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這是領導考慮的事,咱沒擔任那個職務,不操那份閒心。」
    小白講的是為官之道,我明白這裡面的奧秘,該你操心的你操心,不是你管的事你最好想都不要想,越級越位是官場大忌,等於自己踏進了雷區。但是,作為一個講師團成員,和這裡的官場沒有直接的瓜葛,把我所看所想寫進調查報告,應該沒有犯忌。
    在曹子營中學,我遇見了兩個充滿理想又備受理想折磨的年輕人。這是一對和我同時走出大學校門的夫婦,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一個學藝術,一個學化學;男的叫施才,女的叫文爍。我是在小白的建議下來的。小白說曹子營中學值得一看,但馬上又叮囑道,如果有人問起為什麼去曹子營中學,和他可沒關係,就當他什麼也沒說。
    「曹子營中學有鬼嗎?」我問小白,我不喜歡沒來由的神秘。
    「不是有鬼,是有兩個新來的大學生。」
    「大學生能到這裡來支教,應該是好事,有什麼不敢讓人知道的?」
    「其實也沒什麼,就是他們搞的那一套,從上到下都有反對意見。」
    「有反對意見很正常,關鍵是看他們搞得對不對。」
    「說不準,您看看就知道了。」
    我到學校的時候,施才和文爍都在上課。一個自我介紹是教導主任的中年人接待了我們。教導主任簡單寒暄之後,就帶我們參觀起校園。
    曹子營中學的校園和別處不同的是,學校有養雞場、羊圈、魚池、蘑菇大棚,給我的感覺這裡不像學校更像農場。
    「你們這裡的副業搞得不錯。」小白說。
    「這些都是孩子上課的課堂。」教導主任糾正道。
    「那學什麼呢?」我問。
    「實用農業技術。」教導主任說,「施校長說了,農家的孩子一定要學農業技術,將來好有生存的技能,光學書本上的知識是不行的。」
    「看來施校長是個很有想法的人。」我想起了以搞職業教育而名垂教育史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當初就是主張半工半讀的,用行動來獲得知識。
    「是啊,不過有的做法這裡的人並不完全接受。」教導主任說。
    「什麼做法人們不接受呢?」
    「我帶您去看。」教導主任前面領路,來到一排房子前。「您看,這是當年的知青宿舍,施校長硬是讓初三的學生全體住校,說是有利於孩子們的學習。」
    「住校是有利於學習,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對施校長的做法投了贊成票。
    「這是在農村,很偏僻的地方,不是在城裡。上初三的孩子們都十五六歲了,下學要幫家裡幹活的,留在學校,家裡的活誰幹?再說了,男女生住在一個院子裡,要是出點男女方面的事,誰擔待得起?」教導主任不無憂慮地說。
    「施校長怎麼說?」
    「他說,這些想法都是小農意識,教育孩子們,就是要讓他們脫離小農意識。」
    「孩子們接受嗎?」
    「孩子們當然接受了,不用幹活了,晚上還有電視看。可家長反對,有好幾個家長要給孩子退學,孩子們不幹,有個叫張紅的女生被家長拽回去之後就喝農藥了。幸虧搶救及時,才沒鬧出人命來。」
    「宋隊長,這個施校長不是在辦學,他是在搞一場革命,這是他和鄉長說的。」小白插嘴道。
    正說著,下課的鈴聲響了,孩子們紛紛從教室裡跑出來,在院子裡追逐打鬧。我注意到,這裡的學生從著裝上和別的學校的孩子沒有什麼差別,但孩子們的精神狀態不一樣,沒有農村孩子們常見的木然表情,他們擁有和年齡相符的快樂,像一群在樂土上自由嬉戲的鳥兒。
    施才從孩子們中間穿過來,小白做了介紹。施才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中等個兒,鼻樑子上架著副無邊眼鏡,鏡片後面的眼睛不大,此刻漾滿笑意。他握著我的手,興奮地說:「市裡終於來人了,謝謝你們的關心。」
    「我是來搞調查研究的,你們這裡搞得很有特色。」我說。
    「來聽聽我們的名著名片欣賞課吧。」施才發出了邀請。

《誘惑》