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從何聽起

總有樂迷問起,聽古典音樂從哪裡入門?怎樣才算聽懂古典音樂?如何獲得古典音樂的修養?好吧,我就先來談談,如何聽古典音樂,從何聽起比較好。

有網友弄了個《古典音樂裝腔指南》,包含不少條目,教大家如何談論古典音樂顯得比較內行。例如,凡是耳熟能詳的樂曲,盡量避免提它的標題,要報編號,巴赫BWV1001,莫扎特K466,貝多芬Op.135,如此才算專業;凡是盡人皆知的音樂家,談論他的作品還不如聊聊他的八卦,比如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傾盡一生暗戀師母,比如柴可夫斯基(Peter Lynch Tchaikovsky)因同志情結而自卑;當然談論霍洛維茨(Vladimir Samoylovich Horowitz)、卡拉揚(Hebert von Karajan)等音樂明星沒有新意,不如分析分析小眾大師古爾德(Glenn Gould)、克萊伯(Carlos Kleiber)或切利比達克(Sergiu Celibidache)來得有腔調。

這麼諷刺古典樂迷,倒也不過分。我就見過不少號稱古典樂迷的,言語傲慢,自命不凡,其實他們在音樂廳裡呼呼大睡,根本鬧不清李斯特(Franz Liszt)與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而我見過真正傑出的古典音樂家,他們專注、勤勉,充滿激情,個性桀驁,待人卻和藹可愛。

古典音樂講究形式之美,結構嚴謹而典雅,而音樂會也有不少講究。

比如交響樂團的佈局。一般情況下,指揮家站在樂池中央,左側是18把小提琴,在他們右邊依次是16把第二小提琴,正對著指揮台的是12把中提琴,右側是10把大提琴,大提琴後面是8把低音提琴;在所有提琴後面,有兩排木管樂器,呈扇形排列,從左至右,分別是長笛、短笛、雙簧管、英國管,第二排是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大管和低音大管;在所有木管樂器的後面是銅管樂器,圓號、小號、大號,後排是長號,長號左側是打擊樂,如定音鼓、馬林巴、木琴、小軍鼓,等等,按照樂譜的要求出現。

再如聽音樂會的禮儀。通常聽音樂會不允許遲到,遲到者要待一曲完畢或中場休息時方可入場;要求演奏者和聆聽者都穿正裝出席;鼓掌也有學問,樂章之間不必鼓掌,待整首樂曲結束之後才可以鼓掌歡呼,最好是在樂曲結束之後,有一段三五秒鐘的靜默回味,之後再爆發熱烈掌聲,等等。

在西方,古典音樂一直是貴族階層的消遣,因而繼承下不少儀式。但如今,所有儀式,都是為了表達對古典音樂這一西方高級精神文明的敬仰與熱愛。

尼采說,沒有(古典)音樂的人生,是一個錯誤。

愛因斯坦說,死亡意味著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

我不確定生命中是否一定要有古典音樂,但當那些交響曲奏響的時候,你心裡會升騰起一種生而為人的尊嚴感,如同儀式,如同洗禮,讓你備受鼓舞,暫時忘掉生活中的卑微煩惱。這是其他音樂類型難以給予的,如此它便值得我們為之付出時間與精力,去聆聽感知,去借助它開拓生命的幅度。

穿T恤聽古典音樂

可是,儀式一多,時間一長,古典音樂的莊嚴就變了味道。好比西方貴族的習俗禮儀,形式繁瑣大費周章,慢慢變得虛榮乏味。不少人淹沒在這些規則中,度過自以為安穩實則麻木的一生。

2010年夏天,我開始做一個沙龍式的古典音樂講座,叫作「穿T恤聽古典音樂」。這個標題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尤其是那些不聽古典音樂的年輕人。一開始,大家覺得這個叛逆的姿態挺酷的,人家穿西裝打領結,我們偏要穿T恤。這倒不是輕慢藝術,而是我相信再高冷的藝術也都有一顆平常心。

我更希望,這是一種自然的、切膚的、深度的聆聽。沒有規則的約束,沒有門檻的篩選,讓普羅大眾都可領略古典音樂的豐富美感。依我個人的聆聽經驗,去聽音樂會總是被各種熟人、陌生人干擾了視聽,而每個深夜獨自戴上耳機,就像面對最真實的自我。大部分音樂都是為了表達情感,溫熱的沸騰的深入肺腑的情感。你若可以卸下一切,與之坦然相對,才會聽見音樂中的真摯與渴望,也聽見那一刻自己心裡的真實迴響。在放鬆的狀態中你的聽覺會更敏銳,感知會更深沉。

有規則,就有打破規則。真正的藝術家都是情感炙熱而直率的,他們掃除界限,質疑一切陳規與教條,一個真正的創造者擁有不受任何規則束縛的天賦,就像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扔掉假髮,敞開胸膛衝進古典音樂的聖殿;或像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德彪西(Achille-Clande Debussy),只聽從內心的音樂,從不為鋪天蓋地的時代潮流所動。音樂這一情感的藝術,無形無色,據說是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至高形式,也是為了跨越世俗的界限而生。消除形式與目的,讓聆聽只屬於心靈,讓它激發你的腦細胞,燃燒你的情感力量,它將是生命帶給你的最美好的禮物。

如何聽音樂

怎麼說呢,你聽就是了。首先,要相信你的內心聽覺。

聆聽是一種私人體驗,所以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去參考音樂導讀、樂評人推薦或者所謂的聆聽規則。

音樂欣賞書籍大多按照音樂史進程來介紹,好讓大家對西方古典音樂有一個全景觀察。這樣也可能會讓普通樂迷倒了胃口,一上來就給你聽中世紀、巴洛克,這些古老的音樂大多缺乏張力,容易讓人昏昏欲睡。依我個人經驗,建議從最吸引你的樂曲開始,或者按照個人興趣和音樂的可聽性來,可從浪漫派進入,再到古典主義,到巴洛克,再聽到古老的中世紀音樂和20世紀音樂,最後再對西方音樂來個歷史性的全面梳理。

歌聲逐流水

有些人是從旋律聽起的。

在19世紀,旋律是檢驗音樂天才的唯一標準。

最開始,我們因為一支迷人的詠歎調而不能自已。《我親愛的爸爸》《晴朗的一天》《我彷彿在花叢裡》《聖潔女神》,旋律像遠處的流水,像夜空飛鳥掠過的痕跡。你為之心弦驚動,為之著迷。它像詩句一樣放慢了你的腳步。旋律飛翔的時候,好像庸碌瑣碎的日常生活忽然有了詩意,忽然獲得昇華。

然後把普契尼(Giacomao Puccini)的所有歌劇都找來聽。在歌劇中,你領略了另一個世界,那是一個由眼淚、鮮血、激情和心碎組成的世界,遠離日常生活,因而成為你擺脫日常生活的一個出口。看著劇中人心碎而死,你發現自己並不麻木,你對它充滿了感激。它的激情喚醒了你,讓你重新認識自己。你把它深藏在內心的角落,像隱秘的愛情一樣,無法與人訴說。在劇情的一系列輾轉之後,那首熟悉的詠歎調再次唱響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滿臉眼淚。人生中有很多悲傷卻不會哭出來的時刻,而你卻可以為這首詠歎調輕易哭泣。

《蝴蝶夫人》看過很多遍了。到後來,你不再只被《晴朗的一日》所吸引,你發現,花園裡的情人二重唱才是最美的,那是人生中無法重來的綻放時分。而美國男孩動情的歌唱,與最後的悔悟,還不都是一樣的調子。你發現了歌劇的秘密,進而發現歌劇作曲家的竅門:合唱、對唱、情節、詠歎調、伴奏、人物個性全都紋絲不亂,美妙的曲調像蝴蝶一樣在樂池裡翩飛,有時候從美妙的嗓音裡流出來,有時候又藏在樂隊裡閃耀,讓人讚歎。樂隊並非亦步亦趨伴奏,卻與唱段呼應、起伏,一起講述愛的悲欣交集。你是在這樣的故事裡,讀懂了時間。短的是愛情,長的是人生,但正是劇中脫離日常的悲劇性吸引了你。後來有一天,你的朋友告訴你,你在聽歌劇低頭思量的時候,是多麼優雅。

親愛的,請再彈一遍

有些樂迷最先是迷上肖邦的樂曲。肖邦的音樂相對通俗,曲調優美,線條清晰。聽完肖邦,意猶未盡,找來各種浪漫主義風格的鋼琴小品:舒曼的《童年情景》、舒伯特的《即興曲》、李斯特的《愛之夢》、門德爾松的《無詞歌》……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情感豐沛,個性鮮明,直抒胸臆,富有感染力,令人難以抗拒。

你可能由此愛上了鋼琴曲,依個人喜好,比較各種演奏版本,聽鋼琴明星的炫技之美,鋼琴藝術家的清高格調,鋼琴哲學家深邃的聲部組合;再去分辨法國鋼琴學派的觸鍵之美,德奧派系穩健深邃的格局;或者迷上一百年前的鋼琴家,他們為舞台而生,他們激情澎湃,他們優雅醇美,他們的舉手投足,如今的鋼琴家怎麼都學不像。

協奏曲

平時在音樂會上,我們聽到最多的是某些協奏曲。愛上協奏曲,是因為獨奏家。他們在舞台上,像鑽石璀璨,又像華麗的豹子一樣感性。

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和《第三鋼琴協奏曲》稱得上是古典音樂界的懷舊金曲,是如今上演率最高的古典作品。其實他的《第二交響曲》也同樣優美感傷。聽完拉赫瑪尼諾夫的協奏曲,聽柴可夫斯基第一,聽「肖二」、「勃二」、「普三」,聽格裡格(Edvard Hagerup Grieg)、莫扎特、李斯特、貝多芬。如果把大師們的協奏曲都聽一遍,就會對他們的音樂風格瞭如指掌。

之後,從近代的樂隊協奏曲,聽回到巴洛克時期的協奏曲,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勃蘭登堡協奏曲》、《意大利協奏曲》,維瓦爾第(Antonio Lucio Vivaldi)的大提琴協奏曲與曼陀林協奏曲,在協奏曲的發展脈絡中也可領會不同時代的人們情感表達的風格和歐洲音樂審美觀的演變。

有故事的古典音樂

初聽古典音樂的人喜歡問:「可是聽不懂,怎麼辦?」於是音樂鑒賞寶典喜歡給他們講故事。

有些音樂裡面有故事情節。

像格裡格的著名組曲《培爾·金特》, 「晨景」「在妖王洞中」「培爾·金特歸來」,這些標題已經暗示了音樂的內容。再如穆索爾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sky)的鋼琴組曲《圖畫展覽會》,描繪的第一幅畫《侏儒》,第二幅《古堡》,第三幅《杜伊勒裡宮的花園》……中間穿插作曲家在畫展大廳裡來回踱步與沉思的音樂。此類例子很多,喜聞樂見的還有《蒂爾的惡作劇》和《在中亞細亞草原上》。《在中亞細亞草原上》也是為一幅繪畫而作,俄羅斯軍隊和阿拉伯商隊兩隊人馬,分別由兩支音樂主題代表,在漸強中慢慢走到我們眼前,兩個線條的對位暗示了他們的相遇、友好照面,之後音樂減弱,他們擦身、走遠、消失在遠處的地平線上。有故事的音樂,大家覺得能聽出那個意思就算聽懂了,也可能因為這類樂曲讓大家都能聽懂,成了廣為流傳的世界名曲。如此有故事的音樂,一般叫作「標題音樂」。

所謂的「標題音樂」,是指由非音樂因素激發的音樂,靈感往往來自文學、繪畫、電影、雕塑或自然風景。標題音樂的代表作,有柏遼茲(Hector Louis BerLioz)的《幻想交響曲》、李斯特的交響詩。還有一些本身無標題,卻被出版商或音樂愛好者冠以標題的,如貝多芬的《月光》、《熱情》,肖邦的《離別曲》,其實他們並不是標題音樂家。

無標題音樂,那是另一個更高級的欣賞層次了。無標題音樂的代表人物有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這些音樂家也被稱作「純音樂」家。我們如今聽的各種奏鳴曲、賦格曲、變奏曲基本上都屬於純音樂曲。純音樂從音樂主題的核心出發,將主題與節奏型進行各種裁剪組合,從而發掘出整篇樂曲的枝幹與細節。訓練有素的作曲家擅長髮掘主題的潛力,讓它變出各種花樣,盡情展開。通常音樂學院的作曲系就是為了訓練學生發展音樂的技能,而作曲的靈感與才華是沒法培養的。

標題音樂與無標題音樂之間一直存在爭論。在音樂史上有一場著名的「德意志之爭」,就是這兩大派系的論戰。一派是標題音樂的最高統帥瓦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另一派是純音樂的守護者勃拉姆斯,當時是瓦格納派遙遙領先。如今看來其實並無優劣高低之分,他們各有所長,都是偉大的作曲家。基本上,標題音樂的擁躉都是全才,像瓦格納,作詞作曲寫劇本弄歌劇,樣樣皆通;還有李斯特,通鋼琴、作曲、指揮、文學、哲學、詩歌。他們興趣廣泛,試圖綜合多門藝術締造個人的藝術帝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多媒體,搞全方位視聽體驗。但無標題音樂即純音樂的倡導者們認為,音樂有其自身的獨特思維模式,姊妹藝術可激發靈感,卻也會干擾音樂自身的發展,會割裂、阻礙音樂的自由想像,音樂還是以它自己的方式思考與發展比較科學,這樣才能讓音樂中的潛力盡情發揮。

其實講故事並非音樂所擅長。音樂擅長抒情,擅長表達情感,情感強烈的音樂總是充滿感染力,震撼人心。我們喜歡浪漫派音樂,主要是因它抒情,因它情意飽滿,比如柴可夫斯基,憂傷到死。我們愛聽《天鵝湖》,愛聽《悲愴》,哀樂容易打動人心,但也容易露骨,柴可夫斯基後來一直被詬病沉溺於悲傷,未體現交響的力量。再如莫扎特,他的音樂風格歡欣明快、生機勃勃,聽來一掃心情陰霾,彷彿春天來臨,溪水叮咚。我們判斷一首樂曲好不好,往往是看它是否具有表現性,表現的情感是否充分,是否足夠深入。

有些音樂裡面卻怎麼也找不到故事。比如,巴赫的音樂沒有故事,只有樂音的運動和若隱若現的情感。建議大家把它們當作建築聽,而且是邏輯縝密的大型建築,有旋律、節奏、和聲、調式這些基本的建築素材,有梁、柱、主廳、承重牆,類似主調、屬調、主題、副主題、骨幹和弦和骨幹音;還有轉調、經過音、小連接、小尾聲等,類似遊廊、門廳、玄關等附屬結構。釐清音樂的構造,已經算是相當懂巴赫了。

我們時常說,這一段音樂聽來像月光,那一段像微風,其實都不靠譜,每個人聽來也都不同。音樂本身並沒料到它會被如此解讀,它只是無意間開啟了人類的想像力。音樂不像語言,它沒有語義性,只有表情。雖然不能說明具體事件,但它擅長暗示。比如,你聽到一記槍聲,立刻反應過來,是哪裡出事了;小時候伴隨「為革命,保護視力」的那一段音樂,如今聽見,就會想起從前在課堂上煩躁又歡樂的時光。因為這種暗示性,瓦格納在他的歌劇中,給他的角色們一人一句主導動機,你聽見那句曲調,就會知道誰即將到來,也會在曲調的轉變中猜測情節變化;在莫扎特的歌劇《女人心》裡面,兩姐妹從頭至尾都是二重唱,莫扎特如此暗示她們是多麼沒主見沒個性。

有故事沒故事,太悲傷或太歡樂,其實都不夠體現音樂的妙處。因為抽像的音樂本身就是難以說清的。如果言語能夠說明,還要音樂做什麼?它沒有具體內容,但所有人都能聽懂聲音,都能領會聲音的語言。

聲音是如何表達的?驟然一記大鼓,你便會凝神諦聽,想知道後面要交代哪些要緊的事情;聽到曲調繾綣盤旋,你能感覺到力量在積聚;而在音樂的高潮之後,舒緩的旋律讓你發現力量在緩緩釋放,像水流回歸大海。在貝多芬的樂曲中往往有一個激進而長大的展開部,他以大量不協和和弦不解決地連續進行,有力的節奏,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的音樂運動,讓聽者逐漸產生壓抑的心理體驗,讓你難以呼吸,憋悶難受,這就是一個能量密集積蓄的過程。它的過程越迂迴越強烈,之後力量釋放的快感就會越強大。聽者對音樂心理體驗的強度正是與能量的儲蓄與釋放速度成正比。萬物遵循物理規律,音樂最終表現為力的運動,在音樂理論中也是如此。不協和音程帶來張力,帶來音樂發展的動力,待它解決到協和音程的時候,張力被釋放。如此交替、循環往復,音樂於是展開。

更多時候,音樂模仿人的心理活動。比如,那些緩慢的曲調,音流逐漸下行,往往聽來悲傷陰鬱,柴可夫斯基習慣如此寫旋律,他的音樂風格因而柔美而悲哀;那些節奏輕快、旋律上行的曲調,往往積極明亮,這也是莫扎特早期的一種作曲習慣;還有一些旋律抒情起伏的,給人寬廣豪邁之感,此類也非常多,比如《伏爾塔瓦河》或者「一條大河波浪寬」;另有一些以相同節奏(音型)持續反覆的,能讓你感受到力量的增長,比如貝多芬的《命運》主題,比如聶耳《揚子江暴風雨》,大量革命歌曲和摹寫英雄的交響曲都有類似特徵。

聆聽的層次

技術只是手段,古典音樂主要是情感的藝術,它的情感是美好、豐富的,也是隱晦、複雜的。有時候你覺得自己難以名狀的感情,被它完美地表達了。有時候你聽見了陌生而熟悉的激情,發覺存在你大腦深處的古老情感被它喚醒了。千百年來,藝術一直在開拓我們情感體驗的邊界。

好的音樂經得起單曲循環,經得起反覆聆聽,也經得起時間和潮流的反覆淘洗,因為它有足夠的音樂信息量和情感表現力。每個人聽來都異樣,每一遍聽來都不同。這大概就是古典音樂的不同凡響之處,是我們之所以要聽古典音樂的理由。

像肖邦的音樂,一開始你只覺得好聽、抒情,後來,你聽過李斯特、貝多芬、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舒伯特(Franz Schubert),聽過很多很多的鋼琴曲,最好你自己也彈奏過之後,才會懂得肖邦的優美,貌似通俗,其實是很不凡的,每個句子都清雅別緻,來自高貴而真摯的心靈。如果說他通俗,那是天才級別的回歸天然。

再比如一首理查·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開篇的「日出」多麼震撼人心,在年少時曾給予你莫大鼓舞,其餘八個段落「來世之人」「渴望」「歡樂與激情」「輓歌」「學術」「康復」「舞曲」和「夢遊者之歌」也很經典,沒有鮮明故事,卻抽像地描繪了一位知識分子的一生。年輕時聽來半懂不懂,當你體驗了情感的千回百折之後,則會為這音樂中起伏湧動的神秘力量感到激動不已;人到中年,或許你在波濤起伏的音響中聽見更多的人生感悟,失落、迷茫、回憶、冥想、淡定,終將再次奮起。你深受它鼓勵,就像古詩裡「聽雨」的人生境界——少年聽雨歌樓上,壯年聽雨客舟中,而今聽雨僧廬下。我相信人們可以在聆聽中逐漸瞭解自己,懂得命運,它終將幫助你到達澄明通透的境界。

記得我第一次去上海音樂學院,在楊立青教授那兒聽課,我問他,如何才能成為一位作曲家,最重要的是什麼?他答:內心聽覺。

內心聽覺是一個音樂術語,是指職業音樂家擁有的準確的多聲部音樂聽覺和想像力。像莫扎特的內心聽覺就是天才級的,他作曲的時候,整部交響曲像一棟複雜的建築聳立在他心裡,每個音每個和弦都清晰準確,他只需要坐在書桌前把譜記下來,擦掉幾個錯音就可以拿去排練了。

內心聽覺這個術語聽來十分浪漫。它提醒你,人的心也是有聽覺的。當我們聆聽的時候,未必只是耳朵聽,大腦聽,其實你的心也在聽,還有你的胃、你的手、你的腳、你的皮膚、你的五臟六腑都在聽,音樂頻率可以調整你體內各種器官的運動頻率。因此,聆聽音樂是一種全身心的美好感受。

可以讓耳朵挑選你喜愛的曲子,也可以讓你的手、你的胃、你的皮膚來挑選,哪些是真正讓你身心共鳴的樂音,哪些是腦子喜歡但心靈沒那麼喜歡的,哪些是你沒怎麼關注而彈奏起來特別順手的。比如,我學了幾十年音樂,懂得那些均衡典雅純真節制的音樂才算高級有品位,但我也會對煽情的旋律不能自已,也許是過於平靜穩妥的生活讓熱情無處釋放,藉著音樂來疏導,從而得以體會它在你身體裡奔湧的激情。

還有一種說法:音樂與性愛是人類的高峰體驗。大概因為它們都與愛和激情有關,也都是文字所難以闡釋的,但它們之間倒可以互相闡釋。比如,「高潮」在音樂中是一個結構名詞,巴赫喜歡用密集和音推出高潮,貝多芬的方法是七和弦的連續不解決與屬持續音。另有一些作曲家的結構感特別好,像肖邦的一些前奏曲、聶耳的歌曲,高潮正好在全曲的黃金分割點。因為這個結構名詞太性感,讓人想起性高潮,我的同學們喜歡舉一反三,評論說這首樂曲「前戲太長」、那首樂曲「硬不起來」,結果把曲式分析學得特別好。

美國的女音樂學家蘇珊·麥克拉瑞(Susan McClary)總結出一種音樂規律,她認為17世紀之後的調性音樂都有一種情慾式結構,她把旋律動機的模進(例如3331,2227 )看作可移動的障礙,主題與副主題的對峙讓主題的「挫折感越來越深」,動機炮火的迫切性增高,行動的距離越來越短,直到他們終於帶著射精般釋放的一陣痙攣,成功衝破障礙。此類音樂形態顯著地出現於許多我們最愛的曲目中,貝九中的《歡樂頌》,合唱與樂隊歌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排山倒海般的音響,在蘇珊看來像是一個強姦犯,在屢屢遭到抗拒之後,最終在交響樂隊全奏的暴力中猛烈爆發了。

這樣一種挑戰傳統的說法倒也不無道理。在奏鳴曲式中,兩個主題,從見面、寒暄,之後辯論、對峙、吵架,甚至打架,鬧得不可開交之後,才會到達更高程度的和諧。沒有交鋒,也便沒有深層的理解與交流。這與世上的情慾、愛情、友情都相似,也說明了音樂源於自然。後來我們看庫布裡克的電影《發條橙》,發現其中對貝多芬音樂的暴力闡釋,與蘇珊的觀點不謀而合。犯罪少年阿歷克斯喜歡音樂,他的臥室裡醒目地掛著貝多芬的頭像與總譜手稿。他坦白:「我對音樂的感情是暴力得來的。」當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歡樂頌》曲調響起,他便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在狂熱的黑暗中低語:「天哪,極樂世界和天堂,那麼壯麗,面帶一絲血淋淋的氣息,就像一隻具有神仙氣質、披著稀有絹紗的鳥,或者看瓊液倒進宇宙飛船……」

音樂有何用處

有時候我想想挺糾結的,嚴肅音樂不是用來表達和反思人類命運的嗎?讀者卻總是問我,喝茶開車聽什麼、失眠頭痛聽什麼。這樣聽音樂真的好嗎?或者說,這個聽法實在大材小用了,拿花梨木當柴燒。

在古代,人們迷信音樂的力量,把它當作一種巫術,用來求雨和占卜。在古希臘的傳說中,音樂具有神奇的力量。傳說有一位名叫俄耳甫斯的男神,他是太陽神阿波羅和繆斯女神卡利俄珀的兒子,一位天生的藝術家,詩歌、音樂都是由他首創。俄耳甫斯的琴聲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可馴服猛獸,可戰勝巨龍。他的歌聲甚至比海妖塞壬都更美妙,同伴們在他的護送下安全渡過了塞壬之海。後來他的妻子歐律狄刻去世,他追隨她來到冥府,用他的音樂感動了冥府的神獸刻耳柏羅斯和冥王冥後,讓他的妻子得以重返人間。後來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為這個故事寫了一部歌劇《奧菲歐》。

到了近代,人們甚至認為音樂可以殺人。一支鋼琴曲,《憂鬱的星期天》,被灌成唱片之後,奇跡般暢銷全球。它不僅動聽,還是一首要命的魔鬼之曲,據說有140人聽完它之後自殺身亡。這種說法當然是巧合加誇張,如今看來這也是最成功的唱片營銷,但音樂能夠感染人的情緒倒已得到科學證實。

有時候音樂是有用的。在特殊年代,它成為政治家的工具。他們利用進行曲、頌歌、革命歌曲,吸引那些不關心政治的人們投入革命運動的洪流。有時候,音樂也可以消除等級、偏見和陳規陋習,讓持不同政見者團結起來。

但大部分音樂是無用的。眼下大家一直在說「無用之美」,這些美真的無用麼?其實藝術的無用有時是大用。因為我們的人生僅有那些有用的事物遠遠不夠,還需要情感與精神追求的激勵。偉大的藝術給予人生美的滋養和撫慰,給予我們精神力量。只是這種激勵和力量通常難以被察覺,經歷過悲傷、苦難、戰亂的人們或許深有體會。在《肖申克的救贖》裡面,安迪對獄友們說,我被關了禁閉但一點也不沮喪,因為莫扎特一直在我心裡,他就是希望。「鋼琴師」在二戰的廢墟裡度過了五年東躲西藏的日子之後,發現他對肖邦的《g小調敘事曲》依舊瞭然於心,一個音符也沒有忘記,是它們在他心裡反覆奏響,幫助他活了下來。

我一位朋友說,有次去參加活動,身邊有一位「台獨分子」。奏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他發現這位先生開始微微點頭,身體隨音樂的節拍不由自主晃動,這讓人感慨音樂的力量原來已遠遠超越了政治、權力與金錢。我想這就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美好心願,也是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中的天真願望,他們深信音樂與情感終究可以融化各種矛盾衝突,可以超越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爭奪,可以跨越不同階層和等級,因為音樂與情感本身已包含了一種深層的和諧的力量,就像他們的交響曲,在最後樂章裡面,音樂主題撥開雲霧燦爛再現,光明必將戰勝黑暗,最終管弦齊鳴的總是凱旋之歌。

《穿T恤聽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