽帶兵助齊抵禦北戎有功,齊侯要把女兒文姜嫁給他,他便以「齊大非吾偶」的理由謝絕。原來文姜和她的大哥即後日的齊襄公,有些曖昧的關係。她終於嫁了魯桓公。有一次桓公跟她回娘家,居然看破並且說破了襄公與她之間的隱情。襄公老羞成怒,便命一個力士把桓公殺了。講究周禮的魯人,在齊國的積威之下,只能哀求襄公把罪名加給那奉命的兇手拿來殺了,聊以遮羞。這時齊國的強橫可以想見。此事發生後四年(前690年)襄公滅紀(在今山東壽光縣南,為周初所封與齊同姓國)。這是齊國兼併小國之始。襄公後來被公子無知所弒,無知僭位後,又被弒,齊國大亂。襄公有二弟:長的名糾,由管仲和召忽傅佐著;次的名小白,由鮑叔牙傅佐著。襄公即位,鮑叔看他的行為太不像樣,知道國內遲早要鬧亂子,便領著小白投奔莒國。亂起,管仲也領著公子糾逃往魯國,糾的母親原是魯女。無知死後,魯君便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要扶立他。齊、魯之間,本來沒有好感,齊人對於魯君的盛意十分懷疑,派兵擋駕。同時齊的巨室國、高二氏暗中差人去迎接小白。魯君也慮及小白捷足先歸,早就命管仲帶兵截住莒、齊間的道路。小白後到,管仲瞄準他的心窩,一箭射去,正中目標,眼見他應弦仆倒。小白的死訊傳到魯國後,護送公子糾的軍隊在慶祝聲中,越行越慢,及到齊境,則齊國已經有了新君,就是小白!原來管仲僅射中他的帶鉤,他靈機一動,裝死躺下,安然歸國。

小白即桓公,他勝利後,立即要求魯人把公子糾殺了。召忽聞得公子糾死,便以身殉。管仲卻依然活著。他同鮑叔本是知友,鮑叔向桓公力薦他。桓公聽鮑叔的話,把國政付託給他,稱他為「仲父」。此後桓公的事業全是管仲的謀畫。桓公怎樣滅譚、滅遂、滅項;怎樣號召諸侯,開了十多次的冠裳盛會;怎樣在尊王的題目下,操縱王室的內政,阻止惠王廢置太子,而終於扶太子正位,這些現在都從略。他的救邢、救衛,以阻擋狄人的南侵,給諸夏造一大功德,前面已說過。現在單講他霸業中的一大項目:南制荊楚。在前659年即當楚文王死後十八年,當齊國正忙著援救邢衛的時候,楚人第三次攻鄭。接著兩年中,他們又兩次攻鄭,非迫到它和楚「親善」不休。鄭人此時卻依靠著齊國。桓公自然不肯示弱。前657年,他聯絡妥了在楚國東北邊,而可以牽制齊兵的江、黃二國。次年便牽領齊、魯、宋、陳、衛、鄭、曹、許的八國聯軍,首先討伐附楚的蔡國。蔡人望風潰散。這浩蕩的大軍,乘勝侵入楚境。楚人竟不敢應戰,差人向齊軍說和。桓公等見楚方無隙可乘,亦將就答應,在召陵(楚境,在今河南郾城縣東)的地方和楚國立了一個盟約而退。盟約的內容不可考,大約是楚國從鄭縮手,承認齊對鄭的霸權,但其後不久,周王因為易儲的問題,怨恨桓公,慫恿鄭國背齊附楚,許以王室和晉國的援助,鄭人從之。於是附齊的諸侯伐鄭,楚伐許以援鄭,因諸侯救許而退。但許君經蔡侯的勸誘和恐嚇,終於在蔡侯的引領之下,面縛銜璧,並使大夫穿喪服,士抬棺材,跟隨在後,以降於楚。次年齊以大軍伐鄭,鄭人殺其君以求和於齊。其後桓公之終世鄭隸屬齊的勢力範圍。在這期間楚不能得志於北方,轉而東向,滅弦(都今湖北蘄水西北),滅黃(都今河南潢川西)。齊人無如之何;繼又討伐附齊的徐戎敗之,齊與諸侯救徐,無功而退。

召陵之盟是桓公霸業的極峰。其後十二三年,管仲和桓公先後去世。管仲的功業在士大夫間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死了百餘年後,孔子還讚歎著:「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做戎狄)矣!」到了戰國時代,管仲竟成了政治改革的傳說的箭垛;許多政治的理論,和一切富國強兵善策、奇策、謬策,都堆在他名下,這些理論和方策的總結構成現存《管子》書的主要部分。

桓公死後,五公子爭位,齊國和諸夏同時失了重心。於是宋襄公擺著霸主的架子出場。他首先會合些諸侯,帶兵入齊,給它立君定亂。這一著是成功了。接著,他拘執了滕君,威服了曹國,又逼令邾人把鄫君殺了祭社,希望藉此服屬與鄫不睦的東夷。接著他要求楚王分給他以領導諸侯霸權,楚王是口頭答應了。他便興高采烈地大會諸侯。就在這會中,楚王的伏兵一起,他從壇坫上的盟主變作階下之囚徒。接著他的囚車追陪楚君臨到宋境。幸而宋國有備,楚王姑且把他放歸。從此他很可以放下霸主的架子了,可是不然。自從桓公死後,鄭即附楚,鄭君並且親朝於楚。於是襄公伐鄭。他的大軍和楚的救兵在泓水上相遇。是時楚人涉渡未畢,宋方的大司馬勸襄公正好迎擊,他說不行。一會,楚人都登陸,卻還沒整隊,大司馬又勸他進擊,他說,還是不行。等到楚人把陣擺好,他的良心才容許他下進攻令。結果,宋軍大敗;他傷了,後來因此致死。死前他還大發議論道:「君子臨陣,不在傷上加傷,不捉頭髮斑白的老者;古人用兵,不靠險阻。寡人雖是亡國之餘,怎能向未成列的敵人鳴鼓進攻呢?」桓公死後十年間,衛滅邢;邾滅須句;秦滅芮、梁;楚滅夔。

第三節晉楚爭霸

桓公的霸業是靠本來強盛的齊國做基礎的。當他稱霸的時代,晉國和秦國先後又在締構強國的規模,晉國在準備一個接替桓公的霸主降臨,秦國在給未來比霸業更宏大的事業鋪路。話分兩頭,先講晉國。

晉始封時都於唐(今太原縣北),在汾水的上游;其後至遲過了三個半世紀,已遷都絳(今翼城縣),在汾水的下游。晉人開拓的路徑是很明顯的。不過遷絳後許久他們還未曾佔有汾水流域的全部,當汾水的中游還梗著一個與晉同姓的霍國,當汾水將近入河的地方還礙著一個也與晉同姓的耿國,前745年晉君把絳都西南百多里外的曲沃,分給他的兄弟,建立了一個強宗。此後晉國實際分裂為二。曲沃越來越盛,晉國越來越衰,它們間的仇隙也越來越大。這對抗的局面終結於前679年,曲沃武公滅晉,並且拿所得的寶器向周王買取正式的冊封。老髦的武公,受封後兩年,便一瞑不視,遺下新拼合的大國給他的兒子獻公去粘綴、鑲補。

獻公即位於齊桓公十年(前676年),死於桓公三十五年。他二十六年的統治給晉國換一副面目。他重新修築了絳都的城郭;把武公的一軍擴充為二軍。他滅霍、滅耿、滅魏、滅虞、滅虢,使晉國的境土不獨包括了整個的汾水流域,並且遠蹠到大河以南。但獻公最重要的事業還不止此。卻說武公滅晉後,自然把他的公族盡力芟鋤,免遺後患。我們可以想像晉國這番復合之後,它的氏室必定滅了許多,但在曲沃一方,自從始封以來,公子公孫們新立的氏室為數也不少。獻公即位不久,便設法收拾他們。他第一步挑撥其中較窮的,使與「富子」為仇,然後利用前者去打倒後者。第二步,他讓殘餘的宗子同住一邑,好意地給他們營宮室,築城郭;最後更好意地派大兵去保衛他們,結果,他們的性命都不保。於是晉國的公族只剩下獻公的一些兒子。及獻公死,諸子爭立。勝利者鑒於前車,也顧不得什麼父子之情,把所有長成而沒有繼位資格的公子都遣派到各外國居住,此後的一長期中,公子居外,沿為定例。在這種制度之下,遇著君死而太子未定,或君死而太子幼弱的當兒,君權自然失落在異姓的卿大夫手裡。失落容易,收復卻難。這種制度的成立便是日後「六卿專晉」,「三家分晉」的預兆。話說回來,獻公夷滅群宗後,晉國的力量一時集中在公室;加以他憑藉「險而多馬」的晉士,整軍經武,兼弱攻昧,已積貯了向外爭霸的潛能。可惜他晚年沉迷女色,不大振作,又廢嫡立庶,釀成身後一場大亂,繼他的兒孫又都是下等材料。晉國的霸業還要留待他和狄女所生的公子重耳,就是那在外漂流十九年,周歷八國,備賞艱難險阻,到六十多歲才得位的晉文公。

文公即位時,宋襄公已經死了兩年。宋人又與楚國「提攜」起來,其他鄭、魯、衛、曹、許等國,更不用說了。當初文公漂流過宋時,仁慈的襄公曾送過他二十乘馬。文公即位後,對宋國未免有情。宋人又眼見他歸國兩年間,內結民心,消弭反側;外聯強秦,給王室戡定叛亂,覺得他大可倚靠,便背楚從晉。楚率陳、蔡、鄭、許的兵來討,宋人向晉求救。文公和一班患難相從的文武老臣籌商了以後,便把晉國舊有的二軍更擴充為三軍,練兵選將,預備「報施救患,取威定霸」。他先向附楚的國曹、衛進攻,佔據了他們的都城;把他們的田,分給宋國;一面叫宋人賂取齊、秦的救援。雖是著名「剛而無禮」的楚帥子玉,也知道文公是不好惹的,先派人向晉軍說和,情願退出宋境,只要晉軍同時也退出曹、衛。文公卻一面私許恢復曹、衛,讓他們宣告與楚國絕交;一面把楚國的來使拘留。這一來把子玉的怒點著了。於是前632年,即齊桓公死後十一年,楚、陳、蔡的聯軍與晉、宋、齊、秦的聯軍大戰於城濮(衛地)。就在這一戰中,楚人北指的兵鋒初次被挫,文公成就了凌駕齊桓的威名,晉國肇始他和楚國八十多年乍斷乍續的爭鬥。

這八十多年的國際政治史表面雖很混亂,卻有它井然的條理,是一種格局的循環。起先晉楚兩強,來一場大戰;甲勝,則若干以前附乙的小國自動或被動地轉而附甲;乙不肯甘休,和它們算賬;從了乙,甲又不肯甘休,又和它們算賬,這種賬算來算去,越算越不清,終於兩強作直接的總算賬,又來一場大戰。這可以叫做「晉、楚爭霸的公式」。晉、楚爭取小國的歸附就是爭取軍事的和經濟的勢力範圍。因為被控制的小國對於所歸附的霸國大抵有兩種義務:(一)是當它需要時,出定額的兵車助它征伐。此事史無明文,但我們從以下二事可以類推:(1)齊國對魯國某次所提出的盟約道:「齊師出境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如此盟!」(2)其後吳國稱霸,魯對它供應軍賦車六百乘,邾三百乘。(二)是以納貢,或納幣的形式對霸國作經濟上的供應(貢是定期的進獻,幣是朝會慶吊的贄禮)。此事史亦無明文,但我們從以下三事可以推知:(1)楚人滅黃的藉口是它「不歸楚貢」。(2)前548年晉執政趙文子令減輕諸侯的幣,而加重待諸侯的禮;他就預料兵禍可以從此稍息。(3)前530年鄭往晉弔喪,帶去作贄禮的幣用一百輛車輸運,一千人押送。後來使人不得覲見的機會,那一千人的旅費就把帶去的幣用光!當周室全盛時,諸侯對於天王所盡的義務也不過如上說的兩事。可見霸主即是有實無名的小天王,而同時正式的天王卻變成有名無實了。

在晉、楚爭霸的公式的復演中,戰事的頻數和劇烈迥非齊桓、宋襄的時代可比,而且與日俱甚。城濮之戰後三十五年,晉師救鄭,與楚師遇,而有邲(鄭地)之戰,楚勝;又二十二年,楚師救鄭,與晉師遇,而有鄢陵(鄭地)之戰,晉勝;又十八年,晉伐楚以報楚之侵宋(先是楚侵宋以報晉之取鄭),而有湛阪(楚地)之戰,晉勝。但這四次的大戰只是連綿的兵禍的點逗。在這八十餘年間,楚滅江、六、蓼、庸、蕭(蕭後入於宋),及群舒;晉滅群狄,又滅偪陽以與宋;齊滅萊;秦滅滑(滑後入於晉);魯滅邾;莒滅鄫(鄫後入於魯)。在這期間,鄭國為自衛,為霸主的命令,及為侵略而參加的爭戰在七十二次以上。宋國同項的次數在四十六以上。其他小國可以類推。兵禍的慘酷,可以從兩例概見:(1)前597年,正當邲戰之前,楚人在討叛的名目下,圍攻鄭都。被圍了十七天後,鄭人不支,想求和,龜兆卻不贊成;只有集眾在太廟哀哭,並且每巷備定一輛車,等候遷徙,這一著卻是龜兆所贊成的。當民眾在太廟哀哭時,守著城頭的兵士也應聲大哭。楚人都被哭軟了,不禁暫解圍。鄭人把城修好,楚兵又來,再圍了三個月,終於把城攻破,鄭君只得袒著身子,牽著一隻象徵馴服的羊去迎接楚王。(2)過了兩年,惡運輪到宋人頭上。楚王派人出使齊國,故意令他經過宋國時,不向宋人假道。宋華元說:經過我國而不來假道,就是把我國看作屬地,把我國看作屬地就是要亡我國;若殺了楚使,楚人必來侵伐,來侵伐也是要亡我國;均之是亡,寧可保全自己的尊嚴。於是宋殺楚使。果然不久楚國問罪的大軍來到宋都城下,晉國答應的救兵只是畫餅。九個月的包圍弄到城內的居民「易子而食,折骸以炊」;楚人還在城外蓋起房舍,表示要久留。但宋人寧可死到淨盡,不肯作恥辱的屈服。幸虧華元深夜偷入楚營,乘敵帥子反的不備,揮著的利刃,迫得他立誓,把楚軍撤退三十里,和宋國議和,這回惡鬥才得解決。

像這類悲慘事件所構成的爭霸史卻怎樣了結?難道它就照一定的公式永遠循環下去嗎?難道人類共有的惻隱心竟不能推使一個有力者,稍作超國界的打算嗎?前579年,嘗透了戰爭滋味的華元開始作和平運動。這時他同晉、楚的執政者都很要好;由他的極力拉攏,兩強訂立了下面的盟約:

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菑危,備救兇惡。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晉亦如之。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不來朝的)。有渝此盟,明神極之;俾隊(墜)其師,無克胙國。

這簡直兼有現在所謂「互不侵犯條約」和「攻守同盟」了。但這「交淺言深」的盟約,才僥倖保證了三年的和平,楚國便一手把它撕破,向晉方的鄭國用兵;次年便發生鄢陵的大戰。

爭霸的公式再循環了一次之後,和平運動又起。這回的主角向戎也是宋國的名大夫,也和晉、楚的執政者都有交情的。但他願望和福氣都比華元大。前546年,他在宋都召集了一個十四國的「弭兵」大會。兵要怎樣弭法,向戎卻是茫然的。這個會也許僅只成就一番趨蹌揖讓的虛文,若不是楚國的代表令尹子木提出一個踏實的辦法:讓本未附從晉或楚的國家以後對晉、楚盡同樣的義務。用現在的話說,這就是「機會均等」、「門戶開放」的辦法。子木的建議經過兩次的小修正後到底被採納了。第一次的修正是在晉、楚的附從國當中把齊、秦除外,因為這時親晉的齊和親楚的秦都不是好惹的。第二次的修正又把邾、滕除外。因為齊要把邾、宋要把滕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四國除外,所以參加盟約的只有楚、晉、宋、魯、鄭、衛、曹、許、陳、蔡十國。

在這次盟會中晉國是大大地讓步了,不獨它任由楚人自居盟主;不獨它任由楚人「衷甲」赴會,沒一聲抗議;而那盟約的本身就是楚國的勝利,因為拿去交換門戶開放的,晉方有鄭、衛、曹、宋、魯五國,而楚方則只有陳、蔡、許三國。但晉國的讓步還有更大的。十二年後,楚國又踐踏著這盟約,把陳國滅了(五年後又把它復立,至前478年終滅之),晉人只裝作不知。弭兵之會後不久,晉人索性從爭霸場中退出了。晉國的「虎頭蛇尾」是有苦衷的。此會之前,晉國已交入一個蛻變的時期。在這時期中,它的主權從公室移到越來越少的氏室,直至它裂為三國才止。在這蛻變的時期中,它只有蟄伏不動。但楚國且慢高興,當它滅陳的時候,新近暴發的吳國已躡在它腳後了。

第四節吳越代興

自泰伯君吳後,十九世而至壽夢。中間吳國的歷史全是空白。壽夢時,吳國起了一大變化。這變化的起源,說來很長。前617年,即城濮之戰後十五年,陳國有夏徵舒之亂。徵舒的母親夏姬有一天同陳靈公和兩位大夫在家裡喝酒。靈公指著徵舒對一位大夫說道:「徵舒像你。」那位大夫答道:「也像你。」酒後徵舒從馬廄裡暗箭把靈公射死。陳國大亂。楚莊王率兵入陳定亂,殺了徵舒,俘了夏姬回來,打算把她收在宮裡。申公巫臣說了一大番道理把他勸阻了。有一位貴族子反想要她,巫臣又說了一大番道理把他勸阻了。後來夏姬落在連尹襄老之手,邲之戰,襄老戰死,他的兒子又和她有染。巫臣卻遣人和她通意,要娶她,並教她藉故離楚,而設法把她安頓在鄭。夏姬去後不久,巫臣抓著出使齊國的機會。他行到鄭國,便叫從人把所賚的「幣」帶回去,而自己攜著夏姬投奔晉國。子反失掉夏姬,懷恨巫臣。又先時另一位貴族要求賞田,為巫臣所阻,亦懷恨他。二人聯合,盡殺巫臣的家族,而瓜分他的財產。巫臣由晉致書二人,誓必使他們「疲於奔命以死」。於是向晉獻聯吳制楚之策。他親自出使於吳,大為壽夢所歡迎。吳以前原是服屬於楚的,他教壽夢叛楚。他從晉國帶來了一隊兵車,教吳人射御和車戰之術。吳本江湖之國,習於水戰而不習於陸戰。但從水道與楚爭,則楚居長江的上游而吳居其下游,在當時交通技術的限制之下,逆流而進,遠不如順流而下的利便,故吳無法勝楚。但自從吳人學得車戰後,形勢便大變了,他們從此可以捨舟而陸,從淮南江北間拊楚之背。從此楚的東北境無寧日。楚在這一方面先後築了鍾離、巢及州來三城(皆在今安徽境,州來在壽縣,巢在廬州,鍾離在臨淮縣)以御吳。吳於公元前519年取州來。其後七年間以次取巢取鍾離並滅徐。前506年,即向戌弭兵之會後四十年,吳王闔閭大舉伐楚。吳軍由蔡人引導,從現今的壽縣、歷光、黃,經義陽三關,進至漢水北岸,乃收軍;楚軍追戰至麻城(時稱柏舉)大潰。吳師繼歷五戰,皆勝,遂攻入郢都。楚平王逃奔於隨。這次吳人懸軍深入,飽掠之後,不能不退,但楚國卻受到空前的深痛巨創了。平王復國後,把國都北遷於鄀,是為鄢郢,即今湖北宜城。

像晉聯吳制楚,楚亦聯越制吳。

在周代的東南諸外族中,越受諸夏化最晚。直至戰國時,中國人在寓言中提到越人,還說他們「斷髮文身」,說他們「徒跣」不履;又有些學者說越「民愚疾而垢」是因為「越之水重濁而洎」。此時越人的僿野可想。越人的語言與諸夏絕不相通。現在還保存著前五世紀中葉一首用華字記音的越歌和它的華譯。茲並錄如下,以資比較。

越歌 華譯

濫兮抃草濫予昌澤予昌州州州焉平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逾滲隨河湖(句讀已佚) 今夕何夕兮,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人在公元前537年以前的歷史除了關於越王室起源的傳說外,全是空白。是年越人開始隨楚人伐吳。其後吳師入郢,越人即乘虛襲其後。入郢之後十年,吳王闔閭與越王句踐戰於檇李(今嘉興)大敗,受傷而死。其子夫差於繼位後三年(前494年)大舉報仇,句踐敗到只剩甲楯五千,退保會稽(今紹興),使人向夫差卑辭乞和,情願稱臣歸屬。此時有人力勸夫差趁勢滅越。夫差卻許越和。大約一來他心軟,二來他認定越再無能為,而急於北進與諸夏爭霸,不願再向南荒用兵了。在此後十二年間,夫差忙於伐陳伐魯,築城於邗(即今揚州),鑿運河連接江淮,從陸路又從海道(吳以舟師從海道伐齊為我國航海事見於記載之始)伐齊,和朝會北方諸侯;而句踐則一方面向夫差獻慇勤,向他的親信大臣送賄賂,一方面在國內獎勵生育(令壯者不得娶老婦,老者不得娶壯妻;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並給人民以軍事訓練。前482年,夫差既兩敗齊國,大會諸侯於齊的黃池。他要學齊桓、晉文的先例,自居盟主。臨到會盟的一天,晉人見他神色異常的不佳,料定他國內有變,堅持不肯屈居吳下,一直爭執到天黑,結果他不得不把盟主的地位讓給晉國。原來他已經秘密接到本國首都(吳原都句吳,在今無錫東南,至夫差始遷於姑蘇,即今蘇州)被越人攻陷的消息了。夫差自黃池掃興而歸後,與越人屢戰屢敗。前473年,吳亡於越,夫差自殺。句踐踏著夫差的路徑北進,大會諸侯於徐州(據顧棟高考,此徐州在今山東滕縣,非江蘇之徐州),周王亦使人來「致胙」。後又遷都於琅琊(越本都會稽,即今紹興。至句踐前一代遷諸暨),築起一座周圍七里的觀台,以望東海。這時越已拓地至山東,與邾、魯為界了。

句踐死於前456年,又六十三年而晉國正式分裂為三,那是戰國時代的開始。在這中間,越滅滕(後恢復),滅郯,楚則滅蔡、滅杞、滅莒,亦拓地至山東境(莒後入於齊)。在轉到戰國時代之前,讓我們補記兩個和向戌先後並世的大人物;一個是鄭公孫僑,字子產,即弭兵大會中鄭國的代表之一;另一個是魯孔丘,字仲尼,即後世尊稱為孔子的。

第五節鄭子產

公元前565年,即鄢陵大戰後十年,鄭司馬子國打勝了蔡(是時蔡是楚的與國),把他的主帥也俘了回來,鄭人都在慶祝,子國更是興高采烈。他的一位約莫十六七歲的兒子卻冷靜地說道:「小國沒有把內政弄好,卻先立了戰功,那是禍種。楚人來討伐怎辦?依了楚,晉人來討伐又怎辦?從今以後,至少有四五年鄭國不得安寧了!」子國忙喝道:「國家大事,有正卿做主。小孩子胡說,要被砍頭的。」正卿做主的結果,不到一年,楚、晉的兵連接來臨鄭國。

那位受屈的小預言家就是子產。

勝蔡後兩年,子國和正卿給一群叛徒在朝廷中殺死了。正卿的兒子,聞得噩耗,冒冒失失地立即跑出,吊了屍,便去追賊,但賊眾已挾著鄭君,跑入北宮。他只得回家調兵,但回到時,家中的臣屬和奴婢已走散了一大半,器物也損失了不少。他兵也調不成了。子產聞得噩耗,卻不慌不忙,先派人把守門口,然後聚齊家臣屬吏,督著他們封閉府庫,佈置防守;然後領著十七乘的兵車,列著隊伍出發,吊了屍,就去攻賊,別的貴族聞風來助,把賊眾通通殺死了。從此以後,鄭國的卿大夫們對這位公孫僑都另眼相看。

再經過幾番的大難和子產幾番的匡扶之後,那外受兩強夾剪,內有臣室搗亂的鄭國終於(在前543年,弭兵之會後三年)輪到子產主持。這時他才約莫四十歲。

子產知道那習於因循苟且的鄭國,非經過一番革新整飭,不足以應付危局。他給全國的田土重新釐定疆界,劃分溝洫,把侵佔的充公,或歸原主。他規定若干家為一個互助的單位,若干家共用一口井。他令諸色人等,各有制服。他開始編定刑法,鑄成「刑書」,向人民公佈,他把軍賦增加,以充實鄭國的自衛力。為著這些,尤其是為著加賦的事,他不知受了多少咒罵。有的說:「他的父親死在路上,他又要做蠍尾巴了!」子產說:「苟有利於國家,生死不改!」

但子產對輿論從不肯加以任何干涉。當時都中有一所「鄉校」(大約是一個養老而兼較射的地方),人民時常聚集其中議論執政。或勸子產:何不把鄉校拆毀?子產說:「為什麼?人家早晚到那裡逛逛,議論執政的長短,正是我的老師。為什麼把鄉校拆毀了?我聽說:忠愛可以減少怨恨,卻沒聽說威嚇可以防止怨恨。若用威嚇,難道不能使怨聲暫時停止?但民怨像大川一般,堤防雖密,一旦潰決便不知要傷害多少人,那時搶救也來不及了。不如留些少決口,給它宣洩。不如讓我得聽謗言,用作藥石。」

子產從政一年後,人民唱道:

取我衣冠而褚(貯)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

到了三年,人民唱道:

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子產的政令,說得出,就要做得到,若行不通,他就乾脆撒手。有一回大夫豐卷為著祭祀,請求舉行狩獵,子產不准。豐卷大怒,回去便徵調人民。子產馬上辭職,向晉國出走。幸而當時鄭國最有勢的罕氏子皮擁護子產,把豐卷驅逐,子產才復職。卻保留著豐卷的田產,過了三年,召他回國,把田產還他。

子產對於傳說的迷信,毫不遷就。前524年,火宿(即心宿)出現不久,接著起了一陣大風。祝官裨灶說了一堆鬼話之後,請求子產拿寶玉去禳祭,以為否則鄭國將有大火。子產不聽,湊巧幾天之後鄭都有一家失火,災後,裨灶又請拿寶玉去禳祭,以為否則又將有大火。子產還是不聽。鄭人紛紛替裨灶說話,連子產的同僚也來質問,子產答道:「天象遠,人事近;它們是不相關涉的。怎能靠天象去預知人事?而且裨灶哪裡懂得天象?他胡說得多了,難道不會偶中?」次年,鄭都大水,鄭人紛傳時門外的洧淵有二龍相鬥,請求祭龍。子產不許,回道:「我們爭鬥,礙不著龍,為什麼龍爭鬥卻礙著我們?」

上面講的都是子產在內政上的措施。但最費他心力的卻是對外的問題。在這方面他集中了全國的專才。當時馮簡子最能決斷大事;游吉長得秀美,舉止又溫文,宜於交際;公孫揮熟悉外國的情形,又善於措辭;裨諶最多謀略,但他要在野外才能想好計,回到城中便如常人一般。子產遇著外交大事,大抵先向公孫揮詢問外國的情形。並令他把該說的話多多預備;然後和裨諶乘車到野外籌畫;籌畫所得請馮簡子決斷;辦法決定了,便交遊吉去執行。因此鄭國在應付外人上,很少吃虧。

前541年,楚公子圍(後來的靈王),領著一大班人馬來鄭都聘問並且娶親,要入居城內的客館,經子產派「行人」去勸說,才答應駐在城外。到了吉期,公子圍又要率眾人入城迎接新婦,鄭人越疑懼。子產又派行人去說道:「敝邑太窄小,容不了貴公子的從人。請在城外掃除空地,作行禮的場所罷。」公子圍的代表,以面子關係為理由,堅持不允。鄭人便直白說道:「小國沒有什麼罪;惟倚靠外人才真是罪。本來要依靠大國保障的,但恐怕有人不懷好意,要計算自己。萬一小國失了倚靠,諸侯不答應,要和貴國搗麻煩,那時小國也是過意不去的。」公子圍知道鄭國有備,只得命眾人倒掛著弓袋入城。對強鄰戒備,那是子產永遠不會放鬆的。前524年鄭都大火時,他一面派人去救火,一面派大兵登城警備。有人說:「那不會得罪晉國嗎?」子產答道:「平常小國忘卻防守就會危亡,何況當著有災難的時候?」不久晉人果來責問,說晉君正在替鄭人擔憂。鄭兵登城,是什麼意思?子產給他解釋了一番,最後說道:「若不幸鄭國亡了,貴國雖替擔憂,也是沒用的。」

前529年,晉君乘著楚靈王被殺,楚國內亂之後,大會諸侯於陳國的平丘,子產代表鄭國赴會。將要結盟時,子產突然提出減輕鄭國軍賦的要求,從正午一直爭到昏黑,晉人到底答應了。會後有人責備子產道:萬一晉人翻起臉來,帶著諸侯的兵,來討伐鄭國,那時怎辦?子產答道:「晉國政出多門,尚且敷衍個不了,哪裡有工夫向別國討伐。國家若不掙扎,便愈受欺凌,還成個什麼國家?」

子產不獨是一個實行家,而且是一個能夠化經驗為原理的實行家。有人問他為政的道理,他說:「政治好比莊稼的工夫,日夜要籌度;起先籌度好就做到底,從早到晚苦幹,可別幹出了籌度的範圍,如像耕田不要過界;那就很少有錯失了。」

有一回子皮要派一個子弟去做邑宰。子產說:「他年紀太小,不知道行不行。」子皮回答道:「這人老實,我愛他,他斷不會背叛我的。讓他去學學,便漸漸懂得政事了。」子產說:「那不行,人家愛一個人,總要使他得到好處;現在你愛一個人,卻給他政事,好比叫一個還沒學會拿刀的人去切東西,只有使他受傷而已。假如你有一匹美錦,你必定不讓人拿來練習剪裁。要職和大邑是我們身家性命所托庇的,就可以讓人拿來練習做官嗎?」

前522年,子產死。死前,他囑咐繼任的人道:惟獨非常有德的才能靠寬縱服人。其次莫如用猛力。你看火,因為它猛烈,人人望見就怕它,故此因它致死的很少。但水,因為軟弱,人人都去狎玩它,故此因它致死的很多。

子產的死耗傳到魯國時,孔子含淚歎道:「古之遺愛也!」他和子產卻未曾會過一面。

《中國史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