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總統,你選哪個?

這個故事要說的是兩個總統。一說起總統,我們總會想起美國,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中國的總統,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時大總統,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總統。

1

1912年2月13日的這一天,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次重要的權力更替。

南方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就在這一天,將總統之位讓給了北方的袁世凱。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

孫中山(左)與袁世凱(右)

對於這件事,從初中到高中的歷史教科書的敘述,一般是給人這樣的印象:一直領導革命的孫中山不忍國家繼續遭受戰火,高風亮節,選擇讓位,而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

所以相信有不少人一直會有這樣的不忿:孫中山怎麼那麼傻?如果換作我,肯定不讓!

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來討論這個問題:回到那個中華民族走向共和的黎明前夜——處在當時的環境——到底誰更適合當大總統?

2

我們首先來看看,保障登上權力最高寶座的第一要素:槍。

「槍」就是軍隊,槍桿子裡出政權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一聲槍響,全國革命形勢星火燎原。但有一點必須看到的是,以幫會起家的「同盟會」以及各種革命團體,進行革命乃至取得成功的主要依托力量,其實是清朝在各地的新軍(除上海、廣東和廣西是民兵商團起義外,其餘各地都是新軍起義)。

著1905式清軍服的官兵和軍樂隊

新軍是甲午戰爭慘敗後,清朝政府痛定思痛,決定有別於八旗兵和綠營,按照西式方法操練、裝備和建制而建立的,是全國最有戰鬥力的軍隊。

而最早體系化操練新軍,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就是袁世凱。

憑借當年的「小站練兵」,袁世凱建立了一支忠於自己的強大軍隊,培養了一批後來赫赫有名的北洋系將領: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曹錕……到了辛亥革命前夕,以當初袁世凱編練的新軍為基礎,全國的新軍完整編製達到14鎮(一鎮基本相當於現在一個師)、8個混成協(相當於旅)、4個標(相當於團),而其中無論是從戰鬥素質還是武器裝備上,遙遙領先的,就是袁世凱的「北洋六鎮」。

相比之下,孫中山其實是赤手空拳的,身邊除了一批熱血沸騰的革命志士外,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兵一卒。

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當時接受清朝官員檢閱的照片。北洋軍的戰鬥力當時在全國首屈一指

當時,革命軍和北洋軍的戰鬥力差距到底大到什麼程度?

我們以清軍反攻湖北軍政府佔領的武漢三鎮戰役為例。

1911年10月30日,袁世凱仔細盤算好了局勢,在清廷的催促下,乘坐專車進駐湖北孝感,親自督戰北洋軍對起義的湖北軍政府發動全面進攻。

與袁世凱同時抵達武漢前線的,是被革命黨人稱為「軍神」的黃興。黃興抵達時,當時的湖北軍政府都督黎元洪專門讓人做了一面大旗,上書「黃興到」三個大字,然後派人騎馬舉旗,在武昌和漢口的街道上來回奔跑,沿途歡聲雷動。

然而在袁世凱的強大軍事實力面前,根本就沒什麼用——同樣是新軍對新軍,但北洋軍只用了兩天,就攻克了漢口。

按照當時在漢口的英國傳教士埃德溫·丁格爾回憶:「革命軍中有許多軍官,然而看上去全無秩序。每個人都隨心所欲,各行其是。」

從黃興後來組織的一場試圖收復漢口的反擊戰中,多少可以看出當時革命軍的實力。

黃興。1916年積勞成疾,吐血而亡,終年42歲

按黃興的計劃,革命軍應該分三路出擊漢口,結果第一路的成炳榮部把出擊方向搞反了(因為成炳榮喝醉了),官兵們走冤枉路走得筋疲力盡,結果無法出擊;第二路楊選青部根本就沒行動,因為楊協統(旅長)當天結婚;第三路由黃興親自統帥部隊,結果手下的甘興典部帶頭潰逃,攔都攔不住。

北洋軍攻克漢口,在與清廷進行各種討價還價和恐嚇威逼之後,如願成為「內閣總理」的袁世凱在11月17日,又命令悍將馮國璋率軍進攻漢陽——9天之後,漢陽陷落。

攻克漢陽後,清軍完全可以一舉拿下武昌,徹底端了湖北軍政府的老巢,但袁世凱卻下令馮國璋停止攻擊。

袁世凱需要湖北軍政府的存在,因為那是他和清廷討價還價的重要籌碼。

在之後的時間裡,袁世凱的軍隊將炮口對準武昌,一邊和革命黨議和,一邊逼清廷退位。其間不開心時,就下令向武昌城開幾炮,震懾下革命黨。

在袁世凱的軍事實力面前,革命黨人完全像是被他捏在手裡的小鳥,根本動彈不得。

3

比拳頭,比不過,那麼再來看看第二個要素:錢。

對於百廢待興的政府來說,錢有時候可能比槍更重要。

1911年5月3日,孫中山(前排右二)在美國芝加哥召集會議,同與會者合影留念

讓我們把鏡頭對準1911年10月12日,辛亥革命剛剛爆發時的孫中山。

按照孫中山自己親筆寫的《革命原起》中記錄,那一天,他並不在國內,而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的一家旅館裡睡覺。

那天,孫中山一覺睡到中午,醒來後,得知了武昌起義的消息。

但是,孫中山並沒有選擇立刻回國。

他曾說過,自己最快20天就可以返回國內,親自參加戰鬥「以快平生」,但他之所以沒有那麼做,是因為他認為此時他自己最大的作用,不應是在國內的革命前線,而應是在「樽俎之間」——去和西方列強應酬。

去和西方列強會面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籌錢。

孫中山首先寫信給美國國務卿要求會晤,但沒有得到任何回音。

隨後他就離開了美國,去了英國,當時他希望能得到50萬英鎊的借款,但是,最終沒有拿到一分錢。

隨後他又去了法國,他試圖向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貸款,但又遭到了明確拒絕,他得到的回復是:「四國銀行團[1] 對此態度完全一致。銀行團和它們的政府決定就財政觀點方面嚴格採取中立,在目前情況下既不發行貸款,也不預付款項。」

孫中山無奈之下只能起身回國,在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

在孫中山還沒抵達上海之前,就有輿論在說,孫中山這次回來,帶回來很多錢,甚至還帶回了軍艦。而孫中山在抵達後回答《大陸報》採訪時說:「予不名一錢,所帶回者,革命之精神耳!」

1911年12月21日,孫中山與歡迎者在船上合影

革命當然需要精神,但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行的。

在臨時政府成立前,孫中山曾邀請民族實業家張謇擔任財政總長(後出任臨時政府實業總長),張謇給孫中山算過一筆賬:要維持臨時政府的運轉,每年至少需要1.2億元,但臨時政府的收入,只有4000萬,還有8000萬的巨大缺口。

張謇告誡孫中山,要各國承認臨時政府,一是看政府有沒有統一的軍隊,二是看政府有沒有能力支配財政。

但何止8000萬,連計劃中的4000萬(3000萬關稅,1000萬鹽稅),都收不上來。

為此,孫中山只能發行軍用鈔票100萬,但因為政府信用不夠,很快失敗。隨後又發行中央公債1億元,結果只賣出去500萬元。

各地財政都不支持中央政府,還反過來要錢。安徽都督孫毓筠派專使到南京來要錢,孫中山大筆一揮,批了20萬元,專使拿著總統孫中山的批條去財政部領款,得到的答覆是:庫裡只有10塊大洋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中山只能飲鴆止渴——向日本借款。

孫中山首先想出讓的是漢冶萍公司股權。漢冶萍公司是當時中國綜合鐵礦、煤礦和煉鋼為一體的大型企業,日本早就垂涎已久。孫中山的提議遭遇了各方反對,尤其以當時的實業總長張謇最為激烈:其他項目都可以和外國人合資,唯獨鐵廠鐵礦不行;如果一定要和外國人合資,唯獨日本人不行!

張謇沒勸住孫中山,最終憤然辭職。但最後在巨大的壓力下,孫中山還是放棄了和日本合作。

張謇,清末狀元,民族實業家。向孫中山辭職後,他選擇了袁世凱政府,後出任農商總長,但在袁世凱稱帝前憤然辭職

1912年2月3日,走投無路的孫中山又會見了日本政界和財界的聯絡人森恪,森恪提出:為防止俄國人南下,臨時政府可以將滿洲交給日本來保護,以此換取日本1500萬元的資助。

面對這樣荒唐的要求,孫中山竟然答應了。「余等希望將滿洲委託給日本,而日本給革命以援助」[2] 。

然而,日本政府的答覆更荒唐:錢不借,孫中山必須向袁世凱妥協,委託滿洲的問題我們倒是可以繼續談。

之所以孫中山會做出那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是因為當時臨時政府的財政已經頂不住了——革命軍的部隊,每天到陸軍部領軍餉的都有數十次,武漢前線的部隊,已經出現了小規模的嘩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孫中山拿什麼來維持臨時政府?

4

沒有槍,沒有錢,那麼就比人心吧!

孫中山作為革命的先行者和領袖,在當時應該是萬眾歸心吧?

真的未必。

我們先來看看當時西方列強的態度——只取得局部勝利的革命軍是否算革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列強是否承認他們的政府。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成立後的第四天,孫中山就以臨時大總統的名義發表《宣告各友邦書》,希望各國盡快承認南京臨時政府。

一個月過去了,各國沒有絲毫反應。

2月10日,美國駐華公使館參贊鄧尼正式回復孫中山:美國不承認南京臨時政府。

和美國持相同態度的,還有俄國和日本。日本的態度,在孫中山借款時其實已表露無遺,他們甚至宣揚要用武力維持中國的君主政體。

列強中,英國和法國沒有表態。但法國和俄國是盟友,英國和美國是盟友。早在孫中山去英法借款時,其實已經可以揣摩出這兩個老牌帝國主義的態度。

那麼,不承認孫中山的臨時政府,列強希望承認誰?

早在武昌起義的第二天,美國的《紐約時報》就發表了社論,那篇社論裡的一句話,其實已經表露了西方列強一致的態度:「袁世凱是唯一能將和平與秩序給予中國的人。」

外部勢力不支持,那麼內部呢?令人遺憾的是,不被國際社會承認,又面臨袁世凱的壓力,孫中山的同盟會已經開始慢慢發生了分裂。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革命黨人開始追名逐利,拉幫結伙,跑官要官,另一方面,同盟會骨幹宋教仁、譚人鳳、陳其美等已經開始策劃成立新的政黨,而張謇、伍廷芳等立憲派也成立了一個叫「共和統一會」的政黨組織。黎元洪和武昌首義的革命黨人之間甚至發生了流血衝突。

當初同盟會的骨幹和各省都督之所以願意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出於現實考慮:可以利用孫中山的聲望獲得列強的承認,並爭取財政的援助。

當這一切都沒有實現的時候,開始有人逼迫孫中山讓位了。

一天深夜,革命黨內一個聲望很高又長得很帥的年輕人找到了孫中山,直截了當地希望他讓位於袁世凱,並指出:「先生豈欲作洪秀全第二,據南京稱帝以自娛,違背驅除韃虜之誓言乎?」

當時說出這句讓孫中山「勃然變色」之話的那個無畏青年,名字叫汪精衛。

而早在1911年的12月9日,汪精衛還接到過另一個人拍給他的電報,其中寫道:「項城[3] 雄才英略,素負全國重望,能顧全大局,與民軍為一致之行動,迅速推到滿清政府,令全國大勢早定,外人早日承認,此全國人人所仰望。中華民國大統領一位,斷推舉項城無疑。」

拍這封電報的,是聲望並不亞於孫中山的同盟會二號人物,黃興。

雖然革命黨人對袁世凱始終抱有警惕心理,但在當時內憂外困的形勢下,很多人都已經無奈地把信任票投向了他。

5

槍、錢、人心,都已有所交代,最後再來比比「人」。

就是袁世凱和孫中山這兩個人本身。

毫無疑問,孫中山是一名出色的革命家,意志堅定,理想崇高。但他的不足也很明顯:雖有豐富的革命鬥爭經驗,火一般的激情,但缺少必要的治國理政經驗。更重要的是,長期在海外漂泊的他(被清政府通緝),除了威望之外,並沒有自己的軍隊和可靠團隊。

而當時的袁世凱恰恰擁有孫中山所缺少的。

袁世凱26歲就領正三品銜代表清廷鎮守朝鮮(相當於朝鮮的太上皇了),在朝鮮12年間多次粉碎日本吞併朝鮮的圖謀,成績可圈可點(從日本人多次暗殺袁世凱就可側面印證他的工作成績)。

43歲的袁世凱就任直隸總督。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能叫出每一個班長的名字,經常和士兵同吃一鍋飯,睡一條炕。發餉時,他親自到場,防止長官剋扣。士兵往往淚流滿面,感恩戴德

甲午戰爭後,袁世凱大力發展工礦企業,修築鐵路,創辦巡警,整頓地方政權,開辦新式學堂,包括編練新軍,各方面都頗具成效。可以說,從資歷、能力、經驗、實力、人脈等各個方面,當時全中國要找出一個能和袁世凱比肩的,確實很難。

1912年3月,孫中山和袁世凱有過唯一的一次會面。在那次會面中,孫中山提出了自己的宏偉計劃:希望由自己主持,10年內,在全中國修成20萬里(10萬公里)長的鐵路。後來,他又調整為10萬英里(16萬公里)。

曾經力挺詹天祐主持建造中國第一條自主鐵路京張鐵路的袁世凱,聽完笑了笑,隨即大力表示支持。

結果如何?

在孫中山提出造鐵路計劃的103年之後——截至2015年底,在近幾年我國大力修建鐵路的背景下,中國的鐵路營業里程才剛剛到達12萬公里(中國鐵路總公司提供的數據。這個里程僅次於美國,已居世界第二)。

革命需要理想和激情,但治國還是依靠理性和實踐。

6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凱的全盤控制下,清廷頒布了退位詔書。

2月13日,孫中山向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遞交辭呈,並同時推舉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

2月15日,參議院召開選舉大會,17省代表投票選舉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獲得17票。

中國歷史上一個全新的,但依然充滿混沌和迷茫的時代,就此拉開帷幕。

袁世凱與各國公使合影。在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不久,曾經明確拒絕孫中山的「五國銀行團」(加了日本)隨即放款2500萬英鎊

饅頭說

首先要鄭重說明一點:寫這篇文章,沒有半點貶低孫中山先生的意思。

如果你看過孫中山早年從事革命的那些史料,你會真的很佩服他的堅定信念,尤其是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他的理念,包括他的行動,都使他無愧於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和開拓者的榮譽。

但另一方面,他一生的重要對手袁世凱,長期以來還是有被低估乃至過分貶低的嫌疑。

由於篇幅所限,無法呈現袁世凱逼宮清廷的前前後後,可以說,袁世凱在1912年前後逼迫清廷退位,是一場完全值得紀念的「不流血革命」。那真是一幕精彩好戲,袁世凱的城府、手段、膽識展現得淋漓盡致。

不過,對袁世凱這個人,更多的還是一聲歎息。

一個各方面能力和資源都明顯高過同時代任何人的梟雄,憑自己的實力開拓了一個大好局面,最後卻下出了一著大臭棋。

當然,這和當時袁世凱身邊一群勸進的謀士,以及他的熊兒子袁克定脫離不了關係,但他本人肯定也是難辭其咎,錯誤估計形勢,去開歷史的倒車。

一個國父,一個國賊,一念之間,一世英名。

[1] 1910年由英、美、德、法四國在華開設的匯豐、花旗、德華、東方匯理四銀行組成四國銀行團,企圖壟斷對華貸款。

[2] 《孫中山年譜長編》上冊,陳錫祺主編,中華書局。

[3] 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人稱「袁項城」。

《歷史的溫度:尋找歷史背面的故事、熱血和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