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太,請您出示剃度許可證和尼姑職業資格證書【佛教】

唐穿團的美女們,當你們興致勃勃地享受著宮斗宅斗的緊張刺激時,是不是最好也應該考慮一下退路的問題?俗話說,得意時找退路,失意才有出路,萬一哪天您在掐架中暫時落敗處於下風,需要事先準備一個退回去舔傷口以圖東山再起的地方,哪裡比較合適呢?

大概有不少人腦海裡立刻閃過「武則天」「感業寺」「上香」「重逢」「小尼姑」「還俗」這幾個關鍵詞,順理成章的,以下場景也就蹦了出來。

飽受折磨的白蓮花妹子,對愛情,對人生,對世界失望透頂了,在一個大雷雨之夜跑出家門,昏倒在當地的尼姑庵門外。醒來時,發現是被老尼姑救醒的,於是苦苦哀求老尼姑收自己為徒,要剃度出家(或者更理想的,「帶髮修行」)。老尼姑一番勸說不果,看這姑娘聰明心誠,於是答應了,給折騰完頭髮換一身衣服,庵裡就算多了一口人,白天唸經敲木魚掃地吃齋飯,晚上見月傷心迎風流淚,等著男主角來拜佛時「偶遇」再續前緣······

您覺得這種遭遇就算是淒慘委屈跌入人生低谷了嗎?想得太簡單啦美女。

不信穿越過去試試吧。當您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找到了當地的尼庵和主事老尼姑,向她提出拜師出家的請求時,只怕老師太的第一句話就是:

「請問檀越可有度牒否?」

「度牒?」恐怕穿越團的客人十個有九個要傻眼。這是什麼?不是說好了到寺院裡剃個光頭、吃齋念佛就算出家遁入空門了嗎?

度牒呢,說白了就是類似於現代的「出家許可證」,不是由寺廟僧尼頒發,而是掌握在當地官府手裡,是俗世官府很重視的一項管理職能。想出家的人,必須先拿到這個許可證,才能去廟裡拜師父請求剃度,您以為隨便啥人剪剪頭髮就能搖身變成和尚師太了? 

為什麼官府要搞這麼個許可證出來?呃,基本上這是俗世政權和宗教機構爭奪生產資源和勞動力的一個妥協結果。

您認為在古代社會裡,寺廟道觀這些宗教機構是什麼性質的?單純是給小清新們度假避世、調理身心、看星星、看月亮、思考人生、感悟世界的地方?太幼稚啦。您睜眼看看這些寺廟的模樣,有名望的大寺院,要麼在州城縣城的繁華地段,要麼在名山大川的風景區,往往都是院落重疊佔地極廣,此外還有大量附屬的農田佃戶甚至各種商舖產業。這些寺廟裡的和尚尼姑,不結婚生娃繁衍人口也就罷了(古代官府跟現代不一樣,都是鼓勵生育希望人口越多越好),他們還不交稅、不服役,就連依附於這些宗教場所的雜役百姓佃農等,往往也只向寺院裡交稅服役,而逃避對國家官府的賦役義務。

長此以往,宗教機構佔有的社會資源越來越多,而且這些有組織的大量聚集人口,還很容易對當地官府的治理構成挑戰。歷史上幾次由中央朝廷發動的大規模「滅佛」運動,也正是由於這些因素。世俗政權和宗教機構爭鬥一陣和諧一陣,在很多方面都達成了妥協,大致從南北朝開始,官府就用發放「度牒」的權力限制佛寺擴張,而大部分佛寺也認同了官府的這種權力,給俗世民眾正式剃度前,都會要求他們去官府那邊領一張許可證。如果無證出家,這叫「私度」,官府不承認這種僧尼的正式身份,各種好處一概沒有,給人「私度」的寺院僧尼也容易惹麻煩。

那麼「度牒」要去哪裡申領?通過什麼方式、滿足什麼條件才能拿到?

長安朝廷管理這類事務的機構叫「祠部」,它是中央「三省六部」中的「尚書省——禮部」的一個下屬部門,負責發放和管理全國僧尼道士的身份登記資料。理論上說,各地申請出家的人都應該先把個人資料逐級上報到中央朝廷祠部,由各級負責人審查合格以後批准,把度牒一級一級下發轉到申請人手裡。但實際上這種操作過於煩瑣,可行性不高,所以一般都是祠部按各地的人口和寺院情況預先批准好度牒數量,弄一些類似於「空白蓋章文件」之類的,直接下放到各地官府,由地方官掌握。批准誰出家,在文件上填好姓名日期,蓋上地方官的官印,就是一份標準有效的「度牒」了。

至於向地方官申請度牒需要具備什麼條件,還是理論上來說,要考察這個申請人是否家世清白、德行高尚、心誠意堅,還要求通過一定的文化素質考試,比如需能熟練背誦四部經文等,但實際上,其中最重要的條件是——伸手,請拿錢來買!

出個家還要先交錢?那當然!上面已經說了,出家成功以後,就可以不再向國家交稅服役,等於官府損失了一筆從你個人身上的應收資產,那麼你當然要事先做出一定經濟補償。除非您是皇二代官二代,面子特別大,地位特別高,或者有其他的本事能讓官府開後門給特殊待遇,否則購買「度牒」的這筆錢是免不了的。而且「交錢買許可證」也是全社會通行的規則,明碼標價,現錢交易,童叟無欺,您沒什麼可抱怨的。

您問一份度牒賣多少錢?這個根據時間、地點和申請人身份不同,變化很大,總的來說不便宜,平民百姓要買一份並不容易。唐中宗年間,一個殺生的屠夫想買份度牒出家贖罪,得交三萬錢;敦煌吐魯番地區被吐蕃佔領時一份度牒曾經可以換一頭牛加一頭驢;晚唐時候江南某地曾經為了斂財而大量濫賣度牒,也是「人納二緡」,一份兩千錢左右。

知道了「度牒」的存在,您就可以事先做準備了,在自己得意得勢的時候,先找人出錢買一份這東西存著,準備萬一有不測時可以直接拿來用。如果工作做得到位,最好能買到「空白度牒」,就是不填名字日期的那種,這玩意兒非常值錢,將來自己用不著,轉賣出去也能賺一筆。

托了人,出了錢,您拿到手裡的度牒是什麼樣的呢?

如果是承平時代由中央官署祠部下發的正規行貨,那麼應該是背面都很精美的綾絹卷軸,用匣子袋子盛放著。您抽出卷軸來展開看,布面上寫著類似如下的文字:

敕××州×××縣府牒

××鄉(這裡填您穿越上身的那妹子的父親的姓名,如:百姓唐九九/秀才唐九九。)

女(這裡填您自己的名字,如:阿穿。)

年(這裡填您出家時的年齡數字,如:十八。)

牒得前件人狀稱,有女(阿穿),生之樂善,聞佛聲而五體俱歡,長慕幽宗,聽梵響而六情頓喜。(這兩句也可以換別的文詞,如「姿容順麗,窈窕柔儀,思慕空門,如蜂念蜜」,總之是說出家人跟佛祖有緣。)

今為(這裡填允許出家的事由,如:「先皇忌日/為國薦福」等),廣會齋筵,既願出家,任從剃削者,故牒。

×××年×月×日 牒

(批准出家的官員在這裡簽職務姓名,如:使檢校司空兼御史大夫曹示。)

一堆文字後面再蓋幾個官印,大致是負責的部門逐級層層蓋印以示批准有效。這麼值錢的許可證,您看完了就收好吧,有需要時拿出來跑進寺裡去求和尚尼姑們剃度收容,沒準兒能救命呢。

對一般的百姓來說,買到空白度牒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更常見的是好不容易湊錢買了普通的度牒,讓辦事小吏給填好姓名日期,連在哪個寺廟出家都不能自己選擇,而是由官府根據目前情況統籌安排,哪個寺院缺人就把新度出家人分配到哪個寺院。事實上,單獨給一個出家人批准發放度牒的事也不多見,官府一般都是選擇寺廟做大法事大齋會傳戒的日子,提前公佈,一次性發放(出售)一批度牒,然後這批出家人就在法事齋會上一起剃度受戒了。

很好,當您手持度牒,再次跑進尼姑庵裡去找老尼姑拜師求出家,她驗證度牒無誤,就可以為您落發了嗎?還早著呢。

無論是男人想削髮為僧,還是女子想落髮為尼,都還要符合一定的先決條件。主要有以下三點:

1.必須是一個能夠自主的自由人。父母健在的要徵求父母同意,官員要先辭職,奴僕要被主人放免為良人,已婚的要離婚,信過其他宗教的要堅決劃清界限等。

2.必須是七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健康人。有外表殘疾、嚴重傳染病、精神病和被閹的人不能出家。

3.犯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修為很高的大德高僧)、破和合僧(破壞僧眾團結)、對佛祖大不敬這五種重罪的不能出家。

問清楚您符合以上條件,又再三確認您真的一心一意要出家,甘願此後一輩子都過光頭僧服的清苦生活,老尼姑就可以······舉行儀式給你剃度了?才不是,她會先讓您準備合乎規格的僧衣、僧鞋、僧帽、托缽、拜具、佛經等一大堆東西,另外還要再——交錢!

您問什麼還要交錢?買度牒的時候不是已經出了一次血了嗎?對呀對呀,那筆錢是交給俗世官府的,作為以後你不再給朝廷交稅的補償,而這一筆「戒金」或稱「攢單銀」是交給寺院的,以後這裡要為您提供住宿和飯食,提前先收一點預付金有什麼不妥?同時這還是考察您皈依佛門之心誠與不誠、堅與不堅的重要方法,連阿堵物都不肯捨棄些,還出什麼家呀。

「戒金」交多少才夠?這也是變動很大的一件事,家裡有錢就多交,家裡窮些就少交,實在沒錢還可以交糧食、布匹代替,窮到啥都沒有的請出門右轉去丐幫謝謝······呃,倒可以提供一個勤工儉戒的辦法,您可以在受戒剃度之前先住寺裡一陣,每天起早貪黑地挑水、種地、清掃佛堂,干種種又苦又累又髒的活,能堅持幾個月的話,「戒金」可以給您打對折半價收訖,想全免是基本不可能的。

這樣一邊幹活一邊湊物資,到了每年春秋各舉行一次的傳戒大會(也就是上面度牒裡所說的「廣會齋筵」)的時候,經過廟裡的老師父、師太們考察,認為您表現良好,各項條件都符合要求,終於準備給您和一起出家的同伴剃度傳戒了。

「剃度」會在「傳戒」前進行,本身也是一種嚴肅的儀式活動。寺裡會在佛堂或者其他合適地點準備剃刀、水盆等工具,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專門主持儀式,他被稱為「戒師」,另外廟裡的其他僧尼也會來參加儀式。

儀式開始時,大家一起面北而立,戒師先祝頌:

「皇帝萬歲臣統千秋,天下太平法輪常轉。伽藍土地增益威光,護法護人無諸難事。十方施主福慧莊嚴,合道場人身心安樂。師長父母道業趨隆,剃頭沙彌修行無障。三途八難鹹脫苦輪,九有四生俱等覺岸。」

然後眾人一起念佛號,你們這些新出家人一起向戒師唱念: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這時候您要說的是『我阿穿』,別人也各說自己的名字)今請大德為剃頭受戒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剃頭受戒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剃頭受戒,慈愍故。」

「大德」的意思是「有名望的高僧」,「阿闍梨」是梵文音譯,意思也差不多,「高僧」「導師」之意。上面這段唱念是自願請求戒師為你們剃髮,如果是男出家人,也要順便剃鬍鬚。戒師接受了請求,先要敲擊著一種像長柄金屬木魚似的樂器「引磬」,帶領你們走出佛堂外,向北三拜,辭謝君主,再三拜,辭謝父母,以示你們從此與塵世斷絕關係了。

回到佛堂裡,你們要當眾換上僧衣,向戒師合掌跪拜。戒師則手持淨瓶,就是觀音菩薩拿的那種,以手指蘸香湯,往每個受戒者頭頂滴三滴,讓你們「心底清涼、煩惱不侵、除去俗人氣味」。然後挨個給你們削髮,先把你們頭頂中心的少許頭髮挽成一個小髻,用刀從下往上剃,剃到只剩頂心那個小髻時停手,再把淨瓶拿起來,口念偈語,眾僧應和。

念三遍,和三遍偈語,戒師對你說:「我已為你削除頭髮,唯有頂髻猶存,你可最後慎重考慮再下決心。如不能忘身進道,忍苦修行,少發猶存,仍與俗侶相同,放你歸家,尚不為晚。」

這是你的最後一次反悔機會了,如果還不想反悔,你就回答:「決志出家,後無悔退。」

這樣戒師會把你帶到你自己的師父(老尼姑)面前,合掌跪下,並把戒刀交給你師父。你師父拿著刀問:「最後一結謂之周羅,唯師一人乃能斷之。我今為汝除去,汝今許否?」你回答:「可爾。」

你師父手起刀落,你頭上最後一撮毛也被割光啦。你師父這時候會念誦「落發偈」,然後把袈裟披在你身上。你要叩頭行禮才能接受,受完再還給師父,讓師父再給你披一次······這樣還三次披三次,你在師父的幫助下把袈裟穿好,跪拜禮佛,繞行三周,最後禮謝圍觀僧眾、戒師和你師父。這個儀式結束。

您問這就完了嗎,從此您就是一名清麗俊俏的小尼姑了?咦,誰說的,這只是「落發」儀式,讓您當尼姑的「傳戒」儀式還沒開始呢。

暈倒……沒事別煩心,很多時候,「落發」和「傳戒」是連著舉行的,因為別人也都覺得儀式拖太久又煩又累。落發可能是在佛堂裡,而「傳戒」呢,有條件的大寺院都會在露天空地上造一座「戒壇」,專門用來舉行這種隆重的儀式。

戒壇一般要建三層,最下層長寬各二丈九尺八寸,高三尺;中層長寬各二丈三尺,高四尺五寸;上層長寬七尺,高二寸;建築四圍上下還雕飾有獅子、神王等圖紋。佛教裡的傳戒儀式五花八門有很多種,針對的對象和儀式效果也不同,我們只揀主要的說吧。

像您這樣聲稱自己打算剃頭出家住進寺廟裡、青燈禮佛過一生的受戒者,一般會經過兩次傳戒儀式,第一次初壇傳戒叫「沙彌戒」,第二次二壇傳戒叫「比丘戒」(具足戒)。

剛出家的新人,特別是二十歲以下的少男少女們,第一次受戒都是受「沙彌戒」,做尼姑的則稱為「沙彌尼戒」,別稱都是「十戒」。

這個傳戒儀式,也同樣有「戒師」,全寺僧尼眾都要參加圍觀。戒師先開導你們受十戒的意義,然後迎請「十方三寶一切菩薩及護法龍神」,也叫「請聖」。在這些聖神的見證下,你們要先懺悔自己從前的罪過,如實回答戒師的種種問題,如「汝曾於六親男女中行淫否」「汝曾於父有病時捨去不顧否」等,懺悔認罪完了,再唱念「皈依偈」,代表把俗世罪孽拋在身後了。

這時開始正式傳戒,戒師要手持戒尺,以莊重沉緩的聲調,向你們宣說沙彌尼的十戒戒相。

「善女子(男子),汝既捨邪歸正,戒已周圓,若欲識相護持,應受十戒:盡形壽不殺生,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是「直到這一世死前」的意思,戒師問一句「能持否」,你就得答一句「能持」或者「依教奉行」。下面還有九個問題呢。

「盡形壽不偷盜,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淫慾,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妄語,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飲酒,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塗飾香油,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聽視歌舞,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坐高廣大床,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食非時食,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蓄金銀財寶,汝今能持否?」

十個「能持」答完,初壇傳戒結束,在場僧尼們相互恭賀,你們這些新受戒者現在可以被稱為「沙彌尼」和「沙彌」了,也就是後世俗人口頭說的「小尼姑」「小和尚」。

這裡說的「小」,可不單純是指年齡小,也代表等級比較低。「沙彌」有點像是「實習生」,等到第二次二壇受戒以後,轉正為「比丘(僧)」和「比丘尼」,這才是正經能出去撐場子的和尚、尼姑。

那麼這兩個等級的待遇有什麼區別呢?舉個例子說,出家人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雲遊四方」,拿個化緣缽兩肩擔一口天下到處走,所有正規寺廟都有義務接待外來掛單的僧尼,免費提供食宿,有法事還要先讓外來和尚唸經拿錢。但是,只有受完二壇「比丘戒」之後再修行五年的僧尼,才有資格離開師父和原屬寺院,自己單獨出去修行。

如果像您這樣的小沙彌尼,趁人不備帶著自己的行頭跑出去了,在外面遇見一所寺庵,敲門進去要求白吃白住,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每座寺庵裡都有一位「知客」僧人或尼姑,當來了雲遊僧尼時,由知客出面接待,他(她)一伸手,先要求:「請出示戒牒一觀。」

「戒牒」?這又是什麼?難道是「度牒」的另一種叫法?您忙不迭從包袱裡掏出從前自己花了不少錢買到的度牒,遞給知客,誰想人家接過去看了一眼就還給您,堅持要您出示「戒牒」,還說這二者不能混淆。

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度牒」是由官府發給俗人的出家許可證,作用是批准阿穿你出家當尼姑;而「戒牒」則是由寺院頒發的,內容是證明持有此證的僧尼於何時起在本寺出家修行,來歷明確身份合法,還會標明持牒人的修行年資和等級,相當於「職業資格證書」。

寺院在什麼情況下才給僧尼發放「戒牒」,沒有死標準,有的寺院可能在小和尚、小尼姑們第一次受完「沙彌戒」以後就給發了,但是那樣牒狀上也會標明這孩子剛出家不久,還沒受「比丘戒」。那麼別的寺院的知客一看這些文字,就知道來者不是正規門路出來遊學的,而很可能是自己偷跑出來玩,就別指望人家客客氣氣、周周到到地按大和尚和大師父的待遇管吃管住了。

還有要求更嚴格的寺院,可能會在二壇傳戒以後才給比丘僧、比丘尼們發「戒牒」,這樣像您的情況,手裡根本就沒這東西,當然人家寺院更不會給什麼好臉色看。一般來說,沒戒牒的野和尚、野尼姑,寺院最多管兩頓飯留住一夜,第二天就趕緊打發你上路了。

所以說,在職場多奮鬥幾年,從「沙彌」級別考職稱考到「比丘」級別,還是有用的。什麼條件才能受二壇的「比丘戒」呢?

最主要的條件是已經受過初壇沙彌戒而且年滿二十歲,其他條件包括入寺以來表現良好、勤讀經卷、幹活不偷懶、人緣好等。二壇的「比丘戒」儀式程序跟初壇相差不多,只是更加隆重嚴肅,所傳的戒條也更繁複豐富,而且一般還要求這儀式上要有十位大德高僧在場,作為受戒者的「三師七證」,有時候這十位僧人還要在受戒者的戒牒上簽名做證。

作為一個尼姑,你在受「比丘尼戒」之前,會比男性僧人們多一道程序,那就是受沙彌戒之後,年滿十八歲,還要多受一種「式叉摩那戒」,再經兩年以後,才可受「比丘尼戒」。為什麼要多這道程序呢?原因是……寺院要在這兩年裡查明你有沒有跟情人偷偷摸摸來往懷胎。

經過這一番折騰,你手裡終於拿到「戒牒」了,上面的文字類似於這樣:

南澹部州娑訶世界××州××寺授千佛大戒牒

授戒女弟子 牒得前件

弟子久慕良緣,夙懷善意,求出塵之捷徑,祈入聖之廣途,遂乃離火宅之苦空,向無涯之覺路。吾今睹斯真意,方施戒條。仍牒知者,故牒。

×××年×月×日授戒女弟子牒

奉請阿彌陀佛為壇頭和尚。

奉請釋迦牟尼佛為教授阿闍梨。

奉請彌勒菩薩授羯磨阿闍梨。

奉請十方諸佛為證戒師。

奉請諸大菩薩摩訶薩為同學伴侶。

授戒師主釋門賜紫道真

這是戒牒最開始的模樣,以後隨著您在寺院裡修習的「學業」日進,戒牒和院裡的「僧籍」也會在每三年更新一次時,增添些新內容進去,如寫明您已經可以「誦法華(經)五卷、藥師(經)一卷、佛名一卷」等,這樣您日後拿著戒牒出去雲遊,外地知客一看牒上文字,就能安排您參加當地法事充任恰當角色了。

說到這裡,您已經覺得暈頭轉向了?那告訴您一個好消息吧。穿越到我大唐的話,無論您是當和尚還是當尼姑,都不用受「燒戒疤」這種罪。用香頭在腦門頭頂上燙傷疤的蠻幹法,本來也不是佛教發源地傳來的習俗,而是我漢地佛教獨有的,而且基本上認為是元朝以後才開始施行,也只給受三壇「菩薩戒」的更高一級的僧尼們燒這玩意兒。所以您這個唐朝尼姑就可以逃過這一劫了。

不過穿越到唐朝出家也有麻煩的地方,很多您從後世小說影視劇裡學來的佛教稱呼用語得改一改。比如和尚尼姑們跟俗世人談話,應該自稱為什麼呢?「貧僧」「貧尼」?呃,其實唐朝和尚們最常用的自稱是——「貧道」。[注32]

另外,「唐朝和尚」這個說法也不能隨便使用,唐朝人稱一般的僧人為「僧伽」「比丘」「沙門」「闍梨」等,「和尚」是一種地位很高的尊稱了,您管一個光頭僧人叫「和尚」「大和尚」,約等於自居弟子要拜人家為師的意思。而在唐朝幾乎沒有「小和尚」這種叫法,可以改稱年紀小的僧人為「小沙門」「小沙彌」。「和尚」這個詞到後世才演變成對普通僧人的稱呼,尊敬意味不那麼明顯了。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瞭解推薦: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王景琳.中國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李富華.中國古代僧人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6

注32:佛教自兩漢之交傳入中國一直到唐朝,借用了不少本土宗教道教的元素,僧人自稱為「貧道」,別人稱僧徒為「道人」,也是這個原因。《大宋僧史略》:(僧人)漢魏兩晉或稱名,或云「我」,或云「貧道」。故法曠上書於晉簡文,稱「貧道」……後周釋曇積諫沙汰表亦唯稱名,白「皇帝大檀越」,後稱貧道。

《唐朝定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