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遠東地區的古典時代

前面幾章講述了地中海各地區約一千多年的歷史,但其中幾乎沒有談到印度和中國,因為二者幾乎完全與歐洲隔絕。古代的遠東歷史確實同地中海諸國歷史沒有多少聯繫,雙方也不存在緊密的關係。然而我們必須知道,就像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南歐一樣,當時的中國與印度(還有美洲的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偉大的文明,而且相當繁榮昌盛。在第4章裡,我們曾講述過印度和中國的歷史,從早期一直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或稍後的時期。

現在我們要重新講述印度文明與中國文明。在十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波斯帝國已經由盛轉衰,逐漸走向敗落甚至毀滅,雅典的盛世也已是明日黃花,而當亞歷山大正試圖征服「世界」,羅馬正在構建它的帝國時,印度和中國究竟發生了哪些事?

通常來說,中國、印度與地中海諸國之間,存在著很明顯的相似之處。也就是說,這三個地區都曾經建立過世界上偉大的帝國,在各自的領土上,文明迅速成長,並逐漸達到空前絕後的繁榮。這三個地區在文學藝術、哲學思想上都產生過偉大的傑作,被後世稱為卓越超群的「經典著作」,成為後世歷代人們效仿的文化典範。

第11章 印度和印度聖人

在公元前6世紀時的印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它從政治上分為許多王國、諸侯國及貴族共和國。在文化上,早期雅利安入侵者的後裔並沒有同被征服的黑色人種的本地民族完全融合。尖銳的種姓界限把人們分裂成了不同的社會團體,使民族的融合受到阻礙,並且不同的種姓之間不得通婚。

印度各地的低等階級講幾種不同的語言,而受過教育的上等階級則都熟悉由古老的雅利安語轉變而來的梵語。《梨俱吠陀》以及後來的梵文聖書都受到祭司和貴族宗教般的崇敬。

一、佛陀與佛教

婆羅門教的探討?婆羅門教或者說印度教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古老宗教。我們可以稱那些原屬於雅利安族的土著為印度人。許多古代的印度人都信仰婆羅門教,並且接受婆羅門教中關於神的粗俗概念、使人變得越來越不滿的嗜血的祭司傳統和陰鬱的人生觀。文明的發展促使一批有思想的人對舊思想發出疑問,印度在這一點上如希臘與羅馬一樣。有些人試圖專心致力於宗教的冥想,他們隔絕塵世的一切奢侈和生活的享受,使自己變為苦行僧來尋求救贖。而有些人嘗試得更遠,他們不僅僅是甘於挨餓,還以種種的痛苦不適來折磨自己的肉體。於是在此基礎上,許多「改革家」和「聖人」出現了,他們創立了新的教義,並且宣傳新的能夠達到心靈寧靜的方法。

喬達摩·佛陀?喬達摩王子是宗教大師之中最有名的,也是唯一一個需要我們記住的聖人。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一生全身心致力於傳教。喬達摩是一個「羅闍」(貴族)的兒子,作為年輕貴族,注定了他要過一輩子安逸享樂的生活。他的領地位於喜馬拉雅山嶺的斜坡上,皮膚黝黑的在他父親稻田里做工的農奴為他提供財富,僕役們聽從他的使喚。他可以乘車馳騁、打獵、競技,滿足每一個慾望來消磨他的光陰。可是他卻看到命運悲苦的人所過的艱苦生活,他看見了生活的陰暗面。當他看到那些衰老窮苦的乞丐,被惡疾折磨的病人,或是一具沒有埋葬的屍體時,他悟到了一個人生的真諦,那便是一切的世人都必須受苦受難,並且遲早要死去。

關於喬達摩的故事廣為流傳。喬達摩正在因這些陰鬱的思想輾轉反側,而他那年輕美貌的妻子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這也是他唯一的兒子。當晚,舉行了一場極為歡樂的慶賀舞會,而喬達摩卻依然心神不安。當全家人都進入夢鄉之後,他卻從床上起身,悄悄走進妻子的房間,看了他們的嬰兒最後一眼,便伴著仲夏的明月,偷偷地離家出走了。

那一晚他騎馬遠走了,與大多數同時代的印度教徒相同,要想得到心靈的寧靜,唯有變成一個苦行者,他深深認同這一觀點。他穿上乞丐的破爛衣裳,虛心而忠誠地傾聽著婆羅門僧人們的宣講。但他依然沒有滿意。他甚至不進飲食,任憑自己的身體因絕食而衰弱,摒棄了一切生活的享受,但這一切卻仍是枉然。

某日,正當喬達摩在一棵大樹下乘涼時,他的心中默想著他是如何捨棄了財富、家庭、愛情以及人生的一切享樂,他忽然感覺把一切事情看得更透徹了。他滿懷喜悅地站起來,告訴他的朋友們,他得到了真理的啟示,人群密集地站在他跟前,聽他宣講。人們虔誠地讚頌喬達摩為「佛陀」也是「大覺者」,並且是真理的靈魂教師。

他和他的門徒們穿著黃衫並隨處乞食,遊走在恆河流域,傳播新的教義。喬達摩三十五歲成為了佛陀,開始宣揚佛教。後來佛教以不同的形式風靡印度大部分地區,甚至越過巍峨的喜馬拉雅山進入西藏和中國,並且又渡海傳到了錫蘭(今斯里蘭卡)、日本和馬來群島。

佛陀的教義?佛陀如同時代的其他宗教講師相同,以言語為主要傳教形式(或許是因為當時印度地區還並沒有文字普及),但是他的教徒們卻極其細心地背下了教義代代相傳,所以他的教義是在他死後兩三代才以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

佛教的精華可以歸納為「四聖諦」:生命中充滿的憂愁與痛苦,此為其一;憂愁與痛苦來自於我們的慾望,此為其二;煩惱只能通過「涅槃」才能得到解脫,此為其三;只有通過「八正道」才能完成涅槃,此為其四。

涅槃被解釋為寧靜之意,是靈魂不受干擾的寧靜。要達到涅槃,便要求一個人能從自己的心靈中消除一切野心、惡念、安逸的追求和對於來生的慾望,甚至是消除今生一切的希求、驕傲與愚昧。

涅槃之說與婆羅門教的信仰輪迴是吻合的,意思就是一個人來生可能會發生種類身份的變化,因為人們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導致了下一次輪迴中肉體形式的改變。這也將意味著一個痛苦的來生。而唯有涅槃,能使一切慾望滅絕,救人免於重生。換句話說,如若一個人能夠完全信奉佛教,並努力達到涅槃,他便可免於重生。

佛陀認為必須通過八正道才可以達到涅槃,所謂的八正道即為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佛陀的四聖諦與八正道和斯多噶派哲學極其相似。它們的確高尚,並且其中寓有大智慧。佛陀的道義引導人們竭力避免傷害別人,根除錯誤,抑制激情,克服愚昧。而受過基督教思想熏陶的人們,卻很難正確理解涅槃,他們認為涅槃似乎像一盞吹滅的明燈般陰鬱。

二、印度接觸近東地區

亞歷山大的入侵?佛陀宣告他的八正道之後的兩個世紀,亞歷山大開始侵入印度。當亞歷山大自西北方侵入印度時,印度的政治權力分散,由雅利安人(或許現在應該稱他們為印度人)的小諸侯國構成;印度掌握了從近東傳入的字母,這大概是通過阿拉伯商人傳進來的。除此之外,印度文明進步緩慢。

時間推移到公元前327年,此時亞歷山大帝國已經成功征服了馬其頓,並用他們的長矛攻擊波斯全地,他的士兵久經戰陣,面目曬黑,驍勇善戰。此時亞歷山大又率領士兵們越過興都庫什山脈,凶悍地從山上殺下去,開始猛烈襲擊印度,最後成功到達印度河。第二年初,亞歷山大大帝想要繼續渡河征戰,他命他的方陣軍用船隻搭起一座浮橋,渡河行進,侵佔了今天稱為旁遮普的那一部分領土。勝利已經像往常一樣向他微笑,但是那些疲憊不堪的士兵卻再也不肯前進了,無奈的亞歷山大還是被迫撤軍。

亞歷山大讓馬其頓總督直接統治印度河以西的地方,使原有諸侯國國王作為他的副王來管轄河東被征服的狹長領土。然後他卻順著印度河揚帆入海,心中略感惋惜,當艦隊沿海駛行的時候,他又率軍登陸,返回波斯。

他這次的入侵時間很短,範圍也不廣,僅僅碰到印度的西北邊緣。但是它卻是印度與希臘世界接觸的開端,具有深遠的影響。自此,希臘化的工業製品、美術與思想,都經過印度河輸入印度。印度建築開始流行採用石頭,連佛像也開始用石頭來雕刻;希臘化的宗教信仰也滲入了印度。政治上也是如此,後面將會講述亞歷山大入侵印度後所留下的痕跡。亞歷山大的角色開始被印度的王侯們扮演。

旃陀羅笈多?印度有一位叫旃陀羅笈多的國王,他建立了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對亞歷山大的事跡十分熟悉。他急切地想模仿這位馬其頓偉人,成為一名了不起的征服者。這位孔雀王子招募了好戰的蠻族,組成一支強大的軍隊,並且自我宣佈成為中印度北部的領袖。當這個消息傳到敘利亞,亞歷山大的手下將軍之一,被稱為「征服者」的塞琉古,感到十分憤怒,他立即率軍迅速東行,準備來撲滅這個狂妄的暴發戶旃陀羅笈多。意料不到的是,這個印度狂人竟把塞琉古打敗了。因此,旃陀羅笈多不但贏得了印度河和河西岸山嶽地帶,成為無可爭辯的主人,還娶了一位白色皮膚的妻子,也就是塞琉古的女兒。

孔雀帝國?這次侵略戰爭,旃陀羅笈多依靠一支由步兵、騎兵、戰車和象群組成的龐大軍隊征服了恆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據記載,這些經過訓練的象群共有九千多頭。因此,他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大帝國,這個帝國實行君主專制統治,旃陀羅笈多自立為皇帝,統治著幾乎全北印度。

旃陀羅笈多的新帝國實施了一套精心制定的管理制度,官員們向農人徵收租金,清查戶口,維護運河,灌溉農田,監管市場,調控酒類貿易,執行皇帝所發佈的其他各種命令。而皇帝則過著無比奢華的生活,就像蠻族首領一樣,在恆河邊上建立了都城,用木柵和壕溝圍繞著城牆。皇帝的宮殿都是用上好的木頭建造的,樑柱上包裹著金箔和金片,生活異常奢華。

阿育王?旃陀羅笈多一生貢獻很多,但他一生最為重要的事業是為他的孫子阿育王的帝國功業打下了堅實基礎。在印度歷史上,阿育王是一個典型的古代專制帝王,他長期進攻鄰國,進行軍事征服戰爭,這是一種專制帝國公認的執政方式。從公元前273年至公元前232年,阿育王以強權的手段維繫著帝國統治。據現存的一塊石碑銘文的記載,阿育王在一次戰爭之後描述了他的內心感受,據說這場戰爭讓十萬人死於非命,並且俘虜了十五萬平民。當發現一次征服戰爭竟然造成如此巨大的屠殺和死亡時,阿育王感到深深的驚恐。

幡然醒悟的阿育王從此以後極力避免戰爭。此時,他統治著印度的大部分領土,只有印度半島南端脫離他的統治,但他不再企圖使用刀劍擴張領土。他認為真正的征服是精神上的征服,也正因為如此,阿育王的功績始終被後人所紀念。

阿育王還是佛教的第一個護教皇帝。他雖對佛教的儀式作了一些修改,但他大大地促進了佛教的發展。他命人把皇帝詔示刻在全國各地的石頭上,告誡臣民不要說謊,要服從孝順父母,不屠殺騷擾一切有生命的動物,不以打獵殺生為職業,主人要善待苦難的奴隸,富人要周濟窮人。他在印度境內建造了許多壯麗的佛教寺廟,雕刻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佛陀塑像。他號召臣民學習佛陀的教誨,安分守己,遵循佛教的戒律。不僅如此,他還派遣他的弟弟妹妹,帶領一批佛教的傳教僧到錫蘭島上傳播佛教,並成功勸化了錫蘭島上的居民。佛教徒們還將灌溉技術和刻石技藝傳入錫蘭,直到如今,錫蘭全國仍然以信奉佛教為主。與此同時,阿育王也派遣傳道者到緬甸去,使緬甸成為另一個迄今為止仍信仰佛教的地方。

其他的接觸?阿育王還派遣了佛教使節到波斯、埃及、希臘等地宣傳佛教,可是沒有取得像錫蘭、緬甸那樣巨大的成功。但這些對於我們研究者來說,仍然具有重大意義,因為這至少能夠證明,印度與希臘化世界之間已經建立了密切接觸,並且我們可以確定,這樣的接觸顯然影響著印度佛教的發展。從此佛教徒把佛陀的理論體系變成真正的宗教,進一步把佛像作為神明來崇拜,佛教因此成為一個擁有僧侶(或和尚)、寺廟和儀式的宗教。埃及人和希臘人也逐漸熟悉佛教,並認為佛教與他們崇拜的宗教有很多相似之處。佛陀的雕像甚至隱藏著希臘美術的痕跡,而希臘和埃及關於神靈的各種概念也常常在佛教中出現。這樣,印度就自然而然被引入主流文明之中。

孔雀帝國的衰落?阿育王在位時十分虔誠,最後壽終正寢,結束了他的帝王人生。我們只知道阿育王讓他的兩個孫子來分治帝國,但對於他們和帝國後來的繼承人,我們卻知之甚少。其實,帝國在阿育王子孫的統治下漸漸衰落,最後竟完全崩潰了。後來,希臘化的冒險家們在西北邊境建立了一個小諸侯國,曾經一段時期,他們擴大疆域,把希臘化滲透到北印度的所有地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可是後來蠻族的入侵導致了亡國的悲慘下場。在歷史上的某個時期,印度西北部曾被帕提亞王國所統治,但後來更多的蠻族成為北印度的主宰。

同羅馬帝國的貿易?看到蠻族統治北印度這幅圖景,我們難免會感覺有點單調、荒涼,這樣的寫生手法也太過簡略。其實,這張圖景本來有著更多的色彩。在這個時期,印度不僅與敘利亞有著密切的貿易關係,還和埃及有著頻繁的貿易活動。公元前1世紀,每年往返印度和埃及兩國之間的船隻,總數超過了百隻。到了下一世紀,往返於兩國之間的船隻,數目又有所增加,這都要歸功於希臘的一位航海家希帕路斯。他發現了印度洋每年都有穩定的季風從海面上刮過。船隻可以利用穩定的季風直接渡過阿拉伯海到達印度。這樣,人們再也不用駕駛船隻沿著漫長的海岸線航行了。照這樣來算,人們在七月份從埃及出發,到九月份就可以到達印度。然後十一月份返航,到來年二月份就可以到達亞歷山大。人們在印度還發現了羅馬錢幣,這完全可以證明羅馬帝國在幾個世紀以前就和中東、遠東地區有著貿易往來。羅馬從印度進口棉織品、珍珠、翡翠、鑽石、象牙、大米、胡椒和中國的絲綢,向印度輸入金、銀、錢幣,以及銅、錫、鉛、珊瑚、玻璃、酒、麻布等物品,甚至還有受過專門訓練的歌僮和女僕。

笈多王朝?就這樣幾個世紀過去了,大約到了公元4—5世紀,印度的一位帝王建立了新王朝,這就是著名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重新統一了阿育王時期的領土。印度進入了歷史上被世人稱頌的著名的「黃金時代」。笈多王朝期間,出現了許多十分精美的印度雕刻。5世紀的美術家們的壁畫傑作被稱為「歷史上最美的藝術」。當時,印度致力於促進科學發展,像數學、天文學之類學科,漸漸被人們所熟悉。此時期印度的成就遠不止如此,還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留下了諸多不朽詩篇。從以上這些方面來說,這個時期的印度不愧是一個古典的時代。

梵文的復興?說此時期是印度的古典時代,因為這個時期印度文化的昌盛、古梵文的復興,和印度教派中的古婆羅門教的恢復有著緊密的聯繫。而印度本土發源的佛教卻漸漸失去了人們的信仰與崇拜,慢慢地已無立足之地,最後,逐漸消亡。但是,在公元67年(大概在此時),佛教傳入中國,並在中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佛教在日本、中亞、西亞、緬甸、錫蘭等國家和地區也佔據重要的位置。佛教能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歸功於此。

三、印度的黑暗時代

對印度造成最大威脅的入侵者和破壞者便是匈奴,也就是突厥即韃靼諸部落。匈奴曾經給亞洲的許多地區和歐洲國家帶來深重的災難。早在公元前2世紀的時候,匈奴已經雄霸中亞。不僅如此,在公元5世紀中葉的時候,匈奴最著名的領袖阿提拉率領軍隊侵佔歐洲,整個歐洲遭到蹂躪。匈奴也有「白匈奴」與「黑匈奴」的區別,但是對於這兩個名詞的解釋,仍然存在著疑惑。匈奴的入侵使得印度歷史上偉大的笈多帝國從此一蹶不振。印度的「黃金時代」在這個陰影的籠罩之下逐漸走向沒落。最終,公元6世紀初期,笈多王朝的統治破滅了。

從6世紀到14世紀,在地理上來講印度是一片廣闊的土地。在政治上,它分裂為無數的小王國。長期的戰爭使廣闊的土地變得支離破碎。這段悲慘的歷史時代持續了八個世紀,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陷入了無邊的黑暗,被稱為印度歷史上的「黑暗時期」。印度看上去很富裕,但對於外來的入侵卻毫無抵抗能力,處在痛苦和衰弱交織的深淵中。它似乎在尋找機會,一直在歷史的道路上奔跑,但是卻被命運之手屢屢阻撓。穆斯林在14世紀進入了支離破碎的印度,成為了印度的主宰,征服了整個印度。關於穆斯林,我們在後面的幾章會有詳細瞭解。

第12章 中國的智者

中國和印度相同,實行類似於「閉關鎖國」的政策,限制與地中海地區的往來,有時沒有絲毫往來的跡象,但還沒有達到完全隔絕的地步。雖然中國與地中海之間有小亞細亞作為屏障的阻隔,但思想與發明仍在緩慢地傳播與交流。比如關於鐵的利用。經過幾個世紀,小亞細亞的赫梯人才把從地中海地區傳過來的冶煉鐵器的技術傳到中國。但是,沒過多久,中國人已經能夠冶煉出大量的生鐵,並傳入羅馬。埃及人早在石雕藝術傳入印度的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雕刻石像了,石雕藝術後來又隨佛教(可能是第一次)傳入了中國。由於字母很晚才傳入印度,所以它並未傳入中國。等到後來字母傳入中國,這時已為時過晚。中國人不可能放棄自己優美的語言,何況漢語由無數有形狀和具體含義的符號構成,是一套極其複雜,而且學起來又十分困難的文字體系。

東方和西方?古代的近東與遠東地區在科學、信仰、思想等方面一直進行著交流,雖然不是太頻繁。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的本性和興趣十分相似。關於這一點,基普林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他認為:東方世界是東方世界,西方地區是西方地區,兩者之間既不會相交也不會重合。不論是生活在東方的人們還是生活在西方的人們,在面對永恆時,他們的本質仍然還是人類。我前面提到的佛陀思想類似於斯多噶派的哲學思想,這種相似的思想在人類的歷史中並不少見。毫無疑問,這種相似同樣也會在中國見到。

其實,在人類以往的歷史中,東方與西方早已相交相會、相互作用,不知不覺間已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一、老子和孔子

老子?現在,我們通常只從偉大事物的相似性考慮,而往往忽略其中的細節差異。因此,我們總是認為,誕生於公元前604年的老子就是中國的喬達摩·佛陀。老子就是中國的「老哲學家」。老子原名李耳。他和喬達摩·佛陀一樣,以標準的生活之「道」或「規律」訓導世人。他的訓示思想與佛教思想、斯多噶派的思想幾乎相同。他們都認為,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慾望,才能得到快樂。但是老子的思想比佛陀早了五十年,更比斯多噶派的芝諾早了二百五十年。

老子曾經說過「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心靈的寧靜絕不能被慾望和激情破壞。「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我們不難發現,下一世紀的佛陀和芝諾,甚至是7世紀後的皇帝兼哲學家馬可·奧勒留,他們和老子的這一類格言思想是不謀而合的。

當老子在世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有洞察力的哲學家。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地位日益提高,甚至成為一個哲學流派,進而成為傳說,到最後變成了一位神明。當老子死後七百年,人們為了祭祀他,還特意為他建了一座廟宇。甚至到了後來,巫術和舊中國的鬼神都和他的訓言攪和在了一起。老子和弟子們的宗教,就是後來的道教,「道」意味著道或路,在他們的努力下,道教成為中國最偉大的宗教之一。

孔子?老子雖然名聲卓著,但另一位年輕的哲學家——孔夫子,他的名聲比老子更高。

孔子誕生在公元前550年左右,與喬達摩·佛陀幾乎生活在同一時代。他是一位勇敢武官的兒子。雖然,孔子年輕時家境十分貧寒,但本質上仍然是一位士大夫,因為從他的家世起源,可以追溯到貴族的家世和門第,他的祖上地位十分尊貴。他和中國同時代的其他士大夫一樣,學習了音樂、閱讀、射箭、騎馬、養狗、行獵和釣魚等技藝。他還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著作了一本關於士大夫(君子)生活規則的禮儀書。

孔子的訓言對中國人喜歡禮儀的觀念產生了重大影響。當他還在世的時候,宗教祭祀禮儀和習俗代表著主流道德觀念的一部分。孔子十分嚴格地遵守各種道德禮儀和風俗習慣,慎重地進行一切禮儀活動,比如各種家宅神仙和祖宗的祭祀等。他對天地的祭祀也十分敬重。他認為,對父母的真正尊敬,應當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他還認為:「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的箴言?孔子和佛陀一樣,對人生的關注超過對鬼神的關注。他流傳下許多格言,如「孔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見義不為,無勇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其中流傳最悠久的格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這些格言大多與宗教沒有關係。

孔子論政府?孔子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就算是對政府也有自己的看法。當我們關注一下孔子所處的時代,我們就會發現諸侯和其他顯貴們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壓搾平民,互相爭吵,進行破壞性的戰爭。孔子深信(並教導)像這樣的罪惡,只要統治者像父親對待兒女一樣來對待他的人民,就能改正。

孔子真正能夠把他的理論付諸實踐是他51歲的時候,那時他被魯定公選為中都宰。魯國就是現在山東省的一部分,在孔子的治理下,當地事務變得井井有條,因此,不久他就升任為司寇,全國司法都由他掌管。據說,當地的犯罪行為差不多都被他遏制住了。由於魯定公沒有給孔子應有的支持,孔子就辭去官職周遊列國,所到之處受到了當地人民的尊敬。但是,他改革王朝政治的夢想卻破滅了,他希望封建諸侯彼此之間停止戰爭,也沒有得到實現。

孔子的思想?孔子擁有教育家和改革家的雙重身份,想要總結概括他的事業,並不容易。不過,應該注意到下列幾點:(1)如果從政治改革家的角度看他,他的確是失敗者。他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對於確立君王崇高地位的理論,以及管理朝廷的規劃,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2)他對古代宗教禮儀十分重視,在他謹慎而又認真的努力下,這些禮儀終於變成他思想觀點的一部分。因為孔子聲名鵲起,人們只要提到孔子,就會聯想到祖先崇拜,以及對傳統宗教的崇敬。(3)在中華民族性格的塑造上,他的禮儀規則,以及道德上的精簡格言,都產生了巨大的作用。(4)他留下了一套重要書籍,被世人證明是對後世影響最深刻的文獻之一。

五經?孔子留下的書籍被稱作「五經」,由他和弟子們編輯整理。這些書包羅萬象,很像中國文獻的百科全書。書中包含了過去各時代的傳說和歷史事件、優美的詩篇,還有當時人們的智慧成果。他近乎保守的思想深入地貫穿全文,同時,這些思想對教導中國人遵守傳統道德,也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他的著作從問世起就受到人們的尊重,人們常常喜歡引用其中的句子。孔子的著作不僅保留了傳統的文獻和學問,最重要的是,他給中國留下了最偉大的經典巨作。

二、中國與印度、近東的交流

「絲綢之路」?大戈壁沙漠和荒涼的西藏高原是古代中國西陸的界線。然而大約在公元前120年,漢武帝開闢出一條漫長的「絲綢之路」,使得中國商人同印度、波斯、敘利亞以及遠東其他各地進行交流。

戈壁本身的自然環境就已經夠糟糕的,但是還生活著異常剽悍的四處騎馬遊蕩的牧民,他們被歐洲人稱作韃靼人或突厥人,中國人則稱其為匈奴。為了把他們拒於國門之外,中國修築了萬里長城。而當時的匈奴為了進入中國,便向更遠的西邊和南邊移動,一直來到長城腳下。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為了共同抵禦匈奴,漢武帝特派張騫率領一百人出發向西,尋找抵抗匈奴的盟友。很不幸的是,他們被俘虜並被關押了十年。後來這一行人找到機會逃脫,於是便繼續西行至奧克蘇斯河(今阿姆河),無奈仍沒有找到盟友。儘管如此,此次出行仍然具有重大意義。比如,他們帶回了突厥斯坦的快馬,還有像葡萄一樣的新植物,同時也帶回了一個好消息,西方有大量的珍貴玉石。除此以外,他們還帶回了一些令人著迷的故事,都是關於印度和波斯的神秘傳說。

幾年以後,為了驅逐匈奴,漢武帝派出一支大軍,穿過山道,向西追蹤直至塔里木河流域,進而到達奧克蘇斯河流域。公元前114年,中國商隊沿這條路到達突厥斯坦和波斯。於是,這條路就成了通往西方的著名的「絲綢之路」。此後,中國與印度和近東地區便有了商業和文化上的溝通。從一定程度上說,漢武帝最重要的功績就是開闢出這條「絲綢之路」。

沿著「絲綢之路」,每一年總會有十多個中國商隊穿過這條貿易商道去西域,用攜帶的絲綢和鐵條交換珍貴的寶石、玉石、琥珀、珊瑚和玻璃。顯而易見,中國商人一般不是和希臘人和羅馬人直接交易,而是通過中間人——突厥斯坦或波斯人,將貨物運至近東地區,抑或是沿陸路穿過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再或者沿印度河下達阿拉伯海,再用船將貨物從阿拉伯海運到埃及和地中海一帶。

中國的絲綢?運往敘利亞的中國絲綢會在那裡染成紫色,用金線繡上花。之後再由敘利亞商人轉賣給希臘和羅馬的富人。在奧古斯都大帝時期,這種交易形式在羅馬十分流行。然而,下一任大帝提比略曾設法禁止羅馬富人使用這種昂貴的新織品,但未取得成效。一些羅馬人也認為羅馬的金錢為了購買中國絲綢已大量湧入中國市場。

儘管如此,這種貿易從未間斷並持續升溫。為了不讓中間人波斯獲利,許多羅馬人竭力想和中國人直接交易,這大概是羅馬與波斯帕提亞朝諸王之間交戰的原因之一。為此,他們做了種種嘗試。例如,尋找出一條直通中國的海上路線。據史料記載,在公元166年,曾有只敘利亞船抵達中國陸地,但由於航程過長,未被人們接受。為了到中國去,羅馬帝國派出的特使和一些旅行家,有時竟冒險選擇從陸地穿越中亞細亞,無奈路程實在太遠了。所以,羅馬和中國仍須通過中間人波斯和印度來進行大部分貿易。

一個有價值的秘密?由於距離過遠,中國和羅馬很少直接貿易,更別談這兩個偉大帝國之間相互影響了。雖然羅馬人迫切地想要知道製造絲綢的方法,但直到查士丁尼大帝時期才得到。查士丁尼派遣了兩個修士前往中國。大約在公元551年,他們帶回了一根裝著蠶卵的空心手杖——比起和它們等重的黃金,這些蠶卵無疑更有價值,因為它們象徵著絲綢業在小亞細亞和歐洲的興起。

三、佛教在中國及其以外各地

皇帝的一個夢?如果說中國同羅馬大多是間接而且效果不顯著的交流,那麼,它同印度的聯繫則是直接且效果顯著的。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據說可能是來中國經商的印度人傳入,也可能正如中國史書所敘述的那樣以更帶有戲劇性的方式。

據漢文記載,中國的漢明帝曾經夢見了一位金人,金人告訴他,他的夢是一個要他派遣使節的神聖命令。於是漢明帝特派了使者到印度,並成功帶回一匹裝載著一些佛像和多部佛經的白馬。大約公元67年,漢明帝在都城建立了一座佛寺並將佛經譯成中文,使佛教成為中國國教的一部分。

緩慢的成長?中國歷史上的幾個世紀,佛教幾度被當作外來宗教。佛教僧侶都是從印度來的傳教者,而熱衷於佛教的中國人則到被他們視為「聖地」的印度去朝拜。自公元4世紀始至公元10世紀,佛教朝拜者的人流不斷地從中國湧入印度。有幾個朝拜者還寫了遊記,這些遊記有助於增進我們對印度佛教史的瞭解,也給我們帶來了關於印度的有趣事實,而這些事實在印度文獻上從未被記錄。

在中國,佛教逐漸和中國的風俗相結合,與此同時,還和中國其他的信仰相互融合,傳播甚是廣泛,直到最終成為中國人的主要信仰之一。

中國以外的佛教?中國文明伴隨著佛教使徒所到之處,如朝鮮、日本、西藏、蒙古和安南(今越南),廣泛傳播開來,這也是佛教對中國產生的一個重大影響。公元6世紀,佛教由中國又經過朝鮮傳入日本,那些傳播佛教的僧人又重新回到中國去尋找一些技術熟練的中國工匠並把他們帶到日本,讓他們建造廟宇,雕刻佛像。從此之後,日本便開始模仿中國的建築、雕刻風格和繪畫藝術,以及中國的文字系統。一時曾掀起一股學習中國的熱潮,對中國的哲學和文學乃至舞蹈和戰爭武器都大加讚賞模仿。但是他們並不僅僅是單純的模仿,而是善於修改和完美利用中國藝術,使之適合他們當地人的需求的優秀技巧。比如,為了使中國的漢字更好地適合他們本國的音節,他們最初借用了中國的會意字,同時把那些比較複雜的會意字簡化了,這樣中國的漢字便更適用於日本文字。

建築和美術?佛教在中國以及周邊各地的傳播,為美術和建築帶來重大的影響。壯麗宏偉的寺院和莊嚴美麗的寶塔廟宇佈滿各地,這直接刺激了庭園設計,對雕刻和繪畫的飛速發展也十分有成效。例如在佛像的雕塑方面,中國人吸取了印度人從西方帶來的希臘化的藝術傳統,但並不是一味地模仿,他們按照自己獨特的方式吸取精華,並加以修改,意外地產生了一種與印度美術有別又有鮮明特點的中國美術。現如今,在我們的博物館裡大家所看到的大部分青銅鑄造的、陶制的或石雕的神聖美麗的中國佛像,都是在佛教傳入中國的初年和之後製造出來的。

四、中國

周朝末年?在這個禮樂崩潰、孔子生活的年代,齊、秦、晉、楚等幾個相當大的諸侯強國幾乎佔據了整個中國,而這些諸侯國又統領著公國、伯國、男國等數不清的小國。小國被封建主義制度控制,保持周朝的傳統。所謂的封建制度便是層層分封,男、伯、公及其他諸小國的統治者應效忠於他們各自的王侯或首領,而王侯或首領最後要效忠於他們的帝王。但實際上,王侯們並不團結,他們為了一己私利,不斷交戰。這正暴露出了封建主義在當時中國的真正意義之所在。封建主義在中國維持了幾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封建制度弊端百出,逐漸衰落下來。在公元前249年,邊境公國之一的秦國統治者徹底推翻了這個沒落的王朝——周朝。

「始皇帝」?歷經漫長的交戰,有一個王侯在爭雄的諸王之中卓越超群,連續擊敗了其他諸侯國,於公元前221年取得了皇帝的稱號,他自封為「秦始皇」。「第一個」正是始皇帝的內涵所在,而且他是第一個真正的皇帝。他正是中國名副其實的旃陀羅笈多,是他用武力征服不同的地區和集團並統一控制;是他結束了當時的封建制度,重新劃分了三十六郡,繼而新設立了郡守和郡尉來取代曾經的公侯,並由他親自任命和監督各郡;是他率領精兵,向南擴充帝國的勢力範圍,成功在長江以南新獲四個郡;也正是因為他,馳道和運河也修築起來了,水陸交通便利了,中國各部分也緊密地結合起來了。這一切行動,讓我們想起波斯的大流士,還有羅馬的愷撒。

道路和城牆?從那時起,中國的遷居者把中國文明帶入長江以南的「蠻族」地區,使之逐漸成為完整中國的一部分。與此同時,為了抵禦北方「蠻族」即匈奴的入侵,始皇帝與匈奴進行了一場徹底的戰爭,並取得了重大勝利。為了避免他們再犯中國國土,他命人修築了一道萬里長城。這道長城起於東北的黃海,越過黃河的彎曲地區,止於西北叢山之外。這道長城最初雖然是土築的,但對於從北方來犯的那些野蠻騎手來說,無可置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真正屏障。這正是中亞細亞的遊牧民寧肯向西方尋求出路,也不南下進入中國的一個重要因素。大概就因為這個緣故,蠻族侵略者忍痛割愛,從亞洲遷移出來,放棄中國,直闖歐洲。

後來,歷代王朝又延長加固了長城。到了近代,明朝用石頭重建了長城,世界奇跡之一的萬里長城就此誕生了。

劍和書?雖然始皇帝在許多方面理應受到百姓們愛戴,但很不幸的是,他在位之日,百姓畏而不敢言;逝世之時,百姓恨而無從言。在中國的傳統印象中,始皇帝一直被視為一個嗜殺、殘酷的暴君。他不得人心的一部分原因是,他曾焚書坑儒,試圖毀滅儒教。他曾下令燒掉除農業醫藥等實用學科書籍以外的所有儒家經典和一切過去被學者視為生命的文獻,幾百位試圖搶救藏書的儒士都遭到斬首或流放。

始皇帝在位時,他殘酷地施政壓迫著怒而不敢言的百姓們。但公元前212年他的死訊傳來之際,積聚了多年的憤怒終於爆發,各地紛紛揭竿而起,相繼發生了叛亂,他的兒子們都命喪起義者之手。

漢朝?秦始皇死後爆發的戰爭接連不斷,一個農人出身卻又不乏才幹的冒險家很快擊敗了他的眾多敵手,結束戰亂,統一中國,於公元前206年自立為皇帝,建立了漢朝。他和他的子孫後代曾穩坐超過四個世紀之久的江山。他們引領中國進入一個領土擴張、文化發揚及商業繁榮的「黃金時代」。

新書和舊書?漢朝的文學發展更加燦若星辰。原因之一是紙和一種新式毛筆的發明,小毛筆能將中國文字極為靈巧地呈現在紙上,自然為漢朝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秦始皇禁止古書的敕令被徹底廢除了,藏匿的手稿得以重見天日,還抄寫了許多副本,文人們還積極撰寫了許多新書。為研究中國文學,漢朝有個皇帝還創立了太學,設立了一種競爭式的文官考試制度——察舉制。自此以後,門第再也不是提陞官職和社會地位的絆腳石,官吏都是從在經書考試中名列前茅的人中間選拔。孔子及其弟子的著作被奉為聖書經典拜讀。

漢武帝和「絲綢之路」?漢初的幾個皇帝,不僅致力於復興儒教文化,與此同時,也絲毫不減擴張國土、促進商業經濟發展的帝王野心。其中政績最為突出的便非中國人眾所周知的漢武帝莫屬了。雖然美國人對此名字會有所生疏,但要說他的歷史地位可與亞歷山大大帝、尤利烏斯·愷撒以及查理大帝相提並論,就自然可知了。漢武帝在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6年的漫長統治期間,曾大力征服了長江以南的地方,並將朝鮮的一部分納入版圖之中。而他最大的功勞便是開闢了一條連接東西方世界的「絲綢之路」。

漢朝衰亡?公元220年,曾經輝煌的大漢國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之後三國稱雄,平分中國。這不禁讓我們回憶起之前提到的亞歷山大和他的帝國。中國又開始了漫長的戰亂時代。在北方諸郡,蠻族侵略者早已自立為王,侵佔了該國北方約大半的國土,由於北部國土喪失,國都被迫南遷到長江畔的南京。這是一個黑暗的年代,而中國的文化傳播並沒有因此受到打擊,反而傳到了朝鮮和日本。公元5世紀,指南針作為羅盤為遠洋的中國水手們指引前行之路。

唐朝復興?公元618年到907年,中華歷史上的第二次「黃金時代」來臨了,唐朝統治之下的偉大復興再一次證明了中華帝國的生命力。不僅收復了失去的領土,還新增了許多境外領土。中國此時的強大使別國為之仰慕,波斯、君士坦丁堡以及穆罕默德紛紛派遣特使來覲見天朝大國。商業繁榮發展,阿拉伯商人乘船來中國購買絲綢,其他外國商人也在中亞細亞與中國商人碰頭,互換物品。文學也隨之重煥生機,雕刻、繪畫和詩歌蓬勃發展。

中國印刷術?雖然從公元前1世紀以後,中國人已嘗試用木版印刷一些圖畫和經文,但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書籍印刷的技術是在公元10世紀之後。當時由於皇帝的重視,孔子經書的一種新版本以及兩大部百科全書全都編纂完畢並複印了。

若是中國和歐洲早有密切接觸的話,那麼公元10世紀或11世紀的時候,印刷術就可以傳到西方了。但由於當時條件有限,歐洲就不得不等到公元15世紀才開始採用這個劃時代的偉大發明。

《全球通史(上):從史前史到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