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學校旅店殯儀館,多功能寺廟歡迎您【社會救濟】

運勢不幸的唐穿團成員,當您經過一番折騰,終於正式進入寺廟剃度當上了僧尼,在大唐天下成千上萬座佛寺裡,等待您的將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首先,讓我們先來觀察一下您此後將要居住一段時間的生活環境,也就是逛逛廟吧。

您走進寺廟,第一個穿過的應該是「三門殿」,也叫「山門」,門兩邊可能會塑有俗稱「哼哈二將」的兩尊金剛護法神。進山門以後的大殿,一般是「天王殿」,殿裡正面供著大肚子彌勒佛,背後是韋馱,兩側則是四大天王像。過了天王殿再往北,就是大雄寶殿了,這是整座寺院的中心正殿。裡面供著釋迦牟尼和其他大法力佛、羅漢、觀音等。最重大的宗教活動都在這裡舉行。 

以上三殿是不太寒磣的寺院都要修建的,而且要建在位於整座寺院中軸線的位置上。除此之外,如果您進入了一座大寺,大雄寶殿後面可能還有講堂、藏經閣,在旁邊院落裡還可能有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伽藍殿等。這些殿堂從外觀上看,跟宮室官府、居民住宅建築沒太大區別,都屬於「四合院」系列。佛教雖然是發源於印度半島的外來宗教,但是傳入中國以後,跟本土文化結合得十分迅速深入,到了唐朝以後,佛寺的面貌唯一還保留著印度半島特色的,也是最能表明佛寺性質的建築元素,只剩下「塔」了。

「塔」這個漢字是佛教傳入以後才造出的,而且是直接從古梵文——巴利文音譯過來,本意就是指佛教那種細長高大的僧人埋骨建築,當然發展到後來已經不局限於「存放僧骨舍利」這一個用途了,而更多地成為一種標誌圖騰。唐朝人建造寺院的時候,如果有條件的話,都會努力在廟裡先建一座塔,而且願意把整個寺院弄成「前塔後殿」式的格局,主要的塔一般會立在大雄寶殿的前面。

以上說的這些,都屬於「傳教供佛區」的範疇,可以理解為僧尼們上班學習工作的地方。除此之外,還需要有一部分建築供僧尼們生活用,包括僧寮(宿舍)、香積廚(廚房)、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職事堂(庫房)及廁所等,這些建築一般集中於寺院的東邊。您想看看自己睡覺的房間是什麼樣子?來來,往東走,我們進這座門邊掛著「僧寮」木牌的房子看看。 

一進門,好寬敞,好通透啊。整間房子裡連個隔斷都沒有,陳設也非常簡單,窗戶下有一張大臥鋪或者地台,能容下十來個人並頭倒臥,另外可能還有些木箱、衣架、蒲團啥的。您問這麼大的一間房子都歸您自己使用?做春秋大夢呢這是,整座寺廟裡一般只有地位最高的住持、方丈能有一間獨立的小臥室,其他僧尼都要吃住在一起,連一張單獨的床都沒有,而是要擠在一起睡大通鋪,一人打呼嚕,所有人失眠的那種。您如果覺得在大學裡住上下床的八人宿舍已經很苦了,不妨來這裡試試看。 

懷著浪漫期待出家的小沙彌、小尼姑也別想著艷遇,你們日常生活的區域都在寺院東側,而接待雲遊僧人、外來散客的「雲會堂」則位於寺院西側。僧尼平時沒事不許自己一個人瞎轉悠,您就先收斂心神,老老實實過一陣艱苦樸素、清心寡慾的生活吧。

和尚尼姑們日常的「坐禪、課誦、布薩、安居、自恣、普請」等活動會佔去大部分時間。簡單說說這些都是什麼吧。

「坐禪」應該比較好理解,像唐僧那樣盤腿靜坐不出聲,自己冥思佛經真義,寺裡會定時組織大家一起坐禪,個人也可以在任何時間自己坐禪修習。

「課誦」則類似於俗人所說的「和尚唸經」,大家一起敲著木魚誦讀經文拜佛行禮。佛教早期是要求一晝夜「課誦」六次,這個因為不符合中國國情而被逐漸縮減,到了唐朝一般寺廟裡每天課誦三次或者早晚各一次,叫作「早課」「晚課」。到了規定時間,所有僧尼都聚在大殿或者講堂裡,由住持法師們帶領,一邊敲擊木魚法器控制節奏一邊唱誦。早課通常是唱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等,晚課則唱誦《佛說阿彌陀經》《禮佛大懺悔文》《蒙山施食》,一邊唸經一邊行禮拜佛等。

「布薩」每月舉行兩次,基本形式是僧尼聚齊在講堂或齋堂,由高僧向僧眾們重申各條清規戒律,講完一段向堂下僧眾提問一次「有犯否」,僧眾們要齊聲應和回答,自查自糾。 

「安居」比較像「集訓」,是把寺裡現有的僧尼們集中到一起學習修行,不准外出化緣、雲遊,也不再接待訪客的一種封閉性活動。每年兩次,一般是冬三月和夏三月。在這三個月期間,寺裡的出家人們只能每天一起唸經坐禪聽課辯論,集中精力提升自己的修為。 

每年的「夏安居」結束以後,大概是因為僧尼們要悶瘋了,寺院裡還會舉行一年一次的「自恣」活動。這個可以理解為「吐嘈大會」,主要內容是大家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可以盡情向自己看不順眼的師兄弟姐妹們砸磚。挨了磚的,無論是確有其事還是誣告抹黑,都不准申辯,而只能由兩位負責主持這項活動的「五德」總檢舉人來判斷。如果確實有犯錯,就要接受戒律懲罰並懺悔,之後才給你的檔案上增加一年工齡(戒臘)。「戒臘」是指當和尚尼姑的年數,這個是很有用的東西。 

以上說的都是和尚尼姑們在課業修行方面的任務,大多都屬於室內工作。除此之外,漢化的中國佛寺大多數還有另外一項特殊任務,那就是體力勞動。 

其實在印度半島佛教發源地,僧人們的主要生活物資都是靠化緣施捨來的,吃個現成飯就行了。但是在我天朝中原地區,國情不同,僧人們的生活來源一大部分要依賴於自己種糧、種菜、砍柴、擔水,做各種體力手工活,更高級的還有放貸收債經營商舖的。所以寺廟裡還有一種專門活動叫「普請」,內容是事先掛牌通知,約定日期時間,包括住持、方丈在內的所有僧尼一起去田里耕種勞動。至於低層僧尼就更是幾乎天天都要干體力活了,所謂「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說到「食」了,師父師太們平時都吃些什麼呢?很不幸,其實佛教剛入中原時僧眾們並不嚴格吃素,但是南北朝以後,更具體地說是梁武帝時期以後,基本上「戒殺生戒肉食」的清規就固定下來了,所以穿越成唐朝僧尼的您,不用期望自己的碗裡能出現葷腥。一日幾餐以米粥為主食,最常見的副食是各種醃鹹菜,新鮮的青菜豆腐都算美味佳餚。如果有病弱的僧尼實在需要營養,那麼經過特殊申請可以給吃些蜂蜜、酥酪等。

怎麼樣,剃度出家以後的生活很純樸健康有吸引力吧?據說經常有受不了清規的小沙彌或者未正式剃度的佛弟子偷偷逃跑,以至於多數寺院每年都要清點人頭,舉行一次「安單」活動來確定寺內常住人口,真是不可理解啊。 

客人您別哭。如果您能在寺內熬上幾年,至少把臉混熟了,能不引人注意地隨便走走,特別是能往西邊那些收容俗人的設施地點去溜躂一下,還是能發現不少有意思的寺院生活的。

比如每天早上中午你們在齋堂吃粥的時候,就經常能看見來來去去的生面孔。他們有的是在寺廟幹活的傭工雜役,有的是來進香的施主,這兩種都沒什麼。但還有一種人進來就坐下悶頭大吃,盡量把自己變成透明隱形人,而有些比較勢利眼的僧人一看見他們就皺眉瞪眼滿臉不高興,因為這些是住在寺院旁邊的窮人,純屬白蹭飯來的。我佛慈悲,普度眾生,理論上不能把窮人拒之門外讓他們活活餓死,但要負責整個寺廟財務運轉的大和尚看著這筆額外支出還做慈祥歡喜狀,也太強人所難了點。 

何況廟裡不但有白蹭飯的,還有蹭住宿、蹭上學的呢。 

有一定規模的寺廟,都會有一些空閒住宿房,名義上用來接待施主香客們,但事實上往往會成為變相的「旅店」。一些趕路的旅客,特別是文人士子們,經常以上香佈施的名義給寺裡一些財物,作為實際上的食宿費,然後就可以在寺裡住上一陣子。要知道當時想住正規旅店或驛站,必須出示各種身份證明文件,有時候搞得相當麻煩,而寺院裡這種手續就簡便得多,相對來說收的費用也少。甚至住客們錢花光了一貧如洗,一些在乎臉面講究影響的寺院也不好硬把人轟出去。 

借住在寺廟裡還有個好處,就是像您這樣有文化素質的僧眾多。某天您有空了,晃到客舍去跟住客月下散步聊聊天,從春秋左傳談到楞伽華嚴,從孔孟仲舒扯到達摩玄奘,吟詩對曲打打機鋒來個頓悟,大家都開心。文人和僧人之間酬唱應和留下的「千古佳話」也不少,像王維和神會、陸羽和皎然、蘇大鬍子和佛印等。一些名山大寺裡還有學問非常深的高僧,會吸引很多俗世文人來拜在門下從師受教,他們往往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就像上大學進修一樣。

這種情況還算正常的寺廟生活,但您要再往邊上走走,沒準能看見更奇特的現象。大和尚們不但開辦成人進修班,連童蒙基礎教育也一力包辦。

您走近寺院旁邊一處偏遠獨立的小四合院,聽到院內傳出小孩子們的琅琅讀書聲。走進去一看,正堂簷下端坐著寺裡的和尚,當然一般是文化水平較好也比較有耐性的那種,院子裡或者兩廊下放著一具具書案坐墊,若干個從七八歲至十幾歲不等的俗家小孩正坐在書案後,搖頭晃腦地跟著和尚師父讀書。這裡面也可能有自幼出家的小沙彌,但大部分都是附近人家的小孩,授課內容也包括一些佛經教典,但也有很多五經詩文等儒家經籍,因為來上學的這些孩子主要目標可不是當和尚,而是讀書識字長大了考科舉。特別是在當地政府無力辦好官學的地方,寺廟裡的學校就成了當地基礎教育的主力軍,這些孩子每次抄書寫文,作業卷子末尾都署名為「××寺學郎 某某」。 

寺廟附屬小學,您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再往邊上走,那裡還有更多「寺廟辦社會」的產物,比如這幾進院子。您別太靠近了,更別走進去,這可是很危險的地方。 

院門外邊掛著「病坊」木牌的這個院子,是專門收治窮苦病人特別是傳染病人的民間醫院。當時平民百姓對傳染病怕得厲害,如果家裡沒什麼錢,久病床前無孝子,往往把病人送進寺院裡的「病坊」完事。醫院支出由寺廟負責,醫生也都是寺裡的和尚,當時懂醫術的僧眾不少,事實上替信徒治病也是佛教的主要傳播手段之一。還有個別非常虔誠要造大功德的高僧建立過「癘人坊」,專門收治麻風病人,還真有治癒的例子,當然也有大和尚把自己老命賠進去染病而死的例子。 

這種有慈善救濟性質的「病坊」,對於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歷代官府都對此給予支持鼓勵,後來還出資把「病坊」擴建為「悲田坊」,除了收治病人以外,還收容無家可歸的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等。即使是在唐武宗滅佛時期,這些社會救濟機構也被鼓勵繼續辦下去,不過主辦者由佛寺變成了當地官府。

寺廟辦旅館,寺廟辦學校,寺廟辦醫院,您問寺廟還管辦什麼更不靠譜的社會事業?呃,這邊來,請跟我走進寺廟後面的山岡祠堂席棚,請看屋棚裡這一具具方方正正、有稜有角、陰沉肅穆的……棺材。

嚇著了?至於嗎,之前我們不是已經說過了,古代社會醫學不發達,得了病治癒率很低,送到「病坊」「悲田坊」來的重病窮人死亡率就更高了,包括來寄宿的住客也會有急病暴斃的情況發生。這些死者怎麼處理?總不能曬乾了做花肥吧。 

不過您看到的這些棺材,基本上倒不是病坊的死者,窮人死後是連棺材都置不起的,破蓆子一卷亂葬崗埋了完事。您走進的是寺廟另一項特殊服務處,「寄殯」所在。

唐朝人有很濃重的「歸葬祖墳」執念,如果一個人不幸死在了家鄉以外的地方,而一時半會兒又沒條件把屍身運回祖墳歸葬,他的親人會先置辦一套棺木靈柩裝置好屍身,然後找寺廟「寄殯」,暫且存放,等日後有機會再把棺柩運回家鄉。這個「寄殯」時間可長可短,視死者家人的意願和財力而定,也有死者家此後一直敗落下去再也沒能力運走棺材的,那麼僧人可能等上若干年絕了念頭埋掉完事。

所以寺廟附近除了有停棺材的場所,也有真正的墓地。有些人家也願意把死去的親人,特別是傳統上不入祖墳的婦女、小孩等葬在寺廟旁邊墓地,認為這樣可以受佛祖保佑來世轉生投個好胎。當然了,墓地和墓地也不一樣,如果想把親人葬在寺廟附近景色優美風水好的地方,再修個堅固的墳墓、建個紀念塔,就得給寺裡多佈施香火錢了。

說了這麼多,似乎寺廟裡的生活就是以對內修身養性、對外多做功德為主,總之是寂寞、辛苦,甚至危險恐怖的日子過不到頭。大體是這樣,不過一年裡總也有不少日子,能讓僧眾信徒和平民百姓都歡樂熱鬧開心得要命。您的出家生活,還是會有些盼頭的。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瞭解推薦: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王景琳.中國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李富華.中國古代僧人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6 

李艷茹.唐代小說呈現的佛教寺院社會生活圖景.香港: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11

《唐朝定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