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中的自然法則

把你喜歡的樂曲標題寫下來,像《雨滴》《月光》《在中亞細亞草原上》《亞麻色頭髮的少女》《牧神午後》《圖畫展覽會》《藍色多瑙河》《暴風雨》《日出》……寫滿一張白紙,你會發現,大部分音樂的標題都是關於風景、人物和故事。回顧音樂史,進而發現,一大半樂曲都是在模仿人世,模仿自然景觀和人物樣貌,即使有些無標題的樂曲,也會有此起彼伏的音響,讓你想起風起雲湧,想起某一天遇見的壯麗黃昏。

關於藝術的起源有五種學說:模仿說、表現說、遊戲說、巫術說、勞動說。所謂「模仿說」,是指藝術是從模仿自然萬物開始的;「表現說」,是指人類用藝術抒發和表達情感,主要目的是為了求偶繁衍,它是一種人類本能;「遊戲說」,認為藝術最初是一種遊戲,人們把剩餘精力用來玩藝術,好的藝術是玩出來的,沒有目的,沒有壓力,玩上癮,輕鬆玩通關;在古代,人們求雨、祭拜祖先時會奏樂起舞,古人認為藝術可以連接人類與自然,可以溝通陰陽界,是巫術的一種,「巫術說」體現了藝術的神聖;「勞動說」認為藝術產生的根本動力和原因,在於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

如此看來,模仿說貌似比較幼稚、初級。這的確是最古老的學說,但卻影響深廣。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藝術模仿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世界,不僅反映事物的外觀形態,也反映事物的內在規律和本質。可見模仿其實並不簡單。這一學說後來在達·芬奇、狄德羅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等大師的手中繼承發揚。

音樂作品尤以模仿自然風景的居多,像模仿小溪、河流、大海、日出日落。下面要介紹的這一首就是其中大家最熟悉也最有代表性的。

一條大河

只要是古典樂迷,一定都聽過,這首樂曲叫作《伏爾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納(Bedřich Smetana)的代表作,選自他的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伏爾塔瓦河是捷克最長的河流,是他們的「長江黃河」、哺育生命的母親河。這條河起源於黑山,穿越波希米亞森林,流經布拉格,最後在德國境內注入易北河。

一開始,單簧管和長笛奏出潺潺溪流,像森林中的伏爾塔瓦河源頭。音樂是如何模仿的?何以如此逼真?它們的活潑速度模仿溪流的節奏,上下起伏的淺淺小旋律模仿水流的曲線。這兩條小溪流逐漸匯成小河,河流依舊輕快向前,逐漸地,小河鋪展成了一段伴奏,欣然等待一支音樂主題。

這首主題在絃樂隊唱起的時候,人們恍然一笑,啊,原來就是這首啊。時常在廣告、片頭和電影裡聽見。這個曲調就是《伏爾塔瓦河》的主題。旋律如波浪,水波自波谷蓄積,升起,再漸漸褪去,一波一波,平緩而開闊,一幅大河的畫卷在音樂中展開。旋律中還可聽見一條河流的氣度和描繪它的人滿懷自豪感。它的平緩中激情不息,就像人們初見這條美麗的大河時心中流淌的讚歎,同時它又保留著沿岸的波希米亞風格。同一條旋律可以被多層面解讀,可見這模仿哪裡容易!斯美塔納對這條大河的感情深沉無言,音樂的表白超越了任何言語。

作為在作曲系讀了十年的音樂人,我習慣在音樂中追尋各種信息、線索和意味。到最後,卻都會回到最初的感動,然後設法捕捉那個感動的瞬間,定格在記憶裡。音樂的敘述自有它的獨特,總是渾然而精準的,它不會告訴你,伏爾塔瓦河到底有多寬、多長、流經哪些城市、灌溉哪些土地,但只要那一段旋律升起,這條河便在你心裡忽然具體起來,連同飄過它的風、河上霧氣、陽光、流經的原野味道,也都歷歷分明。誰說音樂是飄忽的、不確定的?

因此,僅有模仿是不夠的,作為一種藝術,僅有模仿顯然還不夠技術含量。如果模仿能夠成為一種藝術,必然是在模仿之上有所昇華,像《伏爾塔瓦河》的美麗讓斯美塔納心生飽滿激盪的樂思,像點點雨滴聲讓肖邦忽然萌生憂鬱的鋼琴音。在各種情緒醞釀中,靈感的到來是如此神奇,又如此簡單,作曲家自己也說不清它是哪裡來的,就像一位母親說不清她為什麼可以生出漂亮的小孩。或許它是一種綜合的心理活動,這條河在他心裡反反覆覆、神秘地出現,揮之不去。作曲家總是說,哪有什麼靈感,音樂是努力工作的成果。當然作曲家的技巧和經驗是至關重要的,但它們卻被靈感擺佈。審美感知和經驗也都不可或缺,它們會下意識地捕捉靈感、樂思,將它們梳理歸位。但我們似乎一直忽略了作曲家的情感,靈感怎麼可以離開他的感情?洶湧、火熱而神秘的感情,如同生命的奇跡。我甚至認為,一個人的天賦、靈感,不是由他的悲傷催生,就是被他的熱情點燃的。

緊接著,河流轉彎了,這時波浪彷彿消失。一個輕快的波爾卡舞曲節奏從遠處傳來。這是流經哪裡了,波希米亞小村莊,還是一場舞會、一場鄉村婚禮?絃樂器演奏淳樸溫暖的鄉間民謠,節奏裡似乎迴盪著啤酒和布拉格香腸的樸實香味。

河流湯湯向前,日日夜夜不停留。記得讀小學時,語文課本上有一首歌謠,「小河流過我門前,我請小河停一停,小河搖頭不答應,急急忙忙去澆田」。一年級的課本,我居然字字句句都記著,倒不是背書認真,而是我曾在上課的時候悄悄把它譜成一首歌,用的是《粉刷匠》的節奏和自己瞎哼哼的曲調。是這個蹩腳的調子,讓我一直記住了這首童謠。音樂的記憶力非常神奇,我想大概音樂是由耳朵、大腦、肌肉一起記憶的吧。有一次我問一位鋼琴神童,你這麼小怎麼可能記住長長的樂譜,是怎麼背下來的?他搖搖頭,說不清。音樂對一些人來說是一種本能,而且很多時候,它也能夠喚醒我們業已忘卻的本能。

如此,這兩段《伏爾塔瓦河》的美妙旋律,留在我們心中沒法抹去。判斷旋律是否美好,音樂記憶也是一個標準。如果你聽完音樂會,走出劇院的時候已經會哼唱這支主題曲,它多少已經算成功了。

伏爾塔瓦河繼續流淌。再後來,音色變了,溫暖的音色轉變成冷色調,背景處,絃樂的泛音晶瑩,如灑在河面的銀色月光。清冽的木管音色,大管、雙簧管和單簧管次第鋪展。頓時天色變了,曲調放緩,河流流向夜裡。這月光下的河流並非類似肖邦的清麗或舒曼的幻覺,竟帶著幾分天真的民間神話氣息。晶瑩的豎琴聲從水中一顆顆升起,神話的情節如銀粉散開,變出幾百個潔白的水仙女。聽到這裡,想起德沃夏克(Antonin Leopold Dvořak)有一部著名的歌劇《水仙女》,這是在捷克家喻戶曉的童話。

在長笛的呼嘯聲裡,定音鼓聲在河流底部滾動,長號齊鳴,河流變得湍急,回到了最初溪流匯入大河的景象,但更澎湃激越,此時絃樂隊唱起熟悉的甘美主題,宛如一股暖流。即使對一條河流的簡單模仿,也擁有了撫慰人心的力量。之後樂隊持續不息,銅管齊鳴,一層層沸騰,樂器、節奏、旋律,每一個漩渦都變得明快,銅管樂器帶來了金色的莊嚴感,此時你發現河流越來越壯闊,一定是流到首都布拉格了。

網上能搜到的《伏爾塔瓦河》演奏,大多是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的演奏版本,堪稱這一曲目的典範演繹,結構縝密,氣勢奪人,所有細節都一絲不苟。為這樣一支名曲,樹立一種無偏頗的典範演繹十分必要。而我更懷念的是1990年「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那場演出,擔任指揮的是捷克指揮家庫貝利克(Rafael Jeronym Kubelik)。庫貝利克錄過6次斯美塔納的《我的祖國》,是捷克音樂詮釋的權威人物,而他的指揮倒沒有卡拉揚那麼「權威」,他更隨和質樸一些,講母語總是舒服的,我們聽來也更舒服。那時庫貝利克76歲,離開了捷克42年,第一次回國演出,也是他第二次登上「布拉格之春」這個隆重的音樂節。即使他一直旅居瑞士和美國,去世之後,仍是在捷克入葬,讓靈魂與軀體融入家鄉的河流與土地。音樂家的故事和樂曲交織在一起,有了悲歡離合,有了人的悲憫,音樂才有了靈魂。

《伏爾塔瓦河》不只模仿了一條河流的故事,它在模仿的過程中已經自然澆灌出了樂曲的結構。音樂的結構與文學不太一樣。文學有故事,有具體情節,音樂可以模仿人物事件,但至多是暗示,並不確定,聽者的想像以主觀成分居多。音樂有它自己的邏輯,這邏輯遵循人的聽覺記憶的自然原理。音樂主題若是一閃而過,人們會記不住,也不過癮,於是主題要重複,但重複太多人們又會膩煩,所以作曲家會變化重複,比如轉調,變化和聲、音色、節奏。而在一定的重複之後,需要一個對比段落,讓聽者振奮情緒,並塑造音樂中的矛盾衝突,於是相應而生音樂性格對比的段落,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與發展之後,再來一個最終的主題再現,以各種動力的、激情的方式重申主題,類似文學作品最後的大結局。在古典主義時代之前,最後的再現段落往往照搬呈示部,不予變化,後來為了更飽滿更動人的情感表達,再現部往往更有動力,規模龐大,飛流直下浩浩湯湯,直到樂曲結束。

《伏爾塔瓦河》的第一段,是河流生長與成型的呈示段;接著河流經過小村莊,就有了節奏與情節對比的波爾卡舞曲段落;第三段仍是對比,變的是音色,並將音樂的內在節拍放慢,展示音樂情緒與音色的對比;第四段是再現,樂隊全奏,輝煌收尾。如此結構,既是一條河流的描述,也遵循呈示、對比(展開)、再現的三明治式音樂結構原則。

一個窮人和一個富人

有一次在講座上,我給大家聽《兩個猶太人》,這首曲子刻畫了一個窮人與一個富人。聽完之後提問,哪一支旋律代表窮人,哪一支代表富人?

有同學說,前面這個低沉、嚴峻的曲調,代表窮人;後面那個閃亮、得瑟的代表富人。

這麼分析挺有道理。

也有同學認為,前面這個低沉傲慢的曲調,是財大氣粗的富人;後面這個哆哆嗦嗦的,像窮人,說話唯唯諾諾或者像是在冬天裡凍得瑟瑟發抖。

這樣聽也蠻有道理。

那麼到底哪個答案正確呢?根據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意思,前面低音絃樂器演奏的低沉的曲調,代表富人;後面由加了弱音器的小號吹奏的節奏密集的曲調,代表窮人。

而我們發現,上面兩位同學的答案都各有道理,到底哪個正確還得看演奏者如何發揮音樂表情了。

由此可見,音樂中的模仿並不是那麼確定。這也不是壞事,如果音樂都準確模仿,就少了很多意味,畢竟音樂是抽像的,因抽像而無窮,模仿只是音樂表情之一種,甚至是比較初級的一種。

好的音樂是超越模仿的,它在模仿表象之上煥發靈感,就像《伏爾塔瓦河》的主題,是模仿河流也抒發情感;就像《雨滴》,它的精彩之處是肖邦在雨中感知命運的神秘陰霾。

有時候音樂的模仿卻是一個誤會。記得我們小學四年級的課本上,有一篇課文是講貝多芬寫《月光曲》的故事。故事說有一個晚上,貝多芬在波恩城外散步,遠遠聽見有人在彈他的曲子,循聲前去,看到在小茅屋裡,盲眼的妹妹正在鋼琴上彈著,一邊跟她的鞋匠哥哥說,貝多芬的曲子真好聽啊,可是音樂會的票太貴買不起。於是貝多芬推門進去,坐在鋼琴前為他們彈奏。此時,夜風吹熄了蠟燭,和著月光如水,貝多芬即興彈起了《月光曲》。彈完之後,他來不及告別,連夜趕回酒店把樂譜記錄下來。

但這個故事是假的。

貝多芬此時早已離開波恩,後來再沒有回來。而《月光曲》也並非寫月光,這是題獻給他的一位女朋友朱麗葉塔的樂曲。最後第三樂章排山倒海的音響更揭穿了這個假標題。據說一位德國樂評人聽完之後說,樂曲的第一樂章讓他想起瑞士琉森湖上的靜美月色,出版商為推銷樂譜,於是為它冠名「月光曲」。

像「悲愴」、「熱情」也都並非作曲家本意。

模仿與超越

呂克·貝松拍過一部紀錄片:《亞特蘭蒂斯》。

傳說在公元前9000多年,歐洲有一座高度文明的富裕城市,名叫亞特蘭蒂斯。城中人們揮霍錢財荒淫無度,後來觸犯神明,遭遇滅頂之災。有一天,火山爆發,一夜之間把整座亞特蘭蒂斯城埋入火山灰中,後來又遭遇史前大洪水,一座古老的神秘之城葬身海底,從此化為傳說。

千百年來,歐洲的考古學家一直在尋找這個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有說亞特蘭蒂斯就在塞浦路斯,也有說在克里特島,還有人認為在南極。

呂克·貝松卻把它拍成一部大西洋的紀錄片,只有幾句旁白,剩下的都是音樂和悠閒的海底生物。海底世界也有「旋律」,有「黑暗」,有「溫柔」與「愛」,他用情感描繪海底世界,其實它與人類世界一樣,有愛恨,有社會秩序。

最難忘的是一段「海底音樂會」。

一切嘈雜、遊戲靜止,大海在等待。前奏響起,鰩魚從遠處游來,循著節奏,揮舞雙鰭。卡拉斯的歌聲也從遠處傳來,震懾了海底生靈,所有魚都聽出了神。這就是傳說中的塞壬之歌?鰩魚有一副寬大的胸鰭,像穿了連袖衫,像在水裡游又像在藍天上飛。與這歌聲一樣,不由讓人產生幻覺。

這是著名的詠歎調《啊,滿園鮮花凋零》,來自貝裡尼(Vincenzo Bellini)的歌劇《夢遊女》。女高音卡拉斯唱著情愛的細碎短暫和沉重:「回憶那往日的愛情,只有一天,只有一天。我用淚水也難挽回它的生命,啊,不可能,不可能……」

從極美的弱音開始,女高音聲弱卻氣韻飽滿,那種弱音是細微銳利的,可以刺穿大海的層層波浪。卡拉斯曾經在斯卡拉歌劇院重新上演這部《夢遊女》,她穿潔白睡袍,長長的頭紗,像畫中少女。《啊,滿園鮮花凋零》是劇中的最後一首歌,她從舞台上走出來,走出夢境,走出歌劇,站在那裡獨唱這一首歌,唱不同時代的愛情故事,或喜或憂,都會有遺憾和悲傷。這悲哀如此純粹,彷彿只是時間的故事。

可是鰩魚和古老的愛情故事有什麼關係呢?

在鰩魚的飛翔裡,我們聽見了音樂的另一種光芒。它也許並沒有夢遊女的悲傷。你聽它多美啊,讚歎藍天、大海,還是飛翔的自由?每一條魚聽來都有所不同,它們在歌聲裡聽見了自己的渴望。它們多麼盼望像小鳥一樣會飛翔,會唱歌,和藍天星星做伴,不用在這昏暗的海底沒完沒了地晃悠。

音樂中的語義,通常是可以超越本身的。

音樂中的自然:音樂發展與人的心理定勢

那麼在音樂中,所有元素都不確定麼?也不盡然。音樂既然是情感的表達,大多時候它都符合人們心理變化的定勢。

比如,快板節奏,音符密集,音調不斷往上行的音樂,聽來自然比較歡樂,這也是莫扎特的習慣性音樂語言,於是莫扎特的整體風格被看作純真歡快。反過來,節奏緩慢,音符逐漸往下行走的,就比較哀傷,柴可夫斯基喜歡如此寫,於是他總是一個愁容滿面的形象。我個人覺得還有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國的民歌《小白菜》:「小白菜呀,地裡黃呀;兩三歲呀,沒了娘呀。親娘呀,親娘呀!」這首悲傷的歌每一句都勻稱地往下、往下。民間音樂哪懂作曲規則?它是人們在勞動、生活中傳唱而逐漸形成並流傳下來的,有天然的情感體驗在裡面。

還有一些旋律悠長寬廣,節奏舒展,曲調上下此起彼伏,多半是情感飽滿的抒情曲,像前面的《伏爾塔瓦河》,像「一條大河波浪寬」。但另一些多是節奏與音點重複的,像《命運交響曲》,像《揚子江暴風雨》,往往是非常堅強有力的音樂,重複在其中積蓄著力量。

人們來聽音樂會,台上演奏得忘我,台下聽得安靜、禮貌、優雅。但我們聽眾也不是袖手旁聽的,實際上都會不自覺地參與到音樂中,比如我們會對音樂有所期待。一大段激動的波瀾起伏的樂句之後,我們期待一首靜謐的慢板;一段古老神秘的薩拉班德之後,我們想聽一曲淳樸的小步舞曲。就像四處奔波的人,想回家過一段安靜的日子,那些平靜的人生卻都期待醉生夢死一樣。如果音樂滿足了我們的心理期待,聽來就舒服愜意;如果它不顧心理需求,在音程上下大跳之後,節奏又凌亂抽搐,聽來就會亂糟糟的,聽多了會做噩夢。很多現當代音樂幾乎不顧聽眾的接受心理,因此大家常覺得好難聽。

德彪西的自然風景與音樂革命

上面講的是音樂如何模仿自然法則,有時候,自然也會改變音樂的法則,比如德彪西的音樂革命,就是來自自然風貌的啟發。

在歐洲,類似「亞特蘭蒂斯」的故事貌似不少。

德彪西寫過一支曲子,叫作《沉沒的教堂》,來自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一個傳說。據說古時候那裡也曾有過一座繁華城市,人們荒淫無度,沒有信仰,於是觸犯神靈,整座城被洪水捲入了大海深處。為了警醒世人,上帝留下了城裡唯一的一座教堂,每年只留一天,讓這座古老的教堂在黎明時從水面升起,在日落時沉沒。

德彪西用鋼琴聲描繪那一天教堂在大海中的浮沉。琴聲裡,有水波聲,有一天裡光線的變化,還有那「光,光,光」的和弦。古老的質樸音符讓人想起教堂裡的聖歌,彩色和聲又像教堂裡的彩繪玻璃窗。

德彪西在描繪大自然的過程中,隨之改變了作曲法,尤其是和聲。傳統的和聲是有功能的,也就是有轉折與變化,比如我們平時K歌中會發現,在某些曲調變化時,伴奏的和聲隨之改變,這就是傳統的功能和聲。但德彪西不要那樣的功能,他覺得傳統的和聲輪廓太明確了,他追求印象派繪畫的朦朧與搖曳。於是他開創了一種色彩性的和聲,和聲的變化中有音色的變化,音色從陰沉至明亮,從蒼白至斑斕,各種美不勝收。

在此過程中,他嚴重違背了傳統和聲原則。在傳統和聲裡面,是萬萬不能寫出平行五度和八度的,因為那樣的聲音太空洞,不能體現音與音和鳴的效果,所以作廢,但德彪西描繪的不就是光影、波浪和浮雲麼?他故意寫出這些讓老師們抓狂的和弦,如今聽來,這些和弦游移中還有一種東方的禪意。

模擬自然法則塑造音樂結構

在莫扎特的後期管絃樂曲裡面,我們發現,音樂的結構塑造也是參照了自然法則。

我時常覺得,自然中本來就奏響著交響曲。

最波瀾壯闊的要數歐陽修的《秋聲賦》。「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在他筆下,各種風聲、雨聲、落葉聲,構成融合天地萬物的渾然而威武的氣象,一如金戈鐵馬風捲殘雲的兵力,秋聲的氣勢,並不下於歐洲最輝煌的交響曲。

在莫扎特生活的時代,交響曲已經有了較完整的結構。

最初,管絃樂隊的出現是因為歌劇。歌劇演出之前,伴奏的樂隊會先來演奏一兩曲,提醒各位:演出開始了!就像中國民間的戲曲,開場之前都先來一陣敲鑼打鼓。西方的開場曲,後來演變成了前奏曲或序曲,這是大家都聽過的,幾乎所有作曲家都寫過這一類作品。

後來這些開場曲慢慢講究起來,有了完整的結構。一開始是一首熱情的快板,意猶未盡,再來一曲溫柔的慢板,後來又覺得應該有一個結束感,最後再來一遍快板。於是有了一個早期音樂的典型結構:快、慢、快。到這裡,開場曲已經發展成了大型管絃樂曲,人們管它叫「symphony」,就是「交響曲」。

到了古典主義時代的初期,德國的曼海姆樂派也為交響曲出力,他們為「快、慢、快」的三段式序曲加了一個終曲,讓交響曲有了一個四樂章的雛形。

莫扎特是曼海姆的常客,他丈母娘家就屬於曼海姆樂派,在那裡他也交了不少朋友,有長笛演奏家、歌唱家、劇院經理。曼海姆的音樂家非常出色,莫扎特在那裡如魚得水,被他們的音樂激發起作曲靈感。據說交響曲結構的進一步發展是因為莫扎特,他在慢板和最後的終曲之間,加入一首「小步舞曲」,如此是讓交響曲更親民了。

當然他並非是憑空捏造音樂結構,憑空就不合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音樂家在設計一種新結構的時候,往往參照自然界的某些規則,創造性地模仿自然。他們模仿河流的倒影,為一段旋律寫下反向的形式;他們模仿山川,讓曲調上坡、平地前行、盤繞而上,再到達高峰,大山的質樸與崎嶇塑造了交響曲迂迴的結構;他們模仿光線來鋪排和聲;他們甚至在音樂構造中代入整個人生,一開始人們確認自我,一如主題的呈現,之後遠離家園,去看看大千世界,去排解生命的躁動,這就是音樂中的展開段落,中間少不了困難、掙扎與幻滅,於是有轉調、有離調、有複雜的和聲、有破碎的旋律,在一系列輾轉之後,回歸就是一種必然,離開越遠,過程越蹉跎,回歸就會愈加壯烈而圓滿。

「人們感知自然的創造力和博大的美,不滿足於觀照,必會模仿它追求它,在密室裡研究它,並以火樣的激情描繪和創造它。」我想作曲家們未必只是模仿自然,自然的邏輯其實是人的思維的一部分,未必需要刻意臨摹,憑直覺就可掌握它的豐富、秩序與神秘。這種感知對於莫扎特這樣的天才尤其明顯,這也是他的天才的一部分。

莫扎特寫了四十一部交響曲,最後壓軸的第四十一交響曲叫作《朱庇特交響曲》。Jupiter Symphony ,這個標題並非莫扎特的本意,據說是由倫敦的劇院經理薩洛蒙取的名,但卻十分貼切 它堪稱是莫扎特最富有創造性的樂曲,而朱庇特正好是羅馬神話裡的創造之神。莫扎特寫這個曲子是在1788年,那段時間他手頭拮据,賣力工作,還在賭場開音樂會賺錢,但這樣的境況絲毫不影響他的創造力,與第四十一交響曲同時完成的還有第三十九和四十交響曲。後來的學者讚賞《朱庇特交響曲》是「法國大革命之前最偉大的交響曲」。

《朱庇特交響曲》是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結構,均衡對稱,一共有四個樂章:活潑的快板、如歌的行板、小步舞曲、帶有賦格段的奏鳴曲終樂章。第一樂章,富麗堂皇的古典風格,是莫扎特非常擅長的音樂語言;第二樂章的行板是奏鳴曲式(一般是三部曲式),莫扎特在這裡把漫長的展開部縮短,而擴展了再現部;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第四樂章最能體現創造性,開端採用一首雙主題賦格曲: 個主題非常簡潔,四個音,一拍一音,讓人想起古老的巴赫賦格曲,另一個主題是富有莫扎特特色的快板風格,一個附點音符緊隨著飛流直下的音階,兩個主題對置起來,一如莫扎特與前輩大師對話,在他面前的有巴赫,還有他的信仰。

那時他32歲,音樂寫作到了最成熟的時期,他不再像從前那樣無所顧忌,在他快活度日的時候,心裡時常響起一個警戒之聲,他已經掌握了自由與規則之間的尺度,他作為交響曲作曲家那種超人的平衡感也體現了出來。

莫扎特的精神後來通過海頓(Franz Joseph Haydn)傳遞到貝多芬手裡。貝多芬從小不願意按照老師的要求作曲。他去維也納留學,是為了投靠海頓。而他和海頓也沒法做師生,他受不了海頓動不動就跟他講「規則」,後來鬧得不歡而散。

如果不離開,不遠行,怎麼會知道自己到底能走多遠?他從海頓的規則開始,在自我的道路上摸索,一點一點偏離,向自小玩的即興彈奏的激情火光一路狂奔。他一度很糾結,捫心自問到底是要為平民寫作,還是把樂曲都題獻給包養他的貴族。只有離開,穿過原始森林,走出迷宮,分辨鏡像與真實,推開一扇扇不協和和弦的門,用心體驗,用力去生活,在經歷酣暢淋漓的暴雨與心醉神迷的晚霞之後,那個歸來的路途,那個最後的純潔的和弦,就多了一份惻隱之心。

美國作曲家科普蘭(Aaron Copland)曾說:「一種我們渴望的音樂的自然性感動了自己和別人。」大概是這種「音樂的自然性」使人們從精神上認可了他的音樂。

東方的自然哲學

到了20世紀,歐洲不再是藝術音樂的中心,各個國家都出現了自己的民族樂派。歐美藝術家對原始藝術的興趣,也促使亞非拉國家的音樂走向世界。20世紀,在西方擁有至高聲譽的亞洲作曲家是日本的武滿徹。

來看武滿徹的作品,《十一月的腳步》《雨中的樹》《雨中花園》《水樂》《樹之曲》《秋庭歌》《鳥兒降落到星形庭院》……他寫的都是風景,都是大自然。他非常喜歡用一種叫作尺八的樂器。尺八由一根竹管製成,長一尺八寸,有點類似我國的簫,一般會吹簫的人也會吹尺八,但它的聲音比簫更開闊、更深沉、更有張力。這聲音就像自然的精魂,有風聲、竹聲,可以清幽空靈,也可以深沉遼闊,激情處還可發出類似竹管碎裂的聲音,聲如裂帛清冽。

武滿徹為尺八、日本琵琶和西方管絃樂隊寫了一首曲子,叫作《十一月的腳步》。一開始樂隊聲響如濃雲密佈,從簡短的動機開始滲透、漸變、融合,「再漸至紛亂,復歸於平靜」,這顯然是屬於東方「起承轉合」的樂思。氣韻悠長的節奏組合使音樂靜謐而充滿張力。

武滿徹一直用管絃樂隊非常具體地描繪自然風景,音響時而如雲,有溫柔圓融的雲的造型;時而如落雨,辟里啪啦一陣欣喜;時而像水一樣流開去,沒有預設好的方向。但有趣的是,他如此具體地描繪,並沒有讓人感到自然主義的庸俗,相反,其中處處散發了東方的禪意與智慧。彷彿一個人翻滾過塵世,見過世態,覺得天涼好個秋之類的感歎都是多餘的,只願細心觀看四季風景如何緩慢更迭。

但在這風景的描摹中,武滿徹還是遵循了音樂中的自然法則,比如異質音響的組合。尺八與日本琵琶,一種是線條型音色,一種是點狀音色,如同兩個不同個性的人在對話、談論,沒有什麼目的,說到哪兒是哪兒,它們讓音樂運動起來。管絃樂隊在背景處,如流動的風景,是抬頭望雲,是迎面湖水,或路遇驟雨。東方人素來喜愛秉燭夜談,夜來聽雨,清夜彈《文王》,與天地之間精神往來。人的情意融入自然,便有了詩意。

可是這音樂令人感到陌生,它是清冷的,自由的。它的自由在西方人聽來非常陌生,因為它取消了小節線,原來的「強弱弱」、「強弱次強弱」也就消失了,律動感消失了,就像中國戲曲中的散板,西方人聽來覺得是徹底的解放,但也帶來麻煩,這節拍如何把握?持續幾秒又靜止幾分?這大概就是東西方音樂比較中最敏感的話題。

時間最終是故事的主宰,時間讓人無可奈何。但東方人毫不在意時間,我們有的是時間。在東方音樂中,時間一直是一個不可控因素,像我們的古琴譜、工尺譜,記下的都是彈奏的位置,也就是音高,卻沒有時間衡量。日本的音樂,如能劇中的節奏時值也是如此。日本現代作曲家湯淺讓二曾經舉了一個例子,在日本的能樂《道成寺》中有一段,「是用一面鼓伴舞,那是和著鼓音,咚咚頓足的聲音,鼓音大約每20秒響一次。如果用西洋音樂的數拍子的方法,是絕對合不起來的」。他認為「這是一種風韻,是屬於第六感、超能力的交流」,是「哲學上的時間」。

那怎麼辦?基本靠感覺,感覺時間還不夠或太長了。也因此,中國的古琴教學基本上都是由老師言傳身教,老師彈的每個音時間有多久,學生便記下了,因而同一首樂曲,不同的古琴流派彈起來往往有天壤之別。但這種時值的不確定感,倒讓人真的自由了,彈奏變成了自我的表達與圓滿。它呼應了我們對時間的感受,時間是相對的,有時候倏忽過去,有時候度日如年,它擺脫不了人們的回憶和情感。但在音樂中,這一種相對時間,彷彿時間的錯覺,讓東方的幽玄魅力在永恆的時間中超脫。

《穿T恤聽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